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33中届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3042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33中届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33中届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33中届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33中届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33中届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33中届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33中届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33中届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33中届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33中届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

襄城区33中2018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仰之弥高攀登无线;钻之弥坚契而不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线——限契——锲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无线”应为“无限”;“契而不舍”应为“锲而不舍”。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当你的人生遇到风雨时,也许你会徘徊,也许你会啜(____)泣,但是你要知道,这风雨也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果你能用嘹亮的歌声去应对风雨,天空也许会在刹那间变得澄(___)清。

【答案】

(1).chuò

(2).chéng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注意“啜泣”的“啜”不能拼成“zhuì”;“澄清”的“澄”不能拼成“dèng”。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江楼头,锦江之畔,花红柳绿,碧波荡漾,人们在这里或漫步,或对弈,或垂钓,或舞蹈,怡然自得,其乐融融。

B.网络热词在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针对这一现象,大家各执己见,争论激烈,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D.围绕“科学与文学”的话题,杨振宁、范曾、莫言三位大师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给大家献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平时要有一定的成语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理解成语的意思。

选择题一般可用排除法选择出正确答案。

C.“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是褒义词。

而题干中扰乱正常秩序是贬义的,所以成语在这里褒贬失当。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思考,正确使用成语,拿不准的,多查字典。

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4.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襄阳市某中学对七年级600多名学生家长进行了家庭问题教育问卷查,其中93%的学生家长表示存在亲子沟通不畅。

B.为使城区次干道、背街小巷、新建社区与主干道公共交通有效接驳,方便市民出行,市公交总公司将在6月初开通贴近城墙跑的微循环公交线路。

C.在近几年倡导文明祭祀的宣传下,鲜花、盆栽等环保祭祀用品成为主流,鞭炮、香烛等传统用品已不再是人们的首选。

D.学会接受残缺是人生的成熟。

人无完人,缺憾是人生的常态,人生有成就有败,有聚就有散,没有谁能得天独厚,一手遮天。

【答案】A

考点:

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些关于算盘计算功能之外的引申,把算盘深深地植入了中国历史文化之中。

②在北京东岳庙的瞻岱门内两侧各挂着一副大算盘,左右批有“毫厘不爽,乘除分明”,以示赏善罚恶,公正严明。

③在民间,常会听到“金算盘”“铁算盘”之类的比喻,形容的也多是“算进不算出”的精明。

④自古以来,算盘都是用来算账的,因此也被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⑤比如,它被当作象征富贵的吉祥物,为人们所推崇。

⑥除了与钱财相关的象征意义以外,算盘也常被用来象征出入平衡,分毫不差。

A.④⑤③⑥②①B.④①⑤③⑥②C.③②①⑥④⑤D.③⑥④②⑤①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排列句子顺序:

这一直是中考的重点,学会排列句子,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如何学会排列句子呢?

我们按下列方法进行。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

(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3)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

(4)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

(5)按照句意之间内在逻辑排列。

该语段写的是算盘的寓意。

先总写算盘是一种文化符号④,④应为第一,排除CD;⑤举例说明,因此顺序应为④⑤;便可选定A。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名著导读

《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_____________的神通,又从龙宫索取___________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孙行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给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是哪一个?

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筋斗云

(2).定海神针(3).保尔柯察金身患重症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坚持写作

【解析】第一空和第二空考查学生对名著《西游记》的识记与理解能力。

孙悟空本是石猴,拜师菩提祖师,学到了七十二变、筋斗云等一身本领,后来他觉得自己没有趁手的兵器,就到东海龙宫向龙王索要兵器,最后看上了如意金箍棒,把它作为了自己的兵器,带着群猴每日习武练兵。

后来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请来如来佛祖,把孙悟空压到五行山下,受到观音规劝,保护唐僧取经。

第三空考查学生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知识的了解能力,主要考查的是人物和情节。

示例:

保尔冒着生命危险偷上尉的手枪;保尔身患重症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坚持写作。

7.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望岳》

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彰显了诸葛亮的人生志趣,他在《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次明志。

4)诗言志。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里,以“人生自古谁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以死明志的民族气节;杜少陵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苏东坡在《江城子·密州出猎》里,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里,以“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矢志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每每吟诵时,振聋发聩;细细凝思处,热血沸腾。

