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万重山漫想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6063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万重山漫想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过万重山漫想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过万重山漫想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过万重山漫想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过万重山漫想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过万重山漫想1.docx

《过万重山漫想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万重山漫想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过万重山漫想1.docx

过万重山漫想1

过万重山漫想

刘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端倪、毫发、耸峙、摧山拆地、以敝帚画西施、洪荒、不盈不益”等词语的读音及词义。

2、通读全文,认知过渡句、段及文中丰富的联想,从而理清作者的“慢想”的思路。

能力目标:

1、继续提高理清总体思路的能力。

2、把握局部思路,提高贯通文意、连贯语言的能力。

德育目标:

学习我们祖先勇于探索、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思路,提高贯通文意、连贯语言的能力。

2、感受第一个穿过三峡者的英雄气概。

3、学习运用联想、想象开阔思路,活跃思维。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中意义含蓄的句子。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中心思想。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指导学生在激情洋溢的朗读中,把握作者“慢想”的思路,采用齐读、默读、重点段落反复读等多种形式。

2、问答法:

教学过程中,多设疑,巧设疑,从不同角度设疑,引导学生沿作者的思绪理清文章的思路。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板书设计】

夔门————————————————————————船过三峡

第一个过三峡的人↓

两岸(联想)无数个第一个(回到)眼前

千百年后人们崇敬我们的精神↓

奇景(困难)————————————————————喜悦

【教学步骤】

第一、二课时

〖预习提纲〗

1、利用工具书,排除字词障碍。

2、收集并研读有关三峡的资料,了解三峡有关的人文历史知识。

3、结合课后练习题,反复阅读课文。

〖教学要点〗

1、反复阅读课文,从而理清作者的“慢想”思路;

2、结合思路,理解文中意义含蓄的句子,深入领会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

郦道元说: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阴天蔽日。

”李白说: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那么,作家刘征过三峡时又有什么新的感想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

(板书课题)

二、解题

《过万重山慢想》,“过万重山漫想”是偏正结构的短语,中心词是“漫想”。

其中的“过万重山”源于李白《朝辞白帝城》一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过万重山”是指1980年乘船穿行三峡时的经历。

文章不用“三峡”,而取“万重山”之意,目的是突出三峡险峻,万山重重的特点。

“漫想”的“漫”有“不受拘束”之意。

作者驰骋想象,思路开阔。

我们从标题可以悟出本文的内容主要是“漫想”而不是见和闻,“漫想”――托物而言他。

这个理解可作为阅读本文,把握作者思路的钥匙。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全长193公里,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被誉为“山水画廊”。

三、阅读课文,纠正读音、积累词语。

1、词语积累:

词藻连绵耸峙啃噬端倪洪荒混沌追溯无恙

摧山坼地转瞬即逝

2、正音:

夔门kuí耸峙zhì攲侧qī无恙yàng篙工gāo

抟tuán坼chè燧suì翎líng端倪nì

四、介绍创作背景

1、本文写于1980年12月,当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刚刚提出,很多人心里没底,有一种求稳求实的情绪,作者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自身深厚的诗文功底写下了这篇鼓励大胆创新、大胆尝试的文章。

2、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重大决策――今后我党的工作重心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

重整山河,百废待兴,对于一个搞惯了阶级斗争的国度来说,搞经济建设我们面临着一个前无经验可鉴,周围有强大压力的严重局面。

是畏首畏尾,踱步不前,还是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是闭门造车,还是改革开放,党中央将要做出一个前无古人的大胆尝试――勇敢向前闯,甘做第一个。

3、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提出了《放下包袱,开动机器,团结一致向前看》,为后来“改革开放”,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设想的提出扫清了思想上、认识上的障碍。

有人担心搞市场经济是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否定,而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经济一旦动摇,将会危及其红色性质,因而不少人顾虑重重,思想包袱很沉重,因此,此项决定是前无古人的决策,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第一个”。

