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综合检测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5119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三综合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历史必修三综合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历史必修三综合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历史必修三综合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历史必修三综合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三综合检测题.docx

《历史必修三综合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三综合检测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必修三综合检测题.docx

历史必修三综合检测题

必修三综合检测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

这主要说明了

  A.各国都重视发展军事力量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

  C.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D.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掌握了国家政权

  2.“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在上述建议下,出现了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三教合归儒

  3.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和法制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发展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回答4-5题

  4.《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A.“仁政”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 

  C.宋明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5.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6.春联是日常生活中对书画艺术的实用。

“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

”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因“红”与“朱”义同。

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B.祈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

  C.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

  7.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社会基础是

  A.教育迅速发展,文人队伍壮大

  B.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C.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产生

  D.小农经济发展,农民的文化需求增加

  8.在谈到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说:

“洋务派同改革派的真正差异不过在于:

前者只布新而不除旧,后者布新同时除旧。

”能支撑此观点的是

  A.发展近代工业  B.创办新式学校  C.实行民主政治  D.编练新式军队 

  9.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

“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

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

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

”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

  B.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分不开的

  C.中国古代较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D.人与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

  欧亚大陆两端的中法两国,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

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

回答10—11题

  10.上述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11.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国,而17世纪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影响却远未能达到这一步。

产生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思想家们的思想产生的时间较早

  B.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

  C.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

  D.当时中国思想家们没对未来社会提出政治设想

  12.对于伏尔泰和卢梭的评判,歌德说:

“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赫尔岑则说得更为坦率:

“当伏尔泰还在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而战斗的时候,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

他们的评价对卢梭而言主要是针对

  A.天赋人权    B.倡导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  

  C.人民主权    D.人是万物的尺度

13.16世纪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曾说过:

“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

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

  A.追求人的自由      B.追求现实幸福  

  C.反对禁欲主义      D.反对等级观念

  14.19世纪末的中国又出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次思想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①实行民主共和            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③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④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

“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

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16.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

  17.法国学者维吉尔?

比诺说:

“当人们翻阅18世纪法国思想家、经济学家撰写的作品、游记或报刊文章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名字是如此频繁地出现,激起了那么多的赞誉之词。

”上述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

  A.启蒙思想家们关注中国的儒家文化和政治

  B.中国四大发明对法国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

  C.西方传教士热衷于传播中国文化

  D.中法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非常频繁

  18.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潮倡导的主要内容是

  A.提倡学习西方      B.推翻清王朝

  C.提倡民主共和      D.发展资本主义

  19.1977年,停止多年的高考制度开始恢复,一代人的命运从此改变。

高考制度恢复的背景是

  A.改革开放急需新型人才      B.邓小平复出后主持教育工作

  C.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基本完成   D.思想界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0.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敏锐地认识到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自告奋勇抓教育,为此他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①领导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   ②恢复教学秩序和高考制度

  ③提出发展教育的“211工程”  ④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1.能反映中国已然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事物或现象的是

  A.两弹一星、“三下乡”活动、义务教育、股票

  B.上山下乡、扫盲教育、“双百”方针、互联网

  C.科教兴国、城镇化、载人航天、流行服饰

  D.股份制企业、样板戏、装修热、“教育大革命”

  22.严复(1854-1921)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曾留学海外。

假如他在30岁左右有机会周游世界各地,他有可能

  ①到德国欣赏《命运交响曲》

  ②到法国参观印象派画家的展览会

  ③在美国欣赏电影《摩登时代》

  ④在北京观看谭鑫培表演京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了从未有过的自信。

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这段材料说明牛顿的科学发现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束缚

  C.促进了人类思想解放         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24.在下列自然科学成就中,影响远远超越其学科范围,扩展到社会和经济思想领域,并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论

  25.有人对近代以来美术流派作这样的概括:

“新古典主义美术以古代历史或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重视画面的严整与和谐”;“现实主义美术要求正确、完全、忠实地描写当下生活的社会环境”;“浪漫派绘画重视的是栩栩如生的生命感和动感的表现,画面讲求整体效果而非细部修饰”;“印象派绘画捕捉的事物是闪动的光影和色彩。

”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罗瓦          ②《拾穗者》米勒

            

  ③《赛纳河之晨》莫奈             ④《马拉之死》大卫

  A.①—浪漫派绘画作品   ②—印象派绘画作品

  B.③—印象派绘画作品   ④—现实主义绘画作品

  C.①—浪漫派绘画作品   ③—印象派绘画作品

  D.②—新古典主义绘画作品 ④—现实主义绘画作品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

其中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3分。

  26.文明的“碰撞”亦能产生“火花”,阅读材料。

  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材料一: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