5)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雁门太守行》

【答案】

(1).会当凌绝顶

(2).一览众山小(3).苟全性命于乱世(4).不求闻达于诸侯(5).留取丹心照汗青(6).会挽雕弓如满月(7).赢得生前身后名(8).黑云压城城欲摧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默写时,要注意凌、绝、览、诸、雕、赢、摧几个易错的字形。

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8.语文科陈老师得知李欣然同学最近常在课堂上看《三国演义》后,打算找她谈话,以达到既保护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又能引导她重视课堂学习的目的。

如果你是陈老师,你怎么说才能使李欣然同学乐于接受你的意见呢?

(不超过60字)

【答案】李欣然,《三国演义》确实是一本好书,但如果在课堂上偷偷地看,既影响课堂学习,又使阅读乐趣大打折扣,何不课后才看呢?

【解析】试题分析:

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语言要通顺明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商量的口吻,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不能偏离“课堂上不适宜看名著”劝说主题。

9.青春是飞扬的,青春是活力的,青春是我们拥有的。

挥洒青春,创造奇迹;让我们每个人无悔这个灿烂的花季。

请赶快参加九(5)班组织的“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拟写标语】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为此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至少用到一种修辞。

【设计形式】同学们正在讨论要举办那些活动,请你提出你的意见。

例:

畅想青春的心愿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探究】青春期的我们需要推开知识的大门,汲取更多的知识。

某初中文学社团随机调查了200名学生,就“你最喜欢的图书类别”(只选一项)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作了调查统计,将调查结果统计后绘制成表.请根据统计表说说你得的结论和建议。

阅读内容

人数

百分比

卡通漫画

112

56%

时文杂志

36

16%

武侠小说

30

15%

文学名著

26

13%

①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春颂歌】仿造画线句,再写一句歌颂青春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青春是流动的小溪,弹奏出动人的乐章;青春是盛开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芳香;____________________。

青春无限好,让我们珍惜青春吧

【答案】

(1).

(1)珍惜青春,笑看生活放飞青春,放飞梦想

(2)吟诵青春的诗篇:

(2).唱响青春的歌曲。

诉说青春的烦恼(3).(3)结论:

初中生看卡通漫画人数最多所占比例最大,看文学名著人数最少,所占比例最小(4).(4)建议;初中生要多阅读文学名著,提升文学素养(5).(5)合乎题意即可

【解析】

(1)此题考查设计活动的内容。

解答时根据活动的主题来思考即可。

围绕“青春随想”的主题和所给出的示例的形式来设计活动内容即可。

(2)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图表的认识。

首先要读懂图表所表述的内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抓住问题的关键来作答。

看图表对其内容进行概括或说明图表反映的问题时,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

分析图表可得出以下结论:

初中生看卡通漫画人数最多所占比例最大,看文学名著人数最少。

根据图标所反映的内容,围绕“初中生要多阅读文学名著,提升文学素养”来提建议即可。

(3)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

分析画线句子可知,应运用比喻的修辞来仿写。

示例:

青春是浩瀚的大海,汹涌着磅礴的力量;青春是绯红的朝阳,喷射出耀人的光芒。

 

阅读李白诗《行路难》,完成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采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诗歌用____和____作喻,说明自己的仕进之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

11.请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蕴含的情感。

【答案】10.

(1).冰塞川

(2).雪满山

11.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的信念和追求,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近即可)

【解析】

10.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得出答案。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句写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黄河、雪拥太行。

对诗句概括分析可知,诗歌是以冰阻行舟、积雪载途作喻。

1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

解答时,要注意把作者当时的处境和诗句内容相互结合,作出分析。

诗人在“行路难!

行路难!

”的慨叹中,描写前路艰难,虽然未来还会有机会,但万般的艰难险阻、矛盾,都闪现在脑海中。

诗人最后笔锋一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出诗人积极入世的愿望,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迂叟①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所病②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③于外哉!

