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问答题答题思路及案例实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27438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问答题答题思路及案例实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案例问答题答题思路及案例实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案例问答题答题思路及案例实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案例问答题答题思路及案例实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案例问答题答题思路及案例实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案例问答题答题思路及案例实例.docx

《案例问答题答题思路及案例实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问答题答题思路及案例实例.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案例问答题答题思路及案例实例.docx

案例问答题答题思路及案例实例

案例问答题答题思路及案例实例

基本思路:

理资料、找症状、下诊断、究原因、选测验、定目标、评效果、提转介,熟悉答题要点。

答题技巧:

先框架,再填内容,可以引一些案例原话。

需做鉴别诊断,如无幻觉妄想也要写清楚。

答题操作:

同英语阅读题,浏览一般资料和主诉、读题干、划关键词、同时注意病症持续时间。

题目概况:

三级学员需完成4道案例问答论述题,二级学员需完成8道案例问答论述题。

答题原则:

案例回答像八股文,如果时间不是十分充分,也要写上关键词,如答对,可能会给满分。

评分影响:

填多填错不扣分,少填要扣分。

案例问答题最容易得分,关键是要留出足够的答题时间。

下面总结出一些常见的案例问答题型及回答要点。

一、如何归纳整理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

1.精神状态 

1)感知觉、注意力、记忆、思维

2)情绪、情感

3)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

4)个性完整性和稳定性

2.生理状态

近期体检情况等

3.社会功能状况

1)工作、学习

2)社交

例如:

★请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

1.精神状态:

1)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敏感

2)情绪、情感表现:

经常委屈、哭泣,情绪较低,脾气暴躁,烦闷,心烦,感觉活着特别没意思,很绝望

3)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等):

工作精神头不足,没有兴趣

4)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

人格相对完整。

2.生理状态:

1)有无躯体异常感觉:

觉得很累,浑身不舒服,经常头痛、头晕、腹痛,睡眠很差,难以入眠,梦很多,睡不踏实

2)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

医院检查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

3.社会功能状态:

1)工作动机与考勤状态:

工作效率低,领导交给的任务,总是不能按要求完成。

2)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

不愿意与外界交往,常常同避热闹的场合,几乎不参加集体活动;大妻性生活变得很少,毫无兴趣,大妻关系有些紧张,常常因为一些小事争吵。

二、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1.知——认知(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

2.情——情绪、情感

3.意——意志(言行一致性)

4.行——行为

5.个性——稳定性、完整性(自知力)

6.社会功能——工作学习、社交

7.7、躯体症状——

三、请写出对该求助者的诊断程序。

(应当怎样根据该求助者的具体情况作出你的诊断?

1.分析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刺激;

2.分析内心冲突是否具有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有否求治愿望;

3.分析其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

4.分析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

5.与相关病症作鉴别。

四、你对本案例的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或:

请谈一下对该求助者的初步印象并说明理由。

1.描述症状特点:

1)严重程度;2)社会功能影响程度、泛化程度;3)病程;

2.根据:

1)病与非病的三原则;2)心理冲突的常形与变形;3)许又新的量化评定方法;

3.参照:

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重性精神病的典型症状;

4.排除:

排除其他神经症;身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严重的精神障碍。

例一:

对本案例的初步印象是社交恐怖症。

理由如下:

1.本案例求助者未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除外精神分裂症。

(6分)(3分)

2.使用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衡量临床资料中的可疑点,求助者主、客观统一,知情意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确定本案例不属于精神病性障(8分)(4分)

3.该求助者符合CCMD—3社交恐怖症的诊断标准:

(6分)(3分)

1)以恐惧为主导症状,存在对某些客体有强烈恐惧、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自身无法控制。

符合恐惧症诊断标准。

2)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害怕去上课等)和人际接触(如怕看老师、同学等)

3)常伴有自我评价低(自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例二:

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强迫性神经症(2分)

