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让生命延续.docx
《爱让生命延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让生命延续.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爱让生命延续
第四课爱,让生命延续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髓、衷、咨、惟”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骨髓、匹配、无动于衷、咨询、唯一、眼睁睁、刺激、释放、分离、提取、特例、不妙、健谈、按捺、素不相识、体验、微不足道”。
了解这些词语的用法,理解并能够模仿课文中“为了……,必须……;但是……,因为….;无论……,还是……,甚至……”等句式造句,进一步练习短语类型句。
能力目标
1.能以较快的语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基本内容。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词语进行交际。
情感目标
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大爱无限、真情无价”,从小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在阅读中注意观察和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
以“我听说骨髓移植可以治疗白血病”“我咨询和报名登记”成为志愿者开头,以“我捐献骨髓,挽救了一个17岁少年的生命”叙述故事发生的过程,到“我”发出“只要一点点勇气和努力,你就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挽救一个家庭的幸福”的感言来结尾。
二、教学难点
学习并掌握“骨髓、匹配、无动于衷、咨询、唯一、眼睁睁、刺激、释放、分离、提取、特例、不妙、健谈、按捺、素不相识、体验、微不足道”。
了解这些词语的用法,理解并能够模仿课文中“为了……,必须……;但是……,因为….;无论……,还是……,甚至……”等句式造句,进一步练习短语类型句。
联系生活实际,围绕“大爱无价、无私奉献”的话题进行真实交际。
第一、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复习
(三)导入新课
出示生字、生词,请学生在小组里读一读,组一组,观察学生组词或组短语的能力。
结合以前学过的词语,学习新词语,了解汉字的名义现象和基本用法。
髓:
充满在骨头内腔中的柔软组织。
常用词语有:
脑髓、精髓、脊髓。
衷:
指“内心”。
常用词语有:
衷肠、苦衷、衷心、言不由衷、无动于衷。
咨:
商议。
常用词语有:
咨询、咨文
惟:
单单,只是,用法同“唯”。
常用词语有:
惟独惟恐、惟我独尊
通过对以上汉字在文中的运用进行观察和分析,理解其用法并能组新的词语。
2、课文学习的导入
师:
一位年轻的姑娘与一位身患白血病的少年素不相识,但她却自愿将自己的骨髓移植给这位少年,最终挽救了他的生命和一个家庭的幸福。
这是一种何等高尚的境界!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1、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也可以播
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听。
2、请学生在小组内采取分段阅读、分别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合
作方式学习。
要求学生边读边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画出或摘抄下来。
3、采取小组之间竞争提问的方式,请学生读后说说课文是按
什么方法叙述这个故事的。
教师可边听学生回答,边板书各自然段中的关键词。
如:
“我听说骨髓移植可治疗白血病。
”“我咨询和报名登记-----成为第9000个志愿者。
”“我捐献骨髓”并成功地挽救了一个17岁少年的生命。
“我相信,只要一点点勇气和努力,你就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挽救一个家庭的幸福。
”
这样做,可以达到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层次的目的,为完整复述课文打好基础。
(1)学生在组内轻声读课文。
画出文中表现故事发展前因后果线索的关键词。
(2)教师出示设计的练习,帮助学生理出课文叙述的主要线索。
4、学生在组内轮流读各段课文,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在教科书上做段落划分记号,边划分段落,边概括段落大意。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复习
(三)导入新课
复习课文内容导入:
如:
“我”是怎么了解骨髓移植可以治疗白血病患者这件事的?
这件事给了“我”怎样的影响?
2000年底,“我”为什么对自己说“我是他的希望,唯一的希望”?
这个“他”是谁?
第一次做分离手术的那天,所有人都焦急万分,而“我”为什么能睡个好觉?
第二次做分离手术恰逢一件什么事?
这件事给“我”和17岁的少年带来了什么好运?
“在那段时间里,爱包围着我,令我快乐,我像公主一样享受着一切”,“我”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经过这件事后,“我”对人生、社会有了怎样的认识?
这篇课文共分几段?
试着用简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概括每段的段意。
深学第一段(1自然段)
1、请第一组同学朗读,注意文中的时间、事件记述与人物心理活动描写使用的语句和所用的语气。
2、提问:
这个故事是怎样开头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小结:
1999年5月,“我”从一篇报道中了解到骨髓移植可以治疗白血病患者,但有个捐献者临阵退缩,那个男孩去了另一个世界。
这件事给“我”很大的影响。
“我”不会无动于衷。
深学第二段(2---3自然段)
1、请第二组同学朗读课文
2、提出问题:
“我”是怎样成为第9000个志愿者的?
2000年底,“我”为什么对自己说“我是他的希望,惟一的希望”?
这个“他”是谁?
