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案例汇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2284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案例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筑工程案例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筑工程案例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建筑工程案例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建筑工程案例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案例汇编.docx

《建筑工程案例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案例汇编.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案例汇编.docx

建筑工程案例汇编

建筑工程案例汇编

1、某工程由A、B、C、D、E五个分项工程组成,它在平面上划分为四个施工段,各分项工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均为3天。

A、B施工过程和B   2.某宾馆建筑为大厅部分16层,两翼13层,建筑面积11620m2,主体结构中间大厅部分为框剪结构,两翼均为剪力墙结构,外墙板采用大模板住宅通用构件,内墙为C20钢筋混凝土。

工程竣工后,检测发现下列部位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

  

(1)七层有6条轴线的墙体混凝土,28天试块强度为12.04N/mm2,至80天后取墙体混凝土芯一组,其抗压强度分别为9.03N/mm2,12.15N/mm2,13.02N/mm2;

  

(2)十层有6条轴线墙柱上的混凝土试块28天强度为13.25N/mm2,至60天后取墙柱混凝土芯一组,其抗压强度分别为10.08N/mm2,11.66N/mm2,12.26N/mm2,除这条轴线上的混凝土强度不足外,该层其他构件也有类似问题。

  问题:

  

(1)造成该工程中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为了避免该工程中出现的混凝土强度不足,在施工过程中浇注混凝土时应符合哪些要求?

  (3)在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时,试件的取样与留置应符合哪些规定?

  题解:

(1)答:

原因可能有:

①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②混凝土拌制时间短或拌合物不均匀;③混凝土配合比每盘称量不准确;④混凝土试件没有做好,如模子变形。

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及时等。

  

(2)答:

①浇筑混凝土时为避免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自由下落高度较大时应使用溜槽或串筒;②浇筑时应分层浇筑、振捣,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完毕;③竖向结构(墙、柱等)浇筑混凝土前,底部应先填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④在一般情况下,梁和板的混凝土应同时浇筑;⑤如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完毕,中间间歇时间超过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留置施工缝。

  (3)答:

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③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④每一层楼,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⑤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2、某教学楼为四层砖混结构。

该工程施工时,在安装三层预制楼板时,发生墙体倒塌,先后砸断部分三层和二层楼板共12块,造成三层楼面上的一名工人随倒塌物一起坠落而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2万元。

经调查,该工程设计没有问题。

施工时按正常施工顺序,应先浇筑现浇梁,安装楼板后再砌三层的砖墙。

实际施工中由于现浇梁未能及时完成,施工中先砌了三层墙,然后预留楼板槽,槽内放立砖,待浇筑承重梁后,再嵌装楼板,在嵌装楼板时,先撬掉槽内立砖,边安装楼板、边塞缝的施工方案。

在实际操作中,工人以预留槽太小,楼板不好安装为理由,把部分预留槽加大,并且也未按边装板、边塞缝的要求施工。

  问题:

  

(1)简要分析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

  

(2)这起事故可认定为哪种等级的重大事故?

依据是什么?

  (3)若需要对该事故进行事故现场勘察,应勘察哪些内容?

  题解:

(1)答:

违反施工程序,擅自修改组织设计的规定,指定并实施了错误的施工方案是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工人不按规定施工,扩大预留槽且装板时不塞缝是这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答:

按照建设部《工程质量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可认定为四级重大事故。

  上述《规定》第三条规定: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四级重大安全事故:

死亡2人以下;重伤3人以上,19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

  (3)答:

①做好事故调查笔录,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气象情况等;事故现场勘察人员的姓名、单位职务;勘察的起止时间、过程;能量逸出所造成的破坏情况、状态、过程;设施设备损坏或异常情况,事故发生前后的位置;事故发生前的劳动组合,现场人员的具体位置和当时的行动;重要的物证特征、位置及检验情况等。

②事故现场的实物拍照。

③事故现场绘图。

3、某项承包工程年度承包合同总值为3268600元,材料费占工程造价的比重为64%,工期一年。

合同规定,业主应向承包商支付工程预付款额度为24%。

施工企业自年初开始施工后,至当年8月份累计完成工程价值2620000元。

至当年年末,工程顺利完工,结算完毕。

  问题:

  

(1)本例的工程预付款是多少?

  

(2)当完成工程价值为多少时开始起扣工程预付款?

  (3)8月份应扣预付款金额为多少?

  (4)在工程结算与决算中,对工程预付款有哪些规定?

