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人教必修五.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6441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人教必修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人教必修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人教必修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人教必修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人教必修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人教必修五.docx

《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人教必修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人教必修五.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人教必修五.docx

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人教必修五

高二语文12月份月考试题

命题人:

邵长艳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修葺(qì)    渌水(lè)     奇葩(bā)   喷薄出之(bó)

B. 踯躅(zhú)  摇曳(yì)      国殇(shāng)  鼎铛玉石(chēng)

C.诡谲(jué)     怆然(chuàng)  窥视(kuī)  羁旅情怀(jī)

D.霰雪(xiàn)     聒噪(guō)     戏谑(nuè)  沽名钓誉(g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绸缪   玉簟   危樯   怄心沥血

B. 飘缈   跌宕   金樽   面面相觑

C. 鼙鼓   阑干   阴霾   钟鼓馔玉

D. 剽窃   言迄   碣石   切中肯綮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考上了名牌大学。

手捧录取通知书,他踌躇满志,意气昂扬。

  

B.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C.我市理科状元李志强和文科状元沈小凤两位同学已分别被北大、清华录取,近日,他们将比翼双飞,同赴北京。

  

D.老师批评他说,你这种片面地看问题,目无全牛的办事方式让我感到失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那天欧盟大使跟龙永图谈话以后,他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到经贸大学去作报告,血压也因此升得很高。

B. 台湾有好几个全天播放华语电影的有线电视频道,而周星驰主演的电影的回放频率极高,简直到了每时每刻都至少有一个频道在播放周星驰电影的地步。

C.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考试,已经成为一些商家谋取巨大利益的教育“副业”,因此对其推波助澜,煽风点火,惟恐其不红不火。

D.在众星簇拥下,被草帽状美丽光环围绕的土星和光芒四射的月亮彼此依偎,常常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8题(6分,每小题2分)

唐人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

从整个的中国文学史来看,唐代诗歌无疑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它不但声韵的铿锵和格调的度化集诗歌的大成,为后来的学诗者所效法,而且那个时代——唐代的诗坛有一种特别的趋势,就是描写民族战争的文学的发达,在别的时代可说绝没有这样的。

如西汉中世,富贵化的古典词赋甚发达,北宋二百年只有描写儿女柔情的小词盛达。

在唐代却不然了,初唐诗人的壮志,都具有并吞四海之志,投笔从戎,立功塞外,他们都在做着这样的悲壮之梦。

他们的意志是坚决的,他们的思想是爱国主义的,这样的诗人才可称为“真正的民众喇叭手”!

中唐诗人的慷慨激烈,亦大有拔剑起舞之概!

他们都祈祷祝颂战争的胜利,虽也有几个非战诗人哀吟痛悼,诅咒战争的残忍;但他们诅咒战争,乃是国内的战乱,惋惜无辜的死亡,他们对于与别个民族争雄,却都存着同仇敌忾之志。

如素被称为非战诗人的杜少陵,也有“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看吧!

唐代的诗人怎样的具有着“民族自信力”,一致地鼓吹民族精神!

和现在自命为“唯我派诗人”、“象征派诗人”只知道“蔷薇呀!

”“玫瑰呀!

”“我的爱呀!

”坐在“象牙之塔”里,咀嚼着“轻烟般的烦恼”的人们比较起来,真令人有不胜今昔之感呢!

唐代诗坛的特质既如上述。

但我们要问为什么唐代的诗歌都含着民族意味?

为什么民族诗人在唐代不断地产生?

研究中国历史的人们,谁都知道唐代的国势之强,唐代的武功,至今外人话及,尚有谈虎色变之概!

因为唐代除了它的没落时期——晚唐——其余一二百年,差不多都注重于对外的民族斗争。

在这种威加四夷,万邦慑服的时代里,当然能陶冶得出“有力的民族诗歌”!

养成“慷慨的民族诗人”了!

