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礼仪.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67609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PPT 页数:152 大小:14.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南亚礼仪.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东南亚礼仪.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东南亚礼仪.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东南亚礼仪.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2页
东南亚礼仪.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南亚礼仪.ppt

《东南亚礼仪.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亚礼仪.ppt(1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南亚礼仪.ppt

东盟十国概述,东盟十国即东南亚国家联盟,包括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

总面积约44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6亿。

东盟秘书处设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

中国南亚博览会将于2013年6月6日至10日在云南昆明举行,以“促进中国南亚全面合作与发展”为宗旨,以“相互开发、务实合作、互利共赢、和谐发展”为主题的中国南亚博览会为打造集商品交易、服务贸易、投资合作和文化交流等为一体的高水平综合性展会,将组织开展六个主要活动。

其中,南亚国家展览展示活动,充分展示南亚国家的特色和优势,突出展示旅游、文化、服务贸易、投资促进等方面内容,丰富展览内涵,为参展参会客商提供更多商机。

文莱,国名:

文莱达鲁萨兰国(BruneiDarussalam),又称文莱伊斯兰教君主国;简称文莱国歌:

真主保佑文莱国花:

辛波嘎加,花蕾时期的辛波嘎加,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

1。

由黄、白、黑、红四色组成。

黄色的旗地上横斜着黑、白宽条,中央绘有红色的国徽。

1906年,当文莱还是英国的保护国时,就制作了文莱第一面国旗呈长方形的黄色旗帜。

旗帜上的黄色代表苏丹至高无上。

后来为了纪念两位有功的亲王,苏丹决定在国旗上加了黑、白两条斜条。

1959年文莱实现自治时制定了第一部宪法,宪法规定把文莱的国徽图案绘制在国旗中央。

1984年1月1日,文莱宣布完全独立,国旗沿用至今。

国徽,呈红色。

一弯新月环抱着一根棕榈树干,其上为展开的双翼,双翼之上为一顶华盖和一面旗帜,这象征文莱信奉伊斯兰教苏丹至高无上。

在新月中央用马来文写着“永远在真主指导下,万事如意。

”中心图案两侧有两只手臂,表示人民向真主祈求,人民对苏丹和政府的拥护。

国徽底部的饰带上写着“和平之城文莱”。

文莱达鲁萨兰国(NegroBruneiDarussalam),简称文莱。

位于东南亚加里曼丹岛北部,濒临南中国海。

面积5765平方公里。

人口近25万。

马来语为国语。

伊斯兰教为国教。

文莱,意为“和平的土地”。

首都斯里巴加湾市(文莱城)。

文莱的交际礼仪文莱是伊斯兰教国家,见面一般行握手礼。

然后把右手向自己胸前轻轻一扶。

年轻人见到老人,要把双手朝胸前作抱状,身体朝前弯腰鞠躬低头欠身。

文莱人视左手传递东西是失礼行为,如果非用不可,也必须向对方道声“对不起”。

在文莱的马来人一般不与异性握手。

1相见礼仪晚辈见到长辈时,要恭恭敬敬地将双手抱于胸前,低头欠身.长辈如果要召见晚辈,晚辈必须仪容端庄、举止谨慎地立刻应召,不能吸烟,如坐时要双腿并拢,如坐席地,男子要盘腿,女子要跪坐。

传递物品必须用双手。

2仪态礼仪文莱人对客人热情,举止温柔,经常是面带微笑,说话声不大,特别对脏话的人很反感。

3饮食礼仪文莱人穆斯林最多,所以对牛、羊肉消费很多,也常吃鸡肉。

主食以大米、白面为最多。

他们常吃的蔬菜与我国相似,如西红柿、黄瓜、茄子、马铃薯之类。

他们做菜喜用调料,咖哩、虾酱、辣椒是必不可少的。

文莱人习惯用手来抓饭吃而不使用勺子和叉子,一般来说别人所提供的食物哪怕是一小点都会被礼貌的接受,如果实在不便接受,则用右手轻触盘子以示礼貌。

文莱人通常是席地而坐,特别是在大群人聚会时。

用餐和传递东西时均用右手。

4服饰礼仪文莱人传统服装多以热带人经常喜欢穿的长宽大的上衣和沙笼为主。

老年人,特别是不愿意出门的老年人还以传统服装为主。

主要禁忌文莱的穆斯林忌食猪肉,不准喝酒,不准吃自死的动物肉和血。

他们要出海打鱼,不准说不吉利的话,他们所用的工具不准任何动物践踏,更不准又处于月经期的妇女接触,认为这样才能避免不幸的厄运。

斋月里,成年人白天不准吃喝,是对穆斯林诚信、意志的考验。

他们虽然很富裕,但是社会风气很朴实,反对奢华,对于浪费粮食、吸烟、不良的社会公共道德都有严格的禁令,违者必须受到严厉惩罚。

千万不要用手去触碰别人的头部。

柬埔寨,柬埔寨国名、国旗,国名:

柬埔寨王国(KingdomofCombodia)。

国旗呈长方形,长宽比为3:

2。

由三个平行的横长方形相连构成。

中间是红色宽面,上下均为蓝色长条。

红色象征吉祥和喜庆,蓝色象征光明和自由。

红色宽面中间绘有白色镀金边的吴哥庙,象征柬埔寨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

柬埔寨国徽,国徽是以王剑为中心两边对称的图案。

菱形图案中的王剑由托盘托举,意为王权至高无上。

两侧为由狮子守护着五层华盖,五在柬埔寨风俗里象征完美、吉祥。

两边的棕榈树叶象征胜利。

底部的饰带上用柬文写着“柬埔寨王国之国王”。

整个图案象征柬埔寨王国在国王的领导下,是一个统一、团结、幸福的国家。

首都:

金边国花:

水仙宗教佛教徒占人口的95%,伊斯兰教徒占人口的2%,其他占3%,宗教礼仪,南传上座部佛教柬埔寨的国教是上座部佛教。

除了这些还有哪些独特习俗呢?

见面礼仪,最普通的礼节是合十礼,又称“拜”,即双手合掌于胸前,稍微俯首,指尖的高度视对方身份而定:

官阶相等或在老百姓之间行礼时,应将指尖举到胸前;政府官员向上级行礼时,应将合十的指尖举到口部;人民向官员行礼时,应将指尖举到鼻尖;子女向父母、孙儿向祖父母、学生向老师,应将合十的手指尖举到眼眉;在对国王、王室成员、僧侣行礼时,还需要下蹲或行跪拜礼。

社交场合也流行握手礼,但男女间仍以行合十礼为宜。

柬埔寨人善良好客,在迎接贵宾时有敬献花环的习俗。

情景模拟强化练习,信仰忌讳,柬埔寨人大多信奉佛教,因受宗教的影响。

养成了“过午不食、尊重鸟兽”的习俗。

他们不肯杀生,不多食动物肉。

在探望柬埔寨僧侣时,忌把鞋子带入门内,若违犯此规矩,就被认为犯了罪孽,柬埔寨人称之为“拍蒲”。

他们把“星期六”视为鬼魂妖魔喜欢的日子,是不吉利的。

他们忌讳用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认为左手是承担厕所里任务的,是极不洁净的,右手才干净的手。

他们忌讳白色;忌穿白色裤子和纱笼。

认为白色是死亡的象征。

他们忌讳别人触摸他们的头部。

认为头是人的神圣部位,不容随意独摸,否则便是对他们的极大不敬。

他们忌讳孔雀或其形象的图案等。

服饰:

乡村男子热季一般不穿上衣,下衣穿短裤,女子穿纱笼,现在穿裤子的人越来越多。

“纱笼”是由印有各种美丽图案的布两边缝合,围系腰间,状似裙子。

妇女的便服上衣多为丝质圆领对襟短袖衫,下身也穿“纱笼”,通常她们在腰间还要缠一条图案优美的长布巾。

即水布,是柬人必备之物,可围脖子,还可缠头或系腰间当汗巾,现常作礼物送给贵宾。

一般穿拖鞋,不带帽。

姓名与称谓,柬埔寨人姓在前名在后。

贵族一般继承父姓,平民一般以父名为为姓,也有以祖父名为姓的。

柬埔寨人名字音节的多寡也表示地位的尊卑,平民多为单音节,贵族名字比较长。

柬埔寨人通常不称呼姓,而习惯于直呼其名,并在名字前面加一个区分性别、长幼、尊卑的词。

例:

一个名叫恩的男子,祖父辈称之为“召恩”(孙儿);叔伯辈叫他“克梅恩”(侄儿);同辈叫他“邦恩”(兄长)。

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就尊称为“达恩”(爷爷),“欧姆恩”(大伯)或“布恩”(叔叔);对于女子“新”,长辈叫她“宁新”(姑娘);同辈则叫她“邦新”(姐姐)。

对于上了年纪的女子则尊称为“耶依新”(奶奶),“欧姆新”(大妈)或“铭新”(姑、姨)。

饮食习惯,柬埔寨人以大米为主食,喜食素菜,但逢年过节,他们的餐桌上还是有鱼有肉,菜肴十分丰富。

他们偏爱辣、甜、酸的味道,辣椒、葱、姜、大蒜是不可缺少的调料。

他们很欣赏我国的广东菜和云南菜。

饮酒较普遍,水果亦可作下酒物。

他们饭后有漱口的习惯。

印度尼西亚“千岛之国”,国旗,国徽与首都,印度尼西亚国旗(印尼语:

SangMerahPuti),别称荣耀红白,是一面由红白两色横带组成的旗帜。

旗面由上红下白两个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长与宽之比为3:

2。

1945年8月17日首次升起。

红色是勇气的象征,而白色代表纯洁。

首都雅加达(Jakarta)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Jakarta)是东南亚第一大城市,世界著名的海港。

