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复习资料.docx
《经济地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复习资料.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地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何谓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一)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
1.区位研究
代表理论:
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廖什区位经济论
特点:
侧重于区域内的单体企业的微观分析。
2.区域研究
(1)区域科学
代表理论:
艾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
特点:
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
(2)其它区域研究
3.全球化研究
(二)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研究客体的变化:
企业组织向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以及公司地理、企业地理等研究领域形成。
(三)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1.规范性分析2.实证主义分析3.行为主义分析4.结构主义分析
3.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4.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经济活动的内容:
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产业(或初级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四产业,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范畴。
2.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联合、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
4.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
该研究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
5.简述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及其意义
一、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
1.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资源如何配置才能满足人类需要等问题。
经济地理学试图寻求经济活动的区位和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
而这种空间分异规律形成的关键是经济规律的作用。
2.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
经济地理学在发展中借用了不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3.经济地理学与政治经济学:
按照政治经济学观点,生产关系(国家制度等)和生产力(经济活动)互相影响。
经济地理学家在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时,应该考虑国家制度等生产关系的影响。
二、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对于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具有重要影响。
经济地理学对于自然地理学和自然资源学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技术条件是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的重要决定因素。
技术水平的提高,常引起经
济区位的变化。
6.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大研究问题是什么?
1.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 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3.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4.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1.概念题:
区位:
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主体:
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区位理论:
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以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区位条件:
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
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可进入性:
包括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和社会可进入性。
交通网:
由基本点、线、面组成用以表示人与物质空间流动的网络。
交通网的密度:
指某一地区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总长度。
通达性:
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
连接度:
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古典区位论
现代区位论
区位主体
一个生产地
多个生产地
主体要素
单一部分
(生产部分)
多个部分
(R&D,零件加工,人力培训等)
区位目标
一个
(利润或成本)
多个
(利润,非经济受益或满足)
具体目标
忽视或不考虑
重视(市场占有率,企业形象,人才,信息,贸易摩擦等)
区位选择
标准
成本最小
或利润最大
具体目标的风险及其不确定性(汇率风险,市场不确定性)
区位因子
处理
多因子假定
(规模,价格,市场,土地,运费)
具体对待,重视,充分考虑或强调某些因子(价格,市场范围,标准化,地域文化)
3.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有何区别?
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而导致的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而造成的生产条件的不同,所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4.区位因子分为哪几种类型?
5.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三点)
1.经济活动的空间有限性2.经济活动对有限空间的竞争3.经济活动空间移动的限制
6.试述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运费大小,原材料的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2.原材料对区位的影响机制随着工业生产的组织方式而变化
7.试述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其自然特性及所处的经济区位决定的。
8.试述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能源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大量消耗能源的产业活动,要求选择的区位接近廉价的电力供应地。
2.能源直接影响到产业经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
3.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区域的能源尤其是电力的供给保证程度是许多企业选择区位的标准之一。
9.试述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一)资本的类型及其影响
固定资本:
厂房,设备(积累性,地理惯性)
资本{(固定资本沉淀区对企业有吸引力)
金融资本:
资金(流动性强,双刃剑作用)
(风险资本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
(二)资本流动与经济区位
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资本在不断流向最具创利机会的地区。
因此,就局部地区而言,储蓄并不一定转化为本地区的投资,本地区的投资也可以大大高于本地区的积累。
关键是在于是否具有使资本有充分获利机会的区域条件。
10.试述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劳动力因子主要从数量特征、质量特征、成本特征、空间特征四方面的差异影响经济活动的区位。
1.一般主体:
数量大,质量高,成本低的区位有吸引力
区位主{2.劳动密集型主体:
数量和成本起主导作用
体类型3.知识密集型主体:
劳动力素质起主导作用
11.分析市场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持续性和经济合理性2.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二、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战略是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方面。
一般而言,获取超额利润的竞争有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三、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特性是由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偏好的特点而引起的不同于其它市场的特殊性。
四、其它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市场竞争环境2.市场秩序和管理3.市场意识
12.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三、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3.产业环境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从产业集群方面,具体地说,供货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
2.“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
3.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
4.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14.政府如何影响经济区位?
