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精细化施工管理手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9128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18 大小:11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工程精细化施工管理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隧道工程精细化施工管理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隧道工程精细化施工管理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隧道工程精细化施工管理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隧道工程精细化施工管理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工程精细化施工管理手册.docx

《隧道工程精细化施工管理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工程精细化施工管理手册.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工程精细化施工管理手册.docx

隧道工程精细化施工管理手册

精细化施工管理手册

(隧道工程)

 

2019年5月

 

隧道工程

1、施工准备

1.1、技术资料准备

1.1.1在开工前,应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和现场核对,并熟悉设计文件内容,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请设计单位解决,并做好设计技术交底。

1.1.2完成试验室临时资质申报和材料的招标工作以及砼配合比的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及报批。

1.1.3承包人接桩后,应在28天内完成导线、水准点的复测和加密测量工作,并做好各桩点的保护措施直到工程竣工。

1.1.4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承包人在签订合同协议书后的一个月内完成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场地布置及临时工程的准备情况、主要施工人员、设备、机构设置、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材料及机械设备的上场供应计划、资金使用计划、单位、分部及分项工程划分、工区划分、主要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工艺及质量控制、安全、文明施工的各项保证体系和措施。

选择施工方法应根据地质条件,结合隧道长度、断面、结构类型、工期要求、施工技术力量、安全生产、机械设备、材料、劳动力组合等情况合理确定,并依此编制进度计划。

1.1.5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

承包人应按照《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规定,在工程开工前将本项目《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表》书面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作为工程内业资料编制的依据之一。

1.1.6总体开工报告

开工前应向监理工程师报批,主要内容包括:

施工机构、质检体系、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劳动力安排,材料、机械及检测仪器设备进场情况,水电供应,临时设施的修建,施工方案准备情况等。

1.1.7分部或分项工程开工报告

分部或分项工程开工前14天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开工报告,其内容包括:

施工地段与工程名称;现场负责人名单;施工组织和劳动力安排;材料供应、机械进场等情况;材料试验及质量检查手段;水电供应;临时工程的修建;施工方案进度计划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等。

1.2、作业条件准备

1.2.1弃渣场、自办料场、炸药库的设置

1)隧道施工前应详细调查,和业主及当地政府配合,选择出渣运输方便、距离短的场所作为弃渣场,场地容量应容纳隧道弃渣量。

不得占用其他工程场地和影响附近各种设施的安全;不得影响附近的农田水利设施,不占或少占农田;不得堵塞河道、沟谷,防止抬高水位和恶化水流条件。

2)当隧道开挖弃渣强度指标符合建材要求时,应建碎石场充分利用隧道弃渣。

加工碎石设备应采用带除尘装置的反击碎石机并有配套的联合重筛分设备,喷射砼用的小碎石应采用锤击式破碎机加工。

日产量在100M3以上时宜配置自动或半自动水冲洗设备,以提高碎石质量。

3)炸药库应选在远离人群居住,经公安部门批准,已办理相关手续,距离洞口不小于500m的地方。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及月循环进尺核定炸药库库容量。

雷管库和炸药库必须分开建造,两者间距不得少于30m,库房四周进行全封闭,且安设防雷击,防热及警报系统,其设施必须符合公安部民用火工品管理条例。

1.2.2材料的采备

1)隧道施工前应做好水泥、砂石料、钢筋(材)、外加剂、防水板、透水管等各项材料的招标定购工作,并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制定材料供应计划;特别是做好隧道前期施工支护所需材料的采备工作,如:

水泥、中(粗)砂、小碎石、速凝剂、钢纤维、钢筋等材料以及早强锚固药卷、钢拱架成品、半成品等。

2)材料采购应严格按材料招投标程序进行,选择供应能力强、质量合格、价格优惠的供应厂家。

3)材料进场前严格进行检查验收和取样送检,试验合格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场;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

1.2.3组织机械设备进场

1)隧道前期上场的机械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土石方施工设备:

包括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和自卸汽车等;

(2)隧道开挖及出渣运输设备:

凿岩机、台车(架)、装载机、大吨位自卸汽车等;

(3)隧道支护设备:

湿喷机、管棚钻机、注浆机等;

(4)混凝土施工设备:

砼搅拌机、配料机、砼运输车、捣固设备、衬砌台车(模板、拱架)等;

(5)钢筋(结构)加工设备:

钢筋调直机、切断机、弯曲机、电焊机等;

