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硕士马列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28044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硕士马列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专业硕士马列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专业硕士马列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专业硕士马列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专业硕士马列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业硕士马列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docx

《专业硕士马列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硕士马列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业硕士马列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docx

专业硕士马列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

专业硕士《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写作背景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1845—1847年《布鲁塞尔笔记》中的一篇笔记。

这篇笔记写于1845年春天,页面上方有“1、关于费尔巴哈”的标题。

1888年,恩格斯在马克思的一本旧笔记中找到了“1、关于费尔巴哈”这一手稿,并对原文的个别地方作了文字上的修改,加上了《马克思论费尔巴哈》的标题,作为自己经过修订以单行本出版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第一次予以发表。

恩格斯在该书出版序言中称这些笔记是“十一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笔记题目由此而来。

《提纲》有两个稿本:

一个是马克思1845年写的手稿,一个是恩格斯1888年修改后发表的。

现在的标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的编者根据恩格斯的提法后加的。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提纲》,并把它看作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序言》中指出:

“这是匆匆写成的供以后研究用的笔记,根本没有打算付印。

但是它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

”1893年2月7日,恩格斯在致弗·雅·施穆伊洛夫的信中再一次强调指出: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在我看来,您在我的《费尔巴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就可以找到足够的东西——马克思的附录其实就是它的起源。

其次,在《宣言》(1892年柏林新版)的序言和《揭露共产党人案件》的序言中也可以找到。

马克思是从黑格尔出发,经过费尔巴哈,走向新唯物主义的。

而《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

马克思自称是黑格尔忠实的“学生”。

19世纪40年代以前,在德国思想界占据着统治地位的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

青年时代的马克思曾受到过黑格尔哲学的熏陶,一度接受了黑格尔主义,成为一个黑格尔唯心主义者。

在这一时期的马克思认为,自我意识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决定力量,人类在精神上的变革势必或迟或早地引起现实社会和实际生活的变革。

除此之外,在那个大变革年代的造就下,马克思还是一个坚决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无神论者和革命的民主主义者。

19世纪30年代中期,黑格尔整个学说的体系和方法本身固有的内在矛盾使黑格尔学派内部发生了分化。

一方面,被称为老年黑格尔派的一批人坚守着黑格尔主义的理论阵地,死死地抓住黑格尔哲学的绝对观念(上帝的别名),极力捍卫着黑格尔哲学体系中保守的、唯心主义的糟粕,抛弃了具有革命性的辩证方法。

他们认为只要把一切归入黑格尔的逻辑范畴就理解了一切。

另一方面,被称为青年黑格尔派的大批青年学者跟自己学派的体系发生了冲突,他们不能容忍黑格尔理性化了的宗教哲学体系,注重和极力推崇黑格尔的辩证方法,试图由此得出正确的革命的结论。

同时,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曾经断言自己已经超越了黑格尔哲学,然而,实际上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有能力而且没有能够对黑格尔哲学进行过全面的批判。

他们所能作的“批判”,只是局限于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抓住黑格尔体系的某一个方面加以片面发挥,并用它来反对黑格尔的整个体系或其他人所抓住的那个方面,即在论战中彼此互相攻击。

黑格尔哲学的解体是直接受到黑格尔学派内部的攻击即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而实现的。

这一解体过程实质上也就是青年黑格尔派运动的孕育、兴起、展开的过程。

青年黑格尔派运动是从对宗教和国家的批判开始的一场哲学革命。

1830年黑格尔的学生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发表《论死与不死》的匿名文章,最早表现出了黑格尔派内部的分歧;1835年又是黑格尔的学生大卫·弗里德里希·施特劳斯出版的《耶稣传》一书是青年黑格尔派运动兴起的标志。

当然,我们所称谓的青年黑格尔派其实并不是一个思想上统一的学派,他们由于各自的阶级立场和政治倾向不同,因此在理论观点上始终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冲突,最终导致内部再分裂。

