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科前三位病重优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1662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病科前三位病重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心病科前三位病重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心病科前三位病重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心病科前三位病重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心病科前三位病重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病科前三位病重优化.docx

《心病科前三位病重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病科前三位病重优化.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病科前三位病重优化.docx

心病科前三位病重优化

中医医院心病科诊疗规范

心系病证

概述

生理——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血脉,藏神明,其华在面,开窍于舌,与小肠相表里。

心的阴阳气血是心进行生理活动的基础;心气心阳是血液循行的动力,心阴心血可濡养心神。

病理——主要是血脉运行的障碍和情志思维活动的异常;虚证—气血阴阳亏损;实证—痰、饮、火、瘀阻滞。

第一节胸痹(冠心病)

定义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范围

相当于——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心绞痛、心肌梗死

其它——心包炎、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胃炎等出现胸闷、心痛彻背、短气、喘不得卧等症状者,也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主要病机——心脉痹阻胸阳不振

2.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端,且常相兼为病;

实—寒凝、气滞、血瘀、痰浊→痹阻胸阳,阻滞心脉

虚—气虚、阴亏、阳衰(肺、脾、肝、肾亏虚)→胸阳不振寒凝心脉心脉失养

临床常相兼为病,或表现为本虚表实—气滞血瘀、寒凝气滞、痰瘀交阻、

气虚血瘀、阳虚痰饮、阴虚痰热

一、诊断依据

1.主症:

檀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引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或持续不解。

胸闷胸痛一般几秒到几十分钟即可缓解。

严重者可见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候,可发生猝死。

2.兼症:

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

3.年龄:

多见于中年以上发病。

4.诱因:

劳累过度、抑郁恼怒、饮酒饱食、感受寒冷等。

二、相关检查

1.心电图:

能反映心肌缺血,特别是疼痛发作时及缓解后两者心电图对比对诊断有价值。

根据ST段或/和T波的异常变化来判断心肌缺血的部位及程度,同时根据相应导联所出现病理性Q波及ST段抬高的表现,来确定心肌梗死的部位。

2.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等心电图负荷试验,有助于心肌缺血的诊断和评价治疗效果,对劳力型心绞痛有价值。

3.心脏超声心动图:

依据节段性心肌动力学异常改变,也可间接判断心肌缺血部位及程度,同时可作为心肌炎、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的鉴别诊断。

可检出室壁运动异常,心肌梗死并室壁瘤、附壁血栓、乳头肌功能不全所致二尖瓣返流、室间隔穿孔和心包填塞等。

4.动态心电图监测:

可观察心肌缺血发作时ST段和T波改变,有助于诊断、观察药物治疗作用及有无心律失常。

5.实验室检查:

血脂异常等;

6.其它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和冠脉CT等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病证鉴别

1.胃脘痛

近似点——心在胃上,胃在心下,故有胃脘当心而痛之称,以其部位相近

胸痹之不典型者,其疼痛可在胃脘部,易于混淆。

胸痹——以闷痛为主,为时短暂,虽与饮食有关,但休息、服药常可缓解

胃脘痛——与饮食有关,以胀痛为主,局部有压痛,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泛酸、嘈杂、嗳气、呃逆等胃部症状

2.真心痛

真心痛为胸痹的进一步;症见心痛剧烈,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脉微或结代等危重证候。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标本虚实

发作期——标实——气滞、痰浊、寒凝、血瘀

缓解期——本虚或本虚标实——阴阳气血亏虚或气虚血瘀、阳虚痰浊

气滞——憋闷重而痛轻,兼胸胁胀满,善太息,憋气,苔薄白,脉弦

痰浊——胸部闷窒而痛,伴唾吐痰涎,舌淡苔白腻,脉弦细

寒凝——胸痛如绞,遇寒而发,伴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

血瘀——刺痛固定不移痛有定处,夜间多发,舌紫黯或有瘀斑,脉结代或涩

心气不足——心胸隐痛而闷,因劳累而发,伴心悸,气短,乏力,舌淡胖嫩,

边有齿痕,脉沉细或结代

心阳不振——绞痛兼见胸闷气短,四肢厥冷,神倦自汗,脉沉细

气阴两虚——隐痛时作时止,缠绵不休,动则多发,伴口干,舌淡红而少苔,

脉沉细而数

二、治疗原则

基本原则:

