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阅读诗歌阅读理解题的解答 人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1313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9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阅读诗歌阅读理解题的解答 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阅读诗歌阅读理解题的解答 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阅读诗歌阅读理解题的解答 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阅读诗歌阅读理解题的解答 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阅读诗歌阅读理解题的解答 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阅读诗歌阅读理解题的解答 人教版.docx

《初中语文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阅读诗歌阅读理解题的解答 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阅读诗歌阅读理解题的解答 人教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阅读诗歌阅读理解题的解答 人教版.docx

初中语文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阅读诗歌阅读理解题的解答人教版

寿光·纪台第一初级中学·校本教材

诗歌阅读

 ———诗歌阅读理解题的解答

 

七年级语文(上)

崔永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3

25

26

1观沧海 ………………………………………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祝寄有感 ……………

3次北固山下 …………………………………

4天净沙·秋思 ………………………………

5江南逢李龟年 ………………………………

6峨眉山月歌 …………………………………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8夜上受降城闻敌 ……………………………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 ………………………………

附录:

■诗歌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

■古代诗词格律常识 …………………………

■古代诗词题材内容及常见主题 ……………

前言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化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可见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和古诗词的阅读欣赏能力,在当今中学语文学习中是极其重要的。

由于古诗词自身特定的特点,语言精练和谐、感情深沉丰富。

很多同学在遇到古诗词阅读时感到无从下手,只是停留在诗词表层字面上的理解,很难深刻领会内在的深层次的意思,从而无法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我的校本课程就是研究和探讨古诗词的阅读。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

 东汉末年涌现出众多充满激情、爽朗刚健的诗歌,后人把这类诗文风格称之为“建安风骨”。

建安12年(207),曹操北征乌桓得胜,意所昂扬,眼前是沧海壮丽景象,胸中是豪迈慷慨之情。

与许多写景抒情诗“情景分写”不同,《观沧海》的情是完全包含在景中,“水何”六名,描绘了大海风光,壮丽山河,更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到“日月”四句,作者写景和抒情进入了高潮,写大海吞吐宇宙之势,实则是表现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题型练习:

1写出下列诗句加点词语的意思;

A东临碣石:

来到,登临B水何澹澹:

多么

C山岛竦峙:

高高地耸立(高耸)D歌以咏志:

感情,情怀

2就表达方式而言,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其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观”,诗中是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阅读全诗,简要概括这首诗所写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景物特点:

气势恢宏,宏伟壮观。

思想感情:

自信乐观的博大胸襟和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4结合你对全诗的理解和对诗人的了解,说说诗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这四句诗中,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写法,驰骋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气势宏伟,波澜壮阔的大海景象,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一统天下、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5这首诗动静结合、寓情于景,请结合具体诗句略作阐述

“水何”动静相映,表现了大海辽阔无边的壮观景象,抒发了诗人来到海边时起伏荡漾的心境;“秋风”形象地写出了大海的开阔雄浑及其巨大无穷的力量,抒发了诗人统一天下的伟大抱负。

拓展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从《观沧海》中,找出与《浪淘沙》画线句呼应的句子。

2这两篇作品在诗歌意境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请略作分析。

无论写景还是抒情,都显得雄浑壮阔,都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怀和宏伟的抱负。

知识卡:

建安风骨

风骨本指人的精神风貌,在古代文艺评论里也指作品刚健质朴的风格。

建安风骨是对东汉末年建安时代曹操父子(操、丕、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诗歌作品明朗刚健风格的一个整体概括。

建安诗人中,曹操的对酒当歌、曹植的名都白马、王粲的登楼赋哀、陈琳的饮马长城……建安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以及对廓清天下的盼望,悲天悯人的情操配合建功立业的壮志,正是建安风骨的精髓。

曹操是“建安风骨”的杰出代表,他的诗作如《观沧海》《短歌行》等诗篇,“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对“慷慨任气”的建安风骨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考题选萃:

■(2013新疆乌鲁木齐)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A“水何”六句,诗人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地描绘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着力烘托山岛的高峻和草木的丰茂,使人感到海边景象的壮丽多姿。

B“日月”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从两个“若”字可看出,写是的虚景,即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

C这首诗通过描写沧海赞颂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表现了正处于事颠峰的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D诗人运用了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借景抒情等手法使意像瑰丽,意境开阔,全诗感情奔放,显出雄浑苍劲的诗风。

■(2011广西百色)

①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的写景的一个字是“观”,写景时,先写岛上的树林百草,次写海面上的秋风洪波,最后写天空中的日月星辰。

②简要分析“日月”四句的思想内容,指出其表现手法:

思想内容:

写出大海的广阔浩大,表达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想象夸张。

■(2010湖南岳阳)

①这首诗以“观”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一统天下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

②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2011云南昆明)请对本诗“日月”四句作简要赏析: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政治抱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赏析:

李白因王昌龄贬官,而写了这首抒发感寄以慰藉的诗。

诗篇以写景发端,落笔不凡。

百花凋零的暮春景象,蕴含着飘零之感:

杨花飘落无定之态,唤起诗人对友人漂泊远方的联想;杜鹃的啼鸣,触发宦游他乡人的苦楚。

“闻道”一句,直书其事,紧扣诗题。

一个“过”字,不仅写出龙标的荒远,更将诗人同情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凉的情感突现了出来。

第三句,突然转笔,出人意外,将“愁心”托明月寄给好友,带带去慰藉。

拟人化的手法,丰富奇妙的想象,真切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诗作想象奇绝,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显示了李白的艺术个性,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题型练习:

1王昌龄是在什么季节左适龙标的?

杨花和子规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暮春时节。

“杨花落”是暮春的景象;“子规啼”是暮春之声,这样渲染出一种悲伤的氛围。

2李白借明月表达了对朋友什么情感?

安慰和同情

3根据诗文内容,你能想到诗人有哪心“愁心”吗?

既有对朋友遭遇的深切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拓展

    惜纷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毛滂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

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

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注:

毛滂:

浙江衢州人,这首词是毛滂辞别病中的妻子,赴任途中所作。

1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如果用此句替代这首词中的“断魂分付潮回去”。

是否合适?

请根据词的内容作出分析。

不合适

“断魂分付潮回去”的感情更深切,“断魂”一词表达了妻子的担忧与牵挂,有生离之痛;而“我寄愁心与明月”更多的只是对友人同情和思念。

“潮”让人联想到词人思念如潮,显得凄凉悲切,而“明月”含有诗人对团圆的美好期待,与“断雨残云”的意境不符。

知识卡:

夜郎

诗中的“夜郎”是一个地名。

一种注释为:

古代少数民族国名,辖境在现在的贵州西部,其中“古代少数民族国名”当指成语“夜郎自大”中的古夜郎国。

另一种注释是:

古地名,在今湖南沅陵县。

从文中的“五溪”(现湖南武溪、巫溪等五部溪流的总称)、“龙标”(也是湖南的一个古地名)来看,诗人自然要寄愁心到朋友身边,王昌龄被贬到龙标任县尉,因此本诗中的夜郎当指湖南。

 

知识卡:

“随风”与“随君”皆可

第四句中“随风直到夜郎西”,在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及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名译》都写作“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两处异文因版本不同所致,不管用哪个字,都有根据。

《唐诗镜花》中这样解释“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心寄于月,月又随风,幻甚。

”若持“随君”说,这个“君”,当然是诗人的朋友王昌龄了。

 

考题选萃:

■(2012广西钦州)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题目中的“左迁”是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于是写了这首诗。

B首句写“杨花落尽”和“子规啼”点明时令,融情于景,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

C第二句中的“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实却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李白对友人的同情。

D后面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的忧愁、无奈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2013湖南长沙)从“我寄愁心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

诗人听说好友左迁龙标时的惆怅、不舍及同情关切之情。

■(2013湖北恩施)

①“杨花”与“子规”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为什么要写“杨花落”和“子规啼”?

