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55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6653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55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55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55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55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55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55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

《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55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55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55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

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55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

最新2020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5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Fe56Zn65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细胞生物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

B.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C.细胞利用核孔实现核内外大分子物质的自由转运

D.在mRNA合成的同时都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

2.如图为某哺乳动物体内的两个细胞分裂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细胞中分别含8、4条染色单体

B.甲、乙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C.乙细胞只能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D.形成甲、乙细胞过程中均发生了基因重组

3.在一个玉米的自然种群中,等位基因A、a控制高茎和矮茎,等位基因B、b控制抗病和感病,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其中含A基因的花粉致死。

现选择高茎抗病植株自交,F1有四种表现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F1中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的比为3:

1

B.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抗病对感病是显性

C.F1高茎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D.F1抗病植株间相互随机传粉,后代抗病植株占8/9

4.人体感染链球菌后可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可呈现出紫色

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下降,可出现组织水肿

C.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

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B.“超级细菌”的产生说明抗生素的滥用会促使细菌发生抗性突变

C.二倍体西瓜经过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证明了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隔离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随机交配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6.图甲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图乙是在调查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得到的曲线。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若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5×106kJ,那么鹰所获得的能量为(5c/a)×106kJ

B.图乙中第9年所调查鼠的年龄组成,最可能表现为衰退型

C.由图乙分析,第8年鼠的种群密度最低

D.第16-20年鼠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

7.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实际应用

原理解释

A

含Na2CO3的盐碱地可用石膏降低其碱性

CaSO4具有酸性

B

二氧化硫用于纸的增白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C

不可食用的“地沟油”可用于制肥皂

油脂碱性条件下可水解

D

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NaHCO3受热易分解产生气体

A.AB.BC.CD.D

8.2-苯基丙烯酸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9H8O2

B.能发生酯化、加成、氧化反应

C.苯环上的二氯代物为4种

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9.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都正确,且能得出对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2mL含有淀粉的0.2mol/LFeI2溶液中滴加2滴新制氯水

溶液变为蓝色

还原性:

I->Fe2+

B

向0.2mol/L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非金属性:

Cl>Si

C

分别向盛有铁片和铜片的两支试管中滴加浓硝酸

铁片无明显现象,铜片剧烈反应

金属性:

铜>铁

D

向Cu2+、Mg2+共存的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Ksp[Cu(OH)2]>Ksp[Mg(OH)2]

A.AB.BC.CD.D

10.为实现随处可上网,中国发射了“中星16号”卫星。

NH4ClO4是火箭的固体燃料,发生反应为2NH4ClO4

N2↑+Cl2↑+2O2↑+4H2O,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NH4ClO4溶于水含NH4+和ClO4-离子数均为NA

B.反应中还原产物分子数与氧化产物分子总数之比为1:

3

C.产生6.4gO2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8NA

D.0.5molNH4ClO4分解产生的气体体积为44.8L

11.刚结束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的建设”。

如图是一种正负电极反应均涉及氢气的新型“全氢电池”,能量效率可达8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

B.离子交换膜允许H+和OH-通过

C.负极为A,其电极反应式是H2-2e-+2OH-=2H2O

D.电池的总反应为H++OH-

H2O

12.W、Q、X、Y、Z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K层电子数与M层电子数相等,Y是常用的灰黑色半导体材料,通常状态下YW4呈气态。

下图是晶体Y的一种制备路线图。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WZ为液态B.原子半径大小为W

C.YQ2和YW4均只含极性共价键D.氢化物的稳定性为Q>Y>Z

13.25℃时,向20mL0.1mol/LH2R溶液中滴加0.1mol/LNaOH溶液,溶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pKa=﹣lgKa,二元弱酸H2R的pKa1=1.89,pKa2=7.21。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的导电性:

点a弱于点b

B.离子浓度c(R2-):

点c小于点d

C.H2R+R2-=2HR-平衡常数>105,反应趋于完全

D.点b时,y<7且

<1

二、选择题(本卷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其中第19~2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抛球游戏中,某人将小球水平抛向地面的小桶,结果球落在小桶的前方。

不计空气阻力,为了把小球抛进小桶中,则原地再次水平抛球时,他可以()

A.增大抛出点高度,同时增大初速度

B.减小抛出点高度,同时减小初速度

C.保持抛出点高度不变,增大初速度

D.保持初速度不变,增大抛出点高度

15.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一盏可调节亮度的台灯。

其中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有效值保持不变的正弦交变电压,副线圈接灯泡L。

调节触头M,可改变副线圈的匝数,从而改变L的亮度。

当副线圈的匝数为n时,L的电功率为P,电阻为R。

当副线圈匝数为2n时,L的电功率为3P,则此时L的电阻为()

A.

