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读本.docx
《生态文明读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文明读本.docx(1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文明读本
生态文明建设普及读本
隋国庆万群隋幸华刘程志编著
2013年9月
前言
第一章地球上的生命与生物圈
第二章生态与生态系统
第三章生态平衡与生态危机
第四章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五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生态伦理观
第六章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法律与政策
第七章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
第八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适度的生态生活
第九章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环境保护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正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特别要求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这一新的发展战略布局既描绘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前景,又提出了一系列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具体要求和政策举措,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回顾人类文明的进程,每一个文明时代的更替,都是因为前一个文明时代引发出了很多自身不能解决的矛盾,必须用一种新的价值理念、制度、运行方式以及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来解决,所以农业文明逐渐取代了远古文明,工业文明又逐渐取代了农业文明,目前已经到了生态文明逐渐取代工业文明的时候了。
生态文明不是全盘否定工业文明,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和素质,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内在统一,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
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
为我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子孙后代永享蓝天净水绿地提供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论和方法论指导。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积极主动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具体表现。
长期以来,我们党在领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逐步满足人民群众的温饱需求、富裕要求、健康需求、文化需求。
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进步,绿色和生态成为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和新要求,成为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绿色需求、生态需求,还大地以绿水青山,还百姓以绿色家园,提升人民群众的福祉。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的战略举措。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全人类共同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进入21世纪,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潮流。
走生态文明道路,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党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表明了我国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将有利于保护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愿景,是我国对全球生态安全的巨大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伟大而长期的事业。
我们一定要抓住时机,开拓进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让广大人民群众、让子孙后代享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生产生活环境。
第一章地球上的生命与生物圈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什么?
这是一个神秘而古老的话题。
经过无数科学家的探索,认为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化学进化过程。
地球是在大约在46亿年前形成的。
太阳星云的分化,形成原始地球。
原始地球温度较低,轻重元素浑然一体,并无分层结构,随着太阳星云物质吸收,使得地球的体积和物质不断增大,同时因重力分异和放射性元素蜕变而使温度增加。
当原始地球内部物质增温达到熔融状态时,比重大的亲铁元素加速向地心下沉,成为铁镍地核,比重小的亲石元素上浮组成地幔和地壳(岩石圈),更轻的液态和气态成分,通过火山喷发溢出地表形成原始的水圈和大气圈。
图1:
地球的圈层
35亿年前,地球表面为还原性大气,主要由水蒸汽、H2S、N2、CH4、H2等组成,缺少O22、CH4、H2的水流通过一个电弧(模拟太阳紫外线),经过一星期后得到了甘氨酸、丙氨酸等氨基酸。
通过多次实验都得到相同的结果。
由此推论,在还原性大气形成的各种有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越聚越多,有的形成较为复杂的化合物,最后形成蛋白质和能够自我复制的核酸分子,这就是生命的开始。
这时,原始生命形态只能依靠分解复杂化合物所释放的能量来维持生存,而太阳的紫外线又把简单的物质再次合成为复杂的化合物。
最初的生命是靠化学反应得到发生和发展的,这一过程称为化学进化阶段。
从具有生命活性的大分子到细胞,是生命进化的关键一步,细胞生命一旦出现,就从化学进化过渡到生物学进化阶段。
30亿年前以蓝藻为主的光合自养生物形成,它们在原始海洋里繁殖、蔓延,使CO2逐渐消耗,分子氧终于出现,这一过程经历了28亿年。
氧化大气出现,臭氧层形成,为绿色植物的登陆和陆生生物的生长创造了条件。
大约在4亿年前,绿色植物成功登陆。
此后,陆地上才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
自从光合自氧生物诞生以来,经历30多亿年的漫长进化过程,目前地球上至少存在有1000万种形形色色的生物,他们组成了地球上最大的功能单元---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部分,由大气圈的下层(对流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风化壳)组成。
生物圈的范围在地表向上可到达约23公里的高空,地表向下可深入12公里左右的深度。
人和其它生物就在这个圈层中生息繁衍。
第二章生态与生态系统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在世界范围内相继出现了粮食和能源的短缺、资源的退化和枯竭、环境的污染、人口的剧增等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人们在寻求这些问题发生和解决办法的过程中,才认识到要创造和保持人类的高度文明必须要运用生态学的原理。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οικοs,原意指“住所”或“栖息地”。
