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中数据均为初步预计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7171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文中数据均为初步预计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注文中数据均为初步预计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注文中数据均为初步预计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注文中数据均为初步预计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注文中数据均为初步预计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文中数据均为初步预计数.docx

《注文中数据均为初步预计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文中数据均为初步预计数.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注文中数据均为初步预计数.docx

注文中数据均为初步预计数

注:

文中数据均为初步预计数。

 

政府工作报告

(征求意见稿)

一、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杭州先后经历了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

市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好字优先、干字当头、转型升级、能快则快,积极实施“六大战略”,破解“七难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快建设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750亿元,增长1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8600美元;三次产业比重为3.7:

50:

46.3;财政总收入910.55亿元,增长15.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5.35亿元,增长1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50亿元,增长16%;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2.6%;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0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600元,均增长11.1%;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4.9%,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6%;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分别减少3.7%和3.7%以上;新增就业人员20.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

(一)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

支农兴农力度加大。

市本级财政支农资金达6.86亿元,增长26%。

各区、县(市)支农资金平均增幅超过20%。

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5万元的村补助1673万元。

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建成开业。

坚持以城带乡,深化“49100”工程,实施“联乡结村”项目2497个,总投资13.96亿元。

安置下山移民1917户6593人。

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点建设。

培训农民22.6万人,转移就业10.7万人。

抓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扩面,建设农村新型合作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

农业总产值达271.8亿元,增长10%。

重视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粮食总产量108万吨,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

优势特色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0%。

成功举办第九届亚洲养蜂大会。

开展生猪、蔬菜生产质量安全追溯管理试点。

加强耕地保护,造田造地11066亩,建设用地复垦8818亩。

农村环境明显改善。

深入开展“百千”工程和“清洁乡村”活动,杭千、杭徽高速公路沿线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创建43个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完成439个重点村整治工作。

绿化造林10万余亩,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取得新成效。

完成60座中小型水库和187座临村山塘的除险加固。

改善农村饮水条件,受益人口46.76万人。

生活垃圾收集率达80%。

全面开展运河畜禽禁养。

城区累计撤村建居184个。

市区农转居拆迁安置房建设开工200万平方米、竣工120万平方米。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得到维护,土地流转累计达65.76万亩。

145个村完成股份制改革,村级集体经济可分配收入平均增幅超过12%。

外向型农业出口交货值超过46亿元。

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

(二)实施“两轮驱动”,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先进制造业稳步发展。

坚持“工业兴市”和“三位一体”方针,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9166.51亿元,增长12.2%。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兴办信息、生物两大国家高科技产业基地。

新认定26个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形成“两港两点多区”格局,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由点到面发展。

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04家和软件企业82家,分别占全省60.4%和80.4%。

运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经营方式改造提升丝绸女装、包装印刷、工艺美术等传统优势产业。

推进191个省“双千工程”项目和283个市重点工业投资与技改项目,加强与中石化、中粮集团的战略合作,推进江东、临江和钱江等工业园区和五县(市)省级开发区、特色工业功能区建设。

新建汽车工业园,纳智捷、青年、吉奥等整车项目落地或开工。

现代服务业加快提升。

服务业增加值2200亿元,增长14%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8.38亿元,增长20.2%。

大力培育美食、茶楼、演艺、疗休养、女装等十大特色潜力行业,完成市区38家农贸市场和103家专业市场整合改造提升任务。

实施“千镇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

打造商业特色街区品牌,举办杭州休闲购物节。

推出24条“房地产新政”,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实施新一轮旅游国际化行动,接待国内游客和入境过夜游客分别增长12.5%、6.1%,旅游总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增长12.2%、15.8%。

文创产业实力得到增强。

打造全国文创产业中心,新增2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完成杭州市国家级数字出版产业基地申报,文创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11%。

