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后感2500字西游记读后感5篇.docx
《《西游记》读后感2500字西游记读后感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游记》读后感2500字西游记读后感5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游记》读后感2500字西游记读后感5篇
《西游记》读后感2500字_西游记读后感5篇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学习西游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西游记读后感2500字5篇,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更多内容欢迎访问。
一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它是吴承恩先生的杰作,讲述的是一个泼猴和唐三藏及师弟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这本书我虽然看了一遍,但是以这本书编辑的电视机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它给人一种百看不厌的感觉,让人看了就喜欢上了它.看完这部小说,有很大的感悟,我觉得学习唐僧的全心全意,孙悟空的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这本书把一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泼猴勾勒得栩栩如生,写它从天不怕地不怕变为一个恭敬的猴子,为了师傅的安危他奋不顾身,他并不像猪八戒那样好吃懒惰,也不像沙僧那样憨厚,作者更是借助他这一点勾勒出孙悟空的大智大勇,自从唐三藏把孙悟空从五指山解救出来到取得了真经,这期间经理九九八十一难,每次劫难都是孙悟空全心全意去解救师傅的,最后才圆满的取回真经.在打白骨精这一回里,他三次打死变为人形的白骨精,而被师傅气的念紧箍咒,唐僧是凡人他并不知道那是妖怪,悟空的解释他完全不听,而是念他的紧箍咒,疼的孙悟空满地打滚,最后唐僧还要和孙悟空断绝师徒之情,孙悟空被迫无奈,只好又回到花果山.但是孙悟空心理并没有怨恨师傅,更没有去报复师傅的想法,他把委屈全都藏在心理,而且心理总是想着师傅的安危,可见他对是师傅的真心.这一路上他们经历艰难险阻,不管多累,多饿,不管妖怪是多么的阴险狡猾他门都一一打败他们,把师傅从危难中救出来.
俗话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读多了总是有好处的,在当今的社会里没有文化是不行的,会被社会淘汰,从我们呱呱落地,父母就教我门说话,识字,等大一点儿他们又教我们怎样做人,我们在学校里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做人,只有学会了怎样做人,才能学会更多的知识,才能广交益友,可见书何其的重要.从书中我们会悟出许多真理,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西游记》读书笔记从小到大,我读过很多回《西游记》,第一次读时,纯粹是为了它曲折有趣的情节;后来再读,对书中的各个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就有了一些看法。
《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是孙悟空,喜欢他的善良、调皮、机灵、法力无边、对各天神说话时的直率、打妖怪时的执着(尤其是在三打白骨精那一回)和对兄弟、师傅和猴子猴孙的情谊。
在唐僧师徒四人中,孙悟空经常第一个发现妖怪,可是他的师傅唐僧却总是轻易地被那些装扮成好人的妖怪欺骗,而对打死妖怪的悟空念紧箍咒惩罚,甚至不顾他的解释把他赶走。
悟空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听师傅的话,没有死皮赖脸地跟着师傅。
但是当八戒又来找他帮忙时,他一听到师傅有难,就不记前嫌、义无返顾地跑去救师傅,没有半句怨言。
他虽然天生比较冲动,性格比较火爆,有时会因为一时冲动而杀生,但是在我看来,那些人都是罪有应得的,都是些杀人无数的强盗啊,暴君啊等等,可是相信佛教的唐僧却不信,他不管怎么样都不让悟空杀人,却不去管那些恶人去害人,我总是觉得悟空很冤枉。
唐僧在他们师徒四人中是让我比较难以理解的人,他总是被妖怪抓走。
在师徒四人之中,他总是带来麻烦,没有什么本事,只知道念南无阿弥陀佛,有时还会添乱,要是没有悟空,我想,他一定已经去另外一个西天了。
他是一个善良、乐于助人却分不清是人是妖的师傅,见到妖怪害人时,总要叫悟空等三人去抓妖怪。
可是当悟空打死那些祸害苍生的人时,他却大惊失色,不仅念紧箍咒,有时还要赶走他,难道他就不会想一下,如果悟空不把那些害人的家伙给杀了,他们又会去祸害别人,这样,岂不是为了一条人命而害了更多的人命吗?
