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4140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假山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假山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假山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假山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假山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假山实习报告.docx

《假山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假山实习报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假山实习报告.docx

假山实习报告

假山实习报告

  篇一:

假山调研及实习报告

  假山调研及实习报告

  建学12-1黄秋实12103010109

  建学12-1种璟媛12103010112

  御花园假山布置方式分析

  1特置

  故宫御花园中的假山以特置为主。

特置山石大多由体量巨大、造型奇特、质地色彩特殊的山石成为独立的石景,再配上各式各样的基座。

特置常用于入门处,作为障景或者对景,如在御花园入口特置的多处英石和门洞外的特置灵璧石;或置于视线集中的廊间,路口或者园路转折的地方;还可作为漏窗或地穴的对景;特置山石在故宫御花园出现时,常在其上篆刻题咏和命名,如木化石上刻有清高宗乾隆皇帝弘历的诗词。

2对置

  对置的布置方式在御花园中也有应用,多在建筑的中轴线两侧做对称布置,以陪衬环境,丰富景色,如两个相对的月洞门外侧各布置一块灵璧石,遥遥相对。

3山石花台

  山石花台是一种传统的布置手法,在御花园中使用也比较多。

用石头或者其他建筑材料做成整形的台,内盛土壤,台下有一定的排水设施,然后在台上布置山石和花木,显出相得益彰的诗情画意,如在绛雪轩前有个用玻璃贴面为基座,以植物和山石组合而成的台景,具有一种组合的整体美。

4置石与园林建筑结合

  在故宫御花园中还有多处与园林建筑结合的山石布置,用模拟自然裸露的山石在合理的部位装点建筑物,仿佛把建筑建在自然的山石上一样,建筑则依岩而建。

这类布置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抱脚和镶隅,可以减少墙角线条平板

  呆滞的感觉而增加自然生动的气氛。

比如御花园中有一建筑物的内外墙角都用象皮石环抱,并且建筑入口的台阶常用自然山石做成“如意踏跺”,山石的体量与建筑的体量应协调,这样整体效果很好。

  故宫北端的御花园,是明清两代皇帝在紫禁城内建造的专门园林。

据朱偰著《北京宫阙图说》:

“(御花园)其间奇石罗布,佳木葱郁,有古柏老藤,皆明代遗物。

”御花园中有明代奇石五十余峰。

现将其中有代表性的分别作以介绍:

1、拜月石

  在天一门前甬路西侧,有一奇石,它以自然形成的纹理表面而见长。

这块奇石的表面呈现一位躬身下拜的老人形象,他双手拱起,长袖下垂,虔诚的在

  拜揖天上的星斗,因此,人称“拜月石”。

又有传说,图案中的老者是诸葛亮,他正双手拱起,神态专注于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因而又称此石为“诸葛拜北斗”。

2、海参石

  此石置于御花园天一门东侧,是由一大堆海参状的小石头聚合而成。

石高

  76厘米,纵25厘米,整个石体如首尾相连,纠缠盘绕的无数海参。

呈黄褐色,略显半透明,实为难得的精品。

这块奇石因何而形成已无从考证。

据有关史料记载,明景泰六年增建御花园时所置,其石是一块石英晶簇,确为世间罕见的奇石珍品。

3、珊瑚石

  此石立于御花园天一门东侧,与西侧另一珊瑚石成双结对。

是古代珊瑚虫

  的石灰质骨骼,经石化作用后的化石。

这块珊瑚石表面呈鹿葺状凸起,显得十分丰满,仿佛珊瑚仍在茁壮成长。

4、云盆(石鱼池)

