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作文之临沂书法广场导游词.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2274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作文之临沂书法广场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书作文之临沂书法广场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书作文之临沂书法广场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书作文之临沂书法广场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书作文之临沂书法广场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书作文之临沂书法广场导游词.docx

《书作文之临沂书法广场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作文之临沂书法广场导游词.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书作文之临沂书法广场导游词.docx

书作文之临沂书法广场导游词

临沂书法广场导游词

【篇一:

临沂导游词】

兰山区缩小了讲就是临沂城,临沂城可以讲的东西很多,但只要抓住一条主线讲一般不会太乱,这就是临沂城的三个称谓:

历史文化名城、江北水城和商贸城,所有的知识都可以装到这三个称谓里面。

一、历史文化名城,我认为对于导游来讲这里面包含着三层含义,即临沂城的历史发展、临沂城的历史文化古迹和临沂城老百姓的各种风俗。

1、临沂的历史发展东西很多,但需要大家记住的无外乎以下几件大事:

临沂建城

关于临沂城的建城时间一般是春秋时期的鲁哀公三年即公元前492年(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正好是建城2500年纪念),《左传》中曾有记载“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

”意思是说季孙斯、叔孙州仇率领部队在启阳这个地方建城,说到季孙斯和叔孙州仇这两个人物就不得不提起鲁国的“三桓”,“三桓”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末期的产物,是指鲁桓公三个小儿子的后代,他们政治上相互支持,联合执政,因而鲁国的大权基本上落入“三桓”特别是季孙氏的手里,相反鲁国的国君倒成了没有实权的傀儡。

关于公元前492年的这次建城,我感觉首先是季孙斯个人利益扩张的需求——“三桓”向来就有营建自己私邑的习惯;另外一点就是为了防御当时强大的晋国。

在这之前,在目前临沂市的三区境内一共有三个古城池,一个是上面所说得启阳城,还有一个是祝丘城,建于春秋时期鲁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距今已有2714年的历史,位置大概在现在的河东区;第三个是中丘城,建于鲁隐公七年(公元前716年),位置历史上争论过多,但大体是在现临沂城的北面,虽然这两个城池建城时间比启阳城要早,但由于离现在的临沂城距离较远,因而不被认为是临沂城故城,尽管如此,在临沂城内,仍然有以这两个古城命名的道路。

琅琊的由来

临沂城古代的时候被称作琅琊,但是有的客人可能要问为什么

叫这个名字,稍微懂一些的客人或许要问“琅琊不是在青岛胶南吗?

”“琅琊不是在安徽滁州吗?

”这就需要我们知道琅琊名字的变迁。

琅琊两字分开来讲,“琅”字指像珠子样的美石,“琊”字指似玉的骨。

琅琊两字最早出现始于山名,琅琊山位于胶南市区西南26公里,由于这个地方港口优良,早在齐桓公的时候就是齐国有名的港口,后来越王勾践在此建立琅琊县,后迁都琅琊,因思念故乡在此建琅琊台远眺南方的故乡,这是因该是琅琊最早的行政建制,而这时的琅琊,应该讲就是指胶南。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全国设三十六郡,其中就有琅琊郡,这时的琅琊已由一个县升级为一个郡,而且在秦朝的时候,琅琊是当时大秦帝国最大的港口,琅琊郡也是当时非常富庶的一个郡。

西汉时期,当地发生数次地震、风暴潮等自然灾害,致使琅琊郡治所迁到了东武(今诸城)。

东汉建立后,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封自己的儿子刘京为琅琊王,国都设在今莒县。

刘京的前半生经历光武帝和汉明帝两朝,两个皇帝一个是疼爱自己的老子,另一个是喜欢自己的一母同胞的兄弟,有这两个人罩着他,可谓一帆风顺,直到他的侄子明帝的儿子章帝即位后,权力重新分配,当时富庶的琅琊国成了人人眼红的肥肉,于是狡猾的刘京主动提出以琅琊国的华、盖、南武阳、厚丘、赣榆五县,换取东海郡的开阳、临沂两县,并且让出坚固的莒县,把国都迁到了启阳,也就是现在的临沂城,琅琊这个名字也随之迁到临沂,刘京之后,琅琊王又传六代,一直到曹操时期,最后一位琅琊王刘熙被废。