他们中间的一些人在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内兜圈子,由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走向了主观唯心主义,如大卫·弗里德里希·施特劳斯、布鲁诺·鲍威尔、麦·施蒂纳;另一些最坚决的青年黑格尔派分子则返回到18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唯物主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也是近代唯物主义最著名的代表。

马克思和恩格斯短暂地属于这一派。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哲学,在批判宗教和抛弃黑格尔哲学的过程中,实现了德国意识形态由神到人、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

费尔巴哈1839年发表的《黑格尔哲学批判》和1841年发表的《基督教的本质》,使唯物主义直截了当地重新登上了王座,一时消解了黑格尔哲学中唯心主义体系与辩证方法的内在矛盾。

但是,这种消解是以完全抛弃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辩证方法为代价的。

此后,费尔巴哈发表的一系列著作(1842年《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1843年《未来哲学原理》,1845年《宗教的本质》),进一步动摇了黑格尔理论大厦的根基,宣告了唯心主义的破产,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

费尔巴哈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青年马克思和恩格斯。

正如恩格斯所说:

“这部书的解放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想象得到。

那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

马克思曾经怎样热烈地欢迎这种新观点,而这种新观点又是如何强烈地影响了他(尽管还有种种批判性的保留意见),这可以从《神圣家族》中看出来。

”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立场和长期隐居乡下而脱离火热的现实生活和实际斗争的局限性,还由于思想方法的局限性,费尔巴哈完全抛弃了黑格尔学说,就像把洗完澡的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一样,因而他的哲学实质上是人本学唯物主义,存在着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的严重缺陷,只能是自然唯物主义,“半截子”唯物主义。

同时,他所提出的靠“爱”来实现人类解放的主张,也只是一种“爱的呓语”。

正是费尔巴哈哲学的诸种局限性,决定了他不可能继续前进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炸开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体系,拯救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抛弃费尔巴哈哲学的形而上学性,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这是时代精神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造旧哲学、创立新哲学,为无产阶级变革现实的实践提供精神武器和创立指导理论,是人类实现伟大变革所赋予有识之士的新的历史使命,也是摆在人类面前而又必须回答的新的课题。

青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定勇敢地、义无返顾地挑起了这付重担。

马克思继承黑格尔又超越黑格尔,欢迎接受费尔巴哈又批判发展费尔巴哈。

1843年马克思带着“苦恼的疑问”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完成了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彻底转变。

随后,马克思高度赞誉费尔巴哈,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同时又开始批判费尔巴哈。

如果说马克思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还留有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痕迹的话,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写于1844年9—11月而出版于1845年的《神圣家族》中,则开始了“超出费尔巴哈而进一步发展费尔巴哈观点的工作”。

到1845年春天马克思已经“大致完成了发挥他的唯物主义历史理论的工作”,并与恩格斯一起“着手在各个极为不同的方面详细制定这种新观点了”。

马克思1859年回忆说:

“……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

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

”列宁对此也曾评价说:

“马克思、恩格斯和约·狄慈根出现于哲学舞台上,都是当唯物主义在所有先进知识分子中间、特别是在工人中间已经占据优势的时候。

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集中于:

不是重复旧的东西,而是认真地在理论上发展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应用于历史,就是说,修盖好唯物主义哲学这所建筑物的上层,这是理所当然的。

”同时,从1845年3月马克思写的手稿《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也可以看出,他这时已经发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解决了历史发展的物质动因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时代需要新的理论。

19世纪30、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社会的阶级对立简单化、明朗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利益对立和阶级斗争日益尖锐。

欧洲著名的“三大工人起义”(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丝织工人起义、1836—1848年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及其最终失败,一方面,表明无产阶级已经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已经具备了某些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也表明无产阶级进行整个阶级的斗争的主观条件还不成熟,他们的阶级团结和组织还不足以达到取得最后的斗争胜利的程度,他们还没有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迫切需要科学理论和新的世界观。

