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福建广州三地过年的吃食高三作文.docx
《昆明福建广州三地过年的吃食高三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福建广州三地过年的吃食高三作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昆明福建广州三地过年的吃食高三作文
昆明、福建、广州三地过年的吃食
昆明的春节是儿时温馨的回忆,进入冬天寒冷的日子里,家里常常会吃火锅,广州叫“打边炉”。
那时家里的火锅料都是自己做的,连超市都没有的日子里,当然都得自己家做。
汤底多是大白菜汤或者排骨汤,料很单调的,但是现在却很怀念。
最经常吃的一种叫“黄条”,嘻嘻,不是黄金哦,是腌制过的上肉裹上面粉鸡蛋调的糊糊然后用油炸,吃火锅时再放进锅里煮;还有一种我最喜欢吃的是肉丸子,就是纯猪肉的,只放盐和胡椒粉或花椒粉,也是先炸好又入汤锅煮来吃,不过,我最喜欢刚炸好的,外面酥脆,里面肉香浓郁,可是妈妈每次都会说可能还没有炸熟,严禁我们偷吃,但是在小孩时代,要偷吃可是难不倒我们的,甚至姐姐有一次将筷子伸入了沸滚的油锅里去,要抢先为快,结果令人惊诧地留下了“罪证”——她的竹筷尖端竟然被炸得焦黑了!
后来只好用刀削去一段,要不然要把碳也用来拌饭了。
其他火锅料记忆中好像只有豌豆苗、粉丝什么的,和其他地方没什么不同,也是我记忆中的配角,所以不多讲,不像广州很多时放新鲜蘑菇进锅里,蘑菇在昆明那时都是夏天炒新鲜的、冬天炒干发的,没有入汤锅的习惯。
昆明人吃火锅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蘸水,就像吃北京的涮羊肉要有韭菜花的料碟一样。
昆明的蘸水家家不同,咱妈是把干红辣椒烤香稍稍有点糊,然后用研钵研细,再加入葱花、盐、薄荷,最后冲入锅底汤。
有的人可能会嫌辣,我嫌太素,寡辣寡辣的,可是妈妈好像是很喜欢。
大年初一会吃年糕和炒饵块,蒙自的年糕现在已经行销全国甚至海外了,不管是蒸还是煎都不怎么喜爱,很黏很黏,可以拉很长的丝,总是白糖或红糖口味,一次一大块,让人吃不消;炒饵块很好吃,最好有火腿,要云腿,老昆明还一定要用猪油炒,否则不够香,想想也应该算高脂肪食品了,可是就是好吃,好吃就会有人不要命的。
一定要有豌豆尖和昆明的腌菜才口味正宗,饵块起锅前放一点妥甸酱油,哎呀,那个香真是勾人魂魄。
饵块文山和蒙自的都不错,一般都是饭盒大小的一个长方体,买来要泡在水里,常换水,这样不会干裂,常常还是会起霉点,一般都是用刀刮掉就可以了。
除夕晚上吃完年夜饭,在看春晚时,妈妈的手还是不停,一边看节目一边将饵块切成小白片,准备明天早上初一的“例牌”。
我成家后自己切过饵块,很累人,想想以前妈妈切一家人的那一顿真是不容易呀,而妈妈这时最喜欢讲一个年轻时的笑话,就是憨姑爷上门的故事,按照云南习惯姑爷第一次到家里见家长就要选个好日子,这位仁兄就选了大年初一,那就当然得吃炒饵块啦,第一碗,好吃,三下五除二告罄,碗底见光,未来岳母眉开眼笑,这位姑爷真懂欣赏我的手艺呀,又给他添一碗,第二碗吃得慢了点,不过在盛情之下也要吃完,毕竟也是美食嘛,完了,吃完第二碗竟然又第三碗来到,憨姑爷不禁心里暗叫不好,可是又怕得罪了未来的岳母大人老婆不能娶到手,只好完成任务,可惜岳母还以为这个小伙子是太爱吃炒饵块了。
后来小伙子才向老婆说,差点因为撑死不能做新郎了,这样憨厚的作风成为了一段笑话,每次吃炒饵块母亲就要说,这时爸爸就只能不好意思地笑,因为他就是那一位憨姑爷!
