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唑类杀菌剂.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4887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唑类杀菌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三唑类杀菌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三唑类杀菌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三唑类杀菌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三唑类杀菌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唑类杀菌剂.docx

《三唑类杀菌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唑类杀菌剂.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唑类杀菌剂.docx

三唑类杀菌剂

 

wk_ad_begin({pid:

21});wk_ad_after(21,function(){$('.ad-hidden').hide();},function(){$('.ad-hidden').show();});

 

 

 

 

 

 

 

 

 

 

   (l) 防治麦类白粉病 用药适期在茎叶零星发病至病害上升期, 或上部三叶发病率达 30%~50%时开始喷药,每亩月 12.5%乳油17m1 (有效成分2.13g),对水常量喷雾 。

 

   

(2) 防治麦类黑穗病 每l00kg种子用12.5%乳油 300~30Oml (有效成分25~37.5g) 拌种 。

 先将袢种所需的药量加水调成药浆,调成药浆的量为种子重量的1.5%,拌种均匀后再播种 。

 

   (3) 防治麦类锈病 用药适期在麦类锈病盛发前, 每亩用 12.5%乳油 33.3~50ml (有效成分4.16~6.25g),对水常量喷雾或低容量喷雾。

 

   (4) 防治玉米丝黑穗病 每 l00kg 玉米种子用12.5%乳油 320~480ml (有效成分40~60g) 拌种 。

 先将拌种所需的药量加水调成药浆,调成药浆的量为种子重量的1,5%,拌种均匀后再播种 。

 

  

己唑醇 

  

    制剂  OL 、 SC 、 SG。

     分析方法  GLC或 HPLC。

 

    作用机理与特点  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

具有内吸、 保护和治疗活性。

 应用 

   适宜作物与安全性  果树如苹果、 葡萄、 香蕉,蔬菜 (瓜果、 辣椒等),花生,咖啡,禾谷类作物和观赏植物等。

 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环境、作物安全,· 但有时对某些苹果品种有药害。

 

    防治对象  能有效地防治子囊菌、 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尤其是对担子菌纲和子囊菌纲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 黑星病、 褐斑病、 炭疽病等有优异的保护和铲除作用。

 

   使用方法  茎叶喷雾,使用剂量通常为15~250g(a.i.)/hm2 。

 以10~20mg/L喷雾,能有效地防治苹果白粉病,苹果黑星病,葡萄白粉病;以 20~50mg(a.i.)/L 喷雾,可有效防治咖啡锈病或以 30g(a.i.)/hm2防治咖啡锈病,效果优于三唑酮[250g(a.i.)/hm2];以 20-50g(a.i.)/hm2 可防治花生褐斑病;以 15~20mg(a.i.)/L可防治葡萄白粉病和黑腐病 

丙硫菌唑 

  

    剂型  为了预防抗性的发生, 适应特殊的作物与防治不同的病害之需要, 拜耳公司目前正在开发并登记丙硫菌唑单剂以及与不同作用机理药剂的混合制剂 , 除与叶而内吸性 strobin类尕菌剂氟嘧菌酯混配外,还可与戊唑醇、 肟菌酯、 螺环菌胺等进行复配。

 

   作用机理与特点  丙硫菌唑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真菌中甾醇的前体一一羊毛甾醇或 24-亚甲基二氢芈毛醉l4 位上的脱甲基化作用,即脱甲基化抑制剂 (DMIs)。

 不仅具有很好的内吸活性, 优异的保护 、 治疗和铲除活性, 且持效期长。

 通过大量的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丙硫菌唑对作物不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防病治病效果好,而且增产明显,同三唑类杀茵剂相比 ,丙硫菌唑具有更广谱的杀菌活住。

 应用 

   丙硫菌唑主要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如小麦 、 大麦 、 油菜、 花生 、 水稻和豆类作物等众多病害。

儿乎对所有麦类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如小麦和大麦的白粉病 、 纹枯病、 枯萎病 、 叶斑病、 锈病、 菌核病、 网斑病、 云纹病等。

 还能防治油莱和花生的土传病害, 如菌核病, 以及主要叶面病害, 如灰霉病、 黑斑病、 褐斑病、 黑胫病、 菌核病和锈病等。

 使用剂量通常为 200g(a.i.)/hm2 ,在此剂量下, 活性优于或等于常规杀菌剂如氟环唑、戊唑醇、 嘧菌环胺等。

 

