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说课稿5432加几876加几9加几解决问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9327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说课稿5432加几876加几9加几解决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说课稿5432加几876加几9加几解决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说课稿5432加几876加几9加几解决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说课稿5432加几876加几9加几解决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说课稿5432加几876加几9加几解决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说课稿5432加几876加几9加几解决问题.docx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说课稿5432加几876加几9加几解决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说课稿5432加几876加几9加几解决问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说课稿5432加几876加几9加几解决问题.docx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说课稿5432加几876加几9加几解决问题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说课稿

《5、4、3、2加几》说课稿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课的加法基本上都是大数加小数,例题促进学生探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特别是除了用“凑十法”外,还可以联系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直接算出得数,鼓励算法多样化。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5、4、3、2加几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5、4、3、2加几。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继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难点:

让学生联系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直接算出得数。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的教法和学法是…

四、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

我采用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创设情境法、演示法,应着重采用讨论法进行教学。

五、学法

我们常说:

“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因为学生已经有了9、8、7、6加几的学习、探究经验,对理解和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也就比较容易了。

因此在教学时,采用了让学生自主探索、相互交流的学习方法。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小白兔邀请小朋友去它家做客引入:

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玩”,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进行。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易于学生保持。

2、讲解例题。

我们在讲解例题时,老师主要起到引导和总结的作用,整节课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

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在计算较小的数加较大的数时,让学生自己去找方法。

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题中:

3、能力训练。

通过板演从而发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解题过程中多鼓励赞扬,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4、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5、变式延伸,进行重构。

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6、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结束语:

说课是教师面对同行和其它听众口头讲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

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

说课对我是新事物,今后我也将进一步说好课。

 

《8、7、6加几》的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的《8、7、6加几》。

一、说教材:

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前面学过9加几的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计算方法与上节相同,课本中着重设计了8、7、6加几的计算,为后面学习5、4、3、2加几做了铺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对用“凑十法”解决问题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实现知识的迁移过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正确熟练地用“凑十法”,计算8、7、6加几。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说学生:

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10加几的题目,对于“凑十法”通过9加几的学习,已经比较熟悉了,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节知识时,相对会轻松一些。

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学生的思维速度慢、语言表达不流利。

三、说学法:

本节课根据教材的安排,主要是8、7、6加几的计算,计算中主要是运用知识迁移类推的思想,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说一说、摆一摆、分一分的方法探索8、7、6加几的算法,并能熟练计算8、7、6加几。

四、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根据新旧知识联系,应用迁移的方法也就是“凑十法”来进行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有四个环节

  

(一)复习铺垫用凑十歌、连加和9加几的知识,帮助学生回忆、梳理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学知识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第一步:

我引导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8+5=。

学生完成计算后,请学生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最后再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把形象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对应起来,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凑十”的方法,夯实了算理。

第二步:

7+5=不再让学生摆小棒,直接利用9加几和8加几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教师板书,以加深学生对7加几计算方法的认识。

第三步:

6+5=交给学生板演,通过学生的板演强调书写与注意的地方。

最后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总之,这3个算式的计算方法都是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去探究8、7、6加几的算法,从而巩固“凑十法”。

(三)巩固应用做一做:

第1题,课本中有两个小题,在此基础上我又添加了一个小题,让学生在屏幕上先圈一圈,通过圈,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直接感受到“凑十”的方法,降低算一算的难度。

第2题,比一比,算一算,让学生找每一组中的两个算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突出“凑十”的具体方法。

最后的知识应用看图找信息,提数学问题,本是课本设计的主题图,在本节内容中我把它放在最后,用8、7、6加几的计算方法解决,降低本节课的难度,还达到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四)课堂总结

我让学生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什么知识。

六、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利用“凑十法”解决问题的又一内容,由于学生在9加几的学习中对“凑十法”有了一定的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用本节内容的主题图进入新课,而是根据9加5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观察并找出8+5=、7+5=、6+5=这三个算式与9+5=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经过学生的交流讨论之后,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在8、7、6加几中引导学生对比9加几的计算方法进行知识的迁移类推。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了本节课的新学知识。

从练习情况来看,学生对新学知识掌握的不错。

让我遗憾的是在探究新知时:

在8+5=、7+5=、6+5=这三个算式板书之后,我急于总结计算方法,应该让学生自己再观察,再思考,之后再做小结。

课堂中的有些细节还需注意。

计算课往往让学生感到很枯燥,如何调动学生,让学生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就显得很重要。

尤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更需要在课堂中设计游戏,唤起学习兴趣,激发动机,更激发思维。