婆家在福建,老公是传统的人,春节最盼望回去。
他最怀念的东东是福州鱼丸,和潮州鱼丸不同,福州鱼丸是包心的,皮最好用木槌槌出来。
在这个机械化的时代,手工作品太难求了,所以吃到的多是不够正宗的仿制品,价钱贵不说,那个品质差太远,可是,为了聊慰乡情,还是一边忍受不够像的部分,一边想象还一样的味道。
至于燕圆等更为特色化的东西那就还是盼望着回家吧。
很多在外的人每每临近春节时,就会想念家乡,除了亲人,恐怕对那些沾满儿时美好回忆的美食最为魂牵梦萦,梦里的香气呀,格外地让人垂涎欲滴!
福建有两样东西最讨我喜欢,一为驰名天下的建瓯板鸭,一为荤素皆宜的笋干是也。
云南有板鸭,广东也有腊鸭,还吃过南京的咸水鸭,还是建瓯的板鸭最好,咸香可口,又不会太肥或太咸,真是板鸭中的极品。
家婆说,笋干黑色的是烘干的,而白色的是晒干的,买时要挑笋节少的,越少越嫩,只有一节的最好。
去武夷山旅游时,广东的同事从我这里取经,去买笋干,买就买了,那些师奶们还要在现场大声叫唤我,让我告诉他们怎么挑,交流我告诉了他们怎么怎么挑,弄得卖主对我恨恨地甩白眼,他们的眼光如果是子弹,那一定可以将我射成晒笋干的筛子。
他们最想欺负的就是外地客,希望旅游团的白痴们挑走不好的货品,如果大家都挑好昆明的春节是儿时温馨的回忆,进入冬天寒冷的日子里,家里常常会吃火锅,广州叫“打边炉”。
那时家里的火锅料都是自己做的,连超市都没有的日子里,当然都得自己家做。
汤底多是大白菜汤或者排骨汤,料很单调的,但是现在却很怀念。
最经常吃的一种叫“黄条”,嘻嘻,不是黄金哦,是腌制过的上肉裹上面粉鸡蛋调的糊糊然后用油炸,吃火锅时再放进锅里煮;还有一种我最喜欢吃的是肉丸子,就是纯猪肉的,只放盐和胡椒粉或花椒粉,也是先炸好又入汤锅煮来吃,不过,我最喜欢刚炸好的,外面酥脆,里面肉香浓郁,可是妈妈每次都会说可能还没有炸熟,严禁我们偷吃,但是在小孩时代,要偷吃可是难不倒我们的,甚至姐姐有一次将筷子伸入了沸滚的油锅里去,要抢先为快,结果令人惊诧地留下了“罪证”——她的竹筷尖端竟然被炸得焦黑了!
