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浙科版生物的进化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1594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浙科版生物的进化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届浙科版生物的进化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届浙科版生物的进化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届浙科版生物的进化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届浙科版生物的进化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浙科版生物的进化单元测试.docx

《届浙科版生物的进化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浙科版生物的进化单元测试.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浙科版生物的进化单元测试.docx

届浙科版生物的进化单元测试

生物的进化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一个没有选择的非随机交配的种群中,基因频率保持不变

B.植物杂交育种过程中,基因频率保持不变

C.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大于女性

【答案】C

【解析】该种群中,虽然没有选择作用,但是非随机交配、突变、迁入和迁出等可以影响基因频率,使基因频率发生改变,A错误;植物杂交育种过程中,选择作用影响种群基因频率,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错误;基因型频率变化,基因频率不一定发生变化,C正确;色盲基因频率在男女群体中相同,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频率的变化

2.若“P→Q”表示P一定能推理得出Q,则下列选项符合这种关系的有

A.P表示遵循基因分离定律,Q表示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P表示生物发生了进化,Q表示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P表示某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Q表示该生物性状改变

D.P表示母亲是伴X隐性遗传病患者,Q表示子女患该病

【答案】B

【解析】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不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生物发生了进化,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发生了改变,B正确;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C错误;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母病子必病,但其女儿不一定患病,D错误。

3.下列各项中,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能做出科学解释的是

A.物种内生物多种多样B.物种内生物适应性

C.适者生存D.遗传变异的本质

【答案】D

【解析】生物生存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A正确;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B正确;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这就是适者生存,C正确;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还不具备遗传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因此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自然选择对遗传和变异如何起作用等问题不可能作出本质上的阐明,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达尔文所处时代的认知水平,明白其缺乏遗传的分子学基础,不能对遗传变异的本质做出科学的解释。

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D.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答案】C

【解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A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的原材料,B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误;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正确。

5.某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的个体占30%,aa基因型的个体占20%,则该植物的A基因的基因频率是

A.55%B.45%C.30%D.20%

【答案】A

【解析】某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的个体占30%,aa基因型的个体占20%,则Aa基因型的个体占50%,该植物的A基因的基因频率是30%+50%/2=55%。

【点睛】种群中某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的纯合子比例+1/2杂合子比例。

6.下列关于现在生物进化理论及其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

B.生殖隔离的产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C.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的重组,从而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答案】B

【解析】

现在生物进化理论,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分子(基因)水平,A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的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从而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C正确;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D正确。

7.关于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种的形成以存在地理隔离为前提条件

B.生物进化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过程

C.突变和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生物与生物之间共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

【答案】B

【解析】物种的形成以不一定需要经过漫长的地理隔离,A项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项正确;突变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项错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同种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化,D项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选C项,错因在于未能正确理解共同进化。

共同进化不仅包括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还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8.下列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选择材料

B.通过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取胜,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被淘汰,所以生物进化是以个体作为基本单位的

D.生物进化的过程是由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变化过程

【答案】C

【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选择材料,A正确;通过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正确;生物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C错误;生物进化的过程是由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变化过程D正确。

【考点定位】生物进化

9.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B.突变、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D.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生殖隔离

【答案】A

【解析】物种的形成大多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形成生殖隔离的,但有些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就形成了生殖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A错误。

突变、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正确。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为生物进化是定向的,所以种群基因频率也是定向改变,C正确。

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产生,D正确。

点睛: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产生。

1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新物种的形成

B.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地理隔离

C.自然选择能够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

【答案】C

【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

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但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B错误。

自然选择能够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

共同进化是生物与无机环境或者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化,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有关的3个误区

(1)把“突变”误认为就是基因突变:

“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是影响变异的因素,通过环境的选择将生物个体中产生的不定向的有利变异选择出来,不利变异遭到淘汰,如喷洒杀虫剂只是将抗药性强的个体选择出来,使整个种群抗药性增强,而不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

(3)把物种误认为种群:

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必须是同一物种。

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间存在地理隔离。

11.某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

若该种群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出现的频率以及A、a基因频率分别为()

A.55%、45%、45%、55%

B.55%、45%、55%、45%

C.42.5%、32.5%、45%、55%

D.42.5%、32.5%、55%、45%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a基因型个体占:

1-30%-20%=50%,该种群植物自交后,AA占30%+50%×1/4=42.5%,aa占20%+50%×1/4=32.5%,Aa占1-42.5%-32.5%=25%,a的基因频率为32.5%+1/2×25%=45%,则A的基因频率为1-45%=55%,故D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的能力。