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紝④采药,操斧剖竹,临高纵目,逍遥相羊⑤,唯意所适⑥。

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柅⑦。

耳目肺肠,悉为己有。

踽踽⑧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

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或咎⑨迂叟曰:

“吾闻君子之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

”迂叟谢曰:

“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

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

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    

(节选自司马光《独乐园记》)

[注释]①迂叟:

司马光自称。

②病:

担忧、忧虑。

③待:

等待、期待。

④执紝:

学习纺织。

⑤相羊:

亦作“相佯”、“相徉”,徘徊、盘桓。

⑥唯意所适:

只凭自己意愿行事。

⑦止无所柅:

止息无所羁绊。

⑧踽踽:

小步慢行的样子,洋洋:

自得、喜乐的样子。

⑨咎:

责备。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

于:

②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且:

13.下面句音节停顿有误的一组是(       )

A.颓然乎∕其间者。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我/孰与/城北徐公美D.先/天下之忧/而忧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5.《醉翁亭记》中作者的“乐”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

山水之乐、□□□□、乐人之乐,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独乐园记》中也写到了三种乐:

□□□□、游艺之乐、自由之乐。

16.这两篇文章都是作者在被贬之后写的。

但他们却一个要“同其乐”,一个要“独乐”请简要分析这两种不同的情怀。

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

【答案】12.介词,在;尚且。

13.A

14.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乐啊。

15.宴酣之乐;读书之乐。

16.前者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后者则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愤世嫉俗(不同流俗)的情感。

【解析】

(一)选自《欧阳文忠公集》作者:

欧阳修年代:

北宋

(二)选自《独乐园记》)作者:

司马光年代:

北宋

参考译文:

(一)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小小,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

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酒宴。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

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随着。

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那是因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

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

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太守是谁?

是庐陵人欧阳修。

(二)我平日大多在读书堂中读书,上以先哲圣人为老师,下以诸多贤人为朋友,究查仁义的源头,探索礼乐的开端,…逍遥自在徜徉漫游,只是凭着自己的意愿行事。

明月按时到来,清风自然吹拂,行走无所牵挂,止息无所羁绊,耳目肺肠都为自己所支配。

一个人孤独而舒缓,自由自在,不知道天地之间还有什么乐趣可以替代这种(生活).于是(将这些美景与感受)合起来,把它命名为独乐园。

有人责备我说:

“我听说君子有所快乐必定和别人共享,现在您只为自己获得满足却不顾及别人,这难道可以吗?

”我(非常)抱歉地说:

“我愚笨,怎么能够比得上君子,自己快乐唯恐不足,怎么能够顾及别人?

何况我所感受的乐趣粗俗低下,都是世上人所抛弃的(东西),即使推荐给别人,别人尚且不要,难道能够强迫他们(接受)吗?

如果也有人愿意(与我)同享这种乐趣,那么我则非常感激并且把它奉献出来,怎么敢专享这种乐趣呢?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注意识记“于(在)、且(尚且)”这些常在文言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

13.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

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A.根据句意“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可知应划分为:

颓然乎其间∕者。

1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

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

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

第一个“乐”是乐趣的意思;第二个“乐”是“以……为乐”的意思;第三个“乐”是乐趣的意思。

点睛:

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

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

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

(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

)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方法是:

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

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

《醉翁亭记》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独乐园记》写了读书之乐、游艺之乐、自由之乐。

16.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把握文章内容,从而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醉翁亭记》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独乐园记》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愤世嫉俗(不同流俗)的情感。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小题。

难忘那张圆脸

七个春夏秋冬,送走过几百个中学生,有些学生的名字已经从记忆中抹去,但那张圆脸却依然那样清晰地刻着一个永远留在我心中的故事。

那张稚气的圆脸,是我曾经伤害过的。

这件事,发生在7年前的9月3日,我走上讲台的第一堂课。

靠前门的课桌后,坐着的是这个圆脸少年。

一开始上课,他的两手就抄在袖筒里,平放在桌子上,头枕在上面,并且不时地抬起衣袖去抹那淌出来的鼻涕。

他的举止惹恼了我。

要知道,这可是我的第一堂试讲课,内容是茅盾的《白杨礼赞》。

为了这堂课,我足足准备了3天。

更何况,教室后排还坐着那位年长的教务主任,他是在考评我的教学能力。

圆脸的表现在我看来,简直就是对我的轻视。

我的心境被破坏了。

努力地不去看那张“可憎”的圆脸,继续讲我的课。

可是不行,接连发出的抽吸鼻涕的声音已经把课堂上一半的目光吸引过去了,间或传来低声议论,“啧啧”的嗤笑。

教务主任也在盯着我,似乎在看着我怎样对付这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我暴怒了,对着圆脸大喝一声:

“你,站起来!