后来只好用刀削去一段,要不然要把碳也用来拌饭了。
其他火锅料记忆中好像只有豌豆苗、粉丝什么的,和其他地方没什么不同,也是我记忆中的配角,所以不多讲,不像广州很多时放新鲜蘑菇进锅里,蘑菇在昆明那时都是夏天炒新鲜的、冬天炒干发的,没有入汤锅的习惯。
昆明人吃火锅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蘸水,就像吃北京的涮羊肉要有韭菜花的料碟一样。
昆明的蘸水家家不同,咱妈是把干红辣椒烤香稍稍有点糊,然后用研钵研细,再加入葱花、盐、薄荷,最后冲入锅底汤。
有的人可能会嫌辣,我嫌太素,寡辣寡辣的,可是妈妈好像是很喜欢。
大年初一会吃年糕和炒饵块,蒙自的年糕现在已经行销全国甚至海外了,不管是蒸还是煎都不怎么喜爱,很黏很黏,可以拉很长的丝,总是白糖或红糖口味,一次一大块,让人吃不消;炒饵块很好吃,最好有火腿,要云腿,老昆明还一定要用猪油炒,否则不够香,想想也应该算高脂肪食品了,可是就是好吃,好吃就会有人不要命的。
一定要有豌豆尖和昆明的腌菜才口味正宗,饵块起锅前放一点妥甸酱油,哎呀,那个香真是勾人魂魄。
饵块文山和蒙自的都不错,一般都是饭盒大小的一个长方体,买来要泡在水里,常换水,这样不会干裂,常常还是会起霉点,一般都是用刀刮掉就可以了。
除夕晚上吃完年夜饭,在看春晚时,妈妈的手还是不停,一边看节目一边将饵块切成小白片,准备明天早上初一的“例牌”。
我成家后自己切过饵块,很累人,想想以前妈妈切一家人的那一顿真是不容易呀,而妈妈这时最喜欢讲一个年轻时的笑话,就是憨姑爷上门的故事,按照云南习惯姑爷第一次到家里见家长就要选个好日子,这位仁兄就选了大年初一,那就当然得吃炒饵块啦,第一碗,好吃,三下五除二告罄,碗底见光,未来岳母眉开眼笑,这位姑爷真懂欣赏我的手艺呀,又给他添一碗,第二碗吃得慢了点,不过在盛情之下也要吃完,毕竟也是美食嘛,完了,吃完第二碗竟然又第三碗来到,憨姑爷不禁心里暗叫不好,可是又怕得罪了未来的岳母大人老婆不能娶到手,只好完成任务,可惜岳母还以为这个小伙子是太爱吃炒饵块了。
后来小伙子才向老婆说,差点因为撑死不能做新郎了,这样憨厚的作风成为了一段笑话,每次吃炒饵块母亲就要说,这时爸爸就只能不好意思地笑,因为他就是那一位憨姑爷!
婆家在福建,老公是传统的人,春节最盼望回去。
他最怀念的东东是福州鱼丸,和潮州鱼丸不同,福州鱼丸是包心的,皮最好用木槌槌出来。
在这个机械化的时代,手工作品太难求了,所以吃到的多是不够正宗的仿制品,价钱贵不说,那个品质差太远,可是,为了聊慰乡情,还是一边忍受不够像的部分,一边想象还一样的味道。
至于燕圆等更为特色化的东西那就还是盼望着回家吧。
很多在外的人每每临近春节时,就会想念家乡,除了亲人,恐怕对那些沾满儿时美好回忆的美食最为魂牵梦萦,梦里的香气呀,格外地让人垂涎欲滴!
福建有两样东西最讨我喜欢,一为驰名天下的建瓯板鸭,一为荤素皆宜的笋干是也。
云南有板鸭,广东也有腊鸭,还吃过南京的咸水鸭,还是建瓯的板鸭最好,咸香可口,又不会太肥或太咸,真是板鸭中的极品。
家婆说,笋干黑色的是烘干的,而白色的是晒干的,买时要挑笋节少的,越少越嫩,只有一节的最好。
去武夷山旅游时,广东的同事从我这里取经,去买笋干,买就买了,那些师奶们还要在现场大声叫唤我,让我告诉他们怎么挑,交流我告诉了他们怎么怎么挑,弄得卖主对我恨恨地甩白眼,他们的眼光如果是子弹,那一定可以将我射成晒笋干的筛子。
他们最想欺负的就是外地客,希望旅游团的白痴们挑走不好的货品,如果大家都挑好昆明的春节是儿时温馨的回忆,进入冬天寒冷的日子里,家里常常会吃火锅,广州叫“打边炉”。
那时家里的火锅料都是自己做的,连超市都没有的日子里,当然都得自己家做。
汤底多是大白菜汤或者排骨汤,料很单调的,但是现在却很怀念。
最经常吃的一种叫“黄条”,嘻嘻,不是黄金哦,是腌制过的上肉裹上面粉鸡蛋调的糊糊然后用油炸,吃火锅时再放进锅里煮;还有一种我最喜欢吃的是肉丸子,就是纯猪肉的,只放盐和胡椒粉或花椒粉,也是先炸好又入汤锅煮来吃,不过,我最喜欢刚炸好的,外面酥脆,里面肉香浓郁,可是妈妈每次都会说可能还没有炸熟,严禁我们偷吃,但是在小孩时代,要偷吃可是难不倒我们的,甚至姐姐有一次将筷子伸入了沸滚的油锅里去,要抢先为快,结果令人惊诧地留下了“罪证”——她的竹筷尖端竟然被炸得焦黑了!
