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乾谈台湾收藏三十年.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8337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定乾谈台湾收藏三十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王定乾谈台湾收藏三十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王定乾谈台湾收藏三十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王定乾谈台湾收藏三十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王定乾谈台湾收藏三十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定乾谈台湾收藏三十年.docx

《王定乾谈台湾收藏三十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定乾谈台湾收藏三十年.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定乾谈台湾收藏三十年.docx

王定乾谈台湾收藏三十年

王定乾谈台湾收藏三十年

  台湾寒舍艺术中心的名字在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可谓如雷贯耳,它由台湾知名企业家、文物收藏家蔡辰洋于1984年创办。

精由1987~1889年间从纽约和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以高价竞得的圆明园猴首、牛首、虎首和马首,以及25年来在国际拍场创下的多项中国文物艺术品的世界成交记录,台湾寒舍叱咤风云,广受关注。

  2009年4月暮春,本刊采访了寒舍现任掌门、凤凰卫视《投资收藏》节目首席评论师王定乾先生,听他描述台湾收藏30年的格局和气象,畅谈对中国收藏家和艺术品拍卖业的期许……

  

  台湾收藏的历程和背景

  

  台湾的60年,实际上是走了30年的奋斗历程,又历经了30年的收藏文化发展历程。

台湾收藏的背景大概就是30年,恰与大陆改革开放同步。

台湾中华文物学会是台湾收藏的滥觞,它是台湾历史最悠久,成员最丰富的非营利性社团,到今年成立整整30周年,刚刚举行了30周年庆典,还在台湾为会员举办了一个收藏展,最足以说明台湾收藏的成长。

中华文物学会的第一代会员正是台湾的第一代收藏家,学会创始人中,最有名的是鸿禧美术馆的创办者张添根,协助台湾收藏家的第一代经纪人是张宗宪,张宗宪早年在香港经营古董。

  中华文物学会成立5年后,寒舍成立,我们陪着大家走过了25年,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

寒舍是经纪人性质的盈利组织,我们在收藏家与市场之间扮演了一个相辅相成的角色。

中华文物学会的会员有很多是我们的客户,我们的客户也有很多加入了中华文物学会,台湾收藏团队的成熟就在于基础打得好,既有学术背景,又有社团、学会的功能,并非空中楼阁。

收藏家一边收藏,一边也加入学会举办讲座、展览等等,交换心得、互相切磋,没有炒作、投机的行为,这就提供了一个相对健康的环境,培养了一批有实力、有修养的收藏家。

因为有这些收藏家作后盾,寒舍作为他们的经纪人和先锋部队才得以去拍卖场东征西讨,不断有所斩获。

  台湾的很多收藏家都有系统的个人收藏,小到出版著录个人藏品,大到开办个人博物馆,这一点跟大陆的收藏家不大一样,与欧美和日本的收藏家相近。

台湾收藏家真心热爱文物,愿意去了解和研究,小到方寸鼻烟壶,大到瓷器书画,都是有心地系统收藏,而不是今天收了明天就送往拍卖公司获利,这不叫收藏家,也谈不上收藏。

中国历史上,玩收藏都是代代传承,除非特殊的原因,都是上一代的收藏传到下一代,这是收藏的传统,台湾就是这样走过来的,这是大陆藏家应该借鉴的。

  

  台湾收藏家处在世代交替的分水岭

  

  一个家庭或一个世代的收藏家陆陆续续走过二三十年,恰恰是一个换代,台湾收藏家也正好站在了世代交替的分水岭。

有的人会将藏品继续传到第二代,但因为第二代的兴趣有所不同,所以有人在第一代就对藏品作了清理,最近经常看到某某收藏家的专拍,就是这个原因。

恰好这些年大陆新富阶级出现,大陆收藏家开始接这一棒。

  藏品除了跟着世代走,另一个方向就是跟着经济走。

台湾在20世纪90年代也经历过一次股市的大震荡,经济翻转,不少企业受了伤,就像现在的金融危机。

那时候有些收藏家不得已将手上的东西一度转手。

那时,中国文物艺术品的价格处在一个低谷。

2000年以后,整个中国经济崛起,很多新的藏家在拍卖场上崭露头角,中国的经济实力对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中国文物艺术品的价格翻了一番,这是一个里程碑。

