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历史高考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8史学常识方法理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1806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高考历史高考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8史学常识方法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三年高考历史高考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8史学常识方法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三年高考历史高考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8史学常识方法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三年高考历史高考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8史学常识方法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三年高考历史高考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8史学常识方法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高考历史高考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8史学常识方法理论.docx

《三年高考历史高考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8史学常识方法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高考历史高考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8史学常识方法理论.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高考历史高考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8史学常识方法理论.docx

三年高考历史高考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8史学常识方法理论

2015—2017年三年高考历史解析分类汇编(精编版)

专题18史学常识方法理论

考点一:

史料(或史实)

2017年高考

01.(2017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26)表2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

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答案】C

【考点定位】史观史法•历史研究方法•历史叙述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材料新颖,以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对史料的解读。

本题难度不大,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史料的比较鉴别能力。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要求学生既能到书本中去,又能跳出书本外,掌握一定的解读史料的能力,不要拘泥于教材和固有观点。

02.(2017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学素养,理解影响史书编著的因素。

从材料反映的不同时期修撰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味增强,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出官修史书的政治性。

故答案为C项。

官修史书不一定就比私家撰著更为真实,排除A项;官修史书受政治因素影响大,不能保证对历史的评价更具有公正性,排除B项;历史解释受主观因素影响大,D项结论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考点定位】史学素养·史书编著·影响史书编著的因素

【名师点睛】写入书本的历史是对过去真实历史进程的记录和解释,不可避免地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撰写者本人能力、学识和观念立场的影响。

官方积极介入修撰史书,是想通过这一途径宣扬官方意志和价值观念,让史书起到巩固统治的作用,官修史书的行为是为维护君主专制服务,因此官修史书会带来修撰的政治色彩的增强。

03.(2017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

《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

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答案】B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史学研究的方法

【名师点睛】本题通过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需要学生明确材料内容的真实含义,理解它是在对同一史实描述不同的原因是

什么,不同的史学家在争论什么。

历史叙述总是带有作者的主观性的,材料中的两种叙述正是反映了这个方面的现象。

2016年高考

01.(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13)《明太祖实录》有一段圣旨:

“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

”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帖原件所录圣旨为:

“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天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哩)。

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

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

”这说明

A.《实录》与《户帖》,都是第二手史料B.官方原始记录与口述史料,需仔细甄别使用

C.第一则材料是文献史料,更具有历史的实录感D.第二则材料是实物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原貌

【答案】D

【解析】

【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历史素养,是课外知识,但是以明朝的相关史实为切入点,解题的关键是对史料分类的准确认识,即第一手史料与地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亦称原始资料,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同一时期)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情况,例如:

实物史料,原始的图片、影像史料,真实的口述史料,部分文献史料。

第二手史料:

是指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例如:

文献史料,口述史料,部分图片、影像史料。

但两者的界限经常并不明确。

第一手史料的史料价值较高,使用第二手史料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

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文献史料中第二手史料居多,而口述史料辗转相传,更需要仔细甄。

02.(2016年上海单科卷历史3)周公曰: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殷人的册典主要指的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册”和“典”是用于记录文献资料的书籍,“殷”有发扬光大的意思。

这句话理解是:

要想发扬祖先的光辉事迹,就要靠书籍来记录。

这应该是古人注重史学研究的一个典范。

针对殷商的历史,可知当时的书籍就是龟甲和兽骨,因此选择C选项。

A选项是青铜器,虽然当时有铭文,但是用途不是为了纪念祖先的,而是饮食用具。

B选项出现时代晚于商朝。

D选项不是殷商文明的产物。

【考点定位】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青铜时代

【名师点睛】中国是对历史研究最重视的国家。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的历史是最完备,记录最全面,最详实的。

印度的历史是一笔糊涂账,它们的史诗和神话结合起来,导致不知道哪些是史实,哪些是神话。

埃及的历史一度被中断,记录大多通过考古来发现。

巴比伦文明辉煌很短暂,之后经历了太多的变数,也造成了历史的不完备。

03.(2016年上海单科卷历史10)中世纪后期位于东西方之间的某个军事强国,占据了重要的地理位置,控制了亚欧商路。

这个国家是()

A.西罗马帝国B.法兰克王国

C.拜占庭帝国D.奥斯曼帝国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古代伊斯兰世界·奥斯曼帝国·帝国的统治

