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优秀教案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7952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爬天都峰》优秀教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爬天都峰》优秀教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爬天都峰》优秀教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爬天都峰》优秀教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爬天都峰》优秀教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爬天都峰》优秀教案3.docx

《《爬天都峰》优秀教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爬天都峰》优秀教案3.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爬天都峰》优秀教案3.docx

《爬天都峰》优秀教案3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爬天都峰人教(部编版)

17爬天都峰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相”。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写作顺序。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道理。

养成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写作顺序。

2.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道理,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天都峰的图片,教师对天都峰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

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

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由此引出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板书课题。

(引导读准多音字“都”)

二、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朗读的过程中注意字音,自学生字词,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教师对较难的词语如奋力、居然、汲取等进行讲解。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完后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主要讲了“我”和爸爸去黄山爬天都峰的经历。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篇课文的?

事情发展的顺序。

(爬山之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

三、深入研读

具体赏析文中语句:

1.学习第1、2自然段,感受天都峰的“高”和“陡”。

(1)课文介绍了在什么时间、爸爸带“我”去干什么?

(2)理解“爬”。

作者为什么用“爬”而不用“登”字?

(因为天都峰又高又陡,用“爬”字更能准确地反映出登山时手脚并用的那种费力、艰难的情境。

2.学习课文第3~5自然段。

(1)画出老爷爷和“我”的对话。

课件出示对话: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思考:

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

他们互相怀疑了吗?

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学习课文6、7自然段,提问:

“我”是怎么爬天都峰的?

画出与动作相关的词句。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4.学习课文第8、9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他们的对话中都有一个什

么词?

这“勇气”体现在哪里?

明确:

体现在他们都敢爬天都峰。

如果没有勇气,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

(2)你从他们的话中体会出了什么?

明确:

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5.学习课文第10自然段。

(1)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明确:

因为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但是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2)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出了什么?

明确: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的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

四、拓展提高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中不同人物的语气,也可以加上表演。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天都峰的“高”和“陡”这两个特点,让学生找出相应句子,从而理解爬天都峰的艰难和不易。

接着以爬山的前后为线索,找出爬山前“我”的所思所想、爬山中“我”和老爷爷艰难攀登、爬山后“我们”喜悦心情的有关词句,引导学生进行理解体会。

在理解中,我紧紧抓住“我”和老爷爷爬山时的动词,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爬山的艰难。

又从“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来体会“我”和老爷爷能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精神,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爬天都峰|人教(部编版)(含评测练习无答案)

《爬天都峰》

【教材分析】

《爬天都峰》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学生敢于通过“抓关键词句和标点符号”后说出自己的理解及感受,并学以致用,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2.学习借助课题和文章重点句段,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段,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文章的道理。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爬天都峰》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由关键句子知内容。

我们的生活像七彩的图画:

在民族小学,我们感受到课上(书声琅琅),课间(欢声笑语)。

《金色的草地》,我们感受到吹蒲公英的(其乐融融),可爱草地的(变化多端)。

这节课,我们继续去感受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学生相机读4个四字词语。

1.指生读课题,从课题看,这篇课文是写人的还是写事的?

【出示:

第一自然段】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我们来读第一自然段。

2.从这个句子里,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相机小结:

这是爬天都峰的时间【出示:

时间】

这是爬天都峰的地点,天都峰在黄山。

【出示:

地点】

这介绍了爬天都峰的人物。

【出示:

人物】

3.作者用短短的一句话,就把时间,人物,地点,【出示:

事件】事件写得清清楚楚,一起读。

谁再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你们看,抓住课文的关键句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课文写的什么事了。

这真是一个读书的好方法,一个小绝招呀!

【板书:

绝招】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提炼句子中的关键信息,从而能准确说出课文写的什么事,对课文有个大概的了解。

5.第一自然段是这件事的起因,【PPT:

起因】接下来写的是什么?

请同学读2-7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出示:

生字词】开火车检查词语,多音字组词,师生交流2-7段写了什么。

【PPT:

经过】

【PPT:

结果】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个意思?

6.作者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的,重点写了哪个部分?