新经济业态蓬勃兴起,杭州获“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称号。

科技与市场结合,发掘和培育一批信息软件、网络平台、动漫娱乐、电子支付、物流配送等新的商业模式。

发展软件、外包、商务、总部等特色楼宇,年税收亿元的楼宇达16座。

出台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建设规划和政策,完善在杭银行机构担保风险补偿办法,全年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双超万亿元,金融总量居全国城市第5位。

新增上市公司5家,总数达65家。

建立市创投服务中心,市区两级政府设立5.5亿元的创投引导资金,加强与创投机构合作,支持初创期高成长性企业发展。

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产权交易所开业,培育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发布杭州创新指数,聚焦滨江,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加强与浙江大学、中国美院等高校和国家级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共建科技创新载体累计达80家。

新增省市级企业(行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94家、企业技术中心69家。

新认定国家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孵化场地总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在孵高新技术项目2086项。

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全国城市前列。

6家企业参与25项国际标准制订工作。

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5个。

杭州跻身“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50强”,创新环境、创新动力、创新绩效评价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

企业活力不断增强。

积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73家企业入选全国民企500强,连续6年位居全国城市首位;22家企业集团入围中国最大规模企业集团500强,36家集团进入全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分别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和大中城市首位。

10家企业入围全国软件百强。

完善国有资产营运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出台“瞪羚计划”。

新认定国家和省市创新型企业42家。

科技型中小企业承担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共358项,获国家资助2.36亿元。

盘活存量土地430万平方米,新建标准厂房341万平方米。

(三)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发展

招商引资强势推进。

实施招商引资行动计划,成功举办美国、迪拜、新加坡、香港、北京、上海、广州等境内外招商活动,外资内资引进在全省的首位度进一步提高。

全市实际到位外资33.12亿美元;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项目12个,累计达107个;实际到位内资473亿元,增长21%。

对外贸易加快转型。

落实外贸扶持政策,开展外贸企业创“双百”活动,推广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提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外贸出口稳定增长。

全年市级进出口总额383.39亿美元,增长11%,其中市级外贸出口262.77亿美元,增长13.3%。

杭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国家批复。

把服务外包作为新的增长点,打响“国际金融服务外包交付中心”品牌,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2.03亿美元,增长80.45%。

杭州获“国际金融服务外包发展最佳城市”奖。

推进大通关建设,开展区域分拨直通关模式改革,提高通关效率。

对外合作不断拓展。

企业境外投资项目累计达48个,投资额1.33亿美元。

成功举办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会议、第二届ABAC亚太中小企业峰会、国际友城市长峰会和联合国美食节,提升了杭州的国际知名度。

外事、侨务、对台港澳工作取得新成效。

制定空港经济圈规划,启动机场二期噪声区拆迁安置工作,出台杭州航空口岸国际航线扶持办法,开通杭台直航包机航线。

抢抓长三角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机遇,主动融入长三角,对接上海世博会,推进沪杭同城化。

成功入选世博会最佳城市实践区案例。

加快杭州都市经济圈建设,完成发展规划编制并列入省级重点区域规划,产业协作、城际旅游、环境共保、公交一体化、市民卡互通等有序推进。

抓好山海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全力支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参加应急救援、收治灾区伤员、接收学生就读、安装安置板房,捐款捐物计8.8亿元,选派干部组成援建指挥部,对口援建青川县“一镇三乡”工作顺利展开。

(四)坚持城市有机更新,城市化进程加快

项目推进年取得新进展。

科学编制各类城乡规划。

加快实施新一轮十大工程,重点建设247个项目,完成投资530余亿元,超额完成计划任务。

推进新城和城市综合体建设,钱江新城核心区精彩亮相。

继续实施西湖、西溪、运河综保工程,第七次推出新西湖,西溪三期有限开园,三条运河水上黄金旅游线开通,中山路综保、南宋皇城遗址保护工程顺利推进,启动西山游步道一期建设。

