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西乡海港小学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3557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海港小学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海港小学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海港小学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海港小学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海港小学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海港小学发展规划.docx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海港小学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宝安区西乡海港小学发展规划.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海港小学发展规划.docx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海港小学发展规划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海港小学2016—2020年发展规划

(201608修改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更好地满足辖区内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进一步推动海港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高水平发展,特制定本规划,以确定海港小学在2016至2020年期间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及保障措施。

本规划是指导学校未来五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学校基本情况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海港小学于2013年9月正式办学。

由于校舍尚未建成使用,学校分别在西湾小学(原西乡中心小学)和碧海小学借址办学,两校各有一年级3个教学班。

2014年5月19日,新校舍正式投入使用。

海港小学是宝安区委区政府2013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总投资达6547万元。

学校位于宝安中心区悦和四街89号,毗邻深圳前海经济开发区。

㈠硬件设施

学校占地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包括综合教学楼、生活楼和室内体育馆等三部分。

综合教学楼分为办公区、普通教室区、功能教室区三部分。

学校现有校园电视台、梦想剧场、心理咨询室、图书室、阅览室、电脑室、舞蹈室、音乐室、美术室、书法室、科学探究室等教育教学功能场所及设施。

运动场建有200米6道环形塑胶跑道和乒乓球、篮球、足球等活动场地,可满足学校的日常教学和业余文体活动。

㈡软件情况

目前,学校有一至四年级共21个班级,学生数为1064人。

学校按学生数配备教职员工70人,其中,专职任课教师64人(包括校级领导3人、副主任以上行政人员6人),教辅人员6人。

现对教师情况作如下分析。

1.任课教师中,有研究生学历的6人,本科学历55人,专科学历3人。

如下图所示:

 

2.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22人,二级教师28人,未定级13人。

如下图所示:

 

3.30岁以下的教师24人,30至35岁之间23人,35岁至40岁之间8人,40岁以上9人,如下图所示:

 

4.学校中层行政情况:

学校现有中层行政人员6人,平均年龄37.5岁,其中区市级名师4人,占67%。

㈢办学理念体系

学校围绕“我能贡献什么?

”的精神追求,确立“海纳百川、同舟共济”的理想信念,凝炼“专注六年,幸福一生”的办学理念,创造适合的教育环境和学校氛围,力求人人勇为、人人智为、人人善为、人人美为,扎实、有效、创新地探索“有为教育”实验。

在办学理念引领下,全校师生重于行、实于做、立于思,追求真知,探索真理,学做真人,形成“人人应该有所贡献”的校训,“博闻强识、有为善行”的校风,“今日之思、明日之师”的教风,“今日之我胜于昨日”的学风以及“以德育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的办学思路。

二、发展机遇与挑战

运用SWOT分析技术,对学校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危机(threat)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诊断,综合确定学校的发展战略对策。

㈠已有优势

1.海港小学独具后发型学校的优势。

先进灵动的教育思想、丰富多彩的学校课程、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运转高效的办学机制,为学校的快速成型、稳步发展和品牌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2.学校的硬件设施相对较好,配套设施标准较高。

学校管理干部年龄、性别搭配合理,多为市、区、街道名师,有较强的合作、创新和竞争意识。

教师团队整体素质良好,学习意识、工作积极性较强。

3.不断丰富的办学资源。

2015年11月,学校迎来发展契机,加入了美国教育联合会中国基地校联盟,将和联盟成员共同开展学校课程建设研究、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教师队伍专业化研究和学校管理与创新的研究等,平等分享已有经验和成果。

学校的生源质量和家长的素质随着周边新楼盘的入住率的增加在不断提升。

㈡面临挑战

1.学校办学三年,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学校文化建设必须克服长期积淀与建校急需的现实矛盾,需要突破框框,实现文化创新。

2.区域内名校云集,社会期望高,办学压力大,如何彰显海港小学的特色,发挥海港小学的优势,打造出海港小学自身的品牌,需要进一步集思广益和不懈的努力。

3.学校的师资主要来源于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以及市、区、各街道教师的调动。

对于一个新的教职工团队,要形成团队共识和彼此配合的默契,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发挥巨大的潜能和力量。

㈢存在问题

1.有为教育的理念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尚未生根,缺乏广泛的理解以及较强的执行力,需进一步解读、宣讲,使之深入人心并引领学校的各项工作;学校管理服务于教育教学的意识有待增强,水准亟待提高。

2.名师、名班主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团队的总体规模和水平有待提高。

教师的专业认识和专业追求还没有被唤醒,校本培训的形式需进一步优化;管理者的课程领导力、教师的课程认识水平有待提高。

学校的教师队伍将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而急剧增加,在五年后达到120人左右,给队伍建设带来新的挑战。