我们就和小作者一起来体验爬天都峰的经过。

【设计意图:

在对课文内容有大概的了解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逐一对课文每个自然段进行内容感知,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并总结“起因、经过、结果”三要素,这样学生对整篇课文的具体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并了解到了课文重点写的是经过部分。

二、体会天都峰之险。

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

天都峰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峰?

1.交流:

你从哪里读出天都峰的高?

教师相机板画。

【出示: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怎么读出天都峰的高?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小绝招,试读)

(1)教师指导朗读:

【出示:

啊,哩,!

变色】这里有啊、哩两个语气词,还有感叹号,它们写出了什么?

你能抓住它们读出小作者的惊叹吗?

自己试试。

(指名读、教师范读、指名读)

(2)这么高的天都峰,你爬得上去吗?

【出示:

我爬得上去吗?

】问问你自己。

(3)读出高: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一下子惊住了:

(指生读)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我爬的上去吗?

仰望天都峰直插云霄,我的内心犹豫了:

(指生读)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我爬得上去吗?

看着陡峭的山峰,我还真的有点担心:

(指生读)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我爬得上去吗?

(4)刚才我们在学的过程中,运用了一个小绝招,读出了天都峰的高,这个小绝招就是抓住关键词句和标点符号读懂课文。

【PPT:

抓住关键词句和标点符号读懂课文】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找表现天都峰高的语句,指导“怎么读出天都峰的高”,教给学生“抓关键词和标点符号读出高”的方法,并适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文本读出不同的味道,表现学生的个性化理解,相机出示读书方法的小绝招有利于学生总结读书方法,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感受天都峰之陡:

你又从哪里读出了天都峰的陡呢?

(1)【出示:

再看看…人发颤!

】(指PPT)继续用刚才的小绝招来读这句话,你想抓住哪个关键词和标点符号读出天都峰的陡?

(2)笔陡是什么意思?

给大家演示一下。

【出示:

笔陡石级图片】站在笔陡的石级上,你的心里在想什么?

(指生读)

(3)挂,可以换成什么字?

(教师板画)铁链似乎从天上挂下来的,攀着这样的铁链,你有什么感受?

(指生读)

【设计意图:

运用“抓关键词句和标点符号读懂课文”的方法,让学生小试牛刀,此时是一个教师半扶半放的教学状态,让学生对方法有充分运用的期待,理解、读好文本。

3.整体感受,再读“又高又陡”。

(1)欣赏图片理解:

天都峰的“高和陡”真是名不虚传。

【出示:

配音介绍天都峰、天都峰的图片】

(2)拓展诗句理解:

【出示:

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这句诗什么意思?

(3)【出示:

第二自然段】齐读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

把天都峰的高和陡分别读好之后,教师拓展了天都峰又高又陡的真实图片,加深学生对第二自然段天都峰整体印象的理解,再出示诗句,加强这种理解,并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有感有法,学生的朗读会比较成功。

三、体会爬天都峰之难。

1.设置情境,引出对话:

天都峰真是高如上青天,陡似挂铁链,此时,我的内心充满了犹豫和害怕。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是谁?

一位怎样的老爷爷?

猜一猜,他可能多大年龄了?

这位老爷爷是来干什么的?

是真的吗?

这么大年龄?

爬又高又陡又险的天都峰?

于是,这位小姑娘和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有了这样的对话:

(指生师生读)

【出示: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也”变红】

2.指导朗读,体会含义:

发现了吗?

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字?

(指生1):

我来问问女生,小姑娘,你为什么这么问呢?

(读出你的怀疑)

(指生2):

站在你面前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你心里在想什么?

(带着感受再读)

(指生3):

我来问问男生,老爷爷,您为什么这么问呢?

(读出你的惊讶)

(指生4):

这么一个小丫头竟然也来爬天都峰?

你心里在想什么?

(带着你的感受再读)

小结:

一个也字,问出了彼此的惊讶,其实是对双方表示敬佩,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板书:

不怕困难)

【设计意图:

抓住对话,让学生揣摩对话背后的人物心理,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深层次的人物想法,并读好对话,感受这一老一小的勇气可嘉。

3.这一老一小是怎么爬天都峰的呢?