  位于御花园中部,此石长190厘米,色呈青灰,质地疏松,全石如一横卧长盆,中间低凹,如长湖、如云盆。

这是在石灰岩的溶洞中长成的奇石。

当水在岩壁上不断地侵蚀、流动时,水中溶解了碳酸钙,含碳酸钙的水慢慢的地蒸发,碳酸钙被沉积下来。

又由于水在不断地流动,在沉积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个云片状凹形的波纹槽。

这就是云盆的形成过程。

云盆在明代时,在每个凹槽内盛水养鱼,因此又称“石鱼池”。

5、木化石

  御花园绛雪轩前面的石座上,挺立着一块高1郾3米的厚木板,形似久经曝晒的一段朽木,背面还有无数虫蛀的小孔,但用手一摸它确是石材,是远古的木化石。

这块木化石正面刻有乾隆所题的诗,“不记投河日,宛逢变石年。

磕敲自铿尔,节理尚依然。

旁侧枝都谢,直长本自坚。

康干虽岁贡,逊此一峰全。

”题诗的时间是乾隆丙戌(1766)正月,距现在已经200多年了。

  6、龙腾石在御花园绛雪轩前还有一奇石似龙,此石高80厘米,青灰色,皱襞丰富,线条流畅,形象生动,势似奔腾的青龙,龙首仰视苍穹,不可一世。

据考证,是英石珍品,扣之有声。

7、英石

  御花园钦安殿西侧,立有一块英石,高约148厘米,宽140厘米,厚不足30厘米,石体变化丰富,似龙似狮,变幻莫侧。

石表面上部粗糙,下部光滑,

  沟壑零落。

石体青灰,石质严密,击之声音清越。

8、灵璧石

  钦安殿东侧东便门外,立有一块灵璧石,高197厘米,通体呈矩形,背面切削平整,正面沟壑纵横,凹凸起伏,皆为水流冲刷所致,使人感到自然的造化之功。

汉白玉长方形的底座,为元代方台。

9、太湖石

  御花园东南部有一块太湖石,高约4米,呈上大下小形势。

通体孔洞疏落,涡穴浅薄,石质均匀,颜色温润。

此石置于砖花台座上,砖坛采用六角形弥座结构,砖坛上部环绕砖制钩栏,六角十二柱。

据文献记载,此太湖石是五十年代从异地迁入,但太湖石本身甚为秀美,颇具古风。

  10、御花园天一门西侧有一块状似笋石,通高仅80厘米,青褐两色相间。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笋石通常取细高者,块状的还不多见。

此石正面石核全部脱落,正是笋石成熟的标志。

此石可能出自云南石林,端严挺立于长方八角形汉白玉须弥座上。

11、奔兔石

  位于御花园澄瑞亭外,石高42厘米,色呈黑灰,表面温润,质地坚密,敲之有声。

石体隐含白色岩脉,侧视似驻足的奔兔,静中有动,极富情趣。

置汉白玉雕石盆中,盆周浮雕有白兔嬉戏林石中间,十分精美。

盆下为高腰莲花辨石雕须弥座。

12、堆秀峰

  在钦安殿的东北部有一座由大大小小的太湖石堆砌而成的假山,名叫堆秀

  峰。

据《北京宫阙图说》载:

“北叠石为山,山正中,有石洞,洞门铭曰堆秀,左侧,镌乾隆题云根二字;山巅有亭,曰御景亭,万历十一年(1583)建。

”初名堆秀山,清乾隆年间改名堆秀峰。

13、卵石路

  在御花园的通道上,都以各种颜色的小卵石砌嵌而成各种图案轮廓,这些五色小卵石大部分为各色石英石。

每幅图案又有独立的内容,有花鸟虫鱼、人

  物故事、树木丛林、楼台殿阁、各尽其妙。

总数约900余幅,可以说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杰作。

14、琼苑西门太湖石

  从乾清宫进入幽雅闲逸的御花园,在琼苑西门入口处,红墙边立一太湖石,灰色,高约163厘米,含粗壮红白两色岩脉及结晶体,石体孔洞勾连,变化丰富,整体造型呈昂然上拔之势。

太湖石立在雕刻有藩莲缠枝雕花石座上。

15、琼苑东门峰石

  在御花园南边入口处有一湖石,高180厘米,上大下小,以底部凸隆为足,叉开成拱形架,立于须弥座台面上,石体涡状重叠,孔洞勾连,玲珑剔透。

太湖石下是明代中期六角形弥座,石与座不是原配,这块太湖石可能是后移入的。

  园内木化石盆景

  应用植物花草的配置营造园林环境,应用堆石、盆景的点缀增添园林的气

  氛。

园中种植的树种限于北方的气候条件,以常青的松、柏为主,沿着道路成

  排栽种,落叶的槐、榆、海棠等树种为辅,散植于园中,形成了皇家园林所特

  有的凝重风格。

花卉用移栽和盆栽的方式,春夏季有迎春、芍药、牡丹、黄刺

  梅等,秋季以菊花为主,水池中种有睡莲。

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花卉,鲜艳的

  色彩点缀在御花园里,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园中的堆石假山有的集中布置,与

  建筑配套;有的散置于建筑一角,作为独立的石景供人观赏。

园中的盆景除少

  量盆栽的名贵花木外,多数都属各地进贡来的石景。

这些盆景造型各异,有的

  玲珑剔透,有的浑厚刚劲;有的形如古木化石,有的则为海中珊瑚制成;一块

  灰色石上的红色斑纹看起来好像一个文臣拱手拜天,是著名的“诸葛亮拜北斗

  陨石”。

规整对称的建筑与道路的布局,树木花草的搭配种植,堆石、盆景的点缀,使御花园既保持了宫廷中皇家御园严肃、凝重的风格,又富有园林情趣,在这一点上看,御花园不失为成功的作品。