1.政府首先作为一个消费者,政府购买本身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
2.政府通过规划和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向某一特定区域发展
3.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经济活动行为,保证自由竟争环境的形成
4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的经济政策的实施,调节经济活动的区位
15.环境因素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自然环境对于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经济活动的环境特征差异,也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区位选择。
公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和政府对环境的保护政策日益成为经济活动区位选择、区位变迁的重要因素。
现代经济活动也越来越多地寻求环境质量良好的区位。
17.试分析交通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综合考虑:
2.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交通便捷度的提高,将会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而成为吸引经济活动布局的重要因素。
.
第三章
1概念题
区位因子:
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集聚因子:
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如企业协作,相关设施共享等)。
分散因子:
促使也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局的因子(地价上升,交通拥挤等)
原料指数:
产品质量与局地原料质量之比。
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
区位重量:
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重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
等费用线:
运输费用相同的点的连线。
综合等费用线:
全部运费相等点的连线。
经济人:
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是经济人,即完全掌握了环境的一切信息,并且具有稳定地、正确地选择所有事物的能力的人。
2杜能揭示的农业生产空间配置原理是什么?
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
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
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园结构)。
3评价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
这种空间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构。
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创立了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
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土地利用一般理论的基础。
4简述区位因子类型
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
一般因子与所有工业有关,例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而特殊因子与特定工业有关,例如空气湿度等。
集聚因子与分散因子促使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向某个地方集中的因子称集聚因子;促使企业为了避免集中带来的不利因素分散布局的因子称分散因子。
5韦伯是如何抽取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因子的?
第一步,工业产品的生产、分配过程主要成本
包含如下方面:
布局场所的土地和固定资产(不动产与设备)费;获取加工原料和动力燃料费;制造过程中的加工费;物品的运费。
第二步,在整个生产过程与分配过程中,一般成本因素如下:
布局场所的土地费;固定资产费;获取加工原料和动力燃料费;劳动成本;物品的运费;资本的利率;固定资产的折旧率。
第三步,在上述七种成本因素中,固定资产的折旧率以及利率没有区位意义;土地费(地租)在考虑集聚、分散因素之前认为是一样的,因此不宜作为区域性区位因子;固定资产费主要反映在购入价格上,一般不与区位发生直接关系。
因此可以排除上述七种成本因素中的四种,只剩下以下三种:
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运费。
第四步,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以及运费是三个影响所有工业的一般区位因子。
第五步,出于理论研究和便于处理,可将原料、燃料价格的地区差异用运费差异来替代,这样,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区位因子分别为运费和劳动费。
6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
1.一种原材料且与消费地重合,不需讨论。
2.一种原材料,一个市场,且不重合:
(1)仅使用遍在原料,Mi=0,市场区位;
(2)仅使用纯原料,Mi=1,自由区位;纺织
(3)仅使用损重原料,Mi>1,原料地区位;制糖
(4)纯原料+遍在原料,Mi<1,市场区位;饮料
3.两种原料,一个市场,三者互不重合,构成区位三角形,可用“范力农构架”找到平衡点,即为运费最低点(最佳区位)。
4.多种原料和市场,构成区位多边形,可用“范力农构架”找到平衡点,即为运费最低点(最佳区位)。
7根据原料指数如何选择工业区位?
用原料指数以及区位质量得出的一般区位法则:
(1)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2)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3)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
8韦伯是如何运用运费指向、劳动费指向和集聚指向来选择工业区位的?