一个时代的创始,正和人的少年时候一样,带着一种活泼的朝气。

初唐是唐代三百年的开创时期,代表初唐统治者的唐太宗,无论文治、武功都超轶古今。

而那时候的诗人,也能一洗六朝靡靡的风气,他们都具有高远的眼光,把握着现实生活,他们都有投笔从戎,立功海外的壮志,抒写伟大的怀抱,成就壮美的文学。

总之,初唐摆脱六朝的靡靡文风,开导全唐的民族诗歌,继往开来,我们名之为——民族诗歌的萌芽时期。

 到了盛唐,国家对外战争的次数更多,社会的组织,也渐渐呈着不安状态,所谓“安史之乱”也在这时埋下了种子。

那时期的诗人,目击“外患内扰”相因未已,他们一方面诅咒内战,一方面却都存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志。

盛唐的诗人们,无论哪一个作家,至少也得吟几首出塞诗。

可见,“出塞曲”在当时诗坛上占着极重要的位置。

在我们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人看起来,可称“出塞曲”为唐代民族诗歌的结晶品。

但究竟什么叫做“出塞曲”呢?

胡云翼在他的《唐代的战争文学》里写着:

“班马萧萧,大旗飘飘,军笳悠扬,军行离开长安——唐时的首都很远了;渡过黄河以北了,渐渐渡过陇头水,越过陇西,出玉门关了;或由河北直上,过了黑水头,过了无定河,渐近燕支山了,渐近受降城了。

”总之,民族诗歌到了盛唐,音调的铿锵,格律的完善,犹非初唐诗歌所及。

再加诗歌的普通化,上至武将,下至鄙人,都有一首以上的歌咏民族精神的诗歌。

无疑的,民族诗歌到了盛唐是成熟的时期了。

自中唐以后,唐朝开始向衰亡的途上走去,藩镇跋扈,宦官窃柄,内乱外患,相逼而至,在这样国运危险万分之际;晚唐的诗人是应该怎样本着杜少陵的非战文学,积极的反对内战!

应该怎样继着初唐、盛唐的诗人的出塞从军的壮志,歌咏慷慨的民族诗歌!

然而事实是使我们失望的!

晚唐的诗坛实充满着颓废、堕落及不可救药的暮气;他们只知道沉醉在女人的怀里,呻吟着无聊的悲哀。

我们读了上列晚唐诗人的诗歌,不得不佩服他们对于修辞学的讲究,字句的美术化,使我们觉得十分满意,而音律的婉转抑扬,真可谓“弦弦掩抑声声思”了!

然而当着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和千百万人民都在流离失所的时候,他们尚在那儿“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只管一己享乐,忘却大众痛苦,那就失掉诗人的人格了!

唉,颓废的晚唐诗人,没落的晚唐诗人!

6.下列对于第一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声韵的铿锵、格调的度化和描写民族战争文学的发达,使唐代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了重要的地位。

B.和西汉中世以及北宋的诗人相比,初唐诗人具有并吞四海的豪情和爱国主义的思想,他们的才是“民众喇叭手”。

C.对于与其他国家争雄,中唐诗人们大都的慷慨激烈,同仇敌忾,只有少数的几个非战诗人除外。

D.“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杜工部作为非战诗人,仍然鼓吹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力。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民族诗歌的萌芽时期,初唐诗人抒写伟大的怀抱,成就壮美的文学,这与唐太宗统治的时代分不开的。

B.班马嘶嘶,飒飒秋风,胡笳短笛,将士出征,热血澎湃,大旗飘飘,“出塞曲”常常描写这样悲壮的情景。

C.盛唐之所以能成为民族诗歌的成熟期,不仅在于其音调的铿锵,格律的完善,还在于民族诗歌的大众化、普及化。

D.在诗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晚唐的诗坛实充满着颓废、堕落及不可救药的暮气,令人失望。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唐代诗人相比,现代诗人只是坐在“象牙之塔”里,咀嚼着“轻烟般的烦恼”,缺失了民族自信力和民族精神。