继续用这个小绝招,【出示:

出示第六、七段】自己读读6-7自然段,用笔画出关键词和标点符号。

师生交流:

你划了哪些词和标点符号?

——奋力。

可以换成什么词?

用怎样的力量?

这样写,写出了什么?

——攀着。

怎么叫攀着?

【出示:

攀字的演变】学生根据字形猜意义。

这样写,写出了什么?

——手脚并用:

手脚怎么用?

这样写,写出了什么?

——省略号:

想一想,可能省略了什么?

拓展想象:

爬呀爬,【出示:

爬到最陡处,小姑娘吓得脸色都变了,老爷爷对她说:

“___”】指生想象填空,女生读第六段。

爬呀爬,【出示:

老爷爷累得气喘吁吁,小姑娘对老爷爷说:

“_____”】指生想象填空,男生读第七段。

又高又陡的天都峰被我们踩在脚下了,此时小姑娘和老爷爷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小结:

是呀,这真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只要坚持不懈,所有的困难都会被我们踩在脚下了!

(板书:

坚持不懈)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自己画出关键词和标点符号,初步感知爬山之难。

再通过师生交流、拓展想象的方式,教师给学生总结提升,加强学生对爬山之难的理解,感受爬山人坚持不懈的精神。

4.抓住登顶后的对话,揭示文章的含义。

【出示:

第二次对话】站在峰顶的这一老一小又有了这样的对话:

(指生读)

老爷爷为什么要感谢小姑娘?

教师总结:

对,老爷爷从小姑娘身上汲取了勇气。

小姑娘为什么要感谢老爷爷?

教师总结:

对,小姑娘从老爷爷身上也汲取了不怕困难的决心,这就是互相汲取力量。

【板书:

汲取力量】

爸爸听了,笑着说:

【出示:

爸爸的话】学生齐读。

爸爸的话,你听明白了吗?

继续引导:

“我们”沿着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许多游人。

有的人望着险峻的天都峰退缩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犹豫不前……此时此刻,你会说什么?

【设计意图:

抓住登顶后的对话,让学生揣摩人物的心里,从而揭示课文“要学会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深刻道理,并谈谈学生自己对学了这篇课文后,给自己带来了哪些收获。

四.总结学法,迁移运用。

1.你们不但懂得了文章中“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的道理,还学会了一种读书的小绝招,这就是——“抓住关键词句和标点符号读懂课文”。

带着这样的收获,我们来到村头大树下,看看几个小伙伴的绝招又是什么?

2.【出示:

《绝招》课题】这篇课文是写人的还是写事的?

你能找出关键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出示:

村东头,大树下,几个孩子在比绝招。

】一起读一读,读清楚地点、人物、事件。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3.“比绝招”的经过是本文描写的重点。

【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说一说课文写了哪几个孩子比绝招?

比了几次?

每一次比的绝招是什么?

请你们默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说一说课文围绕比绝招,写了哪几个孩子比绝招?

比了几次?

每一次比的绝招是什么?

(1)自主读书、思考。

(2)教师检查生字词。

(3)交流读书收获。

【设计意图:

由学习收获导入第二篇课文的学习,通过找《绝招》的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初步了解第二篇课文写的什么事。

再通过教师检查的方式落实好本课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最后,“比绝招”的3个问题,引导学生梳理第二篇课文的具体内容。

五.感受小柱子的“绝”。

三个小伙伴,谁的绝招最“绝”?

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他的这个绝招?

【出示:

9-11自然段】继续用这个小绝招,默读9-11自然段,说说小柱子的绝招“绝”在哪里?

1.自主读书,思考。

2。

师生交流:

文中有一个词最能体现绝招的绝和小柱子的自信,你们发现了吗?

(1)学生体验什么是“脱口而出”,体验两位数口算的难。

【出示:

“99乘以,嗯—76!

”“得7524!

”】指生分角色朗读。

出题人犹犹豫豫,答题人却又对又快,难怪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绝招,太绝了!

(2)还有哪个词句让你感受到小柱子绝招的绝?