3、小结:
1999年9月19日,经过咨询和报名登记-----“我”成为第9000个志愿者。
正好与一个17岁少年的血型相匹配。
“我”成了他的希望,惟一的希望。
深学第三段(4---11自然段)
1、请第三组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2、提出问题:
第一次做分离手术的那天,所有人都焦急万分,而“我”为什么能睡个好觉?
第二次做分离手术恰逢一件什么事?
这件事给“我”和17岁的少年带来了什么好运?
“在那段时间里,爱包围着我,令我快乐,我像公主一样享受着一切”,“我”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3、小结:
2001年2月16日,“我”正是住院,捐献骨髓,第二次分离手术终于成功,“我”真的挽救了一位17岁少年的命。
深学第四段(12自然段)
1、提问:
经过这件事后,“我”对人生、对社会有了怎样的新的认识?
2、小结:
“我”的感言:
只要一点点勇气和努力,你就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挽救一个家庭的幸福。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让学生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畅谈对学习这篇散文的感受。
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
注意作者以“我听说骨髓移植可以治疗白血病”,“我咨询并报名登记”作为故事开头,然后按事件发生的顺序记述故事,最后总结议论的写法。
布置作业
1、检查学生随堂完成的课后题
2、布置课文二的预习任务
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二《生命的翼护》,自己查找生字和词语的注释,并加以理解。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复习
(三)导入新课
汶川大地震(08年5月12日)已经过去五年多了,它留给了中国人民巨大的伤痛,但也留给了我们许多感天动地的故事。
宋欣宜----这个年仅三岁的小女孩在震后40多个小时后奇迹般的获救,而用自己的生命翼护她的父母却再也无法醒来。
小欣宜和我们都正在长大,我们能够理解什么是“生命的翼护”吗?
重点字、词语例释
1、损毁:
损坏,毁坏
2、移位:
“移动位置”的简缩形式
3、体无完肤:
形容浑身受伤,比喻论点被全部驳倒或文章被删改得很多。
4、肃然起敬:
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尊敬的心情。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5、废墟:
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荒凉的地方。
6、死神:
指掌管人死亡的神,多用于比喻。
7、慈祥:
(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善、安详。
三、课文中的句式解析
“由于······,无法·····”:
连词,常用语因果复句中。
如:
由于塌方的墙壁太重太多,救援人员没有合适的工具,无法将小欣宜救出。
“虽然·····,但·····“:
连词,常用语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中。
如:
虽然他们没法陪伴宋欣宜以后的成长,但他们做到了以自己的生命换取孩子的平安。
“但·····,却·····”:
用在句子中表示转折。
如:
但她不知道爸爸妈妈明明是抱着她,却又为什么谁也不说话,谁也不理谁。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复习
(三)导入
一、交际话题
1、开展班级讨论活动,题目------“大爱无限、无私奉献”。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每个小组都要选出一名代表作为主发言,其他学生给予帮助和支持。
推选三名学生组成评判组。
2、结合自己在学校和家庭生活的实际,每个小组的学生讲述一个自己最熟悉的“大爱无限、无私奉献”的故事。
注意:
真实交际的任务要提前安排,让学生作充分的准备。
讲述的故事必须是与“大爱无限、无私奉献”话题有关的。
二、学生分小组讨论话题,写出故事提纲
方法和任务:
要求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完成,故事提纲经小组集体讨论修改后,推选代表在班级发言。
活动提示:
为增强竞争性,调动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教师提议成立临时评委会,结合班级意见,给各小组评分,登记成绩。
三、总结全课
四、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练习一参考答案
一、1.D2.C3.D4.D5.A6.
A
C
二、1.这就意味着又一个暑假开始了
2.向全国人民及时报道抗震救灾的最新消息
3.为了挽救这个伤员的生命
4.她们姐妹俩几乎长得一模一样
5.个人的一点儿得失是微不足道的
6.他们过去素不相识
三、1.他正在生病,你怎么能让他去呢?
2.有些问题已经做出决定,比如招多少学生、分多少班,等等
3.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准则,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甚至是未来,我们都应该牢记。
四、1.D2.C3.D4.C5.B6.B7.D8.D4.D
五、1.因而那个不肯捐献骨髓的人,没有勇气坚持到最后一刻,给了被人希望但在关键时刻又退缩,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年轻的生命逝去而无动于衷。
这是懦夫的表现
2.“我”报名登记,成为第9000个捐献骨髓的志愿者,“我”盼望着配型成功,当真的成功的时候,“我”为此感到幸运。
六、1.说了“我”听说一件事。
通过看报道“我”知道了那个男孩的结果,“我”谴责那位退缩者,同时“我”也下决心要成为一个捐献骨髓的志愿者。
2.住院期间有两次抽取骨髓的手术,事件就是围绕这两次手术展开描述的。
3.课文的最后两段是“我”的感言,前面所叙述的故事情节为这两段感言做了铺垫,“我”因此有感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