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昭阳十二景.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2748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兴化昭阳十二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兴化昭阳十二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兴化昭阳十二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兴化昭阳十二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兴化昭阳十二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兴化昭阳十二景.docx

《兴化昭阳十二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化昭阳十二景.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兴化昭阳十二景.docx

兴化昭阳十二景

兴化“昭阳十二景”

兴化“昭阳十二景”

一、阳山夕照

“阳山夕照”,是兴化自明洪熙元年(1425年)以后,先后定名的“昭阳十二景”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景观之一,也是兴化历代文人墨客及广大市民最为寄情的景点。

它是古昭阳的历史见证。

阳山为楚将昭阳墓冢所在地,即今昭阳镇北山村西北角的高阜。

昭阳名云,字阳,谥号“山子”,其祖父昭奚恤为春秋时楚宣王(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342年)大臣。

楚王族本姓芈,本支为熊氏,另分为昭(昭阳)、屈(屈原)、景(景差)三氏(三户)。

《史记?

项羽本纪》曰: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昭阳将军为楚国令尹、上柱国(战国时楚国所设官名,原为保卫国都之官。

后楚国的最高武官,也称上柱国。

其地位仅次于令尹这个相当于丞相的楚国最高官职)。

楚威王六年(公元前334年),昭阳率兵攻打越国,杀死越国国君无疆,使兴化一带并入楚国。

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昭阳又率兵攻打魏国,得襄陵(今河南睢县)等八邑,此战在古代军事史上影响颇大,称“楚魏襄陵之战”,威震齐、燕、赵、魏、秦、韩六国。

为此,楚怀王将传国之宝“和氏璧”赐给昭阳,又将“古勃海之地”(即兴化一带)封为昭阳食邑。

此后不久,昭阳在封地病死。

为表彰他的战功,楚烈王便以周穆王“八骏”之一,美称为“山子”的良马名为谥号,赐给昭阳,故后人称昭阳为“山子府君”,供奉他的庙宇称之为“山子庙”,他所葬的地方为“山子村”,意在赞美和纪念这位楚国良将。

昭阳的有关事迹,记载在西汉司马迁《史记》和《国语》、《战国策》及地方志等史籍中。

成书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的《兴化县新志》(欧志)记载:

“阳有惠政,邑人祠而祀之。

死葬于西山,去城三、四里高阜,隐隐隆隆,今俗称„山子庙?

者是。

”“山子庙”有前后两进高大方形大门殿宇,前殿供奉着昭阳将军的部将(此殿及部分配套建筑于明万历年间改为“香山寺”),后殿为昭阳殿,重檐下挂着“昭阳殿”匾额,殿内供奉着身着戎装、气宇轩昂、威风凛凛的昭阳将军站立塑像。

塑像上方屋梁上悬挂着“昭阳山子府君”横匾,两边挂着“勃海镇军压六王而霸楚,阳山食采留三户以诛秦”的抱柱盈联。

大殿东西墙壁上彩绘着昭阳将军率兵攻城略地的战斗场景图画。

昭阳墓位于此殿西北侧,墓前神道两侧排列着石人、石马、石麒麟等石像生,墓门上嵌有“楚将昭阳之墓”的石额,墓碑上镌刻着“昭阳山子府君之墓”八个大字。

坟茔筑石为台,封土为墓,其高三丈有余,周围二十余丈,加上筑在距地面一、二丈高的土墩上,远远望去,煞似一座小山,故称此为昭阳山,简称阳山。

明代兴化著名诗人李沂在《昭阳山》诗中写道:

“孤城野水带斜曛,西望高原楚将坟。

”可见当时的昭阳墓是何等雄伟,简直可与高原相比。

巍峨的“山子庙”建筑群和高大的昭阳墓周围碧水环抱、九河汇聚,劲松、古柏、皂荚树林郁郁苍苍,为兴化地区自春秋战国以来两千多年间一大名胜景观。

兴化历代文人墨客在游览、瞻仰、歌咏“昭阳墓”、“山子庙”时,情有独钟,发现每当傍晚红日即将西沉时的阳山景色最为迷人壮观——天幕上如血的残阳余辉映衬着高原般的古墓,一座座高大殿宇及四周参天茂密林木,影影绰绰,浑然一体地突兀在荒原平川之上,活脱脱一幅绚丽无比的彩色水印木刻画,越发显出不凡的气象,故在人们心中逐渐形成共识,称此美景为“阳山夕照”。