  北海公园假山布置方式分析

  北海公园内亭台别致,游廊曲折。

全园以神话中的“一池三仙山”(太液池、蓬莱、方丈、瀛洲)构思布局,形式独特,富有浓厚的幻想意境色彩。

  里水面开阔,湖光塔影,苍松翠柏,花木芬芳,亭台楼阁,叠石岩洞,绚丽多

  姿,优如仙境。

琼岛上有高67米的藏式白塔(建于1651年),还有清乾隆帝

  所题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阴碑石及假山、邃洞等。

东北岸有画舫斋、濠濮涧、

  镜清斋、天王殿、五龙亭、九龙壁等建筑;其南为屹立水滨的北海团城,城上

  葱郁的松柏丛中有造型精巧的承光殿。

北海公园属于皇上的娱乐地方。

其九龙

  壁最有名。

  全园富有浓厚的幻想意境色彩。

有着“

  仙山琼阁”

  的之称。

全园布局以琼岛

  为中心,山顶白塔耸立,南面寺院依山势排列,直达山麓岸边的牌坊,一桥横

  跨,与团城的承光殿气势连贯,遥相呼应北面山顶至山麓,亭阁楼榭隐现于幽

  邃的山石之间,穿插交错,富于变化。

  篇二:

园林假山建造施工的实习报告

  园林假山建造施工的实习报告

  一、参观目的

  了解学院假山的结构构成体系,调查假山建造相应的构造措施,知道其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

  二、参观实习的内容

  1.园林假山工程概况介绍

  2.假山堆叠建造施工方案介绍

  3.施工现场观看

  4.假山结构组成

  三、参观报告

  1.工程名称与工程概况

  《勤政苑前假山建造》

  此假山位于商丘工学院勤政苑前人工湖右侧,它是采用石料为主要材料的石假山,高约三米。

其上附有跌水的动态水景。

  2.假山堆叠施工的技术措施

  此假山是由人工堆叠。

通过安、剑、托、接、肩等技术堆叠,两石之间用水泥砂浆胶结,并用水泥砂浆勾暗缝,在不平稳初用小型石块打刹(小型石块要打成斧头形),加上内部加以铁构件固定。

  3.参观体会

  石头在我心里一直是没有生命的、冰冷的、坚硬的东西。

无论它怎么变化,似乎对我来说都一样。

当然,那只是过去的过去,在我没有进入大学之前,在我没接触园林这个专业之前,在我没学习园林构成要素之前。

自从学习了园林这门专业,我渐渐喜欢上了石头,就像一个专研《周易》的教授说的一样,石头也是有生命的,亦如曹雪芹著的《石头记》,引出了一系列的悲欢离合,曲折丰富的故事。

  这次实习让我从对石头的喜欢过度到了解,有了很多体会。

首先是我们劳动人民的伟大,通过双手创造了如此多变易于观赏的假山景观。

通过压、接、搭、挑、拼、挎、肩、悬、垂

  等技术将原本没有一定形态、意境的石块组成造型丰富的景观,给予我们丰富的视觉享受。

我个人觉得人类真的是在不断创造奇迹。

  其次,我要感叹大自然的给予,给予我们如此丰富的资源,如太湖石的丰富色彩;英石的清脆之声;宣石的积雪美貌;黄石的雄浑沉实;青石的互织纹理。

  最后,我要感谢设计师的巧妙设计,将美学之精髓发挥的如此之好。

通过神奇的双手和敏锐的头脑谱出了一篇篇美丽悠扬的“石头记”。

  在校园的参观实习过程中,对我影响最深刻的就是位于勤政苑前方人工湖右侧的假山。

他虽然不及其它的假山雄浑,但自有一份纤细风骨,似无数瘦弱堆起的坚强,似比坚强更添坚强。

它的上面还附有跌水,潺潺的流水声远远就可以听见,给假山增添了活力。

从整体望去,假山与人工湖相互平衡,刚柔并剂,让我有了很想走进触碰的感觉,即使远远的望着也感觉心里很宁静,也许这就是自然产物的魔力,是石与水的魔力吧!

