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届高三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4597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届高三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届高三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届高三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届高三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届高三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届高三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届高三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届高三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届高三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届高三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静海一中2015-2016第一学期高三历史(12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80分)和第Ⅱ卷提高题(20分)两部分,共100分。

2.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3-5分,并计入总分。

知识技能

学习能力

习惯养成

总分

内容

中国史

外国史

规律总结

卷面整洁

分数

51

49

减3-5分

第Ⅰ卷基础题(80分)

1、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太宗即位之初担任门下省属官的魏征,对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尽管已经皇帝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敕,该敕书终没有颁下施行。

此后门下省逐渐具有封还敕书的权力。

此外,尚书省的奏抄也都要经过门下省审驳。

上述现象主要说明了(  )

A.门下省在日常政务中居枢纽地位B.唐代初期皇权与相权形成制衡

C.门下省具有独立的行政决策权力D.三省制是唐代的最高决策机制

2、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

“(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

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据此可知(  )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衰退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3、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

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

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

这表明(  )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C.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D.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4、班固曰:

“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

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

”材料表明(  )

A.在起用董仲舒之前,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确立

B.举孝廉、兴太学的做法是为了提高儒学地位

C.武帝拜董仲舒为相后,实行了一些尊儒措施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5、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

”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早在2014年9月,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

右图为该名录构成比例示意图,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②抗日英烈群体都牺牲于1937年至1945年间③中共的敌后战场是抗战中各时期的主战场④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7、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学校,该校于1879年列出课表,如图(  )

①注重近代思想启蒙②重在培养翻译人才

③体现中体西用思想④要求学生文理兼修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8、1875年,徽州富溪人谢正安创制“黄山毛峰”,并与英国茶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其间谢裕大茶庄曾成为徽州府茶商之首,到了1915年以后茶庄开始走下坡路。

该茶庄出现衰败的原因有(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中英茶叶贸易

②买房置地导致资本匮乏

③旧中国交通闭塞

④欧洲列强加紧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9、阅读下列材料,可以看出当时(  )

①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②新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③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升④新中国学校教育制度初步建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

“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

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

”这段材料体现了新中国(  )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外交

B.平等地与一切国家建交的愿望

C.坚决保障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

D.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11、下图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表明我国(  )

A.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多种所有制经济开始共同发展

C.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D.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12、戴维·赫尔德在《民主的模式》中称,雅典的公民“凡不归派、不竞争而中立者,法律予以严厉惩罚,并去其公民权”。

材料说明了(  )

A.公民不具备实际权利B.城邦鼓励派别竞争

C.法律不保护公民权利D.民主限制个人自由

13、罗马共和国早期,祭司们为了永远垄断法律的解释权,常常把法律的“奥秘”处记载成册,藏于密室。

公元前304年,罗马官员弗拉维乌斯首度公布了民事诉讼程序。

这一官员的做法(  )

A.开始限制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B.使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C.维护了罗马全体居民的合法权益D.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14、美国1787年宪法起草后,又补充了十条修正案。

1791年12月15日,附有十条修正案的宪法在13个州均获得批准。

第十条修正案规定:

“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及其人民自主保留。

”从其内容判断,宪法修正案确立的新体制是(  )

A.联邦制B.共和制C.代议制D.分权制

15、“中世纪后期……意大利商人继续在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各个港口与阿拉伯商人相会,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

这种情况对牟获中间人厚利的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来说,颇称心如意;但是,其他欧洲人则大为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

”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是(  )

A.克服商业危机B.扩大海外市场

C.对外倾销商品D.追逐商业利益

16、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

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运动(  )

A.创立了新的宗教派别 B.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C.提出了新的宗教观点          D.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

17、蒸汽机的推广也包含瓦特专利权的使用,瓦特因此而成为很有钱的名人。

从1630年到1809年,英国总共批准了3241项专利,其中1750年以后占2639项,工业革命高峰期间的1800—1809年,有924项发明获得专利。

这表明(  )

A.珍妮纺纱机的使用推动了发明不断涌现

B.英国在工业革命期间涌现出许多科学家

C.英国政府保障私有财产以鼓励发明创造

D.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开始有了专利保护法

18、下列示意图反映的是世界格局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示一显示了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②图示二中“一超多强”的“一超”指美国③图示二显示了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④世界政治格局由图示一向图示二转变的标志性事件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9、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未来5年,世界经济将出现“8-6-4-2”的发展格局,具体而言:

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将年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年均增长世界经济将年均增长发达国家将年均增长28%,亚洲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这一发展趋势(  )

