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巧手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2787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技巧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摄影技巧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摄影技巧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摄影技巧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摄影技巧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摄影技巧手册.docx

《摄影技巧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技巧手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摄影技巧手册.docx

摄影技巧手册

快门速度

更快的快门速度意味着更少的光线到达相机传感器,而较慢的快门速度意味着更多的光线到达传感器。

使用正确的快门速度拍摄移动物体至关重要,快门速度直接的影响到你在拍摄运动物体时物体的清晰度。

提高快门速度需要增大光圈、ISO值。

1、飞行中的鸟类:

1/2000秒。

野生动物摄影师通常会使用1/2000秒的快门速度来确保飞行中的鸟类是清晰的,但是有些时候,你也可以将快门速度降低到1/400,在照片中实现鸟类翅膀扇动的效果。

2、运动:

1/500~1/1000秒。

快门速度在拍摄足球和篮球这样快速移动的运动中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快门速度在1/500-1/1000之间,可以有效的冻结拍摄时的动作,产生清晰的图像。

3、街拍:

1/250~1/500秒。

行人和车辆都在不断移动,速度通常较慢,一般使用1/250-1/500之间的快门速度。

我在移动的情况下按下快门依然可以捕捉到清晰的画面。

如果快门速度低于1/100s的时候,那么你必须要完全静止按动快门才能保证影像的清晰。

4、风景:

1/125秒。

在拍摄风景照时,快门速度的使用是因景观和技术而异的,当你使用三脚架拍摄时,1/8或1/4这样比较慢的快门速度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如果是手持相机拍摄,为了不产生模糊的图像,建议你使用更快的快门速度。

5、车流:

1/15~1/60秒。

当使用1/15-1/60时这样较慢的快门速度,来拍摄像汽车这样的移动物体时,保持对汽车的对焦,会产生主体汽车清晰,但是周围环境模糊这样的艺术效果。

6、瀑布:

1/8~2秒。

拍摄瀑布这种快速移动的水的照片时,需要比较慢的快门速度,才能产生在现实中不存在的运动模糊的视觉效果。

7、湖水、河流:

0.5秒。

对于移动较慢的水,比如海洋、湖泊和河流等,你需要使用1秒以下的快门速度来创造海水光滑而柔和这种梦幻的效果。

8、烟花:

2~8秒捕捉烟花其实是很困难的,因为较快的快门速度会在黑暗的天空中产生光斑;较慢的快门速度会让烟花变得模糊,产生过度曝光的图像。

所以尝试使用3-5秒的快门速度,你会获得最佳的效果。

9、星星:

15~25秒。

较快的快门速度会让星星变得微小而黯淡,但是较慢的快门速度(超过30秒)会产生足迹的效果。

可以尝试在15-25秒的快门速度。

16mmF3.5、iso3200、20s这个参数是绝对可以拍出银河的,前提是光污染小,没有月亮,最好是能肉眼看到银河,这样拍下来绝对没有问题。

10、星轨:

15分钟以上。

你可以利用地球旋转轴线,通过设置快门速度来捕捉星轨,通常用15分钟(或更长时间)的快门速度(曝光时间)完成。

但是,你也可以通过拍摄一系列照片(100+),每次30秒曝光来创建相同的效果,然后使用编辑软件将图像混合在一起,创造出美丽的星轨效果。

初学摄影——测光篇

曝光:

如果照片中的景物过亮,而且亮的部分没有层次或细节,这就是曝光过度(过曝);反之,照片较黑暗,无法真实反映景物的色泽,就是曝光不足。

感光宽容度:

从最明亮到最黑暗,假设人眼能够看到以下范围,那么胶片(或CCD等电子感光器件)所能表现的远比人眼看到的范围小的多,而这个有限的范围就是感光宽容度。

了解这个概念之后,我们就不难了解,为什么在逆光的条件下,人眼能看清背光的建筑物(暗)以及耀眼的天空云彩(明)。

而一旦拍摄出来,要么就是云彩颜色绚烂而建筑物变成了黑糊糊的剪影,要么就是建筑物色彩细节清楚而原本美丽的云彩却成了白色的一片。

因为明暗反差过大,云层曝光正确的同时,建筑严重曝光不足,色彩细节全无,成了黑色的剪影。

(但这正是这张图片想要表现的效果,所以尽管建筑严重曝光不足,这张图片仍然可以说是“曝光正确”的片子。

利用了“感光宽容度”原理,正确的曝光云层,而让建筑成为剪影,使片子有一种神秘而又威严的感觉)如果需要将建筑色彩细节能够表现出来,那么天空就会全白的一片。

测光模式:

1、平均测光:

对整个取景区平均计算测光值。

在取景范围内光线比较均匀,明暗反差不大的情况下,几乎都能让你得到一张满意的照片。

2、中央平均测光:

对取景范围中的10-30%计算测光值。

当需要表现的主体在取景范围中间部分,而环境明暗与主体有较大的差别时,选择中央平均测光,仅对中央大部分区域测光,能使主体的曝光较为准确。

3、点测光:

又称重点测光,是对取景范围中的1%-5%区域内测光。

点测光模式用的极少,也不易掌握。

但在某些情况下,点测光却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了解在何种情况下应该使用点测光,并能正确使用点测光,一方面可使主体曝光精确,另一方面利用“感光宽容度”来创造出现实中无法看到的奇妙图片。

ISO感光值:

传感器的ISO设置,较低的ISO灵敏度较低,因此需要传感器获得较多的光线。

较高的ISO则较为灵敏,只需要较少的光线。

ISO的额定值也是按级来的。

户外100-20(画面细腻),早晨、傍晚400-800,室内800-1600。

注意,较低的ISO设置更适合于数码传感器。

这可捕捉最细微的细节和最平滑的色调,通常没有可见的噪点。

这对于风景、肖像和照相室摄影非常理想。

但是,较低的ISO需要更多的光线才能在传感器上起作用,所以需要较慢的快门速度、较大的光圈或者较亮的光线。

较高的ISO容易产生噪点,降低图片质量,通常用于体育和街头摄影,ISO是拍摄后无法改变的参数之一

直方图(Histogram)查看:

垂直方向表示像素数,水平方向表示像素亮度的分布,左边的代表全黑,右边的则代表全白。

一般的情况下该图应该在水平轴上基本平均分布。

D7200曝光锁定:

AE-L/AF-L按键,A模式下,剪影效果先对天空测光,AE-L锁定后,再对需要拍摄的主体对焦、构图。

准确曝光:

参考相机内置测光表,游离标尺在0曝光正常,通过快门、ISO、光圈三个参数调解。

快门速度低于1/15照片很容易模糊,ISO大,快门速度太快容易出现噪点。

 

白平衡-色彩还原固有色

色温:

无论是大自然还是人工物品,不同的光源会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线。

午后随着太阳的下降,阳光从金色变成蓝色。

传统的电灯泡发出橙色的光线。

这种颜色偏差称为色温,测量单位是绝对温度(开尔文,K)。

5000~5500K的色温被认为是标准的“白天”,并且被认为是摄影上的中性色。

较低的色温偏橙色或红色,而较高的色温则偏蓝色。

有关常见色温的范围,请参见下图。

钨丝灯下白衣服,人眼是白色,相机是偏黄色。

白平衡(WhiteBalance,WB):

通过调整三种RGB通道间的平衡,数码相机可以将不同的色温看成“正常”的日光。

WB预设值:

●自动WB(AtuoWB,AWB):

在光线良好的情况下,特别是场景中有一些白色或中性灰色的对象时,这种默认的设置应该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自动WB通常有较大的色温范围。

自动WB越好,就越不用担心设置的调整。

●白炽灯/钨光灯(Incandescent/Tungsten):

为了提高色温,数码相机通常会调整其WB预设值。

这种设置可用3000~3500K左右的区域,可补偿家庭的灯丝灯泡和钨光照相室灯。

●荧光灯(Fluorescent):