【名师点睛】奥斯曼帝国是15世纪到19世纪地中海地区重要强国,并在16到17世纪和西班牙、法国、奥地利等同为该地区最强的国家之一。

不过在17世纪的巅峰期之后,奥斯曼帝国日趋衰弱,不敌崛起的奥地利和俄国。

奥斯曼帝国最终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里败于协约国之手,奥斯曼帝国因而分裂。

之后凯末尔领导起义,击退希腊,建立土耳其共和国,奥斯曼帝国至此灭亡。

04.(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2)《史记》记载:

“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

”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下图)再现了这一场景。

《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

A.描绘上是一致的

B.形式上是一致的

C.风格上是一致的

D.主题上是一致的

【答案】D

【考点定位】史学研究•史料解读•史料的使用

【名师点睛】史料根据使用价值又可分为第一手资料(原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间接资料)。

在历史资料研究中,无论是文字的、实物的资料,凡是有当事人或亲历者根据亲身经历写成或叙述的资料都可成为第一手资料。

高考中常出现的传说、竹枝词和话本等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但使用时须用其他史料印证。

05.(2016年北京卷文综历史40)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墓和江西南昌刘贺墓都是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

西高穴曹操(155~220年)墓

海昏候刘贺(前92~前59年)墓

墓葬位置

只符合部分文献记载(注:

文献中关于曹操墓位置有多种记载)

与文献记载一致

墓葬形制和结构

与当时王侯级墓类似

符合汉代列侯墓的规制

出土器物

具有汉代特征

具有典型的汉代风格

出土器物上的文字

“魏武王”(注:

包括曹操在内,这一历史时期曾有三位“魏武王”)

“刘贺”“海昏候臣贺”

目前学术界基本上一致认为海昏候墓的墓主就是刘贺,但在西高穴墓的墓主是否为曹操这一问题上还存在争议。

(1)阅读上表,对比刘贺墓资料,说明西高穴墓墓主身份存在争议的原因。

(8分)

【答案】

(1)原因:

与海昏侯墓有关的资料都没有引发争议,结合器物上的文章,完全可以证明其墓主为刘贺。

西高穴墓出土器物的时代以及墓葬规制分别于曹操所处时代及其身份相符,但这一时期有三位“魏武王”,且文献中关于曹操墓的位置有多种记载。

综合来看,虽然西高穴墓的墓主为曹操的可能性比较大,但相关资料说服力不如海昏侯刘贺墓,因此墓主的身份存在争议。

【解析】

【考点定位】历史研究·考古研究·对西高穴曹操墓研究

【名师点睛】跨学科综合历史试题结合海昏候刘贺墓葬的发掘这一考古的新发现为依托,通过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墓和江西南昌刘贺墓的对比考察学生概括和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抓住表格中两者的对比项找出西高穴墓的墓主为曹操有可能存在争议的角度,然后进行分析阐述。

06.(2016届山东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综历史卷)《治学的门径与取法》-文中说:

“史学家治史重在恰如其分地解读史料,适得其所地呈现史事,从各种层面角度显现前人本意和史事本相以及相互联系,并且表明依据什么说是如此这般,所用论据是否经过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的反复验证。

”这说明治史

A.任务是如实叙述史事B.目的是收集处理史料

C.在于棚信史料重推理D.贵在还原历史的真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适得其所地呈现史事,从各种层面角度显现前人本意和史事本相以及相互联系”“经过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的反复验证”中可以看出治史重在还原历史的真相。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研究历史·治史·还原历史的真相

07.(2016届重庆巴蜀中学高三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学习历史必然要接触史料。

针对某一特定历史事物,目击者或者当事人留下的实物、文字或者口头的陈述为一手史料,而非目击者或非当事人的文字或口头的陈述为二手史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手史料都能真实的反映历史B.二手史料都带有陈述人的主观因素

C.只有一手史料才能真实的反映历史D.二手史料的价值不如一手史料

【答案】D

【解析】

08.(2016届湖北孝感市六校教学联盟高三上期末联考文综历史卷)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

第一手史料是当事人遗留下来的历史材料。

下列可以作为研究当时历史事件的第一手史料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材料中的《读通鉴论》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的著作,属于第二手史料,④不符合题意,所有带④的选项都不正确,即BCD三项均排除,只有A项符合题意,正确。

故选A。

考点:

史学理论·史料运用·第一手史料

年高考

01.(年江苏卷历史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

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

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淮南子》属于文学作品,是二手史料,不足以作为历史研究的主要凭证,所以使用的时候要相谨慎,故C项正确;A只是对文学作品使用史料的介绍;年代相近也可能导致历史记述不同,与“最能说明”不符,故B项错误;石刻与文献两者相互矛盾,未能“形成证据链印证”,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史学理论•史学研究•史料甄别