(6)风、水、电供应设备:

内燃空压机、电动空压机、水泵、(变频高压供水装置)、变压器、发电机等。

2)机械设备应本着性能优良、配套合理、工效高的原则配备,并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分阶段、分期组织上场,以满足施工需要。

1.2.4组织施工队伍进场

隧道施工的钻爆、运输、支护、模筑衬砌等作业均宜安排专业化队伍进行施工,施工前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技术水平等制定详细的劳动力计划,及时组织上场,以满足施工需要。

1.2.5材料样品及有关技术条件资料应列入建设档案备查。

1.3、施工测量

1.3.1隧道施工测量是隧道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隧道开挖按规定的精度正确贯通,使衬砌结构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单位必须重视控制点、基准点、水准点的交接和符合工作,通过三角网或精密导线网对各点进行校核,以确保隧道施工精度。

1)隧道洞口测量所必须的基准点数量

为了把隧道位置在现场标出,并由此确定其他结构物的精确位置,应设置洞口及辅助坑道口附近的基准点。

洞外控制测量应每个洞口附近测设不少于三个平面控制点和两个水准点。

除洞口附近基准点外,还必须设置隧道中心线,方向桩是中心线的基线,只要地形条件许可,应按尽可能长的间距设置方向桩。

2)洞口附近基准点精度

洞口和辅助的基准点应同时测量确定,精度应考虑隧道误差的容许值及洞内侧量精度和洞外、洞内测量误差分配而确定。

3)设置基准点测量方法的选择

选择测量方法除考虑精度要求外,还应根据地形条件、隧道规模、施工方法等选用适当的施工方法。

一般对于地形简单的短隧道采用中心线直接测量或导线测量,对于地形陡峭而隧道又长的情况采用三角测量,处于中间条件时,可混合采用上述各种测量方法,高程采用水准测量,即使利用国家水准点,也必须求出洞口的相对高差。

1.3.2隧道贯通误差测定及调整

公路隧道洞内两相向施工中线,在贯通上的极限误差规定见表1.3.1,控制测量精度以中误差衡量。

最大误差(极限误差)规定为中误差的2倍。

由测量误差引起在贯通上产生贯通误差的影响值,应不大于表1.3.1的规定。

贯通面上贯通误差影响值的分配表1.3.1

测量部位

横向中误差(mm)

高程中误差

两开挖洞口间长度(m)

<3000

3000~6000

洞外

45

55

25

洞内

60

80

25

全部隧道

75

100

35

注:

设有竖井的隧道,应视施工条件按误差分配原理另行计算各测量部位对贯通面上的横向误差,不适用本表的规定。

1)贯通误差的测定

(1)采用精密导线测量时,在贯通面附近定一临时点,由进侧的两方向同时测量该点的坐标,所得闭合差分别投影至贯通面及垂直的方向上,得出实际的横向和纵向贯通误差,再至镜于该临时点测求方位角贯通误差;

(2)采用中线法测量时,应由测量的相向两方向分别向贯通面延伸,并取一临时点,量出两点的横向和纵向距离,得出该隧道的实际贯通误差;

(3)水准路线由两端向洞内进行量测,分别测至贯通面附近的同一水准点上,所测的高程差值即为实际的高程贯通误差。

2)贯通误差调整

(1)采用折线法调整直线段隧道的中线;

(2)曲线段隧道,根据实际贯通误差,由曲线的两端向贯通面按比例调整中线;

(3)采用精密导线测量延伸中线时,贯通误差用坐标增量平差来调整;

(4)进行高程贯通误差调整时,贯通点附近的水准点高程,采用由进口分别引测的高程平均值作为调整后高程。

2、洞口、明洞与浅埋段工程

2.1、洞口工程

2.1.1施工条件

1)隧道进出口联测已完成,且贯通误差符合规范要求;测放出进洞控制桩,并保护良好;边、仰坡坡开挖边线、明暗洞交界里程等测量放样已按规范完成。

2)对洞口情况已进行了详细调查,如洞口的地形情况,有无不良地质或偏压;植被分布情况;征地拆迁情况,对地表沉降要求严的构筑物分布及结构特点;洞口及附近的地表水系对隧道施工的影响程度;洞口地表有无泉眼出露,地下水分布情况,对围岩的影响程度,洞口土体含水量、塑性指数等原始参数等。