自此以后,无论是琅琊国还是后来的琅琊郡,郡治所在地都是在现在的临沂城,可以说刘京在权力斗争下的一个无奈之举成就了临沂城近2000年的琅琊美名。

王氏风流

时间到了西晋时期,西晋建立后曾封司马懿的曾孙司马睿为琅琊

王,这位当时不起眼的司马睿后来在琅琊王氏家族的支持下南渡建业(现在的南京),建立了东晋王朝。

由于当时琅琊王氏贡献巨大,因而有“王与马,共天下”之称。

琅琊王氏为何有如此能耐?

这还要从王氏的先祖——祖籍现在白沙埠的王祥、王览两兄弟谈起。

没错,这个王祥就是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那个大孝子,而王览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他曾经多次在亲生母亲迫害王祥的时候挺身而出护着王祥,因此而也被后人称为兄弟友爱的榜样。

对于当时以孝为鉴定官职的年代,王氏两兄弟后来都做了官,这为王氏家族的发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王览的孙子辈,王家出了两个大人物,一文曰王导,是辅佐司马睿的主要文臣,官至东晋丞相;一武曰王敦,官拜东晋大将军,他们哥俩就是辅佐司马睿的那两个“王”,这时的王氏家族也处于它的鼎盛时期。

政界只手遮天,艺术领域王氏也是当仁不让,王导和王敦的侄子王羲之凭借着“书圣”的美誉成为现如今临沂城的文化名片。

琅琊王氏随司马睿举族南迁时曾经在安徽滁州呆过,因此在当地留下了琅琊山的称谓,可见安徽的琅琊称谓远不及临沂悠久,至于王氏南迁到南方后居住在浙江绍兴,由此造成很多人认为王羲之是南方人的错觉,这正是我们导游需要向游客解释的地方,正如向客人解释诸葛亮是临沂人而不是河南人或湖北人一样。

改名沂州

在王氏家族在南方随着王朝的更替逐渐没落的时候,在遥远的北

方,他们的家乡琅琊也正面临着称谓上的改变。

北魏永安二年(529年),琅琊郡改名为北徐州,后来在北周宣政元年(578年),改北徐州为沂州,“以州城东临沂水(河)以名之”。

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沂州”的名字,此后的隋唐五代时期,临沂城时而叫琅琊郡,时而叫沂州,有时甚至出现琅琊郡/沂州的双重称谓。

一直到金朝的时候,临沂城才定下来叫沂州,从此琅琊便只作为曾经的美称存在于各种文献及老百姓的谈笑中。

明朝泾王

历经元朝的大一统之后的临沂城到了明朝又出现了两件大事,其

一是临沂城建起了坚固的砖城,再者就是继琅琊王刘京后临沂历史上又出现了一位至今仍然对临沂城人生活影响深远的王爷——泾王朱佑橓。

现代临沂一些老人印象中的临沂古城是建于明朝,当时四个城门,北叫岱宗门,南叫望淮门,东叫镇海门,西叫瞻蒙门,我们现在还可以通过19世纪末瑞典友人安娜-拉森女士当时拍摄的一些照片看到当时临沂城墙的一些影子。

泾王朱佑橓是明宪宗的第12个儿子,弘治4年被封为泾王,弘治15年(1502年)来到临沂,在现在兰山区人民医院附近建有泾王府。

在现在的临沂至少有两样东西还有他的影子。

一是小涑河,这条河本来不经过临沂城,后来泾王来到临沂之后为了解决城里老百姓吃水和灌溉问题,开凿了这条人工河,把涑河水引到了临沂城,而这条河的另外一个用处则是用于军事,它成了临沂城的护城河。