但是,唐僧却也有着超乎常人的执着,为了到达西天取得真经造福苍生,他不仅不要快速到达西天而不让悟空自己飞去取,甚至要求自己每一步都是脚踏实地的,也从没让悟空帮他飞过。
唐僧在一路上遇见了不少人善意或恶意地极力挽留他,甚至给他金山银山,乃至整个国家,可是他都拒绝了,我想这是因为他始终坚持着要取得真经的信念吧。
猪八戒是一个又懒又馋的大肥猪,有时悟空叫他去找点水果给师傅吃,可是他要么就是在路上躺着睡大觉,要么摘了许多水果,却在回来的路上都吃光了,常常害得另外的三人在原地等他,回来却随便找个借口说个谎想敷衍过去,但总是被机灵的悟空识破,被整得很惨。
我觉得八戒在取经的路上总是想这想那,而不是一心向佛,一会儿在这藏一点钱,一会在那藏一点宝,还总是想着高老庄的媳妇和嫦娥,师傅被抓了,他动不动就说:
我们收拾收拾行李散伙吧、我回高老庄去了这类丧气的话。
他还有一个坏毛病,就是总爱吹牛,有时候,悟空把妖怪打败了,他却绘声绘色地向别人吹嘘着自己如何把妖怪打败的。
但是,他有时也会发挥作用,如:
在师傅被白骨精抓住时,他来到花果山想着办法把猴哥给请了出来,最后,把师傅救了出来。
所以我觉得八戒还是挺可爱的,虽然时不时动点歪脑筋,但也会有智慧的火花。
沙和尚是三个徒弟中最老实的一个,他始终对师傅忠心耿耿,对两位师兄也是毕恭毕敬。
可是打起妖怪来却是毫不手软,虽然没有悟空那么厉害,但是在关键时刻还是能保护师傅的。
而且,在师徒四人中,他是除了悟空以外最警觉的人,也可以提醒一下师傅。
虽然《西游记》已经很老了,可是我相信它的魅力会经久不衰,因为这师徒四人,实在各有妙处,很吸引人。
二
唐三藏
因为唐三藏在书中虽然是以取经为责任的师-父,但是实际上他却是个性儒弱,伪善怕死,缺乏超越的理解。
他为人虽然善良仁慈,却不能够明辨是非,反而屡屡听信猪八戒的挑拨,误会能识破妖魔诡计的孙悟空。
总是在落入陷阱之后,才大喊「悟空,救我!
」。
其实唐僧的形象可以说与传说的白面书生不谋而合。
虽然满怀理想主义,却手无缚鸡之力,当困难发生的时侯,总是束手无策,坐待外援。
而他的迂腐和不明是非真-相,似乎在显现作者对当政者昏庸无能的暗讽。
但是若是只以宗教或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唐三藏代表的不是圣僧,反而是凡夫俗子。
孙悟空
所以西游记的灵魂人物应该是孙悟空。
孙悟空本来是仙山上一块灵石,变化而成的猴子。
因为胆识过人,受到群猴的推举为王。
但是有一天他忽然感悟到生命有限,美猴王虽然在水帘洞中过著「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的快乐生活,但是不能够天长地久。
於是他抛下了一切,离家拜师学习仙道,从此就叫做「孙悟空」。
孙悟空他天资聪敏,思想跟行动都敏捷如风,学得一身高强的法术,吹一口气,就能够七十二变,并且有法宝金箍棒,缩小如针,放大如铜棒,筋斗云一驾,就能够上天下地。
悟空仍有猴性,他精明顽皮,爱作弄。
他故意叫猪八戒去巡山探路,自己则变作小虫,暗中监视爱偷懒的八戒。
可见他心思细密和不减顽皮的本性。
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所以他敢一闹海龙王,二闹地狱府,三闹天宫,并且还和佛祖打赌。
由此可见他叛逆、不愿受拘束、不墨守成规的个性。
充沛的生命力、大无畏的精神、笃实的性格和乐观的个性,使得他不怕吃苦,勇於面对挑战。
他这一种冒险犯难的精神,充份显现了英雄的特质。
但是争强好胜,心高气傲以及性急如火却是他的弱点。
猪八戒
而另外代表逸乐角色-猪八戒,虽然也有法力,但是只能够三十六变,和悟空相比较就显得憨蠢笨重,所以他常常被悟空来取笑。
因此他常在唐僧的耳边挑拨悟空的不是,使得悟空受苦。
八戒的特色就是贪吃懒惰,又重视物质享受,遇到困难他就喊散夥,无法坚持到底.在旅途中受到美女和金银的诱-惑,几乎抛下其他人而中断修行之路。
没想到那却是菩萨化身来考验他的。
这些出乖露丑的行为,在吴承恩笔下写来不批判,只是幽默的嘲讽。
而猪八戒也就在一次次的出丑笑料当中,给予读者对人性贪欲的省思。
沙悟净
而另外一位徒弟沙悟净,他则著墨较少,但是呈现的是刚毅木讷,沈默踏实的性格。
(一)顽皮机智的孙悟空
花果山是孙悟空的诞生之地。
美丽的山水、飘香的花果养育了聪明机智富有灵性的悟空,也造就了他不惧任何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的英雄气概。
在他被压在五行山下之前,确是一个天真浪漫、调皮任性的野猴。
且看他的屡屡战功:
夺走老龙王的镇海之宝定海神针;游乐地府撕碎阎王爷的生死簿;大闹天宫,高喊玉帝为玉帝老儿;回归花果山,高挂的旗号是齐天大圣这个时期的孙悟空正如林语堂老先生所说的那样:
他代表了人类精神中最顽皮的部分。
但是从五行山下出来以后的悟空,虽说是顽猴的劣性不改,但那让他头晕目眩的紧箍咒使得他归顺、听话了。