判断的依据是:

1.首先使用三原则做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

1)求助者的主观体验与客观世界不相符,失去同一性。

表现为反复检查试卷上的姓名,看见哑铃有砸人的冲动及反复洗手,自己不能克服等。

(0.3分)

2)求助者具有知情意的内在一致性,表现为因担心做不好事而回避与他人交往、并为此感到焦虑痛苦、出现睡眠困难等。

(0.3分)

3)求助者的人格相对稳定,符合稳定性原则。

表现为求助者年幼时性格内向、做事认真、追求完美的性格,与其成长后在强迫症状中体现出来的追求完美,害怕自己做不好相一致。

(0.3分)

2.区分神经症和重性精神病

1)求助者自知力完好。

表现为求助者感到内心十分痛苦,并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超出正常范围,属自知力完整。

(0.3分)

2)求助者主动寻求咨询师帮助,有主动求医的动机。

求助者迫切希望咨询师能够帮助他摆脱困扰,重新恢复正常。

(0.3分)

从以上两点分析,求助者不属于重性精神病。

(0.4分)

3.求助者症状符合强迫性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0.3分)

2)以强迫意向、强迫行为为主导症状(0.3分)

3)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并存,二者间的冲突使求助者感到焦虑和痛苦(0.3分)

4)求助者的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0.3分)

5)求助者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0.3分)

6)求助者社会功能受损(0.3分)

7)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0.3分)

五、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如何进行量化评定?

1.如果此问题是针对神经症病人提出,应当使用许又新的量化评定方法;

2.如果是针对重性精神病人提出,可以采用BPRS;

3.如果是一般而论,可以选用有针对性的自评量表或他评量表。

六、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生物原因

2.社会原因(负性生活事件影响、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系统……)

3.心理原因(认知、情绪、动机、个性……)

例如:

★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1)生理原因:

该求助者在青春期生理上处于发育阶段,由于认识水平低,形成的心理问题容易泛化而转变成心理障碍。

2)心理原因:

从小性格内向、胆小、孤僻,认知观念不合理,对现实问题的误解或错误评价,负性情绪记忆

3)社会原因:

家庭教养严厉;少年受父亲训斥而感觉恐惧;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受上述生活事件的影响和错误认知,以至于不敢与异性交往,青春期,家教严,生活事件的影响

七、如何对该求助者的个人成长史资料进行整理?

1.婴幼儿期

2.童年期(身体发育、家庭、事件、亲子关系……)

3.少年期(青春期发育、亲子关系、学校、交友、性心理……)

4.青年期(偶像、就业、恋爱婚姻、社交……)

5.个人成长史中的重大转折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

八、说明选择心理测验的理由。

1.选择直接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量化问题的严重程度;

2.选择与探求病因有关的量表,如生活事件量表、人格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3.选择为排除其他疾病而使用的量表。

例如为了排除重性精神疾病而采用MMPI,为了排除智力障碍而采用韦氏智力量表。

九、根据本案例,你认为需要选择何种量表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

1.选择MMPI,探询其病理人格特征,并为作精神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2.选择SDS(SAS),评估抑郁(焦虑)方面的状态和程度;

3.选择SCL-90,了解其心理生理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严重程度;

4.选择EPQ(16PF),了解人格方面的病因;

5.选择LE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了解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

6.选择韦氏智力测验,了解是否存在智力障碍。

可根据需要来选择所需要的量表,不要写没有用的。

智力量表一般不用;涉及到内因时,可选用16PF、EPQ、MMPI、应对方式问卷;涉及到外因时可选用LES;情绪问题可用SAS、SDS;SCL-90可用于了解其心理生理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严重程度

十、心理咨询对象一般应具备哪些特征?