B.威加四夷、万邦慑服的初唐和盛唐孕育了“有力的民族诗歌”和“慷慨的民族诗人”,而晚唐诗人却在国运危难之时,颓废没落了。

C.在盛唐时期,歌咏民族战争,不仅仅是诗人作家们的专利,就连百姓、武夫也都以诗抒怀。

D.身处内忧外患的晚唐诗人既没有继承非战文学的主张,也没有歌咏出塞从军的慷慨,只知道沉醉在女人的怀里,呻吟着无聊的悲哀。

三.阅读下文完成9---18题,共22分。

(9—17题每题2分,共18分;18题每题2分,共4分)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9.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革灭殆尽(dài)     暴霜露(bào)

   B.思厥先祖父(jué)       胜负之数(shù)

   C.弊在赂秦(lù)          为国者(wèi)

  D.不得下咽(yàn)         洎牧以谗诛(zì)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互丧 互:

交互。

盖失强援 盖:

因为。

   B.思厥先祖父 先:

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

 暴秦之欲无厌 厌:

讨厌。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

分出,分清。

 终继五国迁灭 迁:

改变。

   D.后秦击赵者再 再:

两次。

 苟以天下之大 苟:

如果。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然后得一夕安寝          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②⑦             B.③④⑤C.①⑤⑦         D.④⑥⑧

 1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不能容于远近             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13.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③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  ④城之破也,妇孺不存

⑤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A.①②           B.②⑤C.③④            D.①⑤

14.下列句中“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齐人勿附于秦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吾祖死于是                D.师不必贤于弟子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破灭之道也(规律)      ②率赂秦耶(全都) 

③固不在战矣(所以)      ④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 

⑤诸侯之所亡(灭亡)      ⑥以有尺寸之地(来,从而)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16.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赂秦而力亏             而秦兵又至矣

  B.破灭之道也               暴秦之欲无厌

  C.不赂者以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

  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则秦之所大欲

17.第二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①比喻论证   ②对比论证   ③类比论证   ④引用论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8.翻译下列句子。

 

(1)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四、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缺的诗文(20分,每空1分)  

1、天长地久有时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宫女如花满春殿,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漠漠水田飞白鹭,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生代代无穷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势拔五岳掩赤城。

8、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

9、__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

  

10.细草微风岸,___________________。

11、山寺钟鸣昼已昏,___________________。

12 二十桥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

“,。

14、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

“,!

15、“愁思”本是无形的,但古代诗人却能够将这种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如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李清照《一剪梅》中的愁思则别具特色:

“花自飘零水自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古代诗歌阅读(共32分)

(一)昭君怨 梅花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词的上片“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一句写出了梅花怎样的特点?

(4分)

 

2、词的下片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结合诗句分析这种表达技巧的好处。

(4分)

  

(二)北歌佚名

北漠清霜雁飞低,狼烟又近起铁衣。

山暗雪凝寒烟冷,沙白风紧孤豺啼。

影孤钟尽音渺渺,灯昏酒浊雾靡靡。

伤心银发遥入梦,家慈门倚乡音稀。

注:

①佚名:

戍卒名不传。

②稀:

依稀。

3、“一首《北歌》,写尽边人苍冷伤怨形色,只欲使人泪下”,请结合全诗,就其中的人物形象,谈谈你对此评述的看法。

(4分)

 

4、简要赏析后两联的艺术特色。

(4分) 

(三)渔家傲·东昌道中

张渊懿

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

午睡觉来愁似织。

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

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撩乱垂杨陌。

鸿雁自南人自北。

风萧瑟,荻花满地秋江白。

注:

 此词是作者乘船北上,在东昌道中写下的纪行之作。

5、简要赏析“午睡觉来愁似织”中“织”字的妙处。

(4分)

答:

 

 

6、作者在下片是如何表达乡愁的?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四)、阅读以下两首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送高郎中北使

杜审言   

北狄愿和亲,东京发使臣。

马衔边地雪,衣染异方尘。

 岁月催行旅,恩荣变苦辛。

歌钟期重锡①,拜手落花春。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注:

《左传》记载:

春秋时间,魏绛北和戎狄,成就了晋国的霸业,悼公特意为此将郑国进献的编钟和女乐的一半赏赐他。

7、两首诗,同为送别诗,所写的内容和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4分)

 

8、人的禀赋个性不同,诗歌的艺术手法和感情色彩也有所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4分)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你穿得这么脏,就不应该坐公交车,应该自己走路回家!

