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工人许振超.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8668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牌工人许振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金牌工人许振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金牌工人许振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金牌工人许振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金牌工人许振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牌工人许振超.docx

《金牌工人许振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牌工人许振超.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牌工人许振超.docx

金牌工人许振超

金牌工人许振超

本报记者杨祝夫杨明清

在体育界,屡屡夺金牌破纪录的运动员被称为金牌运动员。

在企业里,精通

技术、不断创造世界纪录的工人被称为金牌工人。

——题记

一个普通的初中毕业生,却成了闻名航运界的“桥吊专家”;一个普通工人,却主持

编写国内第一本港口桥吊作业手册,被众多专业院校列为教材;一个普通的作业队长,却主

持建立了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带领工友创造了集装箱作业的世界纪录„„

许振超,青岛港桥吊队队长,新时期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人称“金牌工人”。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

“当工人就得干一行爱一行。

你干着这一行却不爱这一行,那算什么好工人。

”许振超

当工人时就这样要求自己。

许振超1950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

从小学开始,他的人生目标就是要考清华、

北大,成为一名科学家。

1967年初中毕业,“文革”使他的大学梦破灭了。

在痛苦和彷徨中,

“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重新激励着他捧起书本。

1974年,许振超来到青岛港当上了一名码头工人。

从上班的第一天起,许振超就把学习作

为工作、生活的第一需要:

别人下了班在一起凑热闹,他却抱着借来的旧教材,躲在一边读

书、做笔记。

当皮带机电工,他努力学习电工知识,看设备图纸,逐渐掌握了电工技术。

门机司机,他把队里的技术书都看遍了。

为了学知识,练技术,许振超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有一个星期天,妻子许金文在厨房里用高压锅做饭,临时有事外出,便嘱咐老许扣好

锅盖。

他正忙着查桥吊驾驶资料,答应一声起身把锅盖扣上,放上安全阀,又坐下继续查。

爱人很快回来了,刚进厨房,只听“砰”的一声,高压锅盖把抽油烟机砸扁了,又把墙壁砸

了个洞,还差点砸到妻子身上。

原来,许振超忙于自己的事情,锅盖只扣了一半。

许振超有一个小红本子。

第一页最上面写着:

门机的构造原理及常见故障。

题目下工

工整整地列了30多个问题。

再往后翻,就是密密麻麻的学习笔记和手绘的电路图。

这些笔

记和电路图是分很多次写成的。

特别是几页带图的笔记,右下角都翻烂了。

由于时间太久,

小本已经泛黄了。

他的妻子笑着说:

“别看它普通,这可是我和振超的定情物。

”原来,1975年许金文得了市北区职工运动会女子百米冠军,这个本子就是奖品,送给了许振超。

她回忆

说:

“这是第一次郑重地送他礼物。

那时虽然社会上流行‘知识无用论’,可他喜欢学习。

许振超用自己最珍爱的礼物记录了最热爱的知识。

两年多时间,他解决了开门机时遇

到的主要问题,答案和心得就全写在这个本子里。

当了桥吊司机后,他开始钻研桥吊电路图。

有一次,老岳父病倒了。

每天晚上,他去

医院陪床时都随身带着电路图,等病人睡了,便到病房的走廊里,蹲在灯下苦思冥想。

1

从上世纪70年代开门机,到上世纪90年代开桥吊,再到新港区主持现代化大型桥吊

的安装,机器的价值从最初的几十万元变成了几千万元,技术也经历了多次升级换代。

许振

超靠初中生的教育底子,完成了艰难的知识更新。

“当工人就得有绝活”

许振超有句“口头禅”,就是“怎么不行”。

钻研新技术,有人担心完不成,他总是一

句话,“怎么不行”,便默默无闻地干开了。

“无声响操作”是桥吊操作的最高境界,过去从来没有人提过。

一些老司机说,铁碰

铁,哪能没有动静,简直是天方夜谭。

再说,如果光追求无声响,肯定会影响装卸效率。

振超不服气:

“有的锻工操作气锤擦着鸡蛋皮而过,鸡蛋却丝毫未伤,我们怎么不行。

说干就干,他自己先练了起来。

一个集装箱哪怕是空箱也有十几吨重,再加上十几吨

的吊车,至少也有三四十吨重,把这样一个大“铁疙瘩”抓到70多米的高空再放下来,有时还要放到船底八九层深,不出大声响,难度可想而知。

许振超一遍一遍地练,仔仔细细地

摸索,终于攻下了难关。

有人形容许振超开吊车是“举足轻重”。

后来,许振超组织有经验的老司机,把比较关键的起、落勾环节,逐个进行分析讲解,

亲自驾机示范,打消了老司机的顾虑。

接着,他在所有的司机中进行推广,让老司机带领大

家认真练习,反复体会。

时间长了,大家从过去的眼到、手到,发展到用心去领会活儿应该

怎么干,不但实现了“无声响操作”,装卸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现在,“无声响操作”不

