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论文共2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5845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论文共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论文共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论文共2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论文共2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论文共2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论文共2篇.docx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论文共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论文共2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论文共2篇.docx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论文共2篇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论文(共2篇)

 

  

 

 

 

 

 

 

 

   

 

 

 

 

 

  导读: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应该如何写作?

面对这个问题相信现在应该也是很多人都比较困惑的吧,特别是一些第一次撰写这方面论文的作者来,更是觉得难上加难,本论文分类为古代文学史毕业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中国古代文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第1篇: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

  古代文学课程是我国汉语言文学学科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主干课程之一,它不仅着眼于古代文学本身,还深入地探索了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文论、史论、社会功能、审美功能等多元化的内容,从多种视角构建了古代文学解读与教育的理论内容与实践体系,在民族文化历史素养的积淀和民族特色文学文化的传播弘扬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赖振寅和方丽萍共同主编的《弦歌不辍: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论稿》(2014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以古代文学总论、史论、文体论、教学案例分析为研究视阈,专业化地总结并论述了古代文学教学中的理论反思和实践经验,突破古代文学教学的传统课程体系,赋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更多新的内容和形式,全方位展现了现代教育改革中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新变化与新发展。

  根据课题的方向不同,该书将相关的研究成果划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的“总论”站在课程理论体系的整体视角,回答了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方向、策略、改革设想、新媒体化和大众化等实际问题,强调了古代文学教学必需与时俱进地密切关注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对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的需求;第二部分的“史论”分述了先秦、两汉魏晋、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时期古代文学史教学的重点与有效方法,着重展现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特征的历史演进与创新变化;第三部分的“文体论”分述了我国古代文学中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不同文体的鉴赏与教学问题,呈现了我国古代文学丰富多样的文体及其蕴藏的艺术魅力;第四部分的“个案研究”列举了我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教学案例,包括《左传》、《老子·四十二章》、宋词鉴赏教学等案例,具体讨论了我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积累案例分析经验的同时,也为古代文学课程的专业教学作出了良好的示范。

  一、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相互激荡,人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不同的社会、文化、文学、价值观等内容,对古代传统文学和文化审美的关注和了解逐渐减少,古代文学课程正处于不断被边缘化的过程,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参与度和实效性不足预期。

除此以外,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还面临以下难题:

  第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多且杂,在有限课堂时长内很难吃全吃透。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历史悠久,课程中的文学内容、特色文体、文论知识、审美理念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补充和创新。

如此庞大的课程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给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要想在有限的课程时长中,帮助学生构建相对全面的课程理论体系,十分考验高校的教材研发和选择能力,以及教师的内容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

  第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受教材和教师的影响较大。

在传统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围绕教材的规划进行内容设计,着重体现教材中所强调的文学资料,间接地将教材编纂者的观点和理念传达给学生。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我思考和探索,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而教材的编纂质量和教师的能力水平都属于不确定因素,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接受教学,学习与研究的视野受限,很容易受到这两大因素的限制,进而导致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出现差异。

  第三,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实用性不足,与当下社会文化的最新动态联系不够密切。

相对于现代文学来说,中国古代文学的用词习惯、审美情趣、文体特征等要素距离人们的现实生活更远,而现代教育日益强调实践性和实用性,学生的学习更加强调有用和有效,因此,对古代文学课程的热情明显不足。

从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角度来说,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主要在于人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与培养,但对于学生来说,文学与文化的积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课程教学因时间和内容的限制所起到的效果不够明显,就算学生有心投入课程学习中,也很容易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感觉到枯燥无用,课程教学的后劲不足。

  二、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策略

  在分析总结了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之后,笔者认为,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应当高度关注这些現实性的问题,促进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的健全、完善和创新,引进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挖掘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新的内容、新的形式和新的价值,促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长效健康发展。

具体来说,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索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第一,改革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目标与任务,突出课程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高度重视学生人文精神、文艺审美水平、道德人格健全等方面的教育,帮助教师和学生建立正确的课程认知,从而更好地投入到课程教学和学习当中。

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人才的人文素养、道德水平、文化积淀和精神面貌都是人才考察中的重要标准。