在现在的工业大道(临沂人称之为临西八路)附近有几个村庄被称为曹王庄、宋王庄等,据说这些地方是泾王曾经居住过的临时王府,当地百姓爱戴这位仁爱的王爷,便以王爷的名号命名自已的村庄。

沂州府

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是临沂城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一年,设沂州府,有兰山、郯城、费县、沂水、蒙阴、日照、莒州6县1州。

这是整个临沂地区现在的行政单位即3区9县以临沂城为中心的第一次大团聚,从那时起,虽然以后也有分离,但作为一个稳定的行政区域,沂州府的各地人开始有了以临沂城(当时称兰山)为中心的文化认同,也渐渐产生了自己的沂蒙文化。

2、临沂城的历史文化古迹。

其实临沂城的历史文化古迹很多,但是作为导游,我们经常需要向客人介绍的只有两个:

王羲之故居和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

王羲之故居

正如前面所讲,王氏家族的老家在白沙埠镇,迁到临沂城内应该是王祥两兄弟之后的事情。

王氏家族南迁之后为了保护故居不受战乱的毁坏把故居舍给了寺院,因为当时佛教兴盛,不管是谁执政都要让寺院三分。

但是可惜的是经过时间的洗礼,原来的故居已经不存在了。

1989年,临沂市政府重修王羲之故居,完成了1、2期工程,除了以王羲之故居为主体的羲之文化之外,故居里还有普照寺、左公祠、五贤祠等附属建筑,共同组成了整个故居建筑群,后来在2003年重新整修的时候还发现了两个晋墓。

讲解王羲之故居的时候可以按照大门(大体介绍王羲之生平)—墨华轩(介绍部分碑刻和王羲之小故事)—孝行桥(介绍临沂的二十四孝故事和王祥和王氏家族的关系)—琅琊书院和晒书台(介绍王氏家族)——王羲之祠堂(介绍王羲之和兰亭序)——普照寺(介绍王氏家族舍故居为寺院和北普照南戒珠的故事,顺便介绍晋墓)——左公祠(介绍左宝贵和甲午战争)——兰亭序石碑(介绍兰亭序的来历)——五贤祠(介绍临沂的五位贤人)。

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

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由于不允许我们导游讲解,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一个大体的概况。

银雀山这个地方由于以前山上开满了像银雀羽毛一样花,因此被称作银雀山。

1972年,在银雀山这个地方发现了较大的汉墓群,同时出土了《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竹简,如图,解开了在此之前孙武和孙膑是不是同一个人的千古之谜,被评为新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1981年开始建设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1989年正式对外开放,馆名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的。

一般游览顺序是大门—宣传墙—汉墓厅—竹简陈列厅一层—竹简陈列厅二层的顺序讲解。

3、临沂城老百姓的各种风俗,主要从吃、住、行以及方言四方面讲一下。

吃:

临沂城最著名的风味小吃就是早餐“糁”,关于糁的来历有史载和民间传说两种说法,史载的说法说最早糁是西域回民早餐,唐朝的时候传入中国,元朝的时候传入临沂,据说最早是在罗庄的盛庄这个地方。

关于民间的说法是说王羲之小的时候生病,照看他的老妈子给他用老母鸡炖了一个大杂烩,王羲之喝后病就好了,别人问老妈子“这是啥?

”老人家耳朵不好使,因为别人在给他的大杂烩命名,于是点头答道:

“这是啥”,后来改为“糁”。

临沂人讲究吃是很出名的,尤其讲究吃鸡,在临沂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炒鸡店:

“沂州炒鸡”、“王小二炒鸡”、“小抓鸡”,还有从蒙阴引进的“光棍鸡”等等,即使不是专门的炒鸡店,上菜的时候也要上一大盘炒鸡,仿佛在临沂城没有炒鸡就不能吃饭。

在临沂城除了炒鸡之外就是羊肉馆,全羊汤、拌羊脸、酱羊蹄、炒羊脑…凡是羊身上的临沂城人都敢吃,临沂城的回民主要集中在工业大道(临沂人叫临西八路),因而很多羊肉馆都集中在临西八路。