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

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类别编成《西学书目表》,并指出:

“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材料三: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

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参考资料》

  请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翻译的内容和作用。

  

(2)依据材料一、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德、法历史,分别说明莱布尼茨和伏尔泰为何推崇中国文化。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郭守敬)根据大量实测资料,参照前代历法内容,终于在至元十七年修成新历,忽必烈赐名《授时历》,取“授民以时”之义。

《授时历》在天文学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它废除了前代制历时所习惯前推“上元”的“上元积年法”,而以至元十七年冬至作为推算数据的起点,同时数据个位数以下由过去惯用的分数式改用百进位的小数制,其精密程度大大超出前代。

例如,一年回归年平均长度为365.2425日,与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相仅差26秒,早于西方《格利高历》相同数据300余年。

                          ——张岂之等主编《中国历史》

  材料二 水为什么往低处流?

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

这些今天看来简单之极的问题,在当时确实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

直到艾萨克?

牛顿出现,人类才终于结束了这种状态。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来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在近代科学诞生之前的几千年当中,人类凭经验进行生产,在漫长的生产过程中,提炼出技术,然后再改进技术的过程中产生科学。

这是一个凭经验办事的过程,所以走了不少的弯路和错路。

瓦特没有重走人类几千年走过的弯路,为了对旧式蒸汽机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瓦特曾钻研过力学、数学、化学,做过系统的实验并仔细计算过气缸的热效能。

他对于生产、技术、科学三者关系的认知从何而来?

在瓦特研制蒸汽机之前的一个世纪里,正是欧洲历史上一个科学鼎盛的时期。

在这批科学巨人当中排在最中心位置的是一位妇孺皆知的人,他就是艾萨克?

牛顿。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的“新历”编制的目的是什么?

除天文历法外,材料一还揭示中国古代在哪一领域取得突出成就。

  

(2)依据材料二,扼要说明牛顿的创造和发现带来的科学变化。

  (3)比较说明郭守敬与牛顿的科学成就对人类社会进步产生的不同影响。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徽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共同原因是什么?

  

(2)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3)为什么中国的进步思想被称为“中世纪末的产物”,而法国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29.阅读下列材料: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堪称世界戏剧的两座高峰,在十六世纪晚期和十七世纪初同时出现在东半球的中国和西半球的英国。

《牡丹亭》与《哈姆雷特》分别是其代表作,以下是有关这两部作品的有关材料:

  材料一《牡丹亭》塑造一个女性形象——杜丽娘,她出生名门,自幼受到封建文化教育和严格管束,她如同笼中的鸟,强烈渴望冲出牢笼;在生存环境没能给她的理想的实现提供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她只能到梦中寻找自己的理想;进入鬼蜮的杜丽娘,由于离开了封建礼教的管束而显得更为大胆、痴情。

她不满足以幽魂的身份和情人聚会,她能为爱情而死,更情愿为爱情而生。

她毫无顾忌的与阴间的判官据理力争,使自己还魂。

她还一鼓作气,让自己的非法叛逆婚姻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

注:

《牡丹亭》——汤显祖(明代)

  材料二《哈姆雷特》塑造了的悲剧形象——哈姆雷特,其名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优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指出两部剧作所处时代的共同经济特征。

  

(2)思考两部戏剧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了什么样的共同精神?

  (3)两部戏剧中所反映的这种精神,在东西方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影响,请指出这种不同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30.文化的差异性目前已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同,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不同文明的碰撞和交融,构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文明。

“欲求超胜,必须会通”,借鉴、继承与创新是各地区各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亘古常新的课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华:

  ◆忠于民族、国家,追求全民利益的爱国主义价值观: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重视精神境界的提升,追求崇高的理想人格:

儒家强调人格价值、道德价值高于生命价值、物质价值。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孔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提倡仁爱,强调人际和谐:

“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爱”、“非攻”“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重视人伦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协调,强调构建和谐社会:

儒家重“信”为立身处世的基础。

传统道德提倡“仁、义、礼、智、信”;“亲、慈、友、义、恭、序、信”如敬老爱幼、孝敬父母、诚实守信等就是人伦关系传统要求。

  ◆重视道德品质的修养和以事论理、以史为鉴的道德教化方法:

儒家提倡自我道德修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吾日三省吾身”“知行合一”。

                            ——《中华传统文化格言》 

  材料二韩国不仅把忠孝一致作为儒教的行为模式,而且通过风俗礼仪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安国立命的伦理纲常,让青少年以及所有的公民都从中强烈地感受到浓厚的道德熏陶和民族精神感染,从而形成一种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韩国的繁荣提供精神动力。

……至今,儒教在韩国社会中仍占有绝对的比重,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

……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摘自《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材料三 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曾说“导致中国落后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得的成就。

                               ——《中西对比500年》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内涵?

