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历史专题复习作业三衔接文班.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9003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5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历史专题复习作业三衔接文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历史专题复习作业三衔接文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历史专题复习作业三衔接文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历史专题复习作业三衔接文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历史专题复习作业三衔接文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历史专题复习作业三衔接文班.docx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历史专题复习作业三衔接文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历史专题复习作业三衔接文班.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历史专题复习作业三衔接文班.docx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历史专题复习作业三衔接文班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专题复习作业三(衔接文班)

【重要知识点梳理、扩展】

1.一五计划

(1)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生产力)

(2)三改造(变革生产关系)

A、概况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

国家采取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政策:

赎买。

实质:

使资本家私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

创造了从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

国家通过手工业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这三种由低级到高级的合作形式,引导其逐步走上合作化道路。

B、结果:

到1956年底,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存在问题:

后期存在急躁冒进等问题。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背景:

“文革”结束,迫切需要纠正“左”倾错误

工作重点的转移标志:

十一届三中全会

基本内容:

历史意义:

原因:

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

3.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

从农村到城市意义:

标志:

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原因:

基础和前提:

中心环节:

根本目的:

原则: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形成过程:

特点:

4.建国后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

(1)1949—1956年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

(2)1956—1978年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3)1978—1992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4)1992十四大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2000年底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及教训

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教训:

(1)必须实事求是

(2)合乎经济规律

(3)把握住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3)1997年,中共十五大在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问题做出进一步的阐述。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二没有所有权,经营方式改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用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8.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一对对应的经济范畴,两者主要区别是资源配置方式不同,前者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后者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一.选择题

1.1953年实行的三大改造,其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B.个体手工业者互相合作

C.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2.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村要求实现合作化     B.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C.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D.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

3.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4.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C.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  D.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5.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

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

以下四种意见,唯一正确的是

A.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副厂长

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

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

D.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

6.上海曾有个资本家说:

“现在搞厂容易了,过去要和杜月笙、流氓、警察打招呼,现在不同了,销售有百货公司,配料有轻工业部,贷款有人民银行,还有党、团、工会搞增产节约,我们好做事了。

”这反映当时

①资本家的经营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②资本家已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③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加强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

①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前完成  ②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③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8.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因为这一论断

A.反映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基本解决的客观实际

B.明确了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C.强调了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借鉴了苏联的经验教训

9.“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的决议应出自

A.七届二次会议的决议B.八大的决议

C.八大二次会议的决定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

10.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这实际上就是

A.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11.新中国开始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必要条件是

A.国民经济的恢复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定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最主要的贡献表现在

A.提出经济建设方针B.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C.提出新时期的革命路线D.提出了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13.中共八大提出的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B.继续同资产阶级进行经济斗争

C.集中力量把我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D.反对党内的修正主义

14.中共八大决议指出“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上解决。

”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当时我国

A.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B.一五计划完成

C.社会主义工业化提前完成D.已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15.下面这幅宣传漫画最先出现在建国后的哪个时期

 

“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A.过渡时期 B.一五期间C.大跃进时期D.文革时期

16.“我们的方向应该是有秩序地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们社会的基

层单位。

”这段话反映出当时

A.忽视客观规律、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B.急于求成,片面强调全面公有制形式

C.加快改造步伐,适应社会主义制度  D.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而调整生产关系

17.《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

这种现象发生于

A.1956年B.1957年C.1958年D.1959年

18.造成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多种因素中,主要是

A.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B.帝国主义的封锁

C.中苏关系的破裂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右图片所示的运动

A.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情况得到改善

B.是切合实际的做法

C.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取得了预期效果

“挖秃青山大炼钢铁”

20.“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

”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

年代末的社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21.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在本质上是

A.片面强调公有制B.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水平

C.追求农业发展的高速度D.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2.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主要教训是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C.人民群众具有无限创造性  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23.右图为“大跃进”时的一幅漫画,它反映当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浮夸风B.高指标C.瞎指挥D.不尊重客观规律

24.“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

究其共同原因是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远远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5.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森林覆盖率仍有20%,60年代森林覆盖率只剩9%,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急剧增长B.“大跃进”运动中毁林炼钢

C.盲目垦荒及商业性采伐D.长江流域洪灾频繁,造成水土流失

26.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目的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B.加快落实“大跃进”的方针

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问题

27.我国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要调整的是

A.国民经济失衡的比例关系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D.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28.右边“摘棉花”的漫画反映历史事件是

A.“大跃进”B.人民公社化

C.文化大革命D.改革开放

 

29.下列为“文革”期间部分年份工农业总产值的情况,这些数字表明

年份

1966—1967

1967—1968

1972—1973

1974—1975

比上年增长

-9.6

-4.2

9.2

11.9

①“文革”初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②“九一三”事件后,经济开始回升③“文革”虽是政治运动,但仍促进了经济发展④在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期间,经济迅速回升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③④D.①④

30.1966-1968年的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工业总产值

比上年

国家财政总收入

比上年

1966年

2534亿元

+17.3%

558.7亿元

+24.4%

1967年

2104.5亿元

-近10%

419.4亿元

-25%

1968年

2015.3亿元

-4.2%

361.3亿元

-13.9%

造成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导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行

D.“文革”动乱由思想文化和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31.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了复苏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

A.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B.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

C.极左思潮开始遭到彻底批判  D.“文化大革命”动乱接近尾声

32.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

A.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B.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C.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D.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全党工作大局

