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人才需求与培养状况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5247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人才需求与培养状况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人才需求与培养状况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人才需求与培养状况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人才需求与培养状况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人才需求与培养状况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人才需求与培养状况调研报告.docx

《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人才需求与培养状况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人才需求与培养状况调研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人才需求与培养状况调研报告.docx

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人才需求与培养状况调研报告

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人才需求与培养状况调研报告

就软件研发人员而言,处于塔顶的是产品经理、资深项目经理和资深系统分析师等,他们是有丰富的软件开发经验、精通产品行业知识并善于与客户打交道的公司核心骨干,要求既懂管理又懂软件,并具有外包市场开拓能力的高级人才。

他们应该熟悉国际化企业管理模式,能够紧跟世界前沿技术动态和趋势,掌握国际标准和规范,熟悉发包方的文化。

处于金字塔中间的是有专业软件开发经验、熟悉产品行业知识,对客户真实需求比较了解的技术骨干,即有丰富经验的项目经理人才。

他们具有很强的沟通和团队领导能力,了解客户需求,能够对软件项目进行系统分析、模块化分析,协调各种资源并掌握项目进度和质量控制。

这类人才需要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从业经验以及较好的职业素养。

处于塔底的是年轻有朝气、有初步产品开发经验和基本行业知识的普通员工,即基础的软件开发人员,能够编写代码、技术文档等,能与团队成员和项目经理共同完善设计方案,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表达能力。

从知识储备的角度来看,软件服务外包行业人才具有复合性特征。

服务外包人才必须具备以下三种知识储备:

一是熟练使用或开发软件及信息网络的知识;二是软件服务外包领域的基础知识,如外包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基本原则、交付工具的使用等;三是项目涉及到专业领域的知识,如承接金融信息化外包业务的人才,就需要具备金融管理方面的知识,如国际结算、外汇管理、金融衍生产品等知识。

当前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某项专业知识的具备,还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对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网络管理、相关外包行业信息以及外包行业工作流程等都应该有广泛的了解。

近年来,国际服务外包行业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知识密集型服务外包兴起,许多企业不仅将数据输入、文件管理等低端服务转移出去,而且还将风险管理、金融分析、研究开发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业务外包出去。

这种发展趋势也对未来一段时间的软件服务外包行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中国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普遍存在以下的问题:

IT基础知识储备不足,无法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一味钻研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弱;缺乏开放的视野和思路;不注重积累工程经验、科研能力和沟通能力;储备的知识缺乏实用性,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

衡量软件服务外包行业人才是否适应行业发展趋势的关键一点,就是如何灵活使用外包软件开发、设计、测试和项目管理的知识和工具,以及对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网络管理和行业知识的广泛了解,将职业技能与实际的岗位需求结合起来。

由于目前高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仍然是以理论讲授为主,而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相对不足,因此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能力的要求相差甚远。

这也是造成当前软件服务外包行业持续存在人才缺口的核心因素。

因此,软件外包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接受企业化项目的锻炼,并让基础技能知识运用到实践,尤其是企业的真实环境中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与完全对接。

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全球化趋势非常突出,因此,对从业人员的全球化视野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具体而言,全球化视野形成的前提,是对各国企业和组织的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行为模式进行深入的了解,而要想深入了解,首先要求的就是跨文化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由于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客户多来自国外,因此对软件服务外包从业人员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外包技术和管理人员应具备读写和口语交流技能,以语言为工具,能与国外客户顺畅交流,理解、尊重国外客户在文化、传统、习俗、思维和时差等方面的不同,通过反复的沟通和交流,解决外包项目中的具体问题,提供最佳解决方案。

具体而言,软件服务外包行业人才的国际化特征体现在下述七个方面:

(一)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二)熟悉、掌握本专业的知识;

(三)熟悉、掌握国际惯例;

(四)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五)具有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

(六)具有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七)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在做国际人的同时不至于丧失中华民族的人格和国格。

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个人素养也有很高的要求,表现出高度的职业化特征,归纳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

