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设级示范学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docx
《学校建设级示范学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建设级示范学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建设级示范学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学校建设省级示范学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作者:
————————————————————————————————日期:
嵊州市职教中心建设省级示范学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学校建设省级示范学校的必要性
(1)职业教育进入历史新阶段的需要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到2020年,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规划纲要》特别强调,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在全社会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氛围。
随着全国生源的普遍减少,职业院校的生源也受到了影响。
葛道凯认为,当前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进入历史新阶段。
“当前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进入历史新阶段。
”葛道凯分析认为,“事业发展通常指的就是规模。
当前中职和高职的生源都开始走下坡路。
因为孩子少了,所以职业教育要从注重规模扩大向加强内涵建设、提高质量转变。
”
由于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扩张,对劳动力的需求逐年增加,从东部地区延续到中部,现在一些西部地区也出现了劳动力短缺问题,这对职业教育发展是否有利?
对此,葛道凯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如果中国到了刘易斯拐点,中国的职业教育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刘易斯拐点之后,伴随着的是劳动力短缺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为了招到人,企业就一定会涨工资,这也意味着劳动力要创造更多的价值。
这个价值必须来自教育,最直接的是来自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一样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人才、智力和技术支持的基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当而且能够为惠及全市人民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作为最为基础的贡献。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投资环境、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2、〈教育部中职发展十五规划〉
3、〈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4、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
5、《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6、〈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总之,上述均为职教发展的形势和政策背景,为我们学校争创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指明了方向。
(二)嵊州市经济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
嵊州市属全国首批经济开放(县)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区域经济特色鲜明,服装领带、针织服装、电子信息、电机制造、厨房用具发展迅速,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领带之乡”、“中国根艺之乡”、“中国电声零件之都”、“中国厨具之都”、“中国丝针织生产基地”、“中国小功率电机生产基地”。
二乡二都二基地从业人员达25万人,年产值250亿元以上,年总需技能型人才5000人以上。
目前,嵊州市有两所市属职业高中,嵊州市职技校2013年为省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年招生数位1000人,职教中心年招生为1000人,嵊州初中毕业生为5000人,按普职1:
1,每年还有500名初中毕业生就读于社会办学的职业学校。
我市两所国家级职校招生人满为患,为此不少的家庭将300名子女送到外地高收费学校就读,这已经充分说明民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正在急速扩张,老百姓送子女受优质教育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嵊州市应加大投入办好自己的职业教育。
适应嵊州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大力调整职业学校布局。
嵊州市职高的办学水平和民众对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需求不很协调,所以总的来看,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教育的政策要求以及民众的意愿创建省级中等示范职业学校的内、外部条件和时机已经相当成熟。
(3)嵊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内涵建设和提高质量的需要
学校30年来,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努力走规模化、专门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主体专业对接当地经济。
立足嵊州支柱产业和文化产业开设专业,有服装设计与工艺、工艺美术与木雕、电子技术应用三大省级示范专业,其中服装设计与工艺为省骨干专业,工艺木雕省级特色专业,形成了以三大主体专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专业群,对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才培养实践“工学结合”模式。
