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冈县志供参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3453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冈县志供参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佛冈县志供参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佛冈县志供参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佛冈县志供参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佛冈县志供参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佛冈县志供参习.docx

《佛冈县志供参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冈县志供参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佛冈县志供参习.docx

佛冈县志供参习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佛冈县志

第六节姓氏分布及部分姓氏源流

一、佛冈县姓氏分布

根据有关资料,1994年佛冈县城乡常住人口有141姓,即刁、马、王、邓、丘、韦、戈、尹、孔、方、文、付、白、龙、石、明、邝、古、叶、甘、卢、冯、吴、伍、安、毕、农、成、吕、阮、邱、任、许、江、华、朱、刘、有、邬、邹、张、利、应、沈、苏、宋、汪、邵、何、余、肖、吴、麦、杜、李、严、巫、陈、岑、杨、陆、汤、招、房、周、罗、林、范、郑、易、柳、庞、欧阳、欧、冼、钟、赵、姚、施、胡、侯、郭、骆、饶、俞、姜、费、殷、高、莫、唐、徐、秦、袁、翁、聂、桂、康、梁、巢、曹、黄、崔、龚、傅、植、曾、程、粟、董、温、彭、谢、蒋、喻、赖、蓝、雷、熊、蔡、廖、缪、谭、潘、黎、颜、樊、霍、戴、魏、毛、芮、佟、官、夏、禤、练、柴、程、孙、蒲。

人数较多的为黄姓,分布在迳头、水头、三八、石角、汤塘、龙山、四九、民安、龙南、黄花等11个镇,共约3万人。

其中以水头、三八、四九3个镇为多。

其次是朱姓,分布在高岗、烟岭、迳头、水头、三八、石角、龙山、民安、龙南等11个镇,共约1.8万余人。

近万人和万人以上的有李、郑、宋、刘、曾、范等姓。

二、佛冈县部分姓氏源流

根据搜集到的族谱、家谱和口碑资料,下面简述佛冈县部分姓氏源流。

朱氏

县内朱氏主要有民安上、下岳朱氏,迳头、高岗学堂前朱氏和高岗礼溪朱氏,均为南宋大儒朱熹的后裔。

《两岳朱家族谱》载,上、下岳朱氏始祖朱文焕,讳浚,字表怀,号漱石。

其先代居陕西关中,后徙于闽。

朱文焕21岁登进士第,官至大理寺评事。

南宋末,元伯颜攻陷临安,掳去徽宗、钦宗两帝作为人质,以要挟南宋皇亲。

但益王即位于福州,诏诸路忠义勤王,朱文焕率师入卫,旋即护驾南来广州。

宋兴祥元年(1278年)驻崖山。

朱文焕奉命抗元于北江,因寡不敌众而殉难。

其子朱继贤也随其抗元。

朱文焕殉难后,朱继贤负朱文焕遗骸乘夜潜清远横石,在簕竹坦埋葬朱文焕,庐墓守孝。

3年孝毕,守义不仕。

随后购买上岳田庄,作为栖隐之地。

后又买下岳田庄,作为给后裔的遗产。

朱继贤晚年迁寓于羊城诗书里。

到元朝末年,六世祖朱子英,因避元末兵燹之乱,遂携妻子归隐于上岳,建立屋场,以诗书教育子孙后代。

朱文焕的第七代孙朱壁,为明朝建文元年(洪武三十二年,1399年)已卯科举人,历任监授兵部主事,补工部主政等职。

次子朱莹,以明经蜚声艺苑。

兄弟同居40余年。

后来,朱莹之子按父临终遗言,在下岳建立屋场并迁下岳。

朱文焕,宋末年间人,其子孙在上、下岳已繁衍三十余代,约8000人。

迳头朱氏始祖朱景玉,高岗礼溪朱氏始祖朱景华及英德白沙刀石坑朱氏始祖朱景常亦为朱熹后裔,均为明代前期迁来占籍,高岗学堂前朱氏始祖为朱月清(迳头朱氏始祖朱景玉之子)。