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E.海克尔(ErnstHaeckel)最早提出生态学的概念,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本身含有研究有机体生存环境的意思,但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直到20世纪初,生态学才逐渐被公认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生态学的产生最早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
“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
当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生态”的定义会有所不同,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文化,正如自然界的“生态”所追求的物种多样性一样,以此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由英国植物群落学家坦(Tansley,1935)首先提出。
生态系统指一定地域或空间内,生存的所有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具有能量转换、物质循环代谢和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体。
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
一个池塘、一片草地、一块农田、一片森林、一条河流等都可以各自成为一个生态系统。
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合成为生物圈。
生物圈就是一个无比巨大而又精密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生存环境的总称。
1.生态系统的结构
地球上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组成。
生物按照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又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产者是指利用太阳能制造有机物质的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也包括少数能自养生活的藻类和菌类。
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绿色植物所制造的有机物作为食物能源的异养生物,主要是指各种动物如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寄生动物、腐食动物、杂食动物等。
分解者又称还原者,它们以动植物的残体和排泄物中的有机物质作为维持生命活动的食物能源,并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归还给环境,供生产者再度吸收利用,主要指微生物,也包括某些以有机碎屑为食物的动物(如蚯蚓)和腐食动物。
非生物环境是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和活动场所。
按其对生物的作用,分为基质、物质代谢材料、媒介。
基质部分指岩石、土壤、砂铄和水等,它们构成植物生长和动物活动的空间。
物质代谢材料主要指太阳光、氧、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类及非生命的有机物质等。
代谢过程的媒介指水、土壤、温度、风等。
以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在能量获得和物质循环中各以独特的作用互相影响、互为依存,通过复杂的营养关系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成为自然界的基本功能单元。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类型多种多样,按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如原始森林、未经放牧的草原等;半自然生态系统,如天然放牧的草原、人类经营管理的天然林等;人工生态系统,如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等。
自然生态系统又可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其中水域生态系统占地球面积的2/3,陆地生态系统占1/3。
水域生态系统可进一步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可进一步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等。
而湿地生态系统是陆地与水域之间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的自然综合体。
湿地包括了所有的陆地淡水生态系统,如河流、湖泊、沼泽,以及陆地和海洋过渡地带的滨海生态系统,同时还包括了海洋边缘部分咸水、半咸水水域生态系统。
水田也是湿地生态系统。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它与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生物要从环境中取得生活所必须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另一方面,生物对环境的变化也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和多种多样的适应性。
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环境对生物的生活及发育产生深刻的影响,形成生物的一定生态习性,生物的生态习性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当环境变化时,有的生物不能适应变化就被淘汰了;有的生物则发生了有利于适应新环境的特性继续生存下来,成为新的生态类型。
我们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生态关系,环境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环境对生物的作用称为生态作用。
这种作用是通过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来实现的。
环境中的某一生态因子虽然有其独立的、特定的作用,但并不是单独对生物发生作用,而是各因子总是综合地或作为一个系统,作用于生物。
3.生物之间的关系
生物在自然界长期发育与进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以食物、资源和空间关系为主的种内与种间关系。
我们把存在于各个生物种群内部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称为种内关系,而将生活于同一生境中的所有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称为种间关系。
生物的种内与种间除了竞争关系外,还包括多种作用。
生物的种内关系包括密度效应、动植物性行为、领域性和社会等级、他感作用等。
在种内关系方面,动物种群和植物种群的表现有很大区别,动物种群的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等级制、领域性、集群和分散等行为上。
如蚂蚁群、白蚁群中蚁王、工蚁、兵蚁的分工协作式“社会性”的群聚互助;大雁群的南来北往、鱼群的徊游等“生活性”群聚互助;狼在群捕大动物或袭击,用嚎叫引来狼群共同出击;蟋蟀争夺配偶,以及雄性猴为争夺“王位”打得头破血流等等。
而植物种群则不同,除了有集群生长的特征外,更主要的是个体之间的密度效应,反映在个体产量和死亡率上。
植物的密度效应已发现两个基本的规律既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和自疏法则。
即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一个种群的密度如何,最后的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