江东大桥建成通车,机场路整治、九沙大道、三堡排涝、九堡大桥、之江大桥、钱江隧道主体工程、运河二通道和铁路杭宁、杭甬线与东站客运枢纽开工建设,地铁一期按预期推进,机场二期、钱塘江引水等工程进展顺利,“两口两线”及扩大范围建设整治圆满完工。

完成主城区40条河道综合整治。

市域路网建设实现新突破。

桐庐16省道与320国道连接线、20省道桐庐段与建德段、16省道於潜至千秋关段建成通车,320、330国道建德段沿线生态化改造和320国道富阳段综合整治与环线外移工程全面开工,杭长高速、申嘉湖杭高速、余杭104国道良渚至古墩路连接线、石大路至09省道连接线、萧山03省道东复线北伸、淳安上江埠大桥等项目开工建设。

完成九龙大道建设前期工作。

完成500公里农村联网公路、28个农村客运场站和450个港湾式停靠站建设,客运班车通村率达97.5%。

石大快速路、石桥立交、留石快速路一期及秋石快速路一期试开通,副城、组团与主城区交通更为便捷。

萧山、余杭区与主城区实现公交一体化。

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

深入实施“环境立市”战略,铁腕抓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

启动水煤浆技术推广和工业锅炉节能工程,在重点用能行业推广节能技术。

加快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和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关停柴油发电机组875台、容量60.52万千瓦。

实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整治。

开展“百万居民节能行动”,完成50万只高效照明产品推广任务。

开展全市污染源普查,启动实施新一轮“811”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完成“1250”生态工程项目953个。

制定《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应急预案》,强化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

开展大气环境污染整治,推进燃煤锅炉脱硫设施改造、高污染车辆限行和禁燃区工作。

半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顺利推进,关停转迁工业企业63家,新增截污量5582吨/日,半山公园全新开园。

推进崇贤污水处理厂、七格污水处理厂三期和灵桥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工程建设。

加强飞行监测,对屡次违法超标排放企业依法严处。

全力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数字城管覆盖面达238.8平方公里,城市洁化、绿化、亮化、序化覆盖率达94%以上。

(五)加强社会建设,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

文化持续发展繁荣。

成功举办第十届西湖国际博览会和第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

杭州图书馆新馆、城市规划展览馆、青少年发展中心和良渚文化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筹建中国湿地博物馆与刀剪、扇业、伞业3个“国字号”博物馆。

制定西湖文化景观保护办法,积极推进西湖申遗。

出台传承发展杭剧的政策,在全国率先开展民间艺人职称评定工作。

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8个项目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之首。

获国家级和省级文艺、广播电视类奖73项(人次)。

动画产品达1.7万分钟,居全国第二。

《南宋史研究丛书》25卷出版。

“余杭滚灯”参加奥运会开幕前演出,5个乡镇成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教育卫生体育事业全面发展。

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

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困难家庭子女入学。

解决13.83万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

开展青少年第二课堂和全民终身教育学习周活动。

出台支持杭师大创一流大学的政策措施,新办杭师大阿里巴巴商学院、杭州国际服务工程学院。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加快推进。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

启动“健康生活进百万家庭”工程,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市公共卫生中心竣工,滨江、下沙、市十医院建设进展顺利,妇女、儿童医院完成前期工作。

卫生应急工作成效明显。

圆满完成奥运火炬在杭传递活动,杭州运动员获奥运会2枚银牌和残奥会3枚金牌。

人才工作扎实推进。

加强党政科技进步与人才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杭州市钱江特聘专家计划”和“356”培训工程,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家、累计达32家,引进人才6万余名。

实施高校毕业生和留学回国人员创业行动计划,开展“万名大学生创业实训工程”,建立大学生实训基地164家,实训2.5万余人。

建立创业导师制,制定落实大学生与留学人员在杭自主创业政策,加大海外高端人才引进力度,新建大学生和留学人员创业园6家,资助大学生创业企业和留学人员创业项目1010万元。