”圆脸慢慢地抬起头,迷茫的眼睛闪了闪,然后低垂下头,缓缓地站起。

我有些懊悔了。

说他什么呢?

总不能说他流鼻涕吧。

于是,我指着板书,问:

“茅盾的《白杨礼赞》在开头为什么没去写白杨树,而写的是黄土高原的壮观景象呢?

”话一出口,我被自己的机灵陶醉了。

这是我刚讲过的问题,我想他应该回答出来,然后让他坐下告诫他坐端正,注意听讲,也就算解了围。

“我不会。

”圆脸回答,声音很低,但很干脆。

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说什么?

”圆脸的头垂得更低了:

“你刚才讲的我没听明白。

”我恼怒起来,厉声质问:

“那么,你听什么了?

”几十双眼睛凝视着我,其中也有教务主任。

圆脸没说话,只是深深地垂着头。

“你出去!

”话一出口,连我也奇怪自己何以有这个念头。

圆脸猛地抬起头,我看到的分明是一双愤怒的眼睛,目光中似乎还有一丝淡淡的哀怨。

“你出去!

”他终于离开了座位,拉开教室的门,跑了出去。

课堂恢复了平静,可静得让人感到压抑。

我继续上课。

这堂课好长啊!

课后,教务主任找到了我。

没有评论这堂课上得怎样,只是给我介绍那个被我赶出教室的学生。

“他也是够可怜的了。

父母离异,他跟着奶奶生活,现在奶奶病了,他很需要关怀,但从来不把苦告诉同学。

他太孤独,他需要理解,尤其是来自教师的理解。

”说完,教务主任长久地看着我。

我的心被刺痛了,也想起了那颗被我刺痛的心。

我知道,这第一堂课是彻底失败了。

我不配在学生面前自称老师,也不配让学生叫老师。

我该怎么办呢?

下午,在我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个折得正正方方的纸条上面写着:

“老师,您第一次登上讲台,我能理解您做的一切;我也多么希望别人能理解我呵!

我的心好苦。

被您从课堂赶了出去的学生。

”我被震动了。

从这以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教师”这个词的含义。

他不只是“教书”,更重要的是“教人”,而要“教人”,首要的是先教自己,教自己去理解学生,这样才可能教好人,教好书。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7年了,但那张永远抹不去的圆脸,那双哀怨的眼睛,时时在提醒我,即使在离开讲台的今天,仍然如此。

17.“有些学生的名字已经从记忆中抹去,但那张圆脸却依然那样清晰地刻着一个永远留在我心中的故事。

”(第一段)

(1)句中“有些”、“只有”两个词用得好不好?

为什么?

(2)“有些学生的名字已经从记忆中抹去”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8.有人说,第四段写“我”为这堂课足足准备了3天,再写教务长来听课,似乎与引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无关。

你是否同意这样

的说法?

为什么?

19.第六段所说的“突发事件”指什么?

这一“突发事件”在整个故事中起什么作用?

20.教务主任并没有议论“我”的课,“我”为什么认为“这堂课彻底失败了”?

21.结尾处说,“那张永远抹不去的圆脸,那双哀怨的眼睛,时时在提醒我”。

你认为他在提醒“我”什么?

【答案】17.

(1)好。

“有些”学生名字记不住,隐含着“有些”学生的名字记住了,而唯独“那张圆脸却依然那样清晰”,“只有”

对此起强调突出的作用

(2)反衬“这张圆脸”给自己的印象之深

18.有关系。

这两点也是引发自己“暴怒”、“恼怒”的重要因素;同时,教务主任的谈话也是“我”认识变化的原因之一

19.圆脸的抽吸鼻涕声引发的学生的议论和嗤笑,影响了教学秩序这一件事是矛盾爆发的导火线

20.教务主任的谈话使我感到了自己的“失职”,认识到刺伤一个需要理解的孩子的心的人不配称老师,更无需说教学了

21.提醒自己教人要先教己,要理解学生

【解析】

17.此题考查对文章中关键词语的理解。

解答时先解释词义,并结合句子分析为何要用该词在句子中的句表达效果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