4、1980年,党中央为实施改革开放的宏伟策略,大胆尝试,勇于开拓,率先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处建立了独具风格的经济特区,模仿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组建模式,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引发了又一次众人关望、举世瞩目的“第一个”。

5、有人担心步子太大,有人害怕国旗变色,有人心有余悸,生怕再被戴上“修正主义”的大帽子。

1981年6月,党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内若干问题的决议》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从理论上澄清并彻底解除了许多人关于“姓资姓社”的问题,又一次在马列主义的理论发展中开了先河。

6、在对待领土完整的问题上,邓小平在1982年初接见海外朋友时,第一次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从而为实现祖国的领土完整和平统一指明了方向。

7、正因为有了以上大无畏的“第一个”,才有了下列众多的第一个具体尝试和成果:

第一个土地承包制的请求第一个私有企业的注册第一个外商投资的申办第一个下岗工人(失业)第一个股市开业第一个上市公司的股票第一个安乐死的申请第一个核电站的建成投产第一个人体基因研究室的成建第一个载人航天飞机的成功发射第一个割让领土的回归

五、整体感知

本文题为“漫想”,实际上漫而有序。

作者十分注意把现实和想像结合起来,通过想象来安排文章的结构。

分析本文的创作思路:

就一篇文章来看,作者的总体思路是有起点、过程和终点的。

究竟该怎样把握呢?

主要是抓住说明思路展开的重点句子。

第一部分(1~2):

略写往昔自己对三峡景物的神往,描写了船出夔门之后,江流的湍急和高山的耸峙。

值得玩味的语句是“太阳隐去,只偶然透过青濛濛的薄雾,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如同仙人伸出发光的手臂,给峡江涂上神奇的色彩。

”和“我们的船开向哪里?

是回到往古还是驶向未来?

是堕入地府还是飞上仙界?

我不知道。

”设置了倘恍迷离的意境,引起人们的遐思。

这就很自然地过渡到第二部分的“漫想”。

第二部分(3~9):

“漫想”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

第3段,“面对这奇景,语言中的一切华丽辞藻都黯然失色”,深感三峡美景难以摹状,“头脑里一无所有”,暗示了文章下面的内容不在于写景观。

“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

——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

”围绕这第一个人,会生发出许多新的思索,这便是作者“漫想”思路的起点。

第5段,“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延展开去。

”“漫想”的思路展翅飞翔。

那第一个,“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呢?

”当时,他“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呢?

6、7两节连贯、自然。

第8段“再想下去”。

由物质条件写到了当时的舆论的阻力。

接下来9、10两段想象他“拿起竹篙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呢?

第三部分(11~14):

由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想到无数“第一个人”,想到人类发展向前的历史。

“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

第四部分(15~16):

“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呼应开头,收束全文,是“漫想”的终点。

六、布置作业

1、熟悉生字、词

2、结合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他想歌颂什么?

②文章中哪些文字是“漫想”类文字?

③这些漫想的文字可以分为几层?

为什么?

④这几层中各层的内部思路是怎样的?

⑤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

⑥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

⑦那个时候,穿过三峡使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

⑧第一个人穿过三峡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阻碍?

 

第三、四课时

一、分析第一部分两小段的思路。

1.学生读第1段,画出重点语句,说说本段内容。

明确:

“小时候”和“直到今年”对应,“一向”“神往”和“直到今年”“才有机会第一次”对应。

本段突出了“穿过三峡”向往已久,可贵。

2.学生读第2节,说说分几层意思。

明确:

八句话,扣住题目“过万重山”。

分三层。

1、2句是总写。

3、4句是具体写。

5~8句用设问句由观景过渡到“漫想”。

仔细揣摩3、4句,“夹江两岸连绵起伏的高山”“耸峙云霄”的和“横枕江面”的是远景;“迎面扑来”的和“转瞬即逝”的是近景。

写山之近景也是侧面写江流的狂暴、湍急。

“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如同仙人伸出发光的手臂”是写具有神奇色彩的阳光,也是写高山耸峙。

抓住了景物特色,引人遐想。

二、分析第二部分(3~10段)。

1.学生读第3段,找出直接说明作者思路的句子。

这些语句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面对这奇景”“头脑里一无所有”只是作者欲擒故纵,意在暗示,下面的内容并不着急写景。

“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

——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

”转向写思绪,是作者“漫想”思路的起点。

由“第一个”人串连以下几段。

2.学生读第5段。

各句的关系是什么?

