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技术概论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6976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技术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技术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技术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技术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技术概论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技术概论教学大纲.docx

《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技术概论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技术概论教学大纲.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技术概论教学大纲.docx

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技术概论教学大纲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专业《生物仪器分析》(理论)课程

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032207009

课程中文名称:

生物仪器分析

课程英文名称:

ChemicaoIndustryPress

课程性质:

专业限选选课

使用专业:

生物技术专业

开课学期:

第六学期

总学时:

理论36学时,实验18学时

总学分:

3学分

预修课程:

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学

课程简介:

《生物仪器分析》是生物技术专业选修课,总学时54,学分3,理论36学时,实验18学时。

该门课程理论教学主要介绍了常用生物仪器的基本类型、基本特点、基本原理、基本使用方法。

内容涉及生物样品的预制备、细胞生物学新型研究技术与设备、色谱技术及其相关设备、光谱技术与光谱仪、波谱技术及核磁共振仪、质谱技术与质谱仪、色谱波谱联用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常用仪器设备等八章内容。

实践教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气相色谱仪使用方法、紫外光谱仪使用方法、荧光光谱仪使用方法、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方法、植物DNA、RNA提取、PCR仪使用、电泳仪使用、凝胶检测成象系统使用。

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常用生物仪器的种类和相关知识,明确生物仪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生物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教材建议:

徐金森主编《现代生物科学仪器分析入门》,化工出版社,北京:

2004第1版。

参考书:

1、北京大学化学系仪器分析教学组主编《仪器分析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05-01。

2、何金兰、杨克让、李小戈编著《仪器分析原理》,科学出版社:

2002-8第1版。

3、田丹碧主编《仪器分析》,化学工业出版日期:

2004年9月。

4、苏克曼, 张济新主编《仪器分析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6月。

二、课程性质、目的及总体教学要求

课程的基本特性:

《生物仪器分析》是生物技术专业选修课,总学时54,学分3,理论36学时,实验18学时。

课程的教学目的:

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常用生物仪器的种类和相关知识,明确生物仪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生物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实践教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气相色谱仪使用方法、紫外光谱仪使用方法、荧光光谱仪使用方法、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方法、植物DNA、RNA提取、PCR仪使用、电泳仪使用、凝胶检测成象系统使用。

课程的总体教学要求:

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常用生物仪器的种类和相关知识,明确生物仪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生物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实践教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气相色谱仪使用方法、紫外光谱仪使用方法、荧光光谱仪使用方法、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方法、植物DNA、RNA提取、PCR仪使用、电泳仪使用、凝胶检测成象系统使用。

三、章节教学内容与要求

课程性质:

《生物仪器分析》是生物技术专业选修课,总学时54,学分3,理论36学时,实验18学时。

课程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常用生物仪器的种类和相关知识,明确生物仪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生物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实践教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气相色谱仪使用方法、紫外光谱仪使用方法、荧光光谱仪使用方法、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方法、植物DNA、RNA提取、PCR仪使用、电泳仪使用、凝胶检测成象系统使用。

考核方式:

本门课程为考查,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教学进度与学时安排:

 

授课内容章节名称

实习、实验和科学研究名称

或习题课、辅导课名称

课堂时数

课外时数

第一章生物样品的预制备

第一节组织匀浆机与破碎机

第二节液相和固相萃取装置

第三节旋转浓缩仪

第四节离心理论及超速离心机

第五节低温及超低温冻干与冷藏

2

1、简述组织匀浆机与破碎机、液相和固相萃取装置的基本结构、基本方法?

2、简述旋转浓缩仪、超速离心机、低温及超低温冻干与冷藏的基本结构、基本方法?

2

第二章细胞生物学新型研究技术与设备

第一节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系统

1、简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2

第二节流式细胞仪

2

2、简述流式细胞仪的基本原理。

3、简述FCM样品制备的主要步骤

2

第三章色谱技术及其相关设备

第一节色谱法原理

第二节气相色谱仪

2

1、简述HPLC主要参数及操作条件优化。

2、简述色谱法基本理论基本原理。

6

实验一、气相色谱仪使用方法

完成实验报告

第三节高效液相色谱仪

第四节超临界流体色谱仪

第五节高效毛细管电泳仪

2

3、简述超临界流体及其特性。

4、简述毛细管电泳基本操作条件及其优化。

6

实验二、紫外光谱仪使用方法

完成实验报告

第四章光谱技术与光谱仪

第一节电磁辐射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紫外—可见光谱仪

第三节红外光谱仪

2

1、简述UV-VIS光谱的特征。

2、简述UV-Vis光谱仪操作条件优化。

3、简述红外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荧光光谱仪

第五节原子发射光谱仪

第六节原子吸收光谱仪

 

