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2必修知识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2864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8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2必修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化学2必修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化学2必修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中化学2必修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中化学2必修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2必修知识点.docx

《高中化学2必修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2必修知识点.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2必修知识点.docx

高中化学2必修知识点

第一章

第1讲 原子结构

考点一 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

X

2.原子内的等量关系

(1)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3.离子内的等量关系

(1)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2)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速记卡片

符号

中各数字的含义

速记卡片

求一定质量的某物质中微粒数的思维模板

 物质的质量

物质的量

指定粒子的物质的量

粒子数

考点二 元素、核素、同位素

1.元素、核素、同位素

2.几种重要的核素

核素

92U

6C

H

H

8O

用途

核燃料

用于考古断代

制氢弹

示踪原子

3.同位素的“六同”、“三不同”

三不同同位素―→六同

速记卡片

“三素”概念辨析的4点提醒

(1)一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也可以只有一种核素,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

(2)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两微粒不一定互为同位素,如14N2和13C16O。

(3)“三素”研究的范围不同

①元素是宏观概念,对同类原子而言;

②核素是微观概念,对某种元素的原子而言;

③同位素是微观概念,对某种元素的几种原子间的关系而言。

(4)核变既不属于化学变化,也不属于物理变化

速记卡片

“四同”概念的比较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分异构体

同系物

对象

原子

单质

有机物

有机物

同与异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同种元素不同组成

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

结构相似组成相差

n个CH2

性质

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

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可能相同

物理性质不同

化学性质相似

速记卡片

相对原子质量与质量数的区别和联系

(1)相对原子质量分为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①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种核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与12C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该元素的所有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

(A)=M(A1)·a(A1)%+M(A2)·a(A2)%+……。

(2)质量数。

质量数是一个原子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

由于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所以一种核素的质量数就是该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考点三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原子结构示意图

速记卡片

寻找等电子粒子的思维模板

(1)“10e-”粒子

(2)“18e-”粒子

 

第2讲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考点一 元素周期表

1.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编排原则

周期(横行)

族(纵行)

3.结构

(1)周期(7个横行,7个周期)

短周期

长周期

序号

1

2

3

4

5

6

7

元素种数

2

8

8

18

18

32

不完全周期最多容纳

32种元素

0族元素原子序数

2

10

18

36

54

86

(2)族(18个纵行,16个族)

主族

列序

1

2

13

14

15

16

17

族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副族

列序

3

4

5

6

7

11

12

族序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ⅠB

ⅡB

第Ⅷ族

第8、9、10共3个纵行

0族

第18纵行

(3)分区

①分界线:

沿着元素周期表中铝、锗、锑、钋与硼、硅、砷、碲、砹的交界处画一条虚线,即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的分界线。

②各区位置:

分界线左下方为金属元素区,分界线右上方为非金属元素区。

③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

既表现金属元素的性质,又表现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速记卡片

同主族、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差的关系

(1)ⅠA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2、8、8、18、18、32;

(2)ⅡA族和0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8、8、18、18、32;

(3)ⅢA~ⅦA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8、18、18、32。

速记卡片

同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差的关系

(1)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

(2)两元素分布在过渡元素同侧时,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

两元素分布在过渡元素两侧时,四或五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10,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24。

速记卡片

周期表结构巧记口诀

 横行叫周期,现有一至七,四长三个短。

纵行称为族,共有十六族,一八依次现①,一零再一遍②。

一纵一个族,Ⅷ族搞特殊,三纵算一族,占去8、9、10。

镧系与锕系,蜗居不如意,十五挤着住,都属ⅢB族。

说明 ①指ⅠA、ⅡA、ⅢB、ⅣB、ⅤB、ⅥB、ⅦB、Ⅷ;

②指ⅠB、ⅡB、ⅢA、ⅣA、ⅤA、ⅥA、ⅦA、0。

考点二 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

2.主族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内容

同周期(从左到右)

同主族(从上到下)

原子结构电子层数

相同

依次增加

最外层电子数

依次增加1个

相同

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

逐渐增大

元素的性质

金属性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主要化合价

一般,最高正价:

+1→+7

负化合价:

主族序数-8

最高正价数=主族序数

(O、F除外)

化合物性质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酸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减弱

酸性逐渐减弱

碱性逐渐增强

氢化物

稳定性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3.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寻找未知元素