做好有突出贡献人才住房申购工作。

(六)全力改善民生,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民生保障进一步落实。

大力推进“破七难”,市本级财政用于改善民生支出达73亿元,同比增长24%,新增财力的83%用于民生支出。

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的财政支出增长超过15%,社会保障与就业、环境保护和城乡社区事务的财政支出增长超过20%。

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一是开工建设廉租房20.4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02万平方米、限价商品房(拆迁安置房)25.9万平方米,廉租房配租3790户(其中市区2628户),经济适用房公开销售82.53万平方米。

新开工危旧房改善项目51.5万平方米,累计完成61.5万平方米。

新开工创业人才(大学生公寓)、外来务工人员公寓44万平方米。

二是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净增32.17、35.84、29.72和41.72万人。

第八次春风行动募集社会帮扶资金1.36亿元,发放救助金1.23亿元。

市级“惠民医院”为困难群众减免医疗费用207.33万元。

提高农村低保标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22%,人均筹资177.5元。

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92.93%。

三是安置就业困难人员5.57万人,培训城镇失业人员6.22万人,67%社区基本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

市公共实训基地基本建设主体工程完成60%以上。

四是新开公交线路36条、优化44条,开通快速公交2号线,更新公交车1391辆,市区公交空调车比例达91.24%,新建候车亭187座。

新增停车泊位5.8万个,出台“出租车新政”,新设出租车综合服务区6个。

新辟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五是完成296个庭院、1550幢房屋、156条背街小巷改善和50条支小路改造;完成396个截污纳管项目,新增截污量5万吨/日;完成公厕提升改造300座。

六是城乡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和作业本费3.5亿元;资助困难家庭学生6.6万人、2960余万元。

七是扩大“禁燃区”范围,完成183台(座)锅炉(炉窑)改造、4家热电联产企业脱硫除尘改造和燃煤锅炉工艺废气达标治理;实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制度和新车国Ⅲ标准;完成16个撤村建居地区环境整治。

八是建立两个物价补贴联动机制,发放补贴8955.15万元,受益群众28.95万人,困难群众收入高于CPI增长。

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实行定期监督检测,加强城区和县城农贸市场长效管理,实行豆制品、豆芽菜准入制度。

九是市民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2.1%。

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率达89%,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率达76%。

新增农村全民健身场所762处。

十是完成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向1.4万户低收入群众赠送电视机。

新增公共图书服务体系“一证通”基层点100个,新建农家书屋100个。

组织文化下乡2500场,放映电影13814场,建成1520个农村星光老年之家。

社会管理得到加强。

出台加强和谐社区建设意见,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

上羊市街社区居委会被确认为“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

深化平安创建,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构筑打、防、控体系,保持刑事发案总量和恶性案件下降,96.9%的市民对社会治安状况表示满意。

全年交通、火灾事故实现“零增长”。

深刻汲取“11.15”湘湖地铁工地重大坍塌事故教训,举一反三、狠抓整改,加强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加强钱塘江防潮管理、奶制品等食品生产和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

积极开展拥军优属与共建活动,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连续第五次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统计、民族、宗教、口岸、人防、档案、气象、地方志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社联、侨联、红十字会和关心下一代、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健康发展。

(七)注重管理创新,民本政府建设有效推进

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深入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和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行动,贯彻“人民唯大、创新为先、法治为道、务实为要、清廉为范”的理念,“树新形象、创新业绩”活动扎实开展。

坚持依法行政,实行政府工作项目化,强化督促检查,推行绩效管理,综合考评向区、县(市)延伸。

严格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土地资源管理、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制。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创建节约型机关。

建立“干部学习新干线”,加强公务员教育与管理。

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力度,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行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效能监察全覆盖,进一步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惩防体系不断完善。

科学民主决策有序推进。

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充分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定期向市人大报告、向市政协通报工作。