位于爪哇岛西北部沿海。

国徽图案为一只金色飞鹰,飞鹰象征创造力。

鹰尾和鹰翼分别由8根和17根羽毛,象征印尼的独立日(8月17日)。

飞鹰胸前的盾面的黑道象征赤道,水牛头象征主权属于人民,榕树象征民族意识,棉桃与稻穗象征丰衣足食及社会必须公正之原则,饰物象征人道主义。

黑色小盾和五角星象征宗教信仰,也象征“潘查希拉”印尼建国的五项基本原则。

绶带上用印尼文写着“异中有同”。

人文习俗,人口与民族人口有2.2亿,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有100多个名族,其中爪哇族占45%,巽(xn)他族占14%,马都拉族占7.5%,马来族占7.5%,华人约占3%,此外还有米南卡保人、巴厘人等100多个民族的居民,共占23%。

宗教印尼约87%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

6.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新教,3.6%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国花茉莉花,国鸟抓哇鹰,打招呼,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一般习惯以握手为礼,握手只用右手,也可以微笑点头示意。

传统礼节是右手按住胸口互相问好,这边是对对方的尊重;社交场合男士遇到女士一般不主动握手,若对方伸出手,可以轻握。

如女性用右手按住胸口致意,则表示她选择不行握手礼,这时可用右手按住胸口回礼。

禁忌用食指示意,这是对他人的不敬。

(可用握住右拳,用拇指指着需要的方向即可),礼仪禁忌,1.女性一般要避免穿暴露性的衣服,不要浓妆艳抹。

2.在与印尼人的交际空间距离一般至少是一个臂长。

同性朋友在一起交谈时可有轻微的身体接触,但异性交往要尽量避免出现身体接触。

3.印尼人日常交流中更倾向于回避目光直视(怀疑和威胁)。

4.在入座时双腿不可交叉或跷二郎腿。

5.禁用脚开门和指东西。

社交礼仪,在迎来送往互赠礼物时,一定要用右手,表示礼貌。

印尼人认为用左手传递或接受物品很不礼貌,对长者则应用双手,表示敬重;印尼人是头部圣神不可侵犯,除长辈外,如摸别人的头则被认为是对他的侮辱和侵犯;赠送礼品时应考虑不要送酒类物品。

印尼人绝大部分为穆斯林教徒,在当地他们崇拜老虎,并以老虎为图腾。

在印度尼西亚人心中,蛇具有很崇高的地位,他们敬蛇如敬神有很多民间传说和传统戏剧中,都涉及到蛇的故事,它往往是善良、智慧、德行和本领的象征。

民族服饰,印尼人的民族服装一般是着巴迪克上衣,下身围纱笼(一种长围裙),并配有色调一致的腰带和披肩,平时男女都喜欢赤足穿拖鞋或木履。

近年来,印尼人的服饰日趋现代化,西装和时装日益盛行。

饮食结构和方式,主食:

大米口味:

喜欢清淡,酸,甜,辣和辣椒;忌咸风味小吃:

炸香蕉、糯米团、糯米糕、鱼肉丸、涂酱羊肉串、炒米饭烹饪方式:

煎,烤,炸特色食物:

豆酵饼、沙爹(烤羊肉)、凉拌什锦菜、印尼炒饭饮食方式:

手撕,抓饭,老挝君子国,老挝国旗,长宽之比为3:

2,旗面自上而下由红,蓝,红,三个平行长方形构成。

蓝色中间有白色圆月。

红色象征革命,表示要用鲜血保卫祖国,蓝色象征国土,白色圆月象征人民革命党的领导。

老挝国徽,现行的老挝国徽始于1991年。

国徽呈圆形,由两束稻穗环饰的圆面上有具象征意义的图案。

大塔是著名古迹,它是老挝的象征;齿轮、拦河坝、森林、田野等分别象征工业、水力、林业;稻穗象征农业。

两侧的饰带上写着“和平、独立、民主、统一、繁荣昌盛”,底部的饰带上写着“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国花,鸡蛋花,老挝宗教和民族,老挝主要信奉佛教,有三种主要的宗教:

小乘佛教、原始拜物教、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老挝人分为三大民族:

老龙族、老听族和老松族。

老挝人大都态度诚恳,待人谦恭。

与别人见面时所行的见面礼是合十礼,并通常还要互问“您好!

”在对外交往中,老挝人有时也采用握手礼。

老挝人称呼他人一定会先在对方姓名之前加上某些表示亲切或尊重的称呼。

例如,意为“先生”的“探”,意为“大爷”的“仑”,意为“大妈”的“把”,意为“大叔”的“岙”,意为“大婶”的“那”,意为“大哥”的“艾”,等等。

老挝妇女在社交场所大都表现得极其恭顺。

向客人递送物品时,她们通常都要采用蹲姿,有时甚至会跪在客人面前。

老龙族人的日常着装是:

男子上身穿无领对襟上衣,下身劳作时穿长裤,休闲时则穿沙笼。

平日,他们还时常将一条水布盘在头上,或是系在腰上。

女子一般上身穿无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