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历史总复习押题卷侵略与反抗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8266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历史总复习押题卷侵略与反抗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中考历史总复习押题卷侵略与反抗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中考历史总复习押题卷侵略与反抗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中考历史总复习押题卷侵略与反抗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中考历史总复习押题卷侵略与反抗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历史总复习押题卷侵略与反抗含答案解析.docx

《最新中考历史总复习押题卷侵略与反抗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历史总复习押题卷侵略与反抗含答案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中考历史总复习押题卷侵略与反抗含答案解析.docx

最新中考历史总复习押题卷侵略与反抗含答案解析

最新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押题卷---侵略与反抗

一、选择题

1.“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1842年的中英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华民族的权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

学生要掌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过程和影响,掌握《南京条约》的内容。

2.如果把“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收复新疆”“甲午风云”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主题的是(   )

A. 侵略与反抗             

B. 近代化的探索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 解放战争的胜利

【答案】A

【解析】【分析】“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列强的侵略,“收复新疆”反映了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表现出的反抗精神。

因此题干中的四个事件反映的主题是“侵略与反抗”。

A项侵略与反抗和“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收复新疆”“甲午风云”有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下列哪座城市与以下的描述最吻合(   )

①近代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③在此发表《中美联合公报》,见证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20世纪90年代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A. 上海                                     B. 南京                                     C. 广州                                     D. 厦门

【答案】A

【解析】【分析】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偿英国2100万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所以①近代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包括上海;②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

所以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上海;③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见证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④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开放上海、宁波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所以上海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所以上海与这些描述最吻合。

故选A。

【点评】本题以“哪座城市与以下的描述最吻合”为切入点,考查鸦片战争、中国共产党成立、中美建交等知识点。

4.下面是1895年美国《PUCK》杂志上刊登的一幅漫画。

漫画中一只全副武装、手拿军刀的日本鸡破中日战争的蛋壳而出,脚下踩着清政府的龙旗。

此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使(   )

A. 中国地主阶级开始近代化的探索                         

B.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 中国结束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                         

D. 列强对中国殖民掠夺进一步升级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时间和漫画内容可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甲午战争的内容。

5.《马关条约》第六款中规定: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   )

A. 开设工厂                         

B. 割占土地                         

C. 增辟通商口岸                         

D. 获得赔款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可知日本获得的权益是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

6.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并正确认识其影响,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

下列对相关历史事件的影响,认识正确的是(   )

A. 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          

B.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C. 《辛丑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D.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A

【解析】【分析】A项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说法错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因此不符合题意;

C项《辛丑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说法错误,《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因此不符合题意;

D项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说法错误,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识记能力。

7.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北边的是(   )

A. 厦门                                     B. 福州                                     C. 上海                                     D. 广州

【答案】C

【解析】【分析】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内容是: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位置位于最北边的是上海。

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的识记。

8.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

“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

”材料叙述的事件是(   )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武昌起义                           

D. 北伐战争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林则徐”“在粤销毁”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1839年6月,林则徐亲自主持,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英国等国鸦片贩子被迫交出的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A项虎门销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虎门销烟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9.阅读下图。

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俄签订《瑷珲条约》                                       

B.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C.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D. 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鸦片战争中,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最后一项内容,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对中国危害最大,是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

C项符合题意;

图表中变化的时间是1843年,结合所学,1958年中俄签订《瑷珲条约》,A项不合题意;

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B项不合题意;

1901年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理解题干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学生还要掌握《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和影响。

10.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

学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单元,小华归纳了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

A.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

C. 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答案】B

【解析】【分析】《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使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不存在因果关系。

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因果关系错误为切入点,考查《马关条约》。

11.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

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

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分析】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这是香港问题形成的开始;《瑷珲条约》和《辛丑条约》没有涉及香港问题的内容;《北京条约》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这是香港丧失的第二步,与题意不符。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南京条约》相关知识。

12.一个曾在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说,上海“已经变成了无法无天的外国人们的一个真正黄金国……其中许多人都是属于这样一种类型的:

只要有利可图,那么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顾忌,就是行凶杀人,也在所不惜。

”这一情形开始于(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的“在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和“只要有利可图,那么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顾忌,就是行凶杀人,也在所不惜。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因此,在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最早出现在鸦片战争后。

故A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发生在鸦片战争后,鸦片战争之后出现了题干的情形。

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

学生要掌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过程和影响,掌握《南京条约》的内容。

13.“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这是19世纪末一位民族英雄的豪言壮语。

这位民族英雄是(   )

