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1974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汽油挥发、铁铸成锅

C.食物腐败、动植物呼吸

D.瓷碗破碎、钢铁生锈

2.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事实

解释

A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原子之间的间隔大小发生改变

B

花香四溢

分子不断的运动

C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碳原子种类不同

D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冰和水都是由相同的分子构成

 

A.AB.BC.CD.D

3.实验室加热约150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⑤⑥

4.下列化学概念理解不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D.元素的化学性质与该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5.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下列关于该反应前、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元素种类不变

6.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下列表示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w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7.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某元素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原子核内有

(2)60个碳原子_________;硫酸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8.如图所示的是电解水实验装置。

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

请回答:

气体a是_________,气体a与b的质量比为_________;电解水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三、流程题

9.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液中含有AgNO3、Zn(NO3)2和Cu(NO3)2三种物质。

为了分离并回收金属银和铜,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以下空格填写化学符号)

(1)根据以上实验方案你认为:

固体X是_________;固体Y是_________;滤液B是_________。

(2)向含有AgNO3、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的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渣A和滤液B。

向滤渣A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

则滤渣A中一定有_________,滤液B中可能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

四、推断题

10.如图,A、B、C、D、E、F均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变化①的现象是颜色由黑变红,变化②的现象是颜色由红变黑,相应变化的生成物没有全部列出,各变化的条件也未标出。

回答下列问题:

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写出变化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五、实验题

11.化学实验兴趣小组改进装置后能够有效地提高实验的效率,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图进行填写有关空格。

(1)兴趣小组用上图中装置A与B分别制取一瓶O2,则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该实验用装置A与B分别制取O2相比较,用装置A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3)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氧气应从_________(填导管口序号)导入集气瓶,如果用C装置收集氨气(NH3),氨气应从_________(填导管口序号)导入集气瓶。

六、计算题

12.石灰石样品的主要成分是CaCO3(已知其它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课外小组同学将50g盐酸分5次加入到20g该石灰石样品中,得到如下部分数据和图象: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g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6

12

8

请计算:

(1)第三次反应完后用去纯净的CaCO3的质量为g;

(2)石灰石样品中CaCO3质量分数?

(3)盐酸全部加入后生成多少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水受热沸腾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汽油挥发是分子运动,铁铸成锅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都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食物腐败、动植物呼吸,都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瓷碗破碎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C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2.C

【详解】

A、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说明汞原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A正确;

B、花香四溢说明花香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人能从远处闻到香味。

B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二者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错误;

D、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是因为冰、水都是水,只是是水的不同的形态。

D正确。

故选C。

3.A

【详解】

加热150mL的液体,液体的量较多,则需要使用烧杯。

而加热烧杯需要使用石棉网,防止加热时受热不均匀使其炸裂。

夹持仪器需要用到铁架台,用于放置烧杯。

所以该操作中,需要使用:

烧杯、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

故选A。

4.C

【详解】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因此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因此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是错误的,如氧气和臭氧中只有氧元素,但是它们属于混合物,错误,符合题意;

D、元素的化学性质与该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是正确的,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5.D

【详解】

A、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有单质生成,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错误;

B、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

C、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没有发生变化,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

3,故错误;

D、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正确;

故选:

D。

6.C

【分析】

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改变,根据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的反应前后固体总质量的变化情况,最后分析出二氧化锰的质量随反应的进行,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有什么变化。

【详解】

二氧化锰在这一反应中做催化剂所以固体二氧化锰的质量始终不变,但氯酸钾随着反应的进行会不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所以固体质量不断减轻,因此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会不断增大,但到氯酸钾全部分解固体质量就不会改变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也不会改变,由于一开始固体中含有二氧化锰,故不是从零开始变化,C符合上述分析。

答案选C。

【点睛】

理解催化剂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7.13Al3+60C

【详解】

(1)由图可知,圈内的数字13即它的质子数;原子而言,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但题中核外电子数少了3个,失去3个电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该离子为Al3+,故答案为:

13;Al3+;

(2)60个碳原子表示为60C,硫酸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

,故答案为:

60C;

8.氢气(H2)1:

82H2O

2H2↑+O2↑

【分析】

电解水时,与负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是氢气,较多;与正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较少。

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

电解水时,与负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是a氢气,较多;与正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气体是b氧气,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气体a和气体b的体积比是2:

1,质量比为

,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O2↑。

故答案为:

氢气(H2);1:

8;2H2O

2H2↑+O2↑。

【点睛】

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的结论进行分析解题。

9.AgFe、CuZn(NO3)2和Fe(NO3)2Ag、Cu、ZnZn2+

【详解】

(1)由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弱,比银强,因此把的铜粉放到废液中时,铜可以和硝酸银反应,得到金属银,固体X是Ag;由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比锌弱,在把过量的铁粉放入到滤液A中时,铁能和硝酸铜反应得到铜,固体Y是Fe、Cu,滤液B是Zn(NO3)2和Fe(NO3)2。

(2)向含有AgNO3、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的镁粉,镁与AgNO3、Zn(NO3)2和Cu(NO3)2均能反应,反应的先后顺序是AgNO3、Cu(NO3)2、Zn(NO3)2,只有锌、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渣A和滤液B,向滤渣A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说明镁与Zn(NO3)2发生了反应,生成了锌,则滤渣A中一定有Ag、Cu、Zn,AgNO3、Cu(NO3)2已完全反应,滤液B中可能有的金属离子是Zn2+。

【点睛】

主要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根据反应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来判断金属和盐溶液是否发生反应,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O23CO+Fe2O3

2Fe+3CO2

【分析】

①的现象是颜色由黑变红,则可能是氧化铜被还原为铜,②的现象是颜色由红变黑,则可能是氧化铁被还原为铁,这两个反应都能生成B,则可能是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生成二氧化碳,B是二氧化碳,E是氧化物,可能是氧化铜,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C是氧化物,则A可能是碳,碳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F是氧化铁,碳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D是氧气,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详解】

由分析可知,D是氧气,化学式为:

O2;

变化②的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3CO+Fe2O3

2Fe+3CO2。

【点睛】

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结合物质间的反应,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结合框图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11.2H2O2

2H2O+O2↑看发生装置:

控制反应物液体的量,继而控制反应速度;或者看收集装置:

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ab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使用液固常温型发生装置制取氧气使用的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对比A和B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析A的优点;C装置可以用来收集气体,根据所收集气体的密度与空气比较,分析气体通入的方向。

【详解】

(1)A和B的发生装置都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制备气体,用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故答案为:

2H2O2

2H2O+O2↑;

(2)对比A和B装置,先看发生装置,A装置多的注射器能便于随时添加液体,控制反应速度;再看收集装置,A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纯度更高;故答案为:

看发生装置:

控制反应物液体的量,继而控制反应速度;或者看收集装置:

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

(3)C装置充满空气,即用排空法在瓶内收集气体,要思考所收集气体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大小,收集氧气时,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应向上排空气法,故从a端通入;收集氨气时,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应向下排空气法,故氨气从b端通入;故答案为:

a;b。

12.

(1)12g

(2)80%

(3)设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解得x=7.04g。

答: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7.04g。

【详解】

(1)根据图示可知,每加入10g的盐酸,就会消耗4g的碳酸钙固体。

根据图示可知,当加入40g稀盐酸时,稀盐酸和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

则第三次反应后,加入30g稀盐酸时,消耗了3×4g=12g。

故答案为:

12g;

(2)根据图示可知,加入了40g的稀盐酸后,稀盐酸和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则消耗了碳酸钙的质量为4×4g=16g,则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故答案为:

80%;

(3)见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