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棚户区改造可研.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3922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11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棚户区改造可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城市棚户区改造可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城市棚户区改造可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城市棚户区改造可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城市棚户区改造可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棚户区改造可研.docx

《城市棚户区改造可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棚户区改造可研.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棚户区改造可研.docx

城市棚户区改造可研

1总论

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xx市2014年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

(xx区xx二期小区)

2、建设单位xx市xx区棚户区改造办公室

3、编制单位xx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建设地点xx市区xx区

1.2编制依据

1、《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

2、xx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委托书及编制意向。

3、国家、省、市现行相关规范标准。

1.3研究过程

我院于2014年6月24日接到任务后,立即成立了项目专项小组,开始搜集资料,着手进行全面开展研究工作的准备。

我院项目组组织技术人员对整个项目方案进行了外业踏勘调查,结合xx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时结合本项目的预可报告中提出的方案,经过初步研究对规划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其间主要对规划方案选址、主要控制点、工程建设条件等进行了调查研究。

在报告编写过程中,进行了经济资料整理和分析,建设标准的研究,结合路网规划、城镇规划、现状及规划的产业格局、资源分布情况,在广泛征求各地市政府意见的基础上,深度地进行比选及论证。

本研究工作大致经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首先向委托单位了解工程的背景及工程概况,同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

现场踏勘,收集整理有关xx市城市发展历史、城市的历年的统计年鉴、地方志等资料;消化吸收已取得的资料,再次现场踏勘,详细了解现场的地形地貌、收集社会经济、城镇规划、交通运输、筑路材料、水文、气象、投资估算资料。

收集工程用地拆迁建筑物的调查与估算的资料。

提出平面规划方案及管线规划方案,与规划局、市棚改办进行初步的汇报与沟通,然后进行方案之间的技术的比较与论证;提出推荐方案及工程数量计算与投资估算等研究工作,并最终完全本研究工作。

1.4研究范围及内容

1.4.1研究范围

xx市2014年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范围为xx市xx区xx二期小区。

1.4.2研究内容

xx市2014年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xx区xx二期小区)研究内容包括工程建筑主体设计方案、小区内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小区外配套基础设施工程。

1.5主要研究结论

1.5.1对项目建议书批准意见执行情况

依据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文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项目建议书的基础上进行可行性研究,提出设计方案并对各方案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最终提出推荐方案,为本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1.5.2工程项目结论性评价

1、建设规模及目标

本次棚改拆迁棚户区3处,其中XXX棚户区,拆迁738户、拆迁面积xx000平方米;XXX棚户区,拆迁530户、拆迁面积x0000平方米;高德营子棚户区,拆迁532户、拆迁面积xx000平方米。

新建回迁xx二期小区,建筑面积总计xxxx.4m2,其中棚改住宅建筑面积81776.4m2,公建面积2076m2,商建面积800m2,安置居民1360户,人数4080人。

棚户区改造后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将达到城市中心区的平均水平,从根本上改变当地居民生活落后的面貌,为全市步入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2、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总投资17874.8万元,其中土建工程费12698.4万元,内配套设施投资2445.0万元,外配套设施投资349.0万元,工程其他费1531.4万元,预备费851.0万元。