3)洞口范围内的涵洞等相关工程施工情况满足隧道正常施工条件。

对不稳定的洞口边坡已进行处理。

4)洞顶截水沟已完成,并设置了必要的临时排水措施,永临结合,初步形成畅通的洞口排水系统。

5)洞顶沉降观测点、基点已布设完成,并取得第一组数据。

6)洞口开挖及进洞方案已报批,并有应急情况下的预案。

7)锚喷支护用材料已到位;劳力、机具已到位,具备施工条件。

2.1.2工序划分

本项工作内容包含以下工序:

洞顶截水沟开挖、砌筑;洞口其他排水工程;洞口土石方开挖;边仰坡及成洞面临时防护;洞口套拱、管棚棚架式体系等辅助进洞措施施工。

2.1.3施工程序

见图2.1、图2.2(以某隧道超前小导管辅助进洞措施为例)。

洞口套拱+超前小导管棚架式体系是洞口山体坡脚切方后保证坡脚稳定的重要措施。

当洞口地质很差且覆盖层很薄时,采用超前长管棚预支护,洞口设C25砼套拱,稳定坡脚并兼做管棚导向墙;当洞口围岩情况好时,洞口套拱等辅助措施可予取消。

 

图2.2洞口开挖施工程序图

图2.1隧道洞口超前小导管进洞施工方案

2.1.4施工要点

2.1.4.1洞口排水工程施工

1)洞顶截水沟是洞口排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防止表水渗入开挖面影响成洞面稳定。

施工时,除严格按规范施工,还须用粘土将洞口顶部地表的凹坑填平或喷砼填平,使其排水顺畅,并接入两侧路基边沟内,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

2)反坡施工洞口,施工期间洞口设渗水盲沟,并将两侧排水沟于洞口部位设浆砌片石隔墙和洞外隔离。

2.1.4.2洞口土石方开挖

1)隧道进洞坚持“零开挖”原则,杜绝对山体的大挖大刷,在确保隧道洞口安全前提下与周围环境自然、协调。

隧道设计时进出口应置于稳定的山坡上,尽量避免设在:

岩层松散、风化较为严重、滑坡、堆积体位置;岩层破碎、容易产生坍塌、落石位置;受洪水、泥石流威胁位置。

隧道进出口应避免与等高线小角度相交,尽量与等高线正交或大角度斜交,减少由于路线走向原因造成的进出口偏压。

2)隧道进洞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同时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对各个洞口进行现场核对,进一步优化洞口及洞门形式,避免生搬硬套设计文件,盲目进洞。

3)隧道进洞施工应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设置护拱、超前支护、不良地质加固等措施,原则上不能开挖仰坡,应保护坡面植被。

施工时应采取反压回填、半明半暗、棚洞、独头掘进、设置施工横通道等多种灵活、有效的措施,减少对原山体的破坏。

4)洞口处于陡岩下方的隧道,施工前应认真核查边仰坡稳定,评估隧道开挖对边仰坡稳定性的影响。

应采取措施对边仰坡加固、及时清理危石后,方可进行隧道施工。

5)洞口土石方施工宜避开降雨期。

洞口支挡工程应结合土石方开挖一并完成;洞门端墙处的土石方,应视地层稳定程度、洞口施工季节和隧道施工方法等选择施工时机和施工方法。

6)洞口土石方采用明挖法施工,自上而下分阶段、分层进行开挖。

第一阶段挖至设计临时成洞面,并视围岩情况,结合暗洞开挖方法,预留进洞台阶;第二阶段开挖其余部分,形成永久边仰坡。

7)土方部分直接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石方部分近边仰坡处预留光爆层,松动控制爆破,尔后再二次光面爆破成型,以减轻对洞口围岩的扰动,保证边坡平顺度。

8)当洞口可能出现地层滑坡、崩塌、偏压时,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9)开挖中对地层动态应进行监控量测,检查措施的可靠性。

2.1.4.3开挖面临时防护

由于洞口边仰坡开挖成型距洞门完成,永久防护到位间隔时间较长,结合当地气候特点,为防止表水渗入开挖面,保证此间洞口坡体的稳定性,采取锚喷网支护形式。

洞口土石方每级开挖完成,应随之及时进行防护。

1)喷锚加固

根据不同的加固目的,可选喷射混凝土和锚杆、钢筋网相组合法、单独使用锚杆或喷射混凝土法和预应力锚索稳定坡体法。

(1)锚喷加固应按坡面开挖顺序由上向下分层实施,一般为先锚后喷,或挂网后再喷;