  

灭菌唑  

  

    制剂  FS如25%、 30%等。

 

    作用机理与特点  甾醇生物合成中 C-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 。

 主要用作种子处理剂 。

 应用 

   适宜作物  禾谷类作物、 豆科作物、 果树如苹果等。

    对作物安全性  推荐剂量下对作物安全、 无药害, 

   防治对象  镰孢(霉)属、柄锈菌属、麦类核腔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白粉菌属、圆核腔菌、壳针孢属 、 柱隔孢属等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 锈病、 黑腥病、 网斑病等。

 

   使用方法  主要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 豆科作物、 果树病窖,对种传病害有特效。

 可种子处理、 也可茎叶喷雾,持效期长达4~6 周。

 种子处理时通常用量为 2.5g(a.i.)/l00kg 小麦种子或 20g(a.i.)/l00kg 玉米种子; 茎叶喷雾时用量为 60g(a.i.)/hm2 。

 

  

戊菌唑 

  

    制剂  EC 、 EW、 WP 。

     分析方法  GLC或 HPLC 。

 

    作用机理与特点 主要作用机理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

由于具有很好的内吸性, 因此可迅速地被植物吸收,并在内部传导; 具有裉好的保护和治疗活性。

 应用                                               

   适宣作物与安全性  果树如苹果、 葡萄、 梨、 香蕉,蔬菜和观赏植物等。

 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环境、作物安全。

 

   防治对象  能有效地防治子囊菌、 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尤其对白粉病、 黑星病等具有优异的防效。

 

   使用方法  茎叶喷雾,使用剂量通常为 25~75g(a.i. )/hm2 。

 

 

 

  

腈菌唑 

  

制剂  EC 、 SC、 WP如 25%乳油 。

 

    分析方法  GC/HPLC 。

 

    作用机理与特点  腈菌唑是一类具保护和治疗活性的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

 主要对病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起抑制作用,对子囊菌、担子菌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该剂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有一定刺激生长作用 。

 应用 

    适宜作物与安全性  苹果、 梨、 核果、 葡萄、 葫芦、 园艺观赏作物,小麦、 大麦 、 燕麦、 棉花和水稻等。

对作物安全。

 

    防治对象  白粉病、 黑星病、 腐烂病、 锈病等。

 

    使用方法  可用于叶面喷洒和种子处理。

 使用剂量通常为 30~60g(a.l.)/hm2 。

     防治小麦白粉病  每亩每次用 25%乳油 8~l6g[2~4g(a.i.)/亩],一般加水75~l00kg,相当于6000~9000 倍液,混合均匀后喷雾。

 于小麦基部第一片叶开始发病即发病初期开始喷雾,共施药两次,两次间隔10~15d。

持效期可达 20d。

 还可用拌种方法防治小麦黑穗病、 网腥黑穗病等土壤传播的病害,l00kg种子拌药 25%乳油 25~40ml。

 

    防治梨树、 苹果树黑星病、 白粉病、 褐斑病、 灰斑病 可用 25%乳油 6000~10000 倍液均匀喷雾,喷液量视树势大小而定。

 

腈苯唑 

  

    制剂   EC 、 EW、 WP 、 SC 。

 

    作用机理与特点  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 内吸传导型杀菌剂,能抑制病原菌菌丝的伸长,阻止已发芽的病菌孢子侵入作物组织。

在病菌潜伏期使用,能阻止病菌的发育,在发病后使用,能使下一代孢子变形,失去继续传染能力,对病害既有顸防作用又有治疗作用。

 应用 

    适宜作物与安全性  禾谷类作物、 水稻、 甜菜、 葡萄、 香蕉、 果树如桃、 苹果等。

 

    防治对象  腈苯唑对禾谷类作物的壳针孢属 、 柄锈菌属和黑麦喙孢,甜菜上的甜菜生尾孢,葡萄上的葡萄孢属 、葡萄球座菌和葡萄钩丝壳,核果上的丛梗孢属,果树上如苹果黑星菌等以及对大田作物、 水稻、 香蕉、 蔬菜和园艺作物的许多病害均有效;还有香蕉叶斑病等。