  校园各处不断的出现各种石头,并在其上书刻以励志语言或作为建筑物命名之用,都各有它的特色,如行知苑右侧十字路口处的“孺子牛”,因其形如牛,所以将其命名为’’”“孺子牛”。

  通过此次参观,了解假山的相关构造,给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对园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建立了基础。

  篇三:

假山养护实训报告

  假山养护实训报告

  专业班级:

景观1402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张川蓉实训时间:

实训地点:

  一、假山制作

  由天然假山石经过人用锤子、凿子、电动切割机打磨而成,底部经过磨平后经过环氧树脂胶AB胶粘在打磨好的景盘上。

给假山配上青苔,适量土壤,再种植上小乔木,进行养护。

  二、假山养护

  养护过程中,给假山浇适量水,保护青苔的成活,满足植物需要的水分;为了满足植物的成活,每天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因为不够细心,夏季阳光太强,导致未稳定生长的小乔木枯萎,青苔生命力强,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养护假山应有足够的细心耐心,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以便出现情况时及时作出正确的处理,为假山的植物创造优良的生长环境。

  篇四:

中国古典园林实习报告

  中国古典园林实习报告

  ——扬州古典园林初识

  题目扬州古典园林初识

  姓名****************学号********学院

  专业

  XX年10月5日

  建筑学院风景园林

  扬州古典园林初识

  摘要:

中国古典园林有两大代表,一是北方皇家园林,一是江南私家园林,二者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

明代计成著作《园冶》中对造园艺术总结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即最大程度的用人工模仿自然,这也是古典园林的基本建造思想。

江南私家园林因受封建社会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所以要在一个尺度很小的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

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突破空间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

通常,为了达到此目的方法主要是采取曲折自由的布局和“借景”。

  关键词:

空间、审美观、个园、叠石、竹子

  对于江南私家园林,尤其是对扬州园林的印象就是:

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

江南园林中最负盛名是苏州园林,拙政园等等为人们所熟知。

但是在苏州园林昌盛之前,江南园林的重心在于扬州,扬州明清时期建有两大园林:

个园和何园,至今这两座园林在江南园林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扬州园林,一年四季景色不同,就是一日之中亦景色互殊,甚至何园的人造月亮可以做到一步一景,至于雨雪阴晴中的景色更是变幻无穷。

春赏桃花、夏观池荷、秋看红叶、冬品腊梅均是别具风韵的赏心乐事。

这些借助不同时间流程而呈现的园林美景,唯有抓住“良辰”,方可获得无穷之美感。

  扬州个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东关街的北段,是中国园林中以叠石见长的著名园林景观,亦是全国的四大名园之一。

个园建成于清朝的嘉庆年间,为大盐商黄英泰的居所。

因袁枚诗“月照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园内有多种竹,园主人又特别爱竹,认为竹本固、心虚、体直、节贞,有君子之风。

园名中的“个”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边故得名。

个园的名字令人想起宋朝文学家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的诗意。

  从住宅进入园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月洞形园门。

门上石额书写“个园”二字,园门两侧各种竹子枝叶扶疏,与门额相辉映;白果峰穿插其间,如一根根茁壮的春笋。

主人以春景作为游园的开篇,想是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含意。

  竹是个园的灵魂,游个园,当然要观竹。

走进个园,迎面而来的就是万竿修竹,一簇一簇的,拔地而起。

这样开阔的一片竹林,在园林中并不多见。

成片的竹林散发出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曲径通幽,是园林的审美要素之一。

而悠长纤瘦的竹林小径,竹影横斜,竹香清幽,筛光漏月,在体现园林意境美方面更胜一筹。

行至竹径尽头,可见一匾额上题着“竹西佳处”。

“竹西”的来历,出自晚唐诗人杜牧吟咏扬州的诗句: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竹西佳处”在这里回归了字面的本来意义,显然是在提示人们:

此处竹景最佳。

  竹,迎风万仞;石,岿然不动。

二者都体现了个园主人的真性情。

竹使黄至筠心向往之,石是他的立身之本。

他将两者兼收并蓄,学习石的沉稳奠基了当世的财产,歆羡竹的气节留下了后世的财富。

  原来个园竹子品种不下百种,可惜昔人已殁,竹已不存,这份匠心独具已失了主人原有的气派。

  如今个园的个性不在其竹,而在于其四季假山布局之巧。

  “四季假山”的布局之奇,用石之奇,在中国园林艺术中可谓是独树一帜。

在面积不足五十亩的园子里,竟然开辟了四个形态逼真的假山区,分别命以春、夏、秋、冬。

整个园子以宜雨轩为中心,游人沿着顺时针的方向,可尽览四季秀景。

“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

  春:

春山,竹丛中,插植着石绿斑驳的石笋,状似雨后春笋。

夏:

夏山位于园之东北抱山楼相接。

夏山叠石以青灰色太湖石为主。

造园者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平,和透、漏、皱、丑的特性,叠石多而不乱。

  秋:

经过抱山楼的“一”字长廊,到达东部秋景。

秋景用黄山石堆叠而成,山势较高,面积也较大,夕阳斜照,一片金黄,再加上植被采用枫树增添了不少秋色。

  冬:

园南用宣石碓起的冬山,宣石又称雪石,迎光闪闪发亮,背光耀耀放白。

此地是阳光直射不到的地方,所以无论是近观或远看,都似覆盖着一层未消的残雪,隐隐散出逼人的寒光。

冬山西墙开有两

  个圆形漏窗,可引隔墙春景入院。

冬春二景截然分隔又巧妙连续,表达“冬去春来”之意。

  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四季假山的风格尽管纷呈,但总体是娴静的、幽静的,寂静的;是蕴藉的,既不喧哗,又不骚动。

  说到假山叠石的技巧和气势,不得不说扬州何园。

何园坐落于扬州徐凝门大街,原名寄啸山庄,在清光绪年间,由何芷舠在双槐园旧址上改建而成。

原名“寄啸”二字取意于陶渊明的诗句“依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以表达园主人对晚清政府的不满,不愿与那些苟且偷生的人共处,却又报国无门的郁闷之情而寄情与园林山水一吐胸中块垒。

今称之为何园,是根据主人的姓氏而简称为之。

  何园占地面积14000m2,分为花园,住宅,祠堂及“片石山房”四部分。

占地面积虽然很有限,但其中蕴含了四个“天下第一”:

天下第一亭——水心亭;天下第一山——片石山房;天下第一廊——复道回廊;天下第一窗——复道回廊上的天窗。

  何园的西园以水池居中,池中便是水心亭了。

这座水心亭是中国仅有的水中戏亭,它巧妙地运用了水面和走廊的回声,起到增强音响的共鸣效果。

水心亭专供主人欣赏戏曲、歌舞和纳凉之用。

电影《红楼梦》、《毕昇》,电视连续剧《青青河边草》、《还珠格格》等一百多部影视作品都曾把水心亭作为拍摄场景。

  片石山房相传是石涛和尚叠石的“人间孤本”,进入片石山房,能看见门厅内有滴泉,好似“雨注瀑布”,花园中假山丘壑中的“人造月亮”是一奇观,盈盈池水,盎然成趣。

片石山房随占地不大,却丘壑宛然,特别是水的处理恰到好处,渗透到廊、厅、亭、假山、清泉、涌趵、瀑布,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建筑虽多,却没有拥挤的感觉,而是收放有度,处处体现了以小见大的艺术处理手法。

如今,“人间孤本”已经成为何园的镇园之宝,它本非自然而追逼自然,出自人工却巧夺天工,吸引着八方游客慕名前来观摩瞻仰,领略石涛大师博大精深的艺术造诣和山水情怀。

  复道回廊是何园建筑的一个特色,它有机的分隔花园空间并串联全园。

复道回廊分为上下两层,总长约1500m,它错综复杂的立体式

  交通模式和华美的建筑形式语言使其成为何园诸多建筑中独具特色的一座,在江南园林中十分罕见,甚至博得了“天下第一”“中国立交桥的雏形”“江南园林的孤例”的美誉。

  在复道回廊上随处可见传统园林中的构景艺术——框景,这些镶嵌在墙壁上的小窗户形态各异,有折扇形、花瓶形、梅朵形、海棠形,还有什锦洞窗和水磨漏窗,绕廊赏景,步移景异。

采用景框的艺术,加深了园林的层次,也开阔了游客的视野,是园林花窗中罕见的精品。

  游玩江南私家园林代表,可以充分感受到,倾注了无数能工巧匠的心血而创造的中国园林深处的那种审美情结和空间设计,值得我们去回味和探究。

  对于园林空间的设计,读过《园冶》后会发现:

我们祖先造园时,不是先拿来一张平面图,而是先去实地踏勘,叫做“相地”。

第二步仍不是在平面上做文章,而是在现实空间中发挥想象:

何处可高?

