核电站测量工作方法培训教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74359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电站测量工作方法培训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核电站测量工作方法培训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核电站测量工作方法培训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核电站测量工作方法培训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核电站测量工作方法培训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核电站测量工作方法培训教材.docx

《核电站测量工作方法培训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电站测量工作方法培训教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核电站测量工作方法培训教材.docx

核电站测量工作方法培训教材

项目部培训教材

培训教材类别:

专业技术培训[03]

培训教材系列:

技术管理[QP]

培训教材编码:

03-QP-C003

**AES-91测量工作及方法

版次

修订—评语

编制

校核

审核

批准

日期

 

版权说明: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连云港项目部拥有本教材的所有权,未经允许,禁止任何方式的转交、翻印、和出版(包括教材的个别章节和片段)

前言

本教材参考了**一期施工中常用的测量方法,对测量人员进行AES-91堆型测量方法的学习,使之能更好的服务于现场测量,而编写本培训教材。

本教材适用于项目部与测量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

本教材包括四章内容,主要使新入场的测量人员能全方位的了解并掌握AES-91堆型测量工作内容及方法,更好的为核电建设服务。

讲授本教材需要2学时。

2013年10月

第一章概述

1.1、AES---91堆型简介

**AES-91型4台100万千瓦级,每台机组由核岛部分、常规岛部分及相应的配套辅助设施组成。

3#、4#机组相距190m。

1.2、特点

一堆一机组、厂房各自独立,互不影响、双层安全壳蒸发器为卧式(以补偿热膨胀位移可移动支座),工程量大(四个回路;安全系统比同类核电站多一套装置;双层字体壳对贯穿件安装增加了工作量和难度),标准欠缺,接口多,语种多。

增加堆心捕集器在事故状态下吸收溶渣提高安全性能。

堆心捕集器分四部分下部底板、通风系统、带填充物的吊蓝、段件热交换器。

捕集器安装在反应堆竖井标高+6.2m的底板上,其安装顺序为:

1、段件热交换器;2、带填充物的吊蓝;3、通风系统(此部分施工相交叉作业,无明显顺序),穹顶封顶前热交换器就位,封顶后吊蓝、通风集气管及下部析还未开始,此时环吊还不可用。

安装完工后下部底板与压力容器底部间距70±10mm是施工的重中之重。

1.3、工艺流程

反应堆冷却系统(主回路)

压力容器----主泵----蒸发器

主系统的运行,主泵将冷却计通过冷段主管道加入压力容器,冷却计在堆心渡过吸收核燃料裂变热量,从压力容器出来经过热段主管道进入蒸发器,在传热管束内流动将热量传递给二回路并使之产生蒸汽,然后冷却剂再经过过渡段主管道返回主泵进行循环。

蒸发器的作用:

1)作为传热设备用于将一回路的热量传递给二回路的给水。

使其产生用于驱动汽轮机饱和蒸汽;

2)作为一回路压力边界的一部分用于承受一回路冷却剂的压力开与一回路的其它压力边界一起构成防止堆芯放射性裂变产生物向二回路或安全壳内释放的产物。

1.4、**AES-91堆型系统介绍

1)核反应堆:

由压力容器、堆内构件、堆芯部件、监测仪表、配电装置、控制棒驱动机构组成。

2)一回路系统(主冷却剂系统):

反应堆冷却剂回路;稳压和卸压系统;应急堆心冷却系统的非动能部分。

AES-91堆型一回路的主管道管段上没有支架和防甩阻尼器。

3)主回路系统是核电站发电系统中最大的系统,也是最重要的系统。

主回路系统由压力容器(1台)、蒸汽发生器(4台)、主泵(4台)三大主要设备及主冷却剂管道(简称主管道)构成。

环路内连接压力容器、蒸发器、主泵的管道称为主管道。

4)核辅助系统:

用于运行期间的工艺处理。

5)安全系统:

喷淋系统、余热导出系统、及应急等系统,用于限制事故的发生。

6)仪表入控制系统:

主要起监测和控制作用。

7)输电系统:

作用是向电网输电,同时向电厂提供正常用电和应急用电。

8)常规岛及其辅助系统:

汽轮机将蒸汽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其凝结水由给水泵经高压加热器二次侧,送回蒸发器构成汽----水----汽不断转换的二回路系统。

1.5、主设备

1台机组:

①压力容器1、②蒸发器4、③主泵4、④稳压器1、⑤主管道9段(三层)、⑥波动管1(二层)通过波动管与反应堆出口段四环主管道连接。

因为是国外技术,所以安装时需要对技术要求及规范正确理解多交流沟通避免自以为是带来不必要的理解差异。

1)主要设备

**核电站1、2号机组的主要设备主要有:

Ø反应堆压力容器;

Ø主管道;

Ø冷却剂泵组;

Ø蒸汽发生器;

Ø稳压器;

Ø汽轮机;

Ø发电机;

Ø低压加热器;

Ø高压加热器等。

2)B.反应堆组件

反应堆压力容器是反应堆组件中的一个部件。

反应堆的组要部件有:

Ø反应堆压力容器;

Ø堆芯吊篮;

Ø堆芯围板;

Ø保护管组件;

Ø堆芯(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可燃毒物组件);

Ø上部组件(包括压力容器顶盖);

Ø堆内监测仪表;

Ø保护钢结构;

Ø上部组件热屏蔽;

Ø支承环;

Ø止推环;

Ø支承桁架;

Ø止推桁架;

Ø控制棒驱动机构;

Ø隔离波纹节;

Ø主密封件;

Ø接管区热屏蔽和生物屏蔽;

Ø干保护;

Ø堆内及堆外核测(中子-温度测量通道及电离室);

Ø堆芯补集器。

1.6、经验反馈

1)主泵固定于组装用的组装台架上法兰面水平度要求0.06mm/m测量仪器无法达到,购买长度为2m精度为0.02mm/m的水平尺;密封面测量加工小脚架或强制对中盘,仪器要使用短视距精密水准仪如N3;主泵采用铰接式活动支撑、蒸发器采用卧式右移动老马支座,以补偿热膨胀位移,可调节5cm的位移量;

2)主管道四个环路相同,有36道口其中有16个可调节焊口分别为每段的直管上,现场确定余量后时行切割、坡口加工。

1、2号岛管段确定尺寸的方法是多次测量平差,实际比例确定实际尺寸,根据余量切割计算公式计算后划线进行坡口加工;

3)在主管道还没有和压力容器对口时就让管道专业在此区域抓紧施工,尽早撤离,避免交叉作业;

4)压力容器、主泵、蒸发器的标高要统一,最好做成一个闭合环路;

5)压力容器、主泵、蒸发器的平面坐标直接在堆心按控制网施测;

1.7、辅助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

总体上说**核电站核岛设备安装工作,是以“竖井设备安装—环吊/龙门吊可用—压力容器安装—主管道安装—堆内构件检查—堆内构件安装”为主线组织施工的。

1)先决条件:

由于种种原因质量计划不能顺利打开,经各方商定采用“有条件放行跟踪单”问题放入跟踪单中,持此单可先行介入施工;

(对土建基础的检查,可不列入先决条件,最好的控制方法是在先决条件开启后,增设基础放线检查控制点,便于检查人员在设备就位前对基础状况做到全面有效控制。

2)设备就位前对基础放线:

包括十字线,罐基础还需放出圆周方向的角度定位线,对于地脚螺栓固定的设备,检查每个螺栓孔的中心位置;

3)找平与找正:

方法先找中心再找标高最后找水平,这种方法比较好,螺栓固定要二次灌浆再复测水平、标高与中心;

4)垂直度:

立式设备垂直度用线坠和钢板尺在0、90、180、270度四个方向进行测量;

5)水平度:

主要针对卧式设备,以设备上的水平加工面(如水平法兰)或基座的水平面为基准利用水平尺进行测量,根据要求选择水平尺的精度;

6)标高:

用水准仪测量。

第二章

**AES-91堆型主要测量工作及测量方法

2.1、压力容器支撑环安装测量

测量点:

1)检查支撑环内径、轴线、及表面不平度;

2)测量支撑桁架上表面标高;

3)在+19m堆心架设仪器,以19m平台十字轴线基准板为准,放出支撑环轴线和30个定位器角度与30组垫铁位置,配合调整;

4)支撑环就位后检查轴线、标高及水平度。

关键点:

岛内角度为逆时针旋转,厂房轴线与设备轴线相差1°度放样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忘记。

由于设计考虑的影响因数不全,压力容器支撑环结构尺寸和外型尺寸不连续,造成支撑架不能与压力容器外壁较好贴合,而采取未办理相关修改手续和改进支撑结构情况下而扩大槽口尺寸的修改,导致支撑梁在受力后的变形,给项目部和二三公司造成不良影响。