3.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课程校本化改革在起步阶段,还需进一步构建系统的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特色课程体系,给予学生更大发展空间与多样的发展途径。

养成教育课程形成了一些有效做法,但还缺乏整体规划。

4.学校工程建设时间较紧,直至2014年5月新校园启用之际,大部分硬件设施建设及装备还没有完成,必须加强督促、加快建设、尽快完工,使之早日完全投入使用。

5.校园的物态文化打造需要结合学校特点、办学理念深入思考与设计,要彰显书香气、数字化、科技味。

㈣发展机遇

1.深圳城市地位和发展战略迫切需要雄厚发达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科技成果支持。

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对优质教育满怀期待。

深圳城区一体化建设为学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海港小学作为新型城区的组成部分,为学校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发展空间。

2.宝安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及西乡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在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是学校发展的有力保证。

3.学校教师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具有谋求卓越发展、建设海港品牌的强烈愿望。

4.有为课程体系框架的构建,将引导学校在资源共享中丰富优质教育内涵,提升社会声誉。

5.数字校园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学校整体现代化,不断提高教育效益和教育品质。

三、发展目标

㈠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为宗旨,坚持“专注六年、幸福一生”的办学理念,遵循“以德育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素养为目的”的办学思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深入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着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办面向未来的教育,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㈡总体目标

1.办学目标:

力争在五年内建成一所实验性、示范性、有特色的优质品牌学校。

2.培养目标:

让教师成为终身学习、研究、创造的“有为教师”;让学生成为具有“勇、智、善、美”品质的有为少年”。

㈢阶段目标

1.2016—2017年:

抓住机遇,打造内涵,提炼形成有为教育为核心的整体办学框架。

围绕有为办学理念,科学规划学校的课程建设、课堂建设、团队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工作,苦练内功,巩固成果,夯实基础。

在学校动态发展中,根据实际情况重新提炼学校的文化符号。

2.2017—2019年:

提升质量,形成特色,初具智慧校园、书香校园、科技校园、绿色校园特质。

形成完善的师生评价及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有为课程的内涵品质,建设有海港特色的现代校园文化,形成以课程及课堂为核心的办学特色。

根据省、市、区教育规划总要求和学校发展状态,对教育教学重新定位和思考,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教育充分激发潜能,快乐成长;让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水平大幅提升,收获育人幸福。

3.2019—2020年:

提升文化,打造品牌,实现“区内一流,市内有名”的目标。

形成完善的学校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取得具有一定示范效应的课堂教学成果,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学校由特色发展向品质提升转变。

提炼办学思想、出版办学成果。

为后发型学校发展提供鲜活的经验和有效的做法、成功的案例。

四、具体目标和主要措施

2016至2020年期间,我校围绕“发展”、“改革”、“质量”三个重要目标,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1推进办学思想体系建设

【目标】系统总结和反思有为教育的有效做法,全面审视和梳理有为教育理念,不断完善有为教育思想体系建设,让有为教育成为全体海港人的核心价值追求。

【措施】

——学校组织层面。

构建有为教育核心价值体系。

开展有为教育大讨论,开展有为教育思想专题研讨会,让全体海港人在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课程观、质量观、评价观等方面达成共识,以形成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系。

——个体层面。

倡导老师将有为教育理念固化为教育教学成果。

㈡完善与创新管理体制

【目标】文化引领发展,以“让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能为、愿为、可为”为管理理念,让理念通过管理转化为每一个人的行动。

通过五年时间建立完善一套科学的校园“文化工程”、“名师工程”“质量工程”、“特色工程”体系。

【措施】

——出台《海港小学章程》。

学校将不断修订和完善学校章程,在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报宝安区教育局批准。

——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守。

——明确部门职能和责任分工,明确责任链和责任网,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实施以校长负责制、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为核心的“一主两翼”现代学校制度。

——构建和谐的教师管理制度,定期召开座谈会,倾听教师意见,满足合理需求。

——完善学校评价体系,改进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课程评价机制。

调整评价形式,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重视过程性评价。

扎实开展动态考核制,对职能部门和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动态考核。

㈢加快校园建设

【目标】对校园的建筑设施、植物及人文景观进行整体设计建设,打造科技校园、智慧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外显学校的新生成的文化符号,将校园建设成为师生成长的家园。

【措施】

——智慧校园建设。

基于云架构的智慧校园建设,夯实数字化的应用管理环境、智慧化的教学环境、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建设环境和具有云计算能力的网络平台,最终建成一个开放、多元、人文、智慧、高效、安全、和谐的智慧校园,实现移动校园管理和互联网+校园的理念。

满足随时空而变的流量自动分配要求,满足大量视频流的传输需求,满足随应用对象分组交换的通信需求,提升链路带宽达到2G;“高速无线网络”覆盖全校教学、办公以及校园所有公共场所,让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统一管理,无缝结合。