然而,新的世界观是一个需要专门人才进行自觉的理论创造活动才能形成的过程,它不会在工人阶级自身的直接生活实践中自发地产生。

因此,1841年3月马克思大学毕业后,从事报刊编辑工作,在直接地实际社会生活中接触到了许多尖锐的现实问题。

为适应现实斗争的需要和对这些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使马克思认识到对理论的批判不能代替对现世的批判、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从而实现了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彻底转变,从此也就开始了新世界观的理论创造活动和变革现实社会的实际斗争。

《提纲》就是“主要由马克思制定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简要的表达,在这里马克思彻底地批判了一切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人的本质观,独创了唯物史观,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2、《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中心思想

《提纲》总共有11条,它的中心思想是:

革命的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起着决定作用。

在《提纲》的每一条中,马克思都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主线,分析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被动直观的反映论和唯心史观,特别是在批判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阐述了新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基本内容

第一条,马克思指出了新唯物主义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及其对立之所在,科学地规定了实践范畴及其作用和意义,并把它看作世界统一性的基础,看作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基础,阐明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人与周围世界的辩证关系。

首先,马克思指出了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不同,揭露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唯物主义的根本局限性。

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虽然正确回答了世界的本原问题,坚持了唯物主义原则,肯定物质世界是客观的、先在的、外在于人的独立存在,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

但是,他们对人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在费尔巴哈的思想中,对象、事物、现实、感性是同一概念,都是指在人的感觉之外、能够被人感觉到的客观事物、客观世界,包括人本身的实体存在。

这就是说,旧唯物主义是自然唯物主义、直观唯物主义。

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唯物主义都把物质世界(对象、现实、感性)仅仅理解为自然界,而且把自然界仅仅理解为独立于人、外在于人、没有打上人的意志印记的纯粹客体和人被动地直观的对象。

这里,旧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在于:

没有看到物质世界(对象、现实、感性)是包括人、人的社会和人的活动(最主要的活动是实践活动)在内的物质世界,没有首先把客观世界看成是人、人类实践改造的对象,没有肯定人的主体地位,没有看到主体活动的能动性,也就是说,没有从主体和实践角度理解对象、现实世界和人的活动。

归根结底,旧唯物主义错误的根源就是不了解人的实践及其在物质世界和人类认识中的地位、意义和决定作用。

这里要注意一个重要的思想背景,即青年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及其以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把世界分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所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都把物质世界看作是自在的、先在的、第一性的,而精神世界只不过是派生的、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直观反映、第二性的;相反,唯心主义则把精神世界看作是本原的、先在的、第一性的,而客观物质世界只不过是精神世界的创造。

无论旧唯物主义还是彻底的唯心主义都肯定二者的同一性,但旧唯物主义仅仅从主体、主观对客体、客观的受动性和反映性方面加以肯定,唯心主义只是从主观、主体创造客观、客体的方面来肯定。

旧唯物主义看不到主体的能动性,而唯心主义则片面夸大了主体的能动性。

哲学大师黑格尔试图找到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真正同一性,但他没有能够找到两者统一的真正基础,最终走向了神秘的绝对精神——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关系,并从这个前提出发,说明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对立之所在。

马克思认为对对象既要从客体的方面也要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

从客体的方面理解,就是要肯定对象、现实、感性对主体来说具有先在性、外在性、独立性,从主体的方面理解,就是要肯定对象、现实、感性是主体实践——感性的人的活动的对象和结果,它既是反映的对象又是改造的对象,而反映的前提、基础是改造。

人在实践中不仅确立了、确立着人的活动的对象,而且确立了人的主体性、确证着人的主体地位,更为重要的是人在实践中确立了人与世界的现实关系。

这样,马克思就找到了主体与客体的真正的同一性,揭示了主体与客体统一的真正基础和决定性环节——感性的人的对象性活动——实践。

其次,马克思指出了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揭露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及其根源。