说到吃,另外还要捎带说一说临沂城人的酒文化,临沂城人喝酒规矩很多,坐位子的时候讲究很多:

正对门的位子叫主陪,主陪对面是副陪,主陪右边是主宾,左边是副宾,副陪的左右两边分别是“三陪”、“四陪”,其余的位子被称作“不三不四”,主陪敬酒的时候也有规矩,兰山区要提两个酒,因为兰字两点水,河东区提三个,河字三点水,罗庄区四个,罗字上面有个四,主陪提的酒啤酒要一饮而尽的,白酒也有一定的量的要求,然后副陪再提,一般比主陪少一个,之后“三陪”“四陪”,往往一场就下来七倒八歪了。

住:

随着临沂城房地产最近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在临沂买一套房子已经远远不如几年前容易了,2007年临沂城的平均房价已经涨到了2600元/平左右,尤其是现在的滨河板块的楼盘,最高的已经涨到5000元/平左右。

行:

临沂城最有特色的交通工具是三轮车,由于临沂是个商业城市,所以在各个批发商城有很多的三轮车,另外还有一些载人三轮车,很像泰国曼谷的三轮车,但是由于最近几年临沂市交通的改善,这些三轮车已经被限制在固定的道路上行驶,从而使临沂的交通状况也改变了不少。

方言:

临沂的方言也是比较有特色的,比如临沂一些老人称呼小姑娘叫“识字班”,称呼某个人叫“这福”、“那福”,什么时候叫“多近”,煎饼叫“甲宁”,哭叫“何咸”,一些否定词如“别”叫“拜”,“没”叫“木”。

在口音方面,我曾经带过一个国家普通话标准测试组的团队,其中有一位游客就是我们费县人,她曾经告诉我,其实我们这边的口音就是把普通话的二声改成四声,四声改成二声,然后再把话说得横一些。

二、江北水城,主要从临沂城的河、临沂城的桥、滨河大道和涑河整治、橡胶大坝和沂蒙湖四个方面分析。

1、临沂城的河主要有沂河、祊河、涑河、柳青河,古代的时候临沂城有“龟驮凤凰城”的美称,一方面因为古临沂城形状像个乌龟,另一方面,四条河流在临沂城的东北方汇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

而在这个四河交界处,每当下雨的时候,由于几条河流的上游下雨状况不一样,因而两边混浊的河水,中间一条清澈的河水,就像一条蓝色的带子,这就形成了古代“琅琊八景”之一——“沂水拖蓝”,而临沂城也由于水系众多,因而有江北水城的美誉。

【篇二:

临沂市情导游词】

临沂市情导游词讲解模式

兰山区缩小了讲就是临沂城,临沂城可以讲的东西很多,但只要抓住一条主线讲一般不会太乱,这就是临

沂城的三个称谓:

历史文化名城、江北水城和商贸城,所有的知识都可以装到这三个称谓里面。

一、历史文化名城,我认为对于导游来讲这里面包含着三层含义,即临沂城的历史发展、临沂城的历史文

化古迹和临沂城老百姓的各种风俗。

1、临沂的历史发展东西很多,但需要大家记住的无外乎以下几件大事:

临沂建城

关于临沂城的建城时间一般是春秋时期的鲁哀公三年即公元前492年(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正好是建城2500年纪念),《左传》中曾有记载“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

”意思是说季孙斯、叔孙州仇率领部队在启阳这个地方建城,说到季孙斯和叔孙州仇这两个人物就不得不提起鲁国的“三桓”,“三桓”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末期的产物,是指鲁桓公三个小儿子的后代,他们政治上相互支持,联合执政,因而鲁国的大权基本上落入“三桓”特别是季孙氏的手里,相反鲁国的国君倒成了没有实权的傀儡。