A. 林则徐                                

B. 关天培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答案】D

【解析】【分析】“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是邓世昌的话语。

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邓世昌。

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14.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

他这么说是因为(   )

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

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

D.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由此判断这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经成为了“洋人的朝廷”,成为了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是在1895年;选项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是在1919年巴黎和会后;选项D义和团在1900年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

因此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所以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有关知识。

学生还要掌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间、《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危害。

15.1856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对中国直接发动武装侵略的是(   )

A. 英俄联军                           

B. 英美联军                           

C. 英法联军                           

D. 美法联军

【答案】C

【解析】【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开始于1856年,结束于1860年。

英法联军在1860年闯入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野蛮抢劫和破坏后又放火烧毁它。

C符合题意,故C选项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

16.1931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华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极大痛苦。

回顾这场战争,我们应铭记的历史经验教训是(   )

①日本令人发指的侵略屠杀启迪国人牢记国耻振兴中华

②国共合作抗战成功证明民族团结是民族独立于振兴的根本保障

③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提示当今须加强国际合作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④美化侵华战争史告诫世人要警惕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势力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场反对外敌入侵、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争取世界和平的正义战争;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则是一场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非正义战争,也是反和平、反人类的战争。

日本在中国近代曾发动两次侵华战争,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日本曾接连发生右翼势力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和内阁成员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事件,中国政府应该高度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抬头,同时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告诫日本珍爱和平,正确面对历史,才能走向未来。

“回顾”的是日本的侵华史“美化”的是现代发生的事。

故美化侵华战争史告诫世人要警惕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势力对世界和平的威胁,是错误的。

所以我们坚决抵制日本政客美化侵华战争史,防止助长右翼势力的嚣张气焰,警惕军国主义的“幽灵”死灰复燃。

①②③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侵华战争的评价。

17.他是虎门销烟的英雄、八闽人民的骄傲。

“他”是(   )

A. 林则徐                                 

B. 左宗棠                                 

C. 康有为                                 

D. 严复

【答案】A

【解析】【分析】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

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故选A。

【点评】本题以“他是虎门销烟的英雄”为切入点,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知识点。

18.19世纪末,日本通过发动侵华战争,获取巨额赔款和在华设厂特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日本获得赔偿2亿两白银。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

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19.(2017•青岛)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

“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

”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

③爆发于1856年        ④美俄两国为帮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分析】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所以①叙述错误;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挑起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所以②叙述错误;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没有直接参战,但充当了帮凶的角色,所以③④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知识。

20.太平天国在这里留下印记,中华民国的历史从这里开始,日军的暴行在这里警钟长鸣。

“这里”是指(   )

A. 武汉                                     B. 上海                                     C. 沈阳                                     D. 南京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的都城在南京;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在随后的六周内,屠杀中国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达30万人以上。

所以题干中的“这里”指的是南京。

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发生在南京的重大史实。

二、材料分析题

21.近代中国人民为摆脱外来侵略,进行了教国教民的不懈探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历史学家马士说: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了。

——摘自XX文库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历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又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摘自人民网

材料三 20世纪初,上海的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地址学校开设的修身课《女诚》或《列女传》等女学教材。

他们常常聚在一起,为包办婚姻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回礼教,争取婚姻自由……为此,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国展开了……到1919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爱国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思想解放之风进一步在全国传播开来,把先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向更深层次。

——摘编自1919年上海《良友》杂志和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1)材料一中马士所说的“战争果然就到了”是指什么战争?

这场战争发动者的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什么?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为了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3)材料二中所说的20世纪初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指什么?

怎样看待材料三中上海女学生的言行?

据材料三说明五四运动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答案】

(1)鸦片战争。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2)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创建黄埔军校。

(3)新文化运动;社会风俗方面的变化;五四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了”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因为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过了鸦片战争.主要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所以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为了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采取的重大举措是创建黄埔军校。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材料三中上海女学生的言行表明社会风俗方面发生的变化;五四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适中。

22.【捍卫主权:

充满坎坷的抗争之路】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取的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等合理要求,但被英、法、美等列强无理拒绝,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45年9月,毛泽东为重庆《新华日报》题词:

“庆祝抗战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1)近代中国主权的丧失始于哪一条约的签订?

(2)根据材料一判断,哪一事件的发生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说出该事件期间中国人民为捍卫主权喊出的口号。

(3)抗战开始于哪一年?

结合抗战胜利的意义,说明材料二中“中华民族解放”的含义。

(4)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洗刷了百年国耻。

香港回归祖国体现了哪一伟大构想?

【答案】

(1)《南京条约》。

(2)五四运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1937年;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