(2)预测元素的性质(由递变规律推测)

①比较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

如金属性Mg>Al,Ca>Mg,则碱性Mg(OH)2>Al(OH)3,Ca(OH)2>Mg(OH)2(填“>”、“<”或“=”)。

②推测未知元素的某些性质

如:

已知Ca(OH)2微溶,Mg(OH)2难溶,可推知Be(OH)2难溶;再如:

已知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可推知未学元素砹(At)应为有色固体,与氢难化合,HAt不稳定,水溶液呈酸性,AgAt不溶于水等。

(3)启发人们在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物质

将下面左右两侧对应内容连线。

答案:

 ①—c ②—a ③—b

速记卡片

根据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推断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

第一~七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为2、10、18、36、54、86、118(第七周期若排满),可利用元素的原子序数与最相近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序数的差值来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遵循“比大小,定周期;比差值,定族数”的原则。

如53号元素,由于36<53<54,则53号元素位于第五周期,54-53=1,所以53号元素位于54号元素左侧第一格,即ⅦA族,得53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五周期ⅦA族

速记卡片

微粒半径大小比较方法

速记卡片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速记卡片

1.“序、层”规律

(1)若一种阳离子与一种阴离子电子层数相同,则“阴前阳后”,阴离子在前一周期,阳离子在后一周期,阳离子的原子序数大。

(2)同周期元素的简单阳离子与阴离子相比,阴离子原子序数大。

2.“序、价”规律

在短周期元素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主要化合价的数值在奇偶性上一般一致,“价奇序奇,价偶序偶”。

 

 

第二章

第1讲 化学键 分子间作用力(含氢键)

考点一 离子键 共价键

1.化学键

(1)概念:

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

(2)分类

(3)化学反应的本质

2.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

键型

共价键

离子键

定义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成键微粒

原子

阴、阳离子

成键原因

原子有形成稳定结构的趋势

(同左)

成键方式

共用电子对

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

成键元素

一般为非金属元素

一般为活泼金属元素(通常指ⅠA族、ⅡA族)与活泼非金属元素(通常指ⅥA族、ⅦA族)

3.共价键的分类

形成原子种类

电子对偏向情况

非极性共价键

同种元素原子

无偏向

极性共价键

不同种元素的原子

偏向吸引电子

能力强的一方

4.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1)Na2S:

(2)CO2:

速记卡片

电子式书写常见错误“5”提醒

(4)不考虑原子间的结合顺序,如HClO的结构式为H—O—Cl而非H—Cl—O,因氧原子需形成2对共用电子才稳定,而H、Cl各需形成1对共用电子就稳定。

(5)不考虑AB2型离子化合物中2个B是分开写还是写一块。

如:

CaBr2、CaH2、CaO2中Br、H、O均为-1价,Br-、H-已达稳定结构分开写,2个氧原子需形成一对共用电子才稳定,不能分开。

它们的电子式分别为:

速记卡片

判断8电子结构的两种方法

(1)经验规律法

凡符合最外层电子数+|化合价|=8的皆为8电子结构(含非极性键的分子除外)。

(2)试写结构法

判断某化合物中的某元素最外层是否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应从其结构式或电子式结合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判断,如①H2O,O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H2O中每个O原子又与两个H原子形成两个共价键,所以H2O中的O原子最外层有6+2=8个电子,但H2O中的H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②N2,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N与N之间形成三个共价键,所以N2中的N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考点二 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物质的性质

1.化学键与物质类别

(1)化学键的存在

(2)化学键与物质类别

①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

a.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如I2、N2、P4、金刚石、晶体硅等。

b.不同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如HCl、NH3、SiO2、CS2等。

②只含有离子键的物质

活泼非金属元素与活泼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Na2S、CsCl、K2O、NaH等。

③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物质

如Na2O2、NH4Cl、NaOH、Na2SO4等。

④无化学键的物质:

稀有气体,如氩气、氦气等。

2.化学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离子化合物的溶解或熔化过程

离子化合物溶于水或熔化后均电离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离子键被破坏。

(2)共价化合物的溶解过程

①有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能与水反应,其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如CO2和SO2等。

②有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其分子内的共价键被破坏,如HCl、H2SO4等。

③某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其分子内的共价键不被破坏,如蔗糖(C12H22O11)、酒精(C2H5OH)等。