明确:

前两句一正一反,强调确有“第一个”。

“后来的无数个”既强调了“第一个”开拓精神之伟大,也是下文的伏笔(见第12段)。

“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延展开去。

”紧承上节。

是“漫想”思路的延展。

3.学生读第6段,想一想在意思的衔接上有什么特点?

作者使用资料又有什么特点?

明确:

这一段是写第一个人“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

在衔接上,先写大禹的传说,又写《禹贡》的文献资料,再写秦设置巴郡蜀郡的史实。

按历史年代先后来写,衔接紧密。

作者使用古代文献资料,信而有据,推导出问题的答案。

这显示了作者渊博的学识。

“似乎”“大约”等词表现了严谨的态度,避免了主观武断。

4.学生读第7段,这一段使用什么资料?

这一段内容与前一段有什么关系?

明确:

这一段是写第一个人“他穿过三峡是使用什么交通工具。

”作者用较多文字来写南宋画家夏圭的《巴船下峡图》,是“木船”,“大得很”,“篙工舵师有十几个”,“巨浪狂扑”尚且“船舷攲侧,生死在毫发间”,让人“感到惊心动魄”。

而由此上溯到周秦时代,交通工具“也许只有原始的独木船了。

”两相对照,用“简直难以想象”和“就是毫不含糊地这么做的。

”讴歌第一个穿过三峡的古人超凡的勇气。

这绘画史上的资料不仅使本段文采鲜明,而且也显示了作者多方面的学识。

这一段与上一段联系紧密,由“什么时候”推断到那时简陋的交通工具。

5.学生读第8段,找出说明作者思路的语句,说说这一节同前文有什么联系。

明确:

“再想下去”。

表明了作者的思路。

想到“第一个”之前的许多个人,有“折回的”、有“遇险的”。

由此引出了一些人的议论甚至阻挠。

“然而”“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微微一笑,还是登上了独木船。

”栩栩如生,展现了他的从容、坚毅,讴歌了他的自信和决心。

前几段是写“第一个”所面临的物质条件的困难,这一段写舆论的阻力是精神方面的障碍,面对这两方面的困难,他“微微一笑……”更突出了他至刚至勇的精神。

6.学生读9、10两段,回答问题。

①第9段的作用是什么?

②第10段有几个“他不知道,也没有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③本段中最重要的语句是哪几句?

④这一段与前几段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

第9段是过渡段。

由“第一个”人的行动写到他的思想。

“他不知道,也没有想”。

值得认真思考。

“不知道”是因为“那时候,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还是极有限的”,“不知道”决不是说他对面前的艰险一无所知,而只是在强调他知道那接踵而来的艰险是难以预料的。

“也没有想”,更不可片面理解为他只凭意气去瞎闯、蛮干,“没有想”只是意在强调他明知有险阻,却义无反顾,置之度外,决不为困难所吓倒,决不会畏首畏尾,顾虑重重。

读第四个“如果遇险”,上面的意思已十分明确。

本段中最重要的话是最末二句:

“他只是想走出去,去扩大生活的世界。

于是,他用竹竿一点,独木船开动了……”“只是想”突出了他的唯一信念,他的执着追求,就是要“走出来”面向新的“生活的世界”去求发展。

本文写于1980年12月,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开过,国家政治。

经济正面临重大的转折。

回顾这段历史背景,想想80年代以后国家的巨变,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家与时代同步的脉搏。