迳头、高岗朱氏后裔散居于县内水头、三八、石角、龙南等地。

此外,还有石角吉田朱氏,其一部分为朱熹后裔念八郎(称八郎)的后代;另一部分由增城朱村镇迁入,其始祖朱见年于南宋末年从南雄珠玑巷迁至增城朱村镇,明初朱见年的一支后裔迁居吉田。

李氏

烟岭李氏以入闽始祖火德公为一世祖,生有3男2女。

火德是李氏始祖(一世祖)利贞的第八十一世孙李珠的第四子,出生于福建宁化县石壁村,曾任宁化县儒学教谕,后带妻伍氏由石壁村迁居上杭胜运里丰朗村。

入闽七世祖李福智于明朝初由闽入粤,为李氏入粤太始祖(一世祖),妣曾氏,生2子,长李茂珊,次李茂瑛,为二世祖。

二世祖由祖婆曾氏携带途经江西,到广东省英德县白沙帽岭村落户。

李茂珊,吴氏,生德生、德荣、德崇、德进4子,为三世。

李茂珊死后,吴氏带领4子乔迁于英德县白石乡(今佛冈县烟岭镇)课田村定居,后裔再迁柯木冈、前所、高桥等地。

李茂瑛,杜氏生德华、德存,后裔部分迁长宁县(今新丰)遥田社坑定居,部分迁英德县高冈(今佛冈县高岗镇)观音山大围居住。

李氏迁入佛冈属明代初期,据族谱载,李福智生于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其后裔已传近三十代,在县内居住的约万余人。

吉河黄氏

据《黄氏族谱》载,县内黄姓为陆终之后,南陆、南熏、南星兄弟3人食邑于黄,遂因地而赐姓。

一百一十九世黄峭山,被唐皇封为千户侯,平章阁大学士,官至工部尚书。

妣上官氏、吴氏、郑氏各生7子,除留长子侍养故里外,其余皆赋以诗书,命各择胜地开基立业,故江苏、浙江、豫章(江西)、岭南等诸郡的黄姓多是黄峭山的苗裔。

一百二十世祖黄井(郑氏所生),移居江西南丰县龙井乡双井头居住,因教书而来广东梅州,后又迁潮州、南雄、顺德、新会、鹤山、肇庆。

黄井生7子,历尧、历舜、大成、大同、大忠、大全、大用。

一百五十三世祖黄充泰,字行密,生3子,仁远、仁逵、仁达。

长子黄仁远入籍南雄府保昌县。

一百五十七世祖黄文渊,生凤廷、凤祥。

黄文渊二弟黄文清携眷及堂侄黄凤廷徙居清远县吉河(今佛冈)虎子岭居住。

后黄凤廷又移居从化。

一百五十八世祖黄凤廷,妣徐氏生1子,黄胜。

一百五十九世祖黄胜,字大明,号六峰,三岁丧父,随母出迁顺德县许文真家。

黄凤祥与侄子黄胜二人要求赎回黄胜,许家不允而打官司,黄凤祥和黄胜打赢官司,黄胜遂携妻回吉河虎子岭居住。

黄胜生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戊申九月初四日,生4子,佛通、佛惠、佛铭、佛祐。

其后裔在水头镇已传近三十代,在四九镇已传二十余代,在县内居住约3万人。

吉河宋氏

据吉河《宋氏族谱》载:

周武王灭商纣之后,以商部分地区封纣之子武庚,后武庚叛,被武王平定,将武庚之地封给纣之庶兄微子启,后为宋国,建都商丘,以国为姓,是为宋氏之始。

吉河宋氏一世祖为宋秀源,其祖先原居河南开封府仪封县。

以后宋秀源宦游粤东,落籍广州,迁居中宿(今清远),又移潖江黄华洞(今佛冈县黄花镇)走马夫。

宋秀源因嫌地僻,复迁吉河龙埔大塘。

明初,重武轻文,朝廷准许天下百姓承集军伍以匡扶国家,致使军盛民弱。

宋家人丁稀少,恐被欺凌,故又迁神迳(今诚迳),故宋秀源是吉河宋氏开基祖。

宋秀源妻龚氏,生3子,逸盘、逸趣、逸怀。

至今已传二十余代,在县内居住的约5千人。

高台何氏

始祖允,原姓韩,为韩王安的次子。

周末,任韩国公,族大夫。

秦灭韩,掳韩王安(《中国史大事纪年》载:

秦始皇帝十七年,即公元前230年,秦派内史腾率兵灭韩,俘韩王安)。

允由韩遁至庐江(安徽合肥),以避始皇之虐,改姓为何。

秦亡汉兴时,何允乃构室营田,以立世业,子孙相继,力田讲礼,遂为庐江望族。

四十五世何大郎,又称太乙郎,名旦,另起一世。

在五代十国的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6~929年),何大郎曾任福建省宁化县官,政绩卓著,深得民心。

离职后,百姓挽留而居福建宁化县石壁村,后迁汀州府武平县盈塘里南岩狮子口壶炉山,不久又迁至15里外的冷洋坑。

大郎生6子(三、四、五、六、八、十郎)1女(称何仙姑)。

三子何念五郎,名景行,移居澄州府化县苏里乡刘坑。

何念五郎生6子,四子何比,法名十三郎,居福建上杭县玉(瓦)子巷。

六世何贞五郎,字秀宽,于宋咸淳九年(1273年)由闽入粤,居南雄府保昌县河木村珠玑巷,后又迁至始兴。

宋景炎二年(1277年)迁翁源江子镇(今翁源县新江镇)上、下坝。

何万培为上、下坝的何氏一世祖,生7子。

第七子何文为二世,其长孙何孟海生2子,德庞、德宽。

明洪武年间,德庞之子永崇、永杰、永琳迁英德高台(今佛冈县高岗镇)墩厚(今叫墩下)村。

不久,德宽之子永端、永正迁英德(今佛冈县高岗镇)茶山下、上湾。

何文的次孙何孟瓒生一子德聪,德聪生4子,长子海渊、四子海敬亦迁英德高台(今佛冈县高岗镇)下湾、田心。

何氏从迁居高台至今已6百多年,传二十余代。

水头崔氏

水头崔氏为吕望之后。

吕望辅佐周朝,其后代由河南汴(今开封)迁到江右(今江西)。

四世崔与之迁广东增城,九世祖崔菊源转迁中宿潖江(今佛冈县龙山镇)关前、官路唇,后又移迁吉河乡丰村(在今水头镇)定居,至今已传三十余代。

吉河曾氏

一世曾参居武城(山东)。

十五世祖曾摛,字恒仁,西汉人,被封为关内侯。

王莽建国元年(9年)己巳年十一月十一日领家族徙豫章(江西)吉阳,此为江南曾氏之始。

五十五世曾瑜,因洪武年间兵燹,逃至广东广州南海九江村。

五十六世曾孟哀迁至增城,曾孟可迁至顺德。

五十七世曾理祯(曾孟哀之子),由增城迁清远潖江吉河(今佛冈),最先住放牛洞。

五十八世曾伟保(曾理祯之子),五十九世曾干清(曾伟保之子)由放牛洞迁往新开山,曾干清卒于明仁宗宣德年间(1426~1435年)。

六十世曾缘(干清之子)先居新开山,后迁佛冈围。

曾缘生曾楠、曾梅、曾柏轩、曾兰轩、曾松轩。

六十一世曾楠仍住新开山,曾梅、曾柏轩住水头曾屋,曾兰轩居龙溪,曾松轩仍居佛冈围。

曾氏迁佛路线——由一世曾参原居武城郡为起点至十五世曾摛迁江西吉阳,以后子孙再迁广西睦陂,旋由睦陂迁广东南雄珠玑巷,又由珠玑巷迁南海九江,再迁增城,至五十七世曾理祯由增城迁入吉河。