(3)单质的溶解过程

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溶于水后,能与水反应,其分子内的共价键被破坏,如Cl2、F2等。

(4)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N2分子中有很强的NN,故在通常状况下,N2很稳定,H2S、HI等分子中的共价键较弱,故它们受热时易分解。

速记卡片

判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3”种方法

 

考点三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

(1)定义:

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

(2)特点

①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它主要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

②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由共价键形成的多数共价化合物和绝大多数液态、固态非金属单质分子之间。

(3)变化规律

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也越高。

例如熔、沸点:

I2>Br2>Cl2>F2。

2.氢键

(1)定义:

分子间存在的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相互作用。

(2)形成条件

除H外,形成氢键的原子通常是N、O、F。

(3)存在

氢键存在广泛,如蛋白质分子、醇、羧酸分子、H2O、NH3、HF等分子之间。

分子间氢键会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第2讲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考点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计算公式:

v(A)=

①单位:

mol/(L·s)或mol/(L·min)

②A为溶液或气体,若A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④重要规律:

)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

)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

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

①温度:

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

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

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

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其它因素:

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考点二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1)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

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通常把由反应物向生成物进行的反应叫做正反应。

而由生成物向反应物进行的反应叫做逆反应。

在任何可逆反应中,正方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

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即是说可逆反应无论进行到何种程度,任何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不可能为0。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逆、动、等、定、变。

①逆:

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

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

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

即v正=v逆≠0。

④定:

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

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

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

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

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

zC,x+y≠z)

第三讲化学反应的利用

考点一利用化学反应制备新物质

实验室制备氯气反应原理:

MnO2+(浓)4HCl====MnCl2+Cl2↑+2H2O

发生装置:

固-液加热型

除杂:

排饱和食盐水法除HCl

干燥:

浓H2SO4除水

收集:

向上排气法

尾气:

用NaOH溶液吸收原理:

Cl2+2NaOH==NaCl+NaClO+H2O

检验:

(1)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试纸变蓝

(2)用湿润蓝色的石蕊试纸,先变红再褪色

 

考点二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

化学能不仅可以转变成热能,人们还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电池就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

原电池的反应原理:

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较活泼的金属(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较不活泼的金属。

锌片:

Zn-2e-=Zn2+(氧化反应)

铜片:

2H++2e-=H2↑(还原反应)

原电池的设计

1.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正极,从外

电路得到电子。

2.将两极浸在电解质溶液中,通过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内电路。

3.放电时负极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正极,再通过溶液中离子移动形成的内电路构成闭合回路。

第三章

第1讲 认识有机化合物 重要的烃 石油和煤

考点一 甲烷、乙烯、苯

1.完成甲烷、乙烯和苯的比较表

甲烷

乙烯

结构简式

CH4

CH2===CH2

结构特点

只含单键的饱和烃

含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

环上碳碳键等同,介于“C===C”与“C—C”之间的芳香烃

物理性质

无色气体,难溶于水

无色液体

化学性质

燃烧

易燃,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不反应

加成反应

在铁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

KMnO4(H+)

不反应

氧化反应

不反应

主要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2.甲烷、乙烯和苯发生反应的类型

(1)取代反应: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①完成甲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烷

②完成下列关于苯的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加成反应

①定义:

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②乙烯与溴水、H2、HCl、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H2===CH2

③加聚反应

合成聚乙烯塑料的化学方程式为

速记卡片

轻松突破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1)加成反应的特点是:

“断一,加二,都进来”。

“断一”是指双键中的一个不稳定键断裂;“加二”是指加两个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一定分别加在两个不饱和碳原子上,此反应类似无机反应中的化合反应,理论上原子利用率为100%。

(2)取代反应的特点是“上一下一,有进有出”,类似无机反应中的置换反应或复分解反应,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防止漏写次要产物。

考点二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1.煤的综合利用

(1)煤的组成

(2)煤的加工

2.石油的综合利用

(1)石油的组成:

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石油的加工

3.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1)主要成分:

CH4

(2)用途

①清洁能源。

②化工原料,用于合成氨、甲醇等。

4.三大合成材料

(1)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

(2)聚合反应

合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nCH2===CH2―→CH2—CH2,单体为CH2===CH2,链节为—CH2—CH2—,聚合度为n。