12.马(2N=64)和驴(2N=62)杂交形成的骡子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

A.马和驴的染色体不能共存

B.染色体结构发生了变化

C.马和驴的遗传物质有本质区别

D.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马(2N=64)和驴(2N=62)杂交形成的骡子体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存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将会发生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所以不育,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殖隔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生殖隔离知识的要点的理解,具有思维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

A、表现型B、基因型C、不利基因D、肽链结构

【答案】A

【解析】基因型是指控制生物某种表现型的基因组成,是指该生物体DNA分子上的某段特定DNA片段中的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自然选择不能直接作用于DNA分子,只能作用于该段特定DNA分子所控制的某种特定的性状,即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换句话讲,自然选择作用于该基因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所执行的具体功能。

14.全球几个主要大陆的面积和哺乳动物种类数体现出一定的规律(如图)。

若将全球陆地合并,其总面积在图中横坐标轴箭头所指的位置。

根据规律可推导出,全球哺乳类的种类的理论期望值为甲;但实际值却为乙。

其合理解释是

A.地理隔离的效应B.人类的育种

C.外来种的引入D.环境负荷量呈指数增加

【答案】A

【解析】由于自然界地理环境的多种多样,由于地理隔离的效应,对生物进行了不同的自然选择,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物类型,全球陆地合并后总面积与分开时相比,地理隔离效应减小了,自然环境多样性减小了,故全球哺乳类的种类的理论期望值为甲;但实际值却小于实际值,为乙。

【考点定位】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5.蜂鸟心脏的跳动频率:

A.较鸵鸟心脏的跳动频率高    B.较鸵鸟心脏的跳动频率低

C.等于鸵鸟心脏的跳动频率  D.蜂鸟心脏跳动频率无法测定

【答案】A

【解析】蜂鸟由于个体小,新陈代谢速率比较快,血液循环快,所以心跳频率较高

16.进化上同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长臂猿B.黑猩猩C.大猩猩D.猩猩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有关内容。

亲缘关系的远近主要从DNA的碱基排列顺序的相似程度上体现出来,经测定黑猩猩与人类的碱基排列相似程度最高,所以黑猩猩同人的亲缘关系最近。

B正确。

故本题选B。

17.某生物种群中基因型AA的频率为10%,基因型aa的频率为60%,则基因a的频率为

A.36%B.50%

C.60%D.75%

【答案】D

【解析】种群中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隐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Aa=100%-60%-10%=30%,基因a的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1/2Aa的基因型频率=60%+1/2×30%=75%,基因a的频率=75%,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频率计算,对种群基因频率计算方法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18.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

B.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C.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

【答案】A

【解析】基因与性状不一定是一一对应关系,如果两对基因共同控制一对性状,则后代可能只有2种表现型,A错误;物种形成三个环境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生物发生进化,但生物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B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而非同源染色体间交换为染色体结构变异,C正确;显性性状为0.36,所以隐性性状为0.64,用A和a表示,即aa=0.64,所以a为0.8,A为0.2,杂合子Aa=2×0.8×0.2=0.32,D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重组及其意义;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基因频率的变化;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名师点睛】1、物种包括各个不同地域的同一物种的多个不同种群,范围较大,而种群是一定地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范围较小。

2、因地理隔离造成两个亚种,如东北虎和华南虎,应为同一个物种,仍能进行交配繁殖产生后代.但地理隔离不一定是高山、河流的阻隔,丙个池塘中的鲤鱼也存在地理隔离。

3、判断是否是同一物种,不能只看能否杂交,还要看杂交后代是否可育,如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马和驴等。

4、任何基因频率的改变,不沦其变化大小如何,都属于进化的范围,而新物种形成,则必须当基因频率的改变突破种的界限、形成生殖隔离后,方可成立,所以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而不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19.右图所示,某地生活着a1、a2、a3、a4不同的种群。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1、a2、a3、a4之间可能存在着生殖隔离

B.此地生物所含的全部基因构成基因库

C.a1、a2、a3、a4之间可能存在捕食关系

D.a1、a2、a3、a4之间可能存在生存斗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1、a2、a3、a4属于不同的种群,可能存在着生殖隔离,A正确;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所有基因的总和,B错误;不同的种群生活在同一区域,可能存在捕食关系,C正确;a1、a2、a3、a4生活在同一区域,通过生存斗争争夺生活资源,D正确。

考点:

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20.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B.基因频率的改变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基因频率的改变仅与可遗传的变异有关

D.长期地理隔离可使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发生显著差异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故A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故B错;引起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基因突变、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等,故C错;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使种群的基因库发生差异,故D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进化,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隔离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