3、建设组织机构及工期安排

(1)组织机构

本项目由xx市xx区棚户区改造办公室负责实施。

(2)建设工期安排

道路按照等级关系进行施工,由主到次、由大到小进行。

计划实施年度为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计划建设期为2年。

1.5.3对下阶段工作的建议

1、本项目投资数额较大,尽快落实建设资金。

2、落实相关初步设计情况。

3、做好环境保护评价工作。

4、尽快安排工程勘察和测量工作,保证下步工作顺利进行。

5、做好本项目招投标工作。

2城市概况

2.1地理位置

xx市系Xx省辖市之一,位于xx省西北部,与省会xx市直线距离147.5公里。

往南经XX可直下京、津;北上经XX可到XX矿区;东达xx及XX沿海城市;西至xx、xx古xx,是xx西部的交通要道。

xx全境呈矩形,中轴斜交于北纬和东经的交点上。

xx地区东西长公里,南北宽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

2.2历史沿革

xx市历史悠久,有少数年代归中原王朝直辖,多数年代是少数民族割据政权的管辖地,属边塞地区。

西周和东周春秋时期,有山戎、东胡人活动于此。

东周战国时期,燕长城横贯境内,燕长城以北仍属东胡,南部介于燕国xx西、xx东两郡之间。

秦代,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匈奴大败东胡,今xx市属匈奴左地。

西汉时,属于汉王朝的刺史部,仍为匈奴左地。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王朝打败匈奴后,属乌桓地。

三国时,今xx北部属鲜卑,南部属魏地。

西晋时,泰始十年(274年)今xx北部属鲜卑慕容部,南部、西南部属西晋平州昌黎郡。

太康十年(289年)今xx全境属慕容部管辖。

东晋十六国时,今xx先后为前燕、前秦、后燕、北燕等几个更替的割据政权占据。

南北朝时,今xx为契丹辖地。

隋代,今xx北部为契丹辖地,南部属隋王朝燕郡。

唐代,今xx北部属契丹辖地,南部属唐河北道北部的营州。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朝在契丹驻牧地区设置松漠都督府,今xx北部为松漠都督府辖,南部仍属营州。

xx代初期,今xx属上京道。

金代,今xx南部小部分地区归东京路广宁府辖,今xx市区、xx蒙古族自治县北部、xx县全境属懿州管辖。

元代,今xx北部一部分在中书省宁昌路辖境,南部为广宁府辖地,中间大部分地区属xx阳路。

明代洪武年间,今xx分属xx东都指挥使司和北平都指挥使司。

明代正统、景泰年间,今xx地区分别属泰宁卫和福余卫。

清崇德二年(1637年),今xx蒙古族自治县境建土默特左旗,后隶属于卓索图盟。

清顺治初年,清廷在今xx县境地置官牧场,名杨柽木牧场,属盛京礼部。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改名为养息牧场。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养息牧地区置xx县。

翌年,在土默特左旗境由xx县析置xx县。

实行县、旗并存,蒙汉分治体制。

民国初年仍延续清末建置。

1933年日本侵略者侵占xx后,日伪当局于1940年1月1日由xx县境划出XX、XX、米家窑、XX、XX和今xx镇等地置xx市。

同时,实行废县存旗体制,撤销xx县。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接管xx市,于1945年9月27日成立xx市政府。

1946年1月,国民党抢占xx市区和xx县、XX县,成立国民党市、县政府。

1948年3月18日xx全境解放。

同年4月18日xx市政府成立,属XX省。

1949年4月21日,撤销XX省建制,xx划归XX省。

1954年6月19日,撤销XX两省建制,合并为xx省,xx归属xx省。

1959年1月,Xx县、x县划归xx市领导。

1960年5月,XX两个管理区划归xx市郊区领导,成立xx门镇人民公社,1984年3月xx市设XX区。

2.3行政区划及人口组成

xx市辖两县、五区。

分别XX为县,辖36个乡镇;XX县,辖25个乡镇;xx区,辖11个街道办事处;xx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xx区,辖4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

xx市总面积10355平方公里,其中心区面积70.3平方公里(xx区、xx区、xx区),xx区和xx门区为卫星城,城市建成区总面积总和为34.6平方公里。

全市总人口193万,城镇人口86万。

xx境内有30个少数民族成份。

少数民族人口有30.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84%。

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蒙古族、满族、回族、锡伯族、朝鲜族,其中蒙古族人口为2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1%。

在xx市所辖的2县5区中,除xx蒙古族自治县外,xx县还有4个少数民族乡。

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蒙古族人口70%以上聚居在xx蒙古族自治县;满族和锡伯族人口60%以上聚居在xx县境内;回族人口80%聚居在xx门区和xx区。