  题解:

(1)解:

工程预付款=3268600×20%=653720元。

  

(2)解:

起扣点价值=3268600-653720/64%=2247162.5元。

  (3)解:

八月份应扣预付款金额=(2620000—2247162.5)×64%:

238616元。

  (4)答:

按照现行工程价款结算办法的规定,采用按月结算工程价款的施工企业,可以在月中或旬末预收上半月或本旬工程款。

采用分段结算工程价款或竣工后一次结算工程价款的施工企业,可按月预收当月工程款。

施工企业在预收工程款时,应根据实际工程进度,填制“工程价款预收帐单”,分送发包单位并经银行办理预收款手续。

  施工企业在月中、旬末或按月预收的工程价款,应在按月结算、分段结算或竣工后一次结算工程价款时,从应付工程款中扣除,并在“工程价款结算帐单”中列出应扣除的预收工程款。

4、某施工单位6月20日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修建一复杂地基上的教学楼。

由于该工程复杂,工期难以确定,合同双方约定,采用成本加酬金方式合同。

建设方按实际发生的成本,付给施工单位15%的管理费和利润。

合同同时规定,在保证质量和进度前提下,施工单位每降低1万元成本,建设方给予额外的3000元奖金。

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遭遇季节性大雨又转为特大暴雨,由于未能及时采取措施,造成原材料及部分已建工程受损,直接经济损失3万元。

施工单位就此向建设单位进行了索赔。

  问题:

  

(1)工程建设承包按承包合同计价方法分类,除案例中提到的成本加酬金方式外还有哪几种?

  

(2)试述什么是成本加酬金合同?

  (3)按索赔目的,施工索赔可分为哪几类,本例中施工方可以进行哪类索赔?

  (4)在工程实际过程中,可产生索赔的原因有哪些,本例中产生索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题解:

(1)答:

固定总价合同、计量估价合同、单价合同。

  

(2)答:

按工程实际发生的成本,可按商定的总管理费和利润来确定工程总造价的承包方式,称为成本加酬金合同。

  (3)答:

按索赔目的,施工索赔可分为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两类。

本例中施工方可同时提出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

  (4)答:

①由于业主(包括业主的项目管理者)没能正确的履行合同义务,应当给予补偿;

  ②由于业主(包括业主的代理人)因行使合同规定的权力,而增加了承包商的费用和延长了工期,按合同应给予补偿;③由于某一个承包商完不成合同中的责任,而造成的连锁反应损失,也应当给予补偿;④由于环境的巨大变化,如战争、地震、洪涝灾害等也会发生施工赔偿。

  本例中产生索赔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的巨大变化,即由于遭遇到季节性特大暴雨而导致了工期延迟和费用增加,从而施工方可向业主提出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

  5、某工程基础的长、宽、高尺寸分别为10m、4m、4m,经勘察发现地基为饱和的粉砂及部分粘质砂土,地下水位在地面下0.5m处。

施工时,采用了抽水机直接在基坑内的集水坑抽排水,当挖至地下3m左右深度时,土与水向坑内涌,产生流沙现象。

后经处理后,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顺利完成施工。

  问题:

  

(1)该工程在基坑开挖时未设支撑的做法是否正确,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设支撑?

  

(2)什么是轻型井点降低地下水位?

施工单位在进行轻型井点系统的布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3)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除轻型井点外,还有哪几种?

  题解:

(1)答:

该工程不设支撑是错误的。

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可以不设支撑:

在浅基坑开挖时,当土质均匀、湿度正常,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或管沟底面标高,且敞露时间不长时,挖方边坡可做成直立壁不加支撑;当土的湿度、土质及其他地质条件较好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或管沟底面时,挖方深度在5m以内可放坡开挖不加支撑。

  

(2)答:

轻型井点降低地下水位,是沿基坑周围以一定间距埋人井点管(下端为滤管)至蓄水层内,井点管上端通过弯连管与地面上水平铺设的集水总管相连接,利用真空原理,通过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抽出,使原有地下水位降至基坑以下。

  轻型井点系统的布置,应根据基坑或沟槽的平面形状和尺寸、深度、土质、地下水位高低与流向、降水深度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3)答:

常用的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还有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及深井井点某工程有两块厚2.5m,平面尺寸分别为27.2m×34.5m和29.2m×34.5m的板。

设计中规定把上述大块板分成小块(每大块分成6小块),间歇施工。

混凝土所有材料为:

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砂、花岗岩碎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施工完成后发现大部分板的表面都发现不同程度的裂缝,裂缝宽度为O.1-0.25mm,长度从几厘米到一百多厘米,裂缝出现时间是拆模后1~2天。

  问题:

  

(1)案例中裂缝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2)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如何防治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3)此类工程中混凝土的养护方法有哪些特殊规定,养护时间有什么规定?