A.体现了世界经济多极格局的初步形成

B.得益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瓦解

C.是世界经济重心转向亚洲的必然结果

D.将进一步动摇世界经济的现有格局

20、俄罗斯2008年版历史教材中指出:

“新经济政策不是被‘取缔’的,而是由于它不能够承担如此沉重的任务被‘压垮’了”。

“压垮”新经济政策的是(  )

A.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经济政治危机

C.苏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D.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

21、《货币变局》一书中写道:

“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

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这一“时代”(  )

A.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B.缓和了美苏争霸造成的紧张局势

C.加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D.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合作

22、1994年《APEC经济领导人共同宣言》提出“不晚于2020年在亚太地区完成我们实现自由和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的目标。

执行的时间将考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各经济实体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经济不迟于201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发展中成员不晚于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

”这表明APEC成员国(  )

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B.反对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C.坚持互利和互惠的原则        D.通过法律确立长远目标

23、2014年7月,世贸组织就中美间部分贸易争端投诉作出裁决,认定2012年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发起的反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相关协议,美国征收了不当关税。

这一裁决表明世界贸易组织(  )

A.充分照顾中国的经济大国地位B.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国际贸易

C.其宗旨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D.迫使美国摒弃对外贸易壁垒

易错易混:

科举制的影响

24民国教育家杨昌济认为:

“科举之弊,人人能言之,然强迫全国士子以读四书五经,亦未始无其效。

彼多数之读经者,固志在科第,非真有取法古人之心,然沉浸于此不识不知之间,自隐受古圣先贤之感化”。

这一说法旨在(  )

A.指出四书五经的不足之处B.强调恢复科举制的必要性

C.肯定传统经典的教化作用D.批评知识分子的功利心态

25、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

“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

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

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

”该材料(  )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二、材料解析题

关键环节题组:

解答历史材料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朕(朱元璋)君临天下,抚治华夷,一视同仁,无间彼此。

推古圣帝明王之道,以合乎天地之心……远邦异域,成使各得其所;闻风向化者,争先恐后也!

——《明史·外国志(吉里)》

“其王知我中国宝船到彼,遣部领赍衣服等物人马千数迎接……,又差人赍礼象马迎接……金拄杖二人,接引如前礼。

其王恭礼拜迎诏敕,叩谢加额,开读赏赐。

——费信:

《星槎胜览》

(1)据材料一,概括明初对外政策的特点和影响。

(4分)

 

材料二中国近代外交中的重大事件、条约的影响

——根据《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历史考察》中的有关内容编制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百年间签订的条约主要内容的变化趋势。

(3分)

 

材料三1949年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概况

阶段

参加国际组织活动概况

1949——60年代末

1955年。

中国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花月组织活动。

1956年,中国、波兰、苏联等国组织了铁路合作组织。

中国还参加了世界民主联盟(总部设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国际学生联合会(总部设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等活动。

20世纪70、80年代

70年代以加入政治性国际组织为重点,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逐步加入联合国专美组织和附属组织,并与国际奥委会、欧共体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80年代参加国际经贸和科技活动剧增,先后加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亚洲开发银行等组织。

中国还开始参加联合国裁军谈判会议。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以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中国已参加了所有重要的全球性国际组织,痛年发起创立上海合作组织。

截止2009年,中国已累计有1.4万多人次参与联合国多个维和活动。

——据王逸舟《中国外交六十年》、王玲《世界各国参与国际组织的比较研究》等整理

(3)概括从1949年到60年代末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分)

 

(4)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有哪些新发展?

推动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5分)

 

27、历史证明经济全球化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全球化发展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每个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1)据材料概括指出早期全球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4分)

 

材料二经过工业革命,英国工业生产量已远远超过了国内市场的容量。

到19世纪中叶,英国一半以上的工业品要销往国外,国内生产所需的大部分原料也要靠国外供应。

这种情况在英国最大、最主要的棉纺工业表现得尤为突出。

当时英国所生产的棉织品的绝大部分销往国外,生产所需的棉花来自美国、印度、巴西、埃及等国家。

在这一时期,英国不仅是世界消费品的主要供应者,也是生产资料——机械设备的主要供应者。

因此,这一时期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标志着经济全球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并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一时期机器大生产在促进“经济全球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4分)

材料三1900—1981年世界贸易增长率比较表

年份

世界贸易年增长绿(%)

1900-1913

3.75

1913-1929

0.75

1929-1938

—1.15

1938-1948

0.00

1948-1981

6.80

——姚曾荫《国际贸易概论》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经济全球化发展角度分析导致1948—1981年世界贸易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3分)

 

材料四1900—1981年世界贸易增长率比较表

年份

事件

1989

亚太经合组织程力

1993

欧洲联盟成立

1994

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1995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200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联系呈现出的新特点。

