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3824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

中考模拟检测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古诗文默写填空。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2)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6)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

(1)影入平羌江水流

(2)遥怜故园菊(3)落花时节又逢君(4)回乐烽前沙似雪(5)海日生残夜(6)随君直到夜郎西

二、名著阅读

2.填空

(1)《儒林外史》是一部__________篇__________小说。

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人。

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__________”,是__________(朝代)小说家。

(2)《儒林外史》刻画了形形色色的儒生形象,如穷困潦倒、受尽别人的白眼和嘲讽的腐儒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八股迷的典型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贪官污吏的典型__________、__________。

《儒林外史》中不仅有对儒林丑类的揭露和讽刺,而且有对正面人物的肯定和歌颂。

作者肯定的最多的是那些不慕功名利禄的知识分子,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3)《儒林外史》的艺术特色:

这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全书用__________文写成,善于通过人物言行的__________手法揭示其内心世界。

细节描写传神,人物栩栩如生。

(4)《儒林外史》是一部以__________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__________小说。

《儒林外史》描写了一些深受__________毒害的__________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

2.

(1)长章回体讽刺吴敬梓敏轩安徽省全椒文木老人清代

(2)周进范进马静鲁编修汤奉王惠王冕杜少卿(3)白话白描(4)知识分子讽刺八股科举制度儒生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

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

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

祖母喜欢吃果子就种了果树。

祖母又喜欢养羊,羊就把果树给啃了。

果树于是都死了。

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是并不存在的。

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就先冒烟了。

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

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莱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用锄头乱钩一阵就是了。

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

往往把韭莱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等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狗尾草的一片,他就问我:

“这是什么?

我说:

“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

“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

“是的。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

“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说:

“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地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

狗尾草则没有,只是毛哪嘟的真像狗尾巴。

虽然祖父教我,我看了也并不细看,也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

一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了。

黄瓜也许没有吃完,又看见了一只大蜻蜓从旁飞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蜓了。

蜻蜓飞得多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好在一开初也没有存心一定追上,所以站起来,跟了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去了。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

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就开一朵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

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

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可是白云一来了的时候,那大团的白云,好像撒了花的白银似的,从祖父的头上经过,好像要压到祖父的草帽那么低。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

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就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节选自萧红《呼兰河传》,有删改)

3.童年的“我”有什么特点?

“我”为什么如此喜爱大花园?

4.请赏析下面的句子。

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5.文中的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相关情节分析。

参考答案:

3.童年的“我”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我”之所以如此喜欢大花园,是因为:

①大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充满了乐趣;②小时候跟着祖父一起在后花园里劳作,发生了许多趣事。

4.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蜜蜂比作小毛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蜜蜂的可爱、顽皮,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好奇和喜爱之情。

5.①从祖父允许“我”在大花园里面瞎闹,从不加以责备和约束,可以看出祖父是一个和蔼慈爱、宽容的人;②从祖父教“我”辨别谷穗和狗尾草,可以看出祖父是一个有耐心、懂得循循善诱的人。

 

四、课内文言文阅读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③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亦说乎___________

(2)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

(3)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4)不逾矩__________

7.翻译下列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吾日三省吾身”从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_________的修养。

9.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0.请把选文第一则补充完整。

子曰:

“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

(2)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上节选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这三个方面。

B.选文第二则写了学习的三种境界:

知之、好之、乐之。

其中,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境界最高。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强调的是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学习。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的“择”字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说明了学习的关键在于他人身上,只有“择其善”去“其不善”,自己才能有所进步。

参考答案:

6.

(1)通“悦”,愉快

(2)生气,发怒(3)自我检查,反省(4)越过,超过

7.

(1)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访,不也是很快乐的吗?

(2)温习学习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8.忠信习品德

9.示例:

我选“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是一种严于律己、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只有这样,人才能净化自己的思想,才能在做人和求学方面得到提高。

10.学而不思则罔

11.饭:

吃。

笃:

坚定。

12.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注意句中的“逝者、不舍”的含义)

13.D

五、课外文言文阅读

子路见孔子

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

“何好(hào)?