(2)喷射混凝土前,应清除松动的和已经风化的岩石与浮土,最好将坡面整平。

(3)对于有地表水流经的地段,或有地下水出露处,要先设置排水设施或埋设排水管等进行引排后,方可喷射混凝土;对于软弱岩体或土体的坡面,如喷射混凝土封闭后会因水位升高、地下水压力增大而引起坡面失稳,则需事先埋入透水排水网管,并不得让混凝土堵塞管口;

(4)坡面锚固系统锚杆,一般要求垂直坡面安置,单还应根据坡体的结构面组合,并对其方向适当调整,尽量使锚杆加固岩石层面;

(5)局部锚固锚杆的设置要根据岩块滑落或坠落趋势确定锚固方向,根据岩块尺寸和滑落力确定锚杆长度及根数;

(6)钢筋网铺设与第一次喷射混凝土层密贴,并与锚杆连接牢靠,后续喷射混凝土层应覆盖钢筋网,不得使其外露。

2)砌石护面

(1)直接置于天然地基上的砌体基础,要及时排除基坑内渗透水,以防基础在砂浆初凝前遭水侵害;

(2)护面墙顶部应用土夯实,以免遭受边坡水冲刷和渗入墙内引起破坏;

(3)坡面如有地下水露头,应设泄水孔将地下水引出;

(4)砌体基础层或底层,应选用较大的石块,砌体应分层砌筑,所有层次的砌体都应使重面和石块天然地面平行,且砌筑上层时不得振动下层;

(5)浆砌的块、片石都须洗净、饱水后使用,其坐垫层也应干净、湿润,所有石块都应座在新拌的砂浆上,并在砂浆凝结前将石块就位固定;干砌的块片石每层应大致水平,但不得用小石块塞垫找平,并注意使座于下一层上的每块石块至少有三个分开的坚实支承点。

(6)浆砌片石的上下层石块应交错排列、竖缝不得重合,竖缝与横缝的平均厚度不大于25mm;浆砌块石的外层石块应丁石和顺石相间,每层竖缝应与邻层的竖缝错开至少80mm,并不能置于丁石的上方或下方,竖缝与横缝的宽度不超过30mm,背墙石应以外层石相同的方式砌筑,但要错缝、且丁石相互锁合;干砌石块的长边要垂直于斜坡表面,并错缝砌筑,表面砌缝的宽度不超过25mm;

(7)浆砌石块最好在砂浆凝结前将灰缝勾好,否则应在砂浆凝结前将灰缝刮深50mm,为以后勾缝做好准备,随后的勾缝应用净水浸湿砌缝,再填塞砂浆进行勾缝并注意养生;干砌面体所有前后的明缝均应用小石块填塞好,保证沿石块全长能有坚实的支承。

3)浆砌挡土墙

隧道洞口挡土墙是支承边仰坡土压力,防止土坡坍塌的构筑物。

浆砌片石和块石挡土墙的施工要求基本通于护面墙,此外还应注意:

(1)挡土墙地基为软弱土层,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对地基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或加宽挡土墙基础等;

(2)挡土墙基槽开挖应符合图纸要求,并采取适当的支撑,以保证施工安全和结构物施工尺寸正确。

开挖期间必须采取措施,避免沟槽内积水,以保持在干燥状态下施工。

(3)沟槽基地应修凿平整或做成台阶,使承重面与重力线垂直,并将基面上松渣、淤泥清除干净;对于易风化、易软化的岩石基层应缩短暴露时间,迅速用水泥浆封闭并及时施做基础。

2.1.4.4进洞辅助措施施工

根据洞口围岩条件,通常采用的进洞辅助措施有超前砂浆锚杆、超前小导管和超前长管棚三种形式,和钢架支护联合设置,形成棚架式支护体系,以利于安全进洞。

2.1.5施工工艺

2.1.5.1洞口土石方开挖

1)测量放样,洒白灰标示出开挖边线。

2)自上而下逐段、逐层开挖,严禁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

开挖完成后,检查坡面成型质量,随之进行临时防护施工。

3)土方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至弃渣场。

靠近边坡处预留30cm左右的保护层,人工清刷,及时夯实整平成型,防止超挖,保证边坡平顺度,坡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石质地层先采用松动控制爆破拉槽,再对边仰坡预留光爆层实施光面爆破。