发作期——祛邪治标缓解期——扶正治本

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或虚实同治,标本兼顾

祛邪治标——气滞—疏理气机寒凝—辛温通阳

血瘀—活血化瘀痰浊—泄浊豁痰

扶正治本——气虚—补气血虚—养血

阴虚—滋阴阳虚—温阳

三、证治分类

1.心血瘀阻:

主证:

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舌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治法: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药:

血府逐瘀汤加减。

2.气滞心胸:

主证:

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部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治法:

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方药:

柴胡疏肝散加减。

3.痰浊闭阻:

主证:

胸闷重而心微痛,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咳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治法:

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方药:

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

4.寒凝心脉:

主证:

卒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喘不得卧,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伴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胸闷气短心悸,面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

治法:

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方药:

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5.气阴两虚:

主证:

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乏力,声息低微,面色晄白易汗出,舌淡红,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

治法:

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方药:

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6.心肾阴虚:

主证:

心痛憋闷,心悸盗汗,虚烦不寐,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口干便秘,舌红少津,苔薄,脉细数或促代。

治法:

滋阴清火,养心活络。

方药:

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

7.心肾阳虚:

主证:

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加重,自汗,面色晄白,神倦怯寒,四肢欠温或肿胀,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迟。

治法:

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方药:

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四、疗效评定:

治愈:

症状消失,心电图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好转:

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减少,间歇期延长,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未愈:

主要症状及心电图无改变。

五、诊疗现状

目前我科常见患者系冠心病诊断明确,因经济因素或因患者顾虑较多不愿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还用一部分患者是在应用常规西药或冠脉支架植入后仍出现胸闷气短等临床不适,这部分患者我们进行中医辨证论治,灵活选方用药,中药参与率99%,总有效率87%,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六、难点分析及解难措施:

1、如何掌握标本缓急;

冠心病心绞痛病机性质属本虚标实,在病变过程中,一般按照“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的原则进行治疗。

心绞痛发作时,以心痛为急,应急则治其标,先治心痛,待心痛缓解后,再议本标同治,通补兼施,扶正与祛邪并用。

心绞痛缓解期,属虚中夹实,应“患者治其本”,以扶正固本为主,辅以祛邪通脉。

若临床见心阳暴脱,肢冷汗出,脉微欲绝者,虽有心痛之症,亦必遵“甚者独行”的原则,本急先治本,先回阳救逆,待阳回脉复,再议温通并用。

2、通与补的恰当运用;

冠心病心绞痛属本虚标实之病,临床症候常见虚实夹杂,治疗宜通补兼施;通法是本病的基本治法,关键在于掌握好通与补的关系。

须根据病情的标本虚实,轻重缓急,掌握好以通为主,或以补为主,还是通补兼施。

须恰当运用通与补,祛邪通脉不伤正,扶正补虚不碍邪。

治疗中密切观察正与邪的消长趋势,注意防脱防厥。

全过程治疗中,始终注意肺气肃降和大便通畅,保持气机畅利。

我们临床中常活血化淤,可适当应用部分益气温阳养阴之品,可起到更好疗效。

3、对胸痹心痛中属于西医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医治疗;因本病发病率高,粥样斑块不稳定,病情变化快,值得进一步研究;我们对此结合我科临床经验,拟以活血化瘀、益气化痰法对ACS粥样斑块稳定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课题。

4、中西医结合疗法预防PTCA术后再狭窄问题;目前西医对此问题尚难以解决,我们想从中医学角度进一步研究此问题。

第二节眩晕(高血压病)

定义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

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

范围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

凡高血压病、梅尼埃综合征,低血压、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贫血、神经衰弱等,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症者,均可

病因病机

眩晕基本病理变化,不外虚实两端。

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

本病的病位在于头窍,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

眩晕的病性以虚者居多,气虚血亏,髓海空虚,肝肾不足所导致的眩晕多属虚证;因痰浊中阻、肝阳上亢所导致的眩晕属实证。

风、火,痰是眩晕的常见病理因素。

一、诊断依据

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严重者可伴有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表多有情志不遂、年高体虚,饮食不节、跌仆损伤等病史。

