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操作规范 3.docx
《设备操作规范 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操作规范 3.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备操作规范3
设备操作规范
加以修复。
g)通风不畅;移开妨碍通风的物件,清除电机上的污物。
C.电机有异常噪音或振动过大
a)单相或缺相运行:
恢复至正常。
b)机械摩擦(包括定子、转子相碰):
检查运转间隙,进行修复。
c)轴承缺油或损坏;清洗轴承,加油或更换轴承。
d)电机接线错误:
检查接线,重新接线。
e)转子线圈断路:
查明断路处加以修复。
f)轴伸出端弯曲:
校直或更换转轴。
g)转子和皮带轮不平衡:
校平衡。
h)联轴器松动:
拧紧联轴器螺栓。
i)安装基础不平或有缺陷;校对至正常。
D.轴承过热
a)轴承损坏:
更换轴承。
b)轴承润滑油或多或少或有杂质:
调整或更换润滑油。
c)轴承与轴配合过松或紧:
过松可将轴颈喷涂金属,过紧可加工去除一部分。
d)轴承与端盖配合过紧或过松:
过紧时重加工,过松时将端盖镶套。
.
e)电机两端或轴承盖没有装配好:
将两侧端盖和轴承上口装平旋紧螺丝。
f)联轴器装配不良:
校正联轴器。
E.电机外壳带电
a)接地不良:
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处理。
b)绕组受潮,绝缘损坏或界限板有污垢:
绕组干燥处理:
修复损坏绝缘部分:
清理接线板。
c)引出线绝缘磨破:
更换好线。
1.2热力设备
1.2.1蒸气锅炉
1.2.1.1操作规程
A.司炉人员应持证上岗,证件不全不得上岗。
B.根据锅炉说明书要求使用煤种,粒度不超过30mm。
使用易结焦的煤时,炉膛和炉排易造成损害。
C.投煤时应从煤斗下煤,不可从望火口侧投煤。
D.煤进入炉膛后在距离闸门0.2m范围内着火,煤层应在炉排尾部前0.3m处燃烧完毕,形成灰渣。
E.出渣时,应该湿出渣,保持一定的水分。
F.通过鼓引风的配合,保持炉膛负燃烧,开足引风,保证引风量,保证炉内有足够的空气。
G.锅炉水需进行软化处理,应每班检验软化水质,进行软化处理。
H.保持锅炉水位在正常水位+40mm范围内,不得高于或低于最高或最底水位。
I.每班最少冲洗一次水位表,使水位表的玻璃板保持经常性清洁,确保水位正确、清晰、可靠。
J.锅炉给水采取连续进水时,省煤气出口最高水位应低于工作压力下之饱和温度40℃。
K.压力表弯管每班冲一次,检查压力表是否正常。
每年至少校正一次,保持锅炉内压力稳定,勿使气压超过最高许可工作压力。
L.定期拉动安全阀提升手柄作排汽实验,每隔四周应开高气压一次,作排汽实验以校验安全作用。
M.每班至少排污一次,排污一般在高水位,低符合进行,压力2-4g/cm2,排量以降低锅炉水位25-50mm为宜。
N.分汽缸凝结水要及时排出,每送一次汽就要排一次。
O.打开阀门送汽时,动作舒缓,用力均匀,慢慢将蒸汽送出。
P.锅炉加水时,宜加入热水,以达到需要的温度。
Q.一个月以下的停炉要用湿法保养:
一个月以上停炉用干法保养。
R.司炉人员经常观察燃烧情况,发现冒黑烟及时调整煤闸板和炉排的给煤速度,除尘器做到每班一清,不得敞口运行。
1.2.1.2注意事项
A.进煤时,应采取措施保证力度,挑出雷管,严禁雷管投入炉膛,锅炉内不能放易燃易爆物品。
B.司炉工不能相互顶替,不能带病上岗。
C.出灰时,炉渣出炉后应呈灰色,含碳量不超过7%。
D.注意观察水位表,认真分析水位情况,防止出现假水位。
E.必须不间断的根据用汽情况来调整锅炉负荷和燃烧室的运行,控制所需要的风量。
