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3836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校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校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校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校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docx

《学校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docx

学校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浅议学校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侯家桥小学郭永亮

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数年的发展历程,综合实践活动又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但由于受长期的传统教育,社会的影响,学校关注考分,关注学科知识,明显偏重。

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从目前的现状看,还存在对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对理念的理解不到位,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理论层面,课案研究较多,实践层面的研究则明显不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处于“四无”(即无教材、无教参、无教师、无课程标准)的局面,更使得学校对课程实施无从下手,导致一些学校观望、等待,这是当前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之一。

现状之二,就是开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校,也没有认真落实课时计划,更没有规范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课程计划,应该说是学校落实国家课程意识,结合学校特点和实际而制定的校本课程纲要,它是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保障,决不能可有可无。

之三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存在许多误区和偏解,对许多关系弄不清。

如:

综合实践活动与活动的关系,与学科课的关系,怎么开展活动,课堂呈现什么等等,学校和教师还是茫然。

此现状严重阻碍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实施。

现结合学校实际和自己的工作体会,对学校如何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谈如下建设意见:

一、对理念的理解,对认识的提升,对目标的明确,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前提。

1、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结构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新课程突出的一部分。

课程结构(①学科课②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类独立的课程,是国家课程,是必修课程,是对学生共性教育的实施课程,它的提出改变了旧有的课程结构,它与学科课程一起,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完整的课程体系。

任何人不能想上则上,不想上就不上。

2、开设该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实践性。

解决孩子们适应社会、适应生活。

它是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生存的重要课程。

其目的是让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得到养成和提高。

有了这样认识的提升,并能有效实施,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才真正得以体现。

否则,你就是不做为,你就是失职,你就是对下一代,对自己的民族犯罪。

3、清晰学段目标,就能增强课程实施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防止工作的盲目过头或脱离实际。

学校开设该类课程前,一定要认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课程内涵,课程特点以及课程呈现课型等。

以上所述“理解理念、提升认识、明确目标”是学校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前提,没有这一点,就很难谈得上你这个学校在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二、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制度、人员、课时,年级课程计划实施方案,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保障。

1、对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责任、目标落实、如何奖罚等在制度中的一一落实,用制度保驾护航。

2、在课时的设置,人员的配备上,依课程开设标准,每周三课时,但可以灵活使用。

可以一周或两周、每月一集中,合理使用,便于活动的开展,但每周不得少于3课时;活动场地不局限于课堂,依内容而定;小组活动,全班活动,依情况而定。

从时间和教师指导上做出保障。

3、年级课程计划实施方案是活动开展的重中之重,它不是教材,却是教师活动的指导纲要。

是学校或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为落实国家课程意志,结合本地实际,突出学校特色的活动实施纲要。

有体现活动领域主线方面设置的统领,有每个主题研究过程、层次结构的建议,有学生、学校实际生活的自主体现,具体有如下内容:

①层次:

计划实施方案,应体现三大版块,年级活动目标:

(年级段的分解目标)选题、简单分析(结合学校实际,学校特色,地域特点分析);学期活动主题及内容(每学期3——4个为宜,不宜过多)。

②层次:

学期活动主题及内容的确定,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主线为核心,各年级每条主线选择1—2个点,使活动开展及目标培养螺旋上升。

③层次:

具体每个主题内容,以综合实践活动“发现、选择课题——参与、实践探究——解决、交流总结”流程为依据,要创造性地设计简略的过程、环节。

④层次:

提出学期活动内容或某个专题活动内容的活动形式和注意事项。

本人认为,这个课程计划实施方案,是不同于教材的,是不同于传统课程的一个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指导纲要,是学校开展好此项活动的重要保障。

能防止课程开展的随意性,盲目性,不全面性,能做到保底,做到规范,做到体现国家课程意志。

三、注重开展活动的过程性、实践性、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过程资料的积累和梳理,是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是从事探究、积累直接经验,从中体验、实践。

从课程的本质看,综合实践活动是体验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即“发现、选择课题——参与、实践探究——解决、交流总结”。

活动不论是大周期,还是小周期,这个过程的完整性不可缺少。

所以,我们在一节课上看到的,往往是一个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更多的过程环节是在社会生活中做的。

不能把我们看到的一节课理解成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当堂体现三环节全程的除外)

明确了活动过程,就知道了资料积累的内容,这个资料内容应是三个大环节过程的资料,而非一节课,一个调查报告资料,更要注意资料的记实性。

如:

采访记录、调查图片、视频等一手资料,记实资料。

分主题、分类呈现并保存,通过资料体现活动的过程性、实践性,问题得以解决性。

四、合理安排课时,灵活组织实施。

以选题、设计型;实验、操作型;汇报、交流型三种课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呈现的亮点。