这一段与前几段内在联系合乎逻辑,是由客观条件写到主观精神,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三、分析文章第三部分(11~14段)。

学生读11~14段回答问题:

找出表明作者思路的语句,说说这三段的内在联系。

明确:

“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

”表明作者的思路,由“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而飞向更加博大的时空。

第11段由“望着茫茫的江水”想到三峡的形成,使用了科学史料。

由“无穷无尽”的源头,“无止无休”的流动和“不盈不溢”的去处,想到“洋洋东去”的江水,“逝者如斯”。

进而想到了“人类的历史”,“此时忽如栖落在手指上,简直可以数一数它的翎毛。

”清清楚楚尽在眼前。

此种浓缩历史于笔端的思路是自然引出的,合情合理,并无突兀之感。

第12段遥想两三百万年以前人类的出现,用了三个“第一个”,回顾了人类的进化和发展,“他们越过了人类儿童时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峡”,“于是,历史昂然向前”,这一句应看作是文中饱含哲理的一座奇峰。

第13段“行程是艰险的”,历史在前进中不免有挫折……四种情况,自然也就不免有清谈者……六种态度:

他们不是历史的脊梁,绊不住历史的脚步。

这一段是从反面说,历史向前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

可以与第9段中的“他只是想走出去,去扩大生活的世界”遥相呼应,蕴含深远之意。

以上三段,由“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想到宏观的人类历史,揭示规律,蕴含哲理,文采生动。

四、分析文章第四部分(15、16段)。

1.学生读15、16段找出表明作者思路的语句,说说对本部分内容的理解。

明确:

15段“江水滔滔,一泻千里,向东流去”“天渐渐开阔,地渐渐平旷”语意双关,境界开阔,令人心旷神怡,意气风发。

16段“船已经穿过三峡”与题目“过万重山”呼应。

“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作者思路的终点。

2.重读全篇回答问题:

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的喜悦是什么?

未曾感到的喜悦又是什么?

明确:

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的是胜利的喜悦,他为战胜艰难险阻,第一次开拓三峡通道而自豪而喜悦。

他未曾感到的喜悦是,作者今天畅游三峡,观赏三峡奇景的喜悦,目睹当今建设宏图的喜悦和畅想美好灿烂未来的喜悦。

五、学生归纳本文的中心意思。

明确:

作者穿行三峡过万重山的时候,他想到当年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想到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征途,有如三峡一般艰险,时代需要无数开天辟地、开拓前进的“第一个”。

“第一个”,就是历史的首创者。

作者讴歌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期望人们在四化建设中发扬首创精神,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六、问题研究

提问1、作者是在什么情形下开始漫想的?

又是在什么时候中断“漫想”回到现实的?

明确:

带着神往之情的作者从夔门出发,在穿过三峡时,看到了狂暴的江流,连绵起伏的高山,以及高山缺口处伸出的几道光速所营造的神奇境界。

面对奇景,作者神经爱到强烈的触动,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头脑里一片空白,也就恰在此时,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开始了对三峡“慢想”。

直到船过三峡,作者才收住“慢想”的野马,回到了现实。

(板书:

夔门(慢想)→三峡→回到现实)

提问2、学生通读全文,找出文中说明作者产生联想的句子。

明确:

(1)头脑里一无所有,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

(2)于是,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

(3)再想下去。

(4)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

提问3、通览全文,画出“慢想内容”,理清全文思路。

明确:

全文思路紧扣课题,以船出夔门为起点,由万重山(三峡)的奇险展开想象。

先想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再延展到“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以及“使用什么交通工具”。

(注:

三者次序不可乱)

然后再想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绝然不是第一个”,甚至他会“想些什么呢?

”接着“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想到历史上的无数第一个;再接着时间往来推移,想到千百年后人们也将崇敬我们的精神。

最后以穿过三峡为思路终点,落在阅尽险峻之后的喜悦上,结束了“慢想”,回到了眼前。

提问4、作者在文中既讲了具体的“三峡”,也谈了比喻的“三峡”(第11自然段),都没有离开“困难”二字,这是为什么?