(一)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依据原料指数将工业分为如下三种类型,据此可判断其区位倾向。
1.原料指数大于1的工业:
原料地区位
2.原料指数比1小的工业:
市场区位
3.原料指数大致等于1的工业:
自由区位
(二)劳动力成本指向论的应用:
纺织业和精密机械零件行业的区位是典型的劳动费指向性产业。
一般向都市周边和农村地域分散的工业大都是劳动系数高或对集聚利益要求不高的行业。
(三)集聚指向论的应用
工业由分散走向集聚,再由集聚趋于分散已成为工业区位空间运动的一个规律。
9评价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意义
(1)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
(2)提出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
(3)指向理论已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
10简述史密斯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的主要观点
(1)总收入和总费用的空间变化能够形成利润最大的最佳区位。
与此同时,也可形成空间界限,即超过此界限就不可能得到利润。
在空间界限内如果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话,企业可自由布局。
(2)空间的费用和收入也能够反映出工业区位模型的形态,费用曲线或收入
曲线的倾斜程度越大(即费用或收入的空间变化大),工业越集中;相反,则表现出分散的倾向。
11试述普雷特行为矩阵的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
经济活动区位是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人类的决策结果。
区位决策是决策者在占有或多或少信息量的基础上,自身对信息的判断与加工后的决定。
那么,进行怎样的区位决策,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第四章
1、概念题
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职能(中心地职能)的布局场所
中心商品在少数的地点(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
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
中心性中心性是指就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
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补充区域以中心地为中心的区域,也称市场区域或中心地区域。
具体地说,是中心地的周围从中心地接受中心商品供给的区域。
市场区
经济距离决定各级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供给范围大小的重要因子是经济距离。
经济距离为用货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是主要由费用、时间、劳动力三要素所规定的距离,但消费者的行为也影响到经济距离的大小。
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也就是说某中心职在中心地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
2.分析市场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具有如下关系,即:
1,3,9,27,81,…。
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3的倍数在变化,因此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3的中心地系统。
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2,6,18,54,…。
即从区域内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3倍。
特点:
(1)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
(2)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
(3)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
3.分析交通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
1,4,16,64,256,…。
因此,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4的中心地系统。
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
1,3,12,48,192,…。
特点:
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
因此,如果同一级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
4.分析行政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各等级的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为:
1,7,49,343,…,以7的倍数增加。
因此,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7的中心地系统。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中心地间的数量关系为:
1,6,42,294,2058,…。
特点: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
原因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
5.分析廖什中心地系统的构建机制
6.比较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与廖什中心地理论的差异
第一,两种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不同。
第二,市场区体系的构建方式不同。
第三,克里斯塔勒的模型是明显的等级结构系统,而廖什的模型属于非等级系统。
第四,关于中心地的等级与所供给商品的种类间的关系,两者也存在着差异。
第五,在克里斯塔勒的模型中,中心地的职能规模和人口规模完全相对应,在廖什的模型中,中心地的职能等级结构和规模等级结构未必一致。
第五章
1.概念题:
规模效益:
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
这种范围的上限,被称为最佳规模(optimumsize)。
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这种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
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即规模效益,或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