  

(2)根据材料二,韩国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哪些优秀成份?

这些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对韩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是什么?

结合明清有关历史,论证材料三费正清的观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答案和解析

  1、C 

  解析:

战国时期是中国变革的重要时代,各国统治者为了在争霸战争中求得生存,纷纷开展变法运动。

而新兴知识分子(士人阶层)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视野,促进文化的觉醒,成为推动各国变法的中坚力量。

  2、C

  解析:

仔细阅读材料,材料体现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

这一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儒家思想至此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

  3、A

  解析:

孟子主张“性本善”,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苏格拉底针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现象,他针砭时弊,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苏格拉底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自于知识,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于是他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他进一步指出,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4、C

  解析:

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在民间传说、说话艺术和元杂剧中三国戏的基础上,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造而成《三国演义》这样一部长篇巨著。

施耐庵的《水浒传》创作于元末明初,同《三国演义》一样,它也是在民间故事和话本、戏曲基础上创作而成的。

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和施耐庵必然要受当时主流思想理学的重大影响。

  5、B

  解析:

理学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的伦理道德,故AC排除。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由题中“修养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可知。

  6、B

  解析:

根据题中材料提炼要点。

朱砂纸、万年朱(“红”),祈求统治千秋万代。

  7、B

  解析: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词这种文学形式逐步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

  8、C

  解析:

洋务运动时期主张中体西用,不改变封建制度,而戊戌变法要求君主立宪。

  9、C

  解析:

注意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把握。

  10、B

  解析:

题目中选项ACD是启蒙运动中的思想。

中国出现的三大著名思想家认识到君主专制是诸多弊端根源,反对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设想,但没有达到启蒙运动的高度。

  11、B

  解析:

注意题中强调产生差别的“根本原因”。

明清之际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12、C.

  解析: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题目所给材料的有效信息“伏尔泰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而战斗”即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而“卢梭痛斥这种人的文明”即卢梭不仅也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还主张“社会契约”和“主权在民”。

A、B项是两人共同点,D项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观点,故选C。

  13、B

  解析:

“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暗含着他相信屋顶以下的事,即主张人生的目的不是追求虚无缥缈的天堂和来生,而是要追求现世和幸福,体现了人文主义。

  14、D

  解析:

19世纪末中国出现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指,维新变法思想的发展。

①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

  15、B

  解析:

由题中时间(1919年6月20日)和杜威的言语可知:

政治改革运动是指五四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16、A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有限,没有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君主专制,而是通过文学艺术和宗教的形式来反对维护封建统治的天主教会,到启蒙运动时期才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17、A

  解析:

儒家思想中“仁政”等主张,和启蒙思想家的主张产生了共鸣,因此得到了他们的赞誉。

  18、A

  解析:

鸦片战争前后,为了解西方、救亡图存,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19、B

  解析: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恢复工作,开始全面拨乱反正,系统纠正文革错误,1977年恢复高考就是其中措施之一。

  20、D

  解析:

本题考查了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抓教育的主要史实。

“211工程”是1993年,国家着手实施的措施,大大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所以要排除③。

  21、C

  解析:

“能反映中国已然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事物或现象”要求这一组内容必须全部正确,因此,只能选择C项。

  22、A

  解析:

题中要求的时间在1884年左右。

贝多芬(1770-1827)创作了《命运交响曲》,后世广为流传。

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

1936年,《摩登时代》在纽约首映,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它让人们在笑声中看到资本主义黑暗以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谭鑫培(1847年-1917年),幼年随父进京学习京剧,吸收程长庚、余三胜、卢胜奎的表演特色,自成一派,称“谭腔”。

  23、C

  解析:

仔细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所谓理性,就是人的思考和判断,说明牛顿的理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4、B

  解析:

进化论引进中国后,对中国的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如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25、C

  解析:

本题考查近现代绘画的各个派别及其特点,注意把作品与派别对应。

①《自由引导人民》属于浪漫主义绘画;②《拾穗者》属于现实主义绘画;③《赛纳河之晨》属于印象派绘画;④《马拉之死》属于新古典主义美术;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