1.有自知力,有求治愿望;

2.具有一定的智力基础;

3.有交流能力;

4.人格基本健全;;

5.咨询动机合理;

6.咨询内容合适;

7.对心理咨询有一定信任度。

十一、咨询师应当如何与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

1.首先向求助者介绍咨询方案的内容和制定原则;

2.方案内容包括咨询目标、原理与方法、评估、双方责权义、时间与次数的安排、费用及其他;

3.咨询方案双方商定,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决定;如意见不一,以求助者意见为主;

4.最终制定的咨询方案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

5.咨询方案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

十二、如何撰写咨询方案?

(所含的内容?

1.求助者概况(人口学资料、主诉、亲属介绍、临床观察)

2.诊断与鉴别诊断

3.使用的咨询、治疗方法

4.咨询的步骤和阶段

5.咨询目标与评估方法

6.双方的责、权、义

7.咨询意外和失败的应对措施

8.本方案允许意外修改的可能范围

十三、咨询师应如何选择适合求助者的咨询方法?

一般原则:

1.根据问题的不同

2.根据阶段的不同

3.根据对象的不同

4.根据咨询师的专长和经验

十四、制定咨询目标应把握什么原则?

1.双方共同商定;

2.正确判定求助者的期望与咨询目标之间的关系;

3.向求助者说明不能将其快乐、满足等期望作为咨询目标;

4.向求助者说明,咨询中发现更深层问题时,需要重新调整和确定新的咨询目标;

5.向求助者说明有效咨询目标的七个要素,并予以落实。

十五、咨询师应当如何向求助者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权利:

1)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

2)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

3)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相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则;

3)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十六、如何评价咨询目标的有效性?

1.具体

2.可行

3.积极

4.双方可接受

5.属于心理学性质

6.可以评估

7.多层次统一(近期与远期、特殊与一般、局部与整体)

十七、在本案例中,求助者产生阻抗的原因是什么?

1.阻抗来自成长的痛苦

2.阻抗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

3.阻抗来自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

例如:

在咨询过程中如果出现阻抗你如何分析并予以解决?

(13分)

1.阻抗的四个方面(4分)

1)讲话样度上的阻抗:

沉默、少言、赘言

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

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假设提问

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

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最终暴露

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

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诱惑咨询师、请客送礼等

2.阻抗产生的原因(6分)

1)阻抗为自成长中的痛苦:

1)开始新行为的问题2)结束或消除旧的行为的问题

2)阻抗来自功能性行为失调:

A、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填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即求助者从中获益。

B、阻抗的产生源于求助者企图以火调的行为来掩盖更深一层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3)阻抗来自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

A、阻抗来自求助者只是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

B、阻抗来自求助者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也无能为力的动机

C、阻抗来自求助者并无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

 3.需要注意的问题(3分)

1)要解除戒备心理2)正确的进行诊断和分析3)以诚恳助人的态度应对阻抗

十八、心理咨询师应如何进行转介?

1.首先征求求助者的意见,向其说明转介的原因或理由;

2.向求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情况;

3.向新咨询师介绍求助者的情况;

4.一般不干预新咨询师的活动;

5.不能在求助者面前对新咨询师的方法、为人等进行评论,更不能指责。

十九、如何把握评估咨询效果的方法?

1.根据求助者自我报告;

2.根据求助者家人、朋友、同事的报告;

3.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的改变程度;

4.咨询师对求助者各方面的观察;

5.心理测验结果的前后对照;

6.如果评估远期疗效,应当追踪回访。

二十、如何把握评估咨询效果的时间?

1.在开始1次或几次后;

2.在本次咨询方案结束前;

3.在咨询后追踪复查时。

二十一、请谈一下摄入性谈话的注意事项。

1.态度必须保持中立;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谈话内容;

5.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作结束语,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

二十二、咨询师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是什么?

1.协助求助者促进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及处境的深入了解;

2.激励求助者放下自己有意无意的防卫、掩饰心理来面对自己,面对现实,并因此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活动;

3.促进求助者实现言语与行动的统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一致;

4.使求助者明了自己所具有而又被自己掩盖的能力、优势,并加以利用;

5.给求助者树立学习、模仿的榜样,以便将来有能力去对他人或者自己作面质。

二十三、咨询目标的拟订(或拟订的咨询目标是什么?

