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危险的碎玻璃》及教学反思共5篇修改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52887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小班教案《危险的碎玻璃》及教学反思共5篇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园小班教案《危险的碎玻璃》及教学反思共5篇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儿园小班教案《危险的碎玻璃》及教学反思共5篇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幼儿园小班教案《危险的碎玻璃》及教学反思共5篇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幼儿园小班教案《危险的碎玻璃》及教学反思共5篇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小班教案《危险的碎玻璃》及教学反思共5篇修改版.docx

《幼儿园小班教案《危险的碎玻璃》及教学反思共5篇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教案《危险的碎玻璃》及教学反思共5篇修改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小班教案《危险的碎玻璃》及教学反思共5篇修改版.docx

幼儿园小班教案《危险的碎玻璃》及教学反思共5篇修改版

第一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危险的碎玻璃》及教学反思

小班教案《危险的碎玻璃》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易爆物品带来的危险,远离啤酒瓶等易爆物品,引导幼儿认识家庭中的易碎物品,学会正确使用玻璃制品、陶瓷制品,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危险的碎玻璃》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家庭中的易碎物品,学会正确使用玻璃制品、陶瓷制品。

2、让幼儿知道易爆物品带来的危险,远离啤酒瓶等易爆物品。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常见的玻璃制品(玻璃杯、玻璃瓶、体温计等)各种瓷器(瓷瓶、瓷盘、瓷碗等)以及他们的外包装若干。

2、幼儿用书第14---15页,或多媒体教学资源

(1)《哪些物品容易碎》

(2)《快快提醒他们》。

活动过程:

1、幼儿分组观察,了解玻璃制品、陶瓷制品的特征。

(1)请幼儿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和用途。

(2)讨论:

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应该怎样正确取放这些物品?

(3)教师小结:

这些物品容易碎,应该轻拿轻放。

万一不小心打碎了,要先告诉大人,并自己学着用正确的方法清理,当心碎片伤到自己。

2、出示体温计,学习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

请幼儿尝试使用体温计,教师介绍使用体温计时的注意事项。

教师小结:

体温计是测量身体温度用的,里面有一种物质叫“水银”,如果不小心碰碎了体温计,里面的“水银”就会流出来,污染空气,如果接触到“水银”还可以使人中毒。

所以使用时要轻拿轻放,妥善保管。

3、案例讨论《爆炸的啤酒瓶》

(1)教师讲述案例:

爷爷买了两瓶啤酒,浩浩发现了,拿起一瓶在地上滚来滚去,,突然“嘭”的一声巨响,啤酒瓶爆炸了。

碎片将浩浩的右手扎了两个大口子,血流不止。

爸爸急忙把浩浩送进医院,经过紧急抢救,浩浩的右手还是留下了永久的伤疤。

(2)讨论:

浩浩的右手被什么弄上的?

啤酒瓶为什么会爆炸?

教师小结:

有一些物品不仅容易碎,而且使用不当会发生爆炸,我们小朋友要远离这些容易爆炸的物品。

4、观看多媒体教学资源,能正确识别易碎品,知道怎样安全使用这些物品,能够远离易爆的物品。

5、仔细观察容易碎物品的外包装,认识易碎物品的标志。

活动延伸:

1、与家长一起阅读、操作幼儿用书第14----15页。

2、回家找一找家里有哪些物品容易碎,制作统计表。

活动反思:

生活中孩子们经常使用易碎物品,通过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了解了玻璃制品和陶瓷制品容易碎的知识,懂得了怎样使用容易碎的物品,更懂得了远离易爆炸的物品,提高了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小百科:

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

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

第二篇:

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危险的陌生人》及教学反思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危险的陌生人》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安全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安全活动教案《危险的陌生人》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二、活动准备:

1、大灰狼卡片一张、故事光盘。

有关图片4张。

2、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看看谁来我们教室做客了啊。

"(老师出示大灰狼的图片)"大灰狼""平时小朋友都是听老师讲大灰狼的故事,今天大灰狼要亲自跟小朋友讲一个他自己的故事,我们鼓掌欢迎吧。

"

(二)过程:

1、播放动画片《不懂安全的大灰狼-危险的陌生人》吸引小朋友认真观看后提问:

①、大灰狼打开门遇到了谁?

②、陌生人最后把大灰狼骗到了哪里?

③、大灰狼最后怎么样了?

我们能不能像大灰狼一样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呢?

跟陌生人走呢?

我们要怎样做呢?

2、出示图片图一:

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

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图三:

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

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四、活动延伸:

"小朋友真棒,如果遇到下面这样的情况,我们怎么办呢?

"(通过情境表演,加深小朋友的认知。

)情境一:

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

"小朋友你真可爱,(教案出自:

快思教案网)我请你吃果冻。

"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集体讨论:

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

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

"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

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集体讨论:

①你认识她吗?

