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57804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资料.docx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资料.docx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资料

第一章 绪论

一、行政的含义:

政府依法对国家事务、自身事务和社会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

(1)行政的主体:

政府,非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

(2)行政的客体:

国家事务、自身事务和社会事务,非其他组织的内部事务,更非私人事务;(3)行政权力的来源:

国家法律授权、具有权威性;

二、行政管理学的含义

含义:

是一门以狭义政府即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为主要研究对象,涉及领域广泛、内容丰富、综合性、动态性较强的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相对独立的学科。

三、行政管理的主要方式:

9类

1、行政立法:

法定立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

委任立法:

立法机关委托政府制定和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法规;

管辖立法:

依据政府职权而订立的规章制度;

2、行政司法:

负责一部分行政仲裁事务,行政法规适用;专业性、技术性事件;

3、制定行政管理法规:

3类

(1)强制性行政管理法规:

对法律或行政法规未规定的事项加以规定;

(2)执行性行政法规:

为执行法律或上级行政法规而制定的行政管理法规,表现为制定实施细则或实施条例等;

(3)补充性行政管理法规:

补充现行法律或行政法规而制定的行政管理法规;

4、行政决策:

(1)法定的行政行为主体或法定授权者所特有;

(2)约束力强,适用于决策所规定一切行为主体;(3)目标非赢利性,维护社会正义和公众利益为基本目的;(4)决策涉及变量多且综合效益在许多情况不易衡量等。

5、行政领导、行政指导、行政引导

(1)行政领导:

“职务”与“行为”两层含义。

(2)行政指导:

提出行政规范或意向,无绝对的权威和完全的约束力,原则性约束。

(3)行政引导:

通过改变国家政策对社会行为主体施加影响,改变其价值取向,朝着有利于国家目标实现的方向改变;

6、行政规划、行政计划、行政预算

(1)行政规划:

较长一个历史时期的预测性总体构想。

(2)行政计划:

又称行政设计,行政计划是行政规划的细化;(3)行政预算:

由政府按法定程序编制和提出,由立法机关评议和审批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我国的行政预算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两部分组成。

7、行政协调、行政沟通、行政平衡:

(1)行政协调:

政府内部各单位和各成员之间的协调;政府以公共权力的权威协调社会各方的行为;

(2)行政沟通:

行政管理活动中对内外的相关人员或团体之间在观念、意见、信息、感情方面相互了解和相互认同的活动和过程;(3)行政平衡:

政府在维护国家阶级利益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表现为充分考虑和兼顾各种利益或意见(听证会制度)。

8、行政干预、行政检查、行政制裁:

(1)行政干预:

对社会行为主体行为过程或行为方式进行介入、干涉、制止;

(2)行政检查:

对社会组织或公民就有关法定标准和法律规定进行检验、对照和评定(3)行政制裁:

以政府为行为主体做出各种行政纪律处分和处罚的总称。

9、行政支持、行政救济、行政服务:

(1)行政支持:

政府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所采取扶持其发展的政策行为。

(2)行政救济:

政策目的不是为了促成发展,而是为了解决存活问题。

(3)行政服务:

政府的基本功能就是提供服务。

四、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

三个阶段

1、传统管理时期(1900-1930):

(1)1911年:

美国工程师、“科学管理”之父,F.W.泰勒《科学管理原理》,把管理的理论和原则、方法移植到行政理论中。

任务管理、标准化管理、管理阶层的出现:

(2)1916年:

法国工程师、法国“科学管理”之父,H.法约尔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提出了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关系理论;

(3)马克思.韦伯:

“组织理论”之父,官僚科层组织

官僚模型、组织的基础、权力

(4)传统管理时期行政学的特点:

A侧重行政组织、制度和程序的研究,忽视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B.注重组织的静态研究,忽视动态研究;

C注重效率的提高,忽视人的尊严和行为的研究;

2、行为科学时期(1930-1960)

(1)1927-1932年:

哈佛大学的E.梅奥《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提出行为科学的核心内容——人际关系学。

(2)1940年:

A.H.马斯洛:

需要层次理论;《人类动机理论》(3)1952年:

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因素理论(4)行为科学时期行政学的特点:

第一、侧重行政组织内部人员的作用,忽视外界环境对人员的影响;

第二、注重个别具体的事实研究,忽视整体和系统视角研究;

第三、把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引入行政学,重视人心理和行为的研究

3、系统理论时期(1960-至今):

“Z理论时期”

(1)孔茨:

1961年〈管理理论丛林〉:

为整合各种理论,出现了系统理论和权变理论

(2)菲德勒:

权变理论,“权宜通达,应付变化”。

4、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

(1)新公共行政

(2)公共政策分析:

政策科学、系统分析、政策研究、社会工程等

五、官僚制主要特征:

1、合理的分工,提高组织效率2、层级节制,等级即秩序3、依照规程办事,规范化运作

4、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法制保障)6、定期培训机制

7、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任免、工资、奖惩)

六、帕金森定律:

“官场病”:

1957年,英国学者帕金森《帕金森定律——组织变态之研究》

(1)定律一:

冗员增加原理

(2)定律二:

中间派决定原理(3)定律三:

鸡毛蒜皮定律

(4)定律四:

办公场合的豪华程度与机关的事业和效率呈反比。

“设计完美乃是凋零的象征”,“完美就是结局,结局就是死亡”。

(5)定律五:

鸡尾酒会公式(6)定律六:

嫉妒症(分三个时期)

第二章行政环境

一、行政环境的含义

行政环境的含义:

是指影响行政系统生存与发展的要素的总和,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二、行政环境的类型

1、以形成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标准: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2、根据对特定行政系统的作用与影响层次:

宏观、中观与微观行政环境3、以一国政府的管辖区域为标准:

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4、按照社会结构为标准:

物质精神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

三、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关系

(一)行政系统对外部环境的依赖:

行政环境的需要是确定行政管理基本任务的客观依据。

1、适应政治环境的性质;2、适应经济环境的发展水平;3、适应文化环境等综合状况;4、适应自然环境的特点;

(二)行政系统对外部环境的作用:

选择、改善、控制

1、积极:

通过制定政策,改造现有行政环境的弊端;如提高GDP的经济政策、提升国民素质的文化政策;2、消极:

违背规律,阻碍和破坏行政环境,如资源过度开采等。

四、雷格斯的行政环境研究与行政生态模式

(一)农业社会、“过渡型”社会形态、工业社会;

(二)融合-棱柱-衍射的行政模型;

(三)里格斯的生态方法采用了行政系统的整合方法,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过渡社会中有关公共行政的一些根本问题的认识。

五、经济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一)经济力量

1、从根本上制约着行政系统可能的职能与组织规模、体制结构与运行方式等基本结构因素;

2、公共行政系统会采取一定的行政管理手段与措施对社会经济力量施加影响。

(二)社会经济结构

1、社会生产关系构成2、参与性质和参与程度3、含有社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程度

(三)经济体制

1、经济体制直接影响着行政系统的职能范围、运行方式及手段2、行政系统能不同程度地对经济体制产生影响,乃至于进行积极的改造

(四)科技发展水平

1、高效技术系统2、结构的扁平化

六、文化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一)、文化环境及其构成:

行政文化:

社会成员有关行政系统的一切社会心理活动的总和,关于行政系统的价值观念。

(二)、行政文化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关于行政系统一般行为的期望;

2、关于行政系统首脑权力的观念;

3、关于行政系统运行方式的观念;

4、关于行政系统内部人际关系的观念;

5、关于行政道德的观念。

第三章行政职能

一、行政职能的含义:

是指政府依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事物进行管理时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二、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1、政治职能:

政治职能是维护国家统治的一项基本职能,其核心在于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

2、经济职能:

经济职能是政府在国家经济行政管理中的职责范围和应发挥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和发挥更大的作用,它是对市场调节局限性与不足的一种补充。

(1)保持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避免或减少经济周期的波动,保证市场主体正常运作;

(2)培育和健全市场机制,保障公平竞争;发展和培育社会中介组织;(3)制定和执行产业政策,弥补由于外部性和规模经济造成的市场失灵;(4)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5)保证适度就业;(6)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7)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8)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9)进行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与再分配,防止两极分化,保障社会公正等。

3、文化职能:

文化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全民的思想道德建设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管理。

4、社会服务职能:

社会服务职能是指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和搞好社会保障,搞好诸如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城市规划、旅游娱乐以及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和待业保险制度,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1)制定各种社会福利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

(2)建立健全社会福利管理体制,加强对社会福利工作的指导、规划和协调;(3)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奠定社会福利事业的物质保证基础;(4)创办各种社会服务事业,解决涉及百姓日常生活的各项设施和问题;(5)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努力开展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等。

三、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

1、决策职能。

决策职能是行政管理过程的首要职能。

(1)战略性决策

(2)执行性决策

2、组织职能

为了有效地实现既定的行政管理目标和任务,通过建立行政组织机构,确定职位、职责和职权,协调相互关系,从而将组织内部的各个要素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财、物得到最合理的使用,这就是组织职能。

3、协调职能

协调活动是行政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

4、控制职能

(1)行政管理的控制职能是依据行政计划标准,来衡量计划完成情况并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行政目标和计划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

(2)环节:

确立控制标准、获取偏差信息、采取措施进行调节和实行有效监督。

(3)具体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

 

四、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演变

(一)前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

特点:

1、一方面是政治统治职能的极端强化;2、另一方面是社会管理职能的相对微弱。

(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

特点:

政府采取自由主义的管理方法,“守夜人”,主要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节和引导社会经济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

垄断时期的特点:

1、充分地运用和强化了政府的政治统治职能,行政权力扩大,专政镇压职能大大加强,民主职能有所削弱。

2、在经济领域,强调政府对社会经济的调节和干预,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

3、在收入及分配领域采取一系列福利措施等。

(四)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职能呈现的趋势:

1、行政职能逐渐扩大。

2、政治职能中的暴力职能相对减弱,而保持社会稳定的调节职能趋于加强。

3、政府的宏观调控、综合协调职能的强化与行政职能的社会化同步进行。

五、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

(一)职能重心的转变

(二)职能方式的转变

1、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运用经济手段为主,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

2、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

3、由重视计划、排斥市场转向把计划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职能关系的转变:

分清职能、理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