4、简述荧光分析方法的基本方法步骤。

5、分析原子吸收光谱仪操作中的干扰及其消除。

6

实验三、红外光谱仪使用方法

完成实验报告

第五章波谱技术及核磁共振仪

第一节核磁共振波谱基本原理

第二节核磁共振波谱仪

第三节13C的核磁共振波谱仪

2

1、简述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类型。

2、简述核磁共振波谱基本原理。

3、简述连续波NMR仪的使用方法及步骤。

6

第六章质谱技术与质谱仪

第一节质谱技术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质谱的基本结构

2

1、简述质谱仪的基本结构。

2、简述质谱技术的基本原理。

6

实验四、植物DNA提取

3

完成实验报告

第四节 质谱仪主要性能指标

第三节质谱图及其判读

第六节 生物质谱技术简介

3、简述质谱仪的使用方法及步骤。

5

实验五、植物RNA提取

3

完成实验报告

十一

第七章色谱·波谱联用技术

第一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第二节高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2

1、简述高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基本原理。

2、简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基本原理。

5

实验六、PCR仪、电泳仪及凝胶检测成象系统

3

完成实验报告

十二

第三节毛细管电泳色谱—质谱联用

第三节气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联用

2

3、简述毛细管电泳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及步骤。

4

十三

第五节高压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联用

4、简述高压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联用方法及步骤。

4

十四

第六节MS—MS联用技术

第七节其他联用技术

2

2

十五-

第七章分子生物学技术常用仪器设备

第一节电泳仪

第二节电泳仪的相关装置

2

1、简述电泳仪的类型、结构及特点。

2

十六

第四节PCR仪

第四节转基因仪

2

2、简述PCR仪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比较各种转基因仪的优缺点

2

十七

第五节基因差示系统

十八

考试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第一章生物样品的预制备(4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生物样品预制备的目的意义,明确生物样品的预制备的基本原理,掌握生物样品的预制备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生物样品的预制备的原理及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生物样品的预制备的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组织匀浆机与破碎机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组织匀浆机与破碎机

的基本类型,明确组织匀浆机与破碎机的基本原理,掌握组织匀浆机与破碎机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方法。

第二节液相和固相萃取装置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液相和固相萃取装置的基本类型,明确液相和固相萃取的基本原理,掌握液相和固相萃取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方法。

一、索氏抽提装置

二、快速溶剂萃取仪

三、固相萃取

第三节旋转浓缩仪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旋转浓缩仪的基本类型,明确旋转浓缩仪的基本原理,掌握旋转浓缩仪的基本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使用方法。

第四节离心理论及超速离心机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超速离心机的基本类型,明确超速离心机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超速离心机的基本使用方法。

一、离心机的主要参数

二、离心机分类

三、离心机的基本结构

四、离心机使用注意事项

第五节低温及超低温冻干与冷藏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低温及超低温冻干与冷藏的常用设备,明确低温及超低温冻干与冷藏机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低温及超低温冻干与冷藏。

复习思考题:

1、简述组织匀浆机与破碎机、液相和固相萃取装置、旋转浓缩仪、超速离心机、低温及超低温冻干与冷藏的基本结构、基本方法?

第二章细胞生物学新型研究技术与设备(4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细胞生物学新型研究设备的基本类型,明确细胞生物学新型研究设备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细胞生物学新型研究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细胞生物学新型研究设备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细胞生物学新型研究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细胞生物学新型研究设备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系统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明确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

一、概述

二、共聚焦原理及扫描方法

三、LSCM的基本结构组成

四、LSCM的基本功能概述

五、荧光探针简介

六、LSCM样品的制备与测定分析

第二节流式细胞仪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流式细胞仪,明确流式细胞仪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流式细胞仪的基本使用方法。