后来只好用刀削去一段,要不然要把碳也用来拌饭了。
其他火锅料记忆中好像只有豌豆苗、粉丝什么的,和其他地方没什么不同,也是我记忆中的配角,所以不多讲,不像广州很多时放新鲜蘑菇进锅里,蘑菇在昆明那时都是夏天炒新鲜的、冬天炒干发的,没有入汤锅的习惯。
昆明人吃火锅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蘸水,就像吃北京的涮羊肉要有韭菜花的料碟一样。
昆明的蘸水家家不同,咱妈是把干红辣椒烤香稍稍有点糊,然后用研钵研细,再加入葱花、盐、薄荷,最后冲入锅底汤。
有的人可能会嫌辣,我嫌太素,寡辣寡辣的,可是妈妈好像是很喜欢。
大年初一会吃年糕和炒饵块,蒙自的年糕现在已经行销全国甚至海外了,不管是蒸还是煎都不怎么喜爱,很黏很黏,可以拉很长的丝,总是白糖或红糖口味,一次一大块,让人吃不消;炒饵块很好吃,最好有火腿,要云腿,老昆明还一定要用猪油炒,否则不够香,想想也应该算高脂肪食品了,可是就是好吃,好吃就会有人不要命的。
一定要有豌豆尖和昆明的腌菜才口味正宗,饵块起锅前放一点妥甸酱油,哎呀,那个香真是勾人魂魄。
饵块文山和蒙自的都不错,一般都是饭盒大小的一个长方体,买来要泡在水里,常换水,这样不会干裂,常常还是会起霉点,一般都是用刀刮掉就可以了。
除夕晚上吃完年夜饭,在看春晚时,妈妈的手还是不停,一边看节目一边将饵块切成小白片,准备明天早上初一的“例牌”。
我成家后自己切过饵块,很累人,想想以前妈妈切一家人的那一顿真是不容易呀,而妈妈这时最喜欢讲一个年轻时的笑话,就是憨姑爷上门的故事,按照云南习惯姑爷第一次到家里见家长就要选个好日子,这位仁兄就选了大年初一,那就当然得吃炒饵块啦,第一碗,好吃,三下五除二告罄,碗底见光,未来岳母眉开眼笑,这位姑爷真懂欣赏我的手艺呀,又给他添一碗,第二碗吃得慢了点,不过在盛情之下也要吃完,毕竟也是美食嘛,完了,吃完第二碗竟然又第三碗来到,憨姑爷不禁心里暗叫不好,可是又怕得罪了未来的岳母大人老婆不能娶到手,只好完成任务,可惜岳母还以为这个小伙子是太爱吃炒饵块了。
后来小伙子才向老婆说,差点因为撑死不能做新郎了,这样憨厚的作风成为了一段笑话,每次吃炒饵块母亲就要说,这时爸爸就只能不好意思地笑,因为他就是那一位憨姑爷!