二、病证鉴别

1.中风  中风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以口舌歪斜和半身不遂为特征。

中风昏仆与眩晕之仆倒相似,且眩晕多为中风先兆,但眩晕患者无半身不遂、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及舌强语蹇等表现。

2.厥证 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为特点,发作后一般在短时间逐渐苏醒,醒后无偏瘫、失语、口舌歪斜等后遗症,严重者也可一厥不复而死亡。

眩晕发作重者也有欲仆或晕旋仆倒表现,与厥证相似,但一般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

三、相关检查

测血压、查心电图、超声心动、检查眼底、肾功能等,有助于明确诊断高血压病及高血压危象和低血压。

查颈椎X线片,经颅多普勒检查有助于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脑动脉硬化,必要时作CT及MRI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相关脏腑

眩晕病在清窍,但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肝阳上亢之眩晕兼见头胀痛,面色潮红,急躁易怒、口苦脉弦等症状。

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之眩晕,兼有纳呆、乏力、面色咣白等症状。

脾失健运,痰湿中阻之眩晕,兼见纳呆呕恶、头痛、苔腻诸症。

肾精不足之眩晕,多兼有腰酸腿软、耳鸣如蝉等症。

2.辨标本虚实

凡病程较长,反复发作,遇劳即发,伴两目干涩,腰膝酸软,或面色咣白,

神疲乏力,脉细或弱者,多属虚证,由精血不足或气血亏虚所致。

凡病程短,或突然发作,眩晕重,视物旋转,伴呕恶痰涎,头痛,面赤,形体壮实者,多属实证。

其中,痰湿所致者,头重昏蒙,胸闷呕恶,苔腻脉滑;肝阳风火所致者,眩晕,面赤,烦躁,口苦,肢麻震颤,甚则昏仆,脉弦有力。

二、治疗原则

眩晕的治疗原则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虚者当滋养肝肾,补益气血,填精生髓。

实证当平肝潜阳,清肝泻火,燥湿化痰。

本病发生多以阴虚阳亢者居多,治疗当以清火滋阴潜阳。

三、证治分类

1.肝阳上亢证

症状:

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治法:

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代表方:

天麻钩藤饮加减。

常用药:

天麻,石决明、钩藤平肝潜阳熄风;牛膝、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黄芩、山栀,菊花清肝泻火;白芍柔肝滋阴。

2.气血亏虚证

症状:

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补益气血,健运脾胃。

代表方:

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

党参,白术、黄芪益气健脾;当归、熟地、龙眼肉、大枣补血生血养心;茯苓、炒扁豆补中健脾;远志、枣仁养血安神。

3.肾精不足证

症状:

眩晕耳鸣,精神萎糜,少寐多梦,健忘,腰膝酸软,遗精梦泄;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舌质红,脉弦细数;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治法:

偏阴虚者宜补肾滋阴;偏阳虚者,治以补肾助阳。

代表方:

补肾滋阴宜左归丸,补肾助阳宜右归丸

常用药:

熟地、山萸肉、山药滋阴补肾;龟板、鹿角胶、紫河车滋肾助阳,益精填髓;杜仲、枸杞子、菟丝子补益肝肾;牛膝强肾益精。

4.痰湿中阻证

症状:

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诞,食少多寐,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

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代表方: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常用药:

半夏,陈皮健脾燥湿化痰;白术、苡仁、茯苓健脾化湿;天麻化痰熄风,止头眩。

5.瘀血阻窍:

症状:

眩晕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

治法:

祛瘀生新,活血通窍;

代表方:

通窍活血汤加减。

常用药:

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通窍止痛;白芷、菖蒲、老葱通窍理气,温经止痛;当归养血活血;地龙、全蝎善入经络,镇痉祛风。

四、疗效评定:

治愈:

症状、体征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

好转:

症状及体征减轻,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未愈:

症状无改变。

五、诊疗现状:

目前我们临床多见患者系应用常规降压药物后患者仍有头晕、头木、头痛、乏力等不适,或口服降压药物达2—3种以上,患者仍血压不平稳,波动较大,经过我们中医辨证论治,灵活选方用药,使患者血压平稳,临床不适症状消失,减轻降压西药副作用,并使降压西药减量,中药参与率99%,总有效率87%,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六、难点分析与解难措施

高血压病是当代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成为医学界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西药治疗虽可有效地控制血压升高,但不能理想地改善症状、逆转靶器官损害。

中医药治疗本病不在于单纯降低血压,重点在于调整机体阴阳的平衡,以期从根本上解除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原因。

难点之一:

如何提高中医药降压疗效。

中医药降压的近期疗效较差,但改善症状较好,远期疗效可靠,在临床中宜抓住患者的体质、主要症状、舌脉,详细分析其病因、病机,准确辩证论治,合理用药。

在许多单味降压药中,还发现了各类具有血管扩张作用或钙离子阻滞作用等药理作用的中药,可为临床辨证论治、组方用药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提高临床疗效。

但不能以降压中草药堆积,而不加辩证论治施治。

难点之二:

如何掌握好阴阳之间的平衡。

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是阴阳保持相对平衡的结果。

而阴阳失衡则反映人体病理状态的共同特征。

高血压病病理基础变化的特征之一是阴阳失衡,平调阴阳“以平为期”是治疗高血压病的主要手段和目的,调整阴阳作为治疗原则来看,不外去其有余,补其不足两方面。

去有余,即去其阴阳之偏盛,补其短,即补其阴阳之偏衰。

由于高血压多数是以阴虚为本,阳亢为标。

所以滋阴潜阳是恢复阴阳平衡,消除症状的常用法则。

只有坚持调整阴阳,才能使机体恢复新的平衡。

是高血压患者逐渐康复。

难点之三:

警惕“眩晕乃中风之渐”

眩晕一证在临床较为多见,其病变以虚实夹杂为主,其中因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而导致的眩晕最为常见,此型眩晕若肝阳暴亢,阳亢化风,可夹痰夹火,窜走经隧,病人可以出现眩晕头胀,面赤头痛,肢麻震颤,甚则昏倒等症状,当警惕有发生中风的可能。

必须严密监测血压、神志、肢体肌力、感觉等方面的变化,尽量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以防病情突变。

还应嘱咐病人忌恼怒急躁,忌肥甘醇酒,按时服药,控制血压,定期就诊,监测病情变化。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有以下几点优势:

1、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经常在临床上看到一些高血压病患者,出现头晕、乏力、心烦、急躁易怒、失眠等症状,虽然服用了降压的西药使血压卜降到了正常水平,但是症状未见明显减轻,这时如果运用中医的辨证施治,阴虚者滋阴,阳亢者潜阳,痰浊者祛痰化浊,往往能达到既降血压又消除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就此而言是降压西药无法比拟的。

另外在临床上见到一些患者,虽患高血压病但无任何不适症状,而服了西药血压下降至正常水平后患者反而觉得头晕、乏力等全身不适,这时候如配合中药来辨证施治往往能收到消除症状的效果。

2、中药减少西药降压的不良反应

西药降压有很好的疗效,但其不良反应亦不容忽视。

如部分病人使用钙拮抗剂后容易水肿,中药茯苓、猪苓、泽泻具有健脾利水作用,可以消减病人的水肿;ACEI类降压药有引发咳嗽的不良反应,苏叶、防风、前胡、桔梗等疏风除痰止咳药有利于咳嗽的消除;噻嗪类、噻酮类利尿降压药长期使用可诱发高尿酸血症、痛风及痛风性肾病,秦皮、土茯苓、车前草等中药既有轻度降压作用又能促进尿酸的排泄。

噻嗪类、噻酮类利尿药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长期使用亦可引起血糖升高或使原有糖尿病加重,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等既有既有轻度降压作用又有轻度降糖作用;β受体阻滞剂长期使用,能引起疲倦、高脂血症、阳痿等不良反应,人参、黄芪等补气药可消除疲劳,何首乌、女贞子等补肾药有降脂作用,淫羊藿一方面有β受体阻滞作用,另一方面还有壮阳起痿作用;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降压药可抑制心肌收缩,减慢心率,抑制心脏传导,生脉散、葶苈大枣泻肺汤等对心肌收缩力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心宝及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可提高心率、改善传导,有利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消除;对于降压药引起胃肠不适、恶心、呕吐等,香砂六君子汤等方药有益气健脾作用,可以消除或减轻其胃肠道不良反应。