 

     使用方法  腈苯唑既可作叶面,也可作种子处理剂。

防治禾谷类作物病害使用剂量为 75~125g(a.i.)/hm2 ,防治油莱病害使用剂量为 60~75g(a.i. )/hm2 ,防治甜菜病害使用剂量为 65~280g(a.i.)/hm2 ,防治花生病害使用剂量为 75~150g(a.i.)/hm2 ,防治水稻病害使用剂量为 50~150g(a.i.)/hm2 ,防治葡萄病害使用剂量为 30~45g(a.i.)/hm2 ,防治果树病害使用剂量为 50~75g(a.i.)/hm2 , 

 

 

防治蔬菜病害使用剂量为50~l00g(a.i.)/hm2 ,防治草坪病害使用剂量为 75~250g(a.i.)/hm2 。

  应用 

     防治香蕉叶斑病  在香蕉下部叶片出现叶斑之前或刚出现叶斑,用 24%乳油 400 倍液,每隔 7~14d 喷雾1次,连续使用多次 (但不要超过 4次),对香蕉叶面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在台风雨季来临或叶斑出现时,用 24%乳油 l000 倍液或每l00L水加 24%乳油l00ml,每隔 7~14d 喷雾1次,连续用 2~3 次对香蕉叶斑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防治桃树褐腐病  在桃树发病前或发病始期喷药,用24%乳油2500-3000倍液或每l00L水加24%乳油 33.3~40mI喷雾。

 

  

亚胺唑 

  

     制剂与分析  EC 、 WG 、 WP 如15%可湿性粉剂 。

      分析方法  GC/HPLC 。

 

     作用机理与特点  主要作用机理是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纫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从而破坏细胞膜的形成, 导致病菌死亡。

亚胺唑是广谱新型杀菌剂 , 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

 喷到作物上后能快速渗透到植物体内 ,耐雨水冲刷。

 应用 

     适宜作物与安全性  蔬菜、 果树、 禾谷类作物和观赏植物等 。

 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环境 、 作物安全。

 

     防治对象  能有效地防治子囊菌、 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如桃、 日本杏、 柑橘树疮痂病, 梨黑星病、锈病、 苹果黑星病、 诱病、 白粉病、 轮斑病,葡萄黑痘病, 西瓜、 甜瓜、 烟草 、 玫瑰 、 日本卫茅 、 紫薇白粉病,花生褐斑病,茶炭疸痰,玫瑰黑斑病,菊 、草坪锈病等 。

 尤其对柑橘疮痂病 、 葡萄黑痘病、 梨黑星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对藻菌真菌无效。

 

     应用技术  亚胺唑属唑类广谱杀菌剂 ,是叶面内吸性杀菌剂 , 土壤施药不能被根吸收 。

 田间试验表明 ,以 2.5~7.5g(a.i. )/hL 能有效防治苹果黑星病; 7.5g(a.i.)/hL 能有效防治葡萄白粉病; 以 15g(a.i.)/l00kg处理小麦种子, 能防治小麦网腥黑穗菌; 在120g/l00kg 种子剂量下对作物仍无药害 。

 每亩喷药液量一般为100~300L,可视作物大小而定, 以喷至作物叶片湿透为止。

 

     使用方法  亚胺唑推荐使用剂量为 60~150g(a.i.)/hm2 。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1) 防治柑橘疮痂病 用5%可湿性粉剂 600~900 倍滚或每l00L水加5%可湿性粉剂l11~167g, 喷药适期为第一次在春芽刚开始萌发时进行; 笫二次在花落 2/3 时进行, 以后每隔 lOd 喷药1次, 共喷 3~4 次(5 、 6 月份多雨和气温不很高的年份要适当增加喷药次数) 。

 

   

(2) 防治葡萄黑痘病 用 5%可湿性粉剂 800~1000倍液或每l00L 水加 5%可湿性粉剂100~125g,于春季新梢生长达l0cm时喷第1次药 (发病严重地区可适当提早喷药) , 以后每隔1O~15d 喷药l次,共喷4~5次。

遇雨水较多时,要适当缩短喷药间隔期和增加喷药次数。

 

 

 