这是由于在高密度情况下,植株之间的光、水、营养物的竞争十分激烈,在有限的资源中,使得植株的生长率降低,个体变小。
如果播种密度进一步提高和随着高密度播种下植株的继续生长,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进而影响到植株的存活率,有些植株死亡了,于是种群开始出现“自疏现象”。
从生态学的观点来讲,我们不能单从表面上和形式上看待种内关系。
如森林中植物个体数量的增减,种内个体对矿质养分的需求和个体之间的遮阴关系,或动物中甚至同种种内个体间为生存和争夺社会地位而进行的相互残杀等,从个体看,这种种内斗争是有害的,但对整个种群而言,因淘汰了较弱的个体,保存了较强的个体,从而有利于种群的进化与繁荣。
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分布不是零乱无章的,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而集合成群落(或生物群落)的。
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的种群所组成的生物系统。
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不同种群是有序协调地生活在一起。
它们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关系。
根据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可分为正相互作用、负相互作用和中性作用。
正相互作用即一方得利或双方都得利,如互利共生、原始合作、偏利共生;负相互作用即至少有一方受害,如竞争、寄生、捕食;中性作用即对双方皆无明显的影响。
互利共生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这种关系具有永久性和义务性。
例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
豆科植物光合作用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根瘤菌则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供豆科植物利用。
原始共生也是一种共生关系,例如,某些真菌与藻类的共生体—地衣,真菌可分泌有机酸以腐蚀岩石获得各种矿物质营养元素供给藻类,藻类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供给真菌。
但这种共生关系并不是必然,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它们都可以独立生存。
偏利共生则是一方得利,对另一方无害。
例如,林间的一些动物和鸟类,在植物上筑巢或以植物作为隐蔽所等。
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例如,动物之间发生的领地、食物和栖息地的竞争。
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例如,人体内的血吸虫。
大动物体外寄生的虱、水蛭、螨虫等。
植物也有寄生,如大豆菟丝子。
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捕食者大部分是动物。
例如,如七星飘虫喜捕蚜虫为食,青蛙捕食螳螂等,它们在抑制害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植物也能扑食,如瓶子草和扑蝇草。
4.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
任何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都是逐渐发展演替而来的。
生态系统的基础是生物。
这些生物群聚在一起形成了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群落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一些生物的种群消失了,就会有其他一些生物的种群来占据它们的位置,再过一段时间,又会有另一些生物的种群兴起,最后,群落会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这个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发展或生态演替。
生态系统发展的主要阶段有先锋期、过度期、顶级期。
先锋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简单,先是能够自养生活的植物在这个地区立足,然后才有小型食草动物的迁入,形成生态系统的初级发展。
生态系统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以前的整个演体过程都叫过渡期,如,陆地森林群落演替的过渡期包括:
苔藓期、草本植物期、灌木期和乔木期。
顶级期是生态演替最后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生态系统非常稳定,生物群落与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呈动态平衡,除发生天灾人祸,不再发生一个生物群落取代原有生物群落的现象。
生态演替又分为初生演体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裸地上,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破坏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就是初生演替。
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在现实生活中,砍伐森林、捕杀动物、封山育林、退耕还湖等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影响着生物的演替,使生态系统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5.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与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各类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系列食与被食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食物链。
按其性质可分为捕食食物链、腐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
捕食食物链是以活的有机体为营养源,通过绿色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组成的食物链。
例如:
草地或农田生态系统中常见的一条食物链。
生产者---绿色植物属于第一营养级;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昆虫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青蛙属于第三营养级;三级消费者---蛇属于第四营养级。
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图2:
农田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腐食食物链是以死的有机体为营养源,动植物遗体被腐烂、分解,还原成无机物的食物链。
寄生食物链是小型的寄生生物通过吸取活的寄主生物体液获得营养的食物链。
它是由较大的动物开始渐到较小的生物,个体数量则由少到多。
三种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几乎同时存在,各有侧重,互相配合。
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复杂的营养结构即食物网。
图3食物网
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如果一条食物链上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被其他生物取代。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依靠太阳不断地提供能量,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却都是由地球提供的。
为何维持生态系统所需的大量物质亿万年来却没有被生命活动所耗尽呢?