测量支撑环内径、检查出厂轴线、支撑面加工质量。

在支撑桁架上表面放线:

测量支撑桁架上表面标高、放出支撑环轴线、放30个定位器和30组调整垫铁的位置轮廓线。

2.2、稳压器

作为一回路的主要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启动时建立、运行时维持、泄露时降低一回路压力。

稳压器属核一级重要设备。

下部支撑圆筒安装设计要求支撑圆筒垂直度≤2mm,上表面标高在+22.5±5mm范围内。

止推桁架组装、初就位充分考虑房顶预留钢筋和房间内墙面凸凹不平,1#堆止推桁架在房间外组装后,因稳压器间房顶预留钢筋影响未能引入整体就位。

测量点:

1)房间移交后做出稳压器十字轴线上四块基准板,其中一块带水准点供安装时使用;

2)导入精密水准高程;

关键点:

撑握做板时机,提前在+16m410房间做出基准板,便于使用时导进稳压器间。

2.3、堆心捕集器安装测量

堆心捕集器分四部分下部底板、通风系统、带填充物的吊蓝、段件热交换器。

捕集器安装在反应堆竖井标高+6.2m的底板上,其安装顺序为:

1、段件热交换器;2、带填充物的吊蓝;3、通风系统(此部分施工相交叉作业,无明显顺序),穹顶封顶前热交换器就位,封顶后吊蓝、通风集气管及下部析还未开始,此时环吊还不可用。

安装完工后下部底板与压力容器底部间距70±10mm是施工的重中之重。

1)A段件热交换器

段件热交换器是由12片段件组成的圆筒式结构,其中有三片段件又分成前、中、后三部分,所以有必要进行段件热交换器的预组装工作。

其主要功能是当反应堆压力容器发生严重事故时(压力容器熔化或底板破裂)通过冷却水不断循环以达到降低堆芯捕集器内熔渣的温度,以防止严重的后果。

测量点:

Ø安装之前需要将0°、90°、180°、270°四个方向轴线做到竖井悬臂梁底板上和堆腔上,以便于随时恢复中心点,(中心点已有,起始方向线需从大厅通过套管做闭合导线的导入,要保证精度)并验收堆腔土建预埋风管的角度与标高后才能安装;

Ø安装之前还需要将水准点做到竖井悬臂梁底板上和堆腔上的合适位置,人员入口外房间最好也要一个有水准点或线,便于被档后的水准引入;

Ø设备组件安装之前有必要根据组件的实际尺寸进行放线定位,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保证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

2)B段件热交换器地面预组装

预组装场地铺设不小于8m×8m的钢平台,要求整个平台的不平度不超过5mm。

以平台中心为交点划十字中心线,按逆时针方向标出0°90°180°270°方位角。

以十字中心线交点为圆心分别以φ6560mm、φ230mm为直径划圆,划出立柱和支撑肋板的实际位置。

Ø根据预组装结果将每片段件的实际位置放样到反应堆竖井热交换器的基础上,测量每片段件所在位置的标高,以标高最大值为基准,小于最大值的可加不同厚度垫板进行调整;

Ø安装竖井中心的六棱形立柱及90°方向的支撑肋板,立柱的垂直度不大于3mm,支撑肋;

Ø板的垂直度不大于2mm,肋板上表面的水平度不大于1.5mm。

在整个捕集器的安装过程中,中心六棱柱要加长三次,要注意中心点的投放。

关键点:

0°.90°.180°.270°四个方向轴线,此时需连同堆心--水池闸门----34m的中心线一并放出(正倒镜精确定位做出标志)。

2.4、蒸汽发生器预埋件安装

由于蒸汽发生器预埋件安装精度较高。

安装时,在蒸汽发生器支承基础上放出蒸汽发生器支承基础的十字中心线。

然后将预埋板和调整螺栓安装在对应位置,通过调整螺栓调整预埋板,使预埋板的中心线与放在支承上的理论中心线的偏差在预埋板长度方向上≤5mm,在预埋板宽度方向上≤3mm。

并使其上表面标高达到+22720±3mm,水平度≤1mm。

达到要求后,将此工作移交给土建单位进行二次灌浆。

灌浆工作结束后,复查预埋板的中心线偏差、上表面的标高和水平度。

根据实际的测量结果(包括带支架的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支撑环标高和蒸汽发生器基础预埋板的标高),计算出安装在蒸汽发生器基础预埋板上垫板的厚度以及安装在底座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