施工应严格按批准的爆破设计组织施工,对布眼、装药参数重点控制,严禁违章超量装药;爆破后,应及时清除松动石块。

2.1.5.2临时防护(喷锚加固)

1)在边坡、仰坡进行喷射混凝土前,用高压风清理坡面,并按设计规定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做好其他各项准备工作。

2)在岩面上确定锚杆位置,控制钻孔方向进行钻孔,孔深和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钻孔完毕,应将孔内岩粉吹干净。

3)安装锚杆,同时在钻孔内灌注水泥砂浆及锚固剂或其他图纸规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材料。

4)埋设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铺设钢筋网,网眼的大小应符合图纸规定,钢筋网应与锚杆联结牢固,其与岩面的间隙宜为30mm,或按图纸规定。

5)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技术,分段、分片由下而上进行。

2.1.6施工自检

2.1.6.1洞口排水系统

1)洞顶截水沟结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砌体质量符合规范要求,排水顺畅,无堵塞、无淤积、无开裂、无漏水,且两侧已接入路基排水边沟中;

2)盲沟等临时排水工程能满足施工正常排水需要,完善排水系统。

2.1.6.2洞口土石方开挖

1)成型坡面外观平顺美观,无浮石、危石;

2)超挖符合规范要求,边、仰坡坡率不大于设计值;

3)石质地层边、仰坡成型光爆残眼率硬岩≥80%,中硬岩≥70%,软岩≥50%,且分布均匀;上下台阶开挖错台不得大于5cm。

2.1.6.3临时防护

1)喷锚加固

(1)锚杆布设均匀,材质、间距、长度均符合设计要求;锚固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抗拔力符合规范要求;

(2)钢筋网材质、结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靠;保护层厚度符合规范要求;

(3)喷射混凝土原材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强度评定合格,喷层厚度均匀且不小于设计值,喷层表面平顺美观。

2)坡面防护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

防护类型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容许值

检查频度要求

浆砌片石(块石)护面墙

砂浆强度

在合格标准内

试块强度

表面平整度

50mm(20mm)

每20m用2m直尺检查5处

顶面高程

±20mm(±15mm)

每20m用水准仪检查3点

垂直度(或坡度)

0.5%(0.3%)

每20m检查3处

断面尺寸

±50mm(±30mm)

每20m检查2处

外观鉴定

1、砌体直顺圆滑,表面平整清洁,砂浆饱满,无空洞现象;2、勾缝平顺,无脱落现象。

 

干砌片石护面墙

表面平整度

50mm

每20m用2m直尺检查5处

外形尺寸

±100mm

每20m或自然段,长、宽各检查3处

厚度

±50mm

每20m检查2处

外观鉴定

1、砌体应顺适,表面平整美观;2、石块嵌挤紧密,不松动。

浆砌片石挡土墙

砂浆强度

在合格标准内

试块强度

平面位置

50mm

每200m检查3处

顶面棱顺直度

30mm

每20m用线拉量3处

垂直度(或坡度)

0.5%

每20m检查3处

顶面高程

±20mm

每20m用2m直尺检查3处

断面尺寸

不小于设计值

每20m检查2处

外观鉴定

1、墙直、弯顺、砌筑面平整;2、砌体无空洞、勾缝平顺、无脱落现象;3、泄水孔坡度向外、无堵水现象;4、沉降、伸缩缝整齐竖直、上下贯通

2.1.6.4.进洞辅助措施

1)超前支护所用钢筋、钢管等材质,环向间距、纵向搭接长度、方向等布设参数,以及锚固所用材料均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钢架的材质、结构型式及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榀间距、垂直度、扭曲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底脚浮渣必须清除干净,并予留支撑沉落量,以防侵入净空。

2.2、明洞及洞门

2.2.1施工条件

1)中线、水平基点布设位置及精度满足施工需要。

2)监控量测仪器齐备,测点布置合理,信息反馈准确及时。

3)土石方开挖机械、砼生产浇筑机械、衬砌模板拱架以及洞门施工所需的提升设备、小型土石方压实机械等机械设备性能良好,满足施工需要。

4)钢筋拱圈砼用的水泥、砂、碎石、钢筋以及洞门砌筑所用(片)块石、料石等各项原材料质量应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并根据施工进展情况及时到位。