关于公元前492年的这次建城,我感觉首先是季孙斯个人利益扩张的需求——“三桓”向来就有营建自己私邑的习惯;另外一点就

是为了防御当时强大的晋国。

在这之前,在目前临沂市的三区境内一共有三个古城池,一个是上面所说得启阳城,还有一个是祝丘城,建于春秋时期鲁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距今已有2714年的历史,位置大概在现在的河东区;第三个是中丘城,建于鲁隐公七年(公元前716年),位置历史上争论过多,但大体是在现临沂城的北面,虽然这两个城池建城时间比启阳城要早,但由于离现在的临沂城距离较远,因而不被认为是临沂城故城,尽管如此,

在临沂城内,仍然有以这两个古城命名的道路。

琅琊的由来

临沂城古代的时候被称作琅琊,但是有的客人可能要问为什么

叫这个名字,稍微懂一些的客人或许要问“琅琊不是在青岛胶南吗?

”“琅琊不是在安徽滁州吗?

”这就需要我

们知道琅琊名字的变迁。

琅琊两字分开来讲,“琅”字指像珠子样的美石,“琊”字指似玉的骨。

琅琊两字最早出现始于山名,琅琊山位于胶南市区西南26公里,由于这个地方港口优良,早在齐桓公的时候就是齐国有名的港口,后来越王勾践在此建立琅琊县,后迁都琅琊,因思念故乡在此建琅琊台远眺南方的故乡,这是因该是琅琊最早的行政建

制,而这时的琅琊,应该讲就是指胶南。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全国设三十六郡,其中就有琅琊郡,这时的琅琊已由一个县升级为一个郡,而且在秦朝的时候,琅琊是当时大秦帝国最大的港口,琅琊郡也是当时非常富庶的一个郡。

西汉时期,当地发生数

次地震、风暴潮等自然灾害,致使琅琊郡治所迁到了东武(今诸城)。

东汉建立后,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封自己的儿子刘京为琅琊王,国都设在今莒县。

刘京的前半生经历光武帝和汉明帝两朝,两个皇帝一个是疼爱自己的老子,另一个是喜欢自己的一母同胞的兄弟,有这两个人罩着他,可谓一帆风顺,直到他的侄子明帝的儿子章帝即位后,权力重新分配,当时富庶的琅琊国成了人人眼红的肥肉,于是狡猾的刘京主动提出以琅琊国的华、盖、南武阳、厚丘、赣榆五县,换取东海郡的开阳、临沂两县,并且让出坚固的莒县,把国都迁到了启阳,也就是现在的临沂城,琅琊这个名字也随之迁到临沂,刘京之后,琅琊王又传六代,一直到曹操时期,最后一位琅琊王刘熙被废。

自此以后,无论是琅琊国

还是后来的琅琊郡,郡治所在地都是在现在的临沂城,可以说刘京在权力斗争下的一个无奈之举成就了临

沂城近2000年的琅琊美名。

王氏风流

时间到了西晋时期,西晋建立后曾封司马懿的曾孙司马睿为琅琊

王,这位当时不起眼的司马睿后来在琅琊王氏家族的支持下南渡建业(现在的南京),建立了东晋王朝。

由于当时琅琊王氏贡献巨大,因而有“王与马,共天下”之称。

琅琊王氏为何有如此能耐?

这还要从王氏的先祖——祖籍现在白沙埠的王祥、王览两兄弟谈起。

没错,这个王祥就是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那个大孝子,而王览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他曾经多次在亲生母亲迫害王祥的时候挺身而出护着王祥,因此而也被后人称为兄弟友爱的榜样。

对于当时以孝为鉴定官职的年代,王氏两兄弟后来都做了官,这为王氏家族的发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王览的孙子辈,王家出了两个大人物,一文曰王导,是辅佐司马睿的主要文臣,官至东晋丞相;一武曰王敦,官拜东晋大将军,他们哥俩就是辅佐司马睿的那两个“王”,这时的王氏家族也处于它的鼎盛时期。