保证锅炉气压稳定,用汽部门与锅炉间加强联系,用气量如有变化时,最好能提前半小时通知锅炉间。
当锅炉负荷增加时,先增加引风,在增风量,使燃烧强化,然后加快炉排速度,增加煤厚度提高燃烧强度。
F.司炉工应做到精心操作,勤观察、勤检查、勤分析、勤调节,做到压力、水位、燃烧稳定,达到经济运行的目的。
G.煤进入吊斗前应大堆浇水,煤层厚度一经调整,不宜多动,应避免长期压火,忌有铁器入炉。
H.不允许在煤闸门下燃烧。
在尾部应保持一定厚度的煤层,防止炉排直接暴露在火光中,尾部不宜有冷风窜入。
I.炉膛内燃烧时,应火床平整,火焰密而均匀呈黄色,没有窜冷风的火口,燃烧段整齐一致,烟囱出烟呈淡灰色,炉膛负压保持在2-3mm水柱,尽可能避免较大的负荷压,不允许正压燃烧。
1.2.1.3故障(问题)的处理
A.软化水质超标:
应进行软化处理。
B.水位表中水位一般有微微晃动现象,如水面静止不动,则水位表可能堵塞应立即进行冲洗。
C.水位表玻璃板模糊不清或水位线看不明确,虽然清洗仍没有效果时,需要更换。
D.超过省煤器出口最高水位时,用接到水箱的再循环水管调节水温。
E.压力表有故障:
要即可停炉。
F.铁器、将快煤渣把出渣器卡住:
应关钓电机,在自控箱上用手动使出渣器反转片刻,在正转。
G.前拱吊砖断裂脱落;应在24小时内进行更换。
H.引风机发生剧烈震动:
应停机检查。
I.出渣器下部垫料压盖处发现渣漏灰浆;应随时压紧垫料。
J.如果燃烧源后离闸门0.4m以上,即为脱火,可从旺火孔处用已燃烧的煤拨到所进入炉膛的燃料层上。
K.发现红火堆在老鹰铁上时,应立即拨火,让其充分燃烧。
L.锅炉水位低于最低水位;应紧急停炉,拨出炉火,保持通风,待锅炉温度降低到一定的程度再行加水。
1.3离子交换水处理装置
1.3.1操作规程
1.3.1.1离子交换水处理装置采用逆流,自上而下进行交换,打开换塔低部的进水阀门,再打开上部的软化出水阀门,使原水从交换塔底部进入,并一定的流速通过树脂层,即得到软化,软化水经软化管送到软水箱里。
1.3.1.2树脂失效后,及时进行再生,关闭进水阀和软水出水阀门,待树脂降落下来稳定后,再开启再生液阀门和底部排水阀门,启动盐液泵,使再生盐液按一定流速,自上而下流入义换器内,经树脂层后,控制流速,从下部排水阀门将废液排出。
1.3.1.3开启交换塔底部清水阀门和上部的排水阀门,用逆流形式,进行清洗树脂,直到清洗水硬度和氯根达到合格时为止,再关闭排水阀门,停止清洗开始正常交换运行。
1.3.1.4浮动床运行一年后,可用压力水将软水器内树脂放入软水器中,再生后即可投入运行。
1.3.1.5软水器的树脂不得低于全高的90%,底部水层保持在10cm左右,停床后要求高出树脂5cm,防止树脂干裂、失效。
1.3.2注意事项
1.3.2.1交换过程中,要经常监测软水硬度。
当超过0.04毫克当量/升时,即应停止交换,需进行再生。
软化水硬度和氯根的检验每天至少进行一次。
1.3.2.2离子交换水处理装置安装和运输中必须轻放,防止冲击擦坏。
1.3.2.3交换塔体安装时,应保持垂直,否则易偏流影响软化水效果。
1.3.2.4当向交换进原水或再生液时,首先打开排污阀门,排出塔内空气。
1.3.2.5无论交换或再生,向交换截内注水和盐液时,都要缓开阀门,防止突然压力增大,影响交换塔体使用周期。
1.3.2.6盐液槽多孔板和过滤网堆积泥土或污垢时,必须进行清洗或更换新滤网。
1.3.2.7使用原水压力应大于2.5kgf/cm2,小于6kgf/cm2,室内温度不低于5℃,防止树脂冻坏。
1.3.2.8对床前水质要求符合规定条件,否则污染树脂,降低软化质量。
1.3.2.9给水不能超压、超速。
否则容易冲坏床。
1.4氨制冷压缩机
1.4.1操作规程
1.4.1.1开机前的准备。
A.开机前首先查看车间记录,如因事故停机必须检查是否已修理好。
B.检查氨压缩机:
检查压缩机动转部伴有无障碍物,保护罩是否完善;检查曲轴箱内油伴是否在视孔1/2处;查看卸载装置的批示箭头是否拨在“最小容量”。
若不在“最小容量”,拨到“最小容量”。
冷却水套供水是否畅通;检查压力表的关闭阀是否已全部打开;检查控制仪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
C.检查高、低压系统的有关阀门:
高压管路:
压缩机的排汽阀和供液调节站的总供液节流阀应关闭。
油氨他离器、冷却器、贮藏器等管路和截止阀,压力表阀,安全阀的截止阀应开启,设备的冲霜阀、放油阀、空气分离器的放气阀应关闭。
低压管路:
压缩机的汽阀应关闭。
由汽体分配站经氨液分离器、低压循环贮液桶及液体他配站至各冷库的供液阀的有关的过桥阀、压力表阀、安全阀前的截止阀都应开启,设备的放油、冲霜、排液阀应关闭。
D.检查高压贮氨器和低压循环桶的液面。
高压贮氨器内贮液量不得超过80%,不低于30%;低压贮液桶的液面,不应超过容量的30%。
E.检查中间冷却器:
两级压缩机,除检查上述项目外,还应检查中间冷却器上的进出汽阀,蛇形盘管的进出液阀、浮球阀、供液装置是否开启状态。
手动调节供液阀,放油阀是否关闭状态。
F.其它:
水泵、盐水泵、风机的运转部位有无障碍物,电机是否正常;起动水泵,向冷凝器和压缩机汽缸水套及曲轴箱内油冷却器供水。
1.4.1.2开机操作
A.单级制冷压缩机:
转动油过滤器手柄数圈;拨动联轴器2-3转,如拨动时过重,应检查原因消除,装卸载置的手柄拨至最小容量;开启排汽阀;接通电源,起动压缩机;缓慢开启吸汽阀;调整油压,使其比吸汽压力高(1.47-2.94)*105pa(1.5-3.0kg/cm2);将卸载手柄拨至所需的容量,调节时每隔2-3分钟拨一档,如果容量调大后了现有液击声,立即调小容量,约5-10分钟后再增加容量;根据压缩机负荷情况,开启调节站的有关供液调节阀;做好压缩机运行记录。
B.两极制冷压缩机:
开启高低压缸的排汽阀,低压缸载荷装置手柄应拨至零位;接通电源后,启动制冷压缩机,待动运转正常后,开启高压缸的吸气阀。
当中间冷却压力降至0.8*105pa再缓慢开启低压缸的吸气阀,其它操作与单压缩机方法相同。
1.4.1.3停机操作
A.单极氨压缩机正常停机:
关闭调节站上的有关供液膨胀阀;逐档调节卸载装置的手柄减少工作缸数,直至剩下两个缸,蒸发压力降至0.49*105pa以下时,关闭氨压缩机的吸气阀;切断电源,在压缩机停止转动的同时,关闭排气阀;将卸载装置的手柄拨到零位;停车5-10分钟后,关闭压缩机水套的供水阀;冬季停泵时将管道设备内余水放净,以免冻裂。
B.双极氨压缩机正常停机:
关闭调节站上的有关供液阀及中间冷却器的供液阀;先停低压吸汽阀。
当中间压力降到0.98*105pa时,再关闭高压吸气阀;关闭压缩机,关闭高压吸气阀,停机后10分钟内停止供水;在关闭的阀门手轮上挂有“关”它的标志牌。
C.氨压缩机事故停机操作:
电流中断停机;按正常停机程序关闭压缩机进气阀,再切断压缩机电源;设备故障停机:
运转中制冷压缩机某部件损坏急需停机时,如时间允许应按正常停机操作,若情况紧急,要先切断压缩机的电机电源,再关闭压缩机的吸气阀,排气阀和供液阀。
若发生漏氨等严重故障,应切断电源,穿好防护服装。
打开门窗排风。
D.压缩机故障停机:
情况允许,正常停机,情况紧急,先切断电源,再关闭排气阀,严重故障,穿防护服装。
1.4.1.4加油操作
A.将加油管一端套在压缩机三通阀油嘴上,加一端插入油箱内。
B.将三通阀的手柄由运转拨到“加油”位置。
切断曲轴箱的供油通路,改为油通供油。
C.当加入曲轴箱的油量达到要求时,将三通阀的手柄由“加油”拨回“运转”位置,恢复由曲轴箱供油。
D.将加油量作记录。
1.4.2注意事项
1.4.2.1开机前注意
A.根据库房温度、货物情况确定开机台数.