婆家在福建,老公是传统的人,春节最盼望回去。
他最怀念的东东是福州鱼丸,和潮州鱼丸不同,福州鱼丸是包心的,皮最好用木槌槌出来。
在这个机械化的时代,手工作品太难求了,所以吃到的多是不够正宗的仿制品,价钱贵不说,那个品质差太远,可是,为了聊慰乡情,还是一边忍受不够像的部分,一边想象还一样的味道。
至于燕圆等更为特色化的东西那就还是盼望着回家吧。
很多在外的人每每临近春节时,就会想念家乡,除了亲人,恐怕对那些沾满儿时美好回忆的美食最为魂牵梦萦,梦里的香气呀,格外地让人垂涎欲滴!
福建有两样东西最讨我喜欢,一为驰名天下的建瓯板鸭,一为荤素皆宜的笋干是也。
云南有板鸭,广东也有腊鸭,还吃过南京的咸水鸭,还是建瓯的板鸭最好,咸香可口,又不会太肥或太咸,真是板鸭中的极品。
家婆说,笋干黑色的是烘干的,而白色的是晒干的,买时要挑笋节少的,越少越嫩,只有一节的最好。
去武夷山旅游时,广东的同事从我这里取经,去买笋干,买就买了,那些师奶们还要在现场大声叫唤我,让我告诉他们怎么挑,交流我告诉了他们怎么怎么挑,弄得卖主对我恨恨地甩白眼,他们的眼光如果是子弹,那一定可以将我射成晒笋干的筛子。
他们最想欺负的就是外地客,希望旅游团的白痴们挑走不好的货品,如果大家都挑好昆明的春节是儿时温馨的回忆,进入冬天寒冷的日子里,家里常常会吃火锅,广州叫“打边炉”。
那时家里的火锅料都是自己做的,连超市都没有的日子里,当然都得自己家做。
汤底多是大白菜汤或者排骨汤,料很单调的,但是现在却很怀念。
最经常吃的一种叫“黄条”,嘻嘻,不是黄金哦,是腌制过的上肉裹上面粉鸡蛋调的糊糊然后用油炸,吃火锅时再放进锅里煮;还有一种我最喜欢吃的是肉丸子,就是纯猪肉的,只放盐和胡椒粉或花椒粉,也是先炸好又入汤锅煮来吃,不过,我最喜欢刚炸好的,外面酥脆,里面肉香浓郁,可是妈妈每次都会说可能还没有炸熟,严禁我们偷吃,但是在小孩时代,要偷吃可是难不倒我们的,甚至姐姐有一次将筷子伸入了沸滚的油锅里去,要抢先为快,结果令人惊诧地留下了“罪证”——她的竹筷尖端竟然被炸得焦黑了!
后来只好用刀削去一段,要不然要把碳也用来拌饭了。
其他火锅料记忆中好像只有豌豆苗、粉丝什么的,和其他地方没什么不同,也是我记忆中的配角,所以不多讲,不像广州很多时放新鲜蘑菇进锅里,蘑菇在昆明那时都是夏天炒新鲜的、冬天炒干发的,没有入汤锅的习惯。
昆明人吃火锅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蘸水,就像吃北京的涮羊肉要有韭菜花的料碟一样。
昆明的蘸水家家不同,咱妈是把干红辣椒烤香稍稍有点糊,然后用研钵研细,再加入葱花、盐、薄荷,最后冲入锅底汤。
有的人可能会嫌辣,我嫌太素,寡辣寡辣的,可是妈妈好像是很喜欢。
大年初一会吃年糕和炒饵块,蒙自的年糕现在已经行销全国甚至海外了,不管是蒸还是煎都不怎么喜爱,很黏很黏,可以拉很长的丝,总是白糖或红糖口味,一次一大块,让人吃不消;炒饵块很好吃,最好有火腿,要云腿,老昆明还一定要用猪油炒,否则不够香,想想也应该算高脂肪食品了,可是就是好吃,好吃就会有人不要命的。
一定要有豌豆尖和昆明的腌菜才口味正宗,饵块起锅前放一点妥甸酱油,哎呀,那个香真是勾人魂魄。