象征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

点明特点的时令,渲染暮春环境。

②诗歌后两句语言凝炼,内涵丰富,你从中读出哪三层意思?

诗人只能把愁思托付给明月;诗人和朋友可以同时看到高照的明月;希望明月尽快带去诗人对朋友的问候。

■(2014广西柳州)①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了离别伤感的愁绪?

  杨花、子规、明月、风

②在“我寄愁心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及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角度1 拟人的修辞:

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

 角度2 想象:

把无情无知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去。

 角度3 情景交融(以景传情、借景抒情):

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主题:

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赏析:

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

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江春句:

还没到新年江南就有了春天的音讯。

归雁句:

古时传说雁能带信,这句的意思是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将家信带到故乡洛阳。

写作特点:

寓情于景,景中含理。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时序匆匆交替,这怎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

诗中“生”“入”用了拟人手法。

是人物一说理。

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题型练习:

1写出下列诗句加点词语的意思;

A次北固山下:

停宿,到,抵达B乡书何处达:

书信

2根据全诗内容,诗人写本诗的地点是北固山下,他的家乡是洛阳。

3“潮平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小景与大景相互映衬,其极强的画面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其中大景是指潮平两岸阔,小景是指风正一帆悬。

4“海上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提示了时序自然变迁,旧事物孕育新事物的生活哲理,这句诗表现出诗人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5这首诗词语的锤炼与运用极其精彩,请从本诗颌联、颈联中选择具体诗句试作阐述。

拓展王湾在冬去春来之际早发江上,看到春江景色开阔壮美。

下面这首诗也是早发江上,但季节不同,看到的景象自然也不同了。

螺川早发王猷定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

长江流远梦,短棹拨残星。

露湿鸥衣白,天光雁字青。

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释:

①螺川:

螺山,委婉如螺,在江西境内,南临赣江,风景秀丽。

②棹(zhào):

船桨。

③孤亭:

这里指螺川。

1诗中哪些自然景物表现了“螺川早发”的早?

月落、残星、露湿、天光

2“景中有情”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诗句作赏析。

通过写水天苍茫中间回望螺川好似一座孤亭,来表现诗人一种孤独的心境,表达了离开螺川时的伤感。

 

考题选萃:

■(2013海南)①此诗寓意深刻,语言凝练,生和入二字,将景物拟人化,使之富有生机并蕴含自然理趣。

②尾联“乡无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2013湖北襄阳)①颌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

“潮平:

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

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②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无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的理解。

 诗人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表达了思乡之情。

■(2013四川内江)请找出本诗前两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

潮平两岸阔

■(2015河南)①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

请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

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

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

或者是:

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2011山东滨州)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给“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开放性试题:

描绘中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特点。

  潮水上涨,江水涌起与两岸持平,江面更加宽阔,风势正顺,恰到好处地,一页白帆高高挂起,顺风而行。

名句赏析: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

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此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

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

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

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这首元散曲中出类拔萃的杰作,被誉为“秋思之祖”,元曲中的绝唱,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是什么样的景物触发了游子寂寞凄凉的思绪,以至于断肠呢,前三句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自然地分为三组,枯藤缠着老树,黄昏的天空中掠过点点寒鸦,昏鸦尚有老树可栖,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

小桥横跨在小心潺潺的流水之上,人家屋顶上依稀飘起袅袅炊烟。

幽静安闲的田园小景,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到家乡,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

在萧瑟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路路踽踽独行。

漂泊已久,马都瘦了,人何以堪?

