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0421234253.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4207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042123425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042123425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042123425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042123425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042123425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0421234253.docx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042123425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0421234253.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0421234253.docx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0421234253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第一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绿色开花植物)就是从(一粒种子)成长为一株植物,在这株植物上又结出数粒种子,循环往复,延续它们的(种族)。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第二课种植我们的植物

1.“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

2.选种。

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4.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

除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每天记录一次根的(长度)之外,从(芽出土)开始,每周还应测量一次凤仙花植株的(高度),观察叶的(形状和数量),并记在观察记录表上。

5.要注意将(播种凤仙花)、(芽出土)、(出现花芽)、(开花)、(果实成熟)的准

确日期记录下来。

6.观察凤仙花,可以用(文字、图画和照片)等方法写观察日记。

第三课我们先看到了根

1.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2.根总是向下生长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无关)。

3.实验名称:

研究根的作用

研究的问题:

植物根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我们的假设:

植物的根的作用是吸收水分。

实验器材:

试管、植物油、带根的植物、水、记号笔

实验方法:

(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

管中。

(2).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3).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1

 

(4).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

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

实验结论:

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4.植物根的作用?

答: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第四课种子变成了幼苗

1.植物的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为植物生长提供“食物”。

2.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

 

4.光合作用可以表示为:

5.叶子在植株上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答:

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6.为什么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答:

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

7.绿叶是怎样为植物提供养料的?

答:

植物的绿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养料,同时放出氧气。

8.为什么绿化好的地方会感觉空气清新?

答:

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放出氧气,绿化好的地方植物多,放出的氧气也多,所以空气清新。

9.如右图所示:

空气不流通,小老鼠怎么没有被憋死?

答:

因为植物会制造氧气,为小老鼠的呼吸提供了条件;而小老鼠呼出的气体也为植物提供了二氧化碳。

它们之间相互依存,保持了相对的平衡,所以小老鼠不会被憋死。

第五课茎越长越高

1.凤仙花茎的颜色与凤仙花花的颜色一致;凤仙花茎会越长越硬。

2.我们的问题:

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被运输的?

实验设计:

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过一段时间观察芹菜的变化。

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现象:

芹菜叶子的叶脉变成了红色,横切面上有一些红色的小点。

实验结论:

芹菜叶中有一些运输水分的管道。

3.植物茎的作用?

答: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4.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2

 

从(上向下)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株体的各个部分。

第六课开花了,结果了

1.凤仙花的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

2.凤仙花的果实是有(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里有(种子)。

3.植物开花与结果有什么联系吗?

答:

植物开花与结果有联系。

植物的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

4.凤仙花的花蕾长在叶腋里。

第七课我们的大丰收

1.凤仙花的植株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凤仙花的果实未成熟时是(绿色的),成熟的果实是(黄色的),形状是(纺锤形的)。

3.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4.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

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新的种子。

5.凤仙花(高度)生长规律?

答:

凤仙花植株的高度从芽出土到长出花蕾生长很快,长出花蕾后高度生长变慢。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第一课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1.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很多种,它们身体的外形、结构以及生活习性千差万别,

但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到死亡)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它

们的(生命周期)。

对于不同的动物,这个过程的(长短和变化)是不同的。

有的数小时,有的长达(几百年);有的形态变化不大,有的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形态有很大(差异)。

2.蚕是一生要经过(多次)变化的(昆虫)。

3.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4.蚕卵(近似圆形),像(小米粒),宽约1mm,厚约0.5mm,刚产下的是(淡

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成(淡红色、浅褐色),再经3-4天变成(灰绿色或紫黑色)。

5.蚕卵孵化需要(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6.小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是褐色或黑褐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长

约2-3毫米,体宽约0.5毫米,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

第二课蚕的生长变化

1.我们可以用(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记录小蚕的生长变化。

3

 

2.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蚕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眠)。

刚孵出的蚕是一龄蚕,以后蚕每蜕一次皮就增大一龄,它共蜕(四次)皮,最大的蚕叫五龄蚕,从

一龄蚕到五龄蚕是蚕的(幼虫)。

五龄蚕才开始吐丝结茧。

蚕茧是(椭圆形)的,白色。

现在人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能培养出彩色的蚕,抽出彩色的丝。

3.蚕的身体外形是圆筒形的,分(头、胸、腹)三个部分。

头部有六个小黑点

是它的(眼睛),有一个(咀嚼式口器);胸部分3个体节,有三对足,用来

(把持桑叶);腹部分10个体节,有五对足,前四对足用来爬行,后一对用来(固定身体)。

身体的两侧有小黑点,这是蚕呼吸的地方,叫(气门)。

6.在吐丝前,为它搭一个小架子,或用纸作些小格子,,以便它在那里(结茧)。

第三课蚕变了新模样

1.蚕茧里蚕的形态叫做(蛹)。

蚕蛹体型(粗短),像个(纺锤),(深褐色),分(头、胸、腹)三个部分。

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足和翅);(腹足和尾足消失)。

2.抽丝的方法:

把蚕茧放在热水里浸泡一下,用竹签把丝头挑出来,将丝一圈一圈地绕在纸板上。

3.(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远在(4000多)年

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绸缎和各种丝织品。

第四课蛹变成了什么

1.蚕茧里钻出来的是(蚕蛾),是蚕的成虫。

蚕蛾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小球状,有一对复眼和一对触角,口器退化;胸部长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全身长有白色的鳞毛,不会飞,也不吃东西。

2.蚂蚁、蚕蛾、蜻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都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凡是具有这些特点的动物都是昆虫。

3.蚕蛾是昆虫吗?