从课程→领域→目标→课堂的相互关系看,应该说,课堂才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小单位,也是问题的集点所在。

有了年级活动计划实施方案,怎样才能有效地活动,才能向人们呈现你开展活动的情况,我想最有亮点的地方是课堂。

怎样让课堂亮起来,应以三种课型为突破口。

1、选题、设计型课堂。

该类课堂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整个过程的第一环节。

目的是发现问题、选择问题或设计探究方案。

整个课堂能反映学生的思维、判断、分析、论证,是问题发现、碰撞、梳理的体验。

2、实验、操作型课堂。

该课型体现的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体验环节。

是亲自动手、操作、制作或实验。

通过参与实践亲身获取知识经验。

诸如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科技制作等内容的课适应该课型。

3、汇报、交流课型。

该课型体现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第三个环节,即活动的交流总结环节。

这里对汇报内容重点阐述四层意思,也就是说,我们的汇报交流内容可以有四个层面:

①第1层面,探究的结果汇报。

②第2层面,实践过程的汇报。

以视频镜头、记录、调查、访问、收集信息、实践的场面及过程。

③第三层面,解决问题的情况汇报。

如方法、过程等。

④第四层面,活动后的体验,感悟汇报。

以上是通过学习发现、感悟出的四点体会,希望能从面到点,即课程理解——目标分解——计划方案——课堂呈现四个层次或纬度,全面理解并有效地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

 

析制约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因素及解决方法

                    辽宁省喀左县水泉乡中心小学       胡海峰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验稿)》所规定的必修课程,自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为彻底改变我国传统教育强调学科本位,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联系开辟了良好的前景,展现给人们一个完整的生活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适应社会能力。

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当前举国上下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我所在县农村小学却无动于衷。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学校负责人重视程度不够 

据我所了解全县农村小学负责人年龄大部分在40岁以上,他们没有在正规院校就读过,思想落后,自身素质不过硬,再加上不参加业务培训和新课改培训,对综合实践活动一无所知。

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他们只重视语文、数学教学,认为只要学生考出好成绩,就是他们工作干得好。

至于学生能力的发展那是无形的、不可见的,好坏也显不出他们的工作能力,所以不重视,只把课程编在课程表里,不安排教师去教。

再有一点,他们担心学生在实施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主观上也反对教师让学生搞实践活动,各校也没有成立相应的实施领导小组。

二、 新兴学科教师感到陌生

    几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只在少数城市或地区实验,一些经过新课程培训的教师认识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发展综合能力,适应社会需要,是以后教学、教改的方向,想在班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但真正落实到实施过程中,仍有畏难心理和情绪,怕麻烦、怕花工夫,怕自身素质达不到要求。

目前,农村小学教师大部分还属于“传授型”,表现在善于传统式备课、讲课和批改作业,照本宣科地传授知识。

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更多要求脱离教材,自主开发教学资源,而这些教师一旦离开书本,离开教科书,变得无所适从,课不知道怎样上,活动不知道怎样指导,显得力不从心,表现在不善于从事科学研究,不善于指导学生去研究,不善于个体指导。

我校的几名年青教师至今仍在彷徨中。

三、 学生收集资料困难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已有知识和本校教学条件要求较高,需要资源丰富的图书馆、校园网及现代化的实验室。

农村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学校计算机没有联网,学生家里没有计算机,有的学校虽然有了计算机室、图书室、实验室,但作用却很难发挥出来。

计算机大部分是九十年代淘汰产品,用的还是DOS操作系统,只能让学生熟悉熟悉键盘,练练打字。

图书室的书只是摆设,难得对学生开放,真正适合学生的图书微乎其微;实验室设备简陋,几乎不能做实验,我们中心小学尚且如此,更不用说那些村级小学了,它们这几室根本不存在。

另外,农村小学教师自身知识储备不足,使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化,家长不给学生订阅课外读物,各乡没有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这一切都影响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 校外环境不利于活动开展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教育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家庭对学生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他们渴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然而不可否认,考学只注重分数,家长只希望学生学好考试科目,很少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

学校经历的课程改革,缺乏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调查、走访,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但目前学校周边缺乏有利的社会环境。

家长不理解、支持,参观单位不配合,查阅资料不方便,还要收费,学生只好在有限范围内进行。

五、 管理和评价方法存在漏洞

新课标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每周平均三课时,这说明它的课时从总体说是固定的,但根据综合实践这门课程的特点,它到底要哪一节上,有时又需要有灵活性,它的教学地点有时也需要变化。