  (4)该工程中可选择的混凝土浇筑方案有哪些?

  题解:

(1)答:

该工程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水泥水化热大,裂缝多是在拆模一两天出现,根据这些情况判定发生裂缝的可能有混凝土内外温差太大、表面温度突然降低、干缩等原因引起的。

  

(2)答:

该工程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可采用以下措施来防止裂缝产生:

①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②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③降低混凝土的人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当设计无要求时,控制在25℃以内);如降低拌合水温度(拌合水中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曝晒;④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⑤可预埋冷却水管,通人循环水将混凝土内部热量带出,进行人工导热。

  (3)答: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分为保温法和保湿法两种。

为了确保新浇筑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

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

  (4)答: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一般采用分层浇筑。

分层的方法主要有全面分层、分段分层 和斜面分层三种。

  

 6、 事件1:

因甲方未能事先清空场地,甲方进场时间受到影响,并使工程A作业时间延长2天,窝工6个工作日。

  事件2:

工程B为一隐蔽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

某建筑单位乙承建了该工程项目。

施工完毕后,乙及时向甲方代表提出了检查验收要求。

但因甲方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到现场检查验收,乙方自己进行了检查。

事后甲方认为由于该工程比较重要,要求乙重新对部位a、b检查。

  检查结果是:

a完全合格,但b偏差超出了允许范围。

由于重新检查部位a费用为28万元,工期4天;部位b包括检查与返工,共计花费43万元,工期20天。

又因该项目的检查及返工处理,还给乙后续工程造成了工期延长10天。

  事件3:

在工程c施工中,因设计变更,造成施工时间增加2天,费用增加6万元。

  问题:

  

(1)事件2中应依据哪些规定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验收?

  

(2)关于事件2中的隐蔽工程验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有什么规定?

  (3)上述材料中,乙方可以就哪些事件提出工期补偿和费用补偿,原因是什么?

  (4)上述施工索赔,可采用哪些费用计算方法?

请详细说明。

  题解:

(1)答:

应依据以下规定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验收:

①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规定;②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含设计图纸、图集和设计变更单)等的要求;③应符合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质量的规定;④应满足施工承发包合同中有关质量的规定。

  

(2)答:

《统一标准》规定,隐蔽工程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这是对难以再现部位和节点质量所设的一个停止点,应重点检查,共同确认,并宜留下影像资料作证。

  (3)答:

事件1可以提出工期补偿和费用补偿要求,因造成延长的责任在甲方且影响了后续工程的施工;事件2不能提出工期和费用补偿,因为乙方没有按规定验收;事件3可以提出 费用补偿,因造成费用增加的原因在甲方,如果该工程造成时间的增加超过了该项工作的总时差,还可以提出工期补偿。

  (4)答:

①实际费用法。

就是以承包商为某项索赔工作所支付的实际开支为根据,向业主要求费用补偿。

②总费用法,即总成本法,就是当多次发生索赔事件后,重新计算工程的实际总费用,实际总费用减去报价时的估算总费用即索赔金额。

③修正的总费用法,即在总费用法的基础上,去掉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使其更为合理。

 7、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天津市某医院门诊楼工程。

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当年9月开工,日平均气温为15℃左右。

两个月后基础工程施工完成,此时受寒流影响,连续数天日平均气温降低到0.2℃。

由于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导致这段时间浇筑的混凝土板出现大面积冻害,抽样检查混凝土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问题:

  

(1)什么气温条件下应对混凝土施工采取特殊措施,防止冻害?

  

(2)此类工程中配制混凝土时,对材料和材料加热的要求有哪些?

  (3)上述工程中,当气温降低到0.2℃后,应对混凝土的搅拌、运输和浇筑采取哪些特殊措施?

  题解:

(1)答:

当日平均气温降到5℃或5℃以下,或者最低气温降到0℃或0℃以下时,混凝土工程必须采用特殊的技术措施进行施工。

  

(2)答:

①该例中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应优先选用活性高、水化热量大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级,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m3。

水灰比不应大于0.6。

水泥不得直接加热,使用前1~2d运入暖棚存放,暖棚温度宜在5℃以上。

因为水的比热是砂、石骨料的5倍左右,所以拌制混凝土时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但加热温度不得超过有关规定;②骨料要求提前清洗和贮备,做到骨料清洁,无冻块和冰雪。