B.曲轴箱压力不得超过2kg/cm2如超过应打开吸气阀降压,并查明原因.
C.开机前注意油压继电器或高\低压压力继电器等自动保护装置的指针,是否在所要求的数值上.
D.设备的操作、运行、故障、加油等情况记录详细。
1.4.2.2开机操作及运行注意
A.启动压缩机后开启阀时,注意电流表指示数值,如听到液击声,应立即将吸气阀关小,待液击声消除后再慢慢开启吸气阀。
B.压缩机试压缩的标志为;吸入蒸汽没有过热,排出蒸汽的温度下降;运转的压缩机噪音发生变化,汽缸内出现撞击声,压缩机汽缸和曲轴箱结冰。
C.湿压缩的调整
单机压缩发生湿冲程要立即将调节站上的供液阀关闭,关制冷压缩机的吸气阀们门,如继续发生“敲缸”现象应将压缩机吸阀完全关闭,待压缩机排汽温度上升时再开启压缩机吸气阀。
湿压过程中应注意压缩机的油压和油温的降低,如油压和明显降低,润滑条件恶化,应采取措施,避免发生严重磨损事件。
如是两级压缩机的高压机出现湿压缩,应先关闭低压机的吸气阀使低压机全部卸载运转,再关闭中间冷却器的供液阀,同时关闭高压机的吸气阀,将中间冷却器内多余液体排至液桶,待高压级恢复正常后,再开启低压吸汽阀。
压缩机运行过程中要经常巡视检查各设备,发现问题记录、检修。
D.注意检查机器部件温度,压缩机不应局部发热现象,安全阀管道也不应发热;轴承温度一般35-60℃,不应过高,密封器温度不应超过70℃。
单级压缩机排汽温度,一般在70-145℃。
范围内,双级在80-100℃左右。
E.注意汽缸中应无敲击声,压缩机在运转中,进排汽阀片应上下起音清晰,而汽缸与活塞、活塞销、连杆轴承以及安全盖等部分不应有敲击声。
曲轴箱中应无敲击声。
F.停机注意
a)停机操作完后,应注意全面检查一遍各阀门,保证各阀门都在正常位置。
b)紧急故障停机抢修时,打开全部门窗,必要时用水淋浇漏氨部位,以利抢修。
G.加油操作注意
a)插入油桶内一端的加油管应带有过滤网,以免杂质进入。
b)插入油桶的油管头不得露出油面,以免吸入空气。
H.其它
a)严禁在压缩机房吸烟。
b)焊接中,应放掉焊接部件关联的管路中的氨,关闭相关阀门,由专业人员进行。
6.4.3故障处理
6.4.3.1压缩机不能正常运行
A.电机及线路失灵或电压太低:
检修电机及线路,调整电压或待电压正常后起动。
B.排汽阀门泄漏,造成曲轴箱压力过高:
修理阀门。
C.曲轴箱中有氨液:
抽空曲轴箱中的氨液,使其蒸发。
D.能量调节机构失灵:
见5.4.3.6。
E.自动保护装置失灵:
检修自动保护装置。
6.4.3.2压缩机起动后,易停机:
A.排汽阀片泄漏,造成吸汽管压力过高:
检修排汽阀;
B.蒸发器热负荷太大:
控制库内进货量,吸气阀开小些。
C.冷凝器出液阀未开,造成冷凝压力过高:
打开冷凝器出液阀;
6.4.3.3机器起动后无油压或运转中油压降低
A.油泵进油通道连接处漏汽或管道堵塞:
换垫,紧固各连接处螺母。
B.油压调节阀开启太大:
调到适中的油压。
C.曲轴箱中有氨液,使油变稠,造成油泵不进油:
抽空曲轴箱,使氨液蒸发。
D.曲轴箱中油太少:
加油至正常油面。
E.油泵齿轮、壳盖等严重磨损:
修理或更换磨损严重的零件。
F.连杆轴瓦、主轴颈、衬套和活塞销严重破损:
修理和更换。
6.4.3.4曲轴箱中油起泡沫
A.油中混大量氨液,降压时氨液蒸发产生泡沫:
抽空曲轴箱,使氨液蒸发。
B.曲轴箱中油太多连杆大头撞击油面引起泡沫:
减少油量至规定标准。
6.4.3.4油压过高
A.油压调节阀门开启太小或芯卡住;开至合适油压:
检修阀芯。
B.油路句面部堵塞;检查油路,疏通堵处。
6.4.3.5压缩机耗油量过地多
A.运动部件严重磨损:
更换运动部件。
B.活塞环间隙大或锁口装配在一条线上;检查.活塞环,按规定重新装配。
C.油环装反或弹性弱,重装,校正弹性或更换。
D.排气温度过高,湿润滑油被气流大量带走,查明原因并消除。
E.曲轴箱油面过高;防止正常油面。
6.4.3.6能量调节机构失灵
A.油压过低;增大至所需压力。
B.油管堵塞:
清晰油管,油管太脏更换。
C.油活塞卡住;清洗赃物,修理后合理按装。
D.油缸盖螺母拧的不匀,应对脚拧紧。
E.小顶杆被气阀压紧,装汽盖时,应使缸载顶杆处在工作状态。
F.油分配阀装配不当;用通气法检查各工作位置是否适当。
G.拉杆与转动环装配不正确,转动环卡住,修理使转动环灵活转动。
6.4.3.7排气温度过高
A.冷凝压力太高:
加大冷凝器冷却水量,降低水温,放掉空气。
B.吸汽压力太低:
开打膨胀阀门,向系统充氨等。
C.排汽阀泄露或损坏:
研磨密封面或更换损坏零件。
D.吸汽过热:
按5.4.3.8处理。
E.余隙过大:
调整至规定要求。
F安全阀密封不严,高低压串气:
研磨密封。
6.4.3.8吸入氨过热
A.蒸发器中氨液太少:
加氨或调节供液阀;
B.吸汽管道隔热层损坏:
修理隔热层。
C.吸排汽阀泄漏:
研磨密封面或换阀体。
6.4.3.9汽缸中有敲击声
A.余隙过小:
按规定重新调整。
B.活塞销与连杆小头轴承的间隙过大或缺油:
更换衬套或增大油压。
C.吸排汽阀固定螺栓松动或有杂质:
紧固螺栓或清洗。
A.活塞与汽缸间隙过大:
修理或更换。
B.安全弹簧变形或弹簧不足:
修理或更换。
C.润滑油油太多或不干净:
清洗、换油或调整油压。
D.活塞环磨损或折断:
停机检修。
E.连杆弯曲:
校正或更换。
F.汽缸与曲柄连杆机构中心不正:
检修。
H.液体冲入汽缸产生液击:
正确操作调整。
6.4.3.10曲轴箱中有敲击声
A..连杆大头的间隙过大:
调整或更换新瓦。
B.主轴承间隙过大:
调整或更换轴承。
C.连杆螺栓松开或开口销折断:
紧固螺栓或换开口销。
D.各轴承润滑不良:
清洗油过滤器或疏通油路。
E.飞轮与键或曲轴结合松弛,联轴器中心不正,修理曲键槽牢固安装飞轮,校正联轴器。
6.4.3.11汽缸拉毛
A.活塞与汽缸装配间隙太小:
活塞环装配间隙及锁口尺寸不正确,按要求的间隙重新装配。
B.汽缸或汽缸套温度变化太大,使汽缸与活塞的间隙变小,破坏油膜造成干摩擦:
正确操作,防止湿压缩。
C.汽缸内进入铁宵、沙子等污物:
拆开清洗。
D.润滑油不合格或不干净:
选用合格的清洁冷冻机油。
E.排气温度过高,油变稀,粘度下降,润滑能力减弱,油膜承压能力下降;操作中注意避免排汽温度过高。