以建设移动校园工程、网络教学工程、校园公开课工程、校园一卡通工程、学生综合管理工程、互联网应用工程为基础,建设校园基础网络平台、校园云计算平台、校园信息发布平台、校园流媒体平台、校园大数据平台。

通过智慧校园中各个应用系统的紧密联结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信息传递和信息服务,从而提高教研、教学和管理水平。

——科技校园建设。

开辟科技教育基地,建设科技文化大观园、科技长廊、创建个性化科技教室、创建科技数字博览馆,以班级文化、走廊文化为支撑,助力于科技校园的达成。

——书香校园建设。

建立有效的班级间、学生间的图书交流机制;探索有效的班级图书角建设方案,让学生参与设计、管理、活动。

号召亲子共读,评选书香家庭、书香学生,把阅读推荐到家庭。

做好办公室、教室、走廊、操场、草坪、绿地等校园文化建设,从文字到修饰,让书香弥漫学生身边的每一寸空间。

举办读书节活动,营造读书氛围。

实施“做书香型教师”工程。

指导教师读好四类书(经典名著、教学专著、教育学、报纸杂志),每月期举行一次读书沙龙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报告会。

——绿色校园建设。

以园林式校园为标准,融入生态校园思想,围绕学校核心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设计建设充满生机的新校园。

重点打造“一个广场、两处园林、三个长廊、四个花园”10处文化景点,并根据学校绿化整体规划提升校园及周边环境,形成绿树成荫、四季有景、果香扑鼻的校园环境。

实施亮化工程,实行低耗能、低排放型运行模式,创建节约型学校。

㈣推进德育体系建设

【目标】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创新德育方式,丰富德育活动,推进德育心育的融合,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立德树人,培养有海港印记(勇为、智为、善为、美为)、深圳气质、中国情怀、世界视野的有为少年。

【措施】

——构建全员育人的德育机制。

营造人人都是德育者的学校教育氛围,建立职初德育工作者培训机制,坚实德育后备人力资源。

紧密家校联系,建立家校沟通机制,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建立家长学校,开设家长讲堂等形式,促进家校合作。

——构建以养成教育为核心的德育课程。

创生节日课程、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班本课程、家长讲堂等系列德育校本课程。

完善养成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完成五至六年级养成教育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

改善学生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海港特色的德育评价方式。

——开展“十大有为少年”、“有为之星”、“好习惯有为少年”等评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

——以活动为载体,全程育人、全面育人。

丰富节日、纪念日教育活动,形成爱祖国、爱家乡等“爱”的教育体系。

组建校级、班级学生志愿者服务网络,建立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机构,提高学生服务意识和习惯。

——打造班级特色文化,增强班集体活力。

以“最美小家”评比活动为引领,倡导建设具有凝聚力、个性化的班级文化。

——推进德育与心育的融合,争创“深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㈤深化教学改革

【目标】打破学科界限、教室界限、单元界限,构建以学生主动学习、真正参与学习为主要特质的有为课堂教学体系。

让学生掌握多样化、个性化的面向未来生活的学习方式。

【措施】

——提炼学科宣言。

所有学科组须提炼出个性化的“学科宣言”并郑重予以发布。

——开展学科阅读。

学校开设的全部学科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探索学科融合。

各学科教学内容相互渗透、整合、跨界重组,形成复合型的课程内容。

——变革教学方式。

立足有为课堂现有研究基础,进一步更新观念,改进学习方式,开发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网络的学习、基于生活情境的学习、基于学科整合的主题式学习,让学生学习更加有效、更加适应未来的发展。

——完善评价体系。

构建“多元晋阶评价档案袋”,形成对学生整体性的评价。

㈥优化师资队伍

【目标】建立科研、教研、教学、培训“四位一体”的校本培训模式,落点和指向一致。

科研带动教研质量提升,以研究服务教学。

培养一批有影响的名师,形成一个有层次、有重点、可发展的师德高尚的教师梯队。

五年中力争引进、培养市级学科头人2人、区学科带头人5人,区级骨干教师10人,100%成为校级骨干。

【措施】

——更新学习内容。

教学常规、专业知识、人文素养、新兴教育科技、教学法知识都应成为教师学习内容。

征订专业杂志,不定期开展读书反思交流活动。

——重构学校教研文化。

构建以MOOC课程为新形态的培训模式。

将基于云技术的网络教研、远程协作式教研纳入到培训中来。

将翻转学习、微视频学习等作为教研内容。

——建立“名师工作室”为形式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以案例式、卷入式研修为主要研修形式,促进教师的梯队发展。