   (3) 防治梨黑星病 用 5%可湿性粉剂1000~1200 倍液或每l00L水加 5%可湿性粉剂 83~l00g,于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 7~l0d喷药1次,连续喷 5~6 次,不可超过 6 次。

 

  

叶菌唑 

  

    制剂  SL如 60g/L水乳剂。

 

    作用机理与特点  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中 C-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

 虽然作用机理与其他三唑类杀菌剂一一ang,但活性谱则差别较大。

两种异构体都有杀菌活性,但顺式活性高于反式。

 叶菌唑的杀真菌谱非常广泛,且活性极佳。

 叶菌唑田间施用对谷类作物壳针孢、 镰孢霉和柄锈菌植病有卓越效果。

 叶菌唑同传统杀茵剂相比,剂量极低而防治谷类植病范围却很广。

 

应用 

    适宜作物与安全性  小麦、 大麦、 燕麦 、 黑麦、 小黑麦等作物。

 叶菌唑对非靶标生物低毒,用量低而杀菌活性高,环境前景佳。

 

    防治对象  叶菌唑是一种新的 、 广谱内吸性杀菌剂 。

 主要用于防治小麦壳针孢、 穗镰刀菌、 叶锈病、 条锈病、白粉病、 颖枯病;大麦矮形锈病、 白粉病、 喙孢属; 黑麦喙孢属 、 叶锈病;燕麦冠锈病,一 小黑麦 (小麦与黑麦杂交) 叶锈病、 壳针孢。

 对壳针孢属和锈病活性优异。

兼具优良的保护及治疗作用。

 对小麦的颖枯病特别有效,预防、 治疗效果俱佳。

 

    使用方法  既可茎叶处理又可作种子处理。

 茎叶处理,使用剂量为 30~90g(a.i.)/hm2 ,持效期 5~6周 。

 种子处理,使用剂量为 2.5~7.5g(a.i.)/l00kg种子

三唑类杀菌

三唑类杀菌剂(triazolefungicides)为有机杂环类化合物,是七十年代以来发展的一类高效杀菌剂。

三唑酮是国内第一个商品化的三唑类杀菌剂。

三唑酮问世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应用历史。

由于其对作物多种病原菌具有高效、内吸、广谱的作用,而成为目前应用范围广、使用方法灵活、防治效果好、最具开发应用潜力的一类杀菌剂。

三唑类杀菌剂对小麦的多种病害,如危害叶部的锈病、白粉病,危害根部的纹枯病、全蚀病和根腐病以及危害穗部的黑穗病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综观小麦病害的化学防治历史,可以说,自七十年代后期以来,虽然麦田生态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小麦病害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加重,但随着三唑类杀菌剂在各小麦产区的广泛应用,对控制小麦病害危害、降低损失和保障小麦丰产丰收以及小麦病害化学防治水平的提高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1  三唑类杀菌剂的研制和开发

    三唑类杀菌剂第一个商业化的产品—三唑酮,首先由德国拜耳公司于1974年研制成功,该公司于七十年代还开发了三唑醇。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住友公司和瑞士诺华公司分别开发出了烯唑醇和丙环唑。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拜耳公司将其率先研制开发的戊唑醇投入市场。

上述5种药剂是目前国内常用的防治小麦病害的三唑类杀菌剂,尤以已国产化的三唑酮、三唑醇和烯唑醇应用普遍。

目前,意大利Isagro公司、美国氰胺公司和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又分别研制开发了氟醚唑(tetraconazole)、羟菌唑(metconazole)、环菌唑(triticonazole)等新型的三唑类化合物,这些新近开发的三唑类杀菌剂,除对禾谷类作物锈病、白粉病有活性外,对纹枯病等病害亦有很好的活性且持效期长,与常用的三唑酮等三唑类杀菌剂相比,分子结构变化很大,且大多含氟。

    2  三唑类杀菌剂的防病增产机理

    2.1  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

    众所周知,三唑类杀菌剂除有显著的防病治病效果外,对植物的生长亦有调节作用,这种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在三唑类杀菌剂的开发应用初期即被人们所认识,基于这种认识将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显著的三唑类化合物一多效唑(Paclobutrazol,商品名PP333)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而广泛应用。