学校的三大主体专业都设立了教学工厂,分别是雅戈尔服装教学工厂、金舟电声教学工厂、艺术村木雕教学工厂。
如雅戈尔集团在服装实训楼一楼设置一条1000㎡的生产线,配置高速平车100台,能容纳80位学生进行教学实习,学校与雅戈尔集团联合设办公室管理。
“教学工厂”做到了实训设备和企业生产设备、学生技能水平和企业工艺水平、实践活动劳动强度和企业就业的劳动强度的三个有效衔接。
校企走向深度合作。
学校推进产教对接,牵头组建了嵊州服装领带职业教育集团,实现职教资源共建共享。
“引企入校”开设教学工厂,“入企办学”举办8个行业企业定向班的培养;和三家企业成立产学研联合体;工艺木雕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为48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126个项目的技能服务。
学校管理注重精细实效。
将卓越绩效的管理理念引入学校管理之中,建立科学的学校流程管理体系。
实施绩效考核制度,促进了学校获得持续发展。
构建“一个核心、三全管理、传统文化德育”的独具特色的校本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得到推广,学校管理得到社会认可。
现为国家级重点职校、省一级职校,绍兴市文明单位,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学校。
尽管职教中心在内涵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教学管理教育过程管理和企业管理、企业的生产管理还没有有机的结合,导致教学质量提高不快,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步子不大。
以下就主要问题作以分析:
(一)培养模式方面。
学校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
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但是学校在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促进中职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形成独具特色校园文化缺乏层次性、系统性、全员性。
SW0T分析
优势: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劣势:
到合作企业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实训
利用这些开办教学工厂。
优势与机会的组合:
运用《嵊州市校企合作例》、示范学校建设的理念与资金,师生紧密配合,携手解决企业所常面对的成本、质量及产品性能等难题。
改进这些:
到合作企业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实训困难。
劣势能与机会的组合:
《嵊州市校企合作例》、示范学校建设资金,解决工学结合难得问题。
机会(发展的形势和政策背景)
监视这些:
教学工厂引进项目的工艺水平。
优势与威胁的组合:
技能要求初中级
消除这些:
合作企业的工作岗位实训的教学时间、资金。
劣势和威胁的组合:
夜自修、寒暑假、车辆接送。
威胁(内部、竞争对手、标杆)
(二)教学模式方面。
学校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
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
创新教学方式,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通过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示范学校建设理念与资金,加强模拟教学的软硬件建设。
(三)办学模式方面。
联合相关行业、企业以及其他职业学校共同组建职教集团,促进集团成员之间优势互补。
运用示范学校建设项目扎实推行校企合作推进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委员会的开展工作。
(四)教育内容方面。
学校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用人需要,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机制。
建设国内领先、省内顶尖的工艺木雕精品专业。
利用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教材建设机制,针对岗位技能要求变化,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开发《领带制作工技能等级标准》《工艺木雕技能等级工技能等级标准》;开发《领带设计与制作》、《针织设计与制作》、《厨具设计与制作》、《电声设计与制作》四本校本教材。
(五)基础能力方面。
学校按照“做大、做强、做优”的要求,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提高效益,进一步加强学校基础能力建设。
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和教育教学需要,更新添置实主体专业的实训设施设备,改善学校的主体专业实训条件,为中职学生实训创造良好的环境。
加大校园环境整治力度,改善校园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积极打造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校园环境。
(六)队伍建设方面。
学校以改革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注重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
创新人事分配制度,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
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
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培养,提高队伍整体水平。
优势:
注重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
劣势:
实训指导能力较弱
利用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培养,
优势与机会的组合:
提高队伍整体水平。
改进这些:
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
劣势能与机会的组合:
提高专业教师实训指导能力。
机会(发展的形势和政策背景)
监视这些:
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
优势与威胁的组合:
双师型技师队伍
消除这些:
企业社团进学校
劣势和威胁的组合:
学生实习师徒制,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和社会专家师徒制。
威胁(内部、竞争对手、标杆)
(七)内部管理方面。