速记卡片

1.煤的干馏、气化、液化、石油的裂化、裂解都属于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

2.直馏汽油中不含不饱和烃,可用作卤素单质的萃取剂,而裂化汽油含有不饱和烃,易与卤素单质发生加成反应,故不能用作卤素单质的萃取剂。

 

考点三 碳的成键特征及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1.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仅含有C、H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烃。

2.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征

(1)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可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而且碳碳原子之间也能相互形成共价键。

(2)碳原子不仅可以形成单键,还可以形成双键或三键。

(3)多个碳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碳链,也可以形成碳环,碳链或碳环上还可以连有支链。

3.同系物

(1)同系物:

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的互称。

(2)烷烃同系物:

分子式都符合CnH2n+2,如CH4、CH3—CH3、CH3CH2CH3等互称为同系物。

4.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现象:

化合物具有相同分子式,不同结构的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

(2)同分异构体: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的互称,如正丁烷(CH3CH2CH2CH3)和异丁烷(

)。

5.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1)有机物中每个碳原子可与其他四个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而且碳碳之间不仅可以形成碳碳单键,还可形成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

(2)多个碳原子可相互结合形成很长的碳链,碳链上还可以形成支链,碳原子间还可形成环状结构。

(3)有机物中存在着同分异构现象。

速记卡片

同系物的判断方法

“一同二差”:

通式相同,官能团的种类数目相同;分子组成上至少相差一个CH2原子团。

速记卡片

简单有机物分子中共线、共面原子的判断方法

1.掌握三种分子的空间构型

(1)CH4:

正四面体结构,C原子居于正四面体的中心。

(2)C2H4:

平面结构,分子中的6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键角都约为120°。

(3)C6H6:

平面结构,分子中的12个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内。

2.明确两个要点

(1)以上4种分子中的H原子如果被其他原子(如C、O、N、Cl等)取代,则取代后的分子空间构型基本不变。

(2)共价单键可以自由旋转,共价双键和共价三键则不能旋转。

速记卡片

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技巧

1.等效氢法

判断有机物发生取代反应后,能形成几种同分异构体的规律,可通过分析有几种等效氢原子来得出结论,又称为对称法。

(1)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2)同一碳原子上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3)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时,物与像的关系)

2.替代法

例如:

二氯苯C6H4Cl2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四氯苯的同分异构体也有3种。

 

第2讲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塑料 橡胶 纤维

考点一 乙醇和乙酸

1.乙醇、乙酸结构和性质的比较

物质名称

乙醇

乙酸

结构简式及官能团

CH3CH2OH—OH

CH3COOH—COOH

物理性质

色、态、味

无色特殊香味的液体

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挥发性

易挥发

易挥发

密度

比水小

物理性质

溶解性

与水任意比互溶

与水任意比互溶

化学性质

燃烧乙醇

燃烧乙酸

2.完成下列关于乙醇、乙酸的化学方程式

(1)Na与乙醇的反应:

2C2H5OH+2Na―→2C2H5ONa+H2↑。

(2)乙醇的催化氧化: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3)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4)乙酸与CaCO3反应:

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

速记卡片

比较乙酸、水、乙醇、碳酸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

乙酸

乙醇

碳酸

分子结构

CH3COOH

H—OH

C2H5OH

与羟基直接

相连的原子或原子团

—H

C2H5—

遇石蕊试液

变红

不变红

不变红

变浅红

与Na

反应

反应

反应

反应

与Na2CO3溶液

反应

水解

不反应

反应

羟基氢的活动性强弱

CH3COOH>H2CO3>H2O>CH3CH2OH

速记卡片

1.官能团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典型的官能团发生典型的化学反应,典型的化学性质也能反映出有机物的官能团。

熟记三种典型官能团的性质

碳碳双键

(1)加成反应:

使溴的CCl4溶液退色

(2)加聚反应:

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3)氧化反应: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羟基

—OH

(1)置换反应:

与活泼金属(Na)反应

(2)催化氧化:

Cu或Ag催化下被氧化成醛或酮

(3)酯化反应:

与羧酸形成酯

羧基

—COOH

(1)酸性

(2)酯化反应

2.含羟基物质性质比较

乙醇

碳酸

乙酸

氢原子活泼性

酸碱性

中性

弱酸性

弱酸性

与Na

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