一、流式细胞仪概述

二、流式细胞仪的基本结构

三、流式细胞仪的分析及分选原理

四、FCM常用参数及其意义

五、FCM测定结果的表示

六、FCM样品制备的主要步骤

七、磁式细胞分选器简介

复习思考题:

1、简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2、简述流式细胞仪的基本原理。

3、简述FCM样品制备的主要步骤

第三章色谱技术及其相关设备(4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色谱技术及其相关设备的基本类型,明确色谱技术及其相关设备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色谱技术及其相关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色谱技术及其相关设备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色谱技术及其相关设备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色谱法原理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色谱法概念、分类及其常用术语,明确色谱法基本原理,掌握色谱法原的基本使用方法。

一、色谱法概念及分类

二、色谱图及其常用术语

三、色谱法基本理论

第二节气相色谱仪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类型,明确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气相色谱仪的基本使用方法。

一、填充柱气相色谱仪

二、毛细管气相色谱仪

三、色谱条件的优化

四、GC测定方法及结果报告

第三节高效液相色谱仪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明确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使用方法。

一、HPLC的固定相和流动相

二、高效液相色谱仪

三、HPLC主要参数及操作条件优化

第四节超临界流体色谱仪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超临界流体色谱仪,明确高超临界流体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超临界流体色谱仪的基本使用方法。

一、超临界流体及其特性

二、SFC的原理及一般流程

三、SFC的仪器结构

四、SFC的应用简介

第五节高效毛细管电泳仪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高效毛细管电泳仪,明确高效毛细管电泳仪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高效毛细管电泳仪的基本使用方法。

一、概述

二、毛细管电泳的电泳模式

三、毛细管电泳的基本理论与主要参数

四、毛细管电泳仪

五、毛细管电泳基本操作条件及其优化

教学实验:

实验一、气相色谱仪使用方法(3学时)

复习思考题:

1、简述HPLC主要参数及操作条件优化。

2、简述色谱法基本理论基本原理。

3、简述超临界流体及其特性。

4、简述毛细管电泳基本操作条件及其优化。

第四章光谱技术与光谱仪(6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光谱技术与光谱仪的基本类型,明确各类光谱仪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光谱仪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各类光谱仪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各类光谱仪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电磁辐射的基本理论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电磁辐射及相关概念,明确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

一、光的波粒二象性

二、电磁波谱

三、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第二节紫外—可见光谱仪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紫外—可见光谱仪,明确紫外—可见光谱仪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紫外—可见光谱仪的基本使用方法。

一、紫外—可见光谱

二、UV-VIS光谱的特征与描述

三、紫外—可见光谱仪

四、UV-Vis光谱仪操作条件优化

第三节红外光谱仪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红外光谱仪,明确红外光谱仪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红外光谱仪的基本使用方法。

一、红外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二、红外光谱仪

三、样品制备及IR分析

第四节荧光光谱仪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荧光光谱仪,明确荧光光谱仪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荧光光谱仪的基本使用方法。

一、荧光产生机理

二、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三、荧光光谱仪的结构

四、荧光分析方法

第五节原子发射光谱仪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原子发射光谱仪,明确原子发射光谱仪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原子发射光谱仪的基本使用方法。

一、基本原理

二、仪器结构

三、分析方法

第六节原子吸收光谱仪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原子吸收光谱仪,明确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基本使用方法。

一、基本原理

二、仪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三、分析操作中的干扰及其消除

教学实验:

实验二、紫外光谱仪使用方法(3学时)

实验三、红外光谱仪使用方法(3学时)

复习思考题:

1、简述UV-VIS光谱的特征。

2、简述UV-Vis光谱仪操作条件优化。

3、简述红外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4、简述荧光分析方法的基本方法步骤。

5、分析原子吸收光谱仪操作中的干扰及其消除。

第五章波谱技术及核磁共振仪(6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波谱技术及核磁共振仪的基本类型,明确核磁共振仪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波谱技术及核磁共振仪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核磁共振仪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核磁共振仪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核磁共振波谱基本原理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明确核磁共振波谱的基本原理。

一、核的自旋及其磁性质

二、弛豫及其机制

三、化学位移及其表示法

第二节核磁共振波谱仪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核磁共振波谱仪的基本类型,明确核磁共振波谱仪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核磁共振波谱仪的基本使用方法。