何处可低?

何处可凭?

何处可借?

宜亭则亭,宜榭则榭,叫做“立基”。

第三步还不是回家画平面图,而是在现场走来走去,观察着,思量着,如何步移景异,如何互为因借,如何起承转合,如何组织旷奥变化。

厅堂、掇山、铺地、栽花、种树、题词、作赋等事项则贯穿其中,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思量到最后,才回家画一个平面图,称之为“地图”,计成还说:

“式地图者鲜矣”。

由此可见,古人始终是在一个三度空间中,以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的身份筹谋策划一个园林,他决不会为了平面的构图而牺牲有人的舒适,他所构想的情和景犹如身临其境。

  所以,从中可以学到中国园林的创作路线和方法讲究综合和实事求是。

具体的操作表现在处理着一个个的具体空间以及这些空间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图纸,还有是在做出任何一个判断和决策时,已经照顾到方方面面了,另外是时时刻刻离不开对现场环境的理解和分析。

  要操作园林空间和不同空间之间的的联系,需要先理解园林组成要素的意义。

  园林的组成要素包括山石、水体、建筑、植物和道路等,这些要素是营造园林的物质基础,其装饰作用在园林景观中具有重要意义,每一个要素对优秀的园林景观的品质都很重要,甚至成为园林景观的

  篇五:

园林实习报告

  园林实习报告姓名:

尹宝月学号:

1009040118

  第一部分:

实习概况

  一、实习地点:

杭州、苏州

  二、实习时间:

XX年4月1号至4月11号

  三、实习目的:

苏州作为我国私家古典园林主要荟萃之地,通过学习和鉴赏私家园林,吸收中国古典园林的优秀传统。

杭州可以说是融合了私家古典园林、寺庙园林、风景名胜为一体的综合性园林体系,尤其是风景园林的规划建设以及自然园林与城市景观的结合开发值得学习和探究。

  四、实习地点

  1、杭州:

虎跑、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太子湾、西湖。

  2、苏州:

苏州工业园区、留园、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师园、苏州博物馆、苏州园林博物馆。

  第二部分:

实习内容及感受十多天的实习,从杭州的西湖到苏州的拙政园我们感受到了书上用华丽辞藻堆砌起来的苏杭,那么的美丽古典。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我们实习的首站就是杭州。

到达杭州的第一天,我们去了虎跑,虎跑位于西湖西南大慈山白鹤峰下。

唐元和十四年(819),性空大师在此定居建寺。

宋朝高僧济公,初出家在灵隐寺,后居净慈寺,圆寂于虎跑寺。

被佛门称为“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主师”的高僧弘一法师披剃出家的也是虎跑寺,以寺中的名泉而著名;性空,济颠和弘一三位名僧,又给这个古老的寺宇增

  添了传奇庄严的色彩。

关于虎跑,还有一个饶有兴味的神话传说。

相传,唐元和十四年(819)高僧寰中(亦名性空)来此,喜欢这里风景灵秀,便住了下来。

后来。

因为附近没有水源,他准备迁往别处。

一夜忽然梦见神人告诉他说:

“南岳有一童子泉,当遣二虎将其搬到这里来。

”第二天,他果然看见二虎跑(刨)地作地穴,清澈的泉水随即涌出,故名为虎跑泉。

张以宁在题泉联中,亦给虎跑泉蒙上一层宗教与神秘的色彩。

这里的一树一木都富于自然野趣,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在配置以自然生长的野花野草,一切都是那么的让人迷恋。

  杭州忆,最忆是西溪。

西溪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具有“杭州之肾”

  和“

  副西湖”

  美誉。

西溪风景区在过去是仅次于西湖风景区的杭州市第二大风景区,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已有1000多年历史。

相传旧时从秦亭山舟行至留下十八里,沿水有十八座桥、十八个湾,沿山有南宋十八里辇道,景区内有一百零八个景点。

自唐代以来,

  西溪就以赏梅、竹、芦、花而闻名。

西溪之胜,首在于水。

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水道如巷、河汊如、鱼塘栉比如鳞、诸岛棋布,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

进入西溪湿地,宛若来到世外桃源,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没有乌烟瘴气,有的只是让人流连忘返的景,远离了城市的喧哗,我们如同水中的鱼、空中的鸟,自由自在、怡然自得。

  太子湾公园是我们去的第三个景点,位于杭州西湖西南角,北临南山路和花港观鱼公园,南倚九曜山、南屏山,园内种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