这方面我在努力做,但还是很欠缺。

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各位老师的指导。

谢谢大家!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

《9加几》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今天要上的课是“9加几”,它是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进位加法的基础。

二、说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主题图为主要教学手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中完成教学。

四、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五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

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是获取新知的过程,教学中我将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这个环节我将分三个步骤来完成。

1、交流,得出方法。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组织学生讨论“还有多少盒”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议一议每种方法。

在学生评议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赞扬和鼓励。

在交流过程当中,学生探讨出的方法有很多种,思维比较凌乱。

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1)依次一个一个的数1、2、3、4、……12、13;

(2)先数箱子里的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

(3)9和4合起来是13

引导学生为什么要这样移动,让学生明白“凑十法”的过程,并且用图示的方法板书出来。

通过直观的分析比较,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方法。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运用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巧妙自然地将9加几的问题搬到黑板上,例如:

踢毽组和跳绳组一共有多少人?

9+7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寻找要解决的问题,并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只起引导作用。

3、归纳算法,巩固记忆

4、巩固新知,寻找规律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持久,在突破重难点之后,我将9加几的算式有规律的排列,先让学生发现每个算式的第一个加数都是9,从而引出课题“9加几”,再让学生计算结果。

既调节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巩固了9加几的知识。

让学生计算出9加几的算式后,再观察得数特点,发现规律,找寻又快又对的计算窍门。

5、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是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我安排了两个练习。

 

《解决问题(例五)》说课稿

一、说教材

《解决问题(例五)》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属于“用数学”的内容,教材着重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经历观察分析、收集信息、计算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了解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学习经验,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

、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经验少,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因此本节课在教、学法上突出了以下特点:

1、创设情境,从生活中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

本节课我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实施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参与合作,在交流中学

交流与合作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节课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操作与讨论交流来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三个教学程序:

情境导入——探索新知——实践应用

(一)情境导入。

 电脑出示喜羊羊图片,告诉学生,喜洋洋带我们去游乐园,必须要坐口算号火车。

【设计意图】

喜洋洋带我们去游乐园导入新课,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内驱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

(二)探索新知。

 1、一(3)班小朋友参加汇演。

瞧!

他们来了。

 

一共有多少人?

师: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汇报:

A、数出前后两排的人数,再加起来。

---------后排有8人。

---------------前排有7人。

8+7=15(人),一共有15人。

B、按性别数,将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加起来。

(男生有9人)

(女生有8人)

 

9+6=15(人),一共有15人。

2,出示天鹅图

 

师:

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随学生回答显示:

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师:

你能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先想一想,再和同桌小朋友交流你的想法。

(2)师:

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你的方法?

(学生汇报)

第一种:

按群计数(左边7只,右边7只),7+7=14(只)

第二种:

按颜色计数(白天鹅8只,黑天鹅6只),8+6=14(只)

(3)师:

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为什么计算方法不同?

(对于同一个问题,观察的角度不同,获得的信息就不同,解题方法也就不同。

【设计意图】

1、让学生对着插图,进行观察和交流,并尝试提出问题,接着安排交流,在互通知识中,也给每位学生提供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

而这观察、交流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感悟体验的过程,学生从中感悟到自然美、家乡美,进而激发起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这是教师用空洞的语言所不能替代的。

2、针对提出问题,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能够明确这幅图要求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个天鹅,根据加法的意义,应该说不难解决。

难的是引导学生列出多种算式,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看问题。

(三)巩固练习

你能想出几种列式方法?

【设计意图】

有了刚才的分析验证,对于第二关和第三关的两道题目,我放手学生自己进行辨析,列出不同的算式进行计算。

在全面搜集学生信息的基础上,我也要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总之,我在教学中,不光利用多媒体,还要利用多种媒体,使知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重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我们的校园》说课设计

今天我所说的课题是:

我们的校园。

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一、教材分析

“我们的校园”是一年级上册的第二个实践活动,教材借助"我们的校园"这一学生熟悉的素材,选取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

跳绳、跑步、踢足球等,启发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加以解决,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本册教材的理解,体验自己校园生活中存在的数学,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

同时,教材还安排了直观统计图的学习,让学生用涂色的方法整理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接触简单的数据整理,看简单的统计图。

(“我们的校园”是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跳绳活动,教材给出了一个问题,并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解答思路,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路解决问题。

第二部分踢球活动,教材给出了一个问题:

踢球的一共有多少人?