孙悟空的超级本领在这时才有了用途,一路保驾师-父到西天取回三十五部真经。
其实这也是悟空聪明机智的一面,如果不听话,就要上紧箍,甚至被赶回花果山,完成不了保驾师-父西天取经的任务。
林语堂说这代表不甘约束的人类精神与神圣的规范之间的冲突。
孙悟空美猴王,聪明勇敢的化身,我们心中崇高的形象。
(二)功利憨厚的猪八戒
提起《西游记》中猪八戒,人们总是将他与好吃懒做、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等不好听的词汇联系在一起。
的确,猪八戒也干过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
在猪八戒吃西瓜这一情节中他的这一特点表现得最为突出。
你看他为了自己的利益(口渴),总是在一次次地原谅自己的贪婪(先后吃了悟空、沙僧、唐僧的西瓜),最后掉进自己设置的陷阱里。
(在一个个西瓜皮上摔跟斗)但在为师-父西去取经的曲折道路上,虽然没有悟空神通广大的超常本领,却也立下了不少战功。
你看他在智取芭蕉扇、四探无底洞、大战盘丝洞中,真是悟空斗魔降妖的好帮手。
猪八戒,是吴老先生笔下的一个戏剧性人物,虽然有着许多的缺点,而我们一点儿也不觉得他的丑陋和厌恶。
相反地,在他的这些缺点背后,透露出来的憨厚老实富有人情味的一面,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他是一个充满人欲的艺术形象。
猪八戒,让我们觉得可亲又可爱。
(三)严格执着的唐僧
唐僧取经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唐太宗贞观年间,僧人玄奘不顾禁令,前去天竺国取经,费时十七年,经历百余国,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取回真经,影响深远,为我国的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在《西游记》小说中,作者把唐僧这一坚韧不拔、执着追求的性格进行了进一步地刻画,成为多少人为之学习的楷模。
作为师-父,他对徒弟要求很严,经常教导徒儿要以慈悲为怀。
大徒弟尽管机智不凡,本领高强,但在连伤良家三人性命后,师-父也不能顾及情面,而将他逐回老家;作为僧侣,他行善好施,为民除害,为人们播撒着善良的种子;作为求学者,令人们赞叹不已的是他那坚强的意志和执着追求的精神。
他不仅对徒弟要求严格,而且也从不懈怠自己。
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征服。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使他终成正果。
唐僧,给我们的启示是: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四)忠心耿耿的沙和尚
沙和尚是唐僧取经途中的一个忠诚卫士,也是让师-父操心最少的一个徒儿。
肩挑千里重担,没有半句怨言。
师兄闹矛盾时,他从中调停和解;师-父遇难时,他挺身而出,以死相救。
尽管平时少言寡语,但在保护师-父的战斗中冲锋陷阵,英勇无比。
沙和尚,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的态度,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妖为鬼域必成灾。
西行途中的妖魔,决不仅仅是一般困难的化身,而大都是代表着一些危害人民、无恶不作的封建黑暗势力,具有一定的现实生活的真实内容。
过去曾有人把妖魔指为农民造反者,而现在仍有人把妖魔美化为敢于触动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的娇魔。
这些说法,实在非常牵强。
实际上,《西游记》里的妖魔都是一些超越了常人的特殊阶层,他们与仙佛一样,是可以长生的,是拥有法力的,而这里的所谓法力实际上就相当于现实中的权力。
所以与其将他们看做是农民造反者,更实际的划分应该是将他们看做神这个大范围的一员,他们其实就是神里面的蛀虫。
不但不为民谋福利,而且时常劳民伤财,大肆搜刮剥削。
孙悟空,就是这些蛀虫们的克星。
他对付这些人从来都不手软,尽管许多时候并不被唐僧所理解,他仍是义无返顾地将他们扫除。
哪怕事后又被满天仙佛将妖魔领了回去,甚至招致唐僧狠心驱逐,除害护航之心全不曾改。
从东土到西天十万八千里,遇到的妖怪头子就有几十个,但他一条金箍棒打遍西天世界,令妖魔鬼怪闻风丧胆。
并且他同妖怪斗争,大多数都是主动进攻,只要一听说妖怪扰乱人间,就决不放过。
收伏八戒之后,他就对引路的高才说:
以后但有妖精,多作成我几个,还有谢你处哩。
第67回驼罗庄主人请悟空捉妖,悟空当即向上唱个喏道:
承照顾了。
八戒在一旁就这样说:
你看他惹祸!