现在整个经济的走向朝向中国,而且越来越走向中国。

过去30年中,藏品的流转轨迹是由欧美到日本,日本出现泡沫经济后再传到亚洲,然后从香港传到台湾,这几年是大陆藏家在接手。

近年,很多台湾资深藏家的好东西已经往大陆走了,现在中国书画最大的买家群体是在大陆。

二三十年前,寒舍要买好书画必须到纽约,接着到香港,现在是在中国大陆。

今天中国书画最大宗的拍卖成交量已经不是发生在香港苏富比和香港佳士得,而是中国嘉德、北京保利,这说明大陆收藏家正在结成一个成熟的团队,就像吸铁石一样,信息在哪里、资金在哪里,供需在哪里,市场就往哪里走。

我相信,很多文物都会回归,例如中国御用文物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很好的需求,再如瓷器,它很国际化,很多外国人在玩,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些文物都会回流,这是个大趋势。

台湾藏家手中的藏品亦是如此。

大陆艺术品拍卖15年中,台湾收藏家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好的藏品有一半是台湾藏家在购买。

我相信接下来藏品流动的趋势会向大陆走。

所以如何取得收藏经验的相互交流,在收藏过程中降低风险,少交学费,是很有意义的。

出版这期台湾专号,本身就是很有意义的活动。

  

  中国艺术品价格飞涨,台湾经纪人推波助澜?

  

  曾有媒体指出,寒舍是圆明园兽首最早的囤积者,海外中国艺术品价格飞涨的态势与这些兽首在拍卖市场的天价成交有密切关系,但是我们不这样看。

  寒舍的创办人蔡先生本身是个收藏家,由于家族事业的某些因素而创办了寒舍,随着台湾经济的起飞,25年来在专业上累积经验,维护扎实的客户群,才奠定了今天在市场上的品牌。

寒舍跟大陆的经纪人不大一样,我们扮演了三个角色:

一是收藏家,我们是站在收藏的角度自己先收先买,东西的错对我们已经先承担了下来,这无形中给客户建立了信心,形成了一种信任。

像拍卖公司只是个中介的角色,买家要自己看清楚东西,自己承担责任。

  第二,寒舍也是古董商,也买也卖,这样的企业,寒舍恐怕是唯一的。

到今天为止,我们在每一个类别上都曾经在国际拍卖场上创下过世界拍卖纪录,目前还保持有几项纪录,但有些纪录这几年已经被打破了。

例如1987年我们就以176万美金拍下《元人秋猎图》,上了美国的《时代》杂志,这个价格在当时是无法想象的;那时还以十几万美元买了圆明园猴首,回来后已经有人说寒舍是疯子;1989年时,以2200万港币买了宋官窑水洗,那是当年香港佳士得的封面拍品。

寒舍从来没有买过便宜货,当时都是最勇敢的,每一次打破世界纪录都让人家跌破眼镜,但是这一路走来,你会发觉,最好的东西都是当年最贵的东西。

如果一定要从获利的角度看,其实这些藏品都带来了很大的利润。

这就是专业与魄力所起的作用。

  第三个角色,寒舍是经纪人。

从收藏家到古董商,最后到今天的经纪人,寒舍从没赚过大钱,包括那几个圆明园兽首。

真正赚大钱的都是我们的客户――收藏家,这些东西在谁手里,谁才是真正赚钱的。

寒舍做经纪人赚取的是佣金,我们经手的圆明园兽首当年只赚20%,赚了20倍的都是在台湾的客人。

行人说我们住炒作,可是东西不在我手上,我去炒作它有什么意义?