)(13分)

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如协商不能确定,以求助者日标为主。

(4分)

拟定的咨询目标是:

1.近期目标:

缓解焦虑、恐惧,减少回避行为次数(商定次数),逐步增加与他人交往的次数,减少发脾气次数(双方商定具体数值)。

使用Scl-90测验,观察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分数是否降低至正常范同。

(5分)

2.远期目标:

使求助者正确看待自我,接纳自我,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走向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

(5分)

二十四、如何做鉴别诊断?

(或根据该求助者的症状,应和哪些诊断相鉴别?

1.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1.5分)

2.与焦虑症相鉴别:

根据CCMD-2的标准,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

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症状,但与其疑病症状相比,焦虑症状不是主要的,而是疑病症状的伴发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焦虑症。

(1.5分)

3.与恐惧性神经症相鉴别:

恐惧性神经症的特点是对不应感到恐惧的对象和情景感到恐惧。

该求助者对肝癌有恐惧的症状,是对疾病的一种正常情感体验,且恐惧不是其最主要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恐惧性神经症。

(1.5分)

4.与肝癌相鉴别:

该求助者虽然自述右腹部不适,但经北京各家大医院的诊断,均末做出明确的诊断,由此推断肝癌的诊断不成立,因此可以排除肝癌。

(1.5分)

注意各种神经症及躯体疾病的判断依据。

二十五、你在与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怎样选择切入点?

1.根据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2.根据在咨询中观察到的疑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3.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初步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4.根据上级咨询室下达的谈话目标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二十六、如何对心理不健康状态进行分类(或如何对非精神病性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分类?

1.符合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即诊断为心理问题。

2.符合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即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3.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有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人格缺点者(如均衡性较差的人格)可列入可疑神经症范畴。

二十七、试述心理冲突的特点

1.心理冲突的常形有两个特点:

一是它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二是带有明显的道德性质,无论持什么道德观点,总可以将冲突的一方视为道德的,而另一方视为不道德的。

2.心理冲突的变形也有两个特点:

一是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它涉及到的使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一般人认为简直不值得为它操心,不懂精神病学的人感到难以理解;二是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二十八、在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充分尊重求助者;认识到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1)一视同仁;2)以礼相待;3)相信对方;4)保护隐私;5)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

2.热情、周到:

1)求助者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表示关切;2)注意倾听求助者的叙述;3)咨询时耐心、认真,不厌其烦;4)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到温暖。

3.以“真正的我”出现,表露真诚。

表达真诚时需注意:

1)真诚不等于说实话2)真诚不是自我发泄3)真诚应实事求是4)真诚应适度

4.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需要注意的问题:

1)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2)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了共情;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4)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6)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5.有效的使用积极关注:

需注意:

1)避免盲目乐观;2)反对过分消极;3)立足实事求是

 

案例问答题实例及参考答案

案例一

一般情况:

某男,28岁,研究生学历,汉族,某公司部门经理,未婚。

收入中等,经济状况良好。

求助者自述情况:

从小性格较内向,不爱说话,生活在很传统的家庭,父母是中学教师,感情融洽,但对他管教很严厉,从小要求他做一个懂事规矩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做的最好,养成了做事情按部就班、追究完美的习惯,遇到做不好的事情,都要重新去做,直到做好为止。

兴趣爱好较少,很少与同伴玩耍、作游戏,只是一心学习。

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很优秀,一直名列前茅,偶然一次考试不好,就非常难过,担心对不起父母。

因此,在别人眼中,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几乎挑不出什么缺点,令人羡慕。

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某名牌大学,前两年学习生活如常,在大三时开始出现反复的冼手,有时甚至洗十几遍,考试时总是要反复检查试卷上是否写上姓名,甚至要交卷后还要去找到老师核对姓名,自己知道没有必要,却控制不住,只有做了才感到轻松。