为什么?

答:

(1)蚕蛾是昆虫。

(2)凡是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都是昆虫。

蚕蛾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所以蚕蛾是昆虫。

第五课蚕的生命周期

1.从卵里出来的蚕是蚕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

蚕的一生经历了(卵、

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

2.蚕卵里孵出的(蚁蚕)是蚕(生命周期的开始),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变成(蛹),从蛹里出来的蚕蛾交配产卵,(蚕蛾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4

 

3.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这个周期大约为56天。

4.蚕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需要(食物、空气、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来维持它的生命。

第六课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

1.用流程图表示动物的生命周期:

例如蚕的生命周期:

 

蟾蜍的生命周期:

2.生命周期的时间就是动物的(寿命)。

3.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变态)。

4.动物的分类方法

变态

蜻蜓蟾蜍

蝴蝶

青蛙

动物

山羊

熊猫

不变态

动物的另一种分类方法

从卵孵化而来

蝴蝶

蜻蜓

蟾蜍

乌龟

动物

熊猫

猪牛

有母亲直接生下来

5.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

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周期长短)也不一定相同。

有的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变态),有的则形态不变,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

第七课我们的生命周期

1.所有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2.从出生到死亡,人的生命会经历(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四个阶段。

3.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乳牙),一幅(恒牙)。

4.(人)的生命周期和植物、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这样共同的四个阶段。

5.我们该为今后的健康成长做哪些准备呢?

答:

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膳食,足够营养,充足的睡眠。

 

第三单元温度和水的变化

第一课温度和温度计

1.物体的冷热总是在发生变化。

2.用触觉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准确,不可靠。

要准确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

5

 

必须用(温度计)测量。

3.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4.温度计是由(刻度、细玻璃管、玻璃泡)组成。

5.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6.使用温度计前需要弄清楚的问题:

(1).这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

即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吗?

(2).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

(3).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

第二课测量水的温度

1.测量水温的方法: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面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2.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第三课水结冰了

1.比较冰和水,它们有哪些相同特征和不同特征?

 

2.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3.水在(O℃)时会结冰。

第四课冰融化了

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第五课水珠从哪里来

 

1.装满冰块的杯子外壁上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答:

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

2.回忆实验实验名称:

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

我研究的问题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

我的假设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

需要用到的器材三个相同的杯子、冰块、水

实验的过程在两个杯子中分别放入大半杯水和冰块,另一个杯子什么也

不放,把三个杯子放在同一个桌子上,过几分钟观察。

6

 

我的发现只有放冰块的杯子外面出现了小水珠。

我的结论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

 

第六课水和水蒸气

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

2.水在什么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什么情

况下蒸发的快一些?

答:

水在(受热)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度越高、空气越干燥、有风吹、蒸发面积大

等情况下蒸发的快一些。

3.回忆实验实验名称:

加热能加快水蒸发吗

我研究的问题加热能加快水蒸发吗?

我的假设加热能加快水蒸发。

需要用到的器材两只长柄铁勺、蜡烛、火柴、水等。

实验的过程在两只相同长柄里都加入2/3勺水。

把其中一只用书本垫起

勺柄,使勺口水平摆放;另一只则放在蜡烛火焰上加热。

观察勺中水的变化,哪只勺里的水蒸发得快?

我的发现没加热的勺中的水没有明显变化。

加热的勺中的水烧开了,

还冒出了气泡,水上有白汽。

我的结论加热能加快水蒸发。

4.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

5.回忆实验实验名称:

水蒸气会重新变成水吗

我研究的问题水蒸气会重新变成水吗?