作者意图是什么?

明确:

作者想通过“慢想”对“第一”的讴歌知难而进,心无旁念,敢于冒险的首创精神,期望人们发扬首创精神,在未来的事业中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七、理清局部思路

(第5~9自然段)

提问1、作者想象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所面临的困难之间有何联系?

能打乱吗?

为什么?

明确:

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面临着三个方面的困难:

第一,是物质方面的,先推断第一次穿过三峡的时间,由此推断所用的交通工具,只能是原始简陋的独木舟。

第二,是舆论方面的,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面临形形色色的舆论阻力。

第三,是知识方面的,由于认识的局限,存在极大的盲目性,因而带有极大的冒险性。

这几个问题之间,是一种由浅入深的关系,顺序不可调换。

这样安排更能体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不畏艰险,奋然前行的执著意念。

提问2、文章第11段中的一组提问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与文章的总体思路有什么联系?

明确:

“这江水是在什么时候凿开三峡的呢?

它的源头为什么总是无穷无尽,它的流动为什么总是无止无休的,它的去处为什么总是不盈不溢呢?

”这两个句子说明了自然的神秘与伟大,而“当它以摧山坼地之力凿开三峡洋洋东去之时,可曾想到后来竟变成那渺小的生物——人的胯下坐骑么?

”一句则说明了人类战胜自然的无穷力量。

这样写是因为作者的思想将要“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漫相”到人类历史上无数个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

所以说本段的思路与全文的思路仍是一脉相通的。

八、结合文意体会几个关键句子的妙处。

1、解读下列文字: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也许还要高远。

人类的历史,对于我本来如同远上云天之上,不可端倪的飞鸟,此时忽如栖落在手指上,简直可以数一数它的翎毛。

明确: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紧承“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之后,则是借用《庄子·逍遥游》中的话来形容自己思绪之高远的。

“也许还要高远”则进一步强调了此点。

第二句运用比喻,将抽象的“历史”比作具体的“飞鸟”,生动传神,意思是:

人类的历史,对于我本来如同远在云天之上中,不强仔细看的飞鸟,此时忽如栖落在手指上,简直可以数一数它的翎毛。

如此之比使人仿佛觉得悠远的古代如在眼前。

2、解读文章第12段中的两个“三峡”。

明确:

本段中的“三峡”都加上了引号,表示一种特殊含义。

表明此处的“三峡”不是实际中的长江三峡,不是一个地理名词,而是历史发展中的那种“阻碍”,是人们已经跨越各个领域的高峰,“三峡”已成为和种“象征“。

作者的”漫想“从实在的三峡跳过到了抽象的三峡,意境由此变得开阔、深邃。

3、解读“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明确:

这里的“喜悦”是作者阅尽艰险的喜悦,是领悟无数个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三峡”精神的喜悦。

从全文思路看,这句话是思路的终点,自然带有总结性,是作者第一次穿越三峡的感受。

这两种喜悦,一是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曾经”有的,一是他“未曾”有的。

“曾经”感受到的必定是他经历过的,那就是穿越三峡的胜利的喜悦,即与古人相通的征服自然,领略无限风光的自豪感。

“未曾”感受到的自然是他不曾经历的,即古人未曾经历的今人所从事的伟大事业所带来的喜悦。

九、本课小结

《过万重山漫想》一文从出了夔门写起,作者带着神往之情穿越三峡,面对奇景,展开“漫想”。

他凭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想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想到远古许许多多的“第一个”。

正是有“第一个”排除万难,开拓道路,历史才“昂然向前”。

作者热情讴歌了知难而进,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期望人们发扬首创精神,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十、布置作业

1、反复阅读课文,体味和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2、参照本文,围绕“第一个”,写一段富于想象的文字。

3、完成课后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