马克思认为新唯物主义既肯定主体的能动性,又肯定主体的受动性,而唯心主义虽然发展了能动性的方面,但是它抽象地片面地发展了。

唯心主义不了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实践本身,根本否认实践基础上的感性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即使哲学大师黑格尔也只是把实践理解为一种精神性的活动、看作他的“绝对精神”自我发展、自我认识的一个环节。

再次,马克思指出了费尔巴哈对实践活动理解上的错误。

实践概念在费尔巴哈哲学中是矛盾的。

费尔巴哈曾经说过:

暂时只在一个人头脑中存在的东西就是理论,而在许多人头脑中已有的东西就是实践。

这就是说,实践是一种多数人承认的理论。

同时,他还说过:

“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

”这里的实践指的是与理论不同的东西。

但至多是指实验。

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反对黑格尔把“思想客体”当作研究对象,而主张把“感性客体”作为对象,是正确的。

但是,他没有进一步把人的活动理解为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即使讲到实践活动,也“只是从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把它看作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看作人作为生物个体的活动。

而新唯物主义则把实践理解为人的社会性的客观的物质活动,了解为革命的、批判的、改造世界的活动。

4、《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是怎样论述实践标准的?

第二条,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科学观点。

认识和理论真理性的标准问题,是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重大问题。

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有客观真理,因此,他们都否认认识真理性检验标准的客观性。

笛卡尔把是否清楚明白、不自相矛盾作为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用主义把“有用”看作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黑格尔则认为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绝对观念对自身的反思。

旧唯物主义虽然坚持反映论,肯定人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但在认识真理性的检验标准问题上仍然是错误的。

即使费尔巴哈也是在主观范围内寻找认识真理性的标准,错误的或把“多数人的意见”、或把人的感性直观看作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费尔巴哈所说的“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中的实践也只是在生物学意义上理解人、理解人的活动,“只是从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的活动,是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他认为,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就是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根本标准。

离开实践去谈论思维的真理性,纯粹是经院哲学即烦琐哲学的问题。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关系表现为多重的活动:

改造活动、反映活动、价值活动、审美活动,而改造活动是反映、价值、审美活动的基础和决定性的活动。

因此,人的认识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变成直接的现实,人的认识正确与否只能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证实和检验。

马克思这里讲的“思维的此岸性”是借用康德哲学的术语。

康德曾武断地把世界分割为彼岸世界(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思维永远达不到的“自在之物”或事物的本质)和此岸世界(“自在之物”在人的感官中引起的、思维可以达到的“现象界”),而且认为,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之间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所以,此岸世界、现象界就人的能力而言,是可知的,彼岸世界、本质界是不可知的,因为,认识有三种形式:

感性、知性和理性,前两个形式是人所具有的,而第三个形式只有上帝才具有。

因而,康德最后陷入了不可知论,甚至提出了“形而上学可能吗?

”的疑问。

这里,马克思借用“思维的此岸性”的话语,是要说明在实践基础上人的思维能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5、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中是如何阐述人的本质观的?

马克思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概括了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

他指出: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里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

人的本质属性既不是他的自然性,也不是他的思维性,而是他的社会性。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的社会性;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根本在于人与人在社会关系上的差别,不在于自然生理方面的差别。

第二,人的社会本质具有总和性。

人的本质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只是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

人的社会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血缘关系、婚姻关系、业缘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情感关系等等。

其中,人在征服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结成的特定的生产关系是人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是决定性的社会关系,其他各种关系都是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关系。

所以说,人是在生产劳动中把自身的生物关系提升为社会关系的社会性存在,社会则是一个复杂的人的社会关系体系。

第三,人的本质具有历史性。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发展变化的。

社会关系是在人类一定的生产活动中和具体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随着生产活动的内容、方式以及历史条件的变化,人的社会关系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没有抽象的、凝固不变的社会关系。