2.4自然条件

xx市位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严寒少雪,夏季干旱少雨。

全年日照为2903.8小时,年平均气温8.7℃,最高气温37.5℃,最低气温-23.0℃,无霜期180天,最大冻土深度1.4米左右。

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向,其次是东北、北两个方向,最大风速16.0米/秒。

年总降水量457.1毫米,年蒸发量1941.8毫米。

xx市区地震裂度为6度。

2.5地质条件

2.5.1区域工程地质条件

1、本项目区域以太古界、元古界变质岩系为基底,之上沉积了中生界上侏罗统义县组、九佛堂组,下白垩统沙海组、xx组、xx组及新生界的第四系地层。

(1)太古界、元古界地层:

主要分布在xx盆地的边缘及市区外围。

大部分为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石英岩、片岩、千枚岩、硅质灰岩、板岩、石英砂岩等。

(2)中生界地层:

上侏罗统义县组火山岩系构成了中生界沉积地层的基底,有安山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等。

之上沉积了上侏罗统九佛堂组、下白垩统沙海组、xx组地层。

九佛堂组由砂岩、粉砂岩、泥岩组成。

沙海组和xx组这两套地层为xx矿区主要含煤地层,主要由砂岩、粉砂岩、泥岩、砾岩及煤层组成。

在煤系地层之上为下白垩统xx组砾岩层,为xx组上覆地层,分布在xx露天矿南侧。

(3)新生界地层:

第四系,大部分以洪积、坡积的粉土、细沙、中沙、粗沙、砾沙、角砾等组成。

2、地质构造带

xx地区处于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中段东端与大兴安岭-太行山新华夏系构造隆起带的交接部位。

构造极其复杂,以断裂构造为主。

(1)东西向构造:

xx地区东西向构造分布广,xx盆地北部是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的一部分,大致分为三个时间,即中晚古生代前、古生代和中生代构造。

(2)北东向构造:

大致分为中晚古生代、古生代和中生代构造。

(3)新华夏构造:

在xx地区活动比较强烈,构造形迹在xx地区东部。

(4)北西向构造:

形迹在xx地区显示以断裂构造为主要特征,规模小,活动时间短,形成时期较新。

在xx市内无大的断裂迹象,上述构造均在xx盆地边缘及远离xx市区,在xx市区外,分布北东向新华夏系构造。

2.5.2岩土体工程地质

1、基岩工程地质

xx市城区建设的地基大部分为沙海组、xx组的页岩(风化变质)、砂岩和少许的xx组砾岩。

在xx以北的大部分工程勘察报告中,均发现有风化页岩,而且沿xx向北基岩埋深逐渐变浅。

此层为城区基岩层,极适合作为持力层。

2、土体工程地质

根据大量工程勘探资料及实际工程勘探表明,本项目区大体工程地质岩类自上至下大致为:

(1)粉土层:

褐黄色、黄色。

在粉土上为杂填土、耕土、腐植土等。

分布面积广泛,厚度为0-8.22米不等。

承载力标准值一般150-180KPa,适合做为持力层。

(2)细、中沙层:

褐黄色、灰白色,此层不太稳定,厚度0-5.84米,承载力标准值一般为140-180KPa,最高达220KPa。

选择此层为持力层时,要慎重。

(3)粗沙层:

灰白色、褐黄色,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分选好,杂质少,适应建筑用沙。

分布比较广泛,厚度0-4.22米,承载力标准值为180-220KPa,最高达280KPa,是良好的持力层。

(4)沙砾层:

灰白色,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大部分为花岗片麻岩风化产物,分选性差,杂质少,适合建筑用沙,此层比较稳定,分布广泛,厚度0-5.10米,承载力标准值为260-350KPa,最高达400KPa,在xx市城区为最佳持力层。

2.6自然资源

xx地区为大凌河和xx河两大流域所控制。

大凌河水系包括xx和牤牛河;xx河水系包括绕阳河、柳河、养息牧河、秀水河。

其中,xx河流域的绕阳河在xx境内河长114公里,流域面积3689平方公里;柳河境内河长188公里,流域面积1739平方公里;养息牧河境内河长77公里,流域面积1495平方公里;秀水河在xx境内流域面积293平方公里,河长17公里。