这是由于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这里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周围环境(水、气、土)之间进行的物质周期性的循环称为生态系统内的生物小循环,主要是通过生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留存和归还来实现的。
具有周期短、流速快、范围小,受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所制约。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又可分为三大类型,即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
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物质循环都是在水循环的推动下完成的,因此,没有水的循环,也就没有生态系统的功能,生命也难以维持。
在气体型循环中,物质的主要贮存库是大气和海洋,循环与大气和海洋密切相连,具有明显全球性,循环性能最为完善。
凡属于气体型循环的物质,其分子或某些化合物常以气体的形式参与循环过程如碳、氮。
气体型循环速度比较快,物质来源充沛,不会枯竭。
沉积型循环,如磷、硫循环的主要蓄库与岩石、土壤和水相联系。
沉积型循环速度比较慢,参与沉积型循环的物质,其分子或化合物主要是通过岩石的风化和沉积物的溶解转变为可被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而海底沉积物转化为岩石圈成分则是一个相当长的、缓慢的、单向的物质转移过程,时间要以千年来计。
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虽然各有特点,但都受能流的驱动,并都依赖于水循环。
7.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切生命活动都伴随着能量的转化。
没有能量的输入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就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
太阳每天输送到地球的能量大约为1×1019KJ。
这些能量绝大部分都被地球表面的大气层所吸收、散射和反射掉了,大约只有1%的能量以可见光的形式,被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为化学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这样,太阳能就输入到了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然后由初级消费者—食草动物取食消化,能量就进入到第二营养级,食草动物又被次级消费者(肉食性动物)取食消化,能量就进入到了第三营养级……能量沿着各营养级进行再分配。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呈金字塔型。
一般来说,从一个营养级到另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转化率大约是5-20%,平均10%左右,这就是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Lindeman)提出的“百分之十”理论,其余90%被消耗掉,主要是消费者采食时的选择消费和用于呼吸、排泄物的分解。
在此过程中能量逐级损失,产量逐级下降,最终能量全部消散归还于非生物环境,这构成了能流的第一条途径。
A为第一营养级B为第二营养级C为第三营养级D为第四营养级
图4能量流动金字塔
能流的第二条途径是腐化过程。
死亡的生物有机体、排泄物和遗弃未能利用的部分等,通过腐食链逐级进行分解,将有机物还原为二氧化碳、水、无机物质。
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最后以热能形式消散于非生物环境中。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能量的流动一般不超过4-5级。
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在一段较长时期内没有能量(太阳能或现成有机物质)输入,这个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8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在生态系统中,种群和种群之间、种群内部个体和个体之间,甚至生物和环境之间不仅存在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而且还存在着信息的传递。
信息传递与联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的作用与能流、物流一样,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且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具体传递方式可分为物理信息传递、化学信息传递、营养信息传递和行为信息传递。
无论哪种传递,都是为了适应环境而进行的传递。
如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进行目标定位。
雌蛾身体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
蜜蜂跳舞、孔雀开屏都是进行的“求偶炫耀”。
第三章生态平衡与生态危机
1.生态平衡
在一个生态系统里,由于各种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
中国谚语“一山不能容二虎”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假定一只老虎一天要吃两只兔子,一年就要吃掉700多只;兔子以草为食,而山上的草是有限的,于是养活的兔子也就有限。
如果山不大、草有限、兔子不多,不够两只老虎吃,老虎就会为争食而争斗,直到把其中的一只赶跑为止。
老鼠是人人喊打的坏蛋,不过它又是草原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角色。
如果老鼠数量太多,大量啃食草类,就会使食物减少,老鼠死亡率增多,生殖力下降。
再说,老鼠增多还使老鼠的天敌——老鹰、黄鼠狼等得到发展的机会,它们大肆捕食老鼠,反过来也会压低老鼠的数量。
等老鼠减少到一定程度,土壤、植物、天敌恢复到原状,老鼠才再一次地增加起来。
在森林里,食叶昆虫增加,林木生长就会受到损害。
但是,食叶昆虫的增加给食虫鸟类的繁衍创造了条件,而食虫鸟类的繁衍反过来又抑制了食叶昆虫的增长,从而使林木生长恢复正常。
在原始森林中,食叶昆虫的数量由于受食虫鸟类和其他动物捕食而得到控制,一般总是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不会过分繁殖而对林木造成危害,整个系统是相当稳定的。
大自然的安排多么巧妙!
一个生态系统里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才保持了这个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的微妙平衡。
2.生态平衡的标志
生态平衡不是静止的,是动态的,是发展的,总会因生态系统中某一部分先发生改变,引起不平衡,然后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又进入新的平衡状态。
一个生态系统是否平衡其主要标志:
第一看通过生态系统边界的能量与物质的输入、输出是否相对平衡。
除生物圈对物质来说是个相对封闭的大系统外,任何生态系统都是不同程度的开放系统,既有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也有物质和能量的输出,能量和物质在生态系统之间不断地进行着开放性流动。
就是生物小循环也不是封闭的,总有一部分营养物质会通过各种途径(如雨水的淋溶、土壤的侵蚀等)移出系统之外,进入大循环;也总有一部分营养物质从系统外进入生物小循环(如岩石的风化、尘土的吹入、降雨的带入等)。
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归根到底是人类与环境资源的关系问题,人类取之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必须相应给予补偿,才能使环境资源保持永续的再生产能力,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
第二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整体营养结构是否完整。
没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异养分解者就没有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系统就会崩溃。
例如,大面积毁林毁草开荒,迫使各级自然消费者转移或消失,分解者也会因土壤遭到侵蚀,使其种类和数量大大减少。
消费者是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循环的连锁环节;消费者与生产者在长期共同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
如生产者靠消费者传播种子和花粉等。
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