”曰:

“好长剑。

”子曰:

“以子之能,加之以学,岂可及乎?

”子路曰:

“学岂有益哉?

”子曰:

“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①,木受绳则正,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

”子路曰:

“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何学之为?

”子曰:

“括②而羽之,镞③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

”子路拜曰:

“敬受命。

(选自《太平御览》)

注释:

①檠(qíng):

矫正弓弩的器具。

②括:

扎,束。

③镞(zú):

箭头。

揉:

同“煣”用熨木通过人力加工,把曲的变直,直的变曲。

砺:

磨砺敬:

感谢

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好长剑

(2)学岂有益哉

15.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受学重问,孰不顺成?

(2)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

16.孔子认为学习的好处的是什么?

孔子运用什么方法劝服了子路?

14.

(1)爱好

(2)好处

15.

(1)从师学习,重视发问,哪有不顺利成功的!

(2)把箭的末端装上羽毛,把箭头磨得更加锋利,箭刺得不更深吗?

16.提升人的知识与能力,让人变得更强大。

孔子运用比喻说理劝服了子路。

参考译文:

子路拜见孔子,孔子问子路“爱好什么?

”子路说:

“喜欢长剑。

”孔子说“凭你的能力,加上你的学习,难道还有人比得上你吗?

”子路问道:

“难道学习有什么好处吗?

”驱赶狂马的人不能放下鞭子,操拿弓弩的人,不能丢下正弓的器具;木材经过绳墨作用加工就能取直,人们接受直言规劝就会通达;从师学习,重视发问,哪有不顺利成功的!

子路说:

“南山出产竹子,不经加工,自然就很直,砍下来用它(做箭),能穿透犀牛皮(做的铠甲),为什么要学习呢?

”孔子说:

“把箭的末端装上羽毛,把箭头磨得更加锋利,箭刺入得不更深吗?

”子路施礼道:

“感谢你的指教。

感悟:

本篇选自《孔子家语》,记载了孔子与子路最初相见时的一段对话,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面对子路的疑惑和反问,孔子因利势导,语言简明而深入地纠正了子路的观点,让人无可辩驳。

孔子的教育家、思想家之谓由此可见一斑。

参考答案

1.

(1)影入平羌江水流

(2)遥怜故园菊(3)落花时节又逢君(4)回乐烽前沙似雪(5)海日生残夜(6)随君直到夜郎西

2.

(1)长章回体讽刺吴敬梓敏轩安徽省全椒文木老人清代

(2)周进范进马静鲁编修汤奉王惠王冕杜少卿(3)白话白描(4)知识分子讽刺八股科举制度儒生

3.童年的“我”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我”之所以如此喜欢大花园,是因为:

①大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充满了乐趣;②小时候跟着祖父一起在后花园里劳作,发生了许多趣事。

4.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蜜蜂比作小毛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蜜蜂的可爱、顽皮,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好奇和喜爱之情。

5.①从祖父允许“我”在大花园里面瞎闹,从不加以责备和约束,可以看出祖父是一个和蔼慈爱、宽容的人;②从祖父教“我”辨别谷穗和狗尾草,可以看出祖父是一个有耐心、懂得循循善诱的人。

6.

(1)通“悦”,愉快

(2)生气,发怒(3)自我检查,反省(4)越过,超过

7.

(1)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访,不也是很快乐的吗?

(2)温习学习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8.忠信习品德

9.示例:

我选“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是一种严于律己、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只有这样,人才能净化自己的思想,才能在做人和求学方面得到提高。

10.学而不思则罔

11.饭:

吃。

笃:

坚定。

12.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注意句中的“逝者、不舍”的含义)

13.D

14.

(1)爱好

(2)好处

15.

(1)从师学习,重视发问,哪有不顺利成功的!

(2)把箭的末端装上羽毛,把箭头磨得更加锋利,箭刺得不更深吗?

16.提升人的知识与能力,让人变得更强大。

孔子运用比喻说理劝服了子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