”2012年12月28日,重庆市825路公交车上,一名老太呵斥身旁风尘仆仆的农民工,指责其影响市容。

这话引起了男子的不满,他回应说,你没权利要求我这么做。

该事件引来网上众多关注,有网友认为:

“真正影响市容的是这名老太!

”也有网友认为:

“谁喜欢旁边坐着一个衣服很脏的人呢?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情,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12月份月考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C(A “葩”应为pā;B“曳”应为yè;D“谑”应为xuè)

2. C(A“怄”应为“呕” ;B“缈”应为“渺”;D“迄”应为“讫”)

3. A

4. A(B“功败垂成”指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

含惋惜意。

C比翼双飞,比喻夫妻形影不离。

D目无全牛:

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5. D(A中第一个分句主语“大使”后面缺谓语,使得“他”的指代有歧义;B用语累赘,去掉后一个“周星驰电影”;C后一分句主语残缺;若承前以“考试”为主语,又不妥) 

6、答案:

C解析:

原文为“对于与别个民族争雄,都存在着同仇敌忾之志”其中包括“非战诗人”。

7、答案:

D解析:

在诗歌形式上,晚唐诗人的诗歌令人满意。

8、答案:

A解析:

只是自命为“唯我派诗人”“象征派诗人”,而非全部“现代诗人”。

9、答案:

B提示:

A项中“暴”读“pù”;C项中“为”读“wéi”;D项中“洎”读“jì”。

10、答案:

B提示:

B项中“厌”应为“满足”。

11、答案:

C提示:

②“祖父”古义为“祖辈父辈”;③“至于”古义为“到了……地步”;④“智力”古义为“智慧与力量”;⑥“其实”古义为“那实际上”;⑧“故事”古义为“旧事,先例”。

12、答案:

B提示:

B项为名词作状语,A、C、D三项为形容词作名词。

13、答案:

B提示:

①被打破,被攻克;②攻克;③解除,破解;④被攻占,被攻克;⑤攻克,攻破。

14、答案:

D 提示:

A项中“于”为“和”的意思,B项中“至于”为一固定短语,C项中“于”是“在”的意思,D项中“于”与例句中“于”皆是“比”的意思。

15、答案:

A提示:

①句中“道”为“原因,途径”的意思;③句中“固”为“本来”的意思;⑤句中“亡”为“丢失,失去”的意思。

16、 答案:

B提示:

A项,表顺承/转折;C项,因为/用;D项,表列举/那么。

17、答案:

D提示:

第二段大量使用对比的论证方式。

秦之得、诸侯之失,子孙之不甚惜、祖父之艰难,秦之欲无厌、诸侯之地有限皆是对比论证。

最后引用古人之言,自然是引证之法了。

18、

(1)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

   

(2)(六国)以至于灭亡,是理所当然。

   

五、古代诗歌阅读(共24分)

(一)

(1)梅花出类拔俗,不同凡花,它虽春未到却独自凌寒而开;它洁白似雪,但冰雪却不具备它那醉人的幽香。

(4分)

(2)运用了对比手法。

下片“竹篱茅舍”“玉堂琼榭”对比,表明不论把梅栽在那里,它都不改初衷,突出了梅花纯洁傲岸、“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贵品质。

(4分)

(二)3、本诗描写了一个在风雪荒寒的边塞穿起盔甲准备出征的戍边者形象。

边人塞外戍守,环境的艰苦和自身的孤独,使他倍感思乡,梦中依稀望见白发老母在用乡音诉说着对儿子的思念,更是感慨唏嘘,其伤怨之情催人泪下。

(答题要关注“伤怨形色”,着重阐释边人的“形象”和“感情”。

其中人物形象2分,情感2分。

4、颈联借景抒情,通过边塞寒夜中孤独的身影、渺渺的远钟、昏暗的灯烛、寒夜的浊酒,渲染(或烘托)出凄苦的氛围,表达了戍边者孤单凄冷的心境。

(2分)尾联由现实转入梦境,虚实相映。

梦中白发慈母倚门盼儿的模样、依稀熟悉的乡音,现实与梦境对照,将思念与伤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2分)