高校及教师应当进一步明确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将培育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学积淀的教学目标作为学科核心素养来进行教学,为学生的人文积淀和人格塑造作出良好的示范和指导,并着重帮助学生训练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艺审美能力,进而切实提高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引入创新的教学理念、手段和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让教师更了解学生的需求,切实增强“教”与“学”的深入互动,让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更具有创新性和实效性。

在当前的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人才培育的时代趋势,高校及教师应当积极地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全面渗透到教学当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个性化需求和课堂创新,进而真正地围绕学生来展开古代文学的课程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古代文学的课程中获得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增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与研究的实用性,多结合当下的文化现象、文学发展趋势、社会审美偏好来进行古代文学作品的创新解读,让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能够更加鲜活,更富有时代气息。

长期以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主要以古代文献资料为教学研究对象,让学生广泛且深入地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内涵、功能、审美等内容。

但是古代与现代的文学语言差异大,古代文学的学习时代性和实用性不足。

对此,高校及教师可以做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古今文学文化的对比研究,在对比的过程中展示文学发展的历史演进,帮助学生塑造更系统化的文学史观;二是古代文学的时代新解,从现代人的生活环境、价值观和精神面貌来重新阐释古代文学,挖掘古代文学中具有长久生命力的部分,实现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创新发展。

  三、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创新展望

  时代在变化,理念在创新,教育在发展,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需要立足于现在,还应该对未来的发展作出科学长效的展望,在教学理论、技术水平、模式创新、体制健全、人才培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出更多前瞻性的举措,以此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方面,就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未来展望来说,中国古代文学属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范畴,它在时代演变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稳定不意味着一成不变,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研究必须与当下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相契合,反映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和社会所倡导的道德风尚。

也就是说,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应当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和不断创新的。

首先,教学理论的创新引进有助于更新和转变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已有思路,以新的教学理念来贴近学生的思想状态,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学技术手段的创新引进有助于打破传统课堂的束缚,整合教学资源,运用灵活的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的活跃度和参与度。

再次,教学实践情境的创新有助于在课堂与社会应用之间架设起沟通互动的桥梁,给予学生更多切合实际的启发和指导。

  另一方面,就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与文化传播、文化产业经营之间的联动发展来说,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不仅是内在文化思想和语言审美能力的培育,同时它在艺术的创作、传播与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培养可以与文化产业经营相结合,挖掘古代文学中极具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部分,让学生在古代文学的传播推广中切身感受到古代文学的价值与魅力,进而更好地投入到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与推广中,逐步成为古代文学社会经济实践与经营的专业人才,进一步增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現实性特征与价值。

  综上所述,《弦歌不辍: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论稿》展示了我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主要课程内容,具有显著的系统性、专业性和实用性。

针对当前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改革需要,教师要在专业教材的指导下进一步探索提升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方法,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语言文化审美变化和社会的文艺发展趋势,切实强化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时代性特征、实用性价值和创新性理念,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与创新发展,让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得以更长效、更与时俱进地发展。

  第2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生态思想的演变

  【摘要】文学作品承载时代思想,中国古代生态思想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许多文学作品中留下了痕迹。

其中先秦时期的《诗经》、魏晋时期的《世说新语》、明清时期的《徐霞客游记》深刻体现了中国古代生态思想发展史的三个重要时期。

汲取这些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智慧,有助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观,文学作品,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

I20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7-0125(2020)03-0192-02

  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从先秦到明清两千多年的沉淀与绵延,形成了独特的思想内涵。

其根植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这一哲学命题。

不同的时期由于其自然、社会等因素形成了不同的生态思想,其中先秦时期、魏晋时期和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生态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其时代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对当时的生态思想进行了深刻阐述。

  一、先秦时期以《诗经》为代表的文学作品体现的生态思想

  

(一)自然界之间和谐共生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我国的诗歌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诗经》中记载了大量阐述自然界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诗歌,充分体现出先秦人民当时生活的生态环境与生态观念。

《诗经》中记载了自然界之间和谐共生的诗歌,例如《小雅·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描写了鹿与同伴共同分享苹草,悠然自得在自然中生存的场景。