仅成了许振超的杰作,也成了青岛港的操作标准,成了青岛港的独创。

正是凭着一股拼劲和执着,许振超才把常人眼里不可能的事办成了。

那句“怎么不行”

的“口头禅”也成了队友们的主心骨,只要他反问一句“怎么不行”,听在大家的耳朵里逐

渐成了“一定能行”。

从初出茅庐的普通工人到人人称道的技术大拿,许振超依靠自己的刻苦努力,实现了

这一转变。

十多年间,许振超掌握的绝活就有十多项:

———“一钩准”:

钩头起吊平稳,钢丝绳走的是“一条线”,一钩矿石“走”来,稳

稳地落在车厢内,基本没有撒漏。

———“一钩净”:

一抓斗散粮(沙)从舱内到车内,平平稳稳,无一撒漏。

———“无声响操作”。

———“15分钟排障”:

迅速排除桥吊故障,是衡量一个单位综合技术能力的标志。

许振超锁定“15分钟排障”这一世界目标,不断探索,积极攻关,“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

功”,从解剖每一个运行单元入手,做到心中有数,“手到病除”。

目前,从接到故障信息,

到主管工程师到场排除,已缩短到15分钟以内。

……

许振超说:

“咱是工人,当不了科学家,但必须练就一身‘绝活儿’,做个能工巧匠,

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港口的培养。

十几年来,许振超不仅自己创出了许多绝活,同时也带出了一支会干绝活又能创新绝

活的团队。

有了许振超们的青岛港,终于有了同国际一流港口竞争的本钱。

“爱一行精一行才是优秀工人”

有一件事让许振超刻骨铭心。

当时他负责开的青岛港惟一一台桥吊坏了,而厂方上海港机厂也束手无策。

因为机器

核心的电力拖动系统是瑞典BBC的,只有请外国专家。

洋专家在青岛港呆了12天,青岛港

就花了4.3万元的维修费。

2

这对当时还在困顿中的青岛港来说是一笔奢侈的开支啊。

许振超为此心疼了好几天。

他想,我们能不能自己修桥吊,不用洋专家。

但当他试着向洋专家请教时,人家耸耸肩,走

了。

这白眼让许振超意识到,桥吊司机光会开还远远不够。

他暗暗发誓:

一定要自己学会

修桥吊,做一个真正的桥吊大拿!

有人对许振超的想法不以为意:

你一个初中生,别做梦了。

这话也不过分。

高达70

多米、重达700多吨的桥吊,看似简单,实则复杂。

它的运作至少包含6个学科的知识,即高压变配电、高压电缆运行管理、起重类专业知识、工业控制机系统、网络通讯系统、外语

等等。

即便一个专业的大学生要能够处理一般故障,至少也要两三年的时间。

许振超不服气,就像着了魔一样的学习。

学机械,学外语,学电气自动化„„而最令

人吃惊的是,他居然想要用桥吊上的模板倒推电路图。

当时桥吊上最核心最难懂的就是瑞典

的BBC电力拖动系统。

掌握这个系统必须要有完整的电路图。

有了这张图,就等于解剖了

桥吊的全身电路神经,处理起故障来,显然轻松多了。

可是外国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尖端技术,

造机器时只给用户一张简图。

所以,就连上海港机厂的专家也吃不透这套系统。

那是一段难熬的日子。

每天一下班,他就揣着借来的备用模板,一头扎进自己的小屋,

遨游在“模板世界”里。

这不仅是对一个人体力、脑力的挑战,更是对意志的考验。

一张模

板只有书本大,正反两面就有2000个焊点。

金色的线路只有在强光下才能分辨。

为了看清

它,老许架起玻璃板,在下面放上个100瓦的大灯泡,然后把线路板放到玻璃板上面,一点

点把线路绘下来。

这2000个点怎样连,学问就更大了。

每个点、每条线,他都要用万用表

试了再试,一条线路常常要测试上百个电子原件,才能试通一条路径。

在弄清了BBC的电路原理后,许振超又把眼睛盯在了美国GE电力拖动系统上。

GE的模板推理和拆装更为复杂。

为了倒推这块板子,许振超整整耗费了两年时间!

有一次,为

了一根信号线他查了一个多星期!