(生读三胖演算等词句)

三胖需要演算,而小柱子却是---脱口而出,咱们一起夸夸他:

“绝招,太绝了!

【设计意图:

学生运用“抓关键词句和标点符号读懂课文”这一读书方法,找出相关的词句,再通过体验“脱口而出”、体验“两位数口算的难”、体验“三胖需要演算”的正面及侧面描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小柱子绝招的“绝”。

六.感受小柱子的勤学苦练。

1.老师有一个疑问:

小柱子的口算又快又对,他的绝招是怎么来的?

——练出来的。

2.快速默读课文,划出带有练字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小柱子的绝招是怎样练成的?

(1)默读课文,思考。

(2)师生交流:

【出示:

奶奶的话】经过第一次比绝招的失利,小柱子觉得自己太丢人了,奶奶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指生读。

【出示:

小柱子觉得奶奶说的在理,看来想拿出绝招,只有练。

】指生读。

【出示:

“只有练”变色】看来想拿出绝招,生齐读:

只有练。

【出示: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柱子始终没有忘记大树下的尴尬,暗暗在练自己的绝招。

】他开始练了,指生读。

【出示:

“暗暗在练”变红】拓展想象:

暗暗在练,想一想,【出示:

深夜,别的小伙伴已经进入了梦乡时,小柱子却在_________】指生想象填空。

因为他知道,【出示:

想拿出绝招,只有练。

】齐读:

想拿出绝招,只有练。

【出示:

早晨,别的孩子还在赖床,小柱子早已___】指生想象填空。

因为他知道,【出示:

想拿出绝招,只有练。

】齐读:

想拿出绝招,只有练。

【出示:

当__时,别的小朋友____,小柱子_____。

】指生想象填空。

因为他知道,【屏:

想拿出绝招,只有练。

】齐读:

想拿出绝招,只有练。

你觉得小柱子的绝招是怎样练成的?

用一个词来形容。

【板书:

勤学苦练】

3.【出示:

咱们定个日子再比一比,条件是绝招一定得是练出来的,而且要有用。

身有绝招的小柱子还和小伙伴们有一个新的约定:

(指生读)

【出示:

“绝招一定得是练出来的”变色】

升级版绝招,有两个条件,【出示:

“绝招一定得是练出来的”变色】

一个条件是,生齐读:

绝招一定得是练出来的。

【出示:

“要有用”变色】另一个条件是,生齐读:

要有用。

比绝招就定在国庆节,同意的请举手!

(学生举手)看来大家也同意呀!

如果你也要参与比绝招,就要像小柱子一样,(生齐读:

勤学苦练)练属于你们自己的绝招!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懂得小柱子的绝招必须通过练才能得到。

再让学生找出“练”的句子,感受小柱子练绝招过程的坚持和认真,懂得“要想拿出绝招,只有练”的道理。

七.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板书:

其实,在成长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的山,无论它们是多么高,多么陡,只要我们(不怕困难),(勤学苦练),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善于从别人那里(汲取力量)的品质,终会练成自己的(绝招),攀上一座座山峰!

(学生齐读板书上的词语,教师相机板书箭头)

【设计意图:

通过对两篇课文共同的板书回顾,和教师相机板书的向上的箭头,把两篇课文共同阐述的深刻道理呈现给学生,教给学生成长道理上该如何去面对人生的一座座大山。

八、作业设计。

【出示:

生字】课后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

写一写《爬天都峰》这一课的生字,看你们能不能练成写好字的小绝招。

九、板书设计。

起因

经过抓住关键词句和标点符号读懂课文

结果

爬天都峰

绝招

汲取力量

坚持不懈

不怕困难勤学苦练

《爬天都峰》评测练习

本课的测评练习包括有检查生字词,有感情朗读等。

1.【出示:

生字词】开火车检查词语,给多音字组词。

《爬天都峰》:

dǒuliànchànpānsìfà

笔陡铁链发颤攀着似乎白发苍苍

似sì()发fà()

shì()fā()

《绝招》:

tǐngbiēwéidèngshùwǔquánchēnggùnmǔsāi

挺着憋气惟独瞪眼竖起武术拳头撑起木棍拇指腮帮子

2.抓住“也”字揣摩人物心理,并读出感受。

【出示: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发现了吗?