管灯的颜色范围很广,如暖色、日光和冷色;因此只能估计地说该预设值覆盖4200~4500K这一范围。

实际上,该设置可以覆盖更广的范围,还可以调整重要的绿色/品红色平衡。

●阳光/日光(Sunny/Daylight):

这是指场景处于直射阳光下,包括5000~5500K这一范围。

●闪光灯(Flash):

电子闪光灯的色温类似于日光,但是可能稍微偏冷(较蓝)。

利用相机制造商提供的闪光灯部件时,使用该设置效果可能较好。

●阴天(Cloudy):

该设置用于6000~7000K的偏蓝场景中,通常没有人工照明的室内或者没有直射阳光的空地属于这种情况。

自动WB(左侧)和阴天WB(右侧)

●阴影(Shade):

很多普及型相机没有该项,该设置用于8000~10000K这一范围,用于让室内场景的颜色和很蓝天空下阴影中的颜色变暖,或者用于在清晨或傍晚(没有直射阳光)时的拍摄。

 

镜头和对焦

光圈:

镜头光圈是以f级(f-stops)或者是f数来衡量的,这是镜头焦距的分数。

大光圈具有小的f数,而小光圈则具有大的f数。

变焦效果:

如果变焦的同时使用很慢的快门速度,就可以创建变焦效果,如下图所示。

首先设置较慢的快门速度。

快门打开时放大拍摄目标,同时保持相机稳定。

使用自动相机时,利用“夜景场景”模式也可实现相同的效果,因为这种模式使用了较慢的快门速度。

视角:

镜头可以记录的场景大小称为视角。

视角的大小取决于镜头的焦距。

顾名思义,广角镜头具有很宽的视角,意味着使用它可记录相机前很大的场景。

另一方面,长焦镜头的视角很窄,用于放大远距离处的拍摄对象。

景深:

大光圈可实现较浅的景深,而小光圈则实现较深的景深。

控制景深的另一个方法是改变镜头。

距离拍摄对象较近时会得到较浅的景深,而远离拍摄对象时会得到较深的景深。

同样,长焦镜头(或者相机上的最大变焦)由于焦距很长,所以景深较浅,而广角镜头由于焦距很短,所以景深较深。

另外还需要记住,焦点前后的对焦范围不是相等的。

大约1/3的景深在焦点前,2/3的景深则在焦点后。

D7200对焦:

AF/M键+主拨盘/辅拨盘,AF-A自动,AF-S单次对焦,拍摄静止物体,AF-C连续对焦,拍摄运动照片。

手动调节焦点位置,对焦后按导航键。

 

夜景拍摄

一般用广角镜头(35mm,F/2.8)进行远景拍摄、低的ISO控制画面的细腻度,较慢的快门,开启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开启后速度慢,一般关闭),因此要三脚架取景,白平衡设置,对焦为单次对焦(如果光线过暗,自动对焦失效使用手动对焦),测光采用平均测光(尼康为3D矩阵测光)。

光圈使用小光圈,可以使得快门较慢,且光源表现出星芒。

夜景效果一:

星芒效果。

对于城市夜景来说,容易出星芒的就是点光源,比如最常见的路灯。

使用相机的A档,在能保证安全快门(1/30s或是1/60s,高手可以达到1s的稳定拍摄)的情况下将相机的光圈调节至F8以上,这是出星芒效果的关键(小光圈)。

如果实在光线不足,只能适当地提高ISO感光度,一般的DX画幅的数码单反ISO建议不要超过1000,否则会影像画面的纯净度。

夜景效果二:

失焦效果。

拥有绚丽的颜色的圆形点光源。

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把相机的镜头的对焦模式切换到MF或者AF/MF模式,因为失焦就是故意的让焦点不在主体上而营造出的一种朦胧美效果,如果不手动对焦的话相机自身是不能完成的。