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并加以解答。

第三部分跑步、办板报、练武这几个活动,教材都只画出了活动的情景,让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试着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

使学生主动探索,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四部分是一个直观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自己提问题。

使学生不仅会根据统计图的信息解决问题,而且还能从中提出问题,感受统计图的用处和优越性。

三、学情分析

本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并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和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初步具备了相关的计算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教材借助他们比较喜欢的几种体育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师应联系学生的爱好,引入“活动”,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大胆提出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四方面:

1.知识与技能:

通过的主题图的观察、学习,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和看简单的统计图,进一步深化本册教材所学的内容。

2.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描述、提炼主题图中的信息,能进行简单的思考。

3.解决问题:

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体验,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4.情感和态度: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五、重点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鼓励学生根据主题图的内容提出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的关键是指导学生进行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情境,培养思维的开放性。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时以学生参与的活动内容作为板块进行的设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自由调整学习顺序。

前一个板块应侧重与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建立基本的学习模式:

看图-说说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后几个板块的教学则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独立学习,利用小组学习等形式,让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本内容的教学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安排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场景,以此展开相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七、课前准备

“主题图”课件,涂色统计图。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教师引导谈话。

小朋友们,生活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你们最喜欢哪些体育活动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相关活动名称。

2.揭示学习内容。

在校园里,我们可以参加许多有趣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还有许多数学问题,你们能把他们找出来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去找一找我们校园里的数学问题,看那些小朋友能发现这些问题,把它说出来,并进行解决。

(教师点击课件并板书课题:

我们的校园)

[设计意图: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以谈话的方式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氛围,将学生带进课堂之中。

]

  

(二)自主观察,合作探究。

1.放课件,感知主题图:

出现美丽的校园,多种校园活动(有跳绳,有跑步,有打篮球……)

(1)学生独立观察主题图,引导学生提出各类问题:

如图中出示了校园内的哪些活动?

各种活动分别有多少人参加?

(2)学生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

设置情境,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

  2.学习“跳绳”相关内容。

(1)看了跳绳的场景,你想提哪些问题?

(2)学生提问,教师板书:

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

(4)学生交流:

(5)教师总结:

小朋友解决问题的方法真不少,有的是数出来的,有的是算出来的,最后都得出参加跳绳活动人数。

(6)教师出示涂色统计图,演示涂直观统计图:

知道了跳绳的有12人,我们就在相应的图画旁给12个头像涂上颜色。

学生在教材第115页自己涂上颜色,把他们的人数分别表示出来。

3、尝试统计,感知统计,

(1)室外活动,分组尝试统计。

教师在教室内外布置四个活动场地,第一个是跳短绳,第二个是拍皮球,第三个是打球,第四个是做游戏,让学生任意结合在一起进行活动,每组选一个组长负责。

活动5分钟后,统计出本组的人数,选代表来汇报本组的统计方法。

(2)各组汇报统计结果。

[设计意图:

改封闭安静的数学课堂教学为开放式的室外体育活动,给学生以全新的感觉。

在学生观看课件,初步经历收集数据的基础上,把学习活动延伸到室外,给学生5分钟自由选择参加游戏活动,使“统计”成为游戏的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玩中学习。

人人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喜爱数学之感油然而生。

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现了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4、观察统计图,回答相关问题。

 

(1)教师引导:

大家看这幅你们自己整理的活动统计图,多棒呀!

从图中我们能清楚地了解到咱们班小朋友都开展了哪些活动?

(4项活动)

 

(2)你能从统计图中看出哪些活动最受欢迎?

哪项活动参加的人数最少?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各种问题:

教师把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写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

由学生观察统计图,使他们初步了解统计的用途和意义,获得初步的统计知识。

]

(4)你能解答刚才的问题吗?

[设计意图:

学生经历了收集数据的过程,经历了看图提出问题的过程。

学生在每项活动中都在动脑思考、动手做、动口说,真正在“活动”。

给学生创造了活动空间、观察空间、思维空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活动总结

今天通过开展活动,小朋友又重新认识了我们的校园。

通过大家的努力,把我们的活动作了清楚的统计,还会根据活动的情况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

希望小朋友细心观察,大家就会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身边。

九、作业设计

1.我的前面有3个人,后面有8个人,一共有多少人?

2.哪一行和其他三行的规律不同?

6    7    8    9    10

4    5    6    7    8

2    4    6    8    10

1    2    3    4    5

十、教学效果预测与反思

我想:

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在课上,同学们都将以全部的热情和精力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乐学、爱学、会学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是生活中存在的,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十一、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难、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两点。

(1)图文并茂,条理清楚,层次明确。

(2)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