33.“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共同教训是

A.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  

C.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D.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4.1962年和1973年,我国的国民经济都呈现恢复性发展的状态,其相同原因在于

A.中共八大提出正确方针B.国内动乱局面基本结束

C.党内反革命集团被粉碎D.党采取了纠正“左”倾的错误的措施

35.1973年和1975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比上一年分别增长9.2%和11.9%。

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是

A.20世纪70年代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

B.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促使经济状况好转

C.“文革”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文革”期间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6.下列事实违背中共八大精神的有

①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确定的总路线②“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③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④“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其根本之处在于

A.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B.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等长期存在的问题

D.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

38.1985年邓小平说: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其本质含义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3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安徽凤阳的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这从根本上表明()

A.这种责任制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唯一途径

B.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化农业的要求

C.这种责任制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相适应

D.调动农民积极性就没有实现不了的计划和设想

40.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都是

A.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性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D.为纠正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

41.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所属的省份是

①广东②江苏③福建④浙江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42.右图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

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

(单位:

吨标

准煤/万元)图中“单位GDP能耗”出

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A.实行“二五”计划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建立人民公社D.开展大跃进运动

43.右图8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

在1979年6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

这是

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

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

①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②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

③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

④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4.在江苏常熟,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

“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

”此山歌

A.最早传唱于上世纪60年代B.富有地域特色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45.1952——1956年我国出现如下表所示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

46.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其标志是

A.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五大召开B.中共十四大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D.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五大

47.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8.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问题提出重要论断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

49.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

50.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有

①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②提出判断改革开放的标准③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④批准上海浦东地区的开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1.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

A.瓦窑堡会议、十三届四中全会B.八大二次会议、七千人大会

C.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D.中共“七大”、中共“十四大

52.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C.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D.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53.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发表南方谈话②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③设立经济特区④明确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5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B.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C.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D.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停滞不前  

55.“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提出是在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中B.中共十二大报告中  

C.中共十四大报告中D.中共十五大报告中  

56.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B.中共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中共十五大——现代企业制度D.中共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7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②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③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④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⑤中国的压力和挑战消失  

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短短几年,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值的70%以上,增加了4倍多。

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本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而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销减大半”,东南沿海一些专以纺织为业乡村,受到很大冲击。

洋纱、洋布进口单位:

千海关两

年份

洋纱

洋布

1867

1,450

11,671

1877

2,841

11,959

1887

12,590

24,457

1892

22,059

30,554

材料二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基本单位:

10万元)

时间

商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

外国人办

合计

厂数

资本

比重%

厂数

资本

比重%

厂数

资本

比重%

厂数

资本

1872~1894

53

47

9.6

19

162

33.1

103

280

57.3

175

489

1895~1913

463

908

41

86

295

13

136

1031

46

685

2334

注:

外国人所办工业为1843~1894年的合计

材料三“七·七”事变爆发,为了保存国家建设力量,国民政府决定大规模地将工厂内迁,得到民族资产阶级的支持和配合。

至1940年底,经政府协助内迁的厂矿有448家,机器设备70991吨,技工12164人。

此外,自动迁移之工厂亦有百多家,合计共达600余家。

材料四1949~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不包括手工业)

 

材料五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

集体经济

国有经济

混合经济中的公有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

40%

29%

7%

24%

 

—以上材料均引自中国历史课程网

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述近代前期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么的变动?

 

(2)依据材料三指出抗战开始后,我国工业分布发生了怎样的变动?

有何意义?

 

(3)依据材料四、五,概述建国后我国工业中经济成分变化情况,并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

 

2.阅读下列材料

村料一《人民日报》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材料二全国几千万人上阵,大搞小(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群(群众运动)。

这是小土群在炼钢。

 

材料三大跃进时的壁画:

“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材料四:

三年困难时期的粮食生产状况

时间

粮食产量(万吨)

比上年减少(万吨)

1958年

20000

1959年

17000

3000

1960年

14350

2650

1961年

14750

材料五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现在恐怕不能到处这样套。

……有些地区,缺点和错误不止是三个指头,成绩还是有七个指头,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不能说服人的。

……全国有一部分地区可以说缺点和错误是主要的,成绩不是主要的。

——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⑴材料一、二、三反映的是什么运动?

它具有什么特点?

结果如何?

有什么教训?

 

⑵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⑶材料五中刘少奇的评价主要针对的是什么?

反映出刘少奇怎样的认识和指导思想?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DCBDD6-10CBABC11-15ABCAC16-20BCDCC21-25BDDBB26-30DAABD31-35ABADB36-40BDACA

41-45DDCDB46-50CCDCA51-55CADBD56-57CD

非选择题:

1.

(1)鸦片战争后,我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列强在华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相继出现。

(2)变动:

由沿海地区向内地迁徙。

意义:

有利于补充战时军需,支持抗战;也有利于改变中国工业不合理布局。

(3)变化:

1949--1956年: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重迅速增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重逐渐缩小,直到最后消失。

原因:

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建设社会主义国营经济;1950年,国家合理调整工商业;1953—1956年,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2.⑴反映的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结果:

浪费了资源和民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造成了1959~1961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困难时期。

教训:

不能单纯按主观意愿办事,要尊重客观事实;应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⑵问题:

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下降。

原因:

“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左”倾错误的发展;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受到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