把镜头调焦环转至最长焦端,手动调整镜头的对焦环,直到自己在取景器里能看到比较喜欢的失焦效果就好。

光圈的选择就比较随意,一般来说小光圈的话既可以出星芒效果又可以兼有失焦,很是不错。

夜景效果三:

光路效果(车水马龙)。

足够稳定的情况下开启防抖反而会影响画面的稳定,造成模糊。

以尼康的镜头为例,将VR置于OFF既是关闭防抖。

选用相机的M档,为保证长时间曝光,选用F13甚至以上的小光圈都没问题,快门模式使用B门或者自拍模式,为的是防止按下快门瞬间的机身震动。

然后开始看着取景器构图,与此同时调整曝光时间至取景器里的曝光条指示正常,最后按下快门,快门未闭合之前不要移动相机。

使用手动手动曝光模式。

笔者大部分时间使用光圈优先模式(A),以便对景深和快门速度(光圈越大,快门速度越高)进行有效控制。

但拍摄夜景我多是采用手动曝光模式。

初学摄影的朋友会问,手动模式下的光圈、快门、感光度等参数需要自行设定,那么应该怎样开始呢?

其实很简单,我会按下列流程去设定初始值:

1.先用光圈优先模式测光,设定光圈值和感光度,例如使用f/8,ISO200,相机最后给出的快门速度是2秒;2.然后转到手动曝光模式,将光圈设定为f/8,感光度ISO200,快门速度2秒,试拍一张;3.查看拍出来的效果,有需要时参考直方图来设定曝光参数。

如果觉得整体偏暗,通常会选择延长曝光时间,而不加大光圈或提升感光度。

这是因为相机已经架在三脚架上,修改快门速度仅影响累积通光量,如果增大光圈则会让景深变浅,提升感光度则会带来噪点问题。

修改白平衡。

修改白平衡就是改变照片的颜色。

拍摄夜景不一定要用自动白平衡,很多时修改白平衡能让你的照片带来与众不同的效果。

偏冷的白平衡会让城市显得科幻,而偏暖的白平衡则可以让城市显得热闹繁华。

因此同一场景下可以试试不同的白平衡设定。

自动挡拍摄

在拍摄的时候最好使用相机的手动档,将快门调慢,同时强制打开闪光灯拍摄。

在闪光灯闪过后,建议人物维持原来的姿势直到曝光结束,这样就会拍出人物和背景夜景曝光都很正常的照片了。

为了让背景的灯光和颜色都显现出来,这个时间可能是1/10秒,也可能更久。

使用慢快门加闪光的方式拍摄夜景人像,可以使前景和背景曝光都正常。

技巧:

首先用A档对背景测光,记住快门时间,然后调到M档用刚才测到的对背景准确曝光的参数,然后将闪光灯设置成后帘同步,这样就可以,背景通过慢门达到正确曝光,而人物通过闪光一闪定型就完成了想要的效果。

当然,使用慢门,最好使用三脚架。

P,A,S,M模式选择

一、光圈优先A比较适合于重视景深效果的摄影(静止)。

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快门速度。

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

在拍摄人像时,我们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

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

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们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值,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二、快门优先S适合于需要控制快门的摄影(动态),利用高速快门可凝结动作,利用慢速快门可令行驶中的车辆变成光束,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就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出来。

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例如体育运动、行使中的车辆、瀑布、飞行中的物体、烟花、水滴等等。

经验贴士:

1.定焦镜头会帮助你成为一个好摄影师。

2.三分法则99%的时候都有效。

3.微距摄影不是每个人都能hold住的。

4.发现并捕捉到平凡中的美,这就是一张好照片。

5.别把你的单反带到派对上去。

6.蹲下拍照,你的照片会更有趣。

7.用黑胶带盖住你的相机商标,这样可以减少别人对你的关注。

8.不要怕从各个角度,用不同曝光和光圈对同一景物进行大量重复拍摄。

9.偷拍比摆拍的效果好得多。

10.只用一个定焦镜头进行拍摄,常用的有三个焦段:

21mm、35mm、5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