02.(年海南卷历史4)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做预言来传唱的歌谣。

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作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

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

这说明谣谶()

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B.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C.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D.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史学素养和历史素材的认识。

谣谶本身就是带有一定目的性,主观臆测,属于唯心主义,并不能预示历史发展的走向,更不能改变历史的走向,AB两项错误;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的发展是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的,谣谶与历史上某些现象的吻合只是偶然现象,并不是必然的,C项错误,D项正确。

【考点定位】史学常识和理论·史学素材·历史认识

【名师点睛】在部分省市的高考中史学素养的考查依然占有一定的比重。

这种素养培养需要课堂中教师的知识延伸、更需要课后学生的阅读积累。

在复习中,应把相关的知识总结成册,便于复习,并在日常教学和学习中穿插,在学习和阅读中多想几个为什么。

谣谶只能反映某些历史人物的用心,并不能反映历史的走向,需要正确对待。

类似的还有如何对待诗歌、小说、民间传说等。

03.(年上海卷历史7)为研究三国时代的历史,某同学找来了电脑游戏《三国英杰传》、二十四史中的《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电视剧《三国》的影碟,其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

A、《三国志》B、《三国演义》C、《三国》D、《三国英杰传》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三国鼎立。

注意本题设问是“第一手史料”。

《三国志》是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是评价较高的正史,属于第一手史料,故A项正确;《三国演义》属于历史小说,是依据三国时期历史的再创作,属于第二手史料,故B项错误;《三国》属于影视作品,是依据三国时期历史的再创作,也属于第二手史,故C项错误;《三国英杰传》属于电脑游戏,是依据三国时期历史的再创作,当然也属于第二手史料,故D项错误。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考点定位】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割据与分立•三国鼎立格局的最终形成;中国史学发展•史学理论•史料分类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旨在考查考生材料处理的历史思维能力,即判断材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权威性的技能。

本题以四种关于三国时期的史料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史料鉴别的理解。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的区别: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故此《三国志》应该属于第一手史料。

上海试卷对史料鉴别的考查比较普遍,这是我们在复习备考中需要重视的。

04.(年上海卷历史23)有史家在评价商鞅立木为信的史事时写到:

“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该史家关切的是(  )

A.“善恶必书”的秉笔直书精神B.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C.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D.史家当具史才、史学、史识、史德

【答案】B

【考点定位】中国史学的发展•古代的史家与史籍•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旨在考查考生史实理解、材料处理以及历史阐释的历史思维能力,即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多种方式表述历史的能力。

本题以史家评价商鞅立木为信的史事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古代史学和史籍的认识。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即“信者,人君之大宝”,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排除即可。

创设新情景是上海卷高考比较拿手的命题方式,较好的考查了考生历史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平时复习备考时要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训练。

05.(年上海卷历史39)“丝绸之路”(14分)

“丝绸之路”,从广义上讲并非只是丝绸贸易的通道,而是指中西方之间的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交流通道。

假设你是一名历史学家,在研究“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如下问题,该如何解决?

【答案】

解决一

水平1:

具有时序感,懂得运用两重证据法(4分)

·史料A、B、D,因为三则史料在时间上与第二种观点一致,且文献和考古成果可以相互印证。

水平2:

具有时序感,并且能判断不同史料的权威性(2分)

·史料B和D,因为时间上与第二种观点一致,且两者皆为实物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水平3:

具有时序感,但证据意识较差(1分)

·史料A

·史料B

·史料D

其他答案:

时序感混乱(0分)

·史料C

·史料B和史料C

解决二

水平1:

能根据具体问题,判断不同类型史料的真实性、权威性(4分)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史料,作为直接实物史料的沉船是最有效的证据。

因为古沉船的踪迹能说明从出发到终点的沿途路线,形成一定的证据链,船上的考古发现又能和沙捞越等地出土的中国瓷器、瓷片互相印证。

水平2:

回答条理不够清晰(2分)

·沉船,船上的瓷器,沿途航行路线

其他答案。

(0分)

解决三

水平1:

能阅读地图,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证据链问题(3分)

·为了填补缺失的证据链,应该沿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继续寻找古沉船。

·为了填补缺失的证据链,应该在马六甲海峡、非洲东海岸等沿海地区继续寻找古沉船。

水平2:

回答较笼统。

(1分)

·搜集更多的考古材料。

其他答案。

(0分)

结论

水平1:

能根据情景,进行多维度的解释(3分)

·丝绸之路的长期延续需要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合力支撑。

中外商人通过商品贸易获取财富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不同社会的政治、宗教、生活方式、物种等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延续。

