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级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2083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级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五级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五级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五级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五级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级数学教案.docx

《五级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级数学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级数学教案.docx

五级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总课时:

七课时

审核:

执教人:

李精科

 

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

P2例1、做一做,P3例2、做一做,P7练习—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尝试

  1、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 3.5 0.201 5.02

2、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

缩小100倍呢?

1000倍呢?

3、计算并说说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5×335×13

二、引入新课:

大家喜欢放风筝吗?

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现在请同学们看书上图例第2页(例1的图片)。

  

(1)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

A、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B、汇报结果并板书同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用加法计算:

3.5+3.5+3.5=10.5元

  用乘法计算:

3.5×3=10.5元

  

(2)买5个4.8元的风筝要多少元呢?

P2做一做

三、小结:

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①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

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四、课堂练习

1、P3做一做

2、P7练习—第1~4题

 

第二课时小数乘小数

(1)

教学内容:

P4例3、做一做,P5例4、做一做,P8—9练习一第5—9、13题。

教学目的: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计算下面各题,并说说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1.2×20.304×63.01×159.25×62

二、新课尝试 

(一)教学例3 

1、出示例3图:

同学们最近我们校园宣传栏的玻璃碎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

怎么列式?

(板书:

0.8×1.2)

2、观察算式和前面所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引出课题并板书)

  3、尝试计算。

  4、汇报结果并说说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5、观察一下,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6、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例4

  1、练习P4做一做(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①先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三)练习:

  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024        0.013

  ×0.14      ×0.026

  96         78

  24         26

  0.336      0.000338

  ②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10.56×0.27=

0.1056×27=1.056×0.27=

三、课堂练习

  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58  6.2 5 2.0 4

  ×4.2 ×0.1 8 ×2 8

  1 1 6 5 0 0 0 1 6 3 2

  2 3 2  6 2 5  4 0 8

  2 4 3 61 1 2 5 0 5 7 1 2

  2、P5做一做

3、P8页5题:

四、课堂总结:

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

P8第7、9题,P9第13题

课后小记:

  经过预习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两道例题能在一课时内完成,且还留有较充分的时间做课堂作业。

  作业中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

  1、竖式写法格式不正确。

如有的学生将小数乘法和小数加法的格式混淆,写竖式时错将小数点对齐了写。

  2、小数点定位存在问题。

1。

06*25有个别学生认为25是两位小数,所以出现积的小数点定位错误。

 

第三课时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教学内容:

P6例5、做一做,P9练习一第10—12、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

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3、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学会解答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4、养成认真计算,及时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

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

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P.5页10题。

(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0.9×67×0.081.87×00.24×21.4×0.3

  0.12×61.6×54×0.2560×0.5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

(P9第10题)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

如:

0.02×0.4。

  4、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

(板书课题:

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二、新课尝试

  1、教学例5:

出示例5图,了解图中信息。

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

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A、生组内讨论并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B、怎样判断正确没有?

  方法1:

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再乘一遍;

  方法2:

用计算器来验算;

  方法3:

用原式再做一遍;

  方法4:

观察法。

因为第二个因数大于1, 所以积一定大于第一个因数。

 可以发现答案是7.28是错的。

  2、看因数,比较积和因数的大小。

  ①(出示练习一第10题中积和因数的大小)先计算。

  ②引导学生观察:

这两道例题的因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

  ③小结:

当一个因数比1小时,积比另一个因数小;当一个因数比1大时,积比另一个因数大。

  ④练习:

练习一第12题

三、课堂练习

1、做一做:

3.2×2.5=0.82.6×1.08=2.708

  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P9页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P8页8题,P9页11、14题

课后小记:

  本课教学难度不大,但学生在学习过程存在一些困惑:

  1、当已知单价、数量为小数时,不能正确列式解答,说明对小数乘法意义的谈化给他们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

  2、作业中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下列计算题存在问题,需加强指导:

  

(1)第二个因数是三位数的乘法。

如P9第13题:

0.96*16.5

 

(2)其中有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计算题。

 如P8第8题:

150*18.7

第四课时求积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

P10例6、做一做,P13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2×0.30.7×0.50.21×0.81.8×0.5

  1-0.82 1.3+0.741.25×8 0.25×0.4

  0.4×0.40.89×1 0.11×0.6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3、揭题谈话:

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板书课题:

积的近似值)

二、新课尝试:

  谈话引出例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

(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

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

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所以狗能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

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保留一位小数)

  2、读题,理解题意。

  3、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4、练习

  A、3.4×0.91=3.094积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B、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C、判断,并改错。

  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

  

3.27×1.5=4.95 1.78×0.45≈0.80(保留两位小数)

  

 

10.286   3.27   2.0 4

 ×0.32  × 1.5  ×2 8

  20572  1635  1 6 3 2

  30858    327  4 0 8

  3.29152   4.905  5 7 1 2

三、课堂练习

  1、一千克白菜的价钱是6.78元,妈妈买了0.8千克,应付多少钱?

  2、下面是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

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 3.5783.5743.5833.585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了什么内容?

 五、作业:

P8第1题。

 

课后小记:

  补充的一道生活中购物的题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但全班仅一人主动保留了结果,这反映出数学与生活脱离的现象及待解决与完善。

但这题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呢?

学生保留的是一位,而我建议他们保留两位,哪种更合理?

更符合生活实际?

 

第五课时小数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P11例7、做一做,P14练习二第6—10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式题。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02×0.20.45×0.60.8×0.1250.759×0

  0.25×0.40.067×0.10.1×0.08 0.85×0.4

  2、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60 30×7+85 250×4-200

  3、揭题谈话:

同学们已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已学的知识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出一份力。

二、新课尝试:

  学校图书室准备铺地砖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1、出示例6:

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室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

  2、小组合作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并列出算式。

  0.9×0.9×100=81(平方米) (100块不够)

  3、那110块够吗?

学生独立尝试。

  4、你认为在做连乘试题时应注意什么?

  5、尝试后练习:

P.11页的“做一做”。

三、课堂练习:

  1、P14页7题

  2、看谁算得快。

(分组比赛)

  19.4×6.1×2.3 3.25×4.76-7.818.1×0.92+3.93

  3、P14页9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都学了什么?

五、作业:

P14第6、8题。

  

课后小记:

  在练习中发现小数加减法出现回生现象。

主要是竖式写法与小数乘法混淆,错将小数加减法也把末尾对齐,所以必须及时帮助学生回忆起小数加减法的法则。

 

第六课时小数简便运算

教学内容:

P12课文、例8、做一做,P13—15练习二第4、5、11—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2、培养自觉进行简算的意识,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能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简便计算:

  25×95×425×32 4×48+6×48 102×56 44×25

  独立完成,说一说各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3、出示教材P.9页的3组算式:

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你发现了什么?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4、揭题并板书课题: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二、新课尝试

1、出示例8第

(1)题:

0.25×4.78×4

  2、请你试着做一下,指名板演。

3、你能说出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

  4、尝试后练习:

  50×0.13×0.2 1.25×0.7×0.8 0.3×2.5×0.4

5、例8第

(2)题:

0.65×201

学生试做,指名板演。

汇报这道题的解题思路?

  6、练习:

  0.78×100.5 1.5×102 1.2×2.5+0.8×2.5

三、课堂练习

  P12页做一做:

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

  0.034×0.5×0.6 102×0.45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P13页4题。

 

课后小记:

  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总体情况掌握较好,但在解答“25*3.2*12.5”题时, 有学生写成了2.5*4+0.8*12.5。

  乘法的分配律则明显是学生的难点, 部分学生无法举一反三。

如7.8*9.9,7.8*99+7.8这些稍有变化的简算题错误率较高。

 

第七课时小数乘法练习课

练习内容:

P13—16题。

练习要求: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会按要求正确地截取积的近似值。

3、使学生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练习重、难点:

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练习过程:

一、小广播

二、复习

1、计算

0.65×0.140.98×1.3

2、思考

(1)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2)算出积后要特别注意什么?