大凌河流域的xx在xx境内河道长度为86公里,流域面积2242平方公里;牤牛河在xx境内河道长度41公里,流域面积897平方公里。

新市已发现各类矿产46种,占全省已知110种矿产的42%,矿点以上矿产地400余处,经过地质勘查获得储量的有28种,其中10种矿产列入省矿产储量表中。

全市已开发利用的矿种19个。

矿山总数342家,甲类矿山166家,乙类矿山176家。

  xx地区煤炭保有储量7.9亿吨;煤层气保有储量220亿立方米;油页岩保有储量2.3亿吨;泥炭保有储量3000万立方米;石油、天然气及地下热水也有较好的储量。

全地区金矿床(点)69处,其中大型金矿床1处,中小型金矿床5处,累计探明金储量62吨。

张及营子、他不郎营子等地银金属储量118吨。

铁矿探明储量3000多万吨。

xx地区非金属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硅石、硅砂已探明储量5000万吨,远景储量达20亿吨以上;膨润土资源储量5000万吨以上;沸石资源储量2000万吨以上;麦饭石探明资源储量1.2亿吨;伊利石粘土资源储量1000万吨以上;钾长石50万吨以上;萤石资源储量200万吨。

2.7棚户区现状分析

本次棚户区拆迁地块较分散,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1、这些地段的建筑房屋结构简易,由于年久失修,低矮破旧,有的已成危房,又因人口的增长,肆意插建门房、厢房,致使通道狭窄、蜿蜒,住区拥挤混乱,影响市容市貌。

2、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欠帐多,除了给水和电力、电信外,其他配套设施几乎没有,垃圾乱丢,旱厕熏人,夏季漏雨、倒灌现象普遍,冬季燃煤取暖乌烟瘴气,空气污染、环境污染严重,居住环境非常恶劣,急需改造。

3、住户经济条件困难,生活艰苦,居住在此的绝大多数都是矿工、病残、退休和无业人员,靠企业和社会的救济维持简单低标准生活的居多,要改善住房条件,就需政策扶持。

3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

2、规划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3、国家、省、市各项现行建筑结构相关标准、规范

《住宅设计规范》GB50368——200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供水工程设计规范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常用资料》(第1册)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城镇给水》(第3册)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51-90)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设计规范》(GB50332-2002)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

《城市供水行业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城建1992-837)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59-200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电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

《城市供水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58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

5、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xx省地方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19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城市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GBJ137-89)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32-2003)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

《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物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GJJ31—89)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工业企业厂界噪音标准》(GB12348-90)

6、国家和地方有关集中供热、环境保护的规定和文件

《采暖、通风及空调设计规范》(GBJ19—87)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14-2008等相关国家规范。

7、供气工程设计规范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253号)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一部分:

B级钢管》GB/T9711.2-1999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1999

《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63-2008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1部分:

管材》GB15558.1-2003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2部分:

管件》GB15558.2-2005

《低压输送流体用焊接钢管》GB/T3091-2008

《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0007-97

《城镇燃气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2005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钢质管道三层结构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Q/SYXQ8-2001

8、供电工程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常用低压配电设备安装》04D702-1

《接地装置安装》03D501-4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220-2005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2005

《xx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指导性意见》

Q/GDW22-1001—2008《xx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试行)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9、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91

 

4建设必要性

该项工程在原棚户区改造的基础上按照政府的有关政策精神,本着“经济合理,配套齐全,环境良好,近远期兼顾”的原则确定了21处安置地块,确保棚户区改造任务的全面落实完成。

1、是提升城市形象、改善环境质量的需要

随着棚户区的改造,崭新的楼房取代了破败的平房,平坦的道路伸展向四面八方,沿路配套的水、电、气等管线尽可能埋入地下,既节约用地又不侵犯空间视野,无需燃煤也能取暖烧饭,不仅节约能源,而且减少烟尘、废气、废渣的排放量,加之庭院绿地和公共绿地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整个城市的环境质量,昔日破旧不堪的地段将改造成为市区亮丽的风景线。