常用的三唑类杀菌剂调节植物生长的生理机制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国内外已有很多研究报道。

    郭振飞等(1989)研究指出,三唑酮可提高植物内源ABA含量,从而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Buchenauer等(1977)认为三唑酮有延缓植物叶绿素分解的作用,Buchenauer等(1981)进一步研究指出三唑酮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与抑制植物内源GA3的生物合成有关。

史建荣等(1992)报道,三唑酮和三唑醇拌种后,可明显改善小麦幼苗素质,表现在小麦苗期个体矮壮、根系发达,冬前分蘖增多,越冬期植株含糖浓度增加。

陈扬林等(1982)研究指出,小麦应用三唑酮拌种后,植株叶色深绿,枯黄叶减少,最终增加光合作用,促进养分的积累。

Kettlewelldu等(1982)研究认为小麦在挑旗和抽穗期喷施丙环唑有明显阻止叶片枯黄速度的作用。

    2.2  三唑类杀菌剂作用机制

    三唑类杀菌剂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使菌体细胞膜功能受到破坏。

因而,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胞及吸器的发育、菌丝和孢子的形成。

史建荣等(1992)研究表明,三唑类杀菌剂通过破坏细胞膜结构,致使膜渗漏加剧,从而降低病原菌致病力。

故该类杀菌剂又称作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ErgosterolBiosynthesisInhibitors,EBIs)。

    2.3  三唑类杀菌剂防病机理

    陈扬林等(1982)研究报道,用三唑酮拌种可控制小麦条锈病流行。

三唑酮拌种后残效期长达2个月左右,可有效控制苗期锈菌定殖和蔓延,减少田间菌量,压低苗期病情,从而推迟春季流行期。

三唑酮在植株体内需转化成三唑醇而起作用。

陈扬林等(1988)测定,小麦拌种播后20d的麦苗中已有83.11%的三唑酮转化成三唑醇,至35d几乎全部转化成三唑醇。

小麦植株中除了药剂本身分解较慢外,还可吸收经麦种至土中的药剂,使药剂在植株中能长时间保持一定的浓度。

这是保证拌种药剂发挥长效作用的关键。

朱之育等(1984)研究了三唑酮喷雾使用对小麦叶锈病的作用方式,指出三唑酮对叶锈病具有良好的内吸治疗作用,它能直接杀死病叶上的病菌孢子,理想治疗期是在小麦叶锈菌侵入寄主后的4d之内。

三唑酮在叶片内主要是向顶端传导,向下传导不显著。

    史建荣等(1991,1992)研究指出:

三唑醇拌种后药剂可通过种子内吸进入植株根系,并向根外释放,在较长时间内有足够的药量遗留在种子区或根围土壤中,从而减少根围病原菌的数量,抑制植株基部叶鞘病原菌的附着和侵染,并且对小麦苗期生长起到调控,提高植株抗逆性,最终起到控病保产的作用。

    3  三唑类防治小麦主要病害的应用进展

    三唑类杀菌剂具有高效、广谱、低残留、残效期长、内吸性强的特点,兼有保护、治疗、**和熏蒸作用。

施药量低,使用极为方便。

不但可叶面喷雾,也可拌种或撒施药土等。

是目前在全国南、北方小麦产区对小麦叶部和根部主要病害均有较好防治效果的唯一一类杀菌剂。

这类药剂主要包括:

三唑酮(粉锈宁、百理通)、三唑醇(羟锈宁、百坦)、烯唑醇(特谱唑、速保利)、丙环唑(敌力脱、氧环三唑、Tilt)、戊唑醇(立克秀、富力库、Raxil)等,八十年代以来,国内有关单位已对上述五种药剂开展了多方面研究,对药剂的作用方式及应用技术都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

现分别概述如下。

    3.1  三唑酮(triadimefen)

    三唑酮1974年由西德拜耳公司率先研制、开发。

1977年由南开大学元素所在国内首先合成(当时代号为6447)。

据严乐恩等(1983)研究,小麦温室盆栽试验,1μg/g三唑酮即表现向上传导作用。

接种后施药,250μg/g在白粉菌侵染后的潜伏期中治疗效果100%;100μg/g三唑酮对不同严重度的白粉病孢子堆均有100%的**效果。

以100μg/g喷施的叶片对相邻叶片有较好的熏蒸防病作用,7d防效达74.8%-89.9%。

施药后接种第10d保护效果达100%。

    对小麦条锈病的作用方式,刘国蓉等(1983)研究表明:

接菌后5d施用50μg/g三唑酮对潜伏菌丝治疗效果100%,并且对已形成的孢子堆有明显的**作用。

据此应用在防治上,三唑酮既可用于长期保护,又可控制已经侵入潜伏或者已经发病正在扩散的菌源,对封锁发病中心或挽救重病田作用十分显著。

    张玉芬(1986)在温室接菌条件下测定了三唑酮等8种唑类杀菌剂对小麦锈病和白粉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这些以三唑和咪唑为基本结构的杀菌剂温室防效较常用杀菌剂敌锈钠高几十倍至100倍。

刘泉姣等(1984)研究表明,在相同使用浓度(0.1%)下,三唑酮喷雾一次防治白粉病的效果优于退菌特和多菌灵喷药两次的效果。

    对小麦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等气传病害,提倡喷雾防治。

大田可于小麦抽穗前后,病害始发期,每667平方米应用三唑酮有效成分10-15g左右,兑水50-75kg喷洒一次,可基本控制危害。

秋播期,在条锈病菌的越冬区或白粉病常年重发区,可用种子量0.03%有效成分的三唑酮拌种,控制苗期病情,减少越冬菌量。

    烟台市农科所、江苏省农科院分别在国内先期开展了三唑酮防治小麦全蚀病(吴桂本,1984)和小麦纹枯病(王裕中等,1988)的研究。

提出秋播期药剂拌种,苗期或返青期接力喷洒三唑酮的防病策略,最终达到明显的防病增产效果,有效控制小麦根病的危害。

另据研究表明,小麦生长后期施用三唑酮还有防止叶片早衰的功效,这与其本身具有调节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逆性的作用相关(林玉琼等,1985)。

    3.2  三唑醇(triadimenol)

    三唑醇的开发、应用是应种子处理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

继三唑酮之后,西德拜耳公司又开发了三唑醇,它是三唑酮的还原产物,是一种优良的拌种剂。

三唑醇不仅能杀灭附于种子外表的病原菌,而且能杀灭种子内部的病原菌。

烟台市农科所自1987年开始研究应用三唑醇防治小麦全蚀病和纹枯病,经近10年的研究,提出了以三唑醇拌种为重点的小麦根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和配套使用技术,在全省78个县(市、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采用10%-12%三唑醇粉剂按种重0.3%-0.4%拌种防治纹枯病效果达62%-78%,全蚀病、纹枯病复合白穗率下降71.0%-83.8%,增产9.6%-24.6%。

秋播期药剂拌种配合小麦起身期撒施药土或接力喷雾的防治技术,既能控制小麦根病的危害,又能兼治小麦锈病和白粉病。

    3.3  烯唑醇(diniconazole)

    烯唑醇(速保利、特谱唑、S3308L)首先由日本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开发、生产,它是继三唑酮、三唑醇之后,开发成功的一种药效更强、用药量更少的新一代三唑类杀菌剂。

“八·五”期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等单位对此药的毒理及应用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

    陈扬林等(1992)对烯唑醇与三唑酮防治小麦白粉病的药效进行了比较研究。

温室盆栽试验,烯唑醇无论是治疗作用,还是保护作用均明显优于三唑酮。

EC50和EC95所需的药剂浓度,烯唑醇比三唑酮更少,即毒力更高,药效更好。

烯唑醇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的EC50分别是0.49μg/g和0.22μg/g,仅为三唑酮的1/20和1/57。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烯唑醇防效亦十分显著。

有效成分每亩4g防效已在85%以上,且施用一次可控制整个小麦成株期白粉病危害。

有效成分每667平方米6g剂量的防效与三唑酮有效成分10g/667平方米剂量相似。

    各地试验证明,烯唑醇喷雾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的效果均优于三唑酮,并且用药量少(每667平方米仅3-5g有效成分),持效期长,是目前防治气传叶部病害的理想杀菌剂。

尤其是在白粉病菌对三唑酮产生抗性的条件下,应用烯唑醇对控制病害发展效果更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