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73635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docx

《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docx

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1、量筒的精确度:

(10ml能精确到0.1ml,20精到0.2,50精到0.5,100精到1)

2、托盘天平的使用调平:

称量之前要调整天平至两边平衡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

被称物不直接放在托盘上(干燥固体可用称量纸,易潮解、腐蚀性药品用玻璃器皿),不能称量热的物体;添加砝码时要先加质量大的,再加质量小的,最后移动游码;取用砝码时要用镊子夹取,用后放回砝码盒内;每架天平都有自己配套的一套砝码,不能混用。

3、

(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2)垫石棉网间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

4.漏斗的主要用途有两方面:

一是向细口容器内加注液体,二是用于过滤。

5、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液体、引流、蘸取液体等操作,用于搅拌时不要碰撞容器壁,以免打破容器。

实验基本操作

1、实验中取用药品时,如果要求取定量,必须严格要求取用,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一般按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液体1~2毫升

2、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粉末、颗粒状固体药品应用药匙或纸槽,其操作要点是:

一斜二送三直立,目的:

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

取用块状固体药品应用镊子夹取,操作要是:

一横二放三慢立,目的:

以免打破容器

液体药品的取用可用移液管、胶头滴管等取用,也可用倾注法。

3、某些药品的特殊保存方法

白磷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而自燃,必须保存在盛有冷水并密封的广口瓶中,用镊子取用。

4、过滤时A、防止倾倒液体击穿滤纸,在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流进过滤器;

B、防止液体未经过滤从滤纸和漏斗壁的缝隙间流下,漏斗中的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C、防止滤液溅出,漏斗颈下端管口处要紧靠在烧杯内壁

D、过滤时,绝对禁止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搅拌,这样易划破滤纸,造成实验失败。

(1)所用仪器:

铁架台、玻璃棒、烧杯、漏斗

(2)适用范围:

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固体物质的一种方法

(3)操作要点:

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5、浓硫酸在稀释时一定要酸入水,因为水的密度水于浓硫酸,如果把水倒入浓硫酸时,水在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大量热量使水立即沸腾,使硫酸滴向四周飞溅。

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洗涤方法如下:

(1)附有易溶于水的物质用水洗,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用试管刷刷洗。

(2)附有不易用水洗净的油脂,可用热的碱溶液或洗衣粉清洗。

(3)附有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物质可用酸洗。

(4)用碱酸液或洗衣粉洗去难溶物质都要再用清水洗几遍。

7、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要注意:

(1)加热时,先预热,加热过程中也要不时地移动试管,使液体均匀受热

(2)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要超过容积的1/3

(3)加热时,使试管倾斜45度,且管口不能对着有人处(原因:

试管与桌面成45度时,受热面积大,易使之均匀受热;且增大了液面面积有利于液体的回流防止液体暴沸)

8.在用酒精灯给玻璃仪器加热时,要防止炸裂现象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给烧杯、烧瓶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使之均匀受热;

(2)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要“先预热后固定加热”

(3)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4)玻璃仪器加热前外壁上的水一定要擦干

(5)玻璃仪器受热过程中避免与灯芯接触(灯芯有酒精温度低,会使试管骤冷炸裂);(6)实验完毕后待玻璃仪器冷却再用冷水清洗。

9.实验室组装仪器时,从操作方便角度考虑一般按由下而上,从左到右的顺序组装。

10.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步骤:

(1)计算(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2)称量(用天平称取所要溶质的质量)(3)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溶剂的体积)(4)溶解(将溶质和溶剂放入烧杯中,搅拌使之溶解)

11.粗盐提纯

(1)所用仪器:

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漏斗、蒸发皿、酒精灯

(2)操作步骤:

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3)玻璃棒在各步骤中的作用:

溶解(加速粗盐的溶解);过滤(引流);蒸发(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气体的制备

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收集气体的方法一般有排水法和排空气法

排水法:

(1)难溶或微溶于水,且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排气法:

不与空气发生反应,且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的气体,都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注:

a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口即可,这样便于操作;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这样可充分排净集气瓶中的空气。

b集满气体的集气瓶,盖上毛玻璃片后,是正放在桌面上还是倒放在桌面上,取决于气体的密度,为了减少集气瓶内的气体向空气中扩散,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集满集气瓶后,盖上毛玻璃片,要倒置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在正放在桌面上。

c收集气体时验满的方法:

(1)排水法:

瓶口有气泡冒出

(2)排空气法:

要把验满的工具放在靠近集气瓶口处,不能放在集气瓶内

除杂顺序:

一般来说,除杂在前,干燥在后。

氧气的制取2KClO3△MnO22KCl+3O2 ↑或2KMnO4=△=K2MnO4+MnO2+O2↑

1、实验操作步骤:

①连:

按要求把仪器连接好

②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装:

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试管中。

④定:

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点:

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先预热)

⑥收:

收集氧气。

⑦离:

实验完毕把导管从水中移出。

⑧熄:

熄灭酒精灯

氢气的制取Zn+H2SO4====ZnSO4+H2↑

(1)实验室制备氢气时,金属宜用锌粒,而不用镁条(太贵)、铁片(太慢);酸宜用稀硫酸,而不用盐酸(易挥发,产生杂质);浓硫酸和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得到氢气)

(2)氢气验纯的方法:

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口朝下,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要再收集再检验,若听到噗声,表明氢气已纯。

(3)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装置特点: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导气管通入试管底部,位于氧化铜上方;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实验步骤及操作要点:

实验开始时先通氢气,再点燃酒精灯,目的是赶尽试管内的空气,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实验完毕时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目的是防止被还原出的铜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可归纳为“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二氧化碳的制取:

CaCO3+2HCl=CaCl2+CO2↑+H2O

(1)实验步骤:

连:

按要求把装置连接好。

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

把大理石或石灰石的小块装入广口瓶;注:

向广口瓶内注入稀盐酸;收:

收集二氧化碳。

注:

A,用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较好。

因为粉末状大理石或碳酸钠跟稀盐酸反应速度相当快,不易控制,且形成大量泡沫,进入导管甚至集气瓶。

B,制取二氧化碳,不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挥发性强。

C,制二氧化碳时,通常不用稀硫酸,却不用稀硫酸。

因为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成为薄膜包住碳酸钙,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

D,二氧化碳气体中往往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有时,在制得二氧化碳后,要除去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氯化氢,浓硫酸除水)

(2)验满: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试验,如果火焰熄灭证明瓶内已充满二氧化碳。

离子构成的物质:

酸,碱,盐,金属氧化物。

原子构成的物质:

稀有气体,金属,固体形式存在的非金属单质。

其余基本为分子构成的物质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

它们都是混合物,但三者之间却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分数颗粒的大小和状态的不同而造成的。

悬浊液静置后有固体沉淀,乳浊液静置后出现分层,溶液均一、稳定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注:

(1)溶质质量指已溶解在溶剂里的质量,不一定等于加入的溶质的质量

(2)两种溶液混合时,质量可以相加,体积不能相加(3)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一个比值,无单位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1、红色固体:

铜(紫红色),氧化铁(红棕色)氢氧化铁(红褐色)磷(暗红色) 

2、绿色固体:

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

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

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

硫磺 

6、无色固体:

冰,干冰,金刚石  

8、黑色固体:

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活性炭) 

9、蓝色溶液:

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含有铜离子) 

10、浅绿色:

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含有亚铁离子) 

11、黄色溶液:

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含有铁离子)  

12、紫红色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 

13、紫色溶液:

石蕊溶液 

14.气体的颜色(大多数为无色) 二氧化氮(红棕色) 

常见的酸碱中性溶液(PH值为0到14,小于7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大于7为碱性,越大碱性越强)

1、显碱性的溶液:

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等) 

2、显中性的溶液:

蒸馏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3.显酸性的溶液:

酸溶液

常见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药品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

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

氧化钙、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4、由于挥发而减少的:

浓盐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1、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

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

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

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6、氢离子(酸):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或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碱):

酚酞试液或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

加稀盐酸,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氯离子:

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

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

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14.淀粉:

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

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

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

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

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a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c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

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

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

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三大化学肥料:

氮肥、磷肥、钾肥 

12、三害气体:

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