《魏风·伐檀》中的“河水清且涟漪”体现出河水清澈、蜿蜒流淌,自然界一派生机向荣的景象[1]。

以上可以说明,在先秦时期,我国的自然环境较好,河流草地树林密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质资源。

  

(二)人类在摸索与自然相处的方式

  《诗经》中也记载了许多人与自然关系的诗歌。

例如,讲自然灾害的《大雅·桑柔》中的“降此蟊贼,稼穑卒痒”,体现出广大百姓对虫灾的痛恨,并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初步形成了用自己的方式去对抗天灾的意识。

也有讲人对自然界的破坏[2],如《周南·兔罝》中的“肃肃兔罝,施于中逵”就体现出当时的人们对于动物打捕杀是没有节制意识的,《齐风·还》中的“焚林而田”,用焚烧树林的方式来进行田猎,不仅烧毁树林田地,而且对生态环境有长期性的伤害。

诸如此类的诗歌在《诗经》中不在少数,体现出在先秦时期人们普遍还没有生态保护的意识,这也是时代的局限性。

除此之外,《诗经》中也有许多体现出人对自然的崇拜以及对自然规律的遵循。

先民们将山川河流拟人化以寄托情感,如《天作》中“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就是将岐山与贤明的君主相结合,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

中国古代先民们对于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活十分重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人们普遍遵循的生活作息。

  《诗经》中的诗歌给我们展现了先秦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他们拥有大量的生态资源,所以对自然是崇拜和感恩的。

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们对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但是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他们遵循自然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初步有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努力寻求自身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是中国古代生态观的源头,这个时期的生态学是传统的自然生态学。

  二、魏晋时期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文学作品体现的生态思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直是中国古代传统哲学的基本思想。

人类社会早期由于对自然的认知不够,先民们对自然都抱有敬畏之心,将人与自然放在平等共生的位置。

从先秦开始形成的生态观,在发展了近一千年后,结合《老子》《庄子》《周易》等玄学经典,以及当时战乱频发,人们消极避世的生活现状,对于生态的观念从有实际含义的自然规律向虚无缥缈的“道”和“无”发展[4]。

当然,人与自然的普遍联系和尊重自然规律的核心思想并未改变,继承发展中国古代传统的生态观。

《世说新语》一书展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风貌,魏晋时期的主流生态思想也在其中有所体现。

  

(一)尊重原生自然,感受自然之美

  《世说新语》中提到的生态观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尊重原生态自然,从整体感受自然之美,二是与自然和谐相处,核心就是道家的“无为”。

魏晋人士对原生态自然的欣赏之情可以在《世说新语·言语》中体现:

司马太傅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净,都无纤黔,太傅叹为佳。

谢景重在坐,答曰:

“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

”太傅因戏谢曰:

“居心不静,乃复强欲滓秽太清邪?

”[5]这段话是司马道子与谢景重在庭中夜观天象所言。

司马道子看到月朗星稀,感怀于天地之美、自然之美。

而谢景重之所以被嘲笑是在于他认为添加一些景色所没有的“微云”才是美,而在崇尚原生态自然的魏晋时期,人们认为人应该主动去欣赏自然界本身的景色,而不应该以自我的意志为转移,想要通过人去改变自然。

同时,《世说新语》中的人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整体,要从整体的角度去发现自然之美。

《世说新语·言语》中记载:

王子敬云:

“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山川河流是魏晋名士寄情之处,怪石奇松、薄雾流水或许单看都只是普通景色,但“山川自相映发”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就是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

在魏晋人士眼中,自然界各组成部分相对静止,却又相互平衡彼此,不受人的控制,人也应该欣赏最原始的大自然,尊重自然界最原始的状态。

  

(二)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世说新语》中同样体现了魏晋士大夫希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观。