20多年来,寒舍赚到的是品牌,寒舍作为这个行业的龙头,是时代创造了寒舍,寒舍又创造了时代,相互给予了机会。

25年来,在世界拍卖场上,寒舍恐怕是购买中国艺术品成交总额的前三名,但在国外的拍卖场上我们只买。

从来不卖,寒舍也从不将藏品卖给外国人,尽力协助中国文物的回流,这是我们的骄傲。

  在国际拍卖场,就像2009年2月在巴黎拍卖的这两个圆明园兽首,实在说不上它是在炒作和做价。

因为蔡铭超先生前面的那两位通过电话竞投的买家出价不是假的,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说,有人出钱它就有所值,有成交就是价钱。

虎头20年前的价格是10万美金,到后来变成2000万元人民币,到今天变成五六千万元人民币,不能说这都是炒作出来的。

而且这两个兽首的价格也是有所本的,实际上是跟着马首1997年的最后一次成交纪录,当时马首的成交价是6900万元。

正因为中国经济起飞,中国艺术品的价值才得以提升,而且,当年的币值与现在相比很悬殊,当年那么多钱现在能买多少东西呢?

  中国艺术品到现在都没有到达它应有的国际价位,是中国艺术品长期受委屈了,那是由当时中国经济、国力和民众消费的水平决定的,而不是中国艺术品不值这么多钱,艺术品本身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不能否定。

就像这次拍卖的圆明园兔首、鼠首,它们是乾隆时期圆明园的陈设文物,见证了圆明园的历史,国内有些学者说它们不值这么多钱,算什么宝?

可是有谁像我这样亲手摸过四五件兽首吗?

你知道它们有多精美吗?

历经200多年,到现在还保持着原有的光泽,它的蜡膜和铸造工艺现在都是不可复制的,当年铜合金的秘方也没有记录下来。

我们太轻视自己文物的艺术价值了,对文物没有正确的认知和价值判断,妄自菲薄,这是完全错误的。

一些老一辈的学者没有与时俱进的时代观,不知道今天的中国和中国的文物走到怎样的国际地位了。

论今天中国的经济实力,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在,这波金融危机对世界的打击是难以想象的。

  

  期待大陆对台开放拍卖市场

  

  大陆的拍卖公司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毕竟拍卖行业是有序经营的,越做招牌越值钱。

苏富比、佳士得都是有两三百年历史的老牌拍卖行了,现在大陆拍卖公司的发展不过15年,位居前列的也就是那几家,在制度、规范和专业经营上,都有要向国际拍卖行学习的地方。

当然,这15年的发展速度已经很快了,最大的优势是大陆的收藏团队还是一个雏形,论收藏家的数量、收藏品的整体持有量,我觉得还只是起步,太多有心的、有实力的收藏家还没有进场,所以未来这个市场很大,我对大陆艺术品市场抱有很大的期望。

  台湾的拍卖市场很小,几近饱和了,除了罗芙奥等从事当代艺术拍卖的拍卖行之外,台湾几乎没有古玩拍卖公司了。

这些年寒舍一直在着力进入大陆艺术品市场,15年前在北京成立了办事处,随着内地市场变大,越来越举足轻重,办事处扩展成分公司――北京寒舍咨询顾问有限公司,做经纪顾问的角色。

对于文物的经营包括文物拍卖,国内法令是不准外资经营的,所以寒舍只能做经纪人。

现在很多拍卖公司都在跟我们合作,我们在尽可能地搭好两岸交流的桥梁。

  现在两岸之间的互通变得越来越愉快了,如果哪天允许台资投资内地的拍卖公司,我们愿意在内地与一家好的拍卖公司合作,因为我们有二三十年的经验,这是用钱买不到的。

我愿意通过《收藏》呼吁对港澳和台湾的投资者开放大陆拍卖市场,因为这都是中国自己的地区。

我认为只要国内的收藏家团队站稳当,我们就不会落得下风。

就像现在香港苏富比、佳士得拍卖的中国书画,买家一半以上都是内地的藏家,如果再加上港澳台的藏家,可以说华人包揽了香港的书画拍卖。

如果把这些拍品拿到内地拍卖,一定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吸引港澳台的投资者来大陆投资拍卖公司可以加速中国拍卖市场的成长,产生良性互动。

比大陆拍卖行再摸索15年的进程要快。

港澳台地区的投资者有丰富的经验,他们再把客户和货源带进来,大陆的拍卖业会很快壮大,这是指日可待的。

  

  责编 张 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