(4分)

 

第Ⅱ卷提高题(20分)

规律提炼题组:

“历史比较法”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方法。

它是指将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和概念,进行比较对照、判断异同、分析缘由,从而把握历史发展进程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认识历史现象的性质和特点的一种教学方法。

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现代西方民主制度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它一方面是古希腊古罗马民主原则和民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天赋人权”思想和“三权分立”原则……美国建国初期,联邦党人又进一步提出“制衡”原理。

启蒙思想者提出“三权分立”原则主要是基于人性恶和权力恶的假设,他们认为只有实行权力分立、以权制权才能防止权力滥用……但事实上,有些国家如英国并不是严格的“三权分立”。

而是议行调和,就连标榜实行严格意义上的“三权分立”的国家美国也发生了嬗变,出现了行政扩张,立法权式徽和司法权的政治化,英国被认为是“首相民主”,美国总统被称为“皇帝般的总统“。

——李振通《如何看待西方民主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述现代西方民主制度形成的条件(4分),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被认为是‘首相民主’”、“美图总统被称为‘皇帝般的总统’”的理解。

(4分)

 

材料二

(2)比较两种版本,指出对抗日战争初期表述的不同之处。

你如何看待两种不同的表述?

(12分)

 

(3)依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编写四个“历史比较类”试题,不必做答(4分)

 

静海一中2015-2016第一学期高三历史(12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答题纸

得分框

知识技能

学习能力

习惯养成

总分

第Ⅰ卷基础题(80分)

二、材料解析题

26、

(1)

 

(2)

 

(3)

 

(4)

 

27、

(1)

 

(2)

 

(3)

 

(4)

 

第Ⅱ卷提高题(20分)

(1)

 

(2)

 

(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C

B

C

C

C

D

A

B

D

D

D

A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C

A

D

C

D

A

B

C

C

二、材料解析题

26、

(1)特点:

奉行和平、友好的对外政策;以天朝上国自居,建立“天下一统”的朝贡体系。

(2分)

影响:

宣扬中华文明,扩大了中华文化圈的影响;维护了中国与周边国家持久和平;强化了传统华夷观念和妄自尊大的心态。

(任意两点2分)

(2)趋势:

1919年以前,以不平等条约为主(1分);1919年以后修改或收回不平等权利,但因中国弱小等原因,没有实现平等权利(2分)

(3)

(1)特点:

主要参与社会主义阵营国际组织的活动。

(1分)

成因:

美苏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遏制、敌视和封锁的政策;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积极发展与社会主义阵营外交关系;中国政府将联合国视为美国控制下的侵略工具。

(任意两点2分)

(4)发展:

参与国际组织的类型、深度与广度方面有了更大发展;由重视政治到越来越多地重视经济;日益在国际事务中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或答: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任意两点2分)

因素:

“文革”结束,外交领域的意识形态因素减弱;改革开放,中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潮流;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联合国逐渐摆脱美苏控制。

(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7、

(1)特点:

西欧国家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殖民扩张与掠夺是全球化的主要途径。

(2分)原因: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推动;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状态;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任意两点2分)

(2)特点:

机器大工业发展;以英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2分)

作用:

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条件;促使西方列强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促进国际劳动分工的发展。

(任意两点2分)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关贸总协定促进自由贸易;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3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3)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同时进行;规范化、法制化贸易体系建立;发展中国家积极融入世界;合作领域逐步由单一向多种领域扩展;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协商谈判成为解决争端的重要途径;跨国公司遍布世界各地。

(任意四点4分)

28、

(1)条件:

继承和发展古希腊古罗马民主原则和民主传统;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天赋人权”思想和“三权分立”原则是其理论基础;美国联邦党人提出“制衡”原理;各国根据国情予以变革。

(4分)

理解1:

“首相民主”是指英国首相拥有实权,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国王统而不治,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首相掌握行政权等权力。

(2分)

理解2:

“皇帝般的总统”是指美国总统权力较大,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行政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等。

(2分)

(2)不同之处:

①正面战场失败的原因表述不同:

2003年版本表述失败原因为:

片面抗战路线和国民政府的腐败。

2012年版本表述为敌强我弱。

(2分)

②正面战场的历史作用表述不同:

2003年版本表述不明确。

2012年版本表述正面战场发挥重要作用。

(3分)

③两个战场的各自地位与关系表述不同:

2003年版本没表述。

2012年版本表述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各自发挥主导作用。

(3分)

看待:

前者比较片面,还带有革命史观的烙印,用阶级斗争的方法分析问题。

后者比较客观公正。

能够客观公正的记录、分析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的作用。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