听见说拿妖怪,就是他外公也不这般亲热。
很能说明悟空斗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此外,作者一再通过书中人物之口,赞扬孙悟空专救人间灾害,与人间报不平之事。
在通天河畔,他不仅救下了两个祭赛妖精的幼儿,而且除灭了妖怪,免除了老百姓世代的灾害。
比丘国、朱紫国等故事,都是孙悟空主动进攻,为民除害。
他每次捉住妖怪头子之后,总要把小妖消灭干净,以免给百姓留下祸患。
可见,孙悟空已经脱离了专为自己斗争的性质,而是为了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为了弱者而斗争。
孙悟空的形象实质不仅在于敢斗,更在于斗则必胜,故为斗战胜佛。
他取得斗争胜利有两个法宝:
一是武艺高强这在大闹天宫中表现得尤为精彩;一是善于斗争,亦即有勇有谋,斗智斗勇。
他经常变成蚊子、苍蝇、蟭蟟虫,钻到妖精洞里去弄清妖精的底细(如黄风怪);或者根据蛛丝马迹推断妖怪的来历,然后根据这些妖怪的特点,寻找相应的对策(如黄袍怪);有时他又化为妖精的丈夫或妻子去欺骗妖精(如三调芭蕉扇)。
或者赚来妖怪的法宝,反置妖怪于死地(如计盗紫金铃)。
他还善于运用钻到敌人肚子里去的战术来制服妖精(如黄眉怪)。
他机智灵活,随处设计,常常令妖怪防不胜防。
最终,当取经事业完成之后,取经集团所有成员都修成了正果。
但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所谓的正果应该只是一种喻意,和佛教的教义并不完全一致。
五人中,孙悟空成佛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呢?
如来给他的政治鉴定认为孙悟空成佛是因为其炼魔降怪有功,可见他得成正果,完全是因为有功,即完成了造福人类的事业,为人类群体做出了贡献。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完成了伟大的事业,最终达到了造福于人群的目标。
三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书作者吴承恩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
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致使此书成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猪八戒-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
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
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
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
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
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
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个自诩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的人必须修读的。
我自然不能免俗,刀光剑影,勾心斗角,爱恨缠绵,都不适合此时阅读,于是再次翻开了《西游记》,进入了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受和启示。
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语言;有人干脆把它当作道德修养小说或政治寓言。
但在我看来,它什么都不是,它只是游戏之作,是一个单纯的神话世界。
我在读这本小说时常常有一种共鸣感,想必这是我内心深处对于自由的欲望在呼喊吧!