软件服务外包行业从业人员典型的个人素养是对知识产权的尊重,这是起码的职业道德。

在软件服务外包的协议交易和实施过程中,基本都会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关系到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生存和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服务外包的接包方对发包方提供的信息、研究开发中产生的知识产权等,必须按照发包方的要求和合同约定加以严格控制和管理,一旦向第三方泄露,将要承担法律责任,并且从此将不会被服务外包企业作为合作对象和合作伙伴。

(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合作和团队精神变得空前重要,软件服务外包行业也不例外。

对于个人意识强烈、闭关自守、好大喜功,缺乏与人为善的合作精神的人,将无法适应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要求。

由于软件服务外包行业涉及的项目规模通常非常庞大,同一个接包方内部会分成若干项目组,需要各个项目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交付产品或服务。

有时,发包方还会将一个项目的不同部分发包给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接包企业,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跨地域、跨文化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主动的质量意识。

信息时代,软件质量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

软件是产品、是装备、是工具,其质量使得顾客满意,是产品市场开拓、事业得以发展的关键。

软件质量是是可以认识,可以科学地描述的。

通过一些方法和工具,可以改进软件质量。

如CMM(软件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就是一种控制和改进软件质量的典型方法。

采用CMM这样的方法和工具来控制和提高软件质量,不仅需要软件服务外包企业从组织层面进行规划和部署,更需要组织中的每个成员积极树立质量意识,主动学习、了解、掌握并应用软件质量管理工具。

否则,方法和工具将沦为虚设,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伴随着中国IT产业的快速发展,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也正处在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阶段。

目前国内软件从业人员接近40万人,其中从事软件外包的软件人员不到15万人。

虽然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培养了大量的IT相关专业毕业生,但真正适合从事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人才却极为短缺,人才培养问题已经成为中国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一大瓶颈,从根本上限制了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

事实上,与快速增长的软件产业规模和从业人员数量相对应,中国计算机及相关的高等教育规模也在急剧扩张。

以2009年为例,中国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本、专科毕业生达84.80万人。

然而,数据表明,有近30万,也就是多达35%的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毕业生没有从事计算机相关行业的工作。

其中,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力量,高职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毕业生为49.84万,占全部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的58.7%。

但高职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在软件从业人员中所占比例与其数量并不相称,在我国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中,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整个人力资源构成中仅占9.7%的比重。

2009年,国家教育部在《教育部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各类高校要在相关专业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作,在高职高专、本科、。

然而,通过对国内100余家软件外包企业的调研发现,通过传统的学历教育(本科和高职教育)和社会IT培训机构培养出的软件人才与企业所期望的软件人才之间一直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为学生普遍缺少项目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很难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

近年来,我国软件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还远不如印度、爱尔兰和以色列等软件外包强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极度缺乏了解IT服务与软件外包行业特点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

造成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不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伴随着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一方面软件服务外包业受到了较大冲击,导致企业人力需求降低和扩张减缓;另一方面,为降低成本,企业希望应聘者具备更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减轻培训成本并更快地创造收益。

由此,对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在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在人才招聘上已经从单纯追求数量转变为理论与实践并重、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兼顾。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然而,在理论知识层面上,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学生较高职学生具有绝对优势,而在实践动手能力层面上,高职学生却又不具备明显的相对优势。

由此可以看出,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是造成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不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对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访谈,可以将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办学目标的扭曲。

软件服务外包行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在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办学目标扭曲、教学定位偏差的现象。

大多数院校依旧停留在IT专业知识的定向培养上,这使得毕业走入社会的学生往往是专而不精,每个领域都知道一些,却又都不够深入。

这样的毕业生即使顺利就业,在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也只能单一地、纵向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无法横向扩展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知识面。

此外,这类学生由于缺乏综合能力素质与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在投入工作岗位后往往会出现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的不足,更严重者,甚至会导致价值观与工作态度的扭曲。

究其原因,在于院校在设定办学目标时,存在严重的利益驱动。

很多地区的高校在设立办学目标时,并未结合社会需求与当地的地域特性,而是片面地追求招生规模,以扩大生源为唯一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完善市场观,就是办学思想、出发点及目标必须立足于社会需求,改变教育短缺时代以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在众多的需求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服务对象,从而确立自己的教育项目和发展方向。