三、小组合作交流、示范

1、P14页第10题。

(1)让学生说一说题目里的数量关系。

(2)学生独立解答并集体订正。

2、P15页第14题。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0.75×10212.5×9.6

1.25×8.80.4×0.7×0.25

四、作业:

P13页第11、12题。

 

五、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总课时:

审核:

执教人:

 

小数除法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4、使学生体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第一课时 小数除以整数

(一)——商大于1

  教学内容:

P16例1、做一做,P19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的:

  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24÷4=   416÷32=   1380÷15=

  二、导入新课:

  情景图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

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出示例1:

王鹏坚持晨练。

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教师:

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

(22.4÷4)

  观察这道算式和前面学习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

  板书课题:

“小数除以整数”。

  三。

教学新课:

  教师:

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

小组讨论。

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1)生:

22.4千米=22400米22400÷4=5600米5600米=5.6千米

  

(2)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教师:

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

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教师:

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追问:

24表示什么?

  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问:

和前面准备题中的224除以4相比,224除以4和它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师:

同学们赞同这种说法吗?

(赞同)老师也赞同他的分析。

  教师:

大家会用这种方法计算吗?

(会)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算一算。

  四、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

25.2÷6 34.5÷15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三的第1、2题

  课后反思:

  学生们在前一天的预习后共提出四个问题:

  1,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

(熊佳豪)

  2,为什么在计算时先要扩大,最后又要将结果缩小?

(郑扬)

  3,小数除以整数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梅家顺)

  4,为什么小数点要打在被除数小数点的上面?

  特别是第4个问题很有深度, 有研究的价值。

 在这四个问题的带动下,学生们一直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 教学效果相当好。

 

第二课时 小数除以整数

(二)——商小于1

  教学内容:

P17例2、例3、做一做,P18例4、做一做,P19—20练习三第3—11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被除数比除数小时,不够商1,要先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理解被除数末位有余数时,可以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3、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跟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促进学习的迁移。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难点:

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商小于1时,计算中比较特殊的两种情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复习题:

  

(1)22.4÷4  

(2)21.45÷15

  教师先提问: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新课

  1、教学例2:

  上节课我们知道王鹏平均每周跑5.6千米, 那他每天跑多少千米呢?

这道题该如何列式?

  问:

你为什么要除以7, 题目里并没有出现“7”?

  原来“7”这个条件隐藏在题目中,我们要仔细读题才能发现。

  尝试用例1的方法进行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

  问:

“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那商几呢?

为什么要商0?

(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写”0“,用0来占位。

  强调:

点上小数点后接着算。

  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

2.4/37.2/9

  学生做完后,教师问:

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

  2、教学例3:

  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

当学生计算到12除6时,教师提问:

接下来怎么除?

请同学们想一想。

  引导学生说出:

12除6可以根据小数末尾添上0以后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在6的右面添上0看成60个十分之一再除。

  请同学们自己动笔试试。

  在计算中遇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时该怎么办?

  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的依据是什么?

  3、做教科书第17页的做一做。

  4、教学例4:

想一想,前面几例小数除以整数是怎样计算的?

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整数部分不够商1怎么办?

如果有余数怎么办?

  引导学生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1)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再除;(4)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师:

怎样验算上面的小数除法呢?

(用乘法验算)自己试一试。

  5、P18做一做。

  三、课堂小结:

  1、说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被除数比除数小时,计算要注意什么?

  四、课堂作业:

P19第4题,P20第8、11题。

  五、作业:

P19第3、5、6题,P20第7、9、10题。

  课后小记:

  本课新增知识点多,难度较大,特别是例3应引导学生去思考其计算依据。

课堂中张子钊同学问到“为什么以往除法有余数时都是写商几余几,可今天却要在小数点后面添0继续除呢?

”这反映出新知与学生原有知识产生了认知冲突,在此应帮助学生了解到知识的学习是分阶段的,逐步深入的。

以往无法解决的问题在经过若干年后就可以通过新的方法、手段、途径来解决,从而引导其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

  学生归纳综合能力的培养在高年段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教材中并没有规范的计算法则,但作为教师有必要让学生经历将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