5)劳力组织合理,对圬工工程等主要项目安排专业化班组进行施工。

6)风、水、电、道路等作业条件满足施工需要。

2.2.2工序安排

1)洞口明洞与洞门施工应根据洞口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及设计文件,将其和洞口排水、洞口土石方开挖以及暗洞浅埋段等各项有关工程通盘考虑,妥善安排,尽快完成,为隧道洞身施工创造条件。

2)明洞与洞门工程应在雨季前施工完成。

3)明洞开挖前应做好截排水系统;明洞开挖过程中,应做好坡体稳定监测,宜随挖随护,防止雨水下渗影响开挖面稳定。

4)明洞施工应注意和暗洞衔接良好,洞口明洞还应和洞门拱圈衔接良好。

(1)在仰坡地质较好的情况下,宜先进暗洞、再由内向外施工明洞。

(2)在仰坡易坍塌的情况下,应先做明洞直抵坡脚。

当明洞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时,可按设计要求明洞衬砌外设置小段砼套拱,结合管棚支护稳定坡脚,以利于保证下步明洞施工质量。

5)洞门和隧道洞身等部位的施工先后安排以既要早出形象,保证洞口安全,还要尽量减少和隧道洞身施工间的相互干扰为原则。

一般情况下,洞门施工宜在隧道浅埋段衬砌完成后及时进行施工。

2.2.3施工要求

1)明洞施工

(1)明洞边墙基础施作前必须核对地基承载力是否与设计相符;

(2)明洞基础应设置在稳固地基上,遇到地下水须将水引离边墙基础;松软基地可用桩基或加固地层等方法处理;半路堑单压式明洞的外墙岩石基础应埋置在风化层以下25cm,若有裂隙不易清除,可采取压浆加固处理;对于偏压和单压明洞墙基尚应考虑其抗滑力;位于陡坡坚硬完整岩石的明洞外墙基础,可将岩石切割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50cm;

(3)明洞基础施工顺序:

先难后易,先做外侧边墙,后做内侧边墙,对于凹形地段或外墙深基部分要先开挖、修筑最低凹处,逐步向两端进行;

(4)挖孔桩作基础时,应分区跳槽开挖井孔。

(5)基础混凝土灌注前必须排除基坑内积水,认真验槽,并对基底进行固化处理。

边墙基础应采用与边墙同级混凝土一次浇筑而成。

超挖部分采用同级砼回填。

(6)明洞拱圈施工应采用整体钢模衬砌台车一次浇筑成型,施工中的钢筋加工、接头、焊接和安装以及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浇筑、养护、拆模和检查等作业均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7)明洞衬砌完成后,拱墙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25%时,及时按设计规范要求施作防水层及拱脚纵向排水管、环向盲沟,防水板应向隧道内延伸不小于0.5m,并与暗洞防水板连接良好。

在防水层铺设前,必须将拱墙背的灰尘污垢和积水处理干净,用砂浆抹平,不得有钢筋头外露,铺设时气温不得低于5℃,雨雪天不宜施工,夏季最好在夜间进行。

沥青或沥青砂胶铺设的温度应在160℃左右,先铺在拱正中然后向两侧抹平。

沥青防水层每层厚度为2mm、沥青胶砂每层厚约2cm。

沥青麻布或油毡应从两侧拱脚自下而上向拱顶方向铺设,并在先涂一层2mm厚的热沥青后,立即黏贴,每次铺设面积不宜大于0.5㎡,以免沥青冷却黏贴不紧;麻布或油毛毡的接头应彼此搭接10cm,各层接头错开其宽度的1/3。

铺好的防水层下面不得留有气泡鼓包,最后一层防水层铺好冷却后方可施作保护层和填土。

(8)拱圈砼达到设计强度75%、拱墙背防水层施作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拱背土石方回填。

墙后排水设施应在回填时同时施工,并保证能使渗漏水排出。

墙背石质地层超挖较小时,应用与边墙相同的材料整体砌筑,超挖较大时,可用浆砌片石回填,对于墙后回填数量较大时,按设计要求施工;拱部回填土与边坡接触处,应挖成不小于0.5m的台阶,并用粗糙透水材料填塞,增加摩擦力以保持稳定,拱脚如设有纵向盲沟应在回填前做好,拱部回填应对称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0.3m,其两侧回填的土面高差不得大于0.5m。

回填至拱顶齐平后,应立即分层满铺填筑至要求高度,压实度不得小于90%。

(9)使用机械回填时,拱圈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且须先人工回填至拱顶以上1.0m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