B.

C.

D.

16.高铁列车行驶时受到的总阻力包括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

某一列高铁列车以180km/h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时,空气阻力约占总阻力的50%,牵引力的功率约为2000kW。

假设摩擦阻力恒定,空气阻力与列车行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则该列车以360km/h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的功率约为()

A.4000kWB.8000kW

C.10000kWD.16000kW

17.从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起,哈雷彗星的每次回归,我国均有记录,这些连续的、较精确可靠的史料在近现代的天体探索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已知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为椭圆轨道,平均周期约为76年,其近日点离太阳的距离约为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的0.6倍,下次通过近日点的时间为2061年。

根据以上信息,可估算出现在哈雷彗星离太阳的距离约为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的()

A.30倍B.150倍

C.600倍D.1200倍

18.K—介子的衰变方程为:

K—→π—+π0,其中K—介子和π—介子带负电,π0介子不带电。

如图,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一个K—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其轨迹为图中的虚线圆弧,若K—介子在磁场中发生衰变,则衰变产生的π—介子和π0介子的运动轨迹可能是()

A.

B.

C.

D.

19.如图,等边三角形OPQ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用粗细均匀的导线绕制的等边三角形导线框abc位于纸面内,其bc边与磁场边界PQ平行,d、e分别为ab、ac的中点。

导线框沿垂直于bc的方向向上匀速穿过磁场区域,依次经过图中I、Ⅱ、Ⅲ位置。

已知三角形OPQ的边长是三角形abc的

倍,I位置时a点与O点重合,Ⅱ位置时d点、e点分别在OP、OQ上,Ⅲ位置时d点、e点在PQ上。

则()

A.经过Ⅱ位置和Ⅲ位置时,线框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同

B.经过Ⅱ位置和Ⅲ位置时,线框中的感应电流大小相等

C.经过Ⅱ位置和Ⅲ位置时,线框上de两点间的电压之比为2:

1

D.从Ⅰ位置到Ⅱ位置和从Ⅱ位置到Ⅲ位置的两个过程中,穿过线框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为2:

1

20.将一带正电的粒子从电场中的O点由静止释放,该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运动,依次经过电场中的A、B两点,其速度v随位移x的变化规律如图。

则()

A.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

B.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粒子在B点的电势能

C.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

D.OA之间的电势差等于AB之间的电势差

21.如图,装有水的杯子从倾角α=53°的斜面上滑下,当水面稳定时,水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β=16°。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53°=0.8,sin16°=0.28,则()

A.杯子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2.8m/s2

B.杯子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3.5m/s2

C.杯子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

D.杯子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7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组成细胞生物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加工和运输的场所,B错误;核孔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但核孔对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C错误;人体细胞核基因转录出mRNA后,通过核孔进入到细胞质,才能与核糖体结合翻译形成蛋白质,D错误。

2.【答案】B

【解析】乙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A错误;甲、乙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正确;乙细胞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C错误;据图分析,甲细胞中所有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判断细胞分裂时期的方式,根据染色体的数目、排列、着丝点分裂等典型特征判断甲乙两图所处的分裂方式和时期。

3.【答案】C

【解析】由题意分析可知含A基因的花粉致死,而选择的高茎抗病植株自交,F1有四种表现型,所以高茎抗病植株为AaBb,F1中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应为3∶1,A正确。

因为子代中出现了亲本没有的性状,而亲本的性状应是显性性状,所以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抗病对感病是显性,B正确。

因为含A基因的花粉致死,所以F1高茎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C错误。

F1抗病植株有1/3纯合子,2/3杂合子,它们之间相互随机传粉,后代中不抗病植株占1/3×1/3=1/9,所以抗病植株占8/9,D正确。

4.【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机制,涉及蛋白质的鉴定原理、组织水肿的成因以及免疫调节过程中发生的相应变化等知识点。

【详解】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时,蛋白质与双缩脲显紫色,A正确;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可出现组织水肿;B正确;C链球菌是细菌,不存在高尔基体,C错误;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正确;故选C。

5.【答案】D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内容,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如果发生在体细胞则不能遗传给后代;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生物多样性增加,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判断生物进化的标准,生殖隔离是判断物种形成的标准,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一定是新物种的形成,如基因多样性的形成。

【详解】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所以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不仅仅是新物种的形成过程,A错误;B细菌抗药性的形成说明药物会对细菌起选择作用,B错误;C二倍体西瓜经过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证明了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但需要生殖隔离,C错误;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如果环境不起到筛选作用,随机交配不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D正确;故选D。

【点睛】注意: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之上完善和发展形成的;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环境因素起到的是选择作用。