旧时兴化及其周边地区的文人雅士、工商名流及广大市民观看“阳山夕照”时的壮观情景,简直可以和“泰山观日出”、“钱塘看海潮”的人流相媲美。

被后人称之为“五朝元老”的明代永乐十三年(1514年)进士,官至谨身殿大学士(副宰相)的高谷在咏叹、赞美“阳山夕照”景色时写道:

“阳山一带望中微,翠苍崖映夕辉。

斜影半

1

侵行客骑,余光犹烛定僧衣。

树头鸟雀参差集,草际牛羊次第归。

明日登临重载酒,莫令迟暮感芳菲。

”诗人被这迷人景色陶醉而流连忘返的心情跃然纸上。

到了清乾隆年间(1736至1796年),“阳山夕照”的基本景点“山子庙”和“昭阳墓”,虽经历代战火及各种自然灾害的严重破坏而荒败,但当时兴化诗人李的《昭阳墓》诗仍然写出了它当年的风采:

“高原突兀倚晴空,楚将雄猷想象中。

芳草离离嘶石马,幽宫寂寂冷青松。

碑荒苔卧龙蛇迹,地避春喧燕雀风。

铁骑雕戈今不见,忠魂千载起长虹。

令人遗憾的是,“阳山夕照”美景、“山子庙”和“昭阳墓”不幸毁于抗日烽火。

但值得庆幸的是,“山子庙”还有十多件珍贵的遗物仍然保存在市博物馆内,其中有大殿兽吻一具,经幢一座,雕花石柱三根,碑刻两块及“宝诰”一件,为日后重修这一名胜,恢复“阳山夕照”景观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1986年,兴化县人民政府将这一遗址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二、三闾遗庙

“孤忠一片委清波,留得芳名永不磨。

雅志未酬缘命薄,高才欲骋奈时何~衣冠寂寂蒙尘土,门径萧萧长绿萝。

欲赋招魂无处所,一庭秋草夕阳多。

”这是明洪熙元年(1425年)兴化籍进士高谷歌咏“三闾大夫庙”的诗,表达了对三闾大夫——爱国诗人屈原的景仰、怀念以及对庙宇因年久失修而一片荒凉的惋惜与慨叹。

此后,该景区命名为“三闾遗庙”,列入“昭阳十景”中。

明万历九年(1581年),兴化知县凌登瀛又将“三闾遗庙”列入“昭阳十二景”中,并赋诗道:

“屈子沉湘潭,兹来几千祀。

“三闾大夫庙”是为纪念屈原和他的胞姐女须而建的,建筑年代略晚于“阳山夕照”山子庙和“木塔晴霞”敕建木塔禅寺。

由于屈原曾在自叙诗《渔父》中借隐者在泽畔吟诵楚国民歌《孺子歌》: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水之浊兮,可以濯吾足”,表达了他“世人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情志,故兴化人民将庙建于水边,并将此水(即今上官河流经城南的清澈支流)命名为沧浪溪(即今沧浪河)。

“三闾遗庙”遗址位于大南门城外城南小学校区内,是一组由前后三进主殿及东西配殿构成的东临沧浪河的唐式寺庙建筑群。

第一进为山门,门前两侧立有一对高大粗犷的青石狮子。

大门上方嵌着石质阴刻楷书“三闾大夫庙”门额。

门内正中央竖立着一块两米多高的石碑,其正面镌有站立汩罗江畔屈原单线素描画像,两侧刻有对联:

“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

”在石碑背后的东西两侧墙壁上,镶嵌着屈原所作楚辞体诗歌《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怀沙》等石刻。

绕过画像石碑从北门出来,宽阔的庭院四周幽兰滴翠,清香飘溢,中央立着一尊刻有“三闾大夫庙”钟鼎文的高大石香炉。

过了石香炉便是正殿,殿门上方悬挂着“屈子殿”匾额,殿内正中帷幔神龛内供奉着屈原的彩色塑像。

塑像前面东西两侧4根殿柱上各挂一副楹联,前两根殿柱上的楹联为:

“千古忠贞千古仰,一生清醒一生忧。

”后两根殿柱上的楹联是“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第三进为“女须殿”,殿内供奉着屈原的胞姐女须的塑像。

四周墙壁上彩绘着端阳佳节百姓划龙船纪念屈原的盛大场景壁画。

大殿东西两间堆放着本邑民众为纪念屈原而使用的龙舟、舵浆及锣鼓、旌旗、衣物等祭用品。

迄今为止,全国纪念屈原的庙宇共有4处,皆在原楚国版图之内。

一处是位于屈原投江处——始建于汉代的湖南汩罗县玉笥山上的“屈子祠”;一处是始建于唐代元和十五年(820年),位于屈原出生地——湖北秭归县东三闾乡乐平里屈沱北岸的“三闾大夫庙”(内有屈原的衣冠冢),该庙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改为“清烈公祠”,现改为“屈原纪念馆”。

第三处是

2

始建于南宋的位于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旁的“三闾大夫庙”。

第四处便是我们兴化的“三闾大夫庙”,大约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年至741年)。

屈原(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曾任左徒(副宰相)、三闾大夫等职。

他主张改革政治、任用贤能,走富国强兵之路,采取“联齐抗秦”策略统一中国。

由于遭受诬陷,被放逐到汉北及沅、湘等地域(今属湖北、湖南)。

公元前278年,楚国郢都(今湖北江陵)被秦国攻陷,楚国危在旦夕,屈原感到理想破灭,遂于同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投汩罗江殉国。

屈原一生的重大贡献与成就,在于其奠定了我国乃至世界浪漫主义诗歌的基础。

他所创造的“楚辞”体,丰富了我国文学创作的内容。

1953年,屈原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与纪念。

值得一提的是,楚将昭阳于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因灭越战功被分封到楚国濒临东海之地,作为楚王的族亲贵戚“昭、屈、景三户”的管理者屈原,按理会在这块封地行使王族事务管理权力。

为此,扬州大学商学院教授、中国水浒学会常务理事黄成先生在《施耐庵与“水浒”》一书中曾提出一说:

“当年屈原„行吟泽畔?

,曾到过这块昭阳食邑之地,人们在昭阳墓东南建庙纪念。

清嘉庆年间(1796年至1820年)兴化县税务所设立在“三闾大夫庙”内,同时在殿内增设财神像。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兴化知县龚思善将屈原塑像由“三闾大夫庙”内移至增建在拱极台上的景贤祠内,而屈原胞姐女须的塑像仍留在原处。

4年以后(即1839年),知县周际华将城内北小街净莲庵改建为忠孝节烈总祠,遂将女须塑像移往总祠前室,并配以神龛供奉。

到了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屈原塑像又由景贤祠内移至儒学街文昌阁内。

清同治九年(1859年),知县俞麟年再次修建拱极台,将景贤祠改为屈子祠,又将屈原塑像由文昌阁移入屈子祠。

上世纪40年代,“三闾大夫庙”同文昌阁、拱极台均毁于战火。

1996年10月,兴化市人民政府重建拱极台,将屈原画像供奉在海光楼东侧屈子祠中

三、木塔晴霞

被列为“昭阳十二景”之一,距今已有近1200年历史的“木塔晴霞”,位于兴化城东约30公里处与古镇唐子(今昌荣镇)相连的木塔寺村,为兴化地区仅次于“阳山夕照”的古老景观。

据史籍记载,唐长庆年间(821年至824年),泰州籍高僧德信和尚慕名云游到被唐太宗李世民敕封为“大唐子民”李姓聚居的东海海防重地唐子镇,看到这方土地不但物产丰饶,而且民风淳朴,便决意“驻锡梵修”,将此处一座原建于唐开元年间(713年至743年)的庙宇进行改建。