耳穴压豆治疗眩晕

目的:

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黏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按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从而得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禁忌症:

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取穴:

内分泌、神门、交感、肝、胆

注意事项:

1、耳穴处皮肤有炎性病变、冻疮等不宜用。

2、湿热天气耳穴压豆宜2-3天。

3、留置期间应防止胶布脱落或污染,对普通胶布过敏者可用脱敏胶布。

针刺治疗眩晕操作规范:

取穴:

合谷、太溪、太冲、绝骨、丰隆

操作:

毫针针刺

注意:

恶心呕吐者加内关、足三里;头痛着加头维;心悸者加内关、神门;腹胀者加天枢;低血压者加百会;高血压者先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再行针刺。

禁忌:

凡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不宜针刺。

艾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操作规范

适应症:

临床诊断为高血压,无心肺功能不全及脑出血者。

取穴:

足三里、绝骨、曲池。

肝阳上亢配肝俞、太冲、行间;阴虚阳亢配太溪、三阴交;痰湿壅盛配内关、丰隆;头晕头痛配行间、阳陵泉、太阳。

灸法:

艾条灸每天3-5穴,每日1次,10天为一个疗程。

禁忌:

实热证及肺肾阴虚者不宜施灸。

注意:

艾灸不宜时间过长,艾火距皮肤保持适当距离;采用艾柱灸时艾绒必须粘紧以防艾绒脱落避免烫伤。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

本路径适合于以眩晕为主症的患者。

一、眩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眩晕(TCD编码:

BNG07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008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8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

眩晕临床常见证候:

肝阳上亢证

气血亏虚症

肾精不足证

痰湿中阻证

瘀血阻窍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

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8-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眩晕。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眩晕(TCD编码:

BNG070)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3)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4)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

(5)颈部血管超声

(6)胸部正侧位片,必要时心脏四位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颈椎X线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头颅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甲功全套、腹部彩超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肝阳上亢证:

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2)气血亏虚证:

补益气血,健运脾胃。

(3)肾精不足证:

偏阴虚者宜补肾滋阴,偏阳虚者宜补肾助阳。

(4)痰湿中阻证:

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5)瘀血阻窍证:

祛瘀生新,活血通窍。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针灸治疗:

急重期配合体针和耳穴治疗。

4.其他疗法:

根据患者情况,可选用耳尖放血疗法等。

5.护理:

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眩晕症状明显改善,基本痊愈。

2.病情稳定,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眩晕(TCD编码:

BNG070)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月日时分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实际住院日:

时间

年月日(第1天)

年月日(第2-3天)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中医证候判断

□完成初步诊断及评估

□初步拟定诊疗方案

□密切观察、防治并发症,必要时监护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入院记录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

□辨急重期与缓解期

□上级医师查房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中医证候判断

□明确诊断

□审订治疗方案

□病程记录

□辨急重期与缓解期

□完成入院检查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心内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病重或病危通知

□病情较重者可重症监护、吸氧、心电监护

□低盐低脂饮食或糖尿病饮食

□血压监测

□中医辩证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中药静脉制剂

□内科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血尿粪常规+OB

□肝功、肾功、电解质、血糖、血脂、乙肝五项、凝血四项

□心电图

□心动超声

□颈部血管超声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

□胸部正侧位片(必要时心脏四位片)

□酌情安排影像学等检查(CT、MRI等)

□对症支持治疗

长期医嘱

□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中药静脉制剂

□针刺疗法

□体针

□耳穴

临时医嘱

□继续完善入院检查

□对症支持治疗

主要护理工作

□护理常规□入院宣教

□完成护理记录□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

□静脉抽血□完成病人心理与生活护理

□安排各项检查时间□完成辨证施护

□护理常规□完成护理记录

□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

□完成病人心理与生活护理

□完成辨证施护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