通过1至3年的时间,逐步打造一支专业水平较高,具有个人教学特色的名师队伍。

通过这支队伍,辐射、带动其他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建设优秀班主任团队。

建立课程,实施班主任专业培训,引领班主任养成专业阅读、教育叙事、教育观察、德育研究与论文撰写等专业成长的习惯。

完善德育管理制度,修订班主任管理手册,改善德育工作考核与评价方式,树立典型;参评市、区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以及市、区德育工作优秀青年教师有突破。

建立德育项目研究工作室,打造核心班主任团队。

——全体教师依据学校规划,制定《个人五年成长规划》,明确自己阶段内理论学习、课堂教学、师德素养、业务水平、教育科研等方面预定达成的目标及相关措施。

——改进教师评价体系。

传统评价+网络在线评价+团队式评价的多维评价方式助推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

㈦完善课程建设机制

【目标】基于办学理念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完善奠基性的学科课程,开发多元发展的选修课程,为每个孩子提供适性的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措施】

——制定《海港小学校本课程评价量表》,对开设的校本课程的目标达成度、教材的编写质量、办学理念的体现、学生对课程实施的满意度等方面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

通过评价,有效推进学校的课程建设,推进一批优质课程的发展。

——把握学科特质,开发包含经典国学、绘本阅读、自然拼读、超脑麦斯、班级合唱、七彩跳绳、足球、篮球等内容的有为拓展课程,提升孩子综合素养。

充分借助学校社团活动,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大餐。

——合理整合课程,拓宽课程资源。

从学科内整合、跨学科整合、课内外整合三方面入手优化课程内容,创生能致力于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品格和能力培养的课程资源。

鼓励教师积极创新,不断研究,在课程开发中凸显教师的个性化,培养全科型教师。

㈧加强教科研建设

【目标】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到科研型、专家型角色转变,使科研兴校深入人心,形成向科研要质量、向科研要效益、向科研要特色、向科研求发展的学术氛围。

五年内,力争立项1个国家级课题,3个省级课题,5个市级课题。

——健全教科研管理机制。

教学处具体负责学校的科研工作,指导教师开展以行动研究为主的科研活动;每学年举行不同层面的学术交流、汇报会,评选科研课题研究成果。

——倡导教师从自身工作实践中自主发现问题,提炼成研究课题,自主确立课题,着力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适时组织专家论证,对选题的可行性和研究的价值进行论证。

——组织申报区、市、省、国家级研究课题,力争正式立项。

——建立科研论坛制度。

根据学校科研进展,每两月开展一次“科研论坛”,随时总结和推广科研经验。

——编写学校科研简报。

由教学处负责,编写学校科研简报。

科研简报分为网络版和纸质版,定期出版。

五、保障措施

㈠政治保障

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从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保障2016至2020五年发展规划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加强廉政教育,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注重在青年教师中培养积极分子入党,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校园稳定。

㈡组织保障

成立“海港小学2016至2020五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的实施、督促检查与评价工作,为目标的达成提供组织保障。

组长:

杨和光海港小学校长、支部书记

副组长:

阮瑜海港小学副校长

李新华海港小学副校长(外借)

成员:

陈伟泉海港小学校办公室主任

冯仁飞海港小学教学处主任

黄文兵海港小学德育处主任(外借)

张宗博海港小学德育处副主任

陈文晓海港小学德育处副主任兼大队辅

导员

徐平海港小学安全办主任

彭生福海港小学办公室副主任

刁艺姗海港小学教学处副主任

曾明华海港小学教学处副主任

㈢责任保障

l.将五年规划的各项目标细化到每个年度、学期,具体任务和子目标要落实到人,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确保目标的达成。

2.学校全体教职工要根据学校发展总目标和年度、学期的主要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形成目标的一致性。

3.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必须接受教职工的民主监督。

4.建立规划实施过程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考核。

每学期期末要对照计划任务认真写好工作总结。

5.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的内容,制订相应的评估体系,每学年组织一次评估,监督规划的实施,并能够及时调整,修订规划。

㈣资源保障

1.实验室建设经费,共400万元。

——教学实验室提升与发展所需建设经费每年平均80万,共400万元

2.智慧校园建设经费,共320万元。

——图书馆、档案馆数字化工程,50万元。

——数字化校园信息网工程,80万元。

——智慧校园应用170万元

——校园号服务板块及开发维护20万

3.学科建设经费,共400万元。

——学科建设8特色学科,平均每个50万元,共400万元。

4.师资队伍建设经费,共400万元。

——教师培训每年平均50万,共250万元。

——教师继续教育每年平均30万,共150万元

5.学校设备设施投入经费1500万

——功能室建设、提升与发展所需建设经费每年平均100万,共500万元

——设备设施投入经费每年平均300万,共1500万元

6.校园环境美化、净化、绿化经费500万元

每年平均100万,共500万元

7.校园文化、教育宣传经费500万元

每年平均100万,共500万元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海港小学

二〇一六年八月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