F.汽缸冷却水中断:
注意检查,不应供水中断。
G.连杆中心与曲轴颈中心线不垂直,活塞走偏:
校正位置。
H.阀片破碎掉入汽缸;停机清除。
6.4.3.12汽缸壁温度过热
A.油泵发生故障或油路堵塞;停机检修。
B.活塞与汽缸壁间隙太小或活塞走偏;检查修理。
D.操作不当或隔热层损坏严重,造成吸汽温度过高;正确操作或更换隔热层。
E.起动辅助阀漏气:
检修阀门。
F卸载小顶杆太长,或油压过低,指使吸汽阀阀片漏汽:
调整油压,检修小顶杆。
G.活塞环严重磨损或锁口没有错位置;更换活塞环,装配时将锁口错开位置。
6.5制冷设备.
6.5.1操作规程
6.5.1.1高压设备
A.洗涤式油分离器:
在正常的运行系统中,油分离器的进汽阀、出气阀和供液阀是开启的,放油阀是关闭的。
B.冷凝器.冷凝器运行行是其进汽阀、出液阀、进出水阀、均压阀、压力表阀及安全阀前的截止阀都应开启,放油阀、防空器阀都应关闭。
关闭高压贮液桶面指示阀门时,应先开上部的气体阀,后开下部的液体阀。
关闭时应先关闭下部的液体阀,后关上部的气体阀,操作必须注意,以防玻璃管炸裂。
C.排液桶:
打开排液桶进液阀,让需要排出的液体进入桶内;排液完了,关闭进液阀,等30分钟打开放液阀,放油完毕关好放油阀,开启加油法加压至(5.86-6.86)×105pa。
关闭调节站或贮液器向低压循环桶的供液阀,开启排液桶出液阀,将氨液送到低压循环桶或氨液分离器,排液完毕关闭出液阀,开启调节站或贮液器去低压循环桶的供液阀,恢复供液。
D.氨液分离器,氨液分离器运行时,进汽阀、出气阀、出液阀、压力表阀,浮球供液装置的平衡阀都应能够开启,手动供液阀,放油阀都应关闭。
6.5.2注意事项
6.5.2.1高压设备
A.洗涤式油分离器:
根据开机时间长短和油分离器下部存油情况确定洗涤式油分离器的放油时间。
B.冷凝器;经常检查冷却水温和水量,要求进水温度低,水量足够,水只良好。
冷凝器出入水温差1.5-3℃,冷凝温度一般约较出水温度高3-5℃。
冷凝器管壁的污垢要及时清理,保证冷凝效果。
检查分水头放置是否适当,水的分布是否均匀,水量是否足够。
冷却水应沿管壁分布,不能从配水槽溢出,水分器堵塞时应及时清理,定期检查冷凝器出水的含氨量,如发现漏氨现象,应停止工作进行检修。
C.贮液器:
贮液器贮氨量应占容积的40%-60%。
液面稳定(液面最高不超过80%,最低不低于30%),不能有忽高忽地现象。
6.5.2.2中间冷却器
如液面过低,不能充分冷却低压级排出的过热汽体,致使高压吸汽过热,降低制冷效果。
液面过高,会引起高压级冷机走潮车。
中间冷却器在停止工作时中间压力不应超过3.92×10pa,超过时应采取降压措施。
6.5.2.3低压设备
A.低压循环桶:
容器工作时,首先打开膨胀阀,如桶内液位超过二分之一时,应关小膨胀阀,减少供液量。
也可起动氨泵将氨液送走,以控制正常液位,保证机器安全运行。
B.空气分离器;插入空气管的水桶的水呈乳白色,说明空气放净,所以应关闭放空气阀。