饵块文山和蒙自的都不错,一般都是饭盒大小的一个长方体,买来要泡在水里,常换水,这样不会干裂,常常还是会起霉点,一般都是用刀刮掉就可以了。
除夕晚上吃完年夜饭,在看春晚时,妈妈的手还是不停,一边看节目一边将饵块切成小白片,准备明天早上初一的“例牌”。
我成家后自己切过饵块,很累人,想想以前妈妈切一家人的那一顿真是不容易呀,而妈妈这时最喜欢讲一个年轻时的笑话,就是憨姑爷上门的故事,按照云南习惯姑爷第一次到家里见家长就要选个好日子,这位仁兄就选了大年初一,那就当然得吃炒饵块啦,第一碗,好吃,三下五除二告罄,碗底见光,未来岳母眉开眼笑,这位姑爷真懂欣赏我的手艺呀,又给他添一碗,第二碗吃得慢了点,不过在盛情之下也要吃完,毕竟也是美食嘛,完了,吃完第二碗竟然又第三碗来到,憨姑爷不禁心里暗叫不好,可是又怕得罪了未来的岳母大人老婆不能娶到手,只好完成任务,可惜岳母还以为这个小伙子是太爱吃炒饵块了。
后来小伙子才向老婆说,差点因为撑死不能做新郎了,这样憨厚的作风成为了一段笑话,每次吃炒饵块母亲就要说,这时爸爸就只能不好意思地笑,因为他就是那一位憨姑爷!
婆家在福建,老公是传统的人,春节最盼望回去。
他最怀念的东东是福州鱼丸,和潮州鱼丸不同,福州鱼丸是包心的,皮最好用木槌槌出来。
在这个机械化的时代,手工作品太难求了,所以吃到的多是不够正宗的仿制品,价钱贵不说,那个品质差太远,可是,为了聊慰乡情,还是一边忍受不够像的部分,一边想象还一样的味道。
至于燕圆等更为特色化的东西那就还是盼望着回家吧。
很多在外的人每每临近春节时,就会想念家乡,除了亲人,恐怕对那些沾满儿时美好回忆的美食最为魂牵梦萦,梦里的香气呀,格外地让人垂涎欲滴!
福建有两样东西最讨我喜欢,一为驰名天下的建瓯板鸭,一为荤素皆宜的笋干是也。
云南有板鸭,广东也有腊鸭,还吃过南京的咸水鸭,还是建瓯的板鸭最好,咸香可口,又不会太肥或太咸,真是板鸭中的极品。
家婆说,笋干黑色的是烘干的,而白色的是晒干的,买时要挑笋节少的,越少越嫩,只有一节的最好。
去武夷山旅游时,广东的同事从我这里取经,去买笋干,买就买了,那些师奶们还要在现场大声叫唤我,让我告诉他们怎么挑,交流我告诉了他们怎么怎么挑,弄得卖主对我恨恨地甩白眼,他们的眼光如果是子弹,那一定可以将我射成晒笋干的筛子。
他们最想欺负的就是外地客,希望旅游团的白痴们挑走不好的货品,如果大家都挑好昆明的春节是儿时温馨的回忆,进入冬天寒冷的日子里,家里常常会吃火锅,广州叫“打边炉”。
那时家里的火锅料都是自己做的,连超市都没有的日子里,当然都得自己家做。
汤底多是大白菜汤或者排骨汤,料很单调的,但是现在却很怀念。
最经常吃的一种叫“黄条”,嘻嘻,不是黄金哦,是腌制过的上肉裹上面粉鸡蛋调的糊糊然后用油炸,吃火锅时再放进锅里煮;还有一种我最喜欢吃的是肉丸子,就是纯猪肉的,只放盐和胡椒粉或花椒粉,也是先炸好又入汤锅煮来吃,不过,我最喜欢刚炸好的,外面酥脆,里面肉香浓郁,可是妈妈每次都会说可能还没有炸熟,严禁我们偷吃,但是在小孩时代,要偷吃可是难不倒我们的,甚至姐姐有一次将筷子伸入了沸滚的油锅里去,要抢先为快,结果令人惊诧地留下了“罪证”——她的竹筷尖端竟然被炸得焦黑了!