此举得到唐穆宗李恒的恩准。

现今尚保存的一块长200厘米、宽50厘米、厚16厘米的“敕建木塔禅寺”山门门额,便是历史的佐证。

千年古刹“敕建木塔禅寺”饱经历代战火及自然灾害,几度兴废,直至民国年间,才初具规模,成为一座占地百余亩、绿树环抱、殿宇恢宏的丛林寺院。

走过寺前一座单孔石桥,便见唐式斗拱单檐古寺山门。

正门檐下嵌有一块石质门额,自右至左为“敕建木塔禅寺”六个阴刻楷书大字,其右上角竖写:

“穆宗长庆年间住持僧德信初建”,左下方竖写:

“光绪二十五年僧璧成重修,邑人徐嵩峻书”(徐嵩峻为清代兴化著名书法家,曾为镇江金山江天禅寺大雄宝殿题过匾)。

大门两侧有一副“黄梅紫槿,木塔晴霞”的嵌壁楹联。

绕过弥陀,穿过山门,只见宽阔的庭院东西两侧各植一丛枯枝腊梅(黄梅),旁边还有一丛紫槿。

由此北行,经过天王殿,便是禅寺的主体建筑——高大巍峨的唐式大雄宝殿。

殿内三尊贴金大佛的两侧悬挂着“佛在西域,金身梦于汉帝;法流东土,祥光现于周朝”的抱柱楹联。

殿东为关帝殿,殿内一副“秉烛非避嫌,此夜心中思汉;华容岂报德,那时眼底无曹”的对联,正是关羽塑像的写照。

尤为令人称奇的是,在大雄宝殿东南侧,矗立着一座两层砖砌塔楼,中间安放着型制为

3

九层六面的木塔。

此塔用整段珍贵的紫槿木雕刻而成,高7米,直径2米。

整座塔身小巧玲珑,重檐复宇,翼角飞,精美异常。

此塔在当时为全国仅有,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年)的山西应县木塔早230年。

沿着护塔楼螺旋式楼梯搭级而上,可以观赏木塔全貌。

底层正门飞檐下悬挂着“飞角流丹”横匾,塔门两侧挂有“木塔晴霞是昭阳千载胜迹,黄梅紫槿乃上刹三丛奇葩”的楹联。

木塔各层6面神龛内共供奉着50多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金身微型佛像。

行至塔楼顶层凭栏远眺,四周田园风光和重重叠叠的寺院建筑尽收眼底,使人心旷神怡。

更使人叹为观止的是,木塔顶尖上嵌有一颗硕大的宝珠,每当清晨初升太阳透过塔楼窗户照耀着它时,便发出五彩斑斓的奇光异彩,与大雄宝殿顶脊正中央的宝鉴相映成辉,形成一道五光十色的彩虹,令人称奇叫绝。

千百年来,观赏这一奇观的人群络绎不绝,木塔寺因此名声远播。

明洪熙元年(1425年),被后人称为“五朝元老”的高谷慕名前往观赏这一奇异景观,并欣然赋诗:

“晴霞五色照林扉,高映浮屠烂有辉。

浴海已随红日上,弥空又作彩云飞。

”同时,将此景再次确定为“木塔晴霞”,列入“昭阳十景”之中。

明万历九年(1581年),兴化知县凌登瀛面对被毁的木塔遗址,发出“木塔今安在,霞光宛如昨”的感慨,遂召集兴化地方有识之士集资对木塔及景区进行恢复和整修,并将“木塔晴霞”列入“昭阳十二景”中。

不久,“状元宰相”李春芳与时任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的胞弟李齐芳又一起出资对木塔进行了大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木塔寺住持璧成倾毕生募化积聚巨资,对木塔寺进行了高标准的修建、扩建。

到了民国十六年(1927年),木塔寺发展到极盛时期,恢复扩建的殿宇建筑中有东西配殿、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客堂、西祖堂、地藏殿、法堂楼、木塔及护塔楼等。

这样,木塔禅寺便被升格为佛教禅宗“丛林”,并获得了受戒权。

历史上,“敕建木塔禅寺”虽几经毁坏,但目前古寺遗址上一丛唐代栽植的枯枝腊梅仍生机盎然,百枝丛生,高达数丈,每到寒冬腊月,满树黄花,清香四溢,成为古刹丛林的活的历史见证。

正因如此,难怪清末民初兴化著名诗人任宗儒在《游木塔寺》中发出由衷的赞叹:

“最爱寺中黄梅花,花开预卜验年华。

傲骨殊枝殊色相,三冬依旧发奇葩。

“物转星移几度秋。

”令人欣慰的是,1943年6月毁于战火的“木塔晴霞”景观的重建工作,如今在国运昌盛、政通人和的大好形势下,被木塔村的志士仁人摆上了议事日程。

目前,一座直径4米、高13米的7层木塔已在木塔村能工巧匠卞忠良手中完成,一座护卫在木塔外围的高23米的7层砖塔也即将建成。

我们深信,在不久的将来,“木塔晴霞”这一奇特景观定会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四、景范明堂

景范明堂,亦名景范名堂,又被称为景范堂、四知堂、畏知堂。

遗址位于原市政府大院内的人事局大楼(原兴化报社大楼)南侧不远处,是一座并不十分高大轩敞的宋代单檐、斗拱、三开间砖木结构的典型衙署建筑。

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至1162年),兴化知县黄万顷在将县衙西扩时,按照北宋天圣三年(1025年)至天圣六年(1028年)担任兴化知县的著名政治家范仲淹“退而省其私”的县衙署(明代改为“县丞署”)二堂格局建成一座厅堂,为勉励后任官员以范公为榜样,弘扬先忧后乐、清正廉明的为官之道,故将此建筑命名为“景范堂”。

明洪熙元年(1425年),时任翰林侍讲的邑人高谷按儒家“明堂之制”再次定景范堂为“景范明堂”,将其列入“昭阳十景”之中,并赋诗云:

“翼翼高堂昼不扃,洞开窗户见云屏……不须古鉴须今鉴,请看堂前戒石铭。

4

明万历九年(1581年),兴化知县凌登瀛又为“景范明堂”题诗:

“景范即范徒,堂皇有清风。

”又将此景列入“昭阳十二景”中。

范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因而深受邑人世代崇敬和景仰。

范仲淹(989年至1052年),吴县(今苏州)人,为唐代名相范履冰后裔,字希文,谥号文正,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是北宋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中进士,天禧五年(1021年)任泰州西溪盐监。

其时,筑于唐代大历二年(767年)的捍海堰倒塌,“海潮倒灌,大片耕地弃荒;西水狂泻,冲刷百里盐场”。

面对这种状况,范仲淹提出重新修筑海堤的主张,先后得到泰州知州兼江淮发运副使张纶和淮南转运使胡令仪的大力支持,遂奏请宋仁宗于天圣三年(1025年)任命范仲淹为兴化知县,“董理筑堤”。

天圣五年(1027年)秋,范仲淹带领4万多民工,几经周折,历尽艰辛,于天圣六年(1028年)春筑成一条高标准、高质量的拦海大堤,从而使“堤内泻卤之地尽复为良田”,里下河地区受益百姓为感激他的功绩,将此堤重新命名为“范公堤”(现为204国道海安、东台、大丰段)。

范仲淹在担任兴化知县的短短,年中,不但修筑了“拦海大堤”,而且为规范教学体制,开启一代文风,创建了兴化有史以来第一所官办学校——学宫,同时建造了最早的园林和驿站建筑,为兴化自宋元时期开始经济发展,人才辈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范仲淹当年理政的旧衙署被改为文正书院(即江苏省兴化中学前身)。

从此,兴化莘莘学子有了一处新的规范化学习场所。

文正书院的“师范堂”(后改为“文会堂”,即今市政府大会堂处)成为兴化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以文会友、读书讲学的地方。

师范堂檐下悬有“文会堂”三字匾额,两侧木柱上挂一副抱柱楹联:

“是前贤听政之堂,尚有风流余韵;为后学会文之地,定多益友良师。

明清时代,任职兴化的知县在西扩的县衙署“景范堂”前增建一座前有月台、廊轩,后有暖阁的高大轩敞的正堂,并在通道南端筑有“戒石亭”,亭中立有戒石碑,上镌四言体《戒石铭》一篇;亭南飞檐下悬有“如保赤子”横匾。