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而成为一定阶级的人。

因而,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6、怎样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在第八条中,马克思以科学的实践观点为基础,揭露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揭示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明确地指出: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费尔巴哈由于没有科学的实践观点,因此,他的唯物主义是自然的唯物主义,当他一进入历史领域考察社会生活时,就陷入了唯心主义,是不彻底的“半截子”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它不仅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而且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彻底的科学的世界观。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独创。

马克思“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命题的根据在于:

首先,社会实践的最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劳动生产是人与自然分化、联系的基础和决定性环节。

人类社会发展史本质上是劳动发展史和人民群众活动创造的历史。

其次,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它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和存在方式。

人类全部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不过是劳动实践活动在空间时间上的展开和延伸。

创造物质生活资料、建立和改进社会关系、创造精神文化的三类基本实践活动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领域。

再次,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发展包括人本身的进步、社会关系的改变、社会结构的升级、社会形态的更替、乃至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而这些变化本质上也不过是社会实践活动在空间时间上的展开和延续。

人本身、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形态、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都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

物质生产实践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最后,社会实践的本质和特点规定了社会历史规律的本质和特点。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都具有客观性。

但是,自然规律是自然界各种盲目力量发生作用的过程和结果,而社会规律是有人的意志参与其中的人类实践活动的必然过程和结果,是无数相互作用的意志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所形成的合力。

7、为什么马克思恩格斯要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

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年秋到1846年5月间第二次合作共同撰写的著作,它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形成时期的重要著作之一,是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性文献。

《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提纲》基本思想的进一步地系统阐发,是当时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批判形形色色错误思潮的理论成果。

首先,《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过程中,已经逐步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并且已经意识到必须彻底清算自己以前的哲学信仰,在清算的过程中阐述新的世界观——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在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分析性批判中,表明了他们的立场和观点,实现了世界观的根本转变,但仍然留有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很深的思想印迹,以至人们误认为他们之间没有多大差别。

《提纲》既是马克思对自己1845年以前批判研究的思想成果的总结和为自己进一步研究写作所列的纲要,又是马克思新的世界观的初步地简要的表达。

而《形态》则是《提纲》基本思想的进一步研究的成果和系统的阐发。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曾经回忆说:

“当1845年春他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

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

两厚册八开本的原稿早已送到威斯特伐利亚的出版所,后来我们才接到通知说,由于情况改变,不能付印。

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

其次,《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适应实践批判需要的产物。

正确的理论产生于实践,革命的实践需要正确理论的指导。

19世纪30、40年代,欧洲各国工人运动蓬勃兴起,无产阶级已经由一个受苦受难的自发的阶级提升为一个自觉的革命的阶级而成为一支独立的社会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然而,在工人运动中,一方面,产生于组织内部的一些不成熟的思想、理论,迷惑了不少工人,腐蚀着工人队伍的团结;另一方面,来自组织外部的各种错误思潮也渗透进来,极大地影响和瓦解着无产阶级的斗志。

同时,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理论批判和积极参与并支持工人运动的实践批判中,已经意识到“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意识到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迫切需要系统阐述的新的世界观作为理论指导。

《形态》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为适应当时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需要而写的。

再次,《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理论批判的需要。

19世纪30-40年代,德国流行着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这些思想同时也已经渗透到了共产主义运动内部,极大地妨碍着工人阶级对新世界观的接受,从而极大地影响着无产阶级组织的纯洁和运动的方向。

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决定,“先发表一部反对德国哲学和那一时期产生的德国社会主义的论战性著作”。

当时流行的这些思潮中最主要的有:

“真正的社会主义”、施蒂纳的无政府主义,等等。

莫泽斯·赫斯和卡尔·格律恩等人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这种思潮把德国哲学(主要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与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拼凑在一起,“把新的法国的思想同他们的旧的哲学信仰调和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