一、连续波NMR仪

二、傅里叶变换NMR仪

三、NMR的测定

第三节13C的核磁共振波谱仪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13C的核磁共振波谱仪,明确13C的核磁共振波谱仪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13C的核磁共振波谱仪的基本使用方法。

复习思考题:

1、简述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类型。

2、简述核磁共振波谱基本原理。

3、简述连续波NMR仪的使用方法及步骤。

第六章质谱技术与质谱仪(2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质谱技术与质谱仪,明确质谱仪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质谱技术与质谱仪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质谱仪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质谱仪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

一、质谱技术的基本原理

二、质谱仪的基本结构

三、质谱仪主要性能指标

四、质谱图及其判读

五、生物质谱技术简介

复习思考题:

1、简述质谱仪的基本结构。

2、简述质谱技术的基本原理。

3、简述质谱仪的使用方法及步骤。

第七章色谱·波谱联用技术(6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色谱·波谱联用技术,明确色谱·波谱联用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色谱·波谱联用技术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色谱·波谱联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色谱·波谱联用技术的基本原理。

教学方法:

第一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明确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基本原理,掌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基本方法步骤。

第二节高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明确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基本原理,掌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使用方法。

第三节毛细管电泳色谱—质谱联用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毛细管电泳色谱—质谱联用,明确毛细管电泳色谱—质谱联用基本原理,掌握毛细管电泳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及步骤。

第四节气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联用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气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联用,明确气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联用基本原理,掌握气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联用使用方法。

第五节高压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联用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高压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联用,明确高压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联用基本原理,掌握高压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联用使用方法。

第六节MS—MS联用技术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MS—MS联用技术,明确MS—MS联用技术基本原理,掌握MS—MS联用技术方法。

第七节其他联用技术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其他联用技术,明确其他联用技术基本原理,掌握其他联用技术的步骤。

复习思考题:

1、简述高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基本原理。

2、简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基本原理。

3、简述毛细管电泳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及步骤。

4、简述高压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联用方法及步骤。

第八章分子生物学技术常用仪器设备(6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分子生物学技术常用仪器设备,明确分子生物学技术常用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掌握分子生物学技术常用仪器设备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分子生物学技术常用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分子生物学技术常用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电泳仪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电泳仪的基本类型,明确各种电泳仪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电泳仪的基本使用方法。

一、凝胶电泳仪

二、等电聚焦电泳仪

三、制备型电泳仪

第二节电泳仪的相关装置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电泳仪的相关装置,明确电泳仪的相关装置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电泳仪的相关装置的基本使用方法。

一、灌胶模具

二、电源

三、恒温装置

四、干胶器

五、凝胶扫描和摄录装置

六、电泳印迹装置

七、电泳洗脱装置

第三节PCR仪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PCR仪,明确PCR仪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PCR仪的基本使用方法。

第四节转基因仪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转基因仪的基本类型,明确各种转基因仪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转基因仪的基本使用方法。

一、基因枪

二、氦气加速枪

三、电穿孔仪

第五节基因差示系统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基因差示系统,明确基因差示系统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基因差示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实验:

实验四、植物DNA提取(3学时)

实验五、植物RNA提取(3学时)

实验六、实验六、PCR仪、电泳仪及凝胶检测成象系统(3学时)

复习思考题:

1、简述电泳仪的类型、结构及特点。

2、简述PCR仪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比较各种转基因仪的优缺点。

四、习题教学内容与要求(以自学为主,兼做有代表性的题目)

1、简述离心机的分类及离心机使用注意事项。

2、试画出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工作原理示意图。

3、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由哪些部分组成?

4、什么是流式细胞仪?

它有什么功能?

有哪些优点?

5、什么是色谱分析?

简述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6、试画出气相色谱分析流程图。

7、试述气相色谱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功能。

8、试画出高效液相色谱工作流程图。

试述液相色谱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功能。

9、试画出紫外-可见光谱仪工作流程图。

试述紫外-可见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功能。

10、试画出红外光谱仪工作流程图。

试述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功能。

11、试画出高荧光光谱仪工作流程图。

试述荧光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功能。

12、试画出原子发射光谱仪工作流程图。

试述原子发射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功能。

13、什么是原子吸收光谱?

试画出原子吸收光谱仪基本结构示意图。

14、什么是核磁共振波普技术?

它有何意义?

15、什么是质谱技术?

简述质谱技术的基本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