环境改变只能对已经发生变异的生物进行选择,A项错误;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2.如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DNA相似度)。

DNA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下列相关论述合理的()

A.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

B.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人类与黑猩猩的DNA差异经历了约99万年的累积

D.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同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进化中变异的来源除了基因突变外还有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故A错误;地理隔离才是种群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故B错误;人类与黑猩猩碱基相关0.99%,而进化速率是1%/百万年,则算出来是99万年,故C正确;大猩猩与人类碱基相差1.1%,大猩猩与非洲猴碱基相差2.24%,可见,远近关系不相同,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3.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的是()

A.害虫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有少数个体存在抗药性变异

B.杀虫剂的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由于杀虫剂的选择作用使绝大多数的个体死亡

D.生存下来的害虫能将抗药性遗传给后代

【答案】B

【解析】若不看题干,选项中每一项都是正确的,A为过度繁殖和变异,B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C为适者生存,D为遗传和变异。

但B项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不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

2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的进化是有利的

B.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生物的进化

C.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生物的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生物的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生物的共同进化过程,形成了生物多样性。

【详解】

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共同进化的,因此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的进化是有利的,A正确;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B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而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形成生物的多样性,D正确。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而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选择的材料。

25.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自然选择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B.长期地理隔离一定会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

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D.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但不能反映可遗传变异的方向

【答案】D

【解析】【分析】由题意和选项所描述的内容可知,该题考查的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

【详解】基因突变、自然选择等都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生物的进化,生殖隔离的出现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A错误;自然选择过程中起选择作用的是特定的环境条件,地理隔离虽然阻碍了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但是,如果地理隔离导致的不同种群生活的环境条件相似,则长期地理隔离可能不会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B错误;细菌种群在接触青霉素之前就存在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C错误;可遗传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可见,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但不能反映可遗传变异的方向,D正确。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的认知、理解和掌握情况,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解决此类问题,除了需要学生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外,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把易疏忽或易错的内容进行纵横联系,即对教材中与某一知识有关的知识串起来并横向辐射,进行归纳。

26.某生物种群由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组成,基因A的频率为70%,则基因a的频率为

A.30%B.60%C.35%D.70%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已知某种生物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为70%,则基因a的频率为1﹣70%=30%.

故选:

A.

27.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种基因的频率相等时杂合体所占概率最大

B.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C.该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导致生物进化

D.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能会持续降低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等位基因A、a频率相等时,杂合体所占的概率最大,A正确;一般来说,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B正确;生物进行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错误;持续选择的条件下不利变异的基因的频率可以持续降低,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进化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28.下列关于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三倍体植物是不同于二倍体植物的一个新物种

B.基因重组不一定会引起子代与亲代的性状差异

C.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意味着产生了生殖隔离

D.观察分裂期的细胞,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答案】B

【解析】三倍体植物不能产生配子,不属于一个物种,A错误;基因重组不一定会引起子代与亲代的性状差异,B正确;生殖隔离指的是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不一定产生了生殖隔离,C错误;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看不见的,D错误。

【考点定位】生物的变异和生物进化

【名师点睛】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碱基排列顺序的改变,这种改变只限于基因内部。

而相对于整条染色体来说,基因只是其上的线性片段,因此,基因突变是不能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的,当然也没办法在有丝分裂中期通过染色体的形态进行判断。

29.科学家利用两箱果蝇做进化实验,实验中甲箱果蝇饲喂淀粉类食物,乙箱果蝇饲喂麦芽糖类食物,其他培养环境条件一致。

下表是对甲、乙两箱果蝇部分等位基因[A-a、T(T1、T2)-t、E-e]的显性基因频率统计的数据。

下列判断不准确的是

世代

甲箱

乙箱

果蝇数

A

T1

E

果蝇数

A

T2

E

第一代

20

100%

0

64%

20

100%

0

65%

第四代

350

89%

15%

64.8%

285

97%

8%

65.5%

第七代

500

67%

52%

62.2%

420

96%

66%

65.8%

第十代

560

61%

89%

60%

430

95%

93%

65%

A.甲、乙两箱果蝇基因库相比较,较小的是乙箱

B.选择甲、乙两箱果蝇起始状态应为生理状况一致,随机分配且数量相同

C.对甲、乙两箱果蝇各基因频率统计结果显示,变化最大的是A基因(或a基因)

D.第十代时,甲箱果蝇中Ee基因型的频率是48%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种群基因库大小取决于种群大小,表中数据表明甲种群比乙种群大,A正确;对照实验的设计应遵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