这种服务目标的确定,一是要取决于社会需求,二是要依托一定的内部条件,三是作为教育这种特殊行业,还必须要符合社会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三者缺一不可。

科学确立办学目标,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是一个战略决策问题,是其所有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这种目标的相对明确性、具体性和可实现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发展的科学基础。

(二)专业设置脱离市场需求。

在设置专业时,很多高职院校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也依旧拘泥于理论陈规,并未与企业实际的岗位任职要求相结合,使得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事倍功半。

事实上,软件服务外包行业早已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岗位体系,每一个岗位都有其明确的知识、能力、素养指标。

然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培养体系与企业的岗位体系之间一直没有确立准确的对应关系。

如,一些高职院校根据市场需求,设立了嵌入式方向的软件工程专业,而事实上,嵌入式方向仍是一个相对宽泛、不够聚焦的模糊概念,学生毕业之后,根本无法迅速找到与嵌入式方向准确对应的岗位。

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当然并不能完全归咎于高职院校。

但作为教育的主体,高职院校理应充分尊重市场需求,深入了解、调查、研究企业的真实岗位设置,更有针对性地设立专业。

以往贪大求全的思维模式必须尽快打破,因为专业的准确设置,将极大缩短毕业生与企业真实需求之间的距离。

(三)片面强调就业率。

从2005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就将高校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硬性挂钩,如果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势必会影响学校的招生率,进而影响高校声誉和经济效益,甚至是学校领导的升迁。

而在更大的环境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甚至是对地方管理者政绩考核的依据。

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普遍认为,就业率是最重要的数据。

通过对高职院校的访谈,发现90%以上的高职院校都将就业率作为评价学生就业质量的唯一考核标准。

事实上,就业率这一概念自身就有多种解读方式,学校、毕业生和企业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很多学校认为,只要学生毕业之后有了去处,就可以称之为就业。

不论学生所学专业为何,只要有了就业协议,学校方面就将学生纳入成功就业的数据库中。

因此,很多学校都有很高的就业率。

而上级主管部门并不会深入调查就业率数据的统计方法是否得当,由此得来的就业率的数字,造成了学校就业情况的虚假繁荣,掺杂大量的水分,并不能真实反映学校的教学效果,更无法为学校持续改进教学质量、与企业需求之间建立对应关系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其实,如果就业率统计能够真实反映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大学、教育部门、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就业率统计并无不妥,但是,如果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心思用在千方百计炮制好看的数字上,就业率的统计就会失去原本的意义。

众所周知,在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方面,双师型教师的作用功不可没,国家也多次重申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实用性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政策。

然而,放眼全国,真正具备企业一线软件服务外包工作能力和经验,同时又拥有一定理论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实在太少,与国内庞大的高职高专学生规模相比如同九牛一毛。

由于目前校企间依然缺乏更为深远、广泛的联系,致使大多数高职院校无法向企业输送更多教师进行一线工作锻炼。

此外,还存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和评聘制度难以有效实施,教师队伍的评价体系存在偏差,没有有效引导教师在校企之间的流动,双师型师资培训项目流于形式,培训内容与行业主流标准、技术、设备严重脱钩等问题。

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机制的欠缺,使得大多数院校的实训成为了闭门造车,进而导致了国内各高职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方向,大大偏离了企业的实际需求。

由此,虽然每年都会产生大批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但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人才缺口却仍然无法得到满足。

在职业教育研究领域,实训模式一般分为以企业、培训机构和学校为主导的三种模式,其中以学校为主导的培训模式由于存在封闭性,无法真正实现与企业工作项目的有效对接而逐渐被高职院校所摒弃,进而转向以企业或培训机构为主导的实训模式。

然而,在现阶段,这两种模式也同样存在明显的不足。

(一)以企业为主导的实训。

主要包括与学校合作的IT公司实训基地,以及学生自己联系的实训单位等,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顶岗实习。