政界只手遮天,艺术领域王氏也是

当仁不让,王导和王敦的侄子王羲之凭借着“书圣”的美誉成为现如今临沂城的文化名片。

琅琊王氏随司马睿举族南迁时曾经在安徽滁州呆过,因此在当地留下了琅琊山的称谓,可见安徽的琅琊称谓远不及临沂悠久,至于王氏南迁到南方后居住在浙江绍兴,由此造成很多人认为王羲之是南方人的错觉,这正是我们导游需要向游客解释的地方,正如向客人解释诸葛亮是临沂人而不是河南人或湖北人一样。

改名沂州

在王氏家族在南方随着王朝的更替逐渐没落的时候,在遥远的北

方,他们的家乡琅琊也正面临着称谓上的改变。

北魏永安二年(529年),琅琊郡改名为北徐州,后来在北周宣政元年(578年),改北徐州为沂州,“以州城东临沂水(河)以名之”。

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沂州”的名字,此后的隋唐五代时期,临沂城时而叫琅琊郡,时而叫沂州,有时甚至出现琅琊郡/沂州的双重称谓。

一直到金朝的时候,临沂城才定下来叫沂州,从此琅琊便只作为曾经的美称存在于各种文献及老百姓的谈笑中。

明朝泾王

历经元朝的大一统之后的临沂城到了明朝又出现了两件大事,其

一是临沂城建起了坚固的砖城,再者就是继琅琊王刘京后临沂历史上又出现了一位至今仍然对临沂城人生

活影响深远的王爷——泾王朱佑橓。

现代临沂一些老人印象中的临沂古城是建于明朝,当时四个城门,北叫岱宗门,南叫望淮门,东叫镇海门,西叫瞻蒙门,我们现在还可以通过19世纪末瑞典友人安娜-拉森女士当时拍摄的一些照片看到当时临沂城

墙的一些影子。

泾王朱佑橓是明宪宗的第12个儿子,弘治4年被封为泾王,弘治15年(1502年)来到临沂,在现在兰山区人民医院附近建有泾王府。

在现在的临沂至少有两样东西还有他的影子。

一是小涑河,这条河本来不经过临沂城,后来泾王来到临沂之后为了解决城里老百姓吃水和灌溉问题,开凿了这条人工河,把涑河水

引到了临沂城,而这条河的另外一个用处则是用于军事,它成了临沂城的护城河。

在现在的工业大道(临沂人称之为临西八路)附近有几个村庄被称为曹王庄、宋王庄等,据说这些地方是

泾王曾经居住过的临时王府,当地百姓爱戴这位仁爱的王爷,便以王爷的名号命名自已的村庄。

沂州府

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是临沂城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一年,设沂州府,有兰山、郯城、费县、沂水、蒙阴、日照、莒州6县1州。

这是整个临沂地区现在的行政单位即3区9县以临沂城为中心的第一次大团聚,从那时起,虽然以后也有分离,但作为一个稳定的行政区域,沂州府的各地人开始有了以临沂城(当时称兰山)为中心的文化认同,也渐渐产生了自己的沂

蒙文化。

2、临沂城的历史文化古迹。

其实临沂城的历史文化古迹很多,但是作为导游,我们经常需要向客人介绍的

只有两个:

王羲之故居和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

王羲之故居

正如前面所讲,王氏家族的老家在白沙埠镇,迁到临沂城内应该是王祥两兄弟之后的事情。

王氏家族南迁之后为了保护故居不受战乱的毁坏把故居舍给了寺院,因为当时佛教兴盛,不管是谁执政都要让寺院三分。

但是可惜的是经过时间的洗礼,原来的故居已经不存在了。

1989年,临沂市政府重修王羲之故居,完成了1、2期工程,除了以王羲之故居为主体的羲之文化之外,故居里还有普照寺、左公祠、五贤祠等附属建筑,共同组成了整个故居建筑群,后来在2003年重新整修

的时候还发现了两个晋墓。

讲解王羲之故居的时候可以按照大门(大体介绍王羲之生平)—墨华轩(介绍部分碑刻和王羲之小故事)—孝行桥(介绍临沂的二十四孝故事和王祥和王氏家族的关系)—琅琊书院和晒书台(介绍王氏家族)——王羲之祠堂(介绍王羲之和兰亭序)——普照寺(介绍王氏家族舍故居为寺院和北普照南戒珠的故事,顺便介绍晋墓)——左公祠(介绍左宝贵和甲午战争)——兰亭序石碑(介绍兰亭序的来历)——五贤祠(介