C.氨液分离器;只有在汽浮球失灵时,才开启手动供液阀;氨液分离器正常工作时,在金属液面指示器二分之一高度的地方应结霜层。
如全部结霜,说明供液过多;如结霜不良甚至不结霜,说明供液过少;供液过少时应检查浮球阀是否失灵,如失灵即改用手动阀供液;并及时调整膨胀的开启度。
6.5.3故障(问题)处理
6.5.3.1按气阀、供液阀、放油阀故障
A.阀门关闭不严,漏气、漏液或漏油:
检查密封垫、弹簧、螺丝是否拧紧,阀体是否有裂纹,检修或更换损坏件。
B.放油阀放不出油:
检查放油阀是否卡死或放油阀是否杂务堵塞,检修之。
6.5.3.2冷凝器
A.冷凝器冷凝效果下降;进水温度高、水量不足,提高水量使水量足够;由于水质差,冷凝管壁的污垢积层过厚,应用软水方法或其它方法清除污垢;冷凝器运行时,放空气旋塞没有打开,冷却管中含有空气,使冷却水流运动不畅,打开放空气堵塞。
B.冬季配水槽裂开:
配水槽内的水没有放或没放尽,冻裂所致,更换配水槽
冷却水中含氨量上升,冷凝器氨七循环管有渗漏处,停机检查补漏。
6.5.3.3引贮液器
液面指示器玻璃破裂是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没有先开上部的放空气阀,而先开下部的液体阀,由于压力大而涨裂,更换玻璃管,按操作规程操作。
放空气阀失灵或堵塞致使玻璃管内压力过大而破裂。
更换玻璃管,清洗检修或更换空气阀。
6.5.4制冷设备的放油操作
6.5.4.1操作规程
A.洗涤式油分离的放油器操作
洗涤式油分离的放油器操作次数应根据压缩机的耗油量而定。
一般每周不少一次。
油分离的放油时,可以不停止工作,先关闭供液阀约10分钟,待容器中下部外壳测试升至40-45℃时,打开放油阀向集油器放油。
B.冷凝器放油操作
冷凝器放油操作是应停止工作,以提高放油效果。
放油时,把进排气阀都关闭,冷却水不应停止,待15分钟左右开始放油,放油完毕打开进、排气阀,均压阀恢复正常。
C.贮液器放油操作
可不停止工作进行放油。
从贮液器的液位指示器发现油位上升,即证明桶内有油,应进行放油,放油时开启放油阀将放入集油器内。
D.排液桶放油与贮液器放油操作相同。
E.中间冷却的放油
操作按油分离器的放油操作相同。
F.低压制冷设备放油操作
低压系统制冷设备包括低压循环桶,氨液分离器等,这些设备都处于低压状态,温度压力低,因此放油比较困难,为了放出低压设备中的油需要停止设备工作,待内部压力升高时,再向集油器内放油。
G.集油器的放油工作
(1)先开启集油器的减压阀,使集油器处于低压状态,然后关闭该减压阀。
(2)开启有关设备的放油阀与集油器的进油阀,开启减压阀。
观察集油器的油面,指示器的油面达到70%进,关闭进油阀,开启减压阀,使油内掺杂的氨蒸发,同时向集油器外表淋水加快氨液的蒸发,当集油的压力接近回汽压力时,关闭减压阀,静置10他钟后,观察集油器压力表,指针是否上升,如有显著上升,应重新开启减压阀,直到压力不再上升为止。
然后再开启放油阀,待放净后关闭放油阀。
6.5.4.2注意事项
A.设备放油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