一、自由在经历了又一个个性受制约的学期后,孙悟空这个形象完全激发了我内心潜在的,但根深蒂固的向往对彻底的自由的向往。
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优麒麟辖,不优凤凰管,又不优人间王位所拘束,闯龙宫,闹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
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斗争也都是为了自由。
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我一种寻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
总之,我觉得现代人对于自己的生存状态,尤其是精神方面较为安于现状,缺乏一种开拓进取,寻找更大自由的精神。
二、神话如今也是一个远离神话的时代。
日常生活过于现实,使充满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
神话绝非幼稚的产物,它有深邃的哲学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谢林在他的名著《艺术哲学》中说:
神话乃是各种艺术的必要条件的原始质料。
《西游记》是中国神话小说的颠峰,也是神话文化的至高境界,然后中国的神话文化渐渐没落了,神话不被人重视,连《西游记》也少有人问津,只有孩子们会被孙悟空征服,于是也只有孩子们抱有对未来浪漫的、梦幻般的希望。
三、英雄英雄有许多不同解释。
《辞海》中说英雄是杰出的人物,曹操说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胸。
我认为,英雄是那些顽强地掌握自己命运,并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人。
孙悟空无疑是英雄的典型,他为了自由,为了自己的尊严,不怕与一切进行斗争。
正因为这种对抗的差距悬殊,发自内心而拼尽全力的抗争才显得悲壮。
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勇士才能凸现出其英雄本色。
复读《西游记》,让我觉得其不属于一般名著的特点。
我相信,也希望它永远向大家展示着自由、神话、英雄三个主题,给大家带来激励和源自内心的力量。
四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书作者吴承恩为读者讲述了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
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致使此书成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唐僧的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的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猪八戒的贪财,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的心地善良、安于天命。
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
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
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
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
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
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
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亦不例外。
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
又说:
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的确如此。
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
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至于昏聩无能的玉皇大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
玉皇大帝手下十万天兵天将,竟然抵不过孙猴子一条金箍棒,而让真正的贤才去当不入流的马夫,其统治之昏暗,虚弱,不言而喻。
如来佛祖所创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以钱财所迷,可是佛祖竟然默许手下人收取贿赂,而《西游记》一路上妖魔鬼怪,多与神佛有瓜葛,如青牛精是太上老君坐骑,金银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童子,狮驼岭三魔王均与文殊,普贤菩萨甚至如来佛祖有关系,这反映封建社会官官相护的黑暗情景。
对这些形象的刻画,即使是信手拈来,也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
《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
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
他有着人性,神性和猴性三重特点。
大英雄的不凡气度,对师父师弟有情有义,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是为人性,毛脸雷公嘴,山大王则是猴性,而七十二变,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则是神性。
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
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
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
大闹天宫的桀骜不驯,与西天取经相比似乎改变许多,其实悟空的个性仍然没有变,比如在骗取妖怪的二件宝物,让玉帝派人装天,威胁道:
若不从,即上灵霄宝殿动起刀兵。
在得知妖怪是观世音菩萨所派,咒她活该一世无夫,对如来佛祖更是以妖精的外甥称呼,孙悟空,这么一个不听话,不为强势屈服的硬汉子,跃然纸上。
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
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
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
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
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毕竟他在西天一路上披荆斩棘,当开路先锋,不辞辛苦污臭,所以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
特别是他的很多小聪明比孙行者强,这也是孙行者做梦也不想不到他认为的呆子居然是这么一个阴险狡诈的家伙,行者化缘的斋饭,八戒吃的最多,行者打败妖怪,八戒捡便宜,没事挑拨唐僧念紧箍咒制裁一下行者,可是在唐僧眼中,他还是一个老实人,是个好徒弟,这也是行者的聪明不如猪八戒的地方。
但猪八戒还是一个好人,没有害人之心,并且终于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写一个弱点很多的人能讨人喜欢,让人记住,是很不容易的。
沙僧的形象写得也不错,但比起孙悟空、猪八戒来,则要逊色得多。
沙僧更是缺少鲜明的性格特点,这不能不说是《西游记》的缺憾。
尽管如此,他仍是不可或缺的配角,当孙行者和猪八戒闹矛盾的时候,须由他出来劝说调解,两位师兄外出时,由他陪伴师傅。
如果没有这一个徒弟,唐僧就危险了,经也取不成。
《西游记》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在中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西游记家喻户晓,其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为人熟悉。
几百年以来,西游记被改编成了各种地方戏曲,及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版本繁多。
在日本等亚洲国家也出现了以孙悟空为主角的文艺作品。
关于西游记的作者,一般认为是明朝的吴承恩,吴承恩经过艰苦的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文学巨著!
五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文学百花园中一朵怒放的齐葩。
自问世以来,不胫而走,风靡文坛,故事流传,广及民间,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雅俗共赏。
如此之宏著怎一个梦字解决呢?
不错,《西游记》它的艺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