同上
范围经济:
企业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要比这些活动分离地由多个企业进行更为有效率,从而实现范围经济,它是指由于企业经济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效率。
横向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纵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
接触扩散:
即地理扩散过程是由近及远进行的。
等级扩散:
即经济或社会现象的扩张是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
2.简述企业成长的动因:
1.实现规模效益。
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这种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
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效益增加。
2.实现交易内部化。
内部交易可以使企业获得范围经济,有利于减少市场风险,提高供应和市场的确定性。
因此,对内部交易的追求,引导着企业不断发展。
3.技术优势的发挥。
由于市场不完善,技术的价值很难在市场交易中充分实现。
为此,具有这些技术的企业通过该技术在企业内的使用,来获取较大的收益。
另一方面,进一步的技术开发需要大量投资,这种投资必须有大规模生产才能支持。
4.来自竞争的压力。
发展企业实力和增加市场地位,可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行业的支配地位。
发展是使企业不被竞争对手所击败,从而生存下去的有效手段,企业为了取得竞争均势,交换威胁,可能随之向不同区位、不同部分扩张。
3.简述企业增长战略和扩展方法
企业增长战略:
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
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横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横向一体化指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纵向一体化指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
多样化扩张是基于对市场风险和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的防范意识。
具有多样化经营的公司,可以减少某种不可预测因素的冲击。
企业实现扩张的方法:
包括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合并和合资等)。
内部发展是现有企业(公司)通过新股票发放或自身资金积累而扩大现有生产规模,或建立新厂、新的部门、新的子公司等。
合并是指一企业获取另一企业的资源且无人抗争的过程。
如果被合并的企业进行抗争,则称此过程为兼并。
4.试述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阶段及其原因
过程:
在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只有少部分得到迅速扩张,这些迅速扩张的企业,原始区位起着一定作用。
优越的区位条件,为这里的企业增长提供了优势。
企业在这些区位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便向外扩展。
这种向外扩张,可能最终导致公司的重心离开原来的始发地。
内部增长带来的空间扩张常具规划特征,就近布局的特点很明显。
对于外部增
长而言,由于被获取的工厂(公司)原已存在,规划便比较困难。
阶段:
阶段Ⅰ:
企业形式十分简单,生产单一产品,具有一个工厂。
组织功能单一,仅管理一个工厂的生产。
没有战略、管理和日常运作的决策等级划分。
阶段Ⅱ: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和地理分布范围的扩展,引起组织的劳动分工。
一些承担特殊功能的专业化部门建立起来,这些功能的专门化以及不同区位上工厂的建立,需要更大程度的中央控制。
由此,分离出公司总部。
其功能是进行公司总体政策规划,并协调其它组织单元的活动。
该阶段的企业空间格局特点是不同功能部分在空间上的分工。
阶段Ⅲ:
随着企业的增大,企业生产活动走向多样化。
这时组织结构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形成多分部结构。
每一个分部负责一种产品生产,存在于特定的市场、技术和政策环境条件之中。
与此相应,公司组织结构上产生了三个等级:
高层管理、战略决策,控制、协调和管理决策以及企业日常运作管理。
在地理分布上,由于各分部自成生产和销售系统,这种类型的组织结构变得更加扩散。
原因:
早期,小企业获取信息有限随着企业增大,信息获取量增加引起企业向远距离扩展。
此外,市场的逐渐向外扩张也是引起企业由近及远扩张的原因。
5.简述企业的空间扩张规律
企业空间扩张(如销售区发展、新工厂建立以及兼并活动发生的区位)具有接触扩散和等级扩散特点。
接触扩张在企业空间扩张中较为常见。
尤其在各地社会经济条件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企业常常就近扩大市场,进而建立起生产机构。
这种扩散在服务型的公司中表现更为典型。
企业等级扩张常按市场规模,首先进入最大的市场(都市区),接着进入次大市场,并以此类推。
并不考虑这些市场的距离是否邻近。
实际上,等级扩张是企业对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区域差别所采取的对策。
6.试述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
(一)公司成长差异及原因:
由于工厂所在城镇人口规模不同,导致其具不同的生产规模。
规模差异进而又引起生产成本差异。
较大规模的工厂生产成本较低,因而具有初始竞争优势,得以更快地增长。
(二)公司的空间组织变化:
工厂发展竞争的结果,少数得以生存,其市场去也得以扩大,覆盖了原来众多小公司的市场区。
(三)沃茨模式的缺陷:
1.关于生产规模经济大于规模不经济的假设,对规模经济不甚突出的生产部门不一定适用。
2.该模式基于饮料生产部门,结论的普遍性有限。
3.假定市场区为理想化的连续向外扩张,而在实际中还存在非连续性的市场区扩张。
7.试述泰勒的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化模式
(一)公司组织变形与区域演化过程:
公司在由地方向多国扩展中,要跨越三种门槛。
每跨越一次门槛(threshold),便引起一次组织的变形。
公司首先跨越活动空间,其次为信息空间,最后为决策空间。
(二)公司组织变形与区域演化机制:
公司最初的活动空间、信息空间和决策空间均限于当地。
在活动空间带动信息空间和决策空间外扩的过程中,必然需要组织变形。
(三)泰勒公司空间扩张模型:
地方性公司—扩张到其它区域,跨越第一个门槛,成为多分部区域性公司—跨越第二个门槛,成为全国性公司。
8.试述哈坎逊的全球扩张模式
(一)公司扩展的空间结构:
最内侧代表公司最早建立的中心区。
中心区以外代表全国性市场区。
最外圈代表世界其它国家(地区),被分成4个部分(Ⅰ—Ⅳ),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