6.【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草到鹰的能量传递效率为其同化能量之比,即c/a,故鹰所获得的能量为c/a×5×106kJ=5c/a×106kJ,A正确;图乙中,0~4年,λ=1,种群数量基本不变,4~10年,λ<0,种群数量下降,第9年调查鼠的年龄组成,最可能表现为衰退型,第10年时鼠的种群密度最低,B正确,C错误;第16—20年,λ大于1且为固定值,因此鼠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D正确。

【点睛】据图分析,图甲中,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g、h、i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图乙中,0~4年,λ=1,种群数量基本不变,4~10年,λ<0,种群数量下降,10~16年,2>λ>1,且不断增长,16~20年,λ-1>0,种群呈J型增长。

据此答题。

7.【答案】A

【解析】

【详解】A.碳酸钠在土壤中显碱性,硫酸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钙难溶于水,所以能降低土壤的碱性,原理解释不正确,故A错误;

B.二氧化硫能够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具有漂白性,可以漂白纸浆,故B正确;

C.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与碱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所以工业上常利用油脂的碱性水解制取肥皂,故C正确;

D.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可以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故D正确;

8.【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9H8O2,故A正确;

B.结构中含有羧基,能够发生酯化反应,含有苯环,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故B正确;

C.苯环上的二氯代物为6种,分别为

(●表示氯原子)、

,故C错误;

D.苯环和碳氧双键均为平面结构,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故D正确;

9.【答案】A

【解析】

【详解】A.向含有淀粉的FeI2溶液中滴加2滴新制氯水,氯水少量,还原性强的优先被氧化,溶液变蓝,说明碘离子优先被氧化,则还原性I->Fe2+,故A正确;

B.向0.2mol/L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胶状沉淀,说明盐酸的酸性大于硅酸的酸性,盐酸为无氧酸,不能比较非金属性,故B错误;

C.常温下铁遇浓硝酸发生钝化,不能比较铁、铜的金属性,且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金属性Fe>Cu,故C错误;

D.未说明Mg2+和Cu2+共存的溶液中2种离子的浓度大小,无法判断溶度积常数的大小关系,故D错误;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方法之一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而盐酸为无氧酸。

10.【答案】B

【解析】

【详解】A.NH4+为弱碱的阳离子,在水溶液中要水解,因此1molNH4ClO4溶于水含NH4+离子数少于NA,故A错误;

B.2NH4ClO4

N2↑+Cl2↑+2O2↑+4H2O反应中还原产物为氯气,氧化产物为氮气和氧气,还原产物分子数与氧化产物分子总数之比为1∶3,故B正确;

C.6.4gO2的物质的量=

=0.2mol,根据2NH4ClO4

N2↑+Cl2↑+2O2↑+4H2O,产生6.4gO2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4NA,故C错误;

D.未告知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0.5molNH4ClO4分解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故D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点为D,使用气体摩尔体积需要注意:

①对象是否为气体;②温度和压强是否为标准状况。

11.【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工作原理图可知,左边吸附层A上氢气失电子与氢氧根结合生成水,发生了氧化反应为负极,电极反应是H2-2e-+2OH-═2H2O,右边吸附层B为正极,发生了还原反应,电极反应是2H++2e-═H2↑,结合原电池原理分析解答。

【详解】A.“全氢电池”工作时是原电池反应,能量变化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

B.由工作原理图可知,左边溶液为碱性,右边溶液为酸性,所以离子交换膜可阻止左边的碱性溶液和右边的酸性溶液发生中和,因此该离子交换膜不能允许H+和OH-通过,故B错误;

C.根据氢气的进出方向可知,氢气在吸附层A上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由0价变成+1价,吸附层A为负极,电极反应为:

H2-2e-+2OH-═2H2O,故C正确;

D.根据C的分析可知,右边吸附层B为正极,发生了还原反应,正极电极反应是2H++2e-═H2↑,左边吸附层A为负极,发生了氧化反应,电极反应是H2-2e-+2OH-═2H2O,因此总反应为:

H++OH-

H2O,故D正确;

12.【答案】C

【解析】

【分析】

W、Q、X、Y、Z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K层电子数与M层电子数相等,X为Mg元素;Y是常用的灰黑色半导体材料,通常状态下YW4呈气态,则Y为Si元素,W为H元素;根据晶体Y的一种制备路线图,Z为-1价,原子序数大于14,则Z为Cl元素,YQ2中Q为-2价,结合原子序数的关系可知,Q为O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W为H元素,Q为O元素,X为Mg元素,Y为Si元素,Z为Cl元素。

A.WZ为HCl,标准状况下,HCl为气体,故A错误;

B.一般而言,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因此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W

C.YQ2和YW4分别为SiO2、SiCl4,均为共价化合物,只含极性共价键,故C正确;