后来只好用刀削去一段,要不然要把碳也用来拌饭了。
其他火锅料记忆中好像只有豌豆苗、粉丝什么的,和其他地方没什么不同,也是我记忆中的配角,所以不多讲,不像广州很多时放新鲜蘑菇进锅里,蘑菇在昆明那时都是夏天炒新鲜的、冬天炒干发的,没有入汤锅的习惯。
昆明人吃火锅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蘸水,就像吃北京的涮羊肉要有韭菜花的料碟一样。
昆明的蘸水家家不同,咱妈是把干红辣椒烤香稍稍有点糊,然后用研钵研细,再加入葱花、盐、薄荷,最后冲入锅底汤。
有的人可能会嫌辣,我嫌太素,寡辣寡辣的,可是妈妈好像是很喜欢。
大年初一会吃年糕和炒饵块,蒙自的年糕现在已经行销全国甚至海外了,不管是蒸还是煎都不怎么喜爱,很黏很黏,可以拉很长的丝,总是白糖或红糖口味,一次一大块,让人吃不消;炒饵块很好吃,最好有火腿,要云腿,老昆明还一定要用猪油炒,否则不够香,想想也应该算高脂肪食品了,可是就是好吃,好吃就会有人不要命的。
一定要有豌豆尖和昆明的腌菜才口味正宗,饵块起锅前放一点妥甸酱油,哎呀,那个香真是勾人魂魄。
饵块文山和蒙自的都不错,一般都是饭盒大小的一个长方体,买来要泡在水里,常换水,这样不会干裂,常常还是会起霉点,一般都是用刀刮掉就可以了。
除夕晚上吃完年夜饭,在看春晚时,妈妈的手还是不停,一边看节目一边将饵块切成小白片,准备明天早上初一的“例牌”。
我成家后自己切过饵块,很累人,想想以前妈妈切一家人的那一顿真是不容易呀,而妈妈这时最喜欢讲一个年轻时的笑话,就是憨姑爷上门的故事,按照云南习惯姑爷第一次到家里见家长就要选个好日子,这位仁兄就选了大年初一,那就当然得吃炒饵块啦,第一碗,好吃,三下五除二告罄,碗底见光,未来岳母眉开眼笑,这位姑爷真懂欣赏我的手艺呀,又给他添一碗,第二碗吃得慢了点,不过在盛情之下也要吃完,毕竟也是美食嘛,完了,吃完第二碗竟然又第三碗来到,憨姑爷不禁心里暗叫不好,可是又怕得罪了未来的岳母大人老婆不能娶到手,只好完成任务,可惜岳母还以为这个小伙子是太爱吃炒饵块了。
后来小伙子才向老婆说,差点因为撑死不能做新郎了,这样憨厚的作风成为了一段笑话,每次吃炒饵块母亲就要说,这时爸爸就只能不好意思地笑,因为他就是那一位憨姑爷!
婆家在福建,老公是传统的人,春节最盼望回去。
他最怀念的东东是福州鱼丸,和潮州鱼丸不同,福州鱼丸是包心的,皮最好用木槌槌出来。
在这个机械化的时代,手工作品太难求了,所以吃到的多是不够正宗的仿制品,价钱贵不说,那个品质差太远,可是,为了聊慰乡情,还是一边忍受不够像的部分,一边想象还一样的味道。
至于燕圆等更为特色化的东西那就还是盼望着回家吧。
很多在外的人每每临近春节时,就会想念家乡,除了亲人,恐怕对那些沾满儿时美好回忆的美食最为魂牵梦萦,梦里的香气呀,格外地让人垂涎欲滴!