自己有一对哑铃,看到它时就想拿起来砸别人,总是担心自己控制不住而感到焦虑,为此把哑铃扔到了河里。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耽误了许多时间,工作和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性格变得孤僻,做事优柔寡断,不愿与人交往,没有要好的朋友,内心非常痛苦,因此来到心理门诊,迫切希望能够得到心理医生的帮助,消除毛病和不适,改善交往状况。

心理咨询师了解情况:

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

少年时期部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有一次因为没有洗手就拿起筷子吃饭,被母亲严厉训斥并告诫他,手上有成千上万的病菌,不洗手就会得病,并在母亲的监督下,把手洗干净才被允许吃饭。

从那以后,养成了爱干净的习惯,认为若不卫生就会染病。

这件事对他的生活未有多大影响。

求助者上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同寝室的一位同学被查出患了肝炎,因为这件事情就联想到母亲训斥的话,感到很紧张,担心自己会不会被传染,自此以后就开始反复洗手,有时要洗十几遍,自己也明白没有必要,但是就是控制不了。

为此,耽误了很多时间,学习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即使这样,成绩依然不错,毕业时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期间,反复洗手次数较前频繁,但仍然免强读完学业。

毕业后到一家大型公司任职,尚能胜任工作,由于表现好,两年后被提拔为部门经理,至今已一年。

近一年来,除前述症状加重外,还出现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担心做事情没有做好而反复检查,因怕别人知道而尽量减少与人接触,严重地影响了工作和生活,睡眠很差,做梦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急躁,爱发脾气,工作经常出差错,领导和同事很有意见,为此感到焦虑不安,内心非常苦恼。

根据以上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意志方面:

强迫意向(想拿哑铃砸人)(1分)

行为方面:

强迫行为(反复洗手、检查试卷姓名、反复关门窗)(1分)

情绪方面:

焦虑(1分)

社会功能方面:

不愿与人交往,工作常出差错,领导和同事都很有意见。

(1分)

问题2、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强迫性神经症(2分)

判断的依据是:

1.首先使用三原则做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

(1)求助者的主观体验与客观世界不相符,失去同一性。

表现为反复检查试卷上的姓名,看见哑铃有砸人的冲动及反复洗手,自己不能克服等。

(0.3分)

(2)求助者具有知情意的内在一致性,表现为因担心做不好事而回避与他人交往、并为此感到焦虑痛苦、出现睡眠困难等。

(0.3分)

(3)求助者的人格相对稳定,符合稳定性原则。

表现为求助者年幼时性格内向、做事认真、追求完美的性格,与其成长后在强迫症状中体现出来的追求完美,害怕自己做不好相一致。

(0.3分)

2.区分神经症和重性精神病

(1)求助者自知力完好。

表现为求助者感到内心十分痛苦,并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超出正常范围,属自知力完整。

(0.3分)

(2)求助者主动寻求咨询师帮助,有主动求医的动机。

求助者迫切希望咨询师能够帮助他摆脱困扰,重新恢复正常。

(0.3分)

从以上两点分析,求助者不属于重性精神病。

(0.4分)

3.求助者症状符合强迫性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0.3分)

(2)以强迫意向、强迫行为为主导症状(0.3分)

(3)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并存,二者间的冲突使求助者感到焦虑和痛苦(0.3分)

(4)求助者的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0.3分)

(5)求助者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0.3分)

(6)求助者社会功能受损(0.3分)

(7)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0.3分))

问题3、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一、生理原因(1分):

无明显生理原因

二、心理原因(1分):

(1)性格内向

(2)追求完美的个性特点

三、社会原因(1分):

(1)童年时的经历及负性情绪体验

(2)同寝室同学查出肝炎

问题4、依据本案例,您认为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