科旺刘氏

《刘氏族谱》载:

始祖为尧帝之子明式,封于刘,以刘作姓,明式之子刘累为一世。

一世刘累传至五十六世刘荣(汉高祖刘邦的祖父)。

刘荣另起一世。

刘荣一世下传二十六代刘世祥,因避黄巢战乱迁福建,又另起一世。

刘世祥一世(即八十一世祖)传至二十世刘开七(生于宋代),由福建迁至广东潮州,再另起一世。

刘开七一世(即一百世)下传至五世刘天位(一百零四世)迁从化。

六世祖刘从龙(即一百零五世)又另起一世。

元朝时,刘从龙由从化迁至清远龙蟠(今佛冈县龙南镇),后又迁科旺。

至今已传二十余代,在佛冈县内居住约万余人。

大陂郑氏

大陂郑姓的太上祖为冯乐宣,居福建河州府。

宋初,冯乐宣曾在广东韶州、曲江等地做官,后升任江西南昌府正堂。

传至第十三世冯法进,由闽入粤,居翁源等地。

第十五世冯念四落籍长宁县(今新丰县)迴龙镇堂村,娶宋氏、郑氏。

宋氏生冯伯一、冯伯二,其后裔散居英德大站、连江口、黎溪、横石水等地。

郑氏生冯伯三。

冯念四逝世后,郑氏带着年幼的冯伯三回到娘家潮州程乡(今梅汕地区)谋生。

程乡多强宗大族,郑氏为避免儿子受人欺负,对冯伯三说:

你在这里谋生,与本地人接触,万一发生了纠纷,必会招致祸殃,我郑姓人多,财雄势众,你如跟从舅姓,倘若有人侵害,就可有所凭护。

于是冯伯三就改为姓郑。

后来,郑伯三在程乡成家立业,娶钟氏,生三子,长子聪千,次子容千,三子成千。

郑聪千聪明能干,有继承先人遗志,光大门户的志向,从程乡迁到英州(今英德)大陂,置田建屋,家业逐渐兴盛后,于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年),又将两个弟弟迁到大陂定居,并负其父母及祖母郑氏的遗骸至英州,葬于大陂(原属英德,今属佛冈县)。

大陂郑氏至今已传二十余代,堂号通德,散居在佛冈县内的迳头、烟岭、水头、龙南、石角、汤塘等地,县内居住人口一万多人。

此外,在烟岭镇车角管理区龙塘村及龙南镇龙塘管理区各有一支郑姓,人数不多,人称“老郑”,其字派原与大陂郑氏有异,从九十世起的二十代,则与大陂郑氏相同。

官山吴氏

据《吴氏家谱》载:

吴姓始祖泰伯,原为姬氏。

其父生三子泰伯、仲雍、季历。

泰伯与仲雍为了让国于季历,迁居荆蛮渤海梅里(今江苏省无锡县东南),称为句吴长,故改姓吴。

泰伯被封为至德候,葬于江苏无锡县鸿山南麓,其墓现为江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十八世祖吴起,善用兵,历任于鲁、魏、楚,俱为名将,诸侯皆惧。

著兵书六篇,与孙武子齐名。

六十二世祖吴竞,唐代史学家,唐玄宗(712~740年)时,任卫少卿,兼文史学士,撰有《贞观政要》等书。

七十七世祖吴文献,妣胡氏,生吴国清。

吴文献原居住广东潮州府大埔县大埔岭脚大埔村,后携眷迁徙广州府清远县潖江司高滩都稳洞堡(即今佛冈县四九镇)官山村定居,为官山吴氏开基始祖,时为明初。

吴国清,妣黄氏,生3子,其后裔至今传二十余世。

邓氏

佛冈县邓氏有石角邓氏和汤塘邓氏之分。

据石角《邓氏族谱》记载,太祖为曼(原姓曼),字德阳,是裔王祖丁之少子。

其叔父武丁即位,封曼于河北(古称河北,实今之河南省)之邓国,曼即以国为姓。

因以南阳为郡,邓氏南阳世系即源于此。

至殷代,邓好昆(六世)因商王无道,去殷归周,受封侯。

九十一世祖邓仲奇,生于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卒于绍兴十六年(1146年),享年84岁,官至文林郎。