D.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氢化物的稳定性为Z>Y,故D错误;

13.【答案】D

【解析】

【详解】A.b点是向20mL0.1mol•L-1H2R(二元弱酸)溶液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20mL,得到浓度为0.05mol/L的NaHR溶液;a点是向20mL0.1mol•L-1H2R(二元弱酸)溶液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10mL,得到浓度均为

mol/L的NaHR和H2R的混合溶液,由于阴离子的水解和电离程度均很小,因此b点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于a点,导电能力点a弱于点b,故A正确;B.c点溶液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Na2R、NaHR,浓度均为0.03mol/L,d点溶液中溶质为

mol/LNa2R,R2-水解但程度较小,HR-既电离又水解但程度均很小,因此离子浓度c(R2-):

点c小于点d,故B正确;C.H2R+R2-=2HR-平衡常数K>105,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很大,反应趋于完全,故C正确;D.b点时所得溶液为0.05mol/L的NaHR溶液,pKa2=7.21,Ka2=10-7.21,则HR-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y<7,pKa1=1.89,则Ka1=10-1.89,Ka1=

,同理Ka2=

,则Ka1×Ka2=

×

=

,因此

=

=

=104.9>1,故D错误;

14.【答案】B

【解析】【详解】设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0,抛出点离桶的高度为h,水平位移为x,则有:

h=

gt2,平抛运动的时间为:

,水平位移为:

x=v0t=v0

;增大抛出点高度,同时增大初速度,则水平位移x增大,不会抛进小桶中,故A错误。

减小抛出点高度,同时减小初速度,则水平位移x减小,会抛进小桶中,故B正确。

保持抛出点高度不变,增大初速度,则水平位移x增大,不会抛进小桶中,故C错误。

保持初速度不变,增大抛出点高度,则水平位移x增大,不会抛进小桶中,D错误。

15.【答案】D

【解析】【详解】因初级线圈的匝数和电压都不变,可知当次级匝数由n变到2n时,电压也由U变为2U,则:

,解得

,故选D.

16.【答案】C

【解析】【详解】当高铁列车以180km/h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时:

;该列车以360km/h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时:

,解得

,故选C.

17.【答案】A

【解析】【详解】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

,解得

;距离下次通过近日点的时间为2061年-2019年=42年≈

T哈,可知现在哈雷彗星在距离太阳的最远点,根据

可得,最远距离为:

,即现在哈雷彗星离太阳的距离约为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的30倍,故选A.

18.【答案】C

【解析】【详解】π—介子与K—介子均带负电,若三者运动方向相同,可知受洛伦兹力的方向相同,圆弧的弯曲方向相同,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π—介子速度小于K—介子的速度,由

可知,π—介子半径较小;π0介子不带电,则沿直线运动,则选项C正确,D错误;若π0介子反向运动,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π—介子速度大于K—介子的速度,由

可知,π—介子半径较大;由于π—介子与K—介子均带负电,受洛伦兹力的方向相同,圆弧的弯曲方向相同,则选项AB错误;

19.【答案】BCD

【解析】【详解】线圈经过Ⅱ位置时磁通量增加,经过Ⅲ位置时磁通量减小,则线框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反,选项A错误;经过Ⅱ位置和Ⅲ位置时,线圈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相同,均为de的长度,可知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同,即线框中的感应电流大小相等,选项B正确;若设线框的总电阻为R,则经过Ⅱ位置时等效电源的外电路电阻为

;经过Ⅲ位置时等效电源的外电路电阻为

,两位置的电流相等,根据U=IR可知,经过Ⅱ位置和Ⅲ位置时,线框上de两点间的电压之比为2:

1,选项C正确;设线圈面积为S,则线圈在Ⅱ位置的磁通量

,在Ⅲ位置的磁通量

,根据

可得,从Ⅰ位置到Ⅱ位置穿过线框横截面的电荷量

,从Ⅱ位置到Ⅲ位置过程中穿过线框横截面的电荷量

,即从Ⅰ位置到Ⅱ位置和从Ⅱ位置到Ⅲ位置的两个过程中,穿过线框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为2:

1,选项D正确.

20.【答案】AC

【解析】【详解】由图像可知v=kx,由动能定理:

,即

,可知随x的增加,场强E变大,即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选项A正确;粒子从A到B动能增加,则电势能减小,即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粒子在B点的电势能,因粒子带正电,可知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选项B错误,C正确;由动能定理:

,则OA之间的电势差小于AB之间的电势差,选项D错误.

21.【答案】BC

【解析】【详解】取水平面的一质量为m的小水滴为研究对象,

由正交分解法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a=3.5m/s2;对杯子和水的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μ=0.75,故选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