从瑞典的BBC到美国的GE,他前前后后用了4年时间,一共倒推了12块模板,摸遍了青岛港十几台桥吊的电路神经。

当上海港机厂的专家得知老许解剖了桥吊电力神经时,

连连惊叹:

了不起。

2003年3月24日晚,青岛港明港码头5号桥吊“趴活”了。

许振超这儿摸摸,那儿

看看,在张紧液压站跟前站住了。

他指着右边的一个阀,肯定地说“换掉它”。

十几分钟后,

机器恢复正常。

工人们伸出了大拇指:

“神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不断的学习和不断的实践,使许振超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桥

吊专家。

“我们就要敢创世界第一”

“干出一流的业绩,创造世界一流品牌”———这是许振超为自己定下的奋斗目标。

他经常告诉自己的工友:

“我们的码头工人并不比别人差,国外码头能干出来的,我们

也能干出来,而且会干得更好。

我们就是要创世界第一。

许振超管理的桥吊队拥有几亿元资产和近200名员工,被誉为明港公司“第一岗位”。

面对一流的码头和现代化的桥吊群,他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在这里当队长得有新套路,要

会管理,绝不当“吆喝队长”。

为此,许振超着实下了不少功夫。

他与同事们一起,借鉴一

些管理理论和知识,研究制定了26大项管理制度,包括桥吊维修、养护、使用全过程。

海港机厂一位总工到青岛港搞桥吊使用培训时,连连感叹:

“在国内走了这么多港口,从来

没有看到一个基层队能有这么完善的管理条例。

为了提高桥吊的工作效率,许振超对桥吊进行大胆的改进,使之更加符合作业的需要。

有一次,他发现桥吊起升的励磁电源装置总出毛病,平均每两三周就烧坏一组可控硅,

3

由于全是进口件,每换一次,就要花费上万元。

为此,他主动提出用国产可控硅替代进口件。

替代进口件,就要自行设计该装置的系统电路。

琢磨一个多月,他拿出新电路设计。

但又碰

到了更大的难题—————由于需求量太少,没有生产厂家愿意生产这种特种可控硅。

他没

有泄气,一遍遍跑到厂家软磨硬泡,还把负责的工程师拖到了桥吊上。

当那位工程师跟着他

爬到桥吊上时,万万没有想到,这个讲起问题来头头是道的“专家”,居然只是一个普普通

通的桥吊司机。

这位工程师当场决定,用最便宜的价格和最快的速度为青岛港制作这种特种

可控硅。

一个月后,当这种可控硅按照老许的设计安装到桥吊上时,那台桥吊再也没有出现老

毛病。

这个成果后来获得集团科技创新成果奖。

这些年,许振超累计完成技术创新百余项,获得集团以上科技创新成果20余项,累计

为青岛港节省技术维修资金800余万元。

青岛港的快速发展,为许振超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他不仅创新技术,而且创新管理;

不仅打破了国内教科书,还打破了国际惯例。

为了适应集装箱运输向大型化、快捷化转变的

需要,他对桥吊的作业工艺实施了一系列的创新,先后提出了二次停钩、60小时出徒、浓雾天作业等一系列桥吊作业新工艺,这些都是在国内外教科书上找不到的东西。

为了适应现

代化码头设备管理需要,他一改国内码头机械、电力维修各自为政的模式,在国内首推桥吊

设备管理“机电一体化”„„

让工友们记忆犹新的还是前湾港桥吊安装战役。

2001年底,青岛港集装箱码头西移战正式打响:

半年之内,原在老港区作业的外贸集装箱航线举港西移至前湾新港区。

此举引起

了世界航运界的瞩目。

将一个年吞吐量逾300万标准箱的码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举港西移,

这是一个在世界航运史上从来没有的奇迹!

而要完成这个奇迹,前湾港的桥吊安装至关重要。

按计划,青岛港从上海订购了两台国内最大的桥吊,其中一台必须在年底前完成安装。

11

月21日,集团决定让许振超接任桥吊安装总指挥,任务是在40天内装完按常规该用3个月

装完的中国最大桥吊。

那一夜,许振超抱着收集来的所有桥吊安装数据,辗转反侧,夜深难眠„„3天后,

他这个新任总指挥做出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决定—————全面推翻厂家安装方案。

2001

年12月31日晚,桥吊对接成功,一向内敛的许振超流下了滚烫的热泪。

此时,他和战友们

在码头上已经没白没黑奋战了整整40天。

许振超有一个梦,一个在心里憋了10年的梦—————创世界一流的装卸效率。

作为一个码头,只有创造了世界一流的装卸效率,才能吸引世界级的船公司停靠更多

的船。

进入2002年,国内有的港口已经做到,不论船只大小,12小时完成作业。

许振超瞄上了10小时完成作业的目标。

要创世界效率,就得有一支世界一流的队伍。

许振超把目光停在了提高全队工友的素质上。

他提出:

把每一个队员的装卸效率全部

提高到每小时50个自然箱。

这是当今世界港口集装箱作业的最高标准。

为此,他发明了师

傅和徒弟结对子的办法,让徒弟和师傅自由选择,并和他这个队长签下“军令状”。

说是“军

令状”,遇到最难带的司机,还是他亲自出马。

为了提高队内年轻司机的业务水平,他专门

编制了青岛港第一本桥吊作业手册,把自己和桥吊队其他优秀司机的经验编写成册。

正是靠

着这两手,许振超创造了用3个月时间带出一批桥吊司机的纪录,创造了新桥吊司机累计动

车60小时出徒的新纪录。

职工素质提高了,操作进度上来了,可安全事故却在逐步攀升。

许振超仔细分析事故

原因,发现桥吊作业中最容易出安全问题的环节就是“起落钩”,即:

箱子一起一落时。

大胆提出了“二次停钩”构思。

要求桥吊司机在吊箱时都要“二次停钩”,就是箱子刚离地

4

和快落地的一刹那,迅速制动,先观察后起落,这样做虽然与传统的桥吊作业“求快”的思

路相悖,使每次操作时间多了几秒钟,但杜绝了事故隐患,最终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为此,他要求司机必须把“二次停钩”的火候把握得出神入化。

刚开始时,停两秒,慢慢地

又减少到1秒、半秒。

为了半秒这个“火候”,司机们不知练了几千遍,有的司机为了这一

个动作竟整整练了近半年,终于在全公司推广了这项新工艺,从而把作业事故降低了80%。

2002年3月4日,许振超和他的队友们以每小时299.7自然箱的单船效率刷新了中国沿海港口集装箱装卸的最高纪录;2003年4月28日,以每小时339自然箱的单船效率刷新了世界集装箱装卸的最高纪录,并被命名为“振超效率”;2003年9月30日,再次以每小

时381自然箱的单船效率刷新了世界集装箱装卸的最高纪录。

世界航运业权威杂志《港口与

港湾》专门刊发了这一纪录。

工友张国清说,屡夺金牌破纪录的运动员被称为金牌运动员。

在青岛港,老许就是金

牌工人。

“码头就是我的家”

桥吊是许振超的“孩子”,码头是他的“家”。

为了这个“孩子”,为了这个“家”,许

振超再苦再累也心甘。

在他的宿舍里,总有一双厚毛袜放在床头。

这几年老许的风湿病加重,总觉得脚底冰

凉,一年四季,连晚上睡觉都得穿着袜子。

然而,只要一上码头,他照样顶着呼啸的海风,

在十六七层楼高的桥吊上爬上爬下。

2001年底桥吊安装时,许振超连续40天泡在码头上,妻子女儿不放心,跑到码头上

来看他。

这一看,妻子就哭了。

当时的前湾码头只有两个铁皮集装箱小屋,撂在离岸边50

米远的空地上,二层的集装箱小屋就是许振超的办公室兼卧室,家当只有三样东西:

一把电

水壶,一件军大衣,一张硬纸壳。

当时码头上没有水,那把壶是用来接消防栓里的水烧着喝

的,那张硬纸壳就是他的床铺,那件军大衣就是被子—————因为太忙,晚上只能把纸壳

铺在地上、裹着大衣睡几个小时。

看着屋门口脸盆里的水都被冻成了冰疙瘩,妻子含着眼泪

嗔怪说:

“你的身体怎么受得了?

对于这些苦,许振超从来不放在心上。

有个大学生曾问他:

你不觉得苦吗?

许振超说:

你只要把这儿当成家,就不觉得苦了。

这句听似平淡的话深深地震撼了一个年轻人的心。

在,这个当初害怕吃苦甚至想打退堂鼓的大学生,已经成长为桥吊队的技术骨干。

让工友们最难忘的是那年老港区上新桥吊时,许振超这个从不跟人打架的老实人,差

点被别人捅了刀子。

那年安装正好临近春节,厂家的技术人员和安装工人急着回家。

那时,

还是桥吊司机的许振超,从安装的第一天起,就跟在厂家后面,这儿问问,那儿看看。

刚开

始,人家觉得他好学,都对他很友好。

可后来,人家开始烦他了—————因为他太爱管闲

事。

譬如,紧固零件时,螺栓上得越重,机器就越牢靠,但这样干起来费时又费力。

所以,

不少人偷懒,把原本应该拧70公斤重的栓只拧到50公斤。

这下,许振超可不干了。

他逼着人家拧到底。

“我们青岛港从牙缝里省钱,买这个宝贝不容易。

他就是我们的孩子,拼了命,

我也要让它从小把底子打好!

”这些年为了这个“孩子”、这个“家”,许振超究竟付出了多

少,没有人能够说得清„„因为他已经与这座码头、这片桥吊融成一体。

在许振超家,记者看到一块奖牌,上面写着:

“命名集装箱单船装卸世界记录———振

超效率”,奖牌的边角已经有些破损,被随意掷在杂物堆里。

看着记者一脸的疑惑,他笑了

笑:

“奖牌擦得再亮,也不如把工作做好。

这正是许振超,新时期中国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一个不断刷新世界记录的金牌工人

的真实写照。

——摘自《工人日报》第14707期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