生有8子凤林、志、平、高、翔、昂、麟、鸾。

于宋代元丰年间(1078~1085年),邓仲奇与妻熊氏携8子2女由南雄珠玑巷迁至广州府河下宿劄,后搬至波箩庙成旗岗居住3年,又迁至增城县大埔田村定居。

元朝时,九十六世祖邓天锡由增城大埔田村迁至英德潭头,开基创业,成为英德县潭头邓氏始祖。

邓天锡是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甲戌科进士,曾任湖广左布政使,后升户部尚书,诰封光禄大夫。

邓天锡第十二传孙邓可仁,由英德潭头迁清远吉河乡黄田堡(今佛冈县水头镇)大塘村,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由大塘迁来渭江堡(今石角镇),同治二年(1863年)建邓宅村。

邓氏迁入佛冈路线:

始于河南省南阳郡——广东南雄珠玑巷——广州府波箩庙——增城大埔田——英德县潭头——清远县吉河乡黄田堡大塘村——石角邓宅。

汤塘邓氏始祖邓云峰九十九世,原居从化流溪韶洞生水塘村,于明初迁居清远县潖江地区(关前、石门),后再迁汤塘上、下黎村,已传二十余世,人口3500多人,分布于现民安镇从化围,石角镇科旺低村等地。

烟岭范氏

据《范氏族谱》载,晋国大夫士会,食邑于范,乃以食邑地为姓。

士会,妣何氏,生三子:

士燮、士鲂、士球。

繁衍至六十一代出范仲淹。

烟岭范氏遂以范仲淹为一世祖。

烟岭范氏开基祖万一郎、万二郎是范仲淹的第二十一传,原居潮州府海阳县恋州都第十一图民政村(今大埔县辖),后迁河源、和平。

明代正统十二年(1447年)蓝氏带其子万一郎、万二郎迁到英德县烟岭白石乡(今佛冈县烟岭镇)楼下定居,至今已繁衍二十余代,在县内居住的范氏后裔近万人。

廖氏

佛冈廖氏分汤塘廖氏和水头廖氏两系。

据汤塘、九子岭、西坑洞《廖氏族谱》载:

“……本姓飂,至蓟皇始改为除风加广之‘廖’,始祖廖叔安封武威郡。

浙江廖氏一世祖为廖子璋,其九世孙廖六郎生三子,诚鉴、诚立、诚刚。

廖诚鉴继承始祖廖叔安,受封于武威,为武威郡。

廖诚立承授南塘蒋伯暄之田三十五石,故随蒋氏居清河郡。

廖诚刚入赘王氏,随王氏居太原郡。

因此廖氏有武威、清河、太原三个郡号

浙江一世祖廖子璋之十二世孙廖崇德迁江西,为江西廖氏一世祖。

廖崇德的十四世孙廖坚,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任广东增城县令,落籍于西林都丫髻山迳口村。

其子廖平善迁龙门,为龙门廖氏一世祖。

廖平善的五世孙廖法明由龙门迁清远潖江,为汤塘、九岭、西坑洞三村始祖。

据水头《廖氏族谱》载,窃维为其先祖,由浙江迁虔(江西全南,旧称“虔南”),由虔迁增城(广东增城),由增城迁从化,由从化迁清远吉河(今佛冈水头)。

可见水头廖氏与汤塘、九子岭、西坑洞廖氏的来源不同。

水头温氏

据《温氏族谱》载,温氏先祖为周文王后裔,虞叔之后,受封于温邑,以封邑地为姓,定居太原,郡号太原。

自周朝封邑后,经历秦、汉、晋、隋,均无族谱可考,有据可查的是从温铜宝开始。

温铜宝于唐僖宗乾符年间(874~879年)与妣童氏九娘居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村。