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字?

(指生1):

我来问问女生,小姑娘,你为什么这么问呢?

(读出你的怀疑)

(指生2):

站在你面前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你心里在想什么?

(带着感受再读)

(指生3):

我来问问男生,老爷爷,您为什么这么问呢?

(读出你的惊讶)

(指生4):

这么一个小丫头竟然也来爬天都峰?

你心里在想什么?

(带着你的感受再读)

3.抓住关键词“奋力、攀着、手脚并用”读懂课文,感受爬山之难。

这一老一小是怎么爬天都峰的呢?

【出示:

出示第六、七段】继续用“抓住关键词和标点符号读懂课文”这个小绝招,自己读读6-7自然段,用笔画出关键词和标点符号,师生交流。

4.抓住标点符号“......”读懂课文,拓展想象,感受爬山之难

爬呀爬,【出示:

老爷爷累得气喘吁吁,小姑娘对老爷爷说:

“”】指生想象填空,男生读第六段。

爬呀爬,【出示:

爬到最陡处,小姑娘吓得脸色都变了,老爷爷对她说:

“”】指生想象填空,女生读第七段。

5.抓住《绝招》第一自然段,初步感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

《绝招》课题】这篇课文是写人的还是写事的?

你能找出关键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6.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小柱子绝招的“绝”。

【出示:

9-11自然段】继续用“抓住关键词和标点符号读懂课文”这个小绝招,默读9-11自然段,说说小柱子的绝招“绝”在哪里?

本课的测评练习基本立足于三年级上学期孩子的基本特点,坚持“字词教学先行”的原则,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稳扎稳打。

以上测评练习更是围绕本课教学重难点“学习借助课题和文章重点句段,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段,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文章的道理。

”来展开设计,让学生能在环环相扣的练习中,把“抓住关键词句和标点符号读懂课文”这一读书的小绝招真正变成学生们读书的制胜法宝,体验到读书的轻松与快乐。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爬天都峰》人教(部编版)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陡、链、颤”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顶”等11个生字并能组词。

2、能理解“奋力、发颤、汲取”等词语。

3、能够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爬过山吗?

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畅谈爬山的感受)

2、那你们知道天都峰吗?

课件出示有关天都峰的图片,简介天都峰。

有一位小姑娘要去爬天都峰,你们想知道整个故事的经过吗?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板题:

3、爬天都峰),读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1、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指名回答)

2、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教师口头提示自读要求:

借助拼音扫除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在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回答)

课文讲了假日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最终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事。

三、学习生字、生词。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读的词语。

笔陡石级发颤奋力攀着仰起脸鲫鱼纪念鼓舞居然笑呵呵小辫子汲取力量

自由认读、小组互相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课件出示生字。

爬(pá)峰(fēng)顶(dǐng)似(sì)苍(cāng)仰(yǎng)

咱(zán)奋(fèn)辫(biàn)勇(yǒng)居(jū)

(1)自由认读、小组互相读、指名读、齐读。

(2)给生字组词。

3、理解词语。

课文中出现了许多新词,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哪些,还有哪些不能理解呢?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⒈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⒉与熟字比较,识记了形。

⑴峰---蜂、锋:

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

锋利的刀是金属制成的,所以“锋”是金字旁。

“峰”是指山的尖顶,所以“峰”是山字旁。

⑵辫----辩、辨:

三个字读音都是“biàn“,都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左右均相同,主要区分中间。

“辩”和言语有关,所是“辩”是言字旁。

“辨”是指用眼睛看,所以“辨”字里面自然要有眼睛和眉毛。

“辫”和发丝有关,所以中间是“”。

⒊书写提示。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辫”,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紧凑,然后学生试写。

⒋学生自己观察生字,进行试写,教师巡回指导。

⒌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

五、作业布置

抄写本课生字并组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在相互鼓舞下战胜困难,勇登峰顶的过程。

2、学会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承前启后,回顾课文内容。

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⒈小组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