因此,怎样安排课程表,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监控,是学校一个难题。

有些学生的自觉性差,依赖性强,外出搞调查研究不好控制,出了安全事故如何解决,目前,还没有确实可行的办法。

如何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

是摆在学校面前的又一个难题,它不能通过考试来进行定量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能力是综合的,它的效益也是社会性的,如情感、意志、态度、能力等非智力因素难以定量分析。

对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在此活动中取得成绩的肯定,对指导教师的评价考核,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措施。

虽然学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经过我的讲解,师生和大部分家长认识到,改变学生现在接受式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差的现状,综合实践活动是一剂良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这也正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有了理论依据和师生、家长慢慢理解、支持,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探索,相信定能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

我建议解决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 加强学习和培训,转变观念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得到学校负责人、教师的大力支持,因此要让他们思想上进行一场深刻的革命,站在国家的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高度上,弄清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学生获得的将是长期效益,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既符合新课改要求,又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

学校负责人重视综合实践活动,才会为该课程铺路搭桥,课程的实施才会有保障。

教师重视综合实践活动,才能进行有效的指导,才会让学生大胆的去闯,学生即使失败了,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态度和科学规范,体现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乐趣。

因此要加大培训力度和拓展培训面,消除教师畏难心理。

在学生刚接触实践活动的时候,要采取“先扶后放”的原则,如:

活动第一个主题时,可以指导学生怎么提出问题,怎么制订研究目的、活动内容、活动步骤及活动方式,预期效果和展示方式。

我校推选一名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业务骨干教师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师资培训,然后以点带面,由他和实践小组领导、教师共同研究成功的案例,学习经验、论文,观摩国家级、省市级优秀课。

设立实践活动论坛,群策群力,注重发挥发挥教师群体力量,倡导教师之间的合作,根据我校学生数多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研究的子专题分成若干小组,由二名教师分别指导,教师和学生在活动中一起成长。

二、 尽快实现校园网络化、信息化

未来社会是信息的社会,学校负责人要有信息化意识, 在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学校要千方百计开源节流,筹措资金,加快实现校园网络化,图书馆电子化,为实验室添置设备,让网络教室、图书室、实验室成为学生最想去的地方。

三、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而应当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

从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全社会人人有责,我们要呼吁全社会,为了下一代,为孩子们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

各级主管部门要采取相应措施,为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建全实践活动考核办法及考核机制,把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对学校的考核、评价上,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对学校负责人及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考查科目,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

四、 完善评价标准及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过程成为课程创生的过程,评价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构成,要判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效果如何,运用什么手段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都要通过对课程进行科学的评价来实现,可见,评价的重要性。

但综合实践活动不像其它学科可以用考试来测定,它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不仅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采取多种方案,而且表现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另外,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视过程而不在于结论,注重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评价的内容和形式,都应充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目标达成。

基于这些特点,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有着独特的评价理念。

我校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出发,立足综合实践活动价值追求,认真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和评价目标。

制定了以下评价方法:

1、在过程中,加强日常口头评价和借助一些小道具等评价工具。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及时给予他们鼓励,促使他们更积极、更主动的参与活动。

2、在主题提出过程、实施过程、展示过程,设计了定项评价表,制定了严密的评价标准,并有指导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小组组员评价,组间评价,家长评价,被采访单位及被采访人评价等形式。

建立这种开放式的评价,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张扬了个性,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体验。

激励学生继续努力,使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真实。

3、档案袋评价,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设计的方案,提出的问题,搜集的资料,取得的成果,日记,作品等存入档案袋。

确定档案袋评价的维度、指标及评定等级。

用这一评价标准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如何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烧锅王小学 张宪武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一门更贴近学生真实世界的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为师生平等对话撑起了一片晴空,也为学生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

它仿佛是一种催化剂,使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

使教师有了创造的空间,使孩子们走出了封闭的课程。

在广阔的天地里实践着、探索着、体验着、创造着……它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点燃了学生成长过程中自信的火焰。

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却不是一朝一夕的。

综合实践活动所重视的不是问题解决的结果,而是学生探究课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体验,这已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一线教师的共识。

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究过程中,我总是让学生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

一、   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的培养

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学生本位课程,它要求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准备阶段、开展过程、总结与交流等环节都应该尊重学生的实际。

要让学生对综合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必须尊重学生,关注他们的爱好和需要。

例如,确立了《纸——我们的好朋友》这一主题课后,学生提出了“纸的用途”、“纸的种类”、“浪费纸的现象”、“造纸之旅”、“纸与环保”、“纸王欣赏”等子课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自由选题,其中,“纸的种类”无人选择,我就将这一子项去掉。

根据各自兴趣,学生组成各个相应的子课题组,推出组长,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根据计划自由开展各项活动,活动形式也有小组成员自己商定。