因避黄巢起义战乱,流徙于江西省石城县。

生9子,长子失传,二、三、四子仍住江西石城县,五子移居广东省程乡(今梅汕地区)永和圩,六、七子返回福建省永安中心坝居住,八、九子的后代移居今广东之佛冈、新丰、从化、增城、清远、翁源、梅县、海丰、陆丰、英德、龙门等县,另有部分返回福建汀州府上杭县。

佛冈水头温氏一世祖温九郎,是温铜宝第九子,因战乱,偕妻管十娘回福建汀州府上杭县。

八世温十四郎,在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由福建迁广东长宁(今新丰县)富头。

二十一世祖温瑀,偕妻陈氏,于明代崇祯十五年(1642年)到清远吉河乡(今佛冈县水头镇)仓边定居。

钟氏

佛冈县钟姓分高岗、迳头钟氏和吉河钟氏两系。

据迳头《钟氏族谱》载:

钟姓肇,自微子启之后,传六世至子偃,宋人立之为君。

到周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齐、魏、楚灭宋而三分其地。

子偃死,其三弟迁于豫州(今河南开封许昌)。

后来烈生復,復生叶,隐居不仕,钟性于颖川钟离山之秀气,遂姓钟,为颖川钟氏之祖。

九十八世钟德尚,于明代宣德二年(1427年)丁未自福建许州府迁广东韶州府翁源县鲁溪第八甲开基。

钟德尚是翁源鲁溪钟氏始祖。

一百世钟福旺由翁源徙英德高台(今佛冈县高岗镇)宝结岭,为宝结岭钟氏开基祖。

一百零八世钟子振、钟子拔于清代康熙(1662~1722年)中期由白石乡禾洞坑迁往迳头上青洞禾坪岗居住。

吉河《钟氏族谱》载:

“钟氏来自安徽省凤阳县东北地方,……吉河一派钟氏,实始自康、胜二公,明朝期间始托迹于此”。

一世钟康养、钟胜养,二世钟克文居上鲤鱼塘,二世钟元宝后裔居府城、东壁、凤尾围、横塘、作乐水等。

三世祖钟金,生2子:

长东轩,次东山,居塱下。

四世钟东轩,生4子,古溪、澄溪、粤溪、渭溪(迁横塘)。

五世钟渭溪,生2子,穗华(居横塘),穗石(居作乐水)。

传至九世钟世宁,生2子,长万邦、次万国。

十世万邦居府城东仁安里。

冯氏

据岭南《冯氏谱牒》载,冯氏本姓姬,周文王后裔,文王第十五子姬高,封地于毕国(今陕西省咸阳县北西)。

姬高以国立氏叫毕高。

其一后裔毕万为春秋时晋国大夫。

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晋灭魏,又命毕万为魏(今山西省芮城县北)大夫。

毕万因俸禄食在冯翊城(今陕西省大荔县县城南),其孙郝即以冯为姓。

岭南冯氏,乃北燕王冯弘之后。

南北朝时,宋文帝(刘义隆)元嘉十三年(436年),冯弘为魏所败,从北平龙城奔走高丽。

次年,冯弘命其子冯业带领300余人浮海南下归宋,留居新会,封为罗州刺史,冯业遂为岭南冯氏始祖。

岭南冯氏始祖冯业,生冯士翔,冯士翔生冯融,冯融生冯宝(高凉太守),冯宝配冼夫人(高凉郡有蛮族部落十余万家,酋长冼氏与冯宝联婚),生冯仆、冯纲(五世)。

传至十八世冯玄雄,居南雄府,其孙冯锦等人,因宋宁宗胡妃事件,避迁南海、新会等地。

从冯念二郎起另起一世,下传至二十六世冯荣衍,于明朝天顺年间(1457~1464年),由从化沙贝村徙居清远潖江(今佛冈)汤塘,是佛冈冯姓开基祖。

佛冈罗氏

佛冈罗氏源于祝融。

祝融传至一百零一世罗珠,另起一世。

罗珠再传五十一世(共一百五十一世)为罗太一郎,号元翁,于明朝景泰(1450~1456年)初年,先迁徙至粤北南雄珠玑巷,随后逐步南迁,依次迁乳源、翁源,直到迁至英德县象岗都长寿里阳福高(今属新丰县)定居。