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263件,办结率100%。

深化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及协同工作,推进电子政务,扩大政务公开,落实市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探索开放式决策,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并实行网上直播互动。

市与区、县(市)两级建立信访联络员制度,开展大接访活动,优化信访和“12345”市长专线电话工作机制。

行政服务不断创新。

开展为万家企业送温暖活动,开通服务热线,上门送信心、送政策、送服务、送培训。

出台12项政策措施和“工商21条”等,推进政银企合作。

暂停和取消152项行政性收费,清理和废止政府规章与规范性文件262件。

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抽调547名后备干部,推行项目审批代办制,缩短企业到政府办事的时间。

推进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进行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开展为省直单位服务月活动。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去年杭州又获得多项殊荣。

连续第5年被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1名,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奖,社会发展总指数位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荣登“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中国十佳和谐发展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榜首,获“建设创新型国家十强市”荣誉称号。

上城区成为全国和谐社区制度创新示范区;下城区成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拱墅区成为全国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示范区;余杭区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建德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并获中国十佳生态城市;临安市被评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各位代表,以上成绩来之不易,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依法监督、政协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知难而进、团结拼搏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辛勤劳动、作出积极贡献的全市人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在杭部省单位、高等院校、驻杭部队指战员,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杭州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

主要是: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回落,GDP、工业、出口增长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市场需求萎缩,企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投资者与消费者信心指数双下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自主创新体系还不健全,产业转型升级任务繁重;城市国际化程度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明显;土地、能源和环境约束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城乡就业压力增大,居民增收难度加大;安全生产形势严峻,食品安全、教育卫生、居民住房、防灾减灾等方面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和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改革攻坚任务还很艰巨;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依法行政与公共管理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工作效率不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腐败现象在有些地方和领域还比较突出。

对此,我们将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今年是新世纪以来杭州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

尽管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经济发展遇到诸多困难和严峻挑战,但杭州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中央扩大内需的战略决策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各级政府要把保增长、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扩内需、加大投资扩大消费作为主要着力点,把调结构、促进产业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开放水平作为根本动力,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抓好政府自身建设作为提高应对复杂局面能力的重要保障,从而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奋勇开拓,化危为机,为杭州新一轮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09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以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行动为动力,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应对挑战、保稳促调、拉高标杆、创新发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增活力、重民生、抓稳定,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保持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的步伐,以优异成绩向建国60周年献礼。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是应对挑战。

当前机遇与挑战都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我们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充分认识当前国际经济环境的严峻性与复杂性,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些,从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振奋精神、知难而进,扎扎实实地办好杭州的事情。

当前,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我们转型升级、吸引投资、引进人才、低成本扩张、加强区域合作提供了难得机遇。

加上杭州基础好、体制活、实力强,赢得的机会更多,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在这次应对挑战中率先胜出,迎来发展的春天。

二是保稳促调。

保稳是要务,促调是方向。

当前经济工作方面的所有努力,都要确保经济止跌回升,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同时又要以倒逼机制促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高端化,更加自觉主动地推进“3+1”现代产业体系,更加自觉主动地抓好节能减排,这些符合杭州城市产业发展趋势,绝不能动摇。

杭州要扬环境、科教、文化、市场、体制机制之长,走“杭州制造”向“杭州创造”、“杭州服务”、“杭州创意”跨越的路子,率先迈入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后工业化时代。

三是拉高标杆。

杭州作为长三角特大城市,经济总量位居副省级城市第3位,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国际化视野想问题办事情,以适应“全球化、新经济、互联网”时代的挑战。

积极推进城市国际化,充分借鉴国际经验,按照国际惯例办事,站在全球舞台上配置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等资源,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增强杭州国际竞争力。

各个领域、各项工作都要确立向世界名城学习的标杆,使杭州站在更高起点上,发展得更好更快。

四是创新发展。

创新是城市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