学校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全面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规划、执行、质量监测和服务能力。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建立规范的招生和考试制度、严格的学籍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健全的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制度、科学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等。
同时,建立规范的电子学籍、教务和资产等信息系统,保证学生等信息的全面准确;不断提高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
(八)评价模式方面。
以贡献和能力为依据,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
突出技能考核学生的学习,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围绕社会需求评价学校的办学,动态适应国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学校建设省级示范学校的可行性
一、办学方向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制定并实施《嵊州市职教中心质量强校建设十二五规划》。
学校立足嵊州支柱产业和文化产业开设专业,形成了服装设计与工艺、工艺美术、电子技术应用三大骨干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和建筑工程技术两大新兴专业,学前教育和工艺木雕两大特色专业的办学格局,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有较高的耦合度,努力实现学校规模化、专门化、特色化发展。
2、办学条件
1.校园面积:
147.6亩,建筑面积71428平方米。
2.设备总值:
2500万元,主体专业建立了30个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课开出率达95%以上;具有2个省级实训基地,一个中央财政支持的服装实训基地。
3..计算机:
学校共有计算机705台,教学使用的计算机达每4.48人一台标准。
4.图书馆:
1226平方米,电子阅览室、教师资料室和学生阅览室符合师生教学需要,图书生均42册以上,报刊杂志达126种。
5.具有充足的体育教学和学生锻炼的场所,符合《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教学、生活和运动设施符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
6.有稳定的教育经费来源,学校基本建设、大型设备添置纳入举办者的预算;年生均经费是当地普通高中生均经费的1.5倍以上,学校已形成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
三、校企合作
嵊州市职教中心,依托行业协会,突破学校本位的单一职教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学校主导、行业指导和企业引导三位一体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
继续做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是“订单”式培养培训。
招生时与企业签订联办协议,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
学校每年与巴贝集团、雅戈尔集团、宏达制衣有限公司、浙江奥力集团、天乐集团等企业举办定向班5个班以上。
另一种非常规的做法
1.班级设立上打破常规。
为了保证“订单培养”的质量,企业对自愿报名参加“订单培养”的学生进行选拔。
选拔方式包括笔试和面试,学校为整个选拔工作提供全面的支持与协助。
入选的学生单独组建“订单培养”班,学校把订单企业从一个或多个专业中选拔出来的学生重新组班,安排专门的辅导员,进行单独培养,以提高学生就业的保留率。
2.课程设置上打破常规。
根据企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明确培养对象所应具备的道德、知识、技能、综合能力等各种职业素质与能力,在课程开发中注重将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事例引入到课程方案之中。
按照订单企业提出的培养要求,学校为“订单培养”班的学生重新设定课程。
这种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很强的岗位针对性,大大缩短了学生就业后的岗位适应时间。
3.课时安排上打破常规。
学校聘请了众多企业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来校兼职授课,主讲专业核心技术课程,指导专业核心技能训练项目。
由于兼职教师的工余时段才是上课时间,学校的课表安排就打破原来的节奏,跟着兼职教师的时间进行变动。
4.能力考核上打破常规。
“订单培养”的出发点是“以就业为导向”,毕业生质量的高低是校企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
为了让企业获得“用得上、上手快、留得住”的人才,保证人才培养的优质高效,必须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估。
如08年始,学校与浙江宏达制衣有限公司每年培养2个电脑横机定向班,其专业横跨服装、针织、电子商务三个专业。
二是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按照学校与企业签订实习和就业的协议,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推荐相关学生集体实习,双向选择就业。
如我校与浙江巴贝服装领带有限公司、浙江特种电机有限公司、浙江奥力电器有限公司等30家企业签订实习和就业协议。
三是建立教学工厂,形成“培养与使用”一条龙
学校决定在服装设计与工艺、电子技术应用、工艺美术与木雕三大主干专业中开设教学工厂,开展职业能力实践活动。
教学工厂,就是以三大主干专业为抓手,在学校塑造一个企业环境与学校教学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设置工业项目。
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师生紧密配合,携手解决企业日常面对的成本、质量及产品性能等问题,努力做到三个衔接即实训设备的衔接、工艺水平的衔接、劳动强度的衔接。
雅戈尔集团在服装实训楼一楼(1000㎡),投资120万元,引进圣瑞思全自动吊挂系统,设置一条全自动生产线。
2011年12月,学校和雅戈尔有限公司被评为绍兴市校企合作先进集体。
2011年5月11日,在全省中职校长学习会上,浙江省厅鲍副厅长对我校开设教学工厂之举予以充分肯定。
四是以嵊州市公共实训基地为平台,形成大职教网络体系。