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表现出了沧桑、困顿、落寞、孤苦,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

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

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

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

题型练习:

1马致远是元代寻剧作家关汉卿、散曲家,他和、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天净沙”是这首散曲的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2在白朴的《天净沙·秋》里也有“落日残霞、老树、寒鸦、村落、流水“等景物,但它似乎没有《天净沙·秋思》这样动人,说说你的看法。

天净沙·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秋思”和“秋”所写的景物相似,但二者意境不同,这些景物在马致远了笔下,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悲凉的画面,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气氛;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气氛下,一个长期漂白、疲惫孤独的游子出现在画面里,点明了主旨,增添了诗歌的凄凉气氛,也使诗歌更加动人。

拓展

    凭阑人·金陵道中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

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1这首小令描绘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沦落天涯、孤独愁苦(或倦于漂泊、羁族思乡;或落魄困顿的倦客游子)的形象

2任选一个角度(如语言、写法、构思等)对该作品进行赏析

语言:

①用语奇特,精练传神,以瘦状马,以倦绘鸟,言简意丰,以形传神;(②用马驮诗,愁由鸟呼,柳花添鬓华,运用拟人的手法,化无情为有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愁苦。

写法:

①衬托:

人物的落魄困顿、孤寞悲凉、乡思愁绪,都是通过马、鸟、柳花的描写来烘托出来的,含蓄蕴藉。

②白描:

小令语言不尚藻饰,质朴自然,却能将景物、人物形象表现的栩栩如生,鲜明突出,使意境典雅,动人心魄。

③寓情于景。

借对马鸟柳花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孤寂思乡的愁苦,

构思:

作者不写人羁旅漂泊,如何困顿,而是借马之瘦来表现;不写人对漂白的厌倦和内心的愁苦,而是借倦鸟呼愁来传达,曲折地写出了异地游子的悲情苦绪,情景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知识卡:

元曲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出了独有的特色,成为我国诗歌史上的继唐诗、宋词之后的又一座里程碑。

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和合称,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

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汉宫秋》《倩女离魂》《墙头马上》。

小令是元散曲中的一种,是单支的曲子。

元曲的名称由曲牌名和题目组成。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考题选萃:

■下列诗歌的品析中有误的一项是(B)

A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解释:

“小桥流水人家”营造的是一种幽静安的闲的气氛,令游子思念家乡,从而增添了凄凉与愁苦之情。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事物连接成一幅简洁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C)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首小令前三句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请选择其中任一句,用生动文字处理把该句表现的画面内容描述出来

第一句:

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无精打采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条上。

第二句:

纤巧别致的小桥,潺潺流水,旁边几户人家,安谧而温馨。

第三句:

荒凉的古道上,一匹消瘦憔悴的马载着疲倦不堪的异地游子,冒着凛冽的西风踯躅而行。

■这首小令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是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

天涯沦落人的凄苦、思乡之情。

寄情于景。

■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

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诗意:

当年在赋岐王的府第里经常看见你,也在崔九的家里多次听过你的歌声。

现在江南风景秀美,山青水秀,四处漂泊的我与你相逢在这落花的时节。

1.李龟年:

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

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2.岐王:

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3.寻常:

经常。

4.崔九:

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5.江南:

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6.落花时节:

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背景: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也就是杜甫去世的那一年。

江南这里是指湖南一带。

李龟年是,唐玄宗时著名的乐师,擅长唱歌。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湖南一带,和流落在此的乐师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的情景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主题:

本诗追忆了诗人和李龟年往昔的交往,慨叹历经丧乱后的重逢,寄寓了诗人无比深切的历史沧桑之感,诗人善于运用典型的情景抒写时代的变迁,使诗意含蓄,诗句概括力强,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今昔形成对比,大好的江南风景与“落花时节”的景象也形成对比。

全诗语言质朴凝炼,在今昔对比中表达出伤感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

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

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注:

开元时期为713年—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

杜甫初逢李龟年,是在“开口咏凤凰”的少年时期,正值所谓“开元全盛日”。

当时王公贵族普遍爱好文艺,杜甫即因才华早著而受到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延接,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

而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既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往往是特定时代的标志和象征。

在杜甫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他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

几十年之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

这时,遭受了八年动乱的唐王朝业已从繁荣昌盛的顶峰跌落下来,陷入重重矛盾之中;杜甫辗转漂泊到潭州,“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晚境极为凄凉;李龟年也流落江南,“每逢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明皇杂录》)。

这种会见,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