(三)5、答:

诗人运用比拟的手法,使“织”字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可见可感,(2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愁绪的繁密,杂乱与绵长。

(2分)

6、答:

①通过“乡心缭乱”直抒胸臆,写思乡心绪之烦乱,②通过南归的鸿雁反衬离家之悲愁,③以景结情,通过秋风萧瑟,荻花遍开的苍凉景象,抒发了无穷无尽的凄凉乡思。

(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四)7、(4分)杜诗写的是作者送友人使北方,与北方少数民族和亲。

抒发的是对友人旅途劳苦的关切之情;同时激励劝勉友人为国立功,充满奋发向上的精神。

(2分)刘诗写的是作者为友人饯行,伫立目送的情景。

抒发了别离时不绝如缕的愁思和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怀念之情。

(2分)

8、(4分)杜诗直陈其事,直抒胸臆,活用典故,豁达乐观。

(2分)刘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儿女情长,伤感含蓄。

(2分)

六、题目分析、作文指导:

这是一则新材料(由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的,或叫“材料引……”)作文,材料是一则社会新闻,核心事件是公交车上一名老太呵斥身旁风尘仆仆的农民工,指责其影响市容。

从新材料作文的类型来看,这是一道提供看法型材料作文。

所谓提供看法型材料作文就是指作文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中不仅有一则事实、故事、寓言、诗歌之类的内容,而且还包含有对这则事实、故事、寓言或诗歌等的几种看法,考生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的材料作文。

这种类型的作文确定观点的方法:

第一步,阅读作文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中的事实、故事、寓言、诗歌之类的内容,把握材料的整体含意。

第二步,抓住对这则事实、故事、寓言或诗歌等发表看法的语句,选定构思的侧面(或角度)。

一般来说,这类材料作文可供选择的侧面(或角度)主要有三个:

①从中选择一种看法表示赞成或反对;②跳出几种看法的窠臼,辩证地看待几种看法;③着眼于这则事实、故事、寓言或诗歌等的整体含意,从中提取出一个观点。

第三步,根据自己选定的构思侧面(或角度),按照上文所说的提取观点型材料作文的提取方法提取出一个观点。

就这则材料来看,围绕老太呵责农民工影响市容的问题,农民工回应你没权利要求我这么做;有网友认为是老太“影响市容”;有网友认为“谁喜欢旁边坐着一个衣服很脏的人?

”老太的行为、农民工的回应、网友的不同意见都可以是作文的切入角度,都属于是由材料引出的写作范围;也可辩证地分析这几种看法。

从整体上看,这道作文题没有明确的立意倾向,它只是把一个生活事件再现出来,考生必须凭借自己的理解能力、感情倾向、认知水平、判断标准来分析思考,提炼观点,确定立意。

解读材料作文的材料,一定要理清材料的内容,即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原因,什么结果,什么影响等。

特别要理清材料中的因果关系,也就是“什么事情导致什么结果”,“为什么导致这种结果”,从而推出“要想有好结果,就必须怎么样”或“不想有坏结果,就不能怎么样”。

如这则材料,人物有公交车上的老太、被呵责的农民工、网友;事情则是老太呵责农民工影响市容,及由此引发的网友关注与议论;表层原因是农民工穿得脏,深层原因则可以挖掘出很多,如文明修养、等级观念、权利意识、文化传统、社会偏见、人性弱点、处事方法、人文关怀……这些方面都可以成为作文的具体立意角度;从影响来看,这件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可以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新材料作文一定要认真研读材料,真正读懂材料,不要想当然,一定要克服随意性。

在审题立意的时候,要强化“以果溯因”的意识,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彻底,材料越短,越要好好斟酌。

解读材料主要应从正面进行,但也不可忽略侧面切入的意外发现。

正面切入是常规思维,侧面切入可能更能写出别出心裁的文章。

在高考作文鼓励有个性、有创意的写作的价值追求下,充分地展示个性魅力、独特思维无疑会得到特别的回报。

个性特征归根结底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