②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

③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

五、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我们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不能随便吃他们的食物,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特别是我们到外边玩的时候不要离开爸爸妈妈或家人的身边。

六、活动小结:

在活动的开始部分通过观看《不懂安全的大灰狼-危险的陌生人》动画片,引发幼儿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谈谈对"陌生人"的理解,以及遇见陌生人应注意些什么。

(教案出自:

快思教案网)再通过结合图片直观的学习,帮助所有幼儿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让孩子知道如何应变可能遇到的危险。

我认为仅仅告诉幼儿"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况,然后指导孩子如何去做。

所以我在活动中设置了一些与幼儿实际生活非常贴近的情境,引起小朋友的兴趣。

帮助小朋友认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共同分析判断,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要跟陌生人走。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孩子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跟陌生人走后会有危险。

所以我们通过模拟的形式先让幼儿在晨间活动中有所“体验”,结果的确有孩子跟陌生人走了,通过这一情境的模拟,把它拍成了视频,事后让幼儿自己去看,让幼儿明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容易被陌生人骗走,怎么保护自己。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危险的陌生人》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790字。

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南南的脚受伤了》》:

小班教案《南南的脚受伤了》适用于小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造就开端的自我掩护意识,进修乘坐自行车的准确要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南南的脚受伤了》教案吧。

《小班安全教案《交通》含反思》:

小班安全教案《交通》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让幼儿知道不走斑马线的危险性,让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让幼儿学会念儿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安全《交通》含反思教案吧。

第三篇: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危险的洞洞》及教学反思

小班安全教案《危险的洞洞》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手能做很多事情,要保护好它,知道不能把手随便伸进小洞里,遇到危险向大人求助,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安全《危险的洞洞》含反思教案吧。

设计意图:

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安全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

幼儿午睡的时候,喜欢尝试把小手小脚放进小床的圆形支架里,或者在床缝中间扣来扣去。

各媒体上也经常有幼儿把手伸进窟窿缝隙中拿不出来等报道。

托班幼儿的安全意识非常弱,甚至有的根本没有(家庭保护),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了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在诙谐幽默的故事情节中,了解把手伸进“洞洞”中的危险,掌握安全常识和求救方式。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把手随便伸进小洞里。

2、了解手能做很多事情,要保护好它。

3、遇到危险向大人求助。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各种带有小洞的物品,纸板做成的小手、手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呜呜……”播放哭声,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提高活动兴趣。

师:

宝贝们,听是谁在哭?

他为什么哭?

发生了什么事情?

请幼儿猜想,回答。

师:

我的宝贝猜到了很多答案,现在我们来看看是谁在哭,他为什么哭?

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二、播放多媒体课件:

小宝宝在家里玩,发现了一个有很多小洞洞的椅子,他觉得很好玩,把手伸进了小洞洞里,结果拿不出来了。

师提问(回放课件图片),通过回答,引导幼儿了解故事里的内容。

出示带小洞洞的物品,将纸板做成的手指伸进带洞洞的椅子里,小手放进大一点洞洞的杯子里,引导幼儿观察发现:

手指、手拿不出来了。

如果强行拿出来,手指、手会受伤。

引导幼儿体验到洞洞的危险。

三、师:

手伸进洞洞里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需要大人来帮助宝宝们,故事里的小宝宝手伸进洞洞里拿不出来,他怎么了?

如果遇到危险,我们应该大声的喊大人来帮忙,警察叔叔告诉我们,遇到危险应该喊:

救命!

我们一起来帮助故事里的小宝宝喊“救命”,看看能不能找人来帮助他。

引导幼儿掌握遇到危险大声喊救命这一安全常识。

播放救援图片。

师:

宝宝们真棒,帮助小宝宝喊来了警察叔叔,为自己鼓鼓掌吧!

四、延伸:

了解手能做很多事情,要保护好小手。

课件图片:

弹钢琴、画画、玩玩具、吃饭……师:

宝宝们看,我们可以用小手来做什么呢?

小手的用途可真多呀,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小手呀。

教学反思:

通过幼儿爱听故事的年龄特点,把他们需要掌握的安全常识融入到故事中,抓住了幼儿的好奇心,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幼儿的安全常识不是一日一课就能掌握的,教师需要将其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帮助幼儿逐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本文扩展阅读:

危险是警告词,指某一系统、产品、或设备或操作的内部和外部的一种潜在的状态,其发生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状态,还有是一些机械类的危害。

第四篇: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我找到的危险》及教学反思

小班安全教案《我找到的危险》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在理解歌词后在原歌词上进行创编,并乐意创编歌词,幼儿能基本掌握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含义,知道身边有哪些危险,并学会保护自己和提醒朋友注意安全,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安全《我找到的危险》含反思教案吧。

设计意图:

在《我找到的危险》活动中,孩子找到了许多危险,观察到幼儿的兴趣很浓,于是我同孩子一起生成了这样一节教学活动。

让孩子通过歌曲创编的形式加深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基本掌握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含义。

2、能在理解歌词后在原歌词上进行创编,并乐意创编歌词。

3、知道身边有哪些危险,并学会保护自己和提醒朋友注意安全。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打火机、插座、暖水瓶、药瓶图片各一。

一个幼儿被火烧手指、一个幼儿被电到、一幼儿被烫到、一幼儿倒下的图片。

2、图的注释。

如:

打火机(图片)X、一幼儿被火烧手指(图片)。

3、三只小猴子的图片,音乐、黑板、纸张和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练声,复习歌曲《三只小猴》,熟悉歌曲旋律。

1、幼儿跟音乐用唱的方式同老师和小朋友问好!

练声!

1234|5—|5432|1—||

教师指导语:

“平时我们都在向老师和朋友打招呼,今天我们要换个不同的打招呼的方法,仔细听。

”(教师唱,引导幼儿回答。

也可以幼儿同幼儿打招呼)

2、教师出示三只猴子,引导幼儿复习歌曲《三只小猴》;

教师指导语:

“瞧,今天我们请了三只小猴子来做客,小朋友还记得他们的歌怎么唱的吗?

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

(二)、基本部分:

幼儿听教师范唱,幼儿根据图饰来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