水平2:

能根据情景,从一个维度进行解释(2分)

其他答案。

(0分)

【解析】

(2)问,能根据具体问题,判断不同类型史料的真实性、权威性(4分),如最有效的证据是直接史料,即沉船。

因为沉船既能了解沿途航行路线,同时船上的物品也能与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出土的瓷器相互印证。

答案回答条理不够清晰者(2分)。

第(3)问,能阅读地图,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证据链问题(3分),如由地图信息可知,沉船主要发现于中国的东海和南海,这还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还需要沿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继续寻找古沉船,以补充更多的实物证据。

答案回答较笼统。

(1分)

第(4)问,能根据情景,进行多维度的解释(3分),如丝绸之路长盛不衰的原因,可从中原封建王朝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合力支撑,中外商人商品贸易的推动、不同社会的政治、宗教、生活方式、物种等交流的需求等角度分析。

能根据情景,从一个维度进行解释者(2分)。

【考点定位】史学的发展•史学方法•用文献与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中外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经济重心的南移•海上丝绸之路

考点二:

史识(或史论)

2017年高考

01.(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9)1960年,石油生产国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反对旧的世界经济秩序的要求。

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B.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C.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D.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答案】D

【解析】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评价;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历史叙述指的是对历史事物进行客观合理的描述;历史结论指的是人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所作出的一种主观认识。

由此可知,材料“1960年,石油生产国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是历史叙述;材料“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反对旧的世界经济秩序的要求”是历史解释,故D正确;ABC不符合材料信息。

【考点定位】二战后的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石油输出国组织

【名师点睛】本题以石油输出国组织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历史研究的认识和理解,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本题是关于历史理论的好题,契合历史学科的学术热点,这是高中历史教育的薄弱部分。

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评价;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历史叙述指的是对历史事物进行客观合理的描述;历史结论指的是人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所作出的一种主观认识。

备考中,师生对这部分一定要关注。

2016年高考

01.(2016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司马迁说: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

”下列选项中,与司马迁观点相符的是

A.历史可以重演,应当以史为鉴

B.历史不会重演,不能以史为鉴

C.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无须学习古人

D.历史事实情同而势异,不能照搬历史经验

【答案】D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史学·司马迁。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

本题以司马迁的话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对历史研究的理解。

中国传统史学的特点之一,是彰显史学的功能。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学要自觉地承担起司马迁所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

因此这启示我们在备考中还要注意基本的史观史法。

1.今人研究中国古史,多有「传说时代」的观念,某学者说:

「从现在的历史来看,只有到殷墟时代,才能算作进入了狭义的历史时代。

」此处所谓「狭义的历史」是指「信史」。

这位学者的意见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家的史学方法,请问这位学者以殷墟时代为「传说时代」与「信史」间之分野的理由何在?

A.因为中国文献中没有关于殷墟时代以前的记载,故只有凭借殷墟甲骨文的出土,我们才能得知商以前的历史

B.虽然中国文献中有许多关于殷墟时代以前的记载,但学者认为必须配合地下文物的出土,才能被证明为信史

C.中国的考古发现中最早文物出于殷墟,且历史研究的唯一根据是地下出土的文物,故中国的信史始自殷墟

D.中国文化渊源于殷商文化,在殷墟时代以前的历史多非中国文化,故不是中国史的一部分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中说明的是“二重证据法”,必须纸上史料与地下史料相对证,故B项正确;A项错误,商朝以前的历史可以通过甲骨文、墓葬等来得知;C项错误,“唯一”太绝对;D项错误,在殷墟时代以前的历史是中国史的一部分。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历史研究·史学研究办法·“二重证据法”

年高考

01.(年北京卷文综12)“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作《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

”《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史学原则是()

①秉笔直书②言必有据③论从史出④以小见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这一题考查史论结合和论从史出的原则。

题干中说“圣人”写作和解读《春秋》须有事实和以事实为依据,所以②③符合题意;

指史书写作的态度是直言不讳,不得有避讳、溢美等曲笔;

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选B。

【考点定位】史学理论•史学研究•治史原则

02.(年安徽卷文综22)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

“史家的工作和自然科学家正相反,专务求‘不共相’。

倘若把许多史迹相异的属性剔去,专抽出那相同的属性,结果便将史的精魂剥夺净尽了。

”下列观点与此相近的是()

A.史学即史料学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C.治史所以明变D.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历史素养,材料中“倘若把许多史迹相异的属性剔去……结果便将史的精魂剥夺净尽了”强调了历史重在变,变化的历史才是真实的历史,才是历史的真谛,而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