学校确定大职教理念,在有关部门整合培训市场的基础上,与嵊州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合作,在培训楼一楼设立嵊州市劳动力市场,二楼设立嵊州市劳动技能培训,形成“培训、鉴定、就业”一条龙服务。
学校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实训基地高效运行。
进一步强化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增强学校对其他中职学校的示范作用,增强学校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的能力,进一步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人才培训、技能鉴定等服务。
积极为区域内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职业资格鉴定、技术革新服务。
社会培训超过5000人次/年。
4、教育教学
学校根据职教及学生的特点,系统构建了“以学会做人为核心,以三全管理为基础,以传统文化德育为抓手”的德育体系。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完善,逐步形成了颇具校本特色的德育模式。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环境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
学校在三年内实施“专业设置产业化,教学内容项目化,专业教师技师化,学生技能工人化”的教学理念,突出能力为本,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构建以“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类型为主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新模式。
确立以核心技能培养为课程改革主旨、以核心课程开发为专业教材建设主体、以教学项目的设计为专业课程改革重点的改革思路。
应用专业仿真软件来提升教学的效果,运用信息技术来整合课程和优化教学过程,30%的专业课程有仿真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和训练。
全面实施实训室“7S”管理,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7要素落实到实训过程中,从而培养学生按照规则办事的良好习惯。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学校从学生实际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出发,大刀阔斧地改革课堂教学内容,研发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
迄今为止,学校已开发并投入使用了6本校本教材:
《服装设计与工艺》、《领带设计与工艺》、《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工艺木雕》、《根雕艺术》、《小功率电机制造与维修》,在实际使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0年,服装教研组与嵊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研发《领带制作的国家职业标准》。
按照企业生产转型和技术更新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及应用及时反映到专业教学之中。
开发优质核心课程和编写校本教材,要根据新的课程体系要求,在3年内,建成10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成20种特色教材和教学课件。
逐步完善6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工艺木雕教研组研发《工艺木雕制作工国家职业标准》。
五、教师队伍
学校积极选送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培训和学习,并大规模开展校本培训,聘请专家到校举办各种专业讲座,采取多种渠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专业带头人和优秀教师。
学校现有省级技术能手1位,绍兴市技能大师2位,绍兴市学科带头人2人,绍兴市优秀班主任2人,3位嵊州市学科带头人;嵊州名教师、名班主任8人。
学校现有木雕、服装两个绍兴市技能大师工作室,一位嵊州市首席技师,国家级专利6项,建立校创新创业工作室,完成国家专利申请2项。
六、学校管理
将卓越绩效的管理理念引入学校管理之中,建立学校流程管理体系。
3年内争取获得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国际认证。
学校在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制定战略和战略目标,重新修订了《嵊州市职教中心质量强校建设十二五规划》,实施了《嵊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各处室办事流程》,把戴明环作为教师的思想方法和工作程序,要求一切工作按PDCA循环进行,努力做到对人规范化,对事流程化,对物规格化。
实施卓越绩效管理,就是将企业的管理和生产过程与学校的管理和教育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职教中心独特的职业教育优势,从而推动学校教育健康发展。
学校构建了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合理减少管理层次;制定岗位考核指标:
《教师绩效考核指标》、《职工绩效考核指标》、《中层干部绩效考核指标》、《校级领导工绩效考核指标》。
绩效考核是学校的战略目标的层层分解,通过KPI指标的整合和控制,使教师绩效行为与学校目标要求的行为相吻合,有力地保证了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
学校有年度计划,科室有月计划,教师有周事历,层层分解,步步落实,以终为始,追求完成率、及时率和合格率。
实施绩效考核制度,促进了学校获得持续发展和成功。
七、办学效益
绍兴市职成教先进集体、绍兴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绍兴市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绍兴市农民培训和转移工作先进基地、绍兴市文明单位。
技能大赛:
2010年至2013年我校学生在技能大赛中,国家级获奖37人次,省级获奖12人次,绍兴市级获奖31人次。
如在2012、2013年省服装专业学生技能大赛中我校学生获得1等奖一人次,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一人次。
在全国第七、八届中职学生“文明风采”大赛中,有60多人次获奖,其中一等奖5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