2、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安居才能乐业,棚户区房屋破旧,街巷蜿蜒,污水四溢,垃圾乱丢,晴天飞灰,雨天溅泥,长期居住在恶劣的环境中,势必造成心理上的压抑与不平衡,成为不和谐因素,影响安定团结,不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3、是拉动地方经济、扩大就业的需要

棚户区建设带动了建材行业发展,壮大了施工企业队伍,增加了就业岗位,使地处偏僻、开发商鲜有问津的棚户区土地得到了保值、增值,由此而产生一系列连锁性反应,涉及到城建、环保、商业、文教卫生、土地经营等多行业的发展,能获得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是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xx市属于经济落后地区,但近几年国内房地产开发过热、房价飙升的影响也波及到我市,渴望改善居住条件的中低收入的百姓只有望房兴叹,棚户区改造工程有效解决了这一社会问题,同时对日益上涨房价亦可起到了一定的调控、平抑作用。

5场地选择及规划布局

5.1指导思想

本着“以人为本、经济适用”的指导思想,建设一个总体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居住环境优美,能为居民提供多种活动场所的居住小区。

在此基础上注重实用、经济、卫生与美观相结合的原则,力求达到“造价不高水平高,标准不高质量高,面积不大功能全,占地不多环境美”的标准。

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以满足居民工作、休息、文化教育、生活服务及交通等方面的要求。

5.2选址原则

1、与xx市城总体规划相互衔接,协调一致。

2、节约利用土地,成规模紧凑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宜于人居,利于就业。

4、节约与效益的原则,力争降低建设投资,减少成本,提高利润。

5、安全的原则,注重防洪、防震、防灾。

6、可持续发展原则,注意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减少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

 

5.3场地选择与规划布局

xx区xx二期小区位于xx小区东侧,安置区占地55225平方米,四至为:

东至xx鑫昌商砼,西至xx小区,南至塔子沟河,北至塔新路。

规划小区总用地5522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4652.4平方米,建筑密度21.47%、容积率1.54、绿化率35.2%,建设棚改回迁住宅楼22栋,安置棚改回迁户数1360户,棚改回迁人数4080人。

 

6住宅建设方案

6.1概述

为满足本次棚户区改造要求,规划住宅建筑采用多层、小高层等形式,因地制宜、灵活布置。

6.2建筑性质及功能

本工程住宅建筑主要用于解决xx市棚户区居民基本生活需要,改善住房条件,其次配套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改善恶劣的生存环境而建。

6.3建筑设计方案

按照有关部门关于棚户区改造的相关政策,以及本次棚户区改造拆迁的实际情况,个小区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灵活机动、便宜操作的原则,科学合理的确定户型及安置标准。

1、户型和平面设计

拟建棚户区住宅,主要面向低收入居民,本着“以人为本”、“经济适用”的原则,各功能空间尺度适宜,分区明确,餐、寝、居分离,干湿分区,动静分区,布置南、北起居厅,主要房间都朝外,景观、采光、通风俱佳。

立面造型简洁明快。

室内平面布局紧凑,尽量减少交通面积或交通与门厅结合使用,卧室尽量布置在南侧,所有卧室均为自然采光。

住宅单元入口基本采用北入口。

建筑单元组合呈现不同的平面造型,空间上利用鲜明的层次感创造不同的小区景象,为社区居民提供交流机会,以形成良好的邻里关系,提升人居的情趣及品位。

2、剖面设计

住宅层高2.8m,室内外高差0.30m,地面标高以散水面为基准。

3、立面设计

住宅建筑立面造型以组团为单位采用统一的设计风格,着眼于恬静和谐居住环境的创建:

做到简洁明快,通过阳台、窗套、屋檐、外墙勒脚等丰富立面;各组团可通过不同色彩的外墙面搭配,用不同的颜色粉饰,给人整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