学生作为实习员工,管理主体为企业。

学生在企业进行毕业实训有诸多优势,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足。

首先,状态分散,管理不便。

由于缺少了学校的统一管理和监督,特别是很多校外实训可能在不同的城市开展,学生的安全和思想教育容易出现管理不到位的状况。

其次,增加企业和院校的经济成本。

对于IT企业,为接纳顶岗实习的学生,需要支付不菲的工资、办公场地费用、硬件费用等显性成本。

而企业指导教师的时间成本、实习学生的管理成本等隐性成本,对于中小型IT企业而言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而在短期内,顶岗实习的学生很难为企业创造高于成本支出的价值。

这也是IT企业在主导此类实训模式时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对于高职院校,每年都要为寻找顶岗实习的合作企业而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

此外,少数学生参与实训,难以普适推广。

为弥补成本支出,同时担心实习学生不熟练的操作会给生产带来负面影响,企业往往选择优秀学生进企业实习。

这就造成了资源和机会愈发不对称,优秀的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空间,而真正希望通过实习提高实践能力的普通学生却很难获得企业实习的机会。

此外,出于信息保密或知识产权保护的考虑,企业只安排实习学生在技术含量低或只需进行简单体力劳动的岗位上,在技术含量高的岗位上,往往限制学生顶岗。

因此,顶岗实习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十分有限,难以达到预期的实训目的。

由此,校企合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以培训机构为主导的实训。

主要包括学校委托社会培训机构进行实训,以及学生自己参加的培训机构等,实训一般通过项目组的方式进行。

学生作为项目的模拟参与者,管理主体为培训机构。

与企业不同,以培训机构为主导的实训最大的困扰,来自于夸大的招生承诺以及良莠不齐的培训质量。

(1)师资动手能力不足,缺乏实战。

以项目代替实训,只能是一种简单的训练,与IT企业的实际还相差甚远。

此外,大多数培训机构的师资多为兼职教师,且大多为大学教师或者在读研究生,本身就缺乏项目实战经验。

因此很多学生经过培训,无法获得较为扎实的IT开发管理经验及实际岗位的工作技能经验。

在步入工作岗位后,依然无法胜任企业的工作。

(2)费用昂贵,品牌大于内涵。

培训机构良莠不齐,有些无产业背景的培训机构只以盈利为目的,动辄上万元的学费带来的丰厚利润,吸引不少人投资开设培训机构。

对于学校,将学生实训推给培训机构,校内实训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浪费的行为;对于学生,高昂的学费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令众多学生望而却步,严重制约了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积极性。

(3)难以实现互惠与持续合作。

院校与培训机构间的合作多为简单的契约关系。

在合作过程中,院校无法从培训机构处获悉关于产业发展、产业用人需求等一手信息,对于院校推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并无根本的促进作用。

而且培训机构在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时,很少考虑就业质量问题,导致大部分学生就业后的离职现象非常普遍。

解决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问题的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的地方性与职业性特点,决定了它必须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职业岗位变化,及时开发适销对路的专业,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按照市场人才需要确定相应的专业。

(一)专业设置体现行业前瞻性。

为了实现中国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整体产业升级,作为重要的人才输送者,高职院校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

体现在专业设置方面,高职院校应该立足于当前,着眼于未来,与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共同探索满足未来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要避免盲目性,强化行业发展预测,基于行业趋势调整专业设置。

人才的培养有一定周期,而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又在不断发生变化,政府、行业组织和院校应该重视行业预测研究,为专业设置提供准确的研判标准。

(二)专业设置体现市场发展性。

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设置专业要取决于社会需要,合理的专业设置必须做到专业与企业职位体系相呼应,专业与企业需求相对接,专业与就业岗位相挂钩。

为改善这一局面,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之前应该进行详细、深入的区域性市场需求调研,在教学计划安排、主干课程设置、技能结构要素、专业开办条件以及专业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与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系部的专业设置。

同时,由于社会需求的不确定性,还应不断进行专业的调整与改造,如专业方向的拓展,甚至专业的弱化与撤消等。

当前一些复合型专业正在高专高职学校出现,如计算机应用技术铁路信息化应用、软件外包日语方向等,都是充分体现了适应市场需求,建立产销链接的办学思路,值得推广。

针对软件服务外包行业,高职院校应对服务外包人才的需求进行细分,按照企业面向的市场可细分为对欧美外包、对日外包、在岸外包的人才,按照企业业务类型可细分为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等,然后再来研究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并进行分析及细化。