五十二世祖万二郎(亦有人称为万一郎),统称万公,于景泰末年(约1456年)再迁徙至英德县下高砂岗开基立业。

万公是佛冈罗氏开基祖,为佛冈罗氏一世祖,殁后葬于北江河(浈阳江)畔盲子峡高山,黄幌遮太子形;妣巫妙葬于迳头杨岭村附近,猛虎过河形;妣李氏葬于下高砂岗长岭嘴,燕子伏梁形。

高砂岗建有祖庙。

巫氏生四子,福海、福广、福明、福万,李氏生二子;福旺、福信。

万公后裔再迁英德县高冈(今佛冈县高岗)观音山等地区,具体情况如下:

罗福海后裔迁今佛冈县高岗镇高岗圩、三江、新街、东坑等地。

后来,部分后裔又迁三八镇的江坝,石角镇的科旺低村,四九镇的湴塱、田心,汤塘镇的脉塘、妙山等地。

罗福广后裔迁今佛冈县高岗镇的茶园坪,三八镇的坑尾。

罗福明后裔迁今佛冈县高岗镇高榜、路下一带,龙南镇的坦岭。

罗福信后裔迁三八镇的更古石,龙南镇的园山庙下。

罗福万后裔居新丰县。

罗福旺后裔居肇庆及广西。

至今,高岗地区的罗氏已繁衍近三十代,县内罗姓有8000多人。

谢氏

佛冈谢氏,有龙山谢氏和烟岭谢氏之分。

龙山谢氏原姓姜,出自周朝国舅姜申伯,因其护驾有功,赐姓谢,居河南谢家庄。

其后裔一支迁到福建居住,另一支迁入广东,居南雄珠玑巷。

胡妃事件时,谢六郎南迁到今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大田村。

明朝初年,又迁清远潖江浮梁村(今佛冈县龙山镇浮良村)定居,繁衍至今,已传二十余代,县内居住2700多人,主要分布在龙山镇的浮良村、门楼富村、官路唇村,民安镇的从化围村,三八镇的岭背村。

烟岭谢氏于元末时,谢浓叶从福建迁广东连平。

谢浓叶后裔谢思明又从连平迁英德大镇。

明初,谢福缘从英德大镇迁白石(今烟岭镇)冷水坑(今高坝村),生6子,分居冷水坑、深坑、禾田坳、邓岗头等村,至今已传二十余代,县内居住约2500人。

汤塘周氏

始祖为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号濂溪)。

周敦颐曾在岭南为官,其后裔散居广州、番禺、南海、顺德、东莞等珠江三角州地区。

四世祖周直卿(称直卿堂)于南宋初年落籍番禺宁乐里(即明弘治后的从化县流溪司宁乐里)。

不久,周直卿迁回广州北门双凤街居住。

至十二世祖周晚孙,明洪武壬子科(洪武五年)举人,死后葬广州白云山下景泰寺。

十三世祖庶琪生周国晖,约于明永乐年间迁从化县上塘田心村占籍,周国晖生周溢蕃(十五世祖)。

周溢蕃之子周积庆(十六世祖周余堂),约于明成化年间从上塘田心村迁清远县汤塘中闸村,为汤塘周氏始祖,周积庆生3子:

燕、夷、文,分居汤塘、新塘,发展至今,传二十余代,人口约4000人。

龙山徐氏

始祖徐泽润,原居南雄珠玑巷。

胡妃事件后,南迁番禺大郎下村,其后裔分居广州市白云山下。

二世祖徐马逊由番禺迁增城,三世祖再迁清远石鼓岭村(今从化龙潭),四世祖徐景录偕子徐以刚由清远县潖二帝田(今从化龙潭镇)迁居山枣洞(今从化龙潭)。

五世祖徐以刚于明初再迁潖一车步村。

徐以刚死后葬于龙山鹤田村后山。

至八世祖徐耕乐时,人口发展很快,后建有耕乐公祠。

徐氏分布于龙山镇乐格村及水头镇西田村,至今约三十代,近5000人。

水头黄田邹氏

始祖邹浩,南宋末居南雄珠玑巷沙水村,生一子邹相,因胡妃事件,南迁南海泌涌都。

邹相生三子:

继尧、继孔、继孟。

长子继尧迁居广西柳州府,继孔、继孟分居南海泌涌都。

继孔的七世孙生邹禄荫,约于明初迁居清远县吉河乡黄田都,至今已传二十余代,约1000人。

水头黎氏

水头黎氏源自南雄珠玑巷,因胡妃事件,黎氏六人(孔昭、元海、圣进、文达、成初、人杰)跟随罗贵南迁,在南海九江大洋湾登陆,散居于南海、番禺、顺德、东莞等地。

明洪武年间,黎仕通居南海西樵,生六子:

祖圣、祖贤、祖豪、祖杰、祖廉、祖俭。

五子祖廉生二子,长子居鸡林,次子居从化韶洞(今灌村)。

明成化年间(1465~1478年),黎年戴从韶洞迁居清远吉河水头新田村,至今传二十余代,约800人,分布于今三八镇诚迳村、民安镇从化围等地。

高岗蓝氏

据传,蓝氏祖先为畲族,由福建辗转迁河源、曲江(祖祠建于韶关),后再迁英德县鱼湾镇石坎等村,其祖蓝求龙于明末迁高冈蓝屋,至今已传十六七代,500多人。

英德县鱼湾石坎蓝氏迁到佛冈县的,还有三八镇花水潭村、龙南镇山湖村、民安镇上下迳村,约1000人。

一、黄氏东坑祠

该祠位于水头区莲瑶乡东坑村右侧,坐北向南,全祠三进九栋(正祠三栋,左右衬祠各三栋),正祠与衬祠之间,有青云巷相隔。

全部建筑纵深57米,宽26.88米,占地总面积1530平方米。

全祠为青砖、瓦、木结构,双隅青砖风火墙,檐底以斗拱架梁,均是雕花木刻,瓦面底层是博瓦,上层用石湾制的绿色筒瓦覆盖,脊部饰有人物、龙凤、花草等陶塑。

祠堂大门横匾上题刻“黄氏宗祠”。

大门两边有壁联,上联是“黄河水从天上来,源远流长,万派朝宗至南海”;下联是“丹桂树自月中出,根深叶茂,五枝竞秀耀东坑”。

字迹多剥落,是清末南海县人、清远县中堂黄镇南撰写。

祠堂前为石砌门坪,外筑围墙,墙内余地宽敞。

该祠始建于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曾五次重修。

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清献崔公祠

增城崔氏四世祖崔与之,宋绍熙年间进士,曾任广西提点刑狱,嘉熙中以观文殿大学士卒,死后赐谥号清献,其水头后裔给他立祠为清献崔公祠,以资纪念。

清献崔公祠位于水头镇丰二管理区丰村西,坐北向南,创建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原为三进建筑物,清末毁于火灾,现存祠宇是民国6年(1917年)重建的一进半建筑物,砖木结构,两边有青云巷,纵深各15.55米,宽1.55米,门匾有“清献崔公祠”五个大字,苍劲雄健,有褚体风韵,是明代学者陈献章(时人称为白沙先生)手笔。

第一进左右厢房各深15.55米,宽4.2米,走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