福建有两样东西最讨我喜欢,一为驰名天下的建瓯板鸭,一为荤素皆宜的笋干是也。
云南有板鸭,广东也有腊鸭,还吃过南京的咸水鸭,还是建瓯的板鸭最好,咸香可口,又不会太肥或太咸,真是板鸭中的极品。
家婆说,笋干黑色的是烘干的,而白色的是晒干的,买时要挑笋节少的,越少越嫩,只有一节的最好。
去武夷山旅游时,广东的同事从我这里取经,去买笋干,买就买了,那些师奶们还要在现场大声叫唤我,让我告诉他们怎么挑,交流我告诉了他们怎么怎么挑,弄得卖主对我恨恨地甩白眼,他们的眼光如果是子弹,那一定可以将我射成晒笋干的筛子。
他们最想欺负的就是外地客,希望旅游团的白痴们挑走不好的货品,如果大家都挑好昆明的春节是儿时温馨的回忆,进入冬天寒冷的日子里,家里常常会吃火锅,广州叫“打边炉”。
那时家里的火锅料都是自己做的,连超市都没有的日子里,当然都得自己家做。
汤底多是大白菜汤或者排骨汤,料很单调的,但是现在却很怀念。
最经常吃的一种叫“黄条”,嘻嘻,不是黄金哦,是腌制过的上肉裹上面粉鸡蛋调的糊糊然后用油炸,吃火锅时再放进锅里煮;还有一种我最喜欢吃的是肉丸子,就是纯猪肉的,只放盐和胡椒粉或花椒粉,也是先炸好又入汤锅煮来吃,不过,我最喜欢刚炸好的,外面酥脆,里面肉香浓郁,可是妈妈每次都会说可能还没有炸熟,严禁我们偷吃,但是在小孩时代,要偷吃可是难不倒我们的,甚至姐姐有一次将筷子伸入了沸滚的油锅里去,要抢先为快,结果令人惊诧地留下了“罪证”——她的竹筷尖端竟然被炸得焦黑了!
后来只好用刀削去一段,要不然要把碳也用来拌饭了。
婆家在福建,老公是传统的人,春节最盼望回去。
他最怀念的东东是福州鱼丸,和潮州鱼丸不同,福州鱼丸是包心的,皮最好用木槌槌出来。
在这个机械化的时代,手工作品太难求了,所以吃到的多是不够正宗的仿制品,价钱贵不说,那个品质差太远,可是,为了聊慰乡情,还是一边忍受不够像的部分,一边想象还一样的味道。
至于燕圆等更为特色化的东西那就还是盼望着回家吧。
很多在外的人每每临近春节时,就会想念家乡,除了亲人,恐怕对那些沾满儿时美好回忆的美食最为魂牵梦萦,梦里的香气呀,格外地让人垂涎欲滴!
福建有两样东西最讨我喜欢,一为驰名天下的建瓯板鸭,一为荤素皆宜的笋干是也。
云南有板鸭,广东也有腊鸭,还吃过南京的咸水鸭,还是建瓯的板鸭最好,咸香可口,又不会太肥或太咸,真是板鸭中的极品。
家婆说,笋干黑色的是烘干的,而白色的是晒干的,买时要挑笋节少的,越少越嫩,只有一节的最好。
去武夷山旅游时,广东的同事从我这里取经,去买笋干,买就买了,那些师奶们还要在现场大声叫唤我,让我告诉他们怎么挑,交流我告诉了他们怎么怎么挑,弄得卖主对我恨恨地甩白眼,他们的眼光如果是子弹,那一定可以将我射成晒笋干的筛子。
他们最想欺负的就是外地客,希望旅游团的白痴们挑走不好的货品,如果大家都挑好
其他火锅料记忆中好像只有豌豆苗、粉丝什么的,和其他地方没什么不同,也是我记忆中的配角,所以不多讲,不像广州很多时放新鲜蘑菇进锅里,蘑菇在昆明那时都是夏天炒新鲜的、冬天炒干发的,没有入汤锅的习惯。
昆明人吃火锅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蘸水,就像吃北京的涮羊肉要有韭菜花的料碟一样。
昆明的蘸水家家不同,咱妈是把干红辣椒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