骨料所用贮备场地应选择地势较高不积水的地方。

该例中拌制混凝土的砂、石温度要符合热工计算需要的温度。

不得用火焰直接加热骨料,加热的方法可因地制宜,但以蒸气加热法为好;③原材料不论用何种方法加热,在设计加热设备时,必须先求出每天的最大用料量和要求达到的温度,根据原材料的初温和比热,求出需要的总热量,同时要考虑加热过程中热量的损失;④钢筋冷拉可在负温下进行,但温度不宜低于-20℃。

如采用控制应力方法时,冷拉控制应力较常温下提高30N/mm2,采用冷拉率控制方法时,冷拉率与常温相同。

钢筋的焊接宜在室内进行,如必须在室外焊接,其最低气温不低于-20℃,且应有防雪和防风措施。

刚焊接的接头严禁立即碰到冰雪,避免造成冷脆现象。

  (3)答:

①混凝土不宜露天搅拌,应尽量搭设暖棚,优先选用大容量的搅拌机,以减少混凝土的热量损失。

搅拌前,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

混凝土的拌合时间比常温规定时间延长50%。

由于水泥和80℃左右的水拌合会发生骤凝现象,所以材料投放时应先将水和砂石投入拌合,然后加入水泥。

若能保证热水不和水泥直接接触,水可以加热到100℃;②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距离应保证不离析、不丧失塑性。

采取的措施主要为减少运输时间和距离,使用大容积的运输工具并加以适当保温;③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尽量加快混凝土的浇筑速度,防止热量散失过多。

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人模温度不得低于5℃。

采用加热养护时,混凝土养护前的温度不低于2℃;④在施工操作上要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尽可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冬期振捣混凝土要采用机械振捣,振捣时间应比常温时有所增加;⑤加热养护整体式结构时,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温度应力较小处;⑥为了保证新浇筑混凝土与钢筋的可靠粘结,当气温在-15℃以下时,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和预埋件,可喷热风加热至5℃,并清除钢筋上的污土和锈渣;⑦冬期不得在强冻胀性地基上浇筑混凝土。

在弱冻胀性地基上浇筑时,地基上应进行保温,以免遭冻。

 8、 某职工宿舍楼为三层砖混结构,纵墙承重。

楼板为预制板,支撑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上。

该工程于1999年6月开工,7月中旬开始砌墙,采用的施工方法为“三一”砌砖法和挤浆法,9月份第一层楼砖墙砌完,10月份接着施工第二层,12月份进入第三层施工。

当三楼砖墙未砌完,屋面砖薄壳尚未开始砌筑,横墙也未砌筑时,在底层内纵墙上发现裂缝若干条,始于横梁支座处,并略呈垂直向下,长达2m多。

事故调查时发现该工程为套用标准图,但降低了原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还取消了原设计的梁垫,由此造成了砌体局部承载力局部下降了60%,此外砌筑质量低劣,这些是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

  问题:

  

(1)一般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试分析该案例中裂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案例中所提裂缝应怎样处理?

  (3)该工程中采用的“三一”砌砖法和挤浆法是砌体工程中最常用的施工方法,试述其施工特点。

  (4)砌体工程中常见质量通病除案例中提到的墙体裂缝外还有哪些?

  题解:

(1)答:

一般砌体裂缝主要由以下三种原因引起:

①地基的不均匀下沉;②温度变化;

  ③施工不当。

该案例中裂缝产生主要是温度的变化和施工不当造成的。

  

(2)答:

出现案例中产生的裂缝后,应暂缓施工上层的楼层及屋面。

经观察与分析,裂缝能够造成建筑物倒塌的,应采取临时支撑等应急措施;不致造成建筑物倒塌的,不用采取应急措施,但必须进行加固处理。

处理方法是用混凝土扩大原基础,然后紧贴原砖墙增砌扶壁柱,并在柱上现浇混凝土梁垫。

经加固处理后再继续下一步的施工。

  (3)答:

“三一”砌砖法即是一块砖、一铲灰、一揉压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的砌筑方法。

挤浆法是用灰勺、大铲或铺灰器在墙顶上铺一段砂浆,然后双手拿砖或单手拿砖,用砖挤入砂浆中一定厚度之后把砖放平,达到下齐边、上齐线、横平竖直的要求。

  (4)答:

砌体结构中主要的质量通病除裂缝外还有:

①砂浆强度偏低、不稳定;②砌体砂浆和易性差,沉底结硬;③砌体组砌方法错误;④墙面灰缝不平直,游丁走缝,墙面凹凸不平;⑤墙体留槎错误;⑥拉结钢筋被遗漏;⑦墙面渗水;⑧层高超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