魏晋时期是我国古代大动乱的时期之一,战争和分裂是那个时代的主题,社会的失控和人口的迁徙使得人們更加愿意亲近自然、顺应自然,将自然置于人的自我之上。

在自然中,他们可以暂时离开战乱纷争的社会现实,可以放纵自我,通过自然的本真追求自我的本真。

《世说新语·栖逸》中写到“康僧渊在豫章,去郭数十里立精舍,旁连岭,带长川,芳林列于轩庭,清流激于堂宇。

”康僧渊在离城几十里的地方修建住处,连着山岭河流,屋旁花草树木遍布。

他避开众人潜心修炼,后来当他拥有名气之后便离开了这个地方。

魏晋时期的士大夫很注重居住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且多数愿意避世,与自然亲近,将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除了居住,士大夫们大多偏爱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各种活动[6]。

《世说新语·雅量》中写到“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谢安在东山期间,经常和好友们去海上游玩。

  《世说新语》中体现的生态观已经从对自然的无知和敬畏逐渐转向对自然的尊重和融合,这一时期人们对自然的认识逐渐加深,开始愿意主动去亲近自然,自然在乱世中成为当时士大夫阶层的慰藉。

  三、明清时期以《徐霞客游记》为代表的文学作品体现的生态思想

  

(一)出现超前的生态意识

  徐霞客是我国明朝伟大的科学家,一生致力于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方面的研究,著有地理巨著《徐霞客游记》。

该书问世以来,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对其不同方面的价值进行了研究。

在考察明清时期生态思想方面,《徐霞客游记》也有着较高的理论价值。

书中记载,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生态环境退化的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大面积的乱砍滥伐,造成了水土流失,捕杀野生动物,造成了生态失衡。

在十七世纪,生态的破坏还远不会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但徐霞客已经在书中开始对这种生态破坏进行批判,初步拥有现代的生态学意识,这是十分超前的。

例如,他在书中写到“抛石聚垢,池为半塞,影遂不耀,觅之无可观也”,他意识到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破坏生态环境的做法表示反对,人类应该重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7]。

  

(二)拥有理性的生态观

  《徐霞客游记》中展现了理性的生态观。

徐霞客不信封建迷信,他的书中所记录的多是客观存在的真实事物。

他曾经说过“余行山中,不喜语怪”,当他看见比较奇特的景观时,一般会去寻找形成的原因,而不以鬼怪论之。

他常常进入各种山洞探寻奇观,来到麻叶洞,有传言“此中有精怪,非有法术者,不能慑服”,徐霞客不理会传言,亲自进入洞中探险。

在鬼神之说大行其道的封建时期,他已经建立了朴素的唯物观。

除此之外,他还理性地分析自然界的各种现象。

如在广西一带相传“鬼门关,十人去,九不还”,徐霞客则指出是因为热带树林中有大量的瘴气,这种毒气会造成人的死亡,和鬼神无关[8]。

例如,有在水面上浮光的现象,道士以为是神使得光浮于水面,徐霞客则指出是由于洞穴中的光的折射所导致的,并不是神迹。

徐霞客在书中以理性客观的眼光去看待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解释自然规律,已经初步拥有现代科学精神,这说明在明清时期,虽然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但科学精神的萌芽已经出现,生态思想也更加偏于理性客观。

  (三)出现生态保护的教育意识

  徐霞客同时也十分注重生态保护教育。

他用人的理论道德和他们的需求,教化人们要保护环境。

《徐霞客游記》中记载“下海子鱼可捕,上海子鱼不可捕,岂其言今不验耶?

”徐霞客指出上游不可捕鱼,是因为对于当地人来说,这个时节是用于插秧的,捕鱼会妨碍农事,因为农事而耽误了捕鱼。

他还在所到之处倡导用舆论、法律等方式保护生态:

“安得司世道者一厉禁之”,改造浙江金华的烧石方式,改进江西鱼洞的造纸程序,抛弃原有的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实现人的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在《徐霞客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明清时期,已经出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生态观的萌芽,能够理性地意识到人的活动对自然界造成的破坏,并且开始有意识地通过加强对人的教育和提高生产率去减少对自然的破坏,这个时期的生态思想已经与现代生态思想较为接近。

  四、总结

  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演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进步,文学作品是一个时代思想的载体,承载的生态思想对我国现代的生态保护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汲取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智慧的同时,结合我国当前的发展需求,这对推动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