如:

目前做ITO的以日语为主的服务外包企业,希望招收综合素质较高的既懂专业、又懂计算机及日语的毕业生;而做BPO的企业,则只需要外语沟通能力良好的学生,具备良好的IT操作技能即可。

(三)专业设置体现特色差异化。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普遍存在新增专业重复率偏高的现象,如近两年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蜂拥申报的现象,两年就出现近60所院校申报。

从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利益来看,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区域经济对人才类别、数量和质量的具体要求,建设一批具有生命力、发展稳定、前景广阔的成熟专业,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存在,通过较长的办学积累,办出自己的特色,形成收效期长、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牌专业、特色专业。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考虑强化学校的办学特色,既要与其他高职院校错位发展,避免与其所设置的专业雷同,更要重视弘扬学校优良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强化体现特色的品牌专业,围绕品牌专业设置新专业,构建结构合理的专业群。

如交通类院校,应该围绕交通信息化发展设置于交通有关的IT类专业,经济类院校应该围绕金融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设置有关的IT专业。

综上,建议教育主管部门以专项课题的方式,定向委托相应的专家机构或咨询机构,研究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并发布年度预测报告,准确研判面向服务外包行业的人才规模、岗位需求、职业素养、知识结构,指导不同区域、合同行业的职业院校优化并动态调整专业结构,确保高职院校培养出适应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推动行业的发展与繁荣。

(一)创新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从普适性教育向针对性教育转变。

当前各高职院校普遍采取的是普适性教育,具体到软件外包行业,院校的培养体系应避免对软件行业的全面覆盖,而是强调面向岗位的知识侧重和技能强化。

举例来说,某高职院校在Java语言及应用上只安排了几十个学时的选修课程,而企业普遍认为400个小时以上的学习和实践是在软件企业从事Java开发所必须的要求,但由于高职总课时数的限制,无法安排这么多的Java课时。

另外,为了保证课程体系的全面性,实践性的课程实际上更难达到企业需求。

很多院校的学生仅仅在某个暑假安排有几周的工程实践。

大部分教师由于长期脱离企业环境,对企业的人才标准和技能要求一知半解,这样的学生毕业后到了企业,必定会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去适应和补课。

因此,针对服务外包的人才需求,建议高等职业院校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从学时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平衡等方面,向针对性教育方向转变,针对企业的技术类型、素质要求和行业定位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的精准服务定位。

(二)延长就业率的考核周期

毕业生的就业率,可按照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在毕业半年后统计,甚至可以到毕业一年后统计。

而且,不能由学校单方面统计就业率,而是引入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参与统计。

这样统计出来的就业率,更真实、更科学,同时也让毕业生有更多的体验、思考和选择工作的时间和机会,使毕业生的就业更扎实、更可靠。

在学生毕业后的半年/一年时间里,高校应组织就业指导教师持续进行就业安置率回访,对学生就业情况作持续性、过程性考察,一方面提供辅导,另一方面也为学校收集宝贵的信息。

(三)建立就业跟踪服务机制

形成切实可行的就业跟踪服务机制,不仅能大大提高就业质量,还能有效反馈院校的教学质量,使院校能够通过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通过就业跟踪,能够发现专业设置是否合理,避免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随时了解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职业取向,为在校生对就业提供合理的参考;不断获得最新的软件服务外包职业准入和职业定位,为院校制定教学计划提供依据。

通过这种机制,还能随时获得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岗位需求信息,为建立企业与毕业生之间的信息立交桥提供极大的便利。

建议教育主管部门通过政策支持推动成立非盈利的大学生就业咨询研究中心,客观、公正的评价院校的就业状况,研究行业的人才趋势,打破就业率与招生规模硬性挂钩的做法,从对就业数量的关注转变为对就业质量的关注,从而使高职院校无法继续依赖制造高就业率的做法来获取各种资源。

校企合作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模式。

学校和行业、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受益,行业、企业、事业单位的技术和管理专业人员深层次地和有效地参与学校发展,包括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及质量评估、人才质量标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