自己绝不“指手画脚”,不对学生的独特想法做法进行批评或挑剔,给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使其消除对批评的顾虑,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会使学生的见解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使其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为了面向全体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就要调动学生的内在情感,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一些同学游离在综合实践活动之外,他们对活动过程中的调查、采访、收集整理资料都有畏难情绪。

这时我就耐心指导,降低难度,让他们跟在能力强的学生身后做些简单的工作,在活动过程中慢慢提高能力,增强自信,提高兴趣。

二、注重学生探究学习方式和多种能力的培养

在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的出发点是让学生走进生活,切实的进行调查研究,强调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与别人的讨论或求助等方式力求把问题解决,这样的探究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通过一次实践活动学生确实在实践能力上有所突破。

如,他们不但能从书本和网上找到一些资料,还学会了从别人那打听消息,获取一些有用的材料。

然而实践活动总伴随着各种困难,活动的结果也有成功和失败,我们对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活动热情,对探究学习方式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好处。

记得一次几位女同学满怀信心的去超市采访营业员和顾客,不一会就垂头丧气的回来哭诉:

老师,他们不理睬我们,不肯回答我们的问题,我们再也不去了。

我首先安慰她们,接着便引导她们分析失败的原因,是不懂礼貌?

还是提问不当?

还是时机不适……同时全班同学交流,有些采访顺利的来谈谈经验,这样找到问题的缘由同时也体会到合作的愉快。

为此,我还以身示范去采访,先跟对象说明原因,真诚的请他们帮忙,对商店我们承诺将义务为他们宣传。

在总结交流时,学生的日记这样写道:

踏上社会我们会遇到许多的挫折,不像在家里和学校,有困难都有父母和老师帮助解决,今后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设法解决面对的问题。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只有一次次的锻炼,我们才能成长的更快,更健康。

忙碌中,学生不仅获得丰富的知识,更提高了各项技能。

更可贵的是,学生的主体体验、主动探索和养成多种能力的意识在逐步增强,能够力求在实践中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注重学生的过程性指导和评价

为了让学生不在自己的研究中孤立无援,也避免老师过多的参与和指导,我们教师只是以一个协助者,一个合作伙伴或是顾问的身份出现,这使孩子们心理上有了依托,也得到了活动的主动权,开展活动就更热情了。

而老师过程性指导也不能忽视。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自主合作,审视活动方案的可行性,合理安排各自的研究任务。

学生通过上网、看书、查阅资料;围绕自己的研究设计调查问卷,确定分发的班级;组织随机抽样等。

同时在过程性指导中,为了更加具体细化,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真正主体是小学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小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但不要很在乎小学生的“作品”、“成果”的质量高低。

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学生实践了没有,经历了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们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以小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像《布置校园》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关注过程不是追求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或表面的热热闹闹。

关注过程反对“形式主义”,要求每个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根据活动主题的需要,完整地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获得实际的感受和认识。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及时了解小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针对这些去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小学生探索和创新,而不是将小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

很多教师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经验和已有经验强加给小学生,这是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一点。

小学生的研究活动可以是多种结论,也可能是没有结论的,或随着研究的深入而发生变化。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目的在于活动中学生个体的成长,而不是定量的结果。

在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时,使活动过程成为“收割庄稼”的过程而不是走过场的过程,从而使小学生获得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和亲历体验。

只有真正重过程,才能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效。

由于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课十分重视过程,让学生对学校的角角落落都进行了调查,真正去参与、体验,因而学生获得了真实的感受。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只有在体验和实践中才能理解学习的过程、学习的价值,才能养成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才能使学习成为人的生活的有机部分。

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别强调小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体验,鼓励小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等直接的实践活动进行自主性学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小学生的发展提供一种开放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

这种发展空间和机会是需要小学生主动地参与,积极地实践才能把握的。

在开放的发展空间和实践机会中,小学生会发现他们在书本中难以发现的无数生动的事件,经历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难以遭遇的无数现实情境,获得书本上几乎不能获得的真实体验、经验和感悟。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小学生不是“我思故我在”,而是“我实践故我在”。

在这里,教师都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和学生一起开展活动,只在学生迫切需要时才给予适当的指导,并不包办代替学生的自主活动。

学生在他们自己的研究中变的善于思维,懂得与人合作。

综合实践课程中要让学生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与人交流、收集资料、编辑成果……总之,我认为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中体现自我的生命力。

 

如何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热★★★【字体:

小大】

如何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作者:

余杰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点击数:

512更新时间:

2009-9-1811:

03:

45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一门更贴近学生真实世界的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为师生平等对话撑起了一片晴空,也为学生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

它仿佛是一种催化剂,使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

使教师有了创造的空间,使孩子们走出了封闭的课程。

在广阔的天地里实践着、探索着、体验着、创造着……它培养了学生的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