戒石亭南侧仪门前为县署大门——谯鼓楼,其东西两侧各建一座高大重檐木质牌坊。

东牌坊坊额为“文正流风”,西牌坊坊额为“海陵旧址”。

范仲淹在兴化任知县期间的旧衙署(即今市政府大院东侧信访局、大会堂以及市政府行政科、市委宣传部和大会堂南侧三幢建筑,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始建于北宋淳化年间(990年至994年),是一组十分完整的宋代县衙署建筑群。

它由照壁、门厅、大堂、二堂(即范仲淹理政后退思之所)、东花厅、内花厅、经正斋、课花轩、启其轩、古香堂、赞化堂、澹宁居等建筑和一处园林小筑景点构成。

由于年代久远,加上战火及自然灾害侵袭,原宋代县衙署目前仅存一座单檐、斗拱、三开间“原汁原味”的宋式大堂古建筑,15间明清时期重修的配套古屋。

令人惋惜的是,一座古朴典雅庄重、斗拱粗椽大柱的宋代门厅建筑,因扩建而被拆毁。

1986年,县政府将县丞署(即县衙署)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宋代县衙署,比列为“明清中国县衙博物馆”的河南省内乡县衙署早700多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县衙署东北角,即今宣传部大院“萱苑”东北隅,至今保存有一丛在明代就分株移植于此的古腊梅。

这丛腊梅祖本原在宋代衙署二堂西北部的土山梅亭旁,为范仲淹当年亲手种植。

如今,每当我们见到这座已有1000多年历史,仍然保存完好的宋式大堂建筑,犹如见到高大正直、风范永存的范公形象;见到这丛“凌寒独自主,香气扑面来”的古腊梅,就像见到范公在向我们发出谆谆教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五、沧浪亭馆

北宋天圣四年(1026年),时任兴化知县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城南的南溪(今

5

南官河)与向北流经城区的沧浪溪(今沧浪河)交汇处——花园垛对岸(今城南小学南侧“沧浪河公寓”范围内),砌成南北长约300米的砖石驳岸,并在岸边建筑了两座高大轩敞的凉亭和连接“双亭”的瓦卷回廊。

以及门厅、轩厅、客厅、斋馆、轿房、马厩等配套建筑,同时在其周围广植幽篁、兰草,构筑假山鱼池,作为迎来送往各级官员的码头、驿站。

文人雅士和平民也经常到此赏景游玩。

因此,这里便成为兴化第一处公共园林和文人园林。

此园林历史悠久,比始建于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的江南现存最早园林——苏州“沧浪亭”早19年。

园林建成以后,范仲淹根据屈原《楚辞》的《渔父》和《孟子》所引楚国民歌《孺子歌》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将驳岸南端的一座正方形歇山顶单檐飞角的凉亭命名为“沧浪亭”;将驳岸北侧石码头上一座八面、重檐、翘角的凉亭命名为“濯缨亭”(又称“接官亭”)。

据史籍记载,“接官亭”自北宋至清末民初800多年间,一直是兴化知县上任、离任及兴化县衙署接待上司巡查、视察和督办政事的码头、驿站。

每逢朝廷和府、州官员莅临兴化时,兴化县衙署有关官吏便预先乘官船前往距城南36里的古陵亭阁(俗称老阁,遗址位于今临城镇老阁村东河边)迎接,然后共赴兴化,在“接官亭”登岸。

稍事休息后,再乘轿马沿南大街——儒学街——县桥街直达县衙署。

送别官员,仍循此路线进行。

在园林形成一定规模后不久,兴化的地方名流和平民都喜欢到此游乐,或临溪垂钓,或吟诗作对,置身于秀美的园林建筑和宜人的自然风光中流连忘返。

元代兴化著名诗人钱舜卿一次游览园林,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所阻,一时未能返回。

于是,他坐进轩厅,观赏暮色笼罩下如梦如幻的亭、轩、馆、廊,倾听夜雨飘洒,时而如千军万马驰过,时而似“大珠小珠落玉盘”,浮想联翩,从沧浪溪、南溪想到屈原放逐的湖南潇水、湘水,想到北宋山水画家宋迪的“潇湘八景图”中的“潇湘夜雨图”,不禁诗兴大发,挥毫作了《沧浪夜雨》诗一首:

“濯缨亭下沧浪渚,格格水禽飞停午……清兮浊兮人不识,劝君高歌达今夕。

明洪熙元年(1425年),兴化籍进士高谷来到园林游玩,欣赏“沧浪亭”亭柱上楹联“短艇得鱼撑月去,小轩临水为花开”和“濯缨亭”亭柱上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溪皆有情”,同时观赏园林周围半村半郭的风光,一种“曲尽而韵未了,景止而情不尽”的感觉油然而生,遂欣然赋诗曰:

“沧浪亭子枕幽溪,溪上行人入望迷。

钓艇尽依青草岸,酒帘高控绿杨堤。

尘缨可许当时濯,胜迹重烦此日题。

风景满前看不足,野花如绣水禽啼。

”同时,他将此景再次命名为“沧浪亭馆”,列入“昭阳十景”之中。

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兴化知县刘廷瓒在“濯缨亭”北侧驳岸边的玉石莲花座上建成两层圆攒尖顶水榭式建筑——“莲花堡”,并将范仲淹所作的《濯缨亭》、《梅亭咏梅花》、《南溪驯鸥》、《文会堂》、《清风谣》等5首诗勒石镶于堡壁之上,儆诫后任官员铭鉴范公清正自律的为官之道。

此外,他还亲自为“莲花堡”题写了“水面文章风写出,溪边意味月传来”的楹联,悬于“莲花堡”门前。

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兴化知县雷颐对“沧浪亭馆”景区进行了修整和扩建,将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至1162年)知县吴莘所立《濯缨亭碑记》和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知县陈垓所立《沧浪亭碑记》移嵌在门厅墙壁上,让游人了解园林的建筑历史和意义。

明万历九年(1575年),兴化知县凌登瀛将“沧浪亭馆”景区列入“昭阳十二景”中,并赋诗云:

“仲尼亟称水,举世昧其清。

孺子歌沧浪,清以濯吾缨。

除辱匪外来,感召信所营。

百川赴沧海,虚谷留风声。

寤寐此一室,百感从兹生。

往事如烟,不堪回首。

“沧浪亭馆”景区经屡次修建保存了900余年,后于上世纪40年代初毁于抗日烽火,令人惋惜。

六、玄武灵台

6

位于海池河畔的“玄武灵台”景区,楼台亭阁依城傍水,参天大树遮天盖地,景色幽雅秀丽。

这是兴化城内最具规模的一处人文景观,拥有700多年历史。

据史籍记载,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兴化知县陈垓为防御金兵和刚崛起的蒙古兵等北方军队渡淮南犯,利用改造大小垛岛和河道开挖的积土,围绕县衙署四周筑成长约7华里的土城和东南西北四门以及四座水关,并在县衙以北的土城南侧构筑高台;根据五行方位及其对应“四象”中的玄武(神龟),将此台命名为“玄武台”。

同时,在“玄武台”上建成寓意“攻占防守”且与淮河一衣带水的“襟淮楼”。

楼下为“真武祠”,供奉被敕封为“北方真武大帝”的舜王时代治水的崇伯鲧(夏禹之父)全身塑像。

其后,为了纪念造福于民的元代兴化县尹詹士龙的功德,人们将詹士龙在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作为理政行馆和读书处的“襟淮楼”称为“读书楼”。

由于取土筑城筑台,“玄武台”南面形成较大水面,元代被称为“海子池”(即今海池河,海子为蒙古语,意为湖泊)。

明洪武五年(1372年),兴化知县谢修己令守御千户所千户郭德、蔡德、刘人杰等捐出巨资,用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重10多公斤的大城砖,沿着原土城外围砌成高9米、厚1米的砖城墙,加上城墙内侧原有夯实的土城泥土,使城墙顶宽达4米,底宽达12米。

这样,“玄武台”上依托砖城雉堞重檐飞角的“襟淮楼”更具气势,成为兴化城墙上第一座高大建筑物。

与此同时,谢知县又在四城门上建成四座高大城楼。

其中,威武门(西城门)上的“见山楼”(意为向西遥望“阳山夕照”景区),肇魁门(北城门)上的“仰宸楼”(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