绍临沂的五位贤人)。

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

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由于不允许我们导游讲解,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一个大体的概况。

银雀山这个地方由于以前山上开满了像银雀羽毛一样花,因此被称作银雀山。

1972年,在银雀山这个地方发现了较大的汉墓群,同时出土了《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竹简,如图,解开了在此之前孙武和孙膑是不是同一个人的千古之谜,被评为新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1981年开始建设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1989年正式对外开放,馆名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的。

一般游览顺序是大门—宣传墙—汉墓厅—竹简陈列厅一层—竹

简陈列厅二层的顺序讲解。

3、临沂城老百姓的各种风俗,主要从吃、住、行以及方言四方面讲一下。

吃:

临沂城最著名的风味小吃就是早餐“糁”,关于糁的来历有史载和民间传说两种说法,史载的说法说最早糁是西域回民早餐,唐朝的时候传入中国,元朝的时候传入临沂,据说最早是在罗庄的盛庄这个地方。

关于民间的说法是说王羲之小的时候生病,照看他的老妈子给他用老母鸡炖了一个大杂烩,王羲之喝后病就好了,别人问老妈子“这是啥?

”老人家耳朵不好使,因为别人在给他的大杂烩命名,于是点头答道:

“这

是啥”,后来改为“糁”。

临沂人讲究吃是很出名的,尤其讲究吃鸡,在临沂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炒鸡店:

“沂州炒鸡”、“王小二炒鸡”、“小抓鸡”,还有从蒙阴引进的“光棍鸡”等等,即使不是专门的炒鸡店,上菜的时候也要上一

大盘炒鸡,仿佛在临沂城没有炒鸡就不能吃饭。

在临沂城除了炒鸡之外就是羊肉馆,全羊汤、拌羊脸、酱羊蹄、炒羊脑…凡是羊身上的临沂城人都敢吃,

临沂城的回民主要集中在工业大道(临沂人叫临西八路),因而很多羊肉馆都集中在临西八路。

说到吃,另外还要捎带说一说临沂城人的酒文化,临沂城人喝酒规矩很多,坐位子的时候讲究很多:

正对门的位子叫主陪,主陪对面是副陪,主陪右边是主宾,左边是副宾,副陪的左右两边分别是“三陪”、“四陪”,其余的位子被称作“不三不四”,主陪敬酒的时候也有规矩,兰山区要提两个酒,因为兰字两点水,河东区提三个,河字三点水,罗庄区四个,罗字上面有个四,主陪提的酒啤酒要一饮而尽的,白酒也有一定的量

的要求,然后副陪再提,一般比主陪少一个,之后“三陪”“四陪”,往往一场就下来七倒八歪了。

住:

随着临沂城房地产最近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在临沂买一套房子已经远远不如几年前容易了,2007年临沂城的平均房价已经涨到了2600元/平左右,尤其是现在的滨河板块的楼盘,最高的已经涨到5000

元/平左右。

行:

临沂城最有特色的交通工具是三轮车,由于临沂是个商业城市,所以在各个批发商城有很多的三轮车,另外还有一些载人三轮车,很像泰国曼谷的三轮车,但是由于最近几年临沂市交通的改善,这些三轮车已

经被限制在固定的道路上行驶,从而使临沂的交通状况也改变了不少。

方言:

临沂的方言也是比较有特色的,比如临沂一些老人称呼小姑娘叫“识字班”,称呼某个人叫“这福”、“那

福”,什么时候叫“多近”,煎饼叫“甲宁”,哭叫“何咸”,一些否定词如“别”叫“拜”,“没”叫“木”。

在口音方面,我曾经带过一个国家普通话标准测试组的团队,其中有一位游客就是我们费县人,她曾经告诉我,其实我们这边的口音就是把普通话的二声改成四声,四声改成二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