我的假设水蒸气会重新变成水。

需要用到的器材一个大杯子、一个小杯子、热水。

实验的过程在小杯子里倒入热水,然后用大杯子罩住,过一会儿观察。

我的发现大玻璃杯底部出现了一些水珠。

我的结论水蒸气会重新变成水。

第七课水的三态变化

1.水在自然界中有各种不同的形态,有时是(液态),有时是(固态),有时是(气态)。

2.水蒸气在高空遇冷(0℃以下)凝固成小冰晶聚集在一起,从天空中降落下来叫雪。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0℃以上)凝结成小水滴聚集在一起,从天空中降落下来叫雨。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0℃以下)在物体表面凝固成小冰晶叫霜。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0℃以上)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小水滴叫露。

7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点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悬浮在空中,低空的叫雾,高空的叫云。

3.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水的形态

变化的过程

变化的条件

水蒸气在物体上凝固

温度降到0℃以下

水蒸气在高空凝固

温度降到0℃以下

水受冷凝固

温度降到0℃以下

水蒸气在物体上凝结

温度在0℃以上

水蒸气在高空凝固或凝结

温度下降

水蒸气在低空凝固或凝结

温度下降

4水的三态变化(如右图所示)

水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变化。

我们发

现,液态的水能(凝固)成固态的冰;固

态的冰会(融化)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

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

气又会(凝结)成液态的水。

3.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

海洋里的水却也总不会溢出来,江河里的水也一直流不完。

这是什么原因?

答:

江河湖、海洋和地面上的水,在太阳

的照射下变成水蒸气飞散在空中。

水蒸气

在空中遇冷变成云。

云又以雨、雪的形式降落下来。

地面上的水,有的又变成水蒸气,有的流入江河湖,有的渗入地下变成地下水。

地下水汇集成泉水流入江河湖。

江河湖中的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

这样,水在天空、陆地、海洋之间的循环永不停息。

 

第四单元磁铁

1.磁铁都有哪些形状的?

答:

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的。

如条形、蹄形、槽形、饼形、环形、柱形等。

2.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

答:

生产和生活中用到磁铁的地方很多。

如门吸、冰箱门、磁性白板、喇叭、电动机等地方都用到了磁铁。

3.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4.磁性的应用:

(1)我们能利用磁铁的磁性判断哪些物体是铁制品,哪些不是铁制品。

如,有很多物体在一起,用磁铁靠近,能被吸引的是铁制品,不能被吸引的就不是铁制品。

 

8

 

(2)我们能利用磁铁的磁性分拣物品。

如,锯末中有许多小铁钉,可以手拿

一块磁铁在锯末中来回动,锯末和铁钉就会分开。

(3)我们能利用磁铁的磁性捞取物品。

如,有一铁制品掉入深井中,可用一长绳系住一块磁铁放入井中把铁制品吸上来。

5.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的实验记录

能被磁铁能吸引的物体

不能被磁铁能吸引的物体

物体名称

共同特点

物体名称

共同特点

铁钉、暖气片、锁

木块、塑料尺、卡

头、水桶、小刀、

都是铁制物体

纸、橡皮筋、玻璃

都不是铁制物体

回形针、弹簧

片、瓷砖、铜钥匙

我的发现

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

 

6.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

7.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回忆实验课本第69页

实验名称:

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我研究的问题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我的假设磁铁两端的磁力大。

需要用到的器材细线、条形磁铁回形针、记录单

实验的过程把磁铁分成两端、中间等几个部位,测定各个部位吸引回形

针的个数。

我的发现磁铁两端吸引回形针的个数最多。

我的结论磁铁两端的磁力大。

 

8.一个能够自由转动的磁铁,静止时,一个磁极指南,另一个磁极指北。

指北

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

我们可以利用悬挂法或水浮法,让磁铁自由转动,找出磁铁的南极和北极。

9.回忆实验课本第72页

实验名称:

磁极是怎样相互

作用的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结论:

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

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10.未标明磁极的磁铁,找出磁铁南极和北极的方法?

答:

方法一:

用一根细线将磁铁

悬挂起来,让它在水平方向上自

由转动。

静止后,指南的一端是南极,指北的一端是北极。

方法二:

将磁铁放在水中的泡沫板上,让它在水面上自由转动。

静止后,

 

9

 

指南的一端是南极,指北的一端是北极。

方法三:

用已知南北极的磁铁的一个极去靠近,如果相吸,磁极正好相反;如果相斥,则磁极一样。

11.两个相吸的磁铁结合在一起,磁力会(增大);两个相斥的磁铁结合在一起,

磁力会(减小)。

12.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指示方向的仪器。

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13.2000多年前,我国人民指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人们称它为“司南”。

后来,人们又把磁针和方位盘结合在一起,制造出了叫做罗盘的定方向的仪器。

到了900多年前,人们知道了使铁片、钢针变成磁铁的方法,制作出了灵巧的指南鱼和水浮式指南针。

13.指南针有(磁针、支柱、方位盘)组成。

14.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

(1).把指南针盒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

(2).待磁针停止转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北方向与磁

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

(3).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16.除了用指南针,人们还可以用GPS全球定位系统确定方向。

18.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磁铁同极相斥的磁力悬浮起来的。

19.指南针的制作方法:

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重复做多次,直到它能吸铁。

用悬挂法或指南针判断出它的南北极,并做好标记。

用细线